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大主业现形中建材已成玻璃整合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大主业现形中建材已成玻璃整合者第六大主业现形中建材已成玻璃整合者第六大量业现形中建材己废玻璃整合者

龙丽(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200000)

"确实有过接洽,不过主要是意向性的,还没璃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和股权划转框架协议,洛阳国

有签署正式协议."3月26日,处于购并信息之中资公司所持有的洛阳玻璃集团70%股权无偿划转

的方兴科技(14.33,0.29,2.07%)(600552.SH)董秘给中建材.由于洛阳玻璃集团是洛阳玻璃

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600876.SH)的控股股东(持股35.8O%),中建材借而接洽的双方.一方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以此成为洛阳玻璃的实际控制人. 下简称中建材),另一方是华光玻璃集团和蚌埠市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建材正在重新规划洛阳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而后两者,则分别是方兴玻璃的发展思路,依据后者国内浮法玻璃龙头的优

科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势,将其打造为中建材浮法玻璃业务平台,重点辐这已经是2006年至今的两年中,中建材第四射中部六省市场. 次向国内玻璃龙头企业伸出并购之手.至此,中建而类似的整合,将发生在耀华玻璃集团.据材已成功控股洛阳玻璃(600876.SH),增持巨石集悉,2006年底,中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已率队考察

团至绝对控股地位,并将目标锁定方兴科技,耀华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而该集团正是上市公司耀华

玻璃(600716.SH).玻璃(600716.SH)的大股东.作为拥有8O多年历在中国市场,中建材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玻史的国有企业,耀华集团由于历史包袱及人员负担璃整合者".其背后,正是该集团早在2002年就提沉重,目前正根据河北省国资

委的

部署推进整体改

出的"进行重大业务重组,构建八个业务平台"的制. 发展战略.本报获得的信息显示,该集团改制的一大重要 "第六大业务板块"现形宰篆

中建材在玻璃行业的整合,最早的一起案例完台,"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玻璃行业重

组".

成于2006年12月18日.当El,中建材与洛阳玻2007年2月,中建材与方兴科

技的

接触再次

企业产生一定的威胁.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陷入困境. 5反倾销对我们的威胁

反倾销作为一种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限制进口的手段,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该手段逐步演化成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由于我国陶瓷产品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口增长较快而且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与进口国冲突加大.同时, 由于国内陶瓷行业的粗放经营,许多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一些企业对国际市场缺乏必要了解.信息不畅,再加上一些国家的贸易歧视等方面的原因, 从而导致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遭受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后,由于支付高额的律师费等方面的原因,国内许多企业不敢应诉,不肯应诉或应诉不力,应诉不利,会使我国陶瓷的出口遭受很大的阻力.我国加人WTO不久,中国陶瓷企业就被大量的国际反倾销案件罩上一层阴影,无疑将会使中国 6技术贸易壁垒对我们的威胁

技术贸易壁垒是我国陶瓷企业比遭遇反倾销更为强大的一只拦路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不受损害,往往善于凭借

自身的技术及经济优势,通过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等设置技术壁垒.阻止向其出口陶瓷产品,将我国陶瓷产品拒之门外,这些技术壁垒由于其隐蔽性强,透明度低和不易监督等特点成为阻碍自由贸易的温柔陷阱.由于陶瓷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检测标准,国内陶瓷的生产与销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各国的不同需求,国产陶瓷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这是国内陶瓷进人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此外技术法规,合格性评定,标签,包装,绿色环保,信息技术等都成为各国对我国陶瓷出口设置技术贸易壁垒,阻碍我国陶瓷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责任编辑:谢光全) 33寺匀2007-g-g2期

j

引起了业界关注.知情人士告诉本报,中建材此次派出的代表来自其投资发展部,接待者则是安徽蚌埠市国资委,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谈判的内容,正是划拨方兴科技大股东——华光集团的部分股权.

公告显示,方兴科技2005年度亏损9839万元,2006年截至第三季度末,亏损已达3521万元.目前,方兴科技拥有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玻璃和ITO导电膜玻璃等主营业务.中建材与之接触. 正是想借机在玻璃深加工领域进一步拓展. 除了玻璃业务本身外,中国建材还将并购目光

,中建材旗聚焦在玻璃相关业务领域.2007年初

下上市公司——中国建材(3323.HK)发布公告称,

该公司计划以3.62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产销玻璃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巨石集团11.5%权益.在此之前. 中建材已通过国内上市公司——中国玻纤(14.79,

1.18,8.67%)(600176.SH)持有巨石集团59.9%权益.该项交易完成后,中建材持有的巨石集团股份将增至6

2.5%.

四起并购的背后,是资产规模达272亿元,位居央企建材龙头的中建材大规模

的业务重组. 据一位熟悉中建材的业内人士分析,中建材旗下的新型建材,水泥,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等业务在前几年的发展中,已经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确立了行业地位,而玻璃业务在中建材频繁出手前还没有在整个行业里确定领导地位.该人士认为.中建材频繁并购玻璃企业.其用意就是将玻璃业务打造为继上述主业之后的第六大业务板块. 而早在2002年,中建材就已经开始业务重组. 当时,还是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宋志平发表题为《实施战略管理和业务重组,构

建大型综合性建材平台》的报告,正是这份报告, 明确了中建材"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业务重组和整合"的发展思路,同时,按照相关多元化的战略, 中建材主业划分为: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水泥业务,化学建材业务,玻璃业务,复合材料业务,进出口贸易,科研设计业务,金融服务八大业务平台,明确了相应的子集团作为核心企业. 上市公司整合平台

5年过后,中建材旗下各大业务板块已基本完成并购重组.

其中,G北新(000786.SZ)被打造为中建材旗

\鳓蝴2007-g.~2期34

下新型建材业务平台.在收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山东泰和东新——后,G北新在高中低档装饰材料上基本确立了行业垄断地位;中国建材及设备进出口公司则被打造为国际贸易业务平台:而中联水泥,重组前本已经拥有9家大型水泥子公司. 水泥熟料产能位居全国第三,在收购徐州海螺水泥 (35.78,0.97,2.79%)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之后.迅速提升为中建材旗下水泥业务整合平台;中国玻纤 (600176.SH)也成为中建材旗下玻璃纤维业务的整合平台.2006年产能达到30万t.在中国甚至亚洲的行业龙头地位基本确立:2005年顺利重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后.中

建材旗下科研设计业务板块也已颇具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