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多选80题
自学考试《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0627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类创造技术的目的性,表现为技术的( A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多元属性D、中介属性2、资源报酬递减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A)A、上凸状的B、下凹状的C、直线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经济效益临界表正确的有( B)P33A、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0 (<1 亏)B、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1 平)C、经济效益临界=被选择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1D、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4、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 D )A、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两方面的资料B、技术效果和可行性四方面的资料C、经济效果和可行性两方面的资料D、劳动消耗、劳动成果、技术效果和可行性四方面的资料5、选择课题顶目时,评价项目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可以计量、工作责任可以明确和(C)A、完成时间较长B、完成时间较短C、完成时间可以界定D、完成时间不定6、某基本建设投资的总额为300万元,该投资的年平均利润增加额为75万元,则建设投资的回收期为( B )A、7年B、4年C、3.5年D、2年7、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年收益总额与投资之比,称为( B )A、投资年利润率B、投资总收益率C、成本利润率D、资金占用净产出率8、下列关于运用连环替代法描述正确的有( A )A、影响因素按对分析对象的重要性排列和顺次替代B、先替换质量指标,再替换数量指标C、计算结果可作为分析对象的最终判断(重要参考)D、各因素影响程度的绝对值保持不变(随排顺变)9、比较分析法要遵循的原则是( C )A、可量化原则B、类似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10、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9x2-4x,当资源投入2单位时,平均产量为( A )A、14B、20C、26D、3411、在一定资源投入水平下,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不仅不会引起一种产品产量少,反而使其产量增加,则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称为( C )A 、互竞关系B 、互补关系C 、互助关系D 、平衡关系12、一定的资源投入水平下生产品Y 1 和Y 2 ,当产品组合方案点由Y 1=20,Y 2=25变为:Y 1=25,Y 2=20时,那么在两点之间产品Y 2代替产品Y 1的平均边际率为( C )A 、23-B 、32-、 C 、-1 D 、-213、为排除各验点天气的干扰,建立如下生产函数,Y=e βW (a +bx -cx 2),β为常数,ω为随机变量,若ω<0,则表示的天气条件为( C )A 、正常天气B 、好于正常天气C 、差于正常天气D 、无法判断14、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e 0.8t x 10.5x 20.7,则资源x 2的产出弹性值为( C )A 、0.2B 、0.5C 、0.7D 、1.215、当所有投入要素增加1%,产出增加0.4%,这种情况为( D )A 、固定比例报酬B 、比例经济C 、规模经济D 、比例不经济16、农业技术市场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农业技术商品的买方(需求决定)B 、农业技术商品的卖方C 、农业技术市场的中介者D 、农业技术交易的手段和条件17、当农业技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 ︱=2时,则提高技术商品价格对销售收入最大化的影响为( A )(弹性越大,提价对销量影响越大)A 、起负作用B 、起积极作用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18、已知某一科研究成果在有效使用期内新增纯收益为140万元,科研费用为40万元,若科研单位应计经济收益份额为0.35,则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为( B )A 、113.7%B 、122.5%C 、128.4%D 、145.5%19、属于农业技术政策效果评价指标的是( D )A 、科学决策率(ABC 为农策的目标评价指标 )B 、农民得益率C 、优质产品率D 、技术成果转化率20、通过机械技术采用实现的技术进步类型,一般称为( B )A 、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B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C 、资金节约型技术进步D 、中性技术进步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章节习题2)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章节习题2)1.()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A.土地B.生物C.资本D.劳动力2.()是一切企业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
A.技术B.制度C.生态资源存量D.劳动力3.农业企业生产的()要素,能够引起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结构和制度的变革。
A.技术B.土地,C.劳动力D.制度4.按企业()划分,可将农业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形态。
A.经营形式C.资产的所有者形式D.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5.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实现模式很多,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将农户承包土地的()作价折股形成的。
A.使用权B.经营权C.所有权D.处置权6.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异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者的资本均划分为等额的股份B.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一人一票C.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一股一票D.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较大7.股份合作制企业,在供销合作社改革中,引入()。
A.混合制B.股份制C.合作制D.联合制8.农业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是指企业的()体制。
A.组织和领导B.组织和管理D.经济管理9.我国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实行的是一种()的管理体制。
A.分散管理与统一经营相结合B.统一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C.分散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D.统一管理与统一经营相结合1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是()。
A.农户分散经营B.集体统一经营C.农村集体经营D.统分结合经营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农业生产要素的有()。
A.土地B.农产品C.技术D.资本E.制度2.一般来说,公司制的作用包括()。
A.有利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B.有利于形成垄断经营C.有利于科学决策D.有利于资本的聚散E.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3.农业领域的公司制企业,按所有制能够划分为()。
A.国有农业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非公有制的农业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E.集体农业公司4.下列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描述准确的有()。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 共 60 题,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切合题意 )1 、农业在我国公民经济中据有 _______地位。
A. 基础家产 B. 指引家产 C.中心家产 D.尖端家产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变包含_______。
A. 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变 B. 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变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变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美3、现阶段我国乡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农业和乡镇公司 D. 经济开发区4、农产品市场区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依据_______。
A. 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一样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一样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一样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公司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花费、利润和_______构成。
A. 税金 B. 利息 C.生产成本 D.交易花费6、农业看法的内涵是指 _______。
A. 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线 B. 农业家产部门拥有的实质属性和特色 C.种植业 D.经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生殖以获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7、生态系统构造有 _______构成部分。
A.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 生产者、花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花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 _______。
A. 比较长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资本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财产 B. 水利设备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添农业投入9、作为资源的土地 _______。
A. 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 B. 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表现价值 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可以增值 D.具备价值属性,并且不停增值额利润部分 B. 等量资本投入到不一样土地所获取利润不一样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 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一样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一样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一样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11、提升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门路有成立合理的乡村就业构造和_______。
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计算题

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计算题
计算题
1、表中给出了某农产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动的信息。
请根据这些信息计算下列农产品需求弹性,这两种农产品弹性值的比较能说明什么问题?
解答:
2、某村每亩土地出租的收益是750元/亩/年。
租地者如果买下这些土地的话,土地价格应是多少?长期年利息率为4%
土地价格应为18750元/亩。
3、表中给出了某农产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动的信息。
请根据这些信息计算下列农产品供给弹性,这两种农产品弹性值的比较能说明什么问题?
解答:
4、某村有耕地250亩,从事作物种植的纯收益是80元/亩/年。
一个工业开发商使用这块土地的纯收益3000元/亩/年。
开发商和该村同意协议以800元/亩/年租用这块土地。
但国家规定应先由国家将该地征为国有,再出让使用权给开发商。
按国家规定计算的征地补偿款(村民安置费、土地收益和青苗费等)为12000元/亩。
请问,该征地补偿款与该土地的市场价格相差多少?该村所以损失多少土地收益?长期年利息率为4%
该土地市场价格应为20000元/亩,该征地补偿款与该土地的市场价格相差8000元/亩。
该村所以损失土地收益200万元。
5、表中给出了某农产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动的信息。
请根据这些信息计算下列农产品需求弹性,这两种农产品弹性值的比较能说明什么问题?
5、解答:。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章节习题3)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章节习题3)1.()是从经济学中得出来的,是市场的视角,是物本财政。
A.公共财政B.现代财政C.民生财政D.稳固财政2.()是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核心。
A.社会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C.科技现代化D.财政现代化3.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以()为核心。
A.法治财政B.民生财政C.阳光财政D.效率财政4.财政收入按()分类,能够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A.管理权属B.收入形式C.权利来源D.适用范围5.政府支出分类是将政府支出的()实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以及支出的效益。
A.形式B.内容C.范围D.效益6.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行过多次改革,总体上是()原则。
A.统一领导、集中管理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C.高度集中管理体制D.分税制财政体制7.()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
A.财政管理体制B.财政收入C.财政支出D.财政政策8.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体现了财政支农的()原则。
A.统筹发展原则B.市场化原则C.公共风险的原则D.统一领导原则9.下列不属于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原则的是()。
A.统筹发展原则B.城乡结合原则C.市场化原则D.公共风险的原则10.()属于典型的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事业发展的范畴。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B.财政补贴C.财政贴息D.风险补偿金二、多项选择题1.在一个特定的国家中,国家水平主要体现为()。
A.资源汲取水平B.政治渗透水平C.科技创新水平D.危机解决水平E.人才培养水平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与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撑相适合的财政制度有()。
A.法治财政B.民生财政C.稳固财政D.阳光财政E.公开财政3.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非税收入的有()。
A.直接税B.国有资产收入C.间接税D.公债收入E.行政收入4.政府支出分类是将政府支出的内容实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
农业经济管理自考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经济管理自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A. 季节性B. 地域性C. 周期性D. 可持续性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A. 提高农产品产量B. 增加农民收入C. 实现农业现代化D. 减少农业劳动力答案:D3.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4R”原则指的是()A.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拒绝B. 研究、开发、推广、应用C. 资源、责任、回报、风险D. 研发、融资、回收、再投资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效益B. 环境效益C. 社会效益D. 文化效益答案:A, B, C5. 农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包括()A. 家庭农场B. 合作社C. 农业企业D. 个体户答案:A, B, C三、判断题6. 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环境保护无关。
(对 / 错)答案:错7.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 / 错)答案:对四、简答题8. 简述农业经济管理中“三农”问题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这些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福祉。
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9. 论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这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就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六、案例分析题10. 某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粮食作物种植。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农业生产经济关系B. 农业投入产出关系C. 农业市场价格关系D. 农业社会关系2.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基于农业生产B. 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C. 注重农业生产因素的配置D. 与城市经济学相似3. 农业经济学与农村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A. 研究范围B. 研究方法C. 研究对象D. 研究目标4. 农业供给曲线在需求明显变化时会出现()。
A. 垂直向下B. 水平移动C. 环形变化D. 上下波动5. 农业经济学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指()。
A. 单位时间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B. 单位面积内农业劳动力数量C. 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力数量D. 单位面积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二、判断题1.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及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2. 农业市场的特点是供给过丰,需求不足。
×3.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农村经济学有交叉之处。
√4.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及相关问题。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农业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
答:农业供给曲线呈正斜率,表示供给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增加。
当需求明显变化时,农业供给曲线会向上下移动,但不会改变斜率。
2.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答: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单位时间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力数量等。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包括技术创新、农机化设备的使用及培训农民技术水平等。
四、论述题农业经济学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等相关问题,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学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学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农业生产B. 农民收入C. 农业市场D. 农村经济答案:D2. 农业供给弹性的取值范围是:A. 0到1之间B. 1到正无穷之间C. 负无穷到1之间D. 大于1答案:B3.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A. 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B. 单位土地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C. 单位资本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D. 单位劳动时间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对”,错误的填写“错”。
1.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答案:错2. 农业投入品价格的上涨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答案:对3. 完全竞争市场上,农产品供需关系决定了农产品价格。
答案: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生产要素是指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或条件,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这些要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土地是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的基础,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资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重要条件,技术和管理则决定着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可以为农业产出和效益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四、论述题(共40分)请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论述其重要性及实现的路径。
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食品安全和国家稳定的基础。
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不可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将会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崩溃,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和人类的生存。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农村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农经试题及答案

农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资源配置C. 农产品市场D. 农业政策制定答案:B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经济原则B. 社会原则C. 生态原则D. 文化原则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中土地利用的类型?()A. 耕地B. 林地C. 工业用地D. 草地答案:C4. 农业经济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指的是()A.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加快B.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减慢C.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保持不变D.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先快后慢答案:B5. 农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农业资源B. 农业技术C. 农业市场D. 国际政治答案:D6. 农业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指的是()A.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B.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C. 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具有优势D.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没有优势答案:B7.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是指()A.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不断增加B.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不断减少C.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保持不变D.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先减少后增加答案:B8.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A. 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B. 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C. 经济活动对内部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D. 经济活动对内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B9.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A. 市场信息不对称B.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C. 市场信息完全对称D. 市场信息完全缺失答案:A10. 农业经济中的“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B. 农业科技的革新C. 农业政策的改革D. 农业结构的调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资源配置?()A. 土地资源B. 气候条件C. 技术进步D. 政策导向答案:ABCD2.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A. 资源浪费B. 环境污染C. 产品过剩D. 市场垄断答案:ABCD3. 农业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应用于()A. 国际贸易B. 国内贸易C. 企业生产D. 个人职业选择答案:ABCD4.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可能表现为()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公共物品的提供D. 社会福利的提高答案:ABC5.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可能需要()A. 政府干预B. 市场自我调节C. 法律规制D. 社会监督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经济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说明,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减慢。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农业经济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
2、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3、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4、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
5、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
6、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指的比例,其中,种植业结构主要是指的比例。
7、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总量安全、和三个层次。
8、农业的本质特征是。
9、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10、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是凭借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11、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12、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14、是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二、选择题1、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属于流通的中心环节的是()。
A.农产品的批发B. 农产品的销售C. 农产品的运输D. 农产品的销售2、产权是指财产主体对财产的权利,以下不属于产权范畴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权B.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权C.生产资料的使用和处理权D.收益的分配权3、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的是()A. 基尼系数B. 恩格尔系数C. 扩散效应D. CPI指数4、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不包括:( )A. 农产品商品率B. 土地生产率C.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D. 城镇化水平5、以下不属于相对贫困线测量方法的是()A. 收入等分定义法B. 恩格尔系数法C. 收入平均数法D. 商品相对不足法6、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 输送高科技人才B. 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C. 积累生产要素D. 争取外汇7、下述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观点,来自于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A. 促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B. 原住地缺少工作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试题与答案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试题与答案第1 题(单项选择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某企业捐赠的电脑设备,按规定应当计入()。
A. 经营收入B. 公积公益金C. 其他收入D. 投资收益参考答案:B,第2 题(单项选择题)农业高度兼业化、农村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虽然使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但保证了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此为(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现象。
A. 以色列B. 日本C. 中国D. 美国参考答案:B,第3 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措施中,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的是( )。
A. 提高粮食单产B. 抓好产粮大县和粮食主产区C. 依靠粮食进出口贸易D. 调整种植业结构参考答案:C,第4 题(单项选择题)根据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 )。
A.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B. 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C. 直接税收入和间接税收入D. 国有企业收入和行政收入参考答案:A,第5 题(单项选择题)现代财政与公共财政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 现代财政是公共财政的现代化和精细化B. 现代财政是公共财政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C. 现代财政强调的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公共产品提供的介入和干预D. 现代财政强调的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风险治理以及体现以人为本参考答案:D,第6 题(单项选择题)当前和今后—定时期,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是( )。
A. 农业现代化B. 农业多功能C. 农业可持续发展D. 农业产业化经营参考答案:C,第7 题(单项选择题)中央提出的关于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政策,其中不包括()。
A. 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B. 国债和预算资金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C.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D. 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参考答案:D,第8 题(单项选择题)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不包括()阶段。
A. 启动建设B. 探索发展C. 全面推进D. 根本实现参考答案:D,第9 题(单项选择题)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认证标准是()。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产业地位。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和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农业和乡镇企业。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生产成本构成。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7、生态系统结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组成部分。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9、作为资源的土地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转移劳动力。
12、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13、农业区划是根据地域性差异、好坏程度、等级与类型以及耕作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域。
14、气候资源条件调查中的灾害性气候调查的内容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流、冰雹等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防止灾害的措施等。
15、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十个一级农业区。
1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
17、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18、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包括土地与生物资源、土地与气候资源以及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19、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20、农业中的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的淡水数量和质量。
21、不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的有时间分布的均衡性。
22、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属于隐性负担。
23、目前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
24、农业区划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
2019年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农业是指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
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3、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剩余,即农业的总产量在扣除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农产品总消费量之后的剩余部分。
4、管理:人们在认识事物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管理目标,并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各个活动环节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自觉的、有组织的活动。
5、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社会属性是指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的管理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性质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和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发生联系。
6、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7、计划:是指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
8、协调:亦称调节。
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是指国家各级经济管理机关运用经济手段来影响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使其大体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指导性计划的要求。
9、控制:也称监督,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或企业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原订的目标、计划一致,而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10、组织: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使用。
11、指挥:是指领导者依靠权威,以下达命令、指示等方式,指使下级从事某种活动。
12、激励:是指调整和开发经济活动的参加者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13、经营体制: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
农业自考试题及答案

农业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A. 土地资源短缺B.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C. 农业科技含量低D. 农业劳动力过剩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A. 高效农业B. 绿色农业C. 传统农业D. 精准农业答案:C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4. 我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A. 规模农业B. 家庭农场C. 集体经济D. 农业产业化答案:D5.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A. 增加粮食产量B.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C. 优化农产品结构D.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答案:C6.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产量B. 提高农产品质量C. 提高农业管理水平D.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答案:C7.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是()。
A. 农业技术化B. 农业市场化C. 农业社会化D. 农业现代化答案:B8.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是()。
A. 政府推广B. 企业推广C. 农民自推广D. 社会化服务推广答案:D9.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农业资源短缺B. 农业技术落后C. 农业劳动力过剩D. 农产品市场饱和答案:A1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 经济效益优先B. 生态效益优先C. 社会效益优先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农业市场化答案:ABC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
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利用资源C. 提高农业产量D. 优化农业结构答案:ABD3. 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包括()。
A. 政府推广B. 企业推广C. 农民自推广D. 社会化服务推广答案:ABCD4. 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农业政策B. 农产品市场C. 农业生产过程D. 农业资源配置答案:D2. 农业经济学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A. 产量随投入增加而减少B. 产量随投入增加而增加C.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产出的增加量逐渐减少D.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产出的增加量保持不变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中提到的农业风险?A. 自然灾害B. 市场风险C. 技术风险D. 政策风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资源利用合理化C. 生态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答案:B、C、D2.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可能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外部性C. 公共物品D. 垄断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学科。
()答案:√2. 农业政策的制定不需要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即使不是效率最高的,但只要效率差距小于其他商品,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应该专注于生产这种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论述题1. 论述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现象。
这通常发生在企业或产业的初期,因为规模的扩大可以分摊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管理难度增加、协调成本上升、市场饱和等因素导致。
例如,一个农场在初期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可以降低单位土地的耕作成本,但当农场规模过大时,管理上的复杂性增加,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农业市场B. 农民C. 农村经济D. 农业生产答案:D2.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农业投入产出比B. 农产品价格波动C. 农业发展模式D. 农业资源配置答案:D3. 农业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
A. 提高农产品产量B.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C. 实现农民增收D. 确保粮食安全答案:C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 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 保障农民权益D.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答案:A5. 农业供给弹性是指()。
A. 农产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 农民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C. 农业生产资金的弹性需求D. 农产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答案:A二、简答题1. 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供需关系,即农业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农产品供给过剩时,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当农产品供给不足时,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实现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基础。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发展方式。
它的意义在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分析题1. 描述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挑战。
答: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加工和价值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
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农业产业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农民缺乏这方面的资源。
其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可能失去土地经营权,导致社会稳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多选80题多选题:
1、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BCDE )
A、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B、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大小
C、农产品用途的广泛水准
D、农产品的必需水准
E、工业对农产品的依赖水准
2、属于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的有( AE )
A、按产品种植面积补贴
B、食物安全储备
C、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D、不挂钩收入支持
E、价格支持
3、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合作社曼彻斯特原则中有( ADE )
A、关心社区
B、一人一票制
C、现金交易
D、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E、对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则
4、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 BDE )
A、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
B、该农产品的价格
C、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
E、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5、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有( AC )
A、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水准
B、农产品用途的广泛水准
C、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期的长短
D、农产品的可替代水准
E、农产品的必需水准
6、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则中有( ABC )
A、自愿互利原则
B、一人一票制
C、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D、出售商品分内部价和市场价
E、如实介绍商品 E
7、如果小麦的需求弹性是0.10,那么说明( AB )
A、小麦价格每上涨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0.10%;
B、小麦价格每下降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增加0.10%;
C、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上升10%;
D、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0%;
E、小麦价格每上涨0.10%,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
8、下述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观点,来自于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 BC )
A、促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
B、原住地缺少工作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C、迁入地公共设施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是拉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D、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流动,因为收入之间的明显差别。
E、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持续扩大生产,农村人口持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9、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有( ACE )
A、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B、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C、自然灾害救济
D、营销贷款
E、食物安全储备
10、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 BCDE )
A、消费者人口数量
B、生产者对未来价格预期
C、农产品的商
品化水准
D、生产者的数量
E、该农产品的价格
11、农产品差价包括( AC )
A、农产品地区差价
B、不同粮食之间的差价
C、农产品批零差
价
D、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品之间的差价
E、粮食与土特产品之间的
差价
12、市场失灵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有( AD )
A、市场无法防止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提供环境物品),导致过恳
和水土流失、过牧和草原退化、化肥农药污染。
B、农产品价格总是偏低。
C、农产品需求弹性小。
D、市场经济会导致城乡收入差别增大
E、农产品供给弹性小
13、农业弱质性表现在( ABCD )
A、农业依赖土地资源,很难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发展
B、农业依赖天气等自然因素,产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从而引起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