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国企债务化解案例(3篇)
![国企债务化解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978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4.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企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国企债务风险,江苏省淮安市某区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地方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债务风险,为全市国企债务风险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债务风险现状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债务规模逐年攀升,截至2018年底,公司总债务余额达30亿元,其中带息债务2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
公司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过大,偿债压力巨大。
公司债务规模过大,导致公司偿债压力巨大,资金链紧张,影响了公司正常运营。
2.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
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高,加剧了公司财务负担。
3. 经营效益下滑,盈利能力下降。
受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效益下滑,盈利能力下降,难以支撑债务偿还。
4. 资产质量不高,资产流动性差。
公司部分资产质量不高,资产流动性差,难以变现,增加了债务风险。
三、债务风险防控与化解措施针对公司债务风险现状,地方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及公司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1. 制定债务风险防控方案。
地方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及公司共同制定了债务风险防控方案,明确了债务风险防控目标、任务和措施。
2.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公司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一是优化债务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低息贷款;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优惠利率贷款。
3. 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
公司加大内部管理改革力度,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
一是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二是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 加强资产盘活,提高资产流动性。
公司积极开展资产盘活工作,提高资产流动性。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ad5a340912a216147929d6.png)
【 文章编号】0426 (082—10 0 1 —7820 ) 03—2 0 0
必须要建立新的机制 。无论是全部还是部分 免除企业 的债 务, 其前提 条件 是 , 过债务的免除 要促进企业 的整顿 、 构调整 通 结 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免除债务只能是涉 及具体 的企业 , 即根据 企 业 的 个 案来 决 定 , 不是 笼 统 地 进 行 。 而 ( ) 财政 为主 体 的 债 务 重 组模 式 二 以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财政通过举债 向企业注资 , 扶而增 加企 业资本金 、 减少企业对银行 的负债 , 即财政注资。 1实施财政 注资方案的理论依据及 内容。在 国有企业 的负 . 债结构 中, 由于体制和政策性 原因给 国有企业造成的财政性负 债( 比如因政策性 亏损所 侵蚀 的企业资本金但财政并未拨款弥 补 的款项 ) 占有相 当大的 比重 , 这部分 财政性负债理 应由国家 注资来消化 , 向企业 注资 的资金来 源可 以是 财政拨 款 、 而 级差 地租 、 得税返还 、 速折 旧 、 行 股票和债券 、 所 加 发 出售 国 有 中 小 型企业 的变现收 入等 。为解决 同有企 业的债务 问题 ,国家 自 19 9 4年 7月 1日起 曾试点实施 了圈育 工业企业补充生 产经营 资金 的办法 . 要求 企业 在提取盈余公 积金之前 , 将悦后 利润的 定 比例 用 于 补 充 企 业 的 生 产 经 营 资 金 , 在 此 基 础 上 , 并 由同 级财政部 门将 企业上缴所得 收入的 l%拔 给企业用 于补充生 5 很多城市采取 了将所得税百 因此 , 银行有必要也有可能合理使用银行提取的呆 坏账准备金 产经营资金 。在实际试点过程中 . 对企业债 务进行适度核销 , 是适合企业和银行需要的一种操作 分之百返还给企业 的办法 2财政 注 资方 案 的政 策效 果 评 析 。 现 实 的实 施 力度 来 看 , . 从 简 单 的债 务重 组 途 径 这 2银行销债方案 的政 策效果评析。尽管 以银行为主体的债 以财 政 为 主 体 的 债 务 重 组 模 式 收 效 甚 微 , 首 先 应 归 因于 财 力 . 务重组模式操 作相对简单且适合企业 和银行需求 , 但实际收效 的 制 约 。 据 专家的估计 . 如果 保持 囝有经济现有的行业和企业分布 甚微。 从一方面来看 , 由银行核销企业债务的“ ” 度 是有限的。 按 完成 国有 企业的债务重组 , 国有企业基本 具备在 使 囝家关 于专业银 行计提 呆坏账 准备金 的规定 细则测 算 ,0 4 20 状况不变 , 国家财政至少需要投入 1 . 5万亿元 , 这 年J 立计提 3 52 8. 3亿元 , 同期 国有银行不 良债务有 80 0 元 市场上平等竞争 的条件 . 而 0 亿 依靠 国家现有 的财政力量显然是很难满足 以上 . 意味着 即使足额提取果坏账准 备金 , 这 使其达到贷款余 样 巨额的资金需 求 , 企业有优势企业和非优势企业之分 , 没有什么“ 若 市 额的 l %,但相对于高达 2%的不 良贷款而言 ,也 只是杯水车 的 。再者 , 5 薪。 另一 方 面 , 即使 在 银 行 呆 坏 账 准备 金 的 额 度 内 , 不 能 轻 易 场价值”的非优势企业得到过多财政 注资 , 也 实际上是 高估 了其 使它们 占了优势 企业的便宜 , 并助长 了不 良企业 依靠阚 豁免各企业的债务 。在不能保证不 再形成新 的不 良债务 的时 价值 , 产生“ 格雷欣效应 ” 优势 国有企业 被 . 候, 就不具备解决原有债务的条件 ; , 反之 如果进一 步形 成借了 家财政不思进取 的恶习 , 结 钱不还 的状况 , 情况就会更糟。因此 , 在研究减免不 良债 务时 , 非优势 国有企业拖垮 , 果存 留下来 的多是一些 负债 累累的非
企业债务重组研究论文
![企业债务重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eca92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4.png)
企业债务重组研究论文债务重组是一种能较好地解决企业负债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债务重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债务重组研究论文范文一:浅议债务重组对债务债权双方的影响摘要:2006年2月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将债务重组进行了新的定义,本文通过债务重组的不同形式对债务债权双方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在对待债务重组情况时的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债务重组债务债权一、引言《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如下: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要形成债务重组,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以致无法按时按原条件偿还债务;二是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价值偿还。
在债务重组中,债权方作出了让步,在资产权益方面有亏损,而债务方却获得了相应的利益。
这就产生了一些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来获得利益;同时,也意味着对一些本来无力偿债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部分豁免,上市公司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水平。
债务债权双方为了各自共同的利益,也有可能会联手操纵利润,以扭亏为盈为目的进行债务重组处理。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1.以资产清偿①以低于债务的现金清偿。
此时,债务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付账款 XX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XX营业外收入 XX债权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XX营业外支出 XX贷:应收账款 XX此种情况往往适合于债务金额较小的债务重组。
当以现金进行清偿时,会增加债务公司的现金流出,同时也就增加了债权公司的现金流入。
这种方式一般不会使债务债权双方的流动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动,因为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按正常的还债方式进行,唯一不同的是所收回的现金少了。
此种情况,但若为关联企业,易造成企业虚增(或虚减)当期利润,使得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0492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b.png)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供给侧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了债务危机。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一直很高,因此国有企业对债务重组问题越来越重视,债务重组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国家财务部发布相关文件,对债务重组进行阐述,“在不改变交易对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债务重组的范围。
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式就现阶段而言,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企业资产来进行债务偿还。
在对企业资产进行了解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现金、银行存款、价证券等货币资金或现金等价物。
另一个角度是存货、固定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实物财产或财产权利。
利用现金来进行债务偿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债务转为资本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即企业利用“债转股”的方式,来偿还债务。
当企业无法支付债务金额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债权人谈判,使债权人变成企业的股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企业债务所带来的困境,但企业的领导者需要重视的是,在进行转换之前,对于已经被划分为能够转债的部分不属于债务重组的范畴。
(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来进行。
即企业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债务条件进行修改,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还款利息,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要求企业不存在破产风险。
(四)综合受偿方式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综合受偿的方式来进行。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f3f1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5.png)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研究,探讨了该政策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概念及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措施。
接着探讨了国有企业在债转股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评估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文章还分析了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措施、困境、挑战、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建议、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债转股是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自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方式降低债务负担,提升经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债转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如债务清理不彻底、市场化程度不够、风险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其实施效果的发挥。
对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探讨影响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概念及意义、政策措施分析、困境与挑战、实施效果评估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国有企业债转股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国家实施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措施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经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对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实施效果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对策和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国企重组方案可行性分析
![国企重组方案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eb71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8.png)
国企重组方案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企重组成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合理有效的国企重组方案对于实现国企的战略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国企重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国企重组的背景和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国企面临着资源分散、业务重叠、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国企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企重组成为了必然选择。
国企重组的目标通常包括优化产业布局、整合资源、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等。
通过重组,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协同效应,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二、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一)资产整合对国企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将优质资产进行整合,剥离不良资产和非核心业务。
通过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回报率。
(二)业务重组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
保留核心业务,拓展新兴业务,淘汰落后业务。
通过业务的重组,实现企业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组织架构调整建立适应重组后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优化部门设置和职能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减少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
(四)人员安置妥善处理重组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员分流方案。
通过培训、转岗等方式,为员工提供新的发展机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可行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一)政策环境国家对于国企改革和重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国企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确保重组方案符合政策要求。
(二)市场需求重组后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决定重组方案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确保重组后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技术创新能力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8561c9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1.png)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债务问题是一大难点,而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成为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市场化债转股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方式来支付债务,将债权人变成公司的股东,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国有企业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债转股的条件和比例。
其次,国有企业依据债转股协议,发行股票或其他证券,支付债务并将债权人转化为股东。
最后,债转股后的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应的股东权益、经营义务等。
市场化债转股的原理在于通过变相减免部分债务,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同时引入外部资本,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能力。
二、债务重组的必要性与方式债务重组是指国有企业与债权人协商对债务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以改善企业债务结构,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债务重组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债务风险。
国有企业高企业负债率和巨额债务给企业带来债务风险,通过债务重组可以降低债务压力,减少违约风险。
2.优化资源配置。
债务重组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核心业务,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3.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债务重组可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债务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计划等形式,主要的债务重组方式包括债权转让、债务减免、债务重组计划和资产置换等。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的意义国有企业改制中,市场化债转股和债务重组都是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手段,它们的实施对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d585abf524ccbff12184de.png)
将 中 介 机 构 引 入 国 内 的 国有 企 业 债 务 来 进 行 债 权 和 股 权之 间的转换 , 能够 起到下 面几个 作 用 : 首 先 是 将 国 有 企 业 中不 良债 务 进 行 解 除 , 同时对 企业 施行 改 制 , 并 且 通 过 中 介
1 国有企 业 中债 务重 组相 关模 式 的比较 和评 价
这 种 模 式 在 国 内 国 再 形成 其他 的不 良债 务这 一前 提 下 , 这 种 模 式 还 无 法 具 备 有 生 机 和 活 力 。所 以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来 , 将原有 债务进 行 解 决 的能 力 。并 且 , 假如 企 业 出 现 了借 钱 有 企 业 中 债 务 重 组 方 面 起 到 的 作 用 是 非 常 明 显 的 。
摘
一
要: 在 现在这 个经济迅速发展 的社会 中, 人 们周 边的事 物都 在 不断地 变化 着, 其 生 活 水 平 也 在 不 断 地 提 高 着 。 这
系 列 巨 大 的 变化 都要 归功 于 国 内经 济发 展 方 面 上 。 然 而 , 最近 几年 , 国内经 济发展 虽然表 面非 常正 常 , 但 是 内部 竞 争 却
来对 传统 制度 施行 重 组和 改造 , 在 操 作 上 比 较 简 单 并 且 与 企 业 以 及 银 行 的 需 求 也 相 互 适 于通过 吸纳各种 闲置资金 , 使 国有 经 济具 应, 但 是 其 实 际 收 效 却 非 常 小 。 在 无 法 保 证 这 种 模 式 不 会 同时将新 型制度 和新 的运 营模 式 建立 起 来 ,
中图分类 号 : F 8 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2 4 - 0 1 0 9 — 0 1
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分析与实践
![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分析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771bb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d.png)
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分析与实践随着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加剧,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工作也在不断加快。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分析与实践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背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负债累累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改革和重组。
首先,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2015年中央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十项指导意见,其中包括推进资产支持证券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等内容。
此外,国务院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力求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
其次,政府通过增加投资、改善环境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例如,政府鼓励国有企业与民间企业、外资企业合作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横向并购和纵向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等。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背景十分明显,政府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设。
二、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政策原则1.理顺管理体制,注重市场导向。
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促进国有企业自主操作,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加强资本运作,提高经济效益。
资本运作应该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深化国企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战略转型。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控制风险,保障数据安全。
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中应注意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确保企业保密、安全生产和金融风险可控。
政府应在改革过程中加强监管和风险管控,预防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实践案例1.中国石化:协同发展,推进组织优化。
国资参与债务置换(3篇)
![国资参与债务置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62e4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7.png)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债务风险逐渐凸显,部分地区和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国资参与债务置换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国资参与债务置换的背景、意义、实施方式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资参与债务置换的背景1. 经济增速放缓,债务风险上升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上升。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30万亿元,企业债务总额超过200万亿元。
高债务水平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2. 政策调整,推动国资参与债务置换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在建项目,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融资。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国有资本参与债务置换,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国资参与债务置换的意义1.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偿债压力国资参与债务置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偿债压力。
通过引入国资,企业可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资参与债务置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国资企业在参与债务置换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升国企竞争力国资参与债务置换,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升国企竞争力。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国资企业可以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盈利能力,为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资参与债务置换的实施方式1. 国有资本金注入国有资本金注入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向债务企业注入国有资本,以降低其债务风险。
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与研究——以三九集团为例
![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与研究——以三九集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59a0000029bd64793e2c28.png)
一、债务重组的理论概述 ( 一) 债务重组的概念。债务重组是针对债务人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陷入困境、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形之下,出现现金流难以正 常周转以及其他方面导致的无法或没有能力按照与债权人约定的款 项进行偿债的状况,经过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协定亦或是法院的判 决,债权人同意作出让步、更改债务偿还条件的事项。 ( 二) 债务重组研究的必要性。债务重组是相较于破产清算更 好的选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大的挽回 损失,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权益。如果陷入高负债困境的公 司是大型国企,若是 实 行 破 产 清 算, 后 果 对 于 我 国 国 有 资 产 的 流 失,还有国民经济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债务重组在运用过 程中存在弊端,债务重组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 处,债务重组被很多企业当做掩饰不可见人目的的保护伞,它们进行债 务重组并不是真正陷入了财务困境,而是利用债务重组的合法外衣进行 报表的粉饰,使得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都不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造成财务信息不对称,失真,造成财务报表使用者错误决策; 再者便 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等等。 二、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以三九集团为例 ( 一) 三九集团的典型性。三九集团作为一个大型中央国企, 曾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实施债务重 组之后度过了难关,获得了重生,其中出现的问题,难题,重组之 后的结果对于我们现在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相比较其他公司 的债务重组方案更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 ( 二) 三九集团债务重组情况。三九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医药产 业,集团拥有上市公司 “三九医药” 以及 20 多家通过 GMP ( 即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认证的医药生产企业,对于我国的医药健康 事业的发展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截止 2003 年底,三九 集团总资产近 180 亿,其中固定资产近 40 亿,长期投资 40 亿,两项 合并近 80 亿,仅约占总资产的约 45% 。并且从 1996 年开始的五年内, 三九集团疯狂并购了近 150 家企业。所以,经过无休止的盲目兼并,三 九集团已经完全陷入了资金严重短缺的境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 观,需要改制重组的情况已经很紧急。经过集团占用三九医药的资金事 件资金链条断裂之后,三九集团的资本运作活动规模明显缩小,但是大 量的关联交易依然存在,所以,从 2004 年起便开始准备重组,引进战 略投资者挽救三九集团。此次债务重组,在国资委和银监会联合牵头 下,23 家债权银行组成三九债权人委员会,参与三九集团资产核资和重 新谈判。最终 “内部解决”,由华润集团去重组三九集团。 ( 三) 三九集团案件的具体分析。一方面,三九集团从财务困 境中得以解脱并且解决了巨额的债务问题。使得三九集团改变了企 业过去的资产结构,降低了高负债率,重新活跃在经济市场上。另
国有企业重组税务处理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重组税务处理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2ec41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0.png)
国有企业重组税务处理案例研究国有企业重组税务处理案例研究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占主体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步企业开展活力,国有企业之间和国有企业内部以并购重组加大资整合力度的行为成为常态,这对国有企业进步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动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其同时带来比拟复杂的涉税问题,本文根据笔者所在集团公司内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涉税问题处理实例,剖析相关税法与国资法规,从税务与账务处理的不同角度,对国企并购重组所衍生的多种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提出其涉税风险的解决建议,希望对涉及并购重组的国企主管部门与涉及并购重组的国有企业有所启发,选择合适自身的最正确并购重组方式、到达预期的税收目的并化解政策风险。
一、案例(一)案例企业概况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广西建工”)是广西区政府直属国有大型企业,下属有子公司22家,其中建筑施工特级资质企业5家,现有正式员工2.8万人。
2022年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191位,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利润首次打破20亿元。
作为西部地区建筑企业的排头兵,广西建工方案2022年营业收入打破1820亿、跻身世界企业500强。
广西建工金控投资(简称“金控公司”)是广西建工旗下进展产融结合、开拓新业务的投资公司;其原为全资子公司,后因采用明股实债方式融资,股比降为96.71%,现属绝对控股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总资产40亿元。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一建公司”)是广西建工旗下的主力子公司,其原为全资子公司,后因采用明股实债方式融资,股比降为93.08%,现属绝对控股子公司。
注册资本金10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116亿元。
南宁市大都小额贷款(简称“小贷公司”)是一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广西建工2022年5月为整合集团内建筑上下游产业链贷款业务而成立的二级子公司;2022年底小贷公司净资产为44,725万元,其中注册资金4亿元,4,725万元为小贷公司经营积累。
博弈论分析下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选择研究
![博弈论分析下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选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f115186edb6f1aff001fc8.png)
20 0 8年 3 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naM a a e nt no ma in z t n i n  ̄ me f r t ia i I o o
Ma . 2 0 r.0 8 V0 . 1 No6 1 . . 1
对 债务 人 和债 权 人 的影 响 ,还 必 须 考 虑对 整 个社 会 的影 国计 民生 的问题 。
从以上分析可 以看 出, 我国政府应该更倾向于选择不 会对产权概念有挑战的债务重组模式 ,即应该选择债转
股、 国有企业 内部兼并收购和清理三角债务作为债务重组 的主导模式 , 而不是其他模式。而清理三角债 已经不是针 响, 因为 这将 涉 及失 业 问 题 、 会 稳定 和产 权 问题 等 关 乎 社 对 国有企业之间的债务, 而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务 。
[ 摘 要] 不同的债务重组模式的选择可以达到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效果。本文就如何选择债务重组模式进行分析,
以达到最优 的约束和激励 效果, 实现政府 的收益 最大化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 , 建无限期 重复博弈模型 , 并 构 该模型的数量分析 结果为政府选择债务重组模 式提供 了理论依据 。
不 需 要 不 需 要 小 不 需 要 不 需 要 大 小 无
内部 兼 并 收 购 不需 要 债 转股 不 需 要
清理 三 角 债 不 需 要 不 需 要 不 需 要 大
合 资
破 产 上 市 剥 离 与 售 出
无
无
不 需 要
需 要 不 需 要 需 要
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债务问题使得政府必须对企业进 行管理。为了让国有企业融入市场经济 , 债务重组势在必
[ 收稿 日期 ]0 7. — 4 2 0 - 6 2 0 9 6/ C I A MA AG j H N N E吲 I O M I NIA I N NF R ATO Z T O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一一ST宝硕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一一ST宝硕债务重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7c8d1c6bd97f192279e978.png)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一一ST宝硕债务重组案例分析Research on debt restructur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debt restructuring of ST Baoshuo Inc.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上市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从本土企业发展到全国性跨地区的集团企业,甚至全球性的跨国企业,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对当地及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然而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高、债务结构不合理等,已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债务重组便是解决过度负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ST宝硕公司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以期对其他过渡负债的债务困难企业一些借鉴和启发。
本文从内容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
本章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债务重组理论的基本概述。
本章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包括定义、目的、方式、内容等。
债务重组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债务重组,另一种是狭义的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使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债权人盘活资产,最大限度的收回债权等。
第三章,ST宝硕公司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
本章首先介绍了ST宝硕公司的具体背景,包括公司概况、发展历程、重大事件等;其次,又分析了ST宝硕公司债务重组案例的具体内容,包括债务重组的方式、内容、过程、特点、必要性等。
2008年2月5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公司的5重整计划草案6,终止公司的破产重整程序。
重整计划的执行期为三年,在此期间内,公司将严格按照方案制订的债权受偿方案向有关债权人清偿债务,并随时支付破产费用,共益债务。
第四章,ST宝硕债务重组的效果及效应分析。
分析了公司债务重组的特点,实施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重组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研究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a29962a98271fe910ef9b6.png)
争更加激烈, 但长期 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处 控 制和 计划 指 挥 中 , 企业 缺 乏 自我 积 累 的 后 有 1 0多种 产 品 获得 国家 、 、 名牌 产 省 市
于高负债经营状态, 并且严重影响了国民 过程: 二) ( 客观原因: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 品称号, 并远销美国、 日本、 巴基斯坦等 国
5 强调 指 标 的动 态调 整 。 、 在客 观 经济 通 过 案 例分 析 , 们 了 解 到 企业 成 功 我 展 出适 合 的 、逻 辑关 系 明确 的指 标 体 系 , 环 境变 化 的 时候 , 企业 应 经 常性 地 结 合各 应 用平 衡 计 分卡 的原 因 , 也 为我 国其 他 这 就 是一 个 成功 的平衡 计 分 卡 。 种 环 境 因 素 对业 绩评 价 体 系 进 行 重 新 审 准 备 实 施 或 者 实 施 平 衡 计 分 卡 失 败 的 企 充分 发 挥 其功 效 , 业 根据 自身 的情 况发 企
好 说 明 平 衡 计 分 卡 的 框 架 体 系 的核 心 在 不仅明晰了作业成本 , 使得价格制定更加 得各种信息。D L的平衡计分卡没有包 H 于 内在 的 因果 关 系 和对 企 业 战略 的支 持 , 合 理 , 为客 户分 析 和管 理 提供 了实 际 的 含 与 员 工 发 展 相 关 的 指 标 , 这 也 许 是 还 而 不在 于 四个 方 面 的绝 对 平 衡 。 有 将平 参 考 数据 。D L通 过 作 业 成 本 法 的 实 施 D L平 衡 计分 卡 项 目的一 点 不足 。 只 H H 衡 计 分 卡 与 企 业 的具 体 情 况 相 结 合 才 能 对 自身 客 户和 业 务流 程 有 了深 入 的 了解 。 四、 结论
债 务重 组 。
债务重组实验报告心得(3篇)
![债务重组实验报告心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4591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增长,债务问题也日益凸显。
债务重组作为一种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债务重组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我们小组开展了债务重组实验,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债务重组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债务重组的估值方法;3. 分析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我们小组首先收集了相关资料,包括债务重组的定义、类型、条件、程序等,并对实验中所涉及的企业背景、财务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债务重组方案:(1)债务重组类型:债转股;(2)债务重组条件:债务方以一定的比例将债务转换为股权,股权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3)债务重组程序:债务方提出债务重组申请,债权人审核并提出意见,双方协商确定重组方案,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办理股权过户手续。
3. 实验实施:我们根据实验设计,对债务重组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债务账面价值、股权公允价值、投资收益等。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债务重组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改善财务状况;(2)债务重组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3)债务重组过程中,股权比例的确定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四、实验心得体会1. 债务重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债务方、债权方和投资者的利益,确保重组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估值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适的估值方法可以确保债务重组方案的公允性,降低风险。
3. 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财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等。
4. 债务重组过程中,需要充分沟通,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同时,要遵循法律法规,确保重组过程的合法性。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之破产重整方式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之破产重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57af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2.png)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之破产重整方式作者:来源:《现代企业》2021年第06期2007年我国新出台的《破产法》,破产重整成为债务重组的方式之一。
破产重整兼顾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双方的平衡点,使具备重整条件和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企业恢复重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价值。
本文主要以云煤化集团破产重整为例,对破产重整的方式在地方国企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运用价值和启示建议。
一、债务重组及破产重整内涵和理论1.债务重组内涵和采取的方式。
债务重组是指在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之后通过调整债务的要素、改变抵质押担保条件等手段,达到债务人能够按时还款的预期要素,提高债务的安全边际并确保债权的递延。
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依托债务的条件重新制定保障措施、抵質押担保条件、资金归集措施、重组收益等条款等交易结构。
主要实施路径包括:债务持有人更换;债务要素变更(更新债务金额、调整债务期限、提高重组收益、变更担保);资产置换,若该资产具有良好的升值潜力,债权人通过债权换股权等方式置换资产,以时间换空间增加债权收益率。
2.破产重整的内涵和理论。
①破产重整的内涵:指根据法律规定,针对出现债务违约而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的企业进行债务重整、管理调整,确保公司正常运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一种再生型的债务重组制度。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当企业经营困难陷入困境,于是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并受理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如果在重整过程中,在法院法庭的作用下,针对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提出债务重组的方案,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若法院无法协调解决,无法恢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最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理论界把具有再生希望和重整价值作为能够申请重整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破产重整制度的适用性需要认真考虑债务人的实际,债务人在重整后要能够恢复持续经营才具备重整能力。
破产重整需要由债权人或债务人提出申请,需要经历以下工作程序:申请重整;法院受理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批准相关破产申请;破产企业研究提出计划,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后向法院申请批准;破产申请应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破产重整,并向法院申请裁定并收到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民事裁定书。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探讨和研究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探讨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47a0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b.png)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探讨和研究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之一便是债务风险问题。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现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巨大。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较高的债务规模,尤其是那些在过去的投资建设中借款较多的企业。
2. 债务结构不合理。
一些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呈现出短期偿还能力不足,长期偿还能力较弱的状况,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偿债压力。
3. 债务成本较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这导致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利息负担。
4. 债务重组难度大。
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债务和重复债务,债务重组难度较大。
二、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现状,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1. 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分析债务风险,做好风险预警和监控工作。
2. 优化债务结构。
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优化债务结构,逐步提高长期债务比重,减少短期债务规模。
3. 降低融资成本。
国有企业应积极利用市场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推进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债务重组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和债务置换,降低企业债务负担,提高偿债能力。
5. 强化内部管理。
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6. 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监管和引导,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对于国有企业和国家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1. 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健经营。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18af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4.png)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
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也积极参与并购与重组活动以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具体案例,来探讨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研究其所取得的成果与困难。
一、案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合并重组1.1 案例背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石油集团)是中国两大石油能源巨头。
为了提高国内石油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两家公司决定进行合并重组。
1.2 案例分析该合并重组使石油行业的资源整合更加高效,减少了重复竞争,提高了整体效益。
同时,两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也得以提升。
合并重组后的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然而,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合并重组需要整合两家企业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方面,这需要时间和精力。
企业文化冲突、人才流失等问题都对整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并购与重组过程中,对于文化融合和人才保留的管理非常重要。
二、案例二:中国宝钢集团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合并2.1 案例背景中国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是中国两大钢铁巨头。
由于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境保护压力,两家公司决定进行合并以应对外部挑战。
2.2 案例分析通过合并,宝钢和武钢整合了两家公司的产能和资源,实现了合力并进、优势互补。
合并后,新组建的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合并后的企业还推动了钢铁行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然而,合并过程中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两家企业在产业链和产品结构上存在差异,合并整合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合并后的企业面临多重压力,如员工安置、产能整合等。
因此,在并购与重组中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以确保合并后的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411e3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a.png)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沈诣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粉末冶金磁材分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企业的重组整合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之举,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扩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实践展开研究,指出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问题及对策在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企业优化增量、盘活存量、适度减量的结构性调整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下的资本性收缩与扩张也就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些许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妥善解决,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必须慎重视之。
一、企业重组整合的价值意义(一)扩大规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所谓的企业重组整合就是以并购的途径,由一家实力较强的公司将一家或几家企业进行合并。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被并购的几家公司的资源进行融合和优化调整,这种重组整合对于市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过重组整合之后,企业的规模得到了扩大,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并且,过去的几家公司重组为一家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经营的成本。
(二)多元经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后,能够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之前,各个原先的公司在业务范围上有所不同,经过重组整合,将其中的交叉部门进行合并,将其中的不同的业务进行优化调整,不仅能够使合并后的国企的经营范围得到扩大,而且合并后的企业继承了原有企业的业务资源,大大节省了国有企业拓展新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增强实力,抵御企业经营风险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成功以后,新的企业融合了之前企业的优点、长处,并对其中的缺陷、不足进行调整,这种模式之下能够有效的增强企业的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在现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周边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其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
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国内经济发展方面上。
然而,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虽然表面非常正常,但是内部竞争却非常的激烈。
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为企业内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债务重组的案例也经常发生。
这已经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
企业自身债务重组最终结果如何,将会直接地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标签: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应用研究
如今国内市场发展情况越来越好,这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各大企业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步,才能够实现企业内长期发展的目标,这也就促使了国内市场不断改革进步的良性循环现象出现。
但是,有一些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其竞争压力并不大,从而导致其内部财务方面逐渐出现漏洞,国有企业中出现债务重组的情况也很常见。
本文针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相关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最近几年,经济理论领域逐渐地提出了一些债务重组相关模式,根据重组主体不同一般能够分成以下三种:
1.1 将银行作为主体
将银行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中心思路主要是通过将银行在各个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应用,然后把银行中的呆账准备金以及银行自身资本金作为冲销破产企业中债务的款项。
这种将银行作为主体来进行债务重组的相关模式虽然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并且与企业以及银行的需求也相互适应,但是其实际收效却非常小。
在无法保证这种模式不会再形成其他的不良债务这一前提下,这种模式还无法具备将原有债务进行解决的能力。
并且,假如企业出现了借钱不还或者进一步发生了其他情况,那么双方的状况就会更糟糕。
所以,在对减免不良债务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建立起新的机制。
不管是全部将企业中存在的债务免除,还是只免除一部分,其共同的前提条件都是通过将债务免除来对企业内部相关的整顿和结构调整以及竞争能力进行促进和提升。
同时免除债务仅能在涉及具体企业这一基础之下进行,也就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决定,并不能笼统进行。
1.2 将财政作为主体
将财政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其核心是将企业中的财务通过举
债这种形式向企业进行注资,使企业资本得到增加,并减少企业在银行方面的负债。
从实际实施情况和实施力度中发现,将财政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收到的效益也非常低,在这其中财力方面的制约是首要原因。
因为财政注资这一模式无法与具有全局性特点的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相互适应,所以也仅仅只适用于个别案例中。
1.3 将中介机构作为主体
将中介机构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核心是由中介机构进行注资和债务购买,来将企业中的股本增加,同时将企业在银行方面的负债减少。
其实质是由中介机构把企业在银行方面的债务转化成中介机构在企业中的股权。
将中介机构引入国内的国有企业债务来进行债权和股权之间的转换,能够起到下面几个作用:首先是将国有企业中不良债务进行解除,同时对企业施行改制,并且通过中介机构的涉入,将原本国有企业中国家单一所有这种股权结构进行改变,使其成为有限责任制或者是股份有限制的公司。
其次,这样可以将专业银行方面的不良债权进行消除,将银行资产负债相关结构进行优化,给专业银行往商业银行转变这一变动制造条件。
最后则是在中介机构涉入之后能够塑造出一大批以资本市场为主的投资主体,这样能够给国内资本市场在形成和发展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那么,中介机构就扮演了一个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角色,其作用在于通过吸纳各种闲置资金,来对传统制度施行重组和改造,同时将新型制度和新的运营模式建立起来,使国有经济具有生机和活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模式在国内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 债务重组相关模式在选择方面的建议
2.1 按照企业中实际情况来对债务重组相关模式进行创新
目前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模式大致趋向是以行政主导和市场主导这两种模式为主的,并且这两种模式逐渐地向相互融合的新模式发展,并且其他创新性模式也越来越多。
债务重组的两方都不用再过度为选用哪种重组模式而费心,可以按照债务重组对应的相关法规和债务重组企业中实际的状况来选择对双方最有利的模式,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将债务重组所损失的代价降低,并高效地完成相关的财务工作。
例如,在一些特殊国有企业中,人们可以考虑从政府方面解决财务问题,由政府出资来成立新公司从而向银行贷款来抵消原公司中的债务。
这种灵活多变的债务重组相关模式能够更容易地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债务危机。
2.2 将债务重组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之中,其债务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应该考虑一些确实可行的相关重组方案,同时也可以考虑由第三方介入来决定债务
重组相关方案的选择,同时还可以选得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论证,使所用的债务重组相关方案自身的可操作性更强。
人们还应该着重注意债务重组中关键环节以及关键因素的控制问题,如果在细节问题上出现疏忽,那么国有企业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就可能以失败告终。
那么首先,在对债务重组进行实施之前,其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在重组协议方面的鉴定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
同时,在整个债务重组环节当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必须要进行有效沟通,如果出现突发状况,那么两方应该及时交流,互相谅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债务重组的整个环节顺利进行,双方的损失也会降低到最小。
2.3 将债务处理作为契机,通过大公司和大企业对企银关系进行重塑
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一定要将银行所具有的作用与其地位考虑清楚,将银行和国有企业两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这一关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程度上。
在对公司进行治理结构方面的建立以及健全过程中还需要将银行自身作用发挥出来。
将银行自身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加以考虑之后,在施行债务重组中债券和股权之间的转换以及将一定的债务转换成银行持股这两项操作时,需要首先将经营状况与资产负债状况相对良好的一些企业选作为试点对象,并对其进行经验总结。
3 做好企业中成本核算注意事项
企业中债务重组相关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人们所需要主要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企业成本核算这类问题上了。
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之中,由于所涉及的资金流动信息都非常大,导致企业中成本核算的相关工作普遍较难。
在进行企业中成本核算相关工作的时候,人们应该将生产过程中的特点重视起来,根据自身企业具有的不同情况,找出适合自身生产情况的核算方法。
其主要的内容为确保分配并且合算料工费方面的准确和确保成本核算方面的准确以及确保利润合算的准确。
企业可以在生产成本中设立二级科目、产品分类以及原材料和工资等等。
4 结语
在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的出现几率依旧偏高,当企业中出现债务重组相关问题时,企业应该根据实时状况,对重组模式进行合理选择,并且从容面对。
企业中债务重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和国内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只有人们将这一问题加以重视,才能够使国内国有企业更加稳定的运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霍达.企业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探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3,(2).
[2]刘佳齐,陈昌明.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3,(9).
[3]谢海洋.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盈余管理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3,(16).
[4]叶建芳,史文婕.债务重组收益都计入利润表吗?——基于西北轴承案例谈5号解释[J].财会学习,2013,(6).
[5]贠照.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6).
[6]刘均峰.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探究[J].经济生活文摘,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