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0585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2.png)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的,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理解和分析,还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独立阅读、问题解决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多元素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忽略了文本背后的多元素。
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素的阅读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情感、意义以及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多种元素,来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互动方式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学生主体地位、多元素运用、实践性训练和个性化教育等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水平。
这种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教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953b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7.png)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传统的“讲授-作业”模式为主,学生被 passively 填鸭式地接受知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学作品,而是将诗、词、文、说、传统经典、现代文学、网络文化等多种文本形式纳入教学范畴。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能够接触更多元的文本,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强调思维导向: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再只是教授学生如何读懂某个文本,而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个人见解,使他们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文学创作。
3. 重视实践和体验:新课改提倡学以致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更加崇尚实践和体验。
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证研究、实际写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4. 强调个性化: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特点,采取差异性教学,个性化地指导和辅导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他们的教学帮助。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其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
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3bbfaf0d227916888486d77e.png)
统 。这种 教学 模式应 当有 别于 陈 旧庸 俗 的传 统 形式 ,必须 丰 富多样 的生活体验 和思考,散发出语 言的美感 。有 的学生
具备 以下几个特征 :
一
、
生本性
即指 以生为本 ,课 堂体 系的构 建 、课 堂 资源 的使用 、
要 的。新 课改 强调要 彰显 学生 的主体 地位 ,要求 教师 要积 上 要 积 极 鼓励 ,使 其 获 得 成就 感 ,引 导 学 生彼 此 分 享 。
极营 造 宽松 、 自由和开放 的环 境 ,构建科 学 的教学模 式系
《 荷 塘月 色》是 朱 自清 的散 文佳 作,其 中蕴藏 着作 者 发觉文 中的比喻新颖 独到: “ 老师,我觉得 这篇 文章语 言特
课堂活 动 的展开 、课堂 评价 的提 出,始 终 以学生 的学 习需 要为 出发 点和归 宿点 。语文 生本 课堂模 式就 要切 实为 了学
生学 习语文 知识 ,习得 语文 技能 ,形成 语文态 度 ,提高 文 愿地 自我陶 醉 ,代替学 生 的感悟 、鉴赏 等活 动 ,也不能 无
学审美 水平 和文 化 品味 。这 种模 式的构 建不 是教 师一厢 情 度 ,随机 点拨 , “ 这通 感其 实就 是跟着感 觉走 ,想像 随之
2 01 5. 0 4
世 界并 非易 事 ,更 为重 要 的是 ,学 生通 过 阅读文本 还必 须 奇 。新模 式的构 建也应 当不 断地创 新 ,设 计 出新 鲜、 务实
培 养真 正 的语文 能力 。那么 ,关注 阅读 教学 的生成 就成 为 能够 始终将 学生 的学 习注意 力吸 引到阅读 活动 中来 。微 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阅读的策略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阅读的策略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820c76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0.png)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阅读的策略构建摘要: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学阅读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基本课型。
其中侧重点就是学生自身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阅读模式。
思辨性阅读是由教师通过整理文本具有思辨性的学习资源。
其意义就在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提升思维运转能力。
教师通过有效的展开思辨性阅读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打破语文教学中全灌输的被迫学习法。
在课前准备好需要的思辨性阅读文本资料,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情景教学设计,从而整体提升整体阅读质量,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策略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新课标;策略;引言新课标的实行,高中语文要想做到同步响应就要改变自身的老旧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将思辨性阅读与语文阅读想融,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发散思维,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再依赖老师题对题的解答,而是通过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延伸,对答案进行多维思考,不仅提高了课堂资源利用率,避免时效拖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之后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的提升夯实了基础。
一.新课改背景下思辨性阅读的构建意义。
新课改下实行生态教学,以学生个体为主,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强调加强。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则是通过阅读的多面性入手,引导学生成为阅读中的自我主体,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思维发散,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个性化解放发展。
抛开传统阅读中只能通过阅读量来进行知识储备,通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同时对阅读也有了更深次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为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而且思辨性阅读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新课改背景下生态教学的理念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通过思辨性阅读与当前课本的有效衔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706f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e.png)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育也不例外,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从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启发。
一、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
而在新课改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
这种改变对于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改下,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二、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系统安排和组织。
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
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而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对于高考的考核也越来越重要。
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提高高中生在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
三、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针对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1.引导学生主动阅读2.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除了注重学生的阅读量,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对于阅读的体验很重要,只有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他们才会持续地进行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8fabd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6.png)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显得十
分必要。
首先,要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
目标应该是提升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
辨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选择阅读教材和教学方式时,应该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
让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匹配。
接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
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所读
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心理,包括兴趣、动机、自信心等因素。
教师应该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获
得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最后,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更是对个人认知和价
值观的构建和表达。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表
达自己对于所读内容的看法和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以及课堂活动等方式来实
现这种目标。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技能
的培养,同时注重表达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情感,并能够把这些
知识和情感转化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能力和行动。
基于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基于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1c61dcca58f5f61fb736669d.png)
从 高 中语 文新 课 程标 准看 高 中语 文 教学 需 要 达成 的 目标 , 以
汉 字是 构成 汉语 文 本 的基本单 位 , 我 国数 千 年汉 语 言 文 化 博
语文素养、 语文应用能力、 探究能力、 审美能力等为基点 的新标准 大精深 , 基本上每一个 汉字的背后都有着相类或不 同的文 化底 不仅符合时代 的现状 , 同时还符合时代未来发展的趋 向, 是 新时 蕴 。因 此 , 由汉 字作 为 开 展 阅读 教 学 的 基点 , 是 构 建 阅读 教学 新
语文教 师提供借鉴 , 并共同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一
“ 吾” 、 “ 予” 三 个汉 字之 间 的关联 并查找 应 用的示例 。 通过 教学 , 笔 者不 仅 在 课 堂 教学 中引 导 学 生 阅 读 , 同时 还 将
、
构 建 高 中语文 阅读教 学新 模式 系统 的 起点
兴 趣 是学 生 最 好 的 老 师 , 同 时也 是 引 导 学 生 阅读 的 主 要 动 阅读 教学 延伸 到课 外 , 使学 生 了解 了不 同汉 字背 后 所 隐 藏着 的文 因, 然 而在 语文 教学 过程 中培 养学 生 的 阅读 兴趣 又 是 教 学最 大 的 化底蕴 , 进 一 步激 发 了学 生在 阅读 中探究 不 同汉 字 含 义 的 兴 趣 , 难 点 。鉴 于学生 的性 格 不 同 , 爱好不 同, 因此 每 个 学 生 的兴 趣 也 加强 了 阅读 教学 的功效 。 不 尽 相 同。要让 具有 不 同兴 趣 爱 好 的 学 生专 注地 投 入 到 阅 读 中 来, 教 师就 必须要 探 究 科 学 的方 法 , 而 这 正是 构 建 高 中语 文 阅读 教 学新 模 式系 统的起 点 。 ( - - ) 由词 汇 所组 成 的框架 元素 . .
新课标下构建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策略
![新课标下构建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e5727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新课标下构建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策略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因此构建新型的阅读课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标下构建新型阅读课程体系。
二明确课程目标,突出核心素养。
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紧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阅读思辨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等。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精选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
在内容选择上,新型阅读课程体系应注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精选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阅读材料。
除了经典文学作品外,还应引入多元文化的阅读材料,如哲学,历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作品,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关键。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阅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互动平台,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五注重阅读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阅读评价是新型阅读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阅读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六构建课程联动,实现跨界融合。
新型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联动与融合。
阅读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跨学科阅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与历史学科联动开展历史名人传记阅读活动,与科学学科联动开展科普读物阅读活动等,实现知识的跨界融合和相互促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d438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2.png)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了阅读教学的个性
化和差异化。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
生学会自主思考。
首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
往只关注学生对文字材料本身的理解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通
过阅读文本跳出狭隘的认知框架,拓展思路,积累人生阅历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判断、比较、推理、分析、归纳、思维整合等高阶思维能力。
其次,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加强了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的阅读水
平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因此教学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在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阅读能力,选择不
同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中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技能。
最后,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阅读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层面,而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索生活的真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选取相应
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热爱和憧憬。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6f3f28192e45361066f556.png)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以课本为媒介,采取多种方式上好阅读课。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意义1.语文教学促使学生情感价值的提升。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世界的发展趋势,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有着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它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达到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求。
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最初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发现真善美的能力,促成他们的人文素养。
显然,新课标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找准新课标和本校教育实际的切合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教师特长,制订课改实施方案,逐步实施课程改革,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传递情感的能力。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eeb2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d.png)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调整,其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给了语文教学更多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挑战1.1 知识面扩展和深化要求提高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扩展,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在这样的要求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知识,加深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
1.2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理解和分析文本,获取所需信息并灵活运用。
1.3 文本类型和领域的多样化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差异化地开展阅读教学。
2.2 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倡知行合一,要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文本,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多样化,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方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走向多元化。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导读、讨论、研读、阅读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种环境下进行阅读实践,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1 优化教学设计,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更加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8550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2.png)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传统的“学生阅读、老师讲解”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应对方法。
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问题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会选定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进行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的问题在于,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没有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种模式更多体现了“教师中心”的理念,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也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手段。
对此,新课程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具有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注重过程和评价、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等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模式,使阅读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丰富阅读体验的目的。
在新课程框架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公正:新课程强调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道德素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2. 理性思辨:阅读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问题背后的思辨意义。
3. 个性化授课:新课程注重因材施教,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依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语文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采用个性化授课模式,使阅读教学更加灵活方便。
4. 重视探究:新课程强调学会学习,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提高成就感和自我认知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准备教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要明确: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应当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b45e7eb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2.png)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阅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新的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
首先,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全面考虑,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需要明确教学内容。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本内容的输入。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阅读材料千变万化,无法被囊括在课本中。
因此,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要求。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关的材料,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然而,现代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问答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
此外,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需要引入多种评价手段,如阅读理解题、书评、阅读摘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统编版教材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统编版教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36296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0.png)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围绕议题并根据多个文本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
这一阅读教学方式并不是单纯地将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充分考虑文本内容、思想主题,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探究,提升阅读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对群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语文课程观探讨群文阅读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进一步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统编版;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以及课外阅读,共同组成了阅读教学体系。
群文阅读课程体系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建设与完善对群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加强群文阅读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个体品格与能力。
1.新课标背景下构建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必要性1.群文阅读教学是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对话过程,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是文本之间的对话。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多元对话无法实现,缺乏文本间的对话,并且教学缺乏思想深度,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文本表面,未能将知识有效内容,促进自身发展。
群文阅读可以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并且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对于阅读的要求,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此外,统编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组织编辑,通用于全国各地的学校教材。
本文基于统编教材进行群文阅读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探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促使群文阅读教学满足新课标要求,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1.完善的群文阅读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语文素养课设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展开。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246a442b160b4e767fcf80.png)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1.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这些要求,凸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真正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有着自身的优势,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非两个方面,其一,源于语文学习材料的熏染。
语文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语文层次,牵涉到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
语文课程的知识精髓是在大量的学习材料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无论是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琴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的诗歌,还是莎士比亚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西方荒诞派的戏剧等等,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它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境界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它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毋容置疑的。
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究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9c9d1759eef8c75ebfb30e.png)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究前言我认为,扎实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遵从这样的教学模式:激趣导入——自主研习——合作探究——训练巩固,能够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很多弊端。
1.激趣导入语文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体验,感受自然,感悟生活,关注社会,对人生、对理想产生美好的向往。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唤醒学生的审美心理,根据美感特征,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只有学生的兴趣与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耳之所闻、目之所及”的一切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他们才会同样满含激情的投入其中,才会体会到文本的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教学起始环节,教师要遵循“批文以入情”的途径,在阅读前注意渲染气氛,力求创设一种与文本感情基调相一致的审美情境,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审美情绪,让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链接、相沟通,奠定感情基调,通过动情的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他们的灵魂沉浮于文字中,让他们的心灵浸润在翰墨书香他们带着对美的渴求与期待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从而更轻松更深入的潜入文本的内部世界,领悟到文本那独特的美。
在阅读之初,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语言描述、或创设问题情境、或描绘画面、或展示实物、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欲望,并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全篇。
2.自主研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
自主建构是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的、能动的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向学生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有选择的感知内容、体味情感的过程,学生与文本是平等、积极的对话交流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文本与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升。
文本因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而得到展示与深化,学生也因对文本的认识与感悟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升华了自己的情感,实现了自主建构和个体生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921f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b.png)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在新课改的框架下,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一、变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解读,缺乏自主思考和独立阅读的机会。
而在新课改的框架下,要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变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可以通过导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题和重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构建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感悟。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是把文学作品当做一种文本进行解读,而在新课改的框架下,要重视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e3f179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5.png)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一、背景介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的需要。
因此,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迫在眉睫。
二、传统阅读教学的缺陷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表达技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被动地理解了知识,而没有进行积极思考与交流。
此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但是大多数传统的学校并没有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来改善阅读教学的过程。
三、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构建策略3.1 强调主体性构建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强调主体性。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应被视为主体,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目标来选择阅读材料、教学方式和工具资源。
3.2 提倡交互性交互性是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第二个重要策略。
通过交互性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技能和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引入信息科技信息科技对于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图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信息技术来获取和分享知识。
同时,信息科技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阅读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3.4 建立评估体系新模式的阅读教学需要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其特点的评估体系。
这个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多个层面,如知识掌握程度、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并且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包括测试、作业、报告、口头答辩等,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阅读技能和知识。
四、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实施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实施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持:4.1 建立新教学模式的示范校为了促进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新教学模式的示范校。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45c48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随着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尤其是阅读教学模式更是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单纯的课文朗读和理解为主,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标的要求和现实教学中的实践出发,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具备独立读懂英语课外文本的能力,在本文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些要求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有所创新,其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具体而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阅读技巧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包括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等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文本。
2.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除了课文阅读,高中英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比如英语报刊杂志、英语网络资讯、英文小说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将实际生活中的英语应用和阅读知识相结合。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通过阅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问题,思考作者的意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摘要】本文对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全面的构建阅读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阅读教学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93-01
绪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必要内容,是高中学生阶段的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高考必须检测的基本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老师灌输式或模式化的讲解和概括,没有学生自主的体验和理解。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求新的阅读教学应该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老师的作用是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领会文学语言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阅读的理解力。
1 高中阅读教学的特点
1.1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立足言语的形式进而开展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
“言语形式是为了表达言语内容,言语内容先于言语形式而存在”,在这以言语内容为主的观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常常将课本中的言语作品从句意到段意再到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细致的剖析讲解,这样的模式不仅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而且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也没有有效的提高。
1.2阅读教学要融入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道、
人格、人生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体验,人的情感。
现在新课改更加追求人文精神,强调真情教育,强调思维和行动语言相结合,强调充分发挥人的审美感受,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2 当前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2.1课堂上有效阅读指导的滞后。
语文课上学生的阅读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学习行为。
当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种尊重决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
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也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分、正误之分,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好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等等。
教师既不越俎代庖,但也决不能放任自流。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阅读是高考检测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很多语文老师都是按高考的题型模式进行针对性讲解,缺乏对教材深入细致的挖掘研究,缺乏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深刻体验,所谓的阅读指导也就流于形式了。
2.2教师不重视课外延伸阅读。
课外的延伸阅读是课文的有效注释、补充或拓展。
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就可以补充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先生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
再比如要重视《语文读本》。
因为《语文读本》既
注意了课堂内容的延伸性,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增进文学素养;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能力。
然而,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只重视教科书的传授,即使有订《语文读本》,也是放任自流。
学生刚拿到书时,有点新鲜感,但是随便翻翻就束之高阁了,又怎能发挥它的效用呢?
3 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构建探讨
3.1新模式系统构建背景分析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有效运用语文教育特征,积极的开展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教育的方式,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向为基本目的,全面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阅读教学目标要涉及到个性化阅读、人文精神、作品解析、阅读方法、品读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3.2新模式系统构建实施策略
(1)注重初始化基础的引申
在学生阅读中首先应创去固定的教学活动,在学生体验原始阅读后,老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矫正和引申原始体验,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如《故都的秋》在学生自己读完后让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有学生会认为写景太不起眼不够深入、也有学生认为倒数的第三段的议论是横插一杠子很突兀。
这些学生的感受意见都是老师们教学中宝贵有用的触发点。
以此为契机展开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阅读促进比较大,而且还能有效的发掘教学当中存在的盲
点。
(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发展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某些词语或者某个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达到对整个文章的较为透彻的概括和理解。
比如一个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读到“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全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蓐。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这段时,提问:贾府这么有钱富贵的人家,用的为什么不是新的,而是“半旧”的?学生进行讨论,师生最后得出结论:全新的往往是暴发户,全旧的又肯定是破落贫穷人家,只有“半旧”才能真实恰当地显出贾府虽是强盛几代的显赫家族但已经显露出衰败的气息。
“半旧”这个不起眼的词,经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与文本形成碰撞,感受到了阅读的真谛。
(3)延伸、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不能局限于课本的阅读,而要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上。
要把书本的阅读材料作为基础,加上对应的课外资料,最终达到对课文深入的理解。
通过课外的延伸阅读,可以有效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沉淀,从而可以塑造自身的价值观。
结语:新课标的形势给高中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现实中教师要积极响应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努力使阅读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