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3_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 (新版)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保护我们的听力第1课时∣教科版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一课时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听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感官,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保护耳朵的意识并不强烈,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应的保护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保护耳朵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耳朵保健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自带耳朵。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保护耳朵的方法,如:戴耳塞、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进行实践,体验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保护我们的听力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保护我们的听力》作业设计方案《珍爱我们的听力》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息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噪音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导致听力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听力珍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听力珍爱习惯,本次作业设计以“珍爱我们的听力”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听力健康,学会正确应用耳朵,预防听力毁伤。
二、设计目标1.了解听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听力珍爱的必要性;2.掌握珍爱听力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良好的听力珍爱习惯,避免听力毁伤;4.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
三、设计内容1.听力知识普及通过讲解听力的重要性、听力毁伤的风险以及常见的听力疾病,引导学生认识到听力珍爱的重要性。
2.听力珍爱方法介绍介绍常见的听力珍爱方法,如遥离噪音、佩戴耳塞、定期检查听力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力珍爱技巧。
3.听力珍爱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听力珍爱实践活动,如观看关于听力珍爱的视频、听力珍爱小游戏、制作听力珍爱宣传海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珍爱自己的听力。
4.听力珍爱计划制定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听力珍爱计划,包括平时生活中如何珍爱听力、如何应对突发噪音等,培养学生自我珍爱认识。
四、作业要求1.完成听力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听力的认识水平;2.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听力珍爱心得体会;3.制定个人听力珍爱计划,并在家长的指导下执行;4.完成听力珍爱主题作文,表达对听力珍爱的看法和建议。
五、评判方式1.听力知识问卷调查成绩占比30%;2.听力珍爱心得体会成绩占比20%;3.个人听力珍爱计划执行情况成绩占比30%;4.听力珍爱主题作文成绩占比20%。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听力健康,养成良好的听力珍爱习惯,预防听力毁伤,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听力珍爱的知识和方法传播给更多的人,共同呵护我们的听力健康。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三声音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37

一、教课目的:科学观点: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损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防止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经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认识我们的听力常常遇到哪些损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等三、教课过程:1、导入: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我们要仔细珍爱。
如何让我们的耳朵不遇到损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保护我们的听力》。
2、听两段录音,找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让人感觉舒畅的是乐音,而令人讨厌的就是噪音。
3、看图片,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属于噪音。
增补:声音的单位是分贝,超出60分贝就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4、说一说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损害呢?5、想想,碰到噪音我们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听力。
6、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小组先议论,再找个别同学回答。
小组活动,做一个发生罐,使发生罐发作声音。
用手中的资料试一试,如何可以使发声罐的声音变小?小组合作,找出方法,小组长将实验结论填写到气泡图中。
小组报告。
在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何啊?我们应当在公共场合怎么做啊?我们生活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噪声呢?安装消音器、建筑防备林、安装隔音墙、戴上耳塞等。
7、认识电子助听器。
8、拓展:保护听力的其余方法。
9、温馨提示:不可以长时间的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这样有损听力。
四、当堂训练判断题。
(I)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长久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3)碰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4)我们要防止长时间使用耳机收听广播和音乐。
()(5)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6)雷声是经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7)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五、课后延长:1、检查学校及周边听力致残状况。
2、采集更多耳聋危害的资料,联合爱耳卡向身旁的朋友宣传。
【深圳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目录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听力》7

• 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 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 之首,为2057万人,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 为 80万人。
• 据统计,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 每年总的群体达5700万,听损伤的发病 人数约为17万。
91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 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 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 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 器(如“随声听”、MP3、MP4等)
耳道
鼓膜
耳道 口腔
鼓膜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看一看自己的身边 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措施。
第7课
保护我们的听 力
听两段声音,说说你的感受。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 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佩戴助听 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 音放大。
助 听 器
保护听力,我们应该怎 么做呢?
远离噪声 控制物体发声
爱耳护耳小指南
1、不要经常掏耳朵。 2、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声音。 3、不要用力扭自己的耳廓。 4、不要对着同学大声叫喊。 5、尽量远离噪声,有时需要捂住耳朵、 张开嘴巴或戴上保护装置。
A罐内少装豆子 B把棉花等放入罐内
C把少量沙子装到罐内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A )振动产生的。
A 声带
B口腔 C 嘴唇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医院、餐厅以及同学发言时B,我们应保持
安静
B当周围有巨大的声响时,不必保护耳朵
C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5、人体能感受到振动的器官是( C ) A眼 B鼻 C耳 D口 6、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B ) A 可以大声讲话 B控制自己讲话的声 C 无所谓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d5ff2284ac850ad0242b8.png)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教学设计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科目:小学科学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课时:1 提供者:单位:保定市联盟西路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声音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已经对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基础。
从前一节课中,学生了解了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通过“鼓膜模型”的活动,认识到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是很脆弱的,这对于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将起到很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过程与方法:使用听录音,分组讨论的形式,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并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对听力和耳朵的结构功能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了,头脑中已经有了保护听力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塑料罐、黄豆、毛巾、废报纸、卫生纸、棉花、六、教学过程教教学环节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复旧导新【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耳朵有三部分构成,有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学生纷纷回答:知识的回顾,复习了前面所学内容;、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外耳包括而我和听觉神经。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如果耳朵坏了,生病了,会怎样呢?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好好研究《保护我们的听力》就听不见了耳聋问题情景的创设,成功把课堂教学引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教师讲解】我们的耳朵可以接受各种声音,请听两段录音,听完说一说你的感受。
播放两段录音。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保护我们的听力
学
习
目
标
1、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2、能利用有限材料探究减小声音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知道防止噪音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学海竞舟
航行指南
航海日志
【课前预习】
1、生活中你听到的声音都有哪些种类?
2、当听到刺耳的声音时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
【自主学习】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声音属于噪音?我们怎样才能控制这些噪音的产生。
【合作交流】
小组共同商讨:
1、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描述噪声的特征和我们的感受。
2、如果我们长期处在噪声中,我们的听力会受到什么影响?
3、如果我们的听力下降了我们该怎么办?
4、我们怎样才能减少噪声的产生?
【检测提升】
认真想一想今天的学习,相信你通过仔细思考,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1、乐音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噪声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听觉器官。( )
2、即使是再优美的音乐,在一定的情境中也可能成为噪声。( )
3、在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会减少鞭炮声对鼓膜的伤害。( )
4、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减少噪声污染尽责,从自我做起,为建设宁静的生活学习环境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5、只要生产,就免不了产生噪音,消除和控制噪音的最好方法是提高科技水平,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以及生产过程。( )
6、与污水、废气、垃圾一起被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的是( )
A、光 B、噪音 C、电 D、以上都是
7、噪音对人有哪些危害?为消除噪音污染,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有余力的小组和同学可以去预习其他小组的问题。
任务安排、小组分配,知识点重点指导等。
小组任务分配
如:小组成员分工,对于问题的解决,如何操作实验或观察等。
围绕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及问题,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做法优秀的地方。重难点 解析。
记录易错的地方或者应该注意的地方等
不清楚的地方。重点或易错的以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及想法。
归纳梳理:
总结所学把重点进行归总
自我反思: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