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H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12章论述题复习资
料
第 1 页共 10 页第一章——第五章论述题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
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
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
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
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
霍桑实验的结论:
(1) 人是社会人
(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1) 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2) 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
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观点:
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
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
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评价:
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
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
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
平衡关系,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
观点: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
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
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
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评价:
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
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
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
些规范又会影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举例)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举例)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
度。因为个体有力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举例)
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
差。(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