植物细胞的后含物.ppt
合集下载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植物细胞及后含物PPT课件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 物镜、目镜、镜筒、聚光器和反光镜等。
2、机械部分 镜头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载物台、移片器、镜座等。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 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握紧镜臂,一 手平托镜座,然后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2 、对光 打开电源,先用低倍接物镜,把低倍 接物镜头转到载物台中央,对正圆孔,眼睛贴近 目镜观察,同时调节集光器或光栏,使镜内光亮 适宜。
点用来表示色彩淡的部位。点点要圆,用笔尖 垂直向下打点。
•21
•11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 6、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
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细胞核易见)。 7、镜检。
•12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低倍镜下)
•13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高倍镜下)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图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14
马铃薯淀粉粒的观察
1、刮取马铃薯汁液,做临时装片。 2、镜检,观察淀粉粒的结构。 3、用稀碘液染色,观察淀粉粒的颜色变化。
• 显微镜观察时,要练习双眼同时张开。
•5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 、还镜 使用完毕,须把显微镜擦干净,使低 倍镜转至中央,或者将二个物镜跨于透光孔的 两侧,再下降镜筒,使物镜几乎接触载物台为 止。再盖好外罩,把显微镜放回箱内。
•6
临时装片的制作
取干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 二滴清水。然后用镊子夹取材料放在载玻片上, 再将盖玻片轻轻盖上,注意:必须将盖玻片先 从一侧放下,使接触到水,然后慢慢放下,防 止气泡的产生,如仍有气泡,可用镊子轻轻加 压盖玻片。
3 、放片 把切片放在夹片器上,使要观察的部 分对准通光孔。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 物镜、目镜、镜筒、聚光器和反光镜等。
2、机械部分 镜头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载物台、移片器、镜座等。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 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握紧镜臂,一 手平托镜座,然后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2 、对光 打开电源,先用低倍接物镜,把低倍 接物镜头转到载物台中央,对正圆孔,眼睛贴近 目镜观察,同时调节集光器或光栏,使镜内光亮 适宜。
点用来表示色彩淡的部位。点点要圆,用笔尖 垂直向下打点。
•21
•11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 6、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
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细胞核易见)。 7、镜检。
•12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低倍镜下)
•13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高倍镜下)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图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14
马铃薯淀粉粒的观察
1、刮取马铃薯汁液,做临时装片。 2、镜检,观察淀粉粒的结构。 3、用稀碘液染色,观察淀粉粒的颜色变化。
• 显微镜观察时,要练习双眼同时张开。
•5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 、还镜 使用完毕,须把显微镜擦干净,使低 倍镜转至中央,或者将二个物镜跨于透光孔的 两侧,再下降镜筒,使物镜几乎接触载物台为 止。再盖好外罩,把显微镜放回箱内。
•6
临时装片的制作
取干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 二滴清水。然后用镊子夹取材料放在载玻片上, 再将盖玻片轻轻盖上,注意:必须将盖玻片先 从一侧放下,使接触到水,然后慢慢放下,防 止气泡的产生,如仍有气泡,可用镊子轻轻加 压盖玻片。
3 、放片 把切片放在夹片器上,使要观察的部 分对准通光孔。
天然药物学第一章一节植物细胞-PPT文档
第一节 植物细胞
细胞的形态、大小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本教材学习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图1-1 植物细胞模式图 1.细胞壁 2.细胞膜 3.叶绿体 4. 核仁 5.细胞核 6.液泡 7.细胞质
第一节 植物细胞
叶绿体
细胞核
原生质体
细
细胞质
贮藏蛋白质常以糊粉粒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胚乳或子叶细胞中。豆 类种子的糊粉粒存在于子叶细胞中,蓖麻种子的糊粉粒存在于胚乳 细胞中,谷类种子的糊粉粒集中分布在胚乳最外一层或几层细胞中 特称为糊粉层。
蛋白质加碘溶液显暗黄色;加硫酸铜和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二、细胞后含物
(一)贮藏的营养物 4.油脂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线粒体:比质体小,光镜下不易识别。是细胞呼吸作用的 场所。
3)液泡:中央大液泡是植物细胞成熟的标志,是区别动物细 胞的特征之一。
光镜下,幼小的植物细胞有许多不可见的小液泡,在生长过程 中小液泡逐渐融合成一个可见的中央大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 以上)。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细胞质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核后所剩下的部分。 (1)质膜:细胞质表面一层紧贴细胞壁的薄膜。 质壁分离:高渗液处理,原生质体失水收缩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的现象。 选择透性:选择性地通透某些物质。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小“器 官”。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壁
细胞的形态、大小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本教材学习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图1-1 植物细胞模式图 1.细胞壁 2.细胞膜 3.叶绿体 4. 核仁 5.细胞核 6.液泡 7.细胞质
第一节 植物细胞
叶绿体
细胞核
原生质体
细
细胞质
贮藏蛋白质常以糊粉粒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胚乳或子叶细胞中。豆 类种子的糊粉粒存在于子叶细胞中,蓖麻种子的糊粉粒存在于胚乳 细胞中,谷类种子的糊粉粒集中分布在胚乳最外一层或几层细胞中 特称为糊粉层。
蛋白质加碘溶液显暗黄色;加硫酸铜和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二、细胞后含物
(一)贮藏的营养物 4.油脂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线粒体:比质体小,光镜下不易识别。是细胞呼吸作用的 场所。
3)液泡:中央大液泡是植物细胞成熟的标志,是区别动物细 胞的特征之一。
光镜下,幼小的植物细胞有许多不可见的小液泡,在生长过程 中小液泡逐渐融合成一个可见的中央大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 以上)。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细胞质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核后所剩下的部分。 (1)质膜:细胞质表面一层紧贴细胞壁的薄膜。 质壁分离:高渗液处理,原生质体失水收缩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的现象。 选择透性:选择性地通透某些物质。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2)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小“器 官”。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壁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PPT课件
4
典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5
原生质体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器
典型的 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
后含物
后含物及
生理活性物质
生理
细胞壁Biblioteka 活性物质质体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淀粉粒 菊糖 蛋白质 脂肪
晶体 酶 维生素
激素
6
一、原生质体 (protoplast)
(一)细胞质(cyloplasm) 细胞质膜(质膜) 功能: (a)选择透性 (b)半渗透现象 (c)接受和传递外界信号 液泡膜 中质
33
各种针晶、柱晶棱晶
34
各种草酸钙簇晶
35
(2)碳酸钙晶体(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 常呈钟乳体状态存在所以又叫钟乳体。
一端与细胞壁连接,形如悬垂的葡萄。
常存在于桑科、爵床科、荨麻科等植 物中,如无花果、 大麻叶、穿心莲叶 的表皮细胞中均含有。
36
各种钟乳体和矿晶
脂肪 (fat):可可豆脂 脂肪油 (fat oil) :大豆油 药用脂肪油: 蓖麻油作泻下剂 大风子油,用于治疗麻疯病 月见草油治疗高质血症等
31
检验
①遇碱则皂化 ②脂肪遇苏丹III溶液显橙红色、红 色或紫红色 ③遇紫草试液显紫红色 ④遇四氧化锇显黑色
32
5.晶体(crystal)
(1)草酸钙晶体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功能 物质氧化的中心 “动力工厂” 物质的合成 盐类的积累
14
4.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细胞中及细胞之间的膜系统
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 由少增多 成熟细胞中 少量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 发达 如分泌细胞、 胚乳细胞
典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5
原生质体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器
典型的 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
后含物
后含物及
生理活性物质
生理
细胞壁Biblioteka 活性物质质体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淀粉粒 菊糖 蛋白质 脂肪
晶体 酶 维生素
激素
6
一、原生质体 (protoplast)
(一)细胞质(cyloplasm) 细胞质膜(质膜) 功能: (a)选择透性 (b)半渗透现象 (c)接受和传递外界信号 液泡膜 中质
33
各种针晶、柱晶棱晶
34
各种草酸钙簇晶
35
(2)碳酸钙晶体(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 常呈钟乳体状态存在所以又叫钟乳体。
一端与细胞壁连接,形如悬垂的葡萄。
常存在于桑科、爵床科、荨麻科等植 物中,如无花果、 大麻叶、穿心莲叶 的表皮细胞中均含有。
36
各种钟乳体和矿晶
脂肪 (fat):可可豆脂 脂肪油 (fat oil) :大豆油 药用脂肪油: 蓖麻油作泻下剂 大风子油,用于治疗麻疯病 月见草油治疗高质血症等
31
检验
①遇碱则皂化 ②脂肪遇苏丹III溶液显橙红色、红 色或紫红色 ③遇紫草试液显紫红色 ④遇四氧化锇显黑色
32
5.晶体(crystal)
(1)草酸钙晶体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功能 物质氧化的中心 “动力工厂” 物质的合成 盐类的积累
14
4.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细胞中及细胞之间的膜系统
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 由少增多 成熟细胞中 少量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 发达 如分泌细胞、 胚乳细胞
植物的细胞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细胞后含物 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一、细胞后含物 2.菊糖
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含在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等部分植物根的细胞中。 ❖显微观察:植物材料浸于乙醇,一周后做成切片,可见类圆形或扇形结晶 的菊糖。 ❖理化鉴别:菊糖遇25%α-奈酚浓硫酸液,显紫红色而溶解。
一、细胞后含物 2.菊糖
党参 菊糖(水合氯醛装片)
一、细胞后含物 3.蛋白质
理化鉴别: 不溶于稀醋酸;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遇20%硫酸时溶解,形成硫
酸钙针状晶体析出。
一、细胞后含物 5.晶体
晶体的类型:1.单晶 2.簇晶 3.针晶
一、细胞后含物 5.晶体
簇晶:呈多角形,由许多菱晶集合成。如大黄、人参等。
掌叶大黄草酸钙簇晶
一、细胞后含物 5.晶体
番泻叶粉末——草酸钙簇晶
地骨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一、细胞后含物 5.晶体
(2)碳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上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 钙而形成。通常呈钟乳体状态存在,又称钟乳体。 理化鉴别:
加醋酸或稀盐酸溶解,产生CO2气泡。
一、细胞后含物 5.晶体
(3)其他结晶 ❖某些植物体内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结晶,如柽柳叶中含有硫酸钙结晶;菘蓝 叶中含靛蓝结晶;槐花中含芸香苷结晶等。
一、细胞后含物 1.淀粉
一、细胞后含物 1.淀粉
土豆 淀粉粒
一、细胞后含物 1.淀粉
大黄 淀粉粒
一、细胞后含物 1.淀粉
半夏 淀粉粒
一、细胞后含物 1.淀粉
理化性质: ❖不溶于水,热水中膨胀而糊化,与酸、碱共煮分解为葡萄糖; ❖直链淀粉粒与碘显蓝紫色,支链淀粉粒与碘显紫红色; ❖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常显偏光现象,糊化的淀粉粒无偏光现象
二、植物生理活性物质
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课件
5. 观察草酸钙晶体
⑴ 方晶:甘草粉末少许,加水合氯醛透化,加稀甘
油装片观察。
⑵ 簇晶:大黄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⑶ 针晶:半夏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⑷ 砂井:地骨皮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⑸ 柱晶:射干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或观察射干
根茎横切片(永久片)。
砂晶
方晶
簇晶
柱晶
针晶
6. 观察碳酸钙晶体 取桑叶做横切片,加水合氯醛液透化,加稀甘油 装片观察。可在表皮细胞内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的钟
实验二
植物细胞后含脂肪油、 草酸钙晶体、碳酸钙晶体的特征和鉴别 方法。
掌握水合氯醛透化制片方法。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仪器 显微镜、刀片、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等。
试剂
醋酸甘油、稀碘液、蒸馏水、酒精、乙醚、水合氯 醛试液、10%间苯三酚试液、苏丹Ⅲ试液、稀甘油、浓 盐酸溶液等。 材料 桑叶、半夏块茎(粉末)、蒲公英根、蓖麻子、桃 仁、甘草、大黄、地骨皮、川牛膝(横切片)
乳体,即碳酸钙晶体。
四、作业
1.绘半夏淀粉粒图,并文字描述其特征。 2.绘5种碳酸钙晶体和草酸钙晶体的形态特征图 (注明药材名称和晶体名称)。
三、内容与方法
1. 观察淀粉粒 半夏粉末适量,醋酸甘油装片,观察淀粉粒。 加稀碘液1滴,淀粉粒变成蓝褐色。
2. 观察菊糖 取浸在70%乙醇中的蒲公英根,做横切片,稀甘
油装片后观察。可在薄壁细胞中靠近细胞壁处见有
呈球状或扇形的菊糖结晶。
3. 观察糊粉粒 取蓖麻子,剥去种皮,刮少许种仁,稀碘液装 片。可见糊粉粒类圆形,多散布于细胞中,由一个 多边形的蛋白质晶体和一个圆球形的晶体及无定形 蛋白质基质组成。 4. 观察脂肪油 取桃仁,刮少许粉末,水合氯醛透化,再加稀 碘液装片。可见球形透明的油滴,再加苏丹Ⅲ试液1 滴,油滴变红色。
第一章++植物细胞.ppt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1.营养物质
1)淀粉
分布: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在植物根、茎及种子 等器官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中。 形成:造粉
积累淀粉
脐点
积累淀粉
层纹(轮纹)
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鉴别:不溶于水,遇热水膨胀而糊化。 遇碘液显 蓝色(直链淀粉)或紫色(支链淀粉)
因植物种类不同,淀粉粒形状不同
酚类化合物: 酚、单宁、黑素和木质素。 单宁存在果实、叶、树皮中。 作用:防紫外线照射,使植物免受 伤害 能使蛋白质变性,动物食用植物叶 后,使唾液蛋白质沉淀,感到味道不 好拒食。
类黄酮
是一类重要次生物质,有4万种。 有花色素、黄酮醇、查耳酮等,与植 物颜色有关。花色素中常见的有花青 素,随pH值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 分布:在花和果实中 黄酮类作用:颜色变化;吸引动物 传粉受精;防紫外线危害、病虫侵袭。
幼期细胞,液泡很小,但随着 细胞生长,液泡长大。小液泡逐 渐合并为大液泡,位于细胞中央。
液泡形成过程
液泡的功能为: 1.调节细胞水势和膨压,渗透调节 2.贮藏:离子、盐类、酸类、单宁等 花青素 碱 →蓝 早 中性 → 紫 中 酸 →红 晚 3.消化。含酶类。
二、 原生质体 ⑶ 内质网
内质网是由单层膜围成 的扁平的囊、槽、池或管, 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系统。 内与核的外膜相连,外与 质膜相连,还可通过胞间连丝与相邻细胞的内质网相连 。 类型 粗糙型内质网(rER):内质网的外表面有结合的核糖体 光滑型内质网(sER):未结合核糖体的内质网。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一)后含物 概念: 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新陈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类别 存在部位 种类 贮藏的营养物质 细胞质 淀粉、菊糖、蛋白质 脂肪和脂肪油 代谢废物 液泡 晶体 酚类化合物、类黄酮、 植物次生物质 细胞质 液 泡 生物碱、生氰糖苷和非 分泌结构 蛋白氨基酸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PPT演示课件
蓝紫色 紫红色
➢存在偏光现象(糊化后偏光现象消失)
6
——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
性质: 可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肉眼不可见,显微镜下可见其呈类圆形 或扇形结晶 遇α-萘酚-泡中
糊状粒(通常)或无定形态(少数)
体积小
鉴定:碘 暗黄色 硫酸铜加苛性碱
紫红色
8
定义: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
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的统称。
形态:液态,晶体状或非晶体固体性质 场所:细胞质和液泡
1
意义:
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
2
葡萄糖 叶绿体
同化淀粉
叶绿体
分解
葡萄糖
造粉体
贮藏淀粉
根、茎、种子等的 薄壁细胞
3
1.淀粉的核心和起点——脐点
2.层纹——围绕脐点形成的明暗相
间的轮纹 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相互交替分
层沉积
直链淀粉:葡萄糖分子成直链排列 支链淀粉:葡萄糖分子成分支排列
4
淀粉粒的形状和分类
圆球形、卵圆球形、多面体形
5
➢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糊化
➢经酸或酶分解成葡萄糖
➢遇碘变色: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为 植物的营养物质,种子中含量丰富。
➢液态——脂肪油 ➢固态或半固态——脂肪
不溶于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
遇碱皂化,遇苏丹Ⅲ 显橙红色、红色和紫 红色
9
——植物中的草酸被钙中和而形成的,对植物具 有解毒作用。常为无色透明的结晶。
不溶于醋酸,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 酸钙针状结晶 不同的植物含有的草酸钙晶体形状和大小 各不相同,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生药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小
鉴定:碘 暗黄色 硫酸铜加苛性碱
紫红色
(四)脂肪和脂肪油
——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为 植物的营养物质,种子中含量丰厚。
➢液态——脂肪油 ➢固态或半固态——脂肪
不溶于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
遇碱皂化,遇苏丹Ⅲ植物中的草酸被钙中和而构成的,对植物具 有解毒效果。常为无色通明的结晶。
➢经酸或酶分解成葡萄糖
➢遇碘变色:直链淀粉 蓝紫色
➢
支链淀粉 紫红色
➢存在偏光现象(糊化后偏光现象消失)
(二)菊糖
——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
性质: 可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肉眼不可见,显微镜下可见其呈类圆形 或扇形结晶 遇α-萘酚-浓硫酸呈紫赤色
(三)蛋白质
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的细胞质或液泡中
糊状粒(一般)或无定形状(少量)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箭头状或
•
不规则形,聚集存在
•柱晶:长柱状
2.碳酸钙结晶
多存在遇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其 一端与细胞壁衔接,形状如一串悬 垂的葡萄,构成钟乳体。多存在于 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中。
与草酸钙晶体的差异:碳酸钙 结晶加醋酸可溶解并释放出CO2
不溶于醋酸,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 酸钙针状结晶 不同的植物含有的草酸钙晶体形状和大小 各不相同,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生药的依据
草酸钙结晶的形状
•单晶:通常单独存在,呈正方形、
•
斜方形、 菱形、长方形等状
•针晶:大多成束存在,成为针晶束,
•
常存在 于黏液细胞中
•簇晶:许多菱状结晶集合而成,
•
多呈多角形星状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界说: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 因为推陈出新的活动而发生的 各种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形状:液态,晶体状或非晶体固体性质
场所:细胞质和液泡
意义:
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 重要依据之一。
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
(一)淀粉
淀
葡萄糖
粉
叶绿体
的
同化淀粉
叶绿体
形
分解
成
葡萄糖
造粉体
贮藏淀粉
根、茎、种子等的 薄壁细胞
淀 粉 的
1.淀粉的中心和起点—— 脐点 2.层纹——围绕脐点形成
堆 的明暗相间的轮纹
集
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相互交替分层沉积
直链淀粉:葡萄糖分子成直链摆 支放链淀粉:葡萄糖分子成分支摆 放
淀粉粒的形状和分类
圆球形、卵圆球形、多面体形
淀粉的理化性质
➢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