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维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维医外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傣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朝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壮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针灸学大纲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针灸学大纲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针灸学大纲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2017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7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7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医患沟通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一)辨病辨证分析(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四)确立治疗原则(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一)中医四诊(二)针灸常用腧穴1.孔ZUI2.列缺3.少商4.合谷6.肩髃7.迎香8.地仓9.下关10.天枢11.足三里12.条口13.丰隆14.公孙15.三阴交16.地机17.阴陵泉18.血海19.神门20.后溪21.听宫22.肺俞23.膈俞24.胃俞25.肾俞26.委中28.昆仑29.至阴30.太溪31.照海32.内关33.大陵34.外关35.支沟36.风池37.肩井38.环跳39.阳陵泉40.悬钟41.行间42.太冲43.期门44.命门45.大椎46.百会47.水沟48.中极50.气海51.神阙52.中脘53.膻中54.夹脊55.十宣(三)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推拿技术1.(扌衮)法2.揉法3.按法4.推法5.拿法6.抖法7.捏脊法四、西医临床技能(一)体格检查1.全身状态检査(生命体征、发育、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步态)2.皮肤检査3.浅表淋巴结检査4.眼检查(眼睑、结膜、巩膜、瞳孔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5.口腔检査(咽部、扁桃体)6.鼻窦检査7.颈部检査(血管、甲状腺、气管)8.胸廓、胸壁与****检查9.肺和胸膜检查(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3)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4)听诊(听诊方法、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10.心脏检査(1)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触诊(心尖搏动、震颤)(3)叩诊(心界)(4)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11.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脉率、脉律)(2)周围血管征12.腹部检査(1)视诊(腹外形、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墨菲征、液波震颤)(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13.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14.神经系统检査(1)肌力、肌张力(2)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3)脑膜刺激征(4)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1.外科洗手2.戴无菌手套3.穿手术衣4.手术区消毒5.穿脱隔离衣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7.伤口换药8.脊柱损伤的搬运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0.心肺复苏术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2.导尿术(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典型心肌梗死(3)心肌缺血(4)过早搏动(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心房颤动(7)心室颤动2.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査(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査(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7)血糖、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抗链球菌溶血素“0”(13)甲胎蛋白(14)类风湿因子(15)漏出液、渗出液五、临床常见病证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支气管哮喘4.肺炎5.肺结核6.心力衰竭7.心律失常(1)期前收缩(2)室上性心动过速(3)心房颤动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高血压病10.胃炎11.消化性溃疡12.溃疡性结肠炎13.急性胰腺炎14.慢性肾小球肾炎15.肾病综合征16.尿路感染17.慢性肾衰竭18.缺铁性贫血19.再生障碍性贫血2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糖尿病23.类风湿关节炎24.脑梗死25.脑出血26.癫痫27.病毒性肝炎28.有机磷杀虫药中毒29.乳腺增生病30.急性阑尾炎31.肠梗阻32.胆石症33.湿疹3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5.盆腔炎36.先兆流产38.小儿肺炎39.小儿腹泻40.水痘41.肩关节脱位42.颈椎病43.腰椎间盘突出症44.不寐45.头痛46.眩晕47.呕吐48.腹痛49.泄泻50.便秘51.水肿52.血证76.痰饮53.自汗盗汗54.内伤发热。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概述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概述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医患沟通二、中医诊疗思维能力(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四)确立治法(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一)中医四诊(二)针灸常用腧穴1.尺泽2.孔最3.列缺4.鱼际5.少商6.商阳7.合谷8.手三里9.曲池10.肩髃11.迎香12.地仓13.下关14.头维15.天枢16.梁丘17.犊鼻18.足三里19.条口20.丰隆21.内庭22.公孙23.三阴交24.地机25.阴陵泉26.血海27.通里28.神门29.后溪30.天宗32.攒竹33.天柱34.肺俞35.膈俞36.胃俞37.肾俞38.大肠俞39.次髎40.委中41.秩边42.承山43.昆仑44.申脉45.至阴46.涌泉47.太溪48.照海49.内关50.大陵51.中冲52.外关53.支沟54.翳风55.风池56.肩井57.环跳58.阳陵泉59.悬钟60.行间61.太冲62.期门63.腰阳关64.命门65.大椎66.百会67.神庭68.水沟69.印堂70.中极71.关元72.气海73.神阙74.中脘76.四神聪77.太阳78.定喘79.夹脊80.十宣(三)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推拿技术1.滚法法2.揉法3.按法4.推法5.拿法6.抖法7.捏脊法12.腹部检查(1)视诊(腹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13.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14.神经系统检查(1)肌力、肌张力(2)共济运动(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4)脑膜刺激征(5)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1.外科洗手2.戴无菌手套3.穿手术衣4.手术区消毒5.穿脱隔离衣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7.伤口换药8.脊柱损伤的搬运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0.心肺复苏术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心房、心室肥大(3)典型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5)过早搏动(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室性心动过速(9)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2.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肠梗阻(7)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肌钙蛋白(13)B型心钠素(14)抗链球菌溶血素“O”(15)甲胎蛋白(16)类风湿因子(17)漏出液、渗出液(18)血气分析五、中医常见病1.感冒2.咳嗽3.哮病4.喘证5.肺痨6.心悸7.胸痹8.不寐9.痫病10.胃痛11.呕吐12.腹痛13.泄泻14.痢疾15.便秘16.胁痛17.黄疸18.头痛19.眩晕20.中风21.水肿22.淋证23.阳痿24.郁证25.血证26.消渴27.内伤发热28.虚劳29.癌病30.痹证31.痉证32.痿证33.腰痛34.乳癖35.湿疮36.痔37.脱疽38.精癃39.肠痈40.崩漏41.闭经42.痛经43.绝经前后诸证44.带下病45.胎漏、胎动不安46.产后发热47.不孕症48.癥瘕49.肺炎喘嗽50.小儿泄泻51.厌食症52.水痘53.痄腮54.桡骨下端骨折55.肩关节脱位56.颈椎病57.腰椎间盘突出症14.胃炎15.消化性溃疡16.溃疡性结肠炎17.肝硬化18.急性胰腺炎19.肾小球肾炎20.尿路感染21.慢性肾衰竭22.缺铁性贫血23.再生障碍性贫血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6.糖尿病27.痛风28.类风湿关节炎29.脑梗死30.脑出血31.病毒性肝炎32.乳腺增生病33.急性阑尾炎34.肠梗阻35.胆石症36.前列腺增生病37.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9.围绝经期综合征40.盆腔炎41.先兆流产42.异位妊娠43.产褥感染44.小儿肺炎45.小儿腹泻46.肾病综合征47.过敏性紫癜48.水痘49.流行性腮腺炎50.桡骨下端骨折51.肩关节脱位52.颈椎病53.腰椎间盘突出症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的消长6.阴阳的转化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神的生成3.人体之神的分类4.人体之神的作用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要点: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影响体质的因素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宣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第十四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2.未病先防3.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2.正治与反治3.治标与治本4.扶正与祛邪5.调整阴阳6.调理精气血津液7.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下载《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四肢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出物要点: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2.舌诊的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脉象形成原理2.诊脉部位3.诊脉方法4.脉象要素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表现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医.学全在.线提供.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要点: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诊小儿脉要点: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二:血病辨证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津液病辨证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细目一:太阳病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阳明病证要点:1.阳明病提纲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少阳病证要点:1.少阳病提纲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太阴病证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五:少阴病证要点:1.少阴病提纲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六:厥阴病证要点:1.厥阴病提纲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细目一:卫分证要点: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气分证要点: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营分证要点: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四:血分证要点: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细目一:上焦病证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中焦病证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下焦病证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1.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2.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1.“十八反”的内容2.“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与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2.服药时间第六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考试范围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考试范围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考试范围许多考生已经开始准备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在考试之前,你了解这门考试主要考些什么吗?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范围。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

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科目类别考试对象考试科目中医(民族医)基础中医(民族医)临床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科目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13注: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3.为适应临床实际工作需求的变化,2013年医师资格考试将启用新大纲,这也是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第三次修订。

4.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批准,自2010年开始,现役军人(包括军队、武警现役人员及公安部所属的边防、消防和警卫现役人员,不包括军事单位聘用的地方人员)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除参加所报考类别的正常考试内容外,医学综合笔试还须增考军事医学内容。

军事医学考试内容单独增设一个单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增考题量为40道,总分为10分。

考试大纲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组织制定并另行公布。

复习指导用书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指定。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备考,提高备考效率!。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建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髀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3、五脏与五志的关系4、五脏与五液的关系5、五脏的外华6、五脏与五时的关系第六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特性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问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1、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七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腕的生理功能2、脑与五脏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 L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臆经脉的关系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细目一:气要点: L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二: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细目三:津液要点: L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第九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二经脉要点: L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冰、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2、别络的概念3、经筋的概念4、皮部的概念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 L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祝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8、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房气要点:1、房气的概念2、房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慨念2、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祝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细目八:结石要点:1、结石的祝念2、结石的致病特点第一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发5、合病与并病6、复发第二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 L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气血失常要点:1•气的失常2、血的失常3、失、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1、风气内动2、寒从中生3、湿浊内生4、津伤化燥5、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成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第三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气血6、三因制宜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第二单元问诊细目一:问寒热要点: L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问汗要点: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细目三: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头痛、胸痛、胁痛、胃皖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问头身胸腹要点: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目眩的祝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励腻、口酸、口涩、口苦、口成的临床意义细目八: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要点及益床意义第三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细目三:望形态要点: L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摇床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 L望头形、囱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目部的脏臆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L望角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捶泄物与分泌物要点: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细目七:望小儿指纹要点: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要点:舌与脏腑的关系细目二: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功、歪斜、吐弄、短缩)的怖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益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第五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2、询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咳嗽、喘、哮、短冬、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呕吐、呃逆、暧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寸口脉与脏膀的关系2、切脉指法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特点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常见病脉常见病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紧、弦、细、微、港、动、疾、结、促、代)的脉象特征及主病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3、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签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 L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婆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问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与错杂2、证候真候(寒热其假)第九单元病性辨证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婆别要点细目二:气虔类证辨证要点: L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血虚类证辨证要点: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气滞类证辨证要点: L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五:血病其他证辨证要点: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六:气血同病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细目七:津液类证辨证1、痰证的临床表现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第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细目二:肺病辨证要点: L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证的比较3、风热犯肺、脚热炽盛、燥邪犯肺证的辨证要点细目三:脾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牌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细目五: 细目六: 细目七: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肝病辨证要点: L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完证的姑床表现、签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肝胆湿热证的辨证要点肾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腑病辨证要点:1、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2、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3、肠热腑实、4、肠道湿热、脏腑兼证要点:1、心肾不交、肠道津亏证的临床表现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肝胃不和、肝牌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肝火犯肺、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配伍的意义细目二:配伍内容要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八反”、“九畏”的内容细目二:妊娠用药禁忌要点: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及分类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 L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竣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洋化、冲履等)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香萧、羌活、白芷、细辛、辛夷3、下列药物的功效:生姜、藁本、苍耳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麻黄、香希、荆芥、细辛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婵蜕、柴胡、葛根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牛劳子、桑叶、菊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蔓荆子、升麻4、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劳子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梅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夏枯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淡竹叶、决明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石膏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苓、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青叶、青黛、贯众、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土茯苓、山豆根、马齿竟、鸦胆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青黛、贯众、鸦胆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鸦胆子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第七单元第八单元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赤芍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草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祗、银柴胡、胡黄连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芒硝3、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芦荟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细目三:润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 L下列药物的功效:甘遂、牵牛子、巴豆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牵牛子、巴豆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牵牛子、巴豆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 L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3、下列药物的用法: 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3、下列药物的功效:4、下列药物的用法: 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功效、应用:独活、薪蛇、木瓜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薪蛇、威灵仙、川乌功效、应用:秦芜主治病证:防己■基草防己、■备草功效、应用:桑寄生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眷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着香、苍术、厚朴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4、下列药物的用法:砂仁、豆蔻第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惹枝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泽泻3、下列药物的用法:意鼓仁细目三:利呆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海金沙、石韦、革・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第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英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3、下列药物的功效:丁香、高良姜、花椒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英、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丁香第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建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 L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香附、菠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木香、川楝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沉香、乌药、佛手、柿蒂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楝子第三单元消食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腋子、鸡内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腋子第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使君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苦楝皮、雷丸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下列药物的用法:三七、蒲黄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下列药物的功效:仙鹤草、血余炭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第六单元活血祛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活血祛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萼、延胡索、郁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下列药物的用法:是胡索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益母草、牛膝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桃仁、鸡血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马钱子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马钱子细目五:破血消■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莪术、水蛭第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4、下列药物的用法:半夏、天南星、白芥子、衰覆花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萎、桔梗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3、下列药物的功效:夭竺黄、前胡、海藻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萎、海藻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季芽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苏子、桑白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荒、款冬花、枇杷叶、白果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白果第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祝述要点: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磁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骨3、下列药物的功效:朱砂、琥珀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龙骨、琥珀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第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牡蛎、代赭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石决明3、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糅慕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牡蛎、代赭石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僵蚕3、下列药物的功效:娱蚣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拎羊角、牛黄、钩藤、全蝎、蝶蚣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第二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石莒蒲3、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辱香、冰片、苏合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爵香、冰片第二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黄茂、白术、甘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党参、山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太子参、白扁豆、大枣、蜂蜜4、下列药物的用法:人参、西洋参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白术、甘草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杜仲、续断、菟丝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淫羊卷、巴戟天、补骨脂3、下列药物的功效:肉欢暮、益智仁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鹿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鸟2、下列药物的用法:阿胶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芍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夭冬、石斛、玉竹、枸杞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黄精、女贞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龟甲、鳖甲第二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鸟梅。

2017年执业中药师四科全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中药师四科全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中药师(四科)考试大纲目录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目录 (1)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3)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3)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5)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5)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8)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 (9)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 (10)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 (15)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8)常用单味中药 (18)第一章解表药 (18)第二章清热药 (18)第三章泻下药 (20)第四章祛风湿药 (21)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21)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22)第七章温里药 (22)第八章理气药 (23)第九章消食药 (23)第十章驱虫药 (24)第十一章止血药 (24)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 (24)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25)第十四章安神药 (26)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 (26)第十六章开窍药 (27)第十七章补虚药 (27)第十八章收涩药 (29)第十九章涌吐药 (29)第二十章杀虫燥湿止痒药 (30)第二十一章拔毒消肿敛疮药 (30)常用中成药 (30)第一章内科常用中成药 (30)第二章外科、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37)第三章妇科常用中成药 (38)第四章儿科常用中成药 (39)第五章眼科常用中成药 (40)第六章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40)第七章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41)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42)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42)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 (45)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 (46)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50)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51)第六章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 (52)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53)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54)第九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55)第十章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55)第十一章中药不良反应 (56)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事管理与法规》 (58)第一章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 (58)第二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59)第三章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 (60)第四章药品研制与生产管理 (61)第五章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 (61)第六章中药管理 (64)第七章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 (65)第八章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 (67)第九章药品广告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68)第十章药品安全法律责任 (68)第十一章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 (70)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中药与方剂(一)历代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学术价值2.本草经集注3.新修本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本草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7.中华本草(二)中药性能1.中药性能理论(1)药性理论的内容(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2.四气(1)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2)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寒凉性所示的效用(4)温热性所示的效用(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五味(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2)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4)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5)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4.升降浮沉(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升浮性所示效用(4)沉降性所示效用(5)顺其病位用药(6)逆其病势用药(7)依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8)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5.归经(1)归经的理论基础(2)归经的确定依据(3)归经的表述方法(4)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6.有毒与无毒(1)“毒”的特性(2)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3)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1.功效(1)功效的认定(2)功效的表述(3)功效的分类2.主治病证主治病证的表述3.相互关系(1)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2)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关系(四)中药的配伍1.配伍目的配伍的目的2.单味药配伍(1)七情配伍的内容(2)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3.中成药配伍(1)功似配伍(2)功异配伍(五)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常用的治法“八法”的内容与应用3.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的内容)(2)组成变化(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一)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1.品种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2.栽培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二)中药材的产地1.产地与药材质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2.道地药材主要道地药材的产地(三)中药材的釆收1.釆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釆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2.药材的适宜釆收期适宜釆收期的确定3.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1)植物药的釆收原则(2)动物药的釆收原则(3)矿物药的釆收原则4.采收中的注意事项(四)中药材的产1.产地加工的目的目的、具体内容2.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干燥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与性质1.结构类型与理化性质(1)结构类型(2)理化性质与作用2.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1)提取分离方法(2)结构鉴定方法3.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药效物质基础(1)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2)化学成分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二)生物碱1.生物碱的分类和分布(1)生物碱的分类(2)生物碱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1)吡啶类、莨菪烷类、异喹啉类、吲哚类和有机胺类生物碱的结构特征(2)生物碱的性状、旋光性、溶解性和碱性(3)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与显色反应3.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1)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和天仙子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2)川乌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毒性及其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3)马钱子、千里光和雷公藤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与毒性(4)上述中药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三)糖和苷1.糖的分类、结构特征和化学反应(1)糖的分类(2)常见单糖和二糖的结构特征(3)糖的氧化反应、羟基反应和羰基反应2.苷的分类和水解反应(1)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结构特征(2)苷的水解反应3.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和郁李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四)醌类化合物1.醌类化合物的分类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2.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醌类化合物的性状、升华性、溶解性和酸碱性(2)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3.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和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五)香豆素和木脂素类1.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1)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和结构(2)豆素的性状、溶解性、荧光性、与碱的作用和显色反应(3)呋喃香豆素的光化学毒性2.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木脂素的结构特点、溶解性和旋光性3.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和补骨脂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4.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和细辛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六)黄酮类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溶解性、酸碱性和显色反应3.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1)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2)上述中药在贮存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七)萜类和挥发油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萜的分类2.挥发油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化学常数3.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和龙胆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4.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薄荷、莪术、艾叶和肉桂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八)皂苷类1.特点和分类皂苷的分类2.皂苷的理化性质(1)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2)皂苷的水解反应和显色反应3.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合欢皮、商陆和柴胡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4.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麦冬和知母中主要甾体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九)强心苷1.特点和分类(1)强心苷苷元部分的结构分类及特征(2)强心苷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强心苷的溶解性、显色反应和水解反应3.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1)香加皮和罗布麻叶中强心苷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毒性表现(2)上述中药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十)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1.含胆汁酸类成分的常用动物药(1)胆汁酸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特点(2)牛黄和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2.含强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动物药蟾酥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3.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动物药麝香、斑蝥和水蛭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十一)其他成分1.有机酸(1)桂皮酸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特点(2)金银花、当归和丹参中有机酚酸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3)马兜铃酸的化学结构特点(4)马兜铃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毒性2.鞣质(1)鞣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2)鞣质的理化性质(3)除去鞣质的主要方法(4)五倍子主要化学成分3.蜕皮激素(1)蜕皮激素的结构特点(2)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1.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便于调剂和制剂(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2.炮制与药物成分(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成分的影响(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1.炮制常用辅料及作用(1)酒、醋、盐水、姜汁、蜂蜜、油等辅料及作用(2)麦麸、河砂、米、土、滑石粉、蛤粉等辅料及作用2.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1)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2)检查(3)含量测定(4)限量标准(三)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1.炒法(1)炒黄: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炒焦:山楂、栀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炒炭: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麸炒: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米炒:斑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土炒:白术、山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7)砂炒: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的炮制方法与作用(8)滑石粉炒: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9)蛤粉炒:阿胶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炙法(1)酒炙: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白芍、丹参、川芎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醋炙: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柴胡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盐炙: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姜炙:厚朴、竹茹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蜜炙:黄苗、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油炙:淫羊藿、蛤蚧、三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煅法(1)明煅:白矾、牡蛎、石决明、石膏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煅淬:赭石、自然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扣锅锻:血余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蒸、煮、燀法(1)蒸: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人参、天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煮:藤黄、川乌、附子、吴茱萸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燀:苦杏仁、白扁豆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其他制法(1)复制:半夏、天南星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发酵:六神曲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发芽:麦芽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制霜:巴豆、西瓜霜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提净:芒硝的炮制方法与作用(7)水飞:朱砂、雄黄的炮制方法与作用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一)中药的质量标准1.国家药品标准(1)中国药典(2)部颁药品标准2.地方药品标准(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二)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1.中药的真实性鉴定(1)基源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5)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2.中药的安全性检测(1)主要的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2)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3.中药的质量评价(1)传统经验鉴别(2)纯度检查: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3)与有效性有关的定量分析: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4)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一)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选择1.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制剂原料的类型2.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剂型的不同分类方法及涉及的剂型3.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1)剂型与疗效(2)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二)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中药制剂卫生(1)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2)中药制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2.中药制剂的稳定性(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三)散剂散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1)特点(2)分类(3)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4)散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四)浸出制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汤剂与合剂(1)汤剂的特点、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2)合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3.糖浆剂与煎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4.酒剂与酊剂酒剂、酊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5.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1)流浸膏剂、浸膏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2)茶剂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五)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毒性(2)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3.真溶液型液体制剂(1)特点(2)分类4.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1)特点(2)分类5.乳剂型液体制剂(1)特点与分类(2)乳剂不稳定现象(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6.混悬型液体制剂(1)特点与分类(2)常用附加剂及应用(3)影响混悬型液体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7.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液体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液体制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六)注射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热原(1)热原的来源及致热特点(2)热原的基本性质(3)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3.注射剂的溶剂(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应用(2)注射用水与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4.注射剂的附加剂(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附加剂及其应用(2)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及其应用(3)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及其应用(4)调节pH的附加剂、抑菌剂、减轻疼痛的附加剂及其应用5.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中药注射剂半成品的基本要求6.输液剂、乳状液型注射剂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2)分类7.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注射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七)眼用制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眼用制剂的附加剂(1)渗透压调节剂(2)pH调节剂(3)抑菌剂(4)黏度调节剂(5)其他附加剂3.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1)眼用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眼用制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4.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1)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2)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八)外用膏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3.软膏剂(1)特点(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应用4.膏药(1)膏药的特点及种类(2)黑膏药基质的组成5.贴膏剂(1)橡胶贴膏的特点与组成(2)凝胶贴膏的特点与组成6.贴剂特点与组成7.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外用膏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九)栓剂1.分类、作用特点与吸收(2)作用特点(3)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2.栓剂的基质(1)基质的要求(2)基质的种类、代表品种及应用3.栓剂的质量要求与贮藏(1)栓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2)贮藏(十)胶囊剂1.分类与特点(1)分类(2)特点(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4)软胶囊对填充物料的要求2.胶囊剂的囊材与质量要求(1)明胶空心胶囊的囊材组成(2)软胶囊的囊材组成(3)胶囊用明胶及其质量要求3.空心胶囊与质量要求(1)明胶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2)肠溶明胶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4.胶囊剂的质量要求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一)丸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水丸(1)特点(2)常用赋形剂与选用3.蜜丸(含水蜜丸)(1)分类及特点(2)蜂蜜的选择与炼制4.浓缩丸分类及特点5.糊丸特点与常用赋形剂6.蜡丸特点与常用赋形剂7.滴丸特点与常用基质8.糖丸特点(1)包衣目的(2)包衣种类及包衣材料10.丸剂的质量要求丸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二)颗粒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颗粒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三)片剂1.特点与分类(1)片剂的分类(2)中药片剂的类型2.片剂的辅料片剂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3.片剂的包衣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4.片剂的质量要求片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四)气雾剂1.特点与分类(1)气雾剂的特点及分类(2)喷雾剂的特点及分类2.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1)吸收(2)吸收的影响因素3.气雾剂与喷雾剂的构成(1)气雾剂的构成(2)喷雾剂的构成4.气雾剂与气雾剂的质量要求(1)气雾剂、喷雾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气雾剂、喷雾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五)胶剂、膜剂、涂膜剂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1.胶剂、膜剂、涂膜剂(1)胶剂、膜剂的特点与分类,涂膜剂的特点(2)胶剂原料的种类,辅料的种类和作用(3)膜剂常用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4)涂膜剂常用成膜材料及附加剂2.其他传统剂型锭剂、灸剂、线剂、熨剂、糕剂、丹剂、条剂、钉剂和棒剂的应用特点(十六)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1.药物新型给药系统(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及类型(2)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3)靶向制剂的特点及分类2.中药制剂新技术(1)环糊精包合技术及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2)微型包囊技术的特点与应用(3)固体分散体的特点、类型、常用载体与应用(十七)药物体内过程1.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1)生物药剂学及其研究内容(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3)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2.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1)药物动力学及其研宄内容(2)隔室模型、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与参数积、清除率、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术语参数及其应用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一)中药药理1.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1)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关系(2)五味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关系(3)升降浮沉与药理作用的关系(4)归经与药理作用、有效成分分布、微量元素、受体的关系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剂型和制剂工艺、剂量、配伍与禁忌(2)机体因素:生理、病理及心理因素(3)环境因素3.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一致性与差异性(2)中药药理作用的多样性(3)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4)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4.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二)中药毒理1.中药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后遗效应(5)特异质反应(6)依赖性1.中药成分的毒性(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2)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3)含苷类中药的毒性(4)含毒蛋白类中药的毒性(5)含萜及内酯类中药的毒性(6)含重金属中药的毒性(一)常用植物类中药鉴别根及根茎类中药(1)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狗脊、绵马贯众、细辛、大黄、虎杖、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远志、人参、红参、西洋参、二七、白花、当归、羌活、前胡、川号、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充、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丹参、黄苳、玄参、地黄、胡黄连、巴戟天、茜草、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白术、苍术、紫菀、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及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2.茎木类中药(1)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木通、槲寄生、桑寄生、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铁皮石斛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3.皮类中药(1)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4.叶类中药(1)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侧柏叶、淫羊藿、大青叶、寥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叶、艾叶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5.花类中药(1)花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辛夷、槐花、丁香、洋金花、金银花、山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西红花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果实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种子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葶苈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薏苡仁、槟榔、砂仁、草果、豆蔻、益智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7.全草类中药(1)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麻黄、鱼腥草、紫花地丁、金钱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肉苁蓉、穿心莲、车前草、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淡竹叶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8.藻、菌、地衣类中药(1)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9.树脂类中药(1)树脂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10.其他类中药(1)其他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海金沙、青黛、儿茶、冰片、天然冰片、五倍子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二)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动物类中药(1)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2)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地龙、水蛭、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斑蝥、僵蚕、蜂蜜、海马、蟾酥、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鸡内金、麝香、鹿茸、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羚羊角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三)常用矿物类中药的鉴别矿物类中药(1)矿物的性质(2)矿物类中药的分类(3)矿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4)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硫黄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

2017中医考试大纲

2017中医考试大纲

2017中医考试大纲2017年中医考试大纲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 气、血、津液、精、神2. 脏腑学说-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3. 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和作用-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4.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病因的分类和病机的演变5. 诊断学基础- 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论治二、中医临床学科1. 内科- 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2. 外科- 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常见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 妇科- 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妇女生理特点与妇科疾病的关系4. 儿科-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儿童生长发育与儿科疾病的关系5. 骨伤科- 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中医处理方法三、中药学1. 中药的基本知识- 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用法2.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目的和方法3. 中药的配伍- 单味药与复方药的配伍原则4. 中药的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四、针灸学1. 针灸基础- 针灸的原理和作用- 针灸的操作方法2.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3. 针灸的临床应用- 针灸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五、中医养生保健1. 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养生原则2. 四季养生-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生方法3. 特殊人群的养生保健- 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养生保健方法六、中医法规与伦理1. 中医法规- 中医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 中医伦理- 中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七、中医临床实践1. 临床实践的基本要求- 临床实践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临床实践的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八、中医科研方法1. 中医科研的基本方法- 观察、实验、统计等科研方法2. 中医科研的伦理问题- 科研过程中的伦理规范和问题九、中医文化与交流1. 中医文化的特点- 中医文化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特点2. 中医的国际交流- 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3. 中医的现代发展-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发展十、考试形式与要求1. 笔试- 理论知识的考核2. 实践操作- 临床技能和操作的考核3. 综合面试- 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以上是2017年中医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系统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以确保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点击下载)-欢迎访问“中华中医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点击下载)-欢迎访问“中华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3.五脏与五志的关系4.五脏与五液的关系5.五脏的外华6.五脏与五时的关系第六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特性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七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五脏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细目一: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二: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细目三: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第九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2.别络的概念3.经筋的概念4.皮部的概念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8.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细目八:结石要点:1.结石的概念2.结石的致病特点第十一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与并病6.复发第十二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气血失常要点:1.气的失常2.血的失常3.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风气内动2.寒从中生3.湿浊内生4.津伤化燥5.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成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第十三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气血6.三因制宜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第二单元问诊细目一: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问汗要点: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细目三: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问头身胸腹要点: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细目八: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第三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要点: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细目七:望小儿指纹要点: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要点:舌与脏腑的关系细目二: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第五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2.切脉指法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特点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常见病脉常见病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紧、弦、细、微、濡、动、疾、结、促、代)的脉象特征及主病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3.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与错杂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第九单元病性辨证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二:气虚类证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血虚类证辨证要点: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气滞类证辨证要点:1.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五:血病其他证辨证要点: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六:气血同病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细目七:津液类证辨证1.痰证的临床表现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第十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细目二:肺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证的比较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燥邪犯肺证的辨证要点细目三:脾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肝胆湿热证的辨证要点细目五:肾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腑病辨证要点:1.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2.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3.肠热腑实、肠道津亏证的临床表现4.肠道湿热、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七:脏腑兼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配伍的意义细目二:配伍内容要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妊娠用药禁忌要点: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及分类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辛夷3.下列药物的功效:生姜、藁本、苍耳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麻黄、香薷、荆芥、细辛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蝉蜕、柴胡、葛根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牛蒡子、桑叶、菊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蔓荆子、升麻4.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蒡子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夏枯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淡竹叶、决明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石膏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青叶、青黛、贯众、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青黛、贯众、鸦胆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鸦胆子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赤芍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草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第七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芒硝3.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芦荟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细目三:润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甘遂、牵牛子、巴豆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牵牛子、巴豆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牵牛子、巴豆第八单元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独活、蕲蛇、木瓜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3.下列药物的用法:蕲蛇、威灵仙、川乌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秦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防己3.下列药物的功效:■莶草4.下列药物的用法:防己、■莶草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脊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4.下列药物的用法:砂仁、豆蔻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泽泻3.下列药物的用法:薏苡仁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海金沙、石韦、萆■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第十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3.下列药物的功效:丁香、高良姜、花椒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丁香第十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香附、薤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木香、川楝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沉香、乌药、佛手、柿蒂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楝子第十三单元消食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菔子、鸡内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菔子第十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使君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苦楝皮、雷丸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十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下列药物的用法:三七、蒲黄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下列药物的功效:仙鹤草、血余炭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第十六单元活血祛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活血祛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芎、延胡索、郁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下列药物的用法:延胡索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益母草、牛膝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桃仁、鸡血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马钱子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马钱子细目五:破血消■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莪术、水蛭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4.下列药物的用法: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3.下列药物的功效:天竺黄、前胡、海藻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海藻细目四:止咳平喘药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葶苈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苏子、桑白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菀、款冬花、枇杷叶、白果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白果第十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磁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骨3.下列药物的功效:朱砂、琥珀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龙骨、琥珀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牡蛎、代赭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石决明3.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蒺藜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牡蛎、代赭石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僵蚕3.下列药物的功效:蜈蚣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羚羊角、牛黄、钩藤、全蝎、蜈蚣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第二十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石菖蒲3.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麝香、冰片、苏合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麝香、冰片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党参、山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太子参、白扁豆、大枣、蜂蜜4.下列药物的用法:人参、西洋参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白术、甘草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杜仲、续断、菟丝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3.下列药物的功效:肉苁蓉、益智仁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鹿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2.下列药物的用法:阿胶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芍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黄精、女贞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龟甲、鳖甲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医患沟通二、中医诊疗思维能力(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四)确立治法(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一)中医四诊(二)针灸常用腧穴1.尺泽2.孔最3.列缺4.鱼际5.少商6.商阳7.合谷8.手三里9.曲池10.肩髃11.迎香12.地仓13.下关14.头维15.天枢16.梁丘17.犊鼻18.足三里19.条口20.丰隆21.内庭22.公孙23.三阴交24.地机25.阴陵泉26.血海27.通里28.神门29.后溪30.天宗32.攒竹33.天柱34.肺俞35.膈俞36.胃俞37.肾俞38.大肠俞39.次髎40.委中41.秩边42.承山43.昆仑44.申脉45.至阴46.涌泉47.太溪48.照海49.内关50.大陵51.中冲52.外关53.支沟54.翳风55.风池56.肩井57.环跳58.阳陵泉59.悬钟60.行间61.太冲62.期门63.腰阳关64.命门65.大椎66.百会67.神庭68.水沟69.印堂70.中极71.关元72.气海73.神阙74.中脘76.四神聪77.太阳78.定喘79.夹脊80.十宣(三)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推拿技术1.滚法法2.揉法3.按法4.推法5.拿法6.抖法7.捏脊法12.腹部检查(1)视诊(腹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13.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14.神经系统检查(1)肌力、肌张力(2)共济运动(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4)脑膜刺激征(5)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1.外科洗手2.戴无菌手套3.穿手术衣4.手术区消毒5.穿脱隔离衣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7.伤口换药8.脊柱损伤的搬运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0.心肺复苏术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心房、心室肥大(3)典型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5)过早搏动(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室性心动过速(9)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2.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肠梗阻(7)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肌钙蛋白(13)B型心钠素(14)抗链球菌溶血素“O”(15)甲胎蛋白(16)类风湿因子(17)漏出液、渗出液(18)血气分析五、中医常见病1.感冒2.咳嗽3.哮病4.喘证5.肺痨6.心悸7.胸痹8.不寐9.痫病10.胃痛11.呕吐12.腹痛13.泄泻14.痢疾15.便秘16.胁痛17.黄疸18.头痛19.眩晕20.中风21.水肿22.淋证23.阳痿24.郁证25.血证26.消渴27.内伤发热28.虚劳29.癌病30.痹证31.痉证32.痿证33.腰痛34.乳癖35.湿疮36.痔37.脱疽38.精癃39.肠痈40.崩漏41.闭经42.痛经43.绝经前后诸证44.带下病45.胎漏、胎动不安46.产后发热47.不孕症48.癥瘕49.肺炎喘嗽50.小儿泄泻51.厌食症52.水痘53.痄腮54.桡骨下端骨折55.肩关节脱位56.颈椎病57.腰椎间盘突出症14.胃炎15.消化性溃疡16.溃疡性结肠炎17.肝硬化18.急性胰腺炎19.肾小球肾炎20.尿路感染21.慢性肾衰竭22.缺铁性贫血23.再生障碍性贫血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6.糖尿病27.痛风28.类风湿关节炎29.脑梗死30.脑出血31.病毒性肝炎32.乳腺增生病33.急性阑尾炎34.肠梗阻35.胆石症36.前列腺增生病37.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9.围绝经期综合征40.盆腔炎41.先兆流产42.异位妊娠43.产褥感染44.小儿肺炎45.小儿腹泻46.肾病综合征47.过敏性紫癜48.水痘49.流行性腮腺炎50.桡骨下端骨折51.肩关节脱位52.颈椎病53.腰椎间盘突出症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的消长6.阴阳的转化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神的生成3.人体之神的分类4.人体之神的作用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要点: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影响体质的因素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宣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第十四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2.未病先防3.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2.正治与反治3.治标与治本4.扶正与祛邪5.调整阴阳6.调理精气血津液7.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下载《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四肢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出物要点: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2.舌诊的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脉象形成原理2.诊脉部位3.诊脉方法4.脉象要素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表现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医.学全在.线提供.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要点: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诊小儿脉要点: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二:血病辨证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津液病辨证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细目一:太阳病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阳明病证要点:1.阳明病提纲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少阳病证要点:1.少阳病提纲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太阴病证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五:少阴病证要点:1.少阴病提纲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六:厥阴病证要点:1.厥阴病提纲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细目一:卫分证要点: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气分证要点: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营分证要点: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四:血分证要点: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细目一:上焦病证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中焦病证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下焦病证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1.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2.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1.“十八反”的内容2.“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与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2.服药时间第六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5.感冒的转归预后6.感冒的预防调护细目二:咳嗽要点:1.咳嗽的概念2.咳嗽的病因病机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咳嗽的辨证论治6.咳嗽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哮病要点:1.哮病的概念2.哮病的病因病机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哮病的辨证论治5.哮病的转归预后6.哮病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5.喘证的转归预后6.喘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五:肺痈要点: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痈的辨证论治5.肺痈的转归预后细目六:肺痨要点:1.肺痨的概念2.肺痨的病因病机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痨的辨证论治5.肺痨的转归预后6.肺痨的预防调护细目七:肺胀要点:1.肺胀的概念2.肺胀的病因病机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胀的辨证论治5.肺胀的转归预后细目八:肺痿要点: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痿的辨证论治5.肺痿的转归预后第二单元心系病证细目一:心悸要点:1.心悸的概念2.心悸的病因病机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心悸的辨证论治5.心悸的转归预后细目二:胸痹要点:1.胸痹的概念2.胸痹的病因病机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胸痹的辨证论治5.胸痹的转归预后6.胸痹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真心痛要点:2.真心痛的辨证论治细目四: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5.不寐的转归预后6.不寐的预防调护第三单元脑系病证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概念2.头痛的病因病机3.头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判断其经络归属5.头痛的辨证论治6.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7.头痛的转归预后细目二:眩晕要点:2.眩晕的病因病机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眩晕的辨证论治5.眩晕的转归预后6.眩晕的预防调护细目三:中风要点:1.中风的概念2.中风的病因病机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中风的辨证论治5.巾风的转归预后6.中风的预防调护细目四:癫狂要点:1.癫狂的概念2.癫狂的病因病机3.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癫狂的辨证论治5.癫狂的转归6.癫狂的调护细目五:痫病要点:1.痫病的概念2.痫病的病因病机3.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痫病的辨证论治5.痫病的预防调护细目六:痴呆要点:1.痴呆的概念2.痴呆的病因病机3.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痴呆的辨证论治5.痴呆的预防调护第四单元脾胃病证细目一:胃痛要点:1.胃痛的概念2.胃痛的病因病机3.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胃痛的辨证论治5.胃痛的转归预后6.胃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5.痞满的转归预后6.痞满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呕吐要点:1.呕吐的概念2.呕吐的病因病机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呕吐的辨证论治5.呕吐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噎膈要点:1.噎嗝的概念2.噎嗝的病因病机3.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噎嗝的辨证论治5.噎嗝的转归预后6•噎嗝的预防调护细目五:呃逆要点:1.呃逆的概念2.呃逆的病因病机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呃逆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5.腹痛的转归预后6.腹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七: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5.泄泻的转归预后6.泄泻的预防调护细目八:痢疾要点:1.痢疾的概念2.痢疾的病因病机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痢疾的辨证论治5.痢疾的转归预后6.痢疾的预防调护细目九:便秘要点:1.便秘的概念2.便秘的病因病机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便秘的辨证论治5.便秘的转归预后6.便秘的预防凋护第五单元肝胆病证细目一:胁痛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5.胁痛的转归预后细目二: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2.黄疸的病因病机3.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黄疸的辨证论治5.黄疸的转归预后6.黄疸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5.积聚的辨证论治6.积聚的转归预后细目四:鼓胀要点:1.鼓胀的概念2.鼓胀的病因病机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鼓胀的辨证论治5.鼓胀的转归预后6.鼓胀的预防调护细目五:疟疾要点:1.疟疾的概念2.疟疾的病因病机3.疟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疟疾的辨证论治5.疟疾的转归预后6.疟疾的预防调护第六单元肾系病证细目一: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5.水肿的转归预后6•水肿的预防调护细目二:淋证要点:1.淋证的概念2.淋证的病因病机3.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淋证的辨证论治5.淋证的转归预后6.淋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癃闭要点:1.癃闭的概念2.癃闭的病因病机3.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癃闭的辨证论治5.癃闭的常用外治法6.癃闭的转归预后细目四:关格要点:1.关格的概念2.关格的病因病机3.关格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关格的辨证论治5.关格的转归预后6.关格的预防调护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5.郁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5.血证的转归预后6.血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痰饮2.痰饮的分类3.痰饮的病因病机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5.痰饮的辨证论治6.痰饮的转归预后细目四:消渴要点:1.消渴的概念2.消渴的病因病机3.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消渴的辨证论治5.消渴的转归预后6.消渴的预防调护细目五:自汗、盗汗要点:1.自汗、盗汗的概念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六:内伤发热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5.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细目七:虚劳要点:1.虚劳的概念2.虚劳的病因病机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虚劳的辨证论治5.虚劳的转归预后细目八:癌病要点:1.癌病的概念2.癌病的病因病机4.癌病的辨证论治5.癌病的转归预后6.癌病的调护细目九:厥证2.厥证的病因病机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厥证的辨证论治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痹证要点:1.痹证的概念2.痹证的病因病机3.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痹证的辨证论治5.痹证的转归预后6.痹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痿证要点:1.痿证的概念2.痿证的病因病机4.痿证的辨证论治5.痿证的转归预后6.痿证的调护要点:1.颤证的概念2.颤证的病因病机3.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颤证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腰痛要点:1.腰痛的概念2.腰痛的病因病机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腰痛的辨证论治。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
细目一:郁证 要点: 1.郁证的概念 2.郁证的病因病机 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郁证的辨证论治 5.郁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血证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的病因病机 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血证的辨证论治 5.血证的转归预后 6.血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 3.痰饮的病因病机 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痰饮的辨证论治 6.痰饮的转归预后
细目二:眩晕 要点: 1.眩晕的概念 2.眩晕的病因病机 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眩晕的辨证论治 5.眩晕的转归预后 6.眩晕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中风 要点: 1.中风的概念 2.中风的病因病机 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中风的辨证论治 5.中风的转归预后 6.中风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癫狂 要点: 1.癫狂的概念 2.癫狂的病因病机 3.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癫狂的辨证论治 5.癫狂的转归 6.癫狂的调护
细目七:虚劳 要点: 1.虚劳的概念 2.虚劳的病因病机 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虚劳的辨证论治 5.虚劳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癌病 要点: 1.癌病的概念 2.癌病的病因病机 3.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癌病的辨证论治 5.癌病的转归预后 6.癌病的调护

细目九:厥证 要点: 1.厥证的概念 2.厥证的病因病机 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厥证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不的病因病机 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不寐的辨证论治 5.不寐的转归预后 6.不寐的预防调护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
细目一:头痛 要点: 1.头痛的概念 2.头痛的病因病机 3.头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判断其经络归属 5.头痛的辨证论治 6.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 7.头痛的转归预后

2017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7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7 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7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报名已经考试了。

为了方便考生备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时间技能考试。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欢迎阅读。

一、职业素质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疼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关节痛。

(三)咳嗽与咳痰
(四)咯血
(五)呼吸困难
(六)心悸
(七)水肿
(八)恶心与呕吐
(九)呕血与便血
(十)腹泻
(十一)黄疸
(十二)消瘦
(十三)无尿、少尿与多尿
(十四)尿频、尿急与尿痛
(十五)血尿。

2017年度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术考试大纲

2017年度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术考试大纲

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术》考试大纲一、职业素养(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切二、病史搜集(一)发烧(二)疼痛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关节痛。

(三)咳嗽与咳痰(四)咯血(五)呼吸困难(六)心悸(七)水肿(八)恶心与呕吐(九)呕血与便血(十)腹泻(十一)黄疸(十二)消瘦(十三)无尿、少尿与多尿(十四)尿频、尿急与尿痛(十五)血尿(十六)抽搐与惊厥(十七)意识障碍三、体魄检查(一)一样检查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二)头颈部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咽部、扁桃体。

甲状腺、气管、血管。

(三)胸部1.胸部视诊(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胸围(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胸部触诊胸部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叩诊方式、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听诊方式、正常呼吸音、异样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检查(视诊、触诊)6.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样搏动。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式(4)腹部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1)腹部叩诊音(2)肝浊音界(3)移动性浊音(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1)肠鸣音(2)血管杂音(五)脊柱、四肢、肛门(1)脊柱弯曲度(2)脊柱活动度(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六)神经(1)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

(2)浅反射(腹壁反射)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3.病理反射(brudzinski征)四、大体操作(一)手术区消毒、铺巾(二)手术刷手法(三)穿、出手术衣(四)戴无菌手套(五)外科手术大体操作切开、缝合、结扎、止血(六)清创术(七)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八)脓肿切开术(九)换药与拆线(十)吸氧术(十一)吸痰术(十二)胃管置入术(十三)三腔二囊管止血法(十四)导尿术(十五)静脉穿刺术(十六)胸腔穿刺术(十七)腹腔穿刺术(十八)脊柱损伤的搬运(十九)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二十)心肺苏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二十一)简易呼吸器的利用(二十二)穿、脱隔离衣五、辅助检查(一)心电图(二)X线平片影像诊断5.心脏增大二尖瓣型、主动脉型和普大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2017-01-10 11:34 来源:文都网校阅读(25)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为了能够方便考生们翻阅,查看备考学习,文都网校小编特搜集整理了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关于针灸学方面的资料,供大家查看。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尺泽、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公、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郄门、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听会、阳白、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腰阳关、大椎、哑门、百会、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上脘、膻中、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夹脊、外劳宫、十宣、膝眼、胆囊、阑尾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与得气要点:1.行针的基本手法2.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提插补泻3.平补平泻细目六:针刺异常情况要点:1.晕针2.滞针3.血肿4.断针5.弯针6.气胸7.刺伤脏8.刺伤脑与脊髓细目七: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不宜针刺的疾病第二十三单元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艾炷灸2、艾条灸3、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施灸的禁忌2.灸后处理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围3.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第二十六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凋和阴阳3.扶正祛邪细目二: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第二十七单元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法3.头痛的处方4.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中风要点:1.中风的辨证要点2.中风的治法3.巾风的处方4.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眩晕要点:1.眩晕的辨证要点2.眩晕的治法3.眩晕的处方4.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四:面瘫要点:1.面瘫的辨证要点2.面瘫的治法3.面瘫的处方4.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五:不寐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法3.不寐的处方4.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感冒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法3.感冒的处方4.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七:哮喘要点:1.哮喘的辨证要点2.哮喘的治法3.哮喘的处方4.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八:胃痛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治法3.胃痛的处方4.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九:呕吐要点:1.呕吐的辨证要点2.呕吐的治法3.呕吐的处方4.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便秘要点:1.便秘的辨汪要点2.便秘的治法3.便秘的处方4.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腰痛要点:1.腰痛的辨证要点2.腰痛的治法3.腰痛的处方4.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痹证要点:1.痹证的辨证要点2.痹证的治法3.痹证的处方4.痹证的治疗操作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月经不调的治法3.月经不调的处方4.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要点:1.痛经的辨证要点2.痛经的治法3.痛经的处方4.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崩漏的辨证要点2.崩漏的治法3.崩漏的处方4.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遗尿要点:1.遗尿的辨证要点2.遗尿的治法3.遗尿的处方4.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瘾疹的辨证要点2.瘾疹的治法3.瘾疹的处方4.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1.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蛇串疮的治法3.蛇串疮的处方4.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颈椎病1.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颈椎病的治法4.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四:落枕要点:1.落枕的辨证要点2.落枕的治法3.落枕的处方4.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五:漏肩风要点:1.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漏肩风的治法3.漏肩风的处方4.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扭伤要点:1.扭伤的辨证要点2.扭伤的治法3.扭伤的处方4.扭伤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目赤肿痛要点:1.日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目赤肿痛的治法4.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耳鸣耳聋的治法3.耳鸣耳聋的处方4.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1.牙痛的辨证要点2.牙痛的治法3.牙痛的处方4.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咽喉肿痛的治法3.咽喉肿痛的处方4.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晕厥的辨证要点2.晕厥的治法3.晕厥的处方4.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脏绞痛要点:1.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脏绞痛的治法3.脏绞痛的处方4.脏绞痛的治疗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