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纲要42页PPT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讲义PPT课件
理解数学教学大纲中几个词语
1、知道: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 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 它。表述词还有“认识”等。
2、理解: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 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 用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不寐源流: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 于阳,不能入阴所致。
汉代张仲景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 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将不寐病机从邪正虚实概括为有邪 、无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 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 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
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卷十二》亦提出“壮年肾阴强盛 ,则睡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 盛衰有关。
西医学中的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 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 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第四节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不寐的概念: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
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 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 彻夜不寐。
学习要点 心悸辨证要点,分证论治,惊悸与怔忡鉴别;胸痹心痛概念 ,治疗原则,分证论治,预防调护;心衰概念,与哮病鉴别, 辨证要点,分证论治;不寐基本病机,分证论治。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课时:64课时设计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小学宋国民背景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等。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
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比较正数、0、负数的大小。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观察、计算、比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通过观察、摸一摸、比较、归纳,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通过操作推导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观察统计图,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通过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6.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大纲(目录及分类)ppt课件
四年级(下)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复式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下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下)扇形统计图,众数,中位数
2.可能性 二年级(上)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年级(上)初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上)等可能事件和游戏公平性
六年级(上)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15
实践活动与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求百分率。
8
数与代数
2.数的运算 一年级(上)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0加几和相应的加法 一年级(下)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1至6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二年级(上)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7至9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积、 求商 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的加减 四年级(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两步混合运算,列综合式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和找规律。 四年级(下)整百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整十数,三步混合运算,列综合算式解决简 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乘法分配率,简便计算。
十、统计
十一、总复习
十二、数与代数
十三、空间与图形
十四、统计与可能性
十五、综合应用
7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认识2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下)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年级(下)认识1000以内的数 三年级(上)认识10000以内的数 三年级(下)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小数 四年级(上)认识亿以内的数、认识整亿、认识几千几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ppt
三、统计与概率 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 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 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 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 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 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 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 的统计量的计算。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四、综合应用
LOGO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 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应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 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 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 ,
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课程评价
1.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注重日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 评价。 3、评价形式多样化。
授课时间
圆柱和圆锥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整理与复习 12课时 15课时 3课时
课程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 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丰富的实例 ,认识正比例或者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 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 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指示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通过观 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 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 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新的《课程纲要》
四年级数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学习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授课时间:59课时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时间:2014年8月背景四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形式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然与生活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的提升与加强。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目标一、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二、空间与图形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2.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年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文档
喻屯第二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课程纲要课程目标(4—6条)数与代数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能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使学生喜欢学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决心。
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千米,认识分米和毫米,能结合实际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和理性。
统计与概率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段统计的方法。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会的加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与综合运用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结合感兴趣的事情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知识,共同讨论。
结合数学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图形与拼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混合运算、统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分、秒的认识、图形的周长、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_PPT课件
(一)教学方式: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教具演示法、启发法等
(二)学习方式:观察、分析、比较、实 验、动手操作、练习等,通过网络、课外 书本收集资料。
(三)课时安排:60课时
课程评价:
一、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注重对平时作业的评价,评语要力避简单、枯燥,多 用鼓励、赏识的人性化评语,同时还可以利用校信通这个交 流平台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与表扬;
1、每单元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进行知识检测与补缺; 期中、期末进行综合知识检测;
2、一学期里适当组织数学趣味活动(可以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学习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 课 时 数:60课时
学情、学材及资源背景分析:
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 识的提升与加强。因此我们在原有知识及生活 经验基础上,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 习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来解决实际问题, 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加强自学能 力的训练。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 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 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 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一)教学方式: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教具演示法、启发法等
(二)学习方式:观察、分析、比较、实 验、动手操作、练习等,通过网络、课外 书本收集资料。
(三)课时安排:60课时
课程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 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PPT
4、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条形统计 图,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5、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初步 了解运筹的思想,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数学学 习兴趣。
二、课程内容
单 单元专 元 题
学习内容
课 时
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开学第 ⊙分享《课程纲 一课 要》
⊙增加:了解、规 1 划本期学习
1
数学广角优化
3
9 总复习
期末复习
3
三、课程实施
1、通过分享学期《课程纲要》,认识 《课程纲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期 中尝试对照学期《课程纲要》进行自我评 价,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在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学习中,积极完 成课前小研究等前置性作业,学会带着问 题在学习小组内发言,尝试通过合作和交 流学习新知。 3、除了教科书,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数 学学习资源,要经常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 题,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利用已有经 验促进对新知的学习。
2
2 ⊙调整:角的分类 放在角的度量之前 1 ⊙删除:角的分类 2 中用具体度数探索 2 各类角之间关系的 内容 1
角的度 3 量
整理和复习
笔算乘法
4
三位数 乘两位 数
⊙增加:整数乘法 回顾,突出笔算算 2 理,孕伏运算定律 和多位数乘法 1
积的变化规律 ⊙整数乘法算理 回顾 常见数量关系 整理和复习 测试 评价
四、课程评价
评价 本学期学业评价总分100分,结果 以等级呈现,评价项目包括过程性 评价(占30%)和期末终结性评价 (占70%)两部分。学业评价成绩 ≥85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 60-69分为及格。小于60分为不及 格,不及格者需要查漏补缺后进行 补考。
评价项目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PPT 课件
习
周一公示,一月一汇总
习
(2)家庭作业:每次都写上自我评价和家 长评价,以家长评价为准。
惯
评价办法:全对一次加1分,组长记录,一 周一公示,一月一汇总。
以上所有项目一月一评比,分别评出当月“
守纪星”、“积极发言星”、“合作交流星”、
“认真完成作业星”,同时颁发喜报,拍照
上墙,所有评比结果作为学期终端综合评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在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课 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用自
程 目
己的语言表述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6、在“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能找出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经历观察 的过程,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
课 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同时养成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程 3、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公
式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理解等式的性质,
“数学学习标兵”(评选20名):按本学期综合 积分,除去特长生由高到低依次向下顺延。
“守纪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积 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积极发言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 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合作交流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 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作业完成之星”(评选10名):根据两种作业 卡积分之和,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10名当选 。
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纲要课件PPT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 享受数学的乐趣!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内容标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 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 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 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o。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 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安排: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 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 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 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 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安排: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课程评价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有效性评价: 一、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 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 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 (1)纸笔测试。 (2)成长记录袋 二、成绩认定及结果处理 终结性评价成绩为需努力者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再次参加相应的水平测 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下册课程纲要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 五、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