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性基因工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刘大文,男,1962年12月生,1996年从师于戴景瑞教授和谢友菊教授,于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

摘要:用a9启动子的引物从拟南芥菜基因组中扩增得到一条约350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360bp,tata box、tgtgg、tgtga两个motifs皆完整,与已报导序列的同源性为99.2%,表明为a9启动子。该启动子能启动gus基因在玉米花药中特异表达,gus酶活性为1.72nm.min-1.mg-1.protein。以zm13启动子、a9启动子、barnase 基因、barstar 基因、抗除草剂基因35s-bar-nos3'构建雄性不育基因表达载体pzmsbar、pabbn和恢复基因表达载体pzrfbar。用puc18替换pbbn的骨架,得到较小的表达载体pubbn。用基因枪将不育基因zm13-barnase(pzmsbar)转化玉米愈伤组织,再生出40多个株,其中24株移载成活并生长发育至成熟,7个植株结实。pcr扩增表明16个植株呈阳性。i-ki染色观察和花粉离体萌发表明,有5个植株花粉部分不育。southern blot 分析证实这5个植株中整合了barnase基因。用基因枪将不育基因ta29-barnase(pubbn)和a9-barnase(pabbn)转化玉米愈伤组织,再生出20多个植株,各对其中的6个植株进行pcr扩增,分别有3个和2个植株出现0.35kb的特异扩增带。

关键词:玉米启动子遗传转化基因表达雄性不育

top

b2.

论文题目: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和抗病基因标记辅助

选择研究

作者简介:刘志勇,男,1965年生。1996年从师于孙其信教授和杨作民教授,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野生二粒小麦,簇毛麦,分子标记,标记辅助选择

top

b3.

论文题目:小麦rapd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及杂交种与亲本间基因差异

表达研究

作者简介:倪中福,男,1972年生,1996年师从孙其信教授,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发现,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而且与普通小麦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利用它们可以丰富杂交小麦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亲本的遗传差异。

mrna差异显示结果表明,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但差异表达程度与发育时期和器官有关。超亲表达基因以及杂种被抑制的基因可能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另外,mads-box、gbfs和ser/ thr蛋白激酶家族基因可能对小麦杂种优势形成有重要贡献。

对4个差异表达基因(4b、am1、gg3和ag5)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4b和am1为新基因;2)ag5为一新的rna结合蛋白基因;3)gg3为17s或18s核糖体rna基因。其中4b、ag5和gg3经northern杂交证明在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存在差异表达,并且与mrna 差异显示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小麦; rapd标记;遗传差异; mrna差异显示;基因表达;mads-box;gbfs;ser/thr 蛋白激酶;rna结合蛋白;核糖体rna

top

b4.

论文题目:两系杂交水稻优势生态型及亲本籼粳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姜廷波,男,1965年生,1996年从师于王象坤教授,于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

摘要:本研究利用58份水稻亲本材料,及216个杂交组合。研究供试品种(系)及杂种一代的籼粳分化程度、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双亲籼粳分化的关系、不同类型品种(系)作为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①多数供试材料在分子水平上的籼粳分类与形态上的籼粳分类相一致,但也有个别供试材料不一致。两种分类结果不一致的杂种基本上为籼粳亚种间杂种或籼粳中间型品种间杂种。②两系杂交稻主要性状基因加性效应比非加性效应重要;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对f1具有明显的影响,一般配合力效应与亲本表现明显相关;双亲遗传距离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对f1各性状的表现(生育期除外)具显著影响。③强优势组合的共同特点是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双亲具备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在分子水平和形态水平上适度的籼粳差异。④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与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杂交,其优势表现亦不同,优势组合多出自父母本籼粳类型差异较大的组合中。⑤杂种稻米的加工和蒸煮品质性状多数趋于中亲值,利用稻米品质优良的亲本配组可获得稻米品质优良的组合。

关键词:水稻籼粳分化 rflp 配合力遗传距离杂种优势生态型品质

top

b5.

论文题目:水稻染色体显微分离及微克隆研究

作者简介:魏建华,男,1971年生,1996年师从于王象坤教授,于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

摘要: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利用玻璃针法和la-pcr(linker adaptor pcr;接头介导的pcr产物克隆法)及dop-pcr(degenerative oligonucleiotide primered pcr;筒并寡核苷酸引物pcr克隆法)两种体外扩增技术对水稻三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额外染色体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未知随机染色体进行了显微分离和体外扩增的研究,并得到了水稻第12号染色体探针池。利用点杂交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证明扩增产物确实来源于目标染色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的染色体特异性微克隆文库。获得大约36000个重组克隆子,插入片段大小在250bp-1100bp之间,平均650bp。并且筛选到了一个在不同水稻品种中呈现多态性的单拷贝序列,可以作为rflp标记用于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通过研究认为有丝分裂中对特定染色体的识别存在着实际困难。利用水稻三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额外染色体的异常行为,识别并显微分离特定染色体是一条水稻特异性染色体显微分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水稻染色体显微切割、微分离和微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水稻,水稻三体,染色体显微分离,微克隆文库,染色体原位杂交

top

b6.

论文题目:人工雄性不育基因的构建和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小麦的获得

作者简介: 李艳红,女,1972年生,1996年从师于张爱民教授和肖兴国博士,于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摘要:为进一步获得优良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开展了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旨在通过转化我们自己克隆的目标基因为基础的嵌合雄性不育基因来达到创造雄性不育小麦的目的。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 首次以我们自己克隆的目标基因为基础利用反义技术来构建嵌和雄性不育基因及其植物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