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家具欣赏论文

家具欣赏论文

家具欣赏论文班级:姓名:学号:手机:指导老师:刘建学日期:2012-6-5技艺的完美结晶——浅谈中式家具摘要:明清家具在我国家具制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家具从样式、制作风格、造型结构、选用材质、装饰手法、造型艺术等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关键词:明清家具;样式;造型;装饰花纹中式家具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到近代,从萌芽、发展、鼎盛到中西结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积淀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历史特征。

随着人们起居方式从席地坐到垂足坐到演进,家具样式从低矮型发展到高型,家具种类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家具制作工艺精湛高超,让人惊叹,在世界家具史上独占鳌头。

一、明清家具的样式优雅的明式家具、华贵的清式家具,是中式家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具样式。

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结构简练,重视木材天然纹理,装饰简洁美观,一直被誉为中式家具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用材上,明式家具崇尚质朴之风,充分运用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多选用紫檀、黄花梨、红木、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楠木、榉木等优质木材,不加修饰,体现出明代文人追求古朴雅致的审美趣味。

在造型上,明式家具各部件比例合度、协调,基本与人体各部的特征相适应,使用起来十分舒适。

各部件线脚造型挺拔秀丽,挺而不僵,柔而不弱,刚柔相济。

在做工上,明式家具结构严谨,主要运用卯榫结构进行连接,极少用钉和胶,牢固美观,没有丝毫的造作,给人朴素、文雅之感。

在装饰上,工匠们仅在椅子的靠背板、桌案的牙子等明显的部位,雕刻一些简单的纹饰或镶嵌小块玉石等,使小面积的装饰在大面积的素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清式家具追求华丽富贵的装饰和繁缛精细的雕琢。

往往在一件家具上,多种工艺手段结合,多种材料并用,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豪华与富丽。

在用材上,清式家具追求粗大厚重。

它体态丰硕,一改明式家具的秀雅精巧,变为浑厚凝重。

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论文4篇精品资料

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论文4篇精品资料
二、住宅家具设计
1.中国家具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先秦、两汉时主要以席地而坐使用的汉韵家具和楚式漆木家具,在这一时期家具的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三国两晋时期的家具中出现了一系列漆木家具,延续了两汉席和榻便利的特点,又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改造,为隋唐过渡时代的家具奠定了基础。而在宋代以后,经济的繁荣使得手工艺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提高,使家具真正发展成为垂足而坐的形式。在文人审美的引导下,黄花梨成为家具制作工艺的主流,文人把其精神注入营造间,产生了代表文人传统精神的家具。
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论文4篇
第一篇
一、中国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和再造,它是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传承。那么,为了不使中国传统元素彻底消失,设计师该如何正确地把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化发展结合呢?著名设计师赖特在设计流水别墅时就是汲取了老子《道德经》中的空间观念,强调一切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最终体现在人们眼前的就这样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世人感到惊叹的有机建筑精粹。其被世人广泛研究,所包含的许多科学观点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了更多的价值和创意构想,给现代设计理念增添了光彩。
3.结合传统元素的新中式家具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根源,是家具设计发展的历史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传统观念随时代而变化,受开放的社会形式的影响,一系列的中国概念家具出现了。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结合古代文人的传统内涵,将现代美学中简洁大方的气度加上传统元素“风、雅、颂”的东方文化特质,凝聚了东方艺术与自然的经典元素等,赋予了中国家具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位。在众多的现代家具设计中,中式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元素,推陈出新,结合全人类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和社会化新工艺技术,是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完美融入室内设计的一个必修的课题。在信息广泛飞速传播、开放思想冲击设计传统结构与古典观念的当代社会,东方传统文化和古典主义已成为当代设计的潮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者,我们有必要将东方传统元素加入设计,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家具设计时代。

浅析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特点及用材

浅析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特点及用材

浅析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特点及用材摘要: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

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而木头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主要用材,在中国家具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成为了一种审美艺术,现就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问题做几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木材古代家具自然美历史正文: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特点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创造了家具.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造型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

如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彩绘木床(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秦汉--品类繁多精美绝伦:汉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第一个鼎盛时期,整个汉朝家具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几与橱和柜)。

各种玉制家具、竹制家具和陶质家具等,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的家具系列,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

例:《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三国两晋--崭露新风婉雅秀逸: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胡床等高型家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并与中原家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家具(椅、凳、胡床等)但从总体上来说,低矮家具仍占主导地位。

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

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

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人们对古典家具的收藏和购买的热情高涨。

据记者了解,材料珍贵、工艺精湛的古典家具在拍卖会上更受欢迎。

专家认为,古典家具风格迥异,在用材、工艺精造型方面各具特色,收藏需懂得欣赏家具的不同韵味,了解家具的材质特性、工艺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明清家具在外形上差别很大,清式华贵,明式文雅。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

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实木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料拼接。

明式家具极为讲究线条美,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

明式家具的装饰精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

造型须有“品”但若收藏古典家具,材质、造型、工艺和雕刻都需要注意。

在材质上,中国人把黄花梨、紫檀这两种木头视为木材的最高境界。

清宫廷中紫檀家具占据大多数,而黄花梨则非常受明代文人的`喜爱。

从造型上来看,传统古典家具的“线条美”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鉴赏。

一是整体造型,即外观上。

引用王世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中的十六个“品”来概括,需具备“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华”、“文绮”、“妍秀”、“挺拔”、“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的特点;二是在家具的装饰线上。

装饰线应弯曲有度,精巧流畅,通过装饰线的深浅宽窄、平锐高低造成家具风格上的不同并产生动感。

结构、雕刻要精细“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

好的榫卯组装下的家具受力均匀,没有变形,家具的结构水平、垂直,线条连接流畅。

现在有的古典家具采用树脂类的化学胶进行连接处理,有时侯会把家具接缝处完全粘死,致使榫卯无法打开,若强行拆开,榫头会断在榫眼里。

因此消费者在收藏和购买时需要特别留意其工艺。

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论文

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论文

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论文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全文如下:摘要: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范,它是传统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精华,明式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结构严谨、作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直,木材坚硬、纹理优美,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关键词:明式家具;艺术美;独立性;简洁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家具。

至于家具的有关传说,历代史书记载颇多。

传说神农氏发明了席、床、菌褥,少昊发明了箦,尧开始制作毯,伊尹制承尘。

我国古代人们的起居形式分为席地和垂足两种,家具的发展又是根据人们的起居方式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各类家具在其功能、形制、尺寸等方面都要适应起居形式的需要。

我国家具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的演变。

商周至案汉时期使用的是适应席地跪坐方式的低型家具。

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北方的高型坐具“胡床”传到中原。

宋以后,则是适应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时期。

经过宋元时期的普及和发展,到了明代中期,已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加上海外贸易和手工艺技术的提高,使家具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形成了被誉为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明式家具”。

在海外,人们把它比喻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2、研究的意义明式家具的沉淀,已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物,一个物质的灵魂。

它证明了设计反映着时代风尚的本质与精神,以及生存方式源头既有的动力。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体现的文艺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明式家具反映了当时家具设计的辉煌乃至对现今的家具设计主义思潮有深远影响力。

明式家具位列世界三大家具之首,在奢侈品包括的各个领域内,确实存在家具的身影。

根据十八世纪英国家具大师chipppendale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洛可可式。

其中,中国的明式家具居首位。

明式家具作为一个较为独立且成熟的家具设计,体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一、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搭配原则倡导绿色生活。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讲究功能与结构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建立联系,实现环保、节能、生态、古典气息等多方面的功能,设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茶几不同于市面上普通的规则式茶几类型,它在造型装饰上更别致更突出。

四块菱形顶面构成了茶几的主体结构,菱形面可组合易拆解,既可以组合成单面菱形的超小型茶几,又可组合成两面菱形小型茶几,还可组合成普通规格的三面菱形,以及四面菱形的大型茶几。

茶几四角可收缩和折叠,不占用空间面积,整体线条流畅,功能简约而不简单,菱形面的手工油彩图案使得它多了几丝艺术的气息。

主材采用北美白橡木与高密度板的组合,木材表面贴木皮和涂绿色环保的NC硝基漆。

简洁中蕴含中国味。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把设计回归到它本质,以最质朴的形态展示出来,强调它内在的文化魅力,突出中国古典情结。

把现代生活倡导的简约融入到设计之中,褪去中式风格中的繁琐,提炼设计精华,展现高深的创意,简而不空。

追求自然视觉效果。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引自然之象,就是将自然元素直接引进室内,使室内空间可以分享自然视觉环境。

比如原木纹、天然雕花等。

电视柜主体材料采用实木框架与高密度板,表面贴木皮,用LS-3668白胶粘合剂粘合,辅材是高分子材料运用在茶几的顶面。

油漆工艺采用绿色环保的NC硝基漆,经过复杂的擦色工艺保留橡木材料本身的纹理与质感。

饰面喷漆使表面光滑,易清洁和美感。

木材是北美白橡木通板直拼,而非下脚料碎块拼接,白橡木色差小,防腐耐侵蚀。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视柜的造的设计少了色彩上的单一和沉闷,多了很多亮丽明快的色彩,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再有太大的局限性。

古典家具运用空间色彩来降低中式风格中沉重颜色的比重,用一些不饱和色来为空间做大面积的铺垫,也可以利用亮丽色彩来打破中式家具的单调氛围,比如利用一些饱和度高的颜色,这样会让人情绪高涨,充满激情。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摘要:虽然家具设计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财富,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文化,并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式家具尚未形成。

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我国古代家具(以明代时期为例)的设计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对现代设计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代;古家具;现代设计一、前言现在社会,家具设计不但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产生了形式多样的设计文化,同时在群众生活方式方面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保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群众设计及营造高水平的生活。

不过现在我国现实意义中的现代中式家具还有没产生。

当代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在2006年中国家具设计大赛上曾这样评述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还没有什么家具可以放在米兰家具展。

表现现代中国的家具,我觉得没有,至少现在还没见到。

”由此可见,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国家具设计,如何发挥中华民族特色和传统家具文化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话题。

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我国古代家具(以明代时期为例)的设计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对现代设计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古家具设计的特点中国古代家具规划从漫长阶段的进步环节内,慢慢产生了鲜明的个性。

在全球家具设计、进步方面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

这些古代家具中的设计典范,尤其以明代时期为例,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材质自然明代家具科学借助了材料原来的色泽还有纹理,没有进行人为处理,色泽庄重清新、纹理优美雅致,质感坚致细腻,能够满足稳定及协调方面的标准,展示了设计者崇尚自然,展示材料独特性质的观念。

(二)结构优美明式家具没有借助胶和钉,关键借助榫卯结构,各个位置借助具备明显差异的榫卯,展示木制家具独特风格还有设计者的设计观念。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论文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论文

学生姓名:姚宾宾学生学号:311109040529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编号:02名册序号:116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自16世纪中国家具传到欧洲以来,一直受到欧洲人的热情追捧。

三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厚厚沉淀,赋予了中国古典家具丰富的内涵与韵味,使得欧洲的博物馆、收藏家、文人艺匠、达官显贵对中国古典家具青睐有加。

时至今日,经过千年演绎和民族文化滋养的中国明清式古典家具以及仿古的红木家具和古典装饰品更加广受国外用户的欢迎,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很多国家广为流行。

明清的家具有着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等特点。

备受家具收藏界的喜爱。

对于明清时期的家具制造业,在中国古代家具历史中空前的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竞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崇尚简约,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家具对于人类的作用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历史中不断更替的家具形式,更是在生活甚至是艺术上代代都有着不同的创新。

家具一直以独特的方式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会一直以它自己的方式继续变化发展下去。

从家具本身来说,它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和工艺水平。

古代的家具的本身体现的是同时代的文化和民间习俗,以及材质的分类则具有不同的价值。

而现代家居更是体现了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现代家居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现代家具制作工艺和设备的创新,是现代家居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代家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以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存在的,它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线条到优雅的线条,不断经历着时代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家具的美丽文化

中国古代家具的美丽文化

中国古代家具的美丽文化
当一件古代中国家具出现在眼前,在它身后投射出怎样的影子,这完全在于观察者投向它的眼光,或者说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古代中国的理解。

随着这种理解愈深入,这投影的景深也变得愈宏大,细节也愈丰富,人们因此而获得的享受也更趋于文化的、精神的和艺术的。

无疑,古代中国家具所投射出的光影在文明的聚光灯下色彩更加璀璨斑斓,光彩夺目。

相对于游牧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古老的中国文明来自于悠久的农耕文化。

今天每一件中国家具作为文明的载体都是穿越了漫长的时空来到我们面前,它们用身体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细节传递着文明的密码,诉说着古老的血统和基因,表达着创造出它们的人的哲学观念、生活态度、内心情感和美学理解。

农耕文明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故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归于自足安定,物我一体,内外合谐,天人相应。

在中国家具的身影里看不到工具感,看不见人与物的对立,它流露出的是使用者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顺应与和平,幽默与亲切,敦厚与放达。

这是中国古代家具所存在的精神框架,是中国古代家具的灵魂之美。

中国传统艺术鉴赏之明清家具2500字

中国传统艺术鉴赏之明清家具2500字

中国传统艺术鉴赏之明清家具学院:——————姓名:——————班级:——————学号:——————电话:——————明清家具鉴赏〈一〉关键词明清家具黄花梨紫檀木宫廷专用〈二〉文章简介文章开头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分别介绍了明清两代家具的一些特点与风格,接下来以明清家具雕饰图案的提炼进行详尽的分析与归纳。

有了一些明清家具中的简单了解,我们势必要对明清家具有些探求欲望,那么下面介绍的就是明清家具中的一些瑰宝。

在我们为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赞叹不绝的时候,那么最后就让我们掌握一些明清家具的区别方法。

提高我们对明清家具的欣赏与认知能力。

〈三〉正文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采用小结构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富贵典雅,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明式家具极少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约的风格.明式家具质朴简洁、豪放规整,清代家具工艺精湛、雍容典雅。

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极少使用其他木材。

而黄花梨木家具,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

清朝在延续了明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又设计出了特有的家具,如红木福寿如意太师椅、炫琴案、紫檀圆凳、钉绣墩等家具。

清中期以后逐渐使用鸡翅木、酸枝木、铁力木、花梨木等,而新家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和红木作材料。

酸枝木家具,大件较多,雕刻花样多,嵌玉和牙、石、木、螺、景泰蓝等。

花梨木家具也多雕刻、多镶嵌,并且近代产品多明清家具雕饰图案的提炼分析1 直接引用的提炼方法直接引用的提炼方法是指对明清家具雕饰图案中一些构图优美、风格简洁且具有一定文化意蕴的图案加以直接引用。

明清家具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图案具简洁、凝练的外部特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和喜爱,且易于机械化的生产与加工2 简化提炼方法简化提炼是将复杂繁琐的图案进行简化和概括,在抓住原图案神韵与精华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掉繁缛的层次和琐碎的枝节,使主体形象更集中、凝练,从而形成简洁大方又不失原有图案大体特征和美感的一种提炼方法。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瞧瞧中国古典家具,那可真是奇妙又迷人!先说这椅子吧,像明式的官帽椅,那造型,简洁大方又不失优雅。

它的椅背就像一个高高的官帽,看着就很有气势。

想象一下,古代的官员们坐在这样的椅子上,是不是特别威风?而且这椅子坐起来还很舒服,扶手的弧度刚刚好,能让你的胳膊自然地放着。

还有这床,古式的架子床多漂亮啊!四周有架子,挂着帐子,感觉就像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

特别是上面的雕刻,什么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据说以前的小姐们就睡在这样精致的床上,做着甜甜的梦。

再看这桌子,八仙桌大家都听说过吧?四四方方,能坐好多人。

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多温馨呀!像故宫里的那些古典家具,那更是精美绝伦。

每一件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中国古典家具不仅好看,还很实用呢。

它们都是工匠们用心打造出来的,饱含着智慧和心血。

同学们,咱们多欣赏欣赏这些古典家具,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同学们呀,咱们来一起欣赏欣赏中国古典家具。

先看看那太师椅,它的样子可威风啦!大大的靠背,宽厚的扶手,坐上去感觉自己就像个大人物。

记得有一次我在博物馆看到一把太师椅,上面的雕花特别精细,好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还有那屏风,漂亮得很呢!有的上面画着山水,有的绣着人物,把房间隔出一个个小空间,既美观又实用。

我听说古代的小姐们就在屏风后面梳妆打扮,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再来讲讲这梳妆台,小小的,却十分精致。

镜子周边镶嵌着宝石,抽屉里可以放各种首饰。

想象一下,古代的女子坐在这梳妆台前,精心打扮自己的样子,一定很美。

中国古典家具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说凳子,各种各样的凳子,有圆的、方的、长的。

这些古典家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同学们,让我们多多了解它们,感受其中的魅力。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同学们,中国古典家具可太有意思啦!咱们先说这罗汉床,它比普通的床小一些,但是很有特色。

你可以坐在上面看书、休息,特别惬意。

中国古家具论文

中国古家具论文

中国古家具姓名:班级:学号:我家乡的古旧家具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xx市xx县的一个小镇上,伴随着日常生活的形形色色的家具中,有很多都是古旧家具或仿古家具。

有些甚至是真迹,但我却从来不曾真正了解他们。

一、官帽椅官帽椅因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

官帽椅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所谓四出头,实质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背板多为“S”型,而且多用一块整版制成。

南官帽椅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作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

椅背有使用一整版做成“s”形,也有采用边框镶板做法,雕有图案,美观大方。

古代冠帽式样很多,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书中和舞台上常见的,即明王圻《三才图会》中附有图饰的幞头(图上)。

幞头有展脚、交角之分,但不问哪一种,都是前低后高,显然分成两部。

倘若拿所谓官帽椅和它相比,尤其是从椅子的侧面来看,那么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略如帽子的后部。

在古时众多的中式家具中官帽椅是以其高大、简约、线条流畅著称的。

虽然它几分相似。

也有人认为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像官帽的展脚(俗称“纱帽翅”),故有此名。

而所谓“南官帽椅”是四处无一处出头的,可见名为官帽,并不在搭脑出头还是不出头。

的椅面、腿等下部结构都是以直线为主,但是上部椅背、搭脑、扶手乃至竖枨、鹅脖都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几百年来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端庄、大气,不管在古在今,在厅堂还是在书房,从容坐镇,安定祥和。

如图为家乡的官帽椅:椅背搭脑椅腿椅子腿部细节榫连接此件官帽椅类似于明代黄花梨南官帽椅高900mm ,搭脑中部扁宽,扶手为曲线,背板上部施以小面积浮雕,俯视呈扇面形,腿足间的枨子从前、左右、后部,逐渐提升,民间称为“步步高”式。

这种扶手下端安装联帮棍的扶手椅,鹅脖部分大多与前腿一木连做。

二、小方凳小方凳归属于杌凳类,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

用材粗硕,线形简练,但做工一点都不马虎,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

明清家具论文

明清家具论文

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

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主家具。

其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但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的,还是精工细制的明式家具。

优良的材质,纯朴的纹理,舒适的造型,简洁的雕饰,这些都是其它时期的家具所无法比拟的。

而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体现着古人求真崇朴的思想,这又是前朝后代的家具所无法拥有的。

中国传统家具多以较名贵的优质木材做成,这些木材均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因此很少雕刻花纹,而且材质坚硬,木性稳定,能制出复杂的榫卯,以及刻出各式各样的装饰线条和花纹。

所用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铁梨木、红木、楠木、乌木、椐木等。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

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

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

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明代这是我过古典家具成就的高峰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式家具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明代家具造型的基础。

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如坐高与椅背高的尺度比),细部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部、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会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和大方之美。

结构严谨,做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科学性。

不用钉子不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

中国古家具论文

中国古家具论文

中国古家具论文姓名:赵静学号: 2011012937班级:木设112交椅与圈椅不经意间看到了父亲空间里的照片,这把圈椅从我懂事之日起就存在于我的生活中,他是曾祖母房间的,但随着曾祖母的离世,社会的变迁,我们也用起了沙发,它也慢慢的被我们所淡忘,遗落在家一个放杂物的房间。

它叫做“圈椅”从图中我大概介绍一下它的结构。

从照片来看,圈椅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很是简练了,没有太多的装饰,基本的构建都是以流线为主。

它的搭脑与扶手由同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扶手两端略向外翻转。

背板是由两根竖向的木板和横向木板组成,倾斜越60度与座面相连。

鹅勃是普通的板材,穿过了座面与下面的两个牙条相连,于此同时鹅勃稍微向内弯曲。

座面采用落堂式,且向后有3到4度的倾角。

从图中看,其前后腿为一个整体,将座面包裹。

座面下可看见壶门轮廓。

前面靠近地面的部分有一个牙板,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牙条。

通过这个,我的这篇论文就以圈椅和它的发展起源交椅来介绍。

1.交椅1.1历史起源我们都知道,在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是没有椅子的。

而那时的床充当坐具,并且不是卧具。

《说文》中解释:“床,安身之坐者。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床是以坐为它的主要功能。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

所以床和榻是汉代人的主要家具。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胡床就在此时(东汉)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可折叠,它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

绳是双足交叉的,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

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

到了隋朝,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后才能平隐,所以改名为“交床”。

明代人程大昌在《演繁露》里说:“交床以木交午为足……足交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

中国古代家具的艺术之美

中国古代家具的艺术之美

中国古代家具的艺术之美
古代中国家具的造型艺术最具稳定性,这缘于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和千百年来连绵不绝。

正如钱穆先生所指出"所有中国史上的变动,伤害不到民族和国家的大传统。

(中国历史)与其说是变动,不如说是转化。

与其说是进步,不如说是绵延"。

我们在中国家具上看到的是强烈的古老风格样式的继承,是从日常生活持续不断的纷扰中对精神的抽取提炼以及风格的固守,是历经时代沧桑变幻而毅然存续的生命气息。

中国文明正是在古代家具这样的物质外壳上坚守着她的辉煌传统。

这是中国家具的传统之美。

农耕文明相对于商业文明更为不计工本。

由于食物被计入雇佣成本,中国的工匠们得以更加投入漫长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心追求制作的乐趣和工艺的极致完美。

他们没有商业文明下追求数量,批量生产的压力。

因此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艺术展现出强大活力,每一件作品都彰显着艺人的天赋和个性。

独特的生产方式催生了中国手工的技术高峰,中国家具也不例外,精美绝伦的大漆家具,巧夺天工的木制榫卯,聪明智慧的结构设计等等都是众所周知的范例。

这是中国家具所体现的工艺之美。

家具论文

家具论文

家具欣赏之明代家具欣赏摘要:在中国家具史上,明代家具开创了古典家具新纪元,将中国古代家具推向了顶峰。

关键词:明代家具类别风格特色中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是自汉唐以来,我国家具历史上的又一个兴盛期,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新纪元,并将中国古代家具推向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

布置方法通常是对称式,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

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明代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

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一)明代家具的类别一几案类:包括桌案与几,是五大类中品种最多的一类。

大概可分为:1、炕桌、炕几、炕案2、香几3、酒桌、朱桌4、方桌5、条桌案(条几、条桌、条案)6、宽桌案(书桌、画案)7、其它桌案(月牙桌、扇面桌、棋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二、床榻类: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叫“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架子床”。

三、椅凳类: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坐具。

如:1、杌凳(无束腰杌凳、有束腰杌凳、四面平杌凳等)2、坐墩3、交杌,俗称马扎,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4、长凳(条凳、二人凳、春凳)5、椅(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6、宝座(只有宫廷、寺院才有,而非一般家庭用具)四、框架类: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露着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高峰,它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明清家具选材讲究,制作精湛,形体端庄大气,线条流畅,花纹精美,色彩柔和,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意象,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明清家具的品种和形式非常丰富,常见的有桌椅、柜架、床位、屏风、屏风柜、炕台等。

其中,家具的头部、腰部和脚部的雕刻非常精细,常常刻画各种图案和人物故事,寓意深刻,富有文化内涵。

此外,明清家具的造型也非常注重对称与对比,如对称的桌腿和对称的纹样等,更具大气磅礴的美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代表,不仅在中国,也享有着国际上的广泛声誉和收藏价值。

通过鉴赏和欣赏明清家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艺术审美趣味。

浅谈古代家具的鉴赏

浅谈古代家具的鉴赏

浅谈古代家具的鉴赏似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没有比家具与人类关系如此密切的物质器具了。

“据国外有关家庭问题的专家统计,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家具上消磨的时间约占全天的三分之二以上。

”家具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

家具的发展史表明,家具的实用功能是一切家具的基本属性,是一件家具制作的基本因素,家具自诞生那天起就一直默默地为人类服务。

家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用具,它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朝夕与共的视觉上、触觉上的感受,成为历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用具。

家具除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功能外,还具有分隔与充实室内空间的重要功能,成为组成和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物质载体。

然而家具和其他艺术品一样无时不受到不同时期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影响,使得家具并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种简单物质用具,而是兼有社会文化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

它体现着不同时代审美兴趣,传递着传统文化信息,成为构成环境意境和气氛的重要因素。

它是社会历史演进的里程碑,是各个民族、各个时期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表现,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形态。

家具作为一种容量巨大的文化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综合发展的状况,是研究历代生活习俗演变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家具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社会组织、宗教思想等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古典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的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其东方艺术风格特点,深远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自新石器时代起直至19世纪,延绵数千年,它与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紧密相连,也与不同时期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人们起居方式变化可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坐两种方式。

其家具形制变化主要围绕着这两种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之出现了低矮家具和高型家具两大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具鉴赏
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尧舜禹至今的几千年里,围绕古人生活而存在的器具不断演化,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其中最为出色,也最贴近人类生活的器具便是家具。

家具,即家庭器具,是在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供人们坐、卧、支撑或贮存物品的一类器具。

家具鉴赏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科技进步为脉络,以文化底蕴为根基。

赏析经过千年流变的家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高度融合,品鉴家具在视觉上荡起的精神波澜,以及人们在鉴赏过程中绽放的人文情怀。

学习的该课程共由“关于家具、古典家具谱精粹、现代家具写华章及物尽其用品,传承”四部分组成,重点进行家具的功能美、材质美、色彩美、形式美、人文美等内容的阐释,其宗旨就是:以科学促认知,解析家具艺术的深刻内涵,以文化定调,弘扬家具承载的精神元素,以传承为目的,界定家具物尽其用的产品本质。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家具历经沧桑,随时代变化,随要求变化,密切反应了各时代中先人的生活状态和要求,以及时代所内涵的历史意义。

为现代人追古溯今提供了有利线索,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家具的内涵。

古代家具我们根据时代的划分,可以有如下的叙述:
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
从历史文献可知,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席——榻(ta)之始; 俎(zu)、几——案之始;禁——柜之始; 扆(yi)——屏风之始。

而商代髹(xiu)漆技术也被运用到家具纹饰上,还可镶嵌象牙、松石等。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

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
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

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

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

人们的工艺制造水平明显提高,衍变繁多,这个时期开启了后世家具雕刻的先河。

归纳起来有四大贡献:一是出现了最有名的木匠——鲁班;二是出现了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床;三是出现了铁制的锯、斧、钻、凿等器械;四是雕刻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

秦汉时期:为“垂足而坐”而生
秦汉之前,几、案、衣架和床榻都很矮,都是席地而坐,直到对西域的频繁交流渐深,胡床传入。

胡床——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

后来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拯救罗圈腿奠定了基础。

隋唐及五代:高家具盛世时期,高矮家具并存互进
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

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

“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
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

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

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

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

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

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
等等。

唐代家具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宋、元时期: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宋代家具借鉴建筑的梁架结构,取代了隋唐的箱型壸门结构。

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兴足、莲花托等装饰;同时使用了罗锅枨、矮佬、霸王枨、马蹄脚等部件,部件之间多数以直线形榫卯接合而成,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使家具结构更趋合理。

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局部点缀以求画龙点睛。

观其外简洁刚直,观其内隽永挺秀,与宋人简洁朴素的审美观契合。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

元代中国最高统治者虽是蒙古族,但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家具仍在宋、辽的基础上缓慢发展,是宋明之间一条不很明显的纽带。

元代匠师在承具上做了两种创造性尝试。

一是桌面不探出的方桌,其形象见于冯道真墓壁画,高束腰,桌面不伸出。

二是抽屉桌,桌面下设抽屉的创意,以后为明代所继承,沿用至清。

明代: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
到了明代,中式家具进入了完备期,形成了独特风格,被称“明式家具”。

文人参与家具的设计,所以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

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理解很独到,对产品的造型、加工更加刻薄,促使中式家具从形态到神韵的进化,将中国家具艺术升化到颠峰之极。

明代家具历经几百年的变迁,流传至今仍很牢固,除了优质木材外,主要就是榫卯结构的精密与科学合理。

清:中国家具的衰退期,装饰手法史无前例
清初家具沿袭明代风格,用料更为丰盈。

除用硬木外,还选用优质软木。

乾隆时期,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装饰手法之多样也史无前例。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点:一是多种材料并用。

无论是雕、嵌、漆、绘,还是骨、木、竹、玉、瓷、法郎,都为家具装饰服务;二是多种工艺结合。

有浮雕与透雕的结合,有雕与嵌的结合,雕嵌与描金的结合,有雕嵌与点翠的结合;三是
装饰“多”和“满”。

追求光华富丽的富贵之感,但有的过分追求奢侈,显得繁琐累赘。

[总结]: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现存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的变迁,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同时也提醒自己从历史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也激发自我兴趣,为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传承以及精神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