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浅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浅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继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的经济慢慢的才刚刚有了萌生的绿芽,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规律了。
因此,此此我们应该注重一下全球收支失衡的问题了,一方面他也影响全球的经济,另一方面他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难题。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平衡是相对的偶然的。
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周期性不平衡,由于国际间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
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
当一国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国处于衰退阶段,易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赤字。
2结构性不平衡,由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的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进行调整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政策措施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政策措施..答:一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概括起来主要有:1周期性因素..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给国际收支带来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种由经济周期的阶段更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2收入性因素..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3结构性因素..经济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由经济结构所引起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又称为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贸易账户或经常账户上..4货币性因素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的变化也可能造成该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由货币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不平衡.. 5偶发性因素二通常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政策1.税收与补贴税收与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对出口企业或者进口替代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者税收减免以及进口加税等..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本国产品的出口条件;刺激出口;减少进口..2.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影响国际收支的..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中心是利率与汇率..1.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 2.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4.调整汇率三直接管制:在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也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的办法加以扭转..直接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二、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答: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长期来看;一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基本因素2.国际收支状况 3.利率水平 4.财政与货币政策 5.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在现代外汇市场上;汇率变化常常是十分敏感的;一些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到外汇市场..另外;诸如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外汇市场汇率的波动;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得各个市场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价格的相互传递成为可能和必然..三、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答:汇率这种特殊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宏观变量;它与多种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频繁;对各国经济产生的冲击日益深刻..因此汇率政策及汇率调整已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3.汇率变动对官方储备的影响:第一;汇率变动后;会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产生影响;从而使该国的官方储备发生变动..第二;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动;将使持有该储备货币的国家的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或减少..4.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5.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汇率不稳;加剧有关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汇率不稳;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汇率不稳;加剧国际投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了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四、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每一个国家地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选择适宜于自己的汇率制度..1、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通常;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反之;则越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度..2、对外开放程度:一国经济开放度越高;汇率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就越大;如果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经济规模又较小;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为了防止汇率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冲击;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固定汇率..3、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地区;较少实行资本管制;因此会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以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区域经济合作情况: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特别是当一国对另一国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方面有很强的依赖性时;两国货币间保持固定汇率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区域内的各个国家;其经济往来的特点往往对它们的汇率制度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五、试分析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答: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基本稳定;国际贸易、国际借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易于进行成本和利润核算;降低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易的顺利开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固定汇率制度的缺点主要在于: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杠杆作用..2.固定汇率制度可能会影响一国国内经济的平衡.. 3.固定汇率制度可能会引发货币投机..浮动汇率制度优点主要在于: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2.可以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减少了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节省的资金可用于经济发展..浮动汇率的主要缺点在于:1.对贸易、投资、信贷等国际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汇率的频繁波动使得这类交易难于核算成本和利润;增大了汇率风险..2.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荡..六、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答:欧洲货币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储蓄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一般可以理解为境外货币..欧洲货币市场是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市场;是在一国境外进行该国货币存款、放款、投资、债券发行和买卖业务的市场..应当注意的是;欧洲货币并是指某个欧洲国家的货币;欧洲货币市场也不仅局限于欧洲境内的金融中心..之所以称其为欧洲货币市场;是因为它起源于欧洲..欧洲货币市场是完全国际化的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和核心..由于它经营的是境外货币;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欧洲货币市场是高度自由的超国家资金市场2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3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是一个银行同业市场4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利差小:欧洲货币市场具有独特的利率结构;即存款利率高于货币发行国国内的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则低于货币发行国国内的贷款利率;存贷利差小..5交易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答: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双挂钩”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通过这些规定;使美元取得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起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二多种途径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三取消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规定成员国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有三种情况可以例外: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对资本移动实施外汇管制;2协定第十四条规定允许会员国采取过渡性安排;推迟履行货币可兑换性的义务;3会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的兑换限制;可限制进口该国的商品和劳务;从而迫使“稀缺货币”发行国采取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但是;这一条款并未得到实施..四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通过对成员国进行监督、磋商和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八、牙买加体系的特点..答: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其主要特征如下:1.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多元化突出表现为黄金非货币化;美元地位削弱;欧元、日元及SDRs等在储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2.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并存;国际汇率体系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区域内实行稳定的汇率制度;包括欧共体及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二是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剧烈..3.国际收支调节方法的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下;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1强调利用国内经济政策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2充分利用汇率机制;通过汇率的适度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3通过融资来调节国际收支..4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合作及金融政策协调有两条渠道:其一是IMF..其二是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牙买加体系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缓解了特里芬难题;多种汇率制度并存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僵化局面;多种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降低了调节成本;提高了调节效率..因此;牙买加体系在克服各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11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
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
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
2002—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62%、81.8%。
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
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2002—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
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
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
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
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2002—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
国际收支平衡实训报告
一、引言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该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状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国际收支平衡实训。
本文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所学所得,并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现状进行分析。
二、实训内容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所形成的收支平衡表。
它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净误差与遗漏四个部分组成。
(1)经常账户: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收入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支状况。
(2)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渠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往来。
(3)储备资产: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储备资产的增加或减少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4)净误差与遗漏:反映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无法归入上述三个账户的收支项目。
2. 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1)经济结构:一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3)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4)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变化会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收支状况,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3.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现状(1)经常账户: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逐渐缩小,但仍保持一定规模。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530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4%,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2)资本和金融账户: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151亿美元,与经常账户顺差保持自主平衡。
(3)储备资产: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具有较强的国际支付能力。
(4)净误差与遗漏:近年来,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项的规模较小,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有限。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的、显著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顺差并存局面。
这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中国贸易顺差问题已经成为关乎中国经济大局的重要问题。
那么,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如此巨额的贸易顺差?我们又将怎么去解决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这一问题呢?本文对我国国际收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回顾和分析2000年-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第二部分,剖析了近年来这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第三部分,解释了这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状况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缓解国际收支顺差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持续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赵玉平、邓立、王光伟等)对此开始关注和提出分析研究。
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进行观察,并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汇储备进行数字分析,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表明,中国不缺少购买外国投资品的外汇,而中国引进外资并没有用来购买外国进口产品,而是被换成人民币来购买本国产品。
杨柳勇(2002)指出,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收支状况不符合从发展观点来看的“正常形态”,即在人均收入较低水平的时候出现持续性的经常账户顺差甚至同时伴随金融账户顺差。
金融账户顺差显示出中国已经具有“新债权国”的某些特征。
该文认为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出现了“超前性”,并对这种特征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进行了研究。
但是,该文对中国出现这种国际收支格局的原因未展开分析。
余永定(2006)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双顺差问题的理论框架,并得到几点结论:第一, 中国并未利用外国储蓄(外国资源)用于国内投资,而中国作为资本输出国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的时间。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中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以净出口为主的经济结构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外需不稳定、投资过度、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金融政策不当等方面。
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导出口转型、推动消费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采取适度紧缩的金融政策等。
首先,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是外需不稳定。
中国出口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而这些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
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
同时,开拓新的市场,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以稳定出口方向。
其次,投资过度也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过度依赖政府和企业投资带来的增长,长期以来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推动消费升级,鼓励居民消费,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并提供更多优质的消费品和服务。
此外,通过培育发展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提高企业海外收益,平衡国际收支。
再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产业过度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与国际间产业分工和合作的趋势不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减少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出口。
最后,金融政策不当也是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中国过度扩张信贷,引发了不良贷款问题,导致金融系统风险加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采取适度紧缩的金融政策,压缩信贷供给,控制流动性泛滥,加强金融监管,减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同时,还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通道和效率,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外界的经济交流的总体表现,包括国际贸易收支、资本流动和金融差异等方面。
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
其一,国际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时,就会产生国际贸易顺差,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而当一个国家的进口大于出口时,就会形成国际贸易逆差,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很多,例如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汇率水平以及贸易政策等。
因此,一个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其二,资本流动也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
资本流动指的是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包括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贷款和债权等。
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
当一个国家吸引到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时,会带来资本流入,对国际收支产生积极作用。
然而,如果一个国家频繁地借贷并形成过大的外债,将增加偿债压力,可能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因此,加强资本流动管理,避免资本的过度流动和不合理行为,是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方面。
其三,汇率水平与国际收支平衡密切相关。
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出口商品将更具竞争力,出口增加,对国际收支平衡有利。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升,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不利。
因此,一个国家需要合理稳定地管理汇率,确保其与国际贸易的匹配度,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四,国际金融差异也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之一。
国际金融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利率、通胀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的松紧都会对国际金融差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时,吸引来自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对国际收支产生积极作用。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近年来,国际收支失衡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虽然这个问题的根源非常复杂和多样化,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切入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结构性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基本面会影响贸易及资本流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非常明显。
发达国家的经济往往以高技术产品、服务和技术资本为主导,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非技术产品的出口和原材料的生产。
另外,一些国家实行的政策,如外汇管制、关税和补贴等,也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影响。
2.经济政策问题经济政策也是影响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一些国家会采取过度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不仅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通过人民币的汇率控制等手段来影响其出口竞争力,但这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并对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产生消极影响。
3.全球贸易体系问题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可能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之一。
例如,一些国家的关税和补贴措施往往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通常会导致贸易壁垒的加剧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进而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问题:1.发展中国家要深入推进结构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努力实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升。
另外,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改进政策,提高人才和技术资本引进的效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发达国家要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发达国家应当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发达国家也应该放宽汇率限制和关税、补贴等措施,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
3.推进全球贸易体系改革针对当前的全球贸易体系问题,我们建议各国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
国际收支案例分析(一)
国际收支案例分析(一)国际收支案例分析一:国家A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近年来,A国的出口收入不断增加,国际收支呈现顺差状态。
然而,A国政府发现其国际收支状况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汇率波动:A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对其国际收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A国货币升值时,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出口减少。
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导致进口增加。
这种汇率波动对A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了不利影响。
2.贸易壁垒:A国的一些主要出口市场存在着各种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技术壁垒等。
这些壁垒导致A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降低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A国也面临着进口市场的竞争压力,一些进口商通过压低价格等方式与A国企业竞争。
3.劳动力成本:A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A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A 国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A国的就业机会减少。
4.技术创新:为了保持其国际竞争力,A国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然而,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无法跟上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
这导致A国的出口商品质量下降,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针对以上问题,A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稳定汇率:A国政府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稳定其货币汇率,以减少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同时,A国还积极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风险。
2.突破贸易壁垒:A国政府加强与主要出口市场的谈判力度,通过降低关税、消除配额等方式突破贸易壁垒。
同时,A国还加强对技术壁垒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其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3.提高劳动力素质和降低成本:A国政府加大对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下面我将从国际收支的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经常项目差额。
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时经常发生、在国际收支中占有重要比重和地位的项目。
主要由货物和服务、收益及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组成。
从中长期看,贸易收支状况在整个国际收支中具有决定的意义。
国家采用出口退税、税收优惠、出口信贷等手段鼓励出口,其次,是出口成本的稳定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再次,是国有外贸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
(2)资本项目差额。
资本收支状况分析。
外资大规模流入,外汇供过于求,给人民币带来了较大的升值压力,为避免本币升值幅度过大给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央行入世在外汇市场上大规模收购美元。
但这个因素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资本流动情况,毕竟中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对外开放。
因此可以肯定人民币升值是势在必行的,但是中国政府一向实行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为了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中国脆弱金融生态的崩溃。
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就放开管制,只会逐步放宽汇率的的波幅,并最终达到完全市场化。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8年外,中国始终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金融项目同时保持顺差。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
双顺差虽然给我国对内对外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也埋藏了很多潜在风险与损失。
下面,我将简单地对这一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一成因一、特征和变化趋势双顺差的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格局。
进一步观察,1994 - 1997 年这段时间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大,而经常帐户盈余较小。
1998 - 2000 年之间,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资本与金融帐户盈余较小,甚至在1998 年出现了资本净流出(表1粗体数据),而经常账户盈余相对较大。
2001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呈现交错状态。
2004年开始,两个账户各自交替出现大幅增长。
其中,从2005至2008年,经常账户保持较大盈余,远高于资本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下,2006年较2005年增长57.5%,2007年较2006年增长46.8%,2008年又比2007年增长了14.6%。
至2009年,资本金融账户反超经常账户3000余亿美元。
因此,即使在双顺差的大格局下,两个账户双顺差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阶段性的差异。
表1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1996 – 2009年,单位:亿美元)然后来具体看一下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差额之间的变化趋势。
同样,两个子项目也都呈现出持续顺差(盈余) 状态(如表2) 。
进一步观察,2003 年之前,无论是贸易和服务项目,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年度顺差波动幅度不是太大,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如图1)。
而04 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差额从549 亿美元调升至791 亿美元,并于07年、08年增至1300亿美元之上的高位,然后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在2009年回落至与2006年持平状态。
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分析原因
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分析原因——以2007-2009年为例摘要: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
本文借由2007-2009年度中日两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来分析形成中日国际收支状况的原因及不同之处。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政策因素经济环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的定义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主要表现形式是统计报表,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是该时期国际交易的总体状况的具体反映,是一国经济决策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国际收支结构的相关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收支结构的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3年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它在原来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修订。
第五版将整个国际收支划分为两大账户,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反映实际资源流动,资本与金融账户反映资产所有权的流动。
我国从1997年开始采用第五版的原理和格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国际收支账户框架及差额构成的特点,国际收支结构可分为以下模式:(1)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差额平衡模式:(2)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的差额平衡模式:(3)两大账户均平衡的模式:(4)双顺差模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均为顺差):(5)双逆差模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均为逆差)。
中国2007年顺差(3718亿)+顺差(735亿)2008年顺差(4124亿)+顺差(463亿)2009年顺差(2917亿)+顺差(1448亿)日本2007年顺差(25万亿)+逆差(22万亿)2008年顺差(16万亿)+逆差(18万亿)2009年顺差(13万亿)+逆差(12万亿)由上所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从2007-2009年度的国际收支均为顺差,即使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依然实现了收支双顺差,且顺差总额维持在4400多亿左右。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往来的总和,它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部分。
而其中的双顺差则是指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同时存在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表现出双顺差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在短期内给予了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从长期来看,双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对外投资方便,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在经济政策方面,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扩大出口;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进口和使用外资,以实现国际收支的盈余。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
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稳定了国际收支,增强了国际支付能力;双顺差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输入,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但与此双顺差也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过度依赖低成本优势,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而陷入被动地位,也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投资和外贸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降低国际收支的盈余,避免外汇储备过多积累。
还需要通过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金融风险。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一种国际经济学的方法,旨在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对经济健康的影响。
该方法通过对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决策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国内因素是指影响国际收支的国内经济要素,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内需求和供给等。
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货币流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汇率,从而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国内需求和供给,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国内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直接影响。
外部因素是指国际收支的外部经济要素,包括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等。
贸易是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分析贸易的进出口状况和贸易平衡来判断国际收支的情况。
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等,通过分析资本流动状况和国际投资的增加或减少来判断国际收支的情况。
在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中,主要有两个指标用于评估国际收支状况,即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资金的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所创造的收入和支出在国际贸易中保持平衡。
汇率稳定指的是国家货币的汇率相对稳定,没有大幅度贬值或升值的情况。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的货币状况可以帮助其制定相关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的货币状况可以帮助其制定相关的市场策略。
最后,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的货币状况可以帮助其判断投资方向和风险。
总之,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一种研究国际经济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国际收支的货币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制定相关决策并评估风险。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和应用该方法将对国际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原因
1.分析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映。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内的高储蓄率和低投资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内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引起国际收支顺差;(4)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引起国际收支顺差;(5)长期实施的出口引资政策和外资政策的扭曲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国际投机资本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1.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导致的内部失衡。
2.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
3.国内金融市场和外资政策的扭曲。
4.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5.国内宏观调控的力度逐渐加大。
6.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压力不减。
7.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引入股权资本。
8.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1、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
论文大全。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经济。
2、国内金融市场的低效率。
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成本不断提高和社会保障的缺口,加之金融体系不发达,我国居民和企业都被迫过度储蓄,而资本市场的落后使得储蓄无法通过其它渠道转化为国内投资。
3、外资政策的扭曲。
我国各省、市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过度投资与重复建设,以长江三角地区为例,其产业结构趋同率高达70%,不但是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全球经济金融不平衡迅猛发展。
原来亚洲设在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同时主要发达国家长期保持“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导致其贸易逆差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后者再通过输出资本弥补了发达国家国内储蓄不足,这种格局可能还将持续。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1. 引言1.1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的核心指标,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该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情况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都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也为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调整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2 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所有经济往来的总和。
它包括国家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服务、资本流动和国际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所有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部分。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反映的是国家在短期内与外界的经济往来。
资本项目包括资金的跨国流动和资产的买卖等,反映的是国家在长期内与外界的资本往来。
国际收支的平衡情况取决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的差额,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存在逆差时,国际收支就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调整。
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需要谨慎管理和有效调控。
2. 正文2.1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出逆差状态,即经常账户逆差规模较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进口大于出口,导致贸易逆差较大。
我国国际收支中金融账户项下的资本流动也存在波动。
尽管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外流的风险也在增加。
国际收支业务总结汇报
国际收支业务总结汇报国际收支业务总结汇报一、国际收支业务概述国际收支业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易,以及资本的流动和其他与外国有关的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本次汇报将概括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情况,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二、国际收支状况1.货物贸易我国货物贸易额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出口和进口均触及新高。
这主要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积极推动。
同时,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2.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也有所发展,尤其在旅游、金融和咨询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外游客数量也逐年增加,进口服务需求也相应增长。
3. 资本流动我国近年来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体稳定增长,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
同时,中国企业也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和投资活动,展示了我国企业的实力和抱负。
三、国际收支影响因素分析1.国内经济状况国内经济状况对国际收支有着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调控等因素,都可能对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2.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需求是决定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的重要因素。
需求的增长或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和逆差。
3.汇率变动汇率的变动对国际收支有着直接影响。
汇率的升值或贬值都会对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4.国际贸易政策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
贸易壁垒、关税、贸易协议等政策的改变都可能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四、挑战与对策1.全球贸易摩擦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我国面临外部需求下降、出口受阻等挑战。
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改革,寻求多边合作和贸易多样化,进一步巩固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2.汇率稳定管理保持汇率的稳定对国际收支的平衡至关重要。
应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措施,如合理调节汇率、稳定资本流动,以确保国际收支的平稳。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引言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收支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外向型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
而其中,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财政和经常项目双方面都有顺差现象,是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状况之一。
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取得这样的收支状况。
那么什么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如何形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呢?什么是国际收支双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财政收入与支出以及经常项目收入与支出都有盈余的情况。
其中,财政收入与支出通常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包括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项目开支、债务利息等方面。
而经常项目收入与支出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一些资金流入与流出等方面的收支情况。
如果在一个相对长时间内,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都是超盈的状态,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这个国家双顺差。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双顺差并不等同于一个国家收入一定比支出高。
因为一个国家的收入与支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有时候某个领域的支出会大于收入,但其他领域的收入会更多,最终导致整体上收支保持平衡。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到其境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各个领域收支的平衡。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符合国际市场需求,那么其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收入就有可能比支出更多,从而形成经常项目顺差。
而如果这个国家的政府的税收水平得当,其财政收入也会比支出更多,从而形成财政顺差。
国际投资国际投资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良好,吸引到了大量海外投资,那么其境内的收入也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双顺差。
汇率汇率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收支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相对较低,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其出口贸易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
日本国际收支失衡案例分析
总结词:日本长期存 在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主要表现为大量贸 易顺差和资本流入。
详细描述
贸易顺差:日本长期 存在贸易顺差,主要 是由于出口导向型政 策和高质量产品优势 ,导致出口大于进口 。
资本流入:日本吸引 大量外资流入,主要 是由于国内市场潜力 巨大和投资环境相对 稳定。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汇率和国际收支。提高利率可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提高本币汇率,从而降 低进口需求;反之,降低利率则可以减少国际资本流入,降低本币汇率,从而增加出口需求。此外,调整货币 供应量也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进而影响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
微观经济政策调整
要点一
价格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物价水平,影响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提 高国内物价水平可以增加出口供给,降低进口需求;反 之,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则可以减少出口供给,增加进口 需求。此外,通过价格政策的引导,还可以促进企业提 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出口 供给。
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标准
常用的衡量国际收支失衡的指 标有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汇储
备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了一国在 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地区的 货物、服务、收入及资本往来
的详细情况。
外汇储备则反映了一国持有的 可兑换货币的总量。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可能会对一国的 经济、政治和安全产生重大影 响。
要点二
贸易政策
通过调整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影响进口需求和出 口供给。提高关税可以增加进口成本,降低进口需求; 反之,降低关税则可以减少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需求。 此外,非关税壁垒也可能影响进出口贸易,如配额限制 、进口许可证等。通过贸易政策的调整,还可以促进贸 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高贸易效率和竞争力。
2023年国际收支报告
2023年国际收支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的国际收支情况。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包括贸易、金融和资本流动等方面。
通过对2023年的国际收支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年度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的情况,以及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和趋势的评估。
背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并对经济增长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收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贸易收支和资本与金融收支。
贸易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差额。
贸易收支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持续出现逆差,意味着该国支付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它所获得的价值,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外汇储备的减少、国内通胀加剧等。
资本与金融收支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增减。
资本流入通常是指外国投资者向一个国家投资,而资本流出则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将资金投资于其他国家。
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增减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数据分析国际贸易202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X亿美元,其中出口为X亿美元,进口为X亿美元。
贸易顺差为X亿美元。
从贸易额的变化趋势来看,2023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与2022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X%,进口额增长了X%。
这表明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对外需求持续增长。
具体来看,2023年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和服装等。
这些行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较大比重。
而进口方面,我国主要进口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等。
这些商品的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和生产需求。
资本与金融收支2023年,我国的资本与金融收支再度保持了良好的表现。
资本流入总额为X亿美元,资本流出总额为X亿美元。
资本净流入为X亿美元。
资本流入主要集中在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债的增加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0951466 28
摘要:国际收支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学习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我对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字:国际收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数据的简单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多年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来呈现出双顺差,一是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进出口顺差,出口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
这两方面在影响国际收支的各个因素中都有体现,主要从内外两因素着重分析。
(一)、内部因素
1、高储蓄和低消费
储蓄相对过剩从内外部经济的联系看,外贸差额实际上等于一国的净储蓄额(储蓄-投资=出口-进口)。
因此,经常项目盈余在国际经济学中通常也被为对外净投资,我国经常项目连续盈余十二年来突出反映了我国相对储蓄过剩的问题。
对于居民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居民在医疗、住房、教育费用及养老方面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所以居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是积极的消费而是放在手中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预防性储蓄占了很大比重,而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便形成经常项目的余额,出现经常项目顺差。
储蓄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投融资体制低效,金融市场欠发达,微观经济主体信用度不高。
2、政策性因素
(1)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了外汇管理体制和外贸体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行鼓励出口和奖出限入的政策,其特点是大力鼓励出口,放松进口。
对出口制成品减免关税、外销退税和给予出口补贴;对出口部门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和机器设备进口,减免关税或减少进口限制;给出口商提供一定比例的进口限额和许可证等。
同时,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除给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优先提供外汇或实行“外汇留成”、“出口奖金”等。
通过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和不遗余力的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功重要手段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了我国经常性项目的贸易顺差。
(2)汇率信号扭曲
汇率是内外经济关系的连接点,汇率变化会引起资源在国内经济部门与涉外经济部门的流动,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由于汇率信号扭曲,导致国内资源过多流向贸易品部门(制造业),非贸
易品部门(服务业)发展缓慢。
要想实现内外均衡,必须提高非贸易品的生产数量,减少贸易品的生产数量,或者使国内资源从贸易品生产部门流向非贸易品生产部门,而要实现资源的再配置,除了扩大国内吸收能力之外,必须使实际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即国内非贸易品的价格上升或者名义汇率的下降从而加剧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与外部失衡。
(3)资本流出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
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
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较松,流出管理较严。
例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外债流入,限制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提供债权,不允许非金融企业对外发放贷款;鼓励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等。
(二)外部因素
1、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同时,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被强化。
在存在价格落差(利率差、汇率差)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投机者。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汇。
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
2、外资非法流入
在升值预期的驱动下,不少非法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其中不少资金流向房地产企业,使房地产出现泡沫经济,房价不断上升,超出国民购买力,这些严重影响国际收支的发展。
综合上述,在对国际收支的分析研究后,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目前国际收支发展中看到其影响因素,并找到存在的显著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以保证国际收支在未来能够稳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