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四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二单元《唱歌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劳而获的情况?”比如,有时候我们可能希望不用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首歌曲的奥秘。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音乐游戏和分组讨论的形式。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节奏,也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确保讨论的内容能够紧扣教学目标。
此外,我也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比如是否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让抽象的音乐概念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我也在考虑引入一些课堂评价机制,让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简谱的识读:学生需掌握《守株待兔的老农夫》中出现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对应的节奏,并能够准确读谱。
-歌曲演唱技巧:学生需学会正确的呼吸控制、发声方法,以及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歌曲情感表达:学生应理解歌词内容,能够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音乐活动体验:通过分组演唱和角色扮演,学生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
-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八分音符的节奏感较难掌握,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教师的耐心指导。
-歌曲音准的把握: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于一些音高的转换和保持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长音的持续。
冀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第2单元《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冀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2单元《愉快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音乐作品《愉快的梦》的节奏、旋律、和弦等基本特征;2.学生能够掌握曲目的整体感,对于曲目的整体把握能力有所提高;3.学生能够通过与他人协作演奏《愉快的梦》,培养其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的掌握;2.节奏和旋律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弱拍的处理;3.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如合奏、反复弹奏等。
三、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本单元的音乐作品为《愉快的梦》。
这首曲目是一首结构严谨的萨克斯风协奏曲,由美国爵士萨克斯风演奏家和作曲家约翰尼·霍奇尔创作。
这首曲目的特点是轻松愉快,旋律优美,非常适合初学者练习。
2. 教学活动步骤一:整体感的拓展1.首先,播放全曲,让学生以感受的方式了解整首曲子的样子、气质(注意带好耳机,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2.指挥老师可以带领全班制造出轻松、欢乐、愉悦的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态。
3.逐个碎片化的乐段,加以分解,轻松地学习、熟悉整个曲子。
4.通过反复听、吟唱,使学生对曲目的整体感有更好的理解。
步骤二:节奏和旋律的学习1.节奏:老师可以先教授第一个奏鸣曲乐章的节奏。
本曲目主要采用4/4拍子,这意味着每个小节中会有4个拍子。
将带着“强-弱-中-弱”掌握这首曲子的基本节奏。
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在分类半音上每个拍子上开始的位置不同,这意味着需要对其进行区分。
2.旋律:学习的时候要详细阐述各个乐段的通顺发展、主次关系、概览全貌等。
特别注意音乐的标记,要引导学生发觉其作用,指导学生在演奏中实现音乐的表情和情感。
步骤三:合奏演奏1.先让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奏低音部、一组演奏高音部,并且让他们交替演奏;2.交替练习,直到组内学生都掌握了自己部分的演奏;3.在巩固各自部分后,老师可以带领全班进行合奏练习,让学生们互相配合演奏。
步骤四:音乐表演在音乐学习中,表演是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将这首曲目表演给同学和家长,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成果,更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老鼠和大象》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歌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老鼠和大象》是一首儿童题材的叙事歌曲。
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以及插入的风趣念白,叙述了大象与老鼠在广场相遇的情景,表现了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老鼠不自量力的下场。
歌曲诙谐、幽默,极具儿童特点。
歌曲为两个乐段的结构,表现形式多样。
第一、三段歌词是演唱,第二段歌词以按节奏念白的形式出现,突出了歌曲的诙谐、幽默感。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颖的事物充满的了好奇,她们的注意力开始集内心向往成功,乐于展示、表现自己,并且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于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比较熟悉,能够准确说出其形象特征,但如何准确用音乐的手段表现音乐形象还有待引导和学习。
其次,对于弱起的十六分节奏的掌握比较困难,本歌曲又将其放置于歌曲的开始部分,更加大了难度,如何引导和采用辅助措施使学生掌握是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用说唱结合的形式,幽默、形象的表现歌曲,明白待人友善,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事情的道理。
2、通过学习歌曲掌握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弱起节奏型并能将一字多音的乐句唱准确。
3、通过拓展欣赏《哪吒再生》引导学生体会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所营造的不同效果,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说唱结合的形式,表达歌曲幽默、诙谐的戏剧效果。
2、教学难点:前八后十六弱起节奏的掌握,以及一字多音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动物头饰、电子琴六.教学活动导入:出示老鼠和大象的图片,引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顺势引出课题《老鼠和大象》。
1、初听:师: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音乐中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初听歌曲)师:老鼠和大象之间发生了什么??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些什么呢?(生:大象驮着糖果和鲜花,老鼠嘲笑他)一段短小的音乐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老鼠的渺小,以及他自不量力的下场,而大象善良乐观的生活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的使者,正能量的化身。
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3.歌曲《小星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星星故事。
4.综合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故事,并进行表演。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本单元通过欣赏和学唱一系列富有故事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想象力。主要内容包括:
1.歌曲《两只蝴蝶》:学会演唱这首歌曲,理解歌曲中的故事情节,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了音乐与故事结合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从这个环节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讨论中显得较为被动,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了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了提问和点评。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了全班对音乐与故事结合的认识和理解。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提问和点评时过于紧张,不敢大方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练习的机会。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音乐教材,包括歌曲、乐理知识等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为歌曲《两只蝴蝶》准备相关的动画片段,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故事情节;为故事《龟兔赛跑》准备配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在故事表达中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苗岭的早晨|人教新课标(2023秋)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苗岭的早晨》相关的音乐问题,如旋律、节奏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演奏乐器或拍手,体验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最后,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尝试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提问、讨论、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教学节奏的调控,确保课堂氛围既活跃又有序。
2.教学难点
a.音准控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五度、六度的音高跳跃可能存在难度,需要反复练习。
-教学策略:通过音阶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头声,避免嗓子用力。
b.节奏准确性: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通过身体动作、拍手等直观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逐步提高准确性。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音长:通过练习,学生应能区分并准确演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节奏: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练习不同的节奏模式。
c.情感表达: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背景了解: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跳起来单元教材分析:《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
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
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歌曲《我和提琴》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
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
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
曲中出现了“”节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
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
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
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
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歌曲《跳吧,跳吧》这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
其基本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唱舞蹈时的欢乐情景。
第二乐句曲调作了五度的大跳与第一乐句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欢乐的情绪时起彼伏,把新疆塔塔尔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欢乐舞蹈的热烈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单元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有些坐不住,不能理解音乐的内涵,教师在上课时,要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去,充分理解音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2.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3.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教学准备】碟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
二、欣赏音乐《草原放牧》1.听录音。
2.学唱歌曲《草原赞歌》(1)这是美术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题歌。
《草原放牧》的主题就是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2)引导孩子们分辨歌曲调式和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特点:调式是羽调式,结尾音是la。
前两个乐句运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法,除了第一小节不同外,其他部分的旋律都是相同的。
(3)随伴奏再次演唱。
3、欣赏《草原放牧》的引子和第一部分。
4、欣赏第二部分。
5、完整欣赏6、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和谐地演唱合唱部分。
2.能与老师合作表演,用歌声和带节奏的念白“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知道《老鼠和大象》的寓意。
【教学准备】碟子教学过程一、编创导入。
1、师按节奏读歌词片段,引导孩子们关注歌词及其节奏的特点。
2、孩子们按节奏朗读歌词,老师敲击节拍。
3、孩子们用 do、re、mi、sol 即兴编创一句歌词的旋律,教师先示范。
二、初听歌曲1.教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并引导孩子们听出歌曲唱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三、学唱歌曲。
1、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2、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3、合唱第二乐段。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欣赏《哪吒再生》【教学目标】1. 能分辨《哪吒再生》四个部分的音乐在速度、节奏和情绪上的特点。
2.能联想四个部分的音乐表现的情景。
四年级音乐上第二单元教案
本单元紧紧围绕“丰收之歌”这一主题,以“庆丰收”作为串联人文内容与音乐活动的线索,所选的曲目都与丰收、农忙有关,节奏动感较强。
要求师生投入欢快、喜悦的感情。
演唱歌曲《丰收之歌》《打麦号子》,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音乐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喜获丰收时的喜悦。
充分体验、感受、分享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歌颂丰收的音乐。
对表现劳动生活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号子这一民歌体裁。
在欣赏领唱与合唱《丰收歌》民乐合奏《喜洋洋》时,把“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
在听赏活动中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相似的音乐情绪,紧紧围绕让学生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进一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单元(或主题)学习效果评价及结果分析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描述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听赏与评述1.感受体验歌乐曲中各段落的
情绪与节拍。
2.能用肢体语言、打击乐器等方
式音乐情绪与节拍的变化。
3.感受民乐合奏《喜洋洋》的情
绪特点。
1.感受体验歌乐曲
中各段落的情绪。
2.感受《喜洋洋》情
绪。
能感受并
说出歌乐
曲情绪的
不同。
独唱与合作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达歌
曲的情绪。
2.唱准高音和分解和弦式旋律。
1.能有表情地演唱
歌曲。
2.知道号子,及其主
能跟随伴
奏音乐演
唱歌曲。
部编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并能够感受和表达节奏;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演奏体验集体协作的乐趣;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中的节奏感:介绍音乐中的节奏感,通过简单的鼓点演示让学生感受和表达节奏;2. 集体演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音乐欣赏:选择一首简单优美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示范演奏法:教师通过示范鼓点演示,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节奏;2.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意识;3. 对话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学生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4. 视听教学法: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通过简短的引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2. 讲解:向学生介绍音乐中的节奏感,并进行鼓点演示示范;3. 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集体演奏练;4. 合奏:让各小组在整体上进行合奏,形成完整的音乐表演;5. 欣赏:选择一首简单优美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力;6.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效果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听觉评价:观察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节奏感表达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2.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集体演奏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评估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力;3. 反馈评价: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互动,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研究收获。
六、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进行欣赏;2. 音乐乐谱:提供给学生进行集体演奏;3. 鼓类乐器:用于鼓点演示和集体演奏。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人音版)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增进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谱曲家如何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和描绘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学习唱歌、齐唱、说唱等技能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
4.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小合唱、小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信心。
教学内容1.民族音乐之民间乐器–学习民间乐器及其演奏方式。
–看MV《小调查》。
–组织小合唱《鼓乐》。
2.唱听音乐欣赏–谱曲家——丁伯康。
–赏析丁伯康的诗歌作品《秋》,学习表情和语调的演唱方法。
–学生感受颜色、情感和气息等与声音有关的元素。
–听到《秋之祭》的“蝉声”,在音乐里找到这个声音和它的表现手法。
–学习英文歌曲《Stand By Me》,提高唱歌技巧和英语口语。
3.语能表演–学习说唱技巧。
–听海外艺人的表演录像,欣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表现手法。
–学习和表演《咿呀咿呀哟》和《猜谜语》。
教学策略1.社会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具有富有吸引力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学习,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2.视听教学法:通过丰富的音乐作品、MV、影视作品等视听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听、看、领会,增强学生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3.体验教学法:给予学生机会通过说唱、合唱等方式进行表演,提高学生表现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热爱音乐的意识。
4.多媒体互动教学法:引入多媒体设备和软件,让学生了解和使用新技术与音乐进行交互,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视野。
注意事项1.学习方法:听歌、演唱、表演,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全力以赴,多体验多尝试,了解语言、音乐和身体语言的协调。
2.外出活动:场地考虑卫生和安全,避免人员过多,教师应全程陪同。
3.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乐器、气息、耳朵和声音等方面,让学生养成观察和表现的习惯。
4.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和班级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和安排,培养实际操作和表演体验。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教案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音乐中的故事》是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本单元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龟兔赛跑》、《小矮人与巨人》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故事的完美结合,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和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故事的喜爱程度较高,通过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3.通过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方式及其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3.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讨论法:分组讨论音乐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创作音乐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作品,如《龟兔赛跑》、《小矮人与巨人》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龟兔赛跑》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简要介绍音乐作品的基本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龟兔赛跑》音乐作品,包括作者、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故事情节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二、这是本套教材系列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四次出现。
通过演唱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 使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少数民族歌曲, 有的是儿童题材的如布依族的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侗族大歌《小山羊》;有的是流传很久的经典民歌, 如壮族民歌《唱山歌》, 他也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
欣赏的两首器乐作品中, 一首是小提琴独奏曲, 一首是琵琶独奏曲, 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同时, 增进对这两种乐器的认识。
三、竹竿舞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
许多少数民族也都有不同的竹竿舞, 竹竿舞动作简单, 不受场地限制, 必将是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唱山歌》, 并能背唱。
2.知道《久不唱歌忘记歌》是布依族民歌。
知道16分音符, 并能吐字清晰的演唱。
知道《小山羊》是侗族大歌, 能分辨出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3.能感受并说出《苗岭的早晨》表现的优美和欢快的情绪, 初步知道苗族飞歌, 能哼唱主题, 能分辨乐曲三部分音乐结构, 并联想苗族山寨的秀美风光。
五、4.知道《天山之春》是一首具有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琵琶独奏曲, 能哼唱第一主题。
六、5.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 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 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并能背唱。
2.知道《久不唱歌忘记歌》是布依族民歌, 认识十六分音符, 并能吐字清晰的演唱。
3.能够分辨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
4.知道《小山羊》是侗族大歌, 能分辨出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二)教学难点:1.能感受到并说出《苗岭的早晨》表现的是优美和欢快的情绪, 初步知道苗族飞歌, 能哼唱主题, 能分辨乐曲三部分音乐结构, 并联想到苗族山寨秀美风光。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3.知道《天山之春》是一首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的琵琶独奏曲, 能哼唱第一主题。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老鼠和大象》教案新人教版(精选五篇)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老鼠和大象》教案新人教版(精选五篇)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老鼠和大象》教案新人教版《老鼠与大象》教学目标:1、学生在会唱歌曲《老鼠与大象》的同时,能够根据歌曲的意义,无论是动作还是演唱都要达到模仿式的形象表演。
2、学生能够完成《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并在游戏中加入表演。
3、通过歌曲中的朗读,学生不断领会歌曲的意义,进一步感悟动物之间的生物链与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说儿歌,讲故事1、听《小老鼠》歌曲进入教室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歌曲里唱了些什么?生: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淅沥咕噜滚下来。
师:你们说,老鼠是我们的朋友?还是?生:它不是好动物,他给我们带来危害……。
师:是呀,老鼠给我们带来得危害真的是很大了,而今天他却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上。
2、出示《老鼠与大象》朗读部分的歌词(二)说歌谣,模仿唱1、学生有感情地读歌词第二段。
2、学生为歌词划分节奏,按节奏变换音色地读歌词。
3、师: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生:老鼠,大象。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老鼠的叫声和大象行走时的声音如何?4、出示《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
A、先拍节奏后填词按节奏模仿声音(拍节奏时,先拍大象的声音)。
B、先分声部练习,再两声部合。
(三)做模仿,拓知识1、按第二段歌词的故事内容,按声部,分角色,边有节奏的模仿声音,边模仿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2、师:同学们,老鼠要吃糖了,那是什么行为呀?生:是偷东西,搞破坏……。
师:那你知道老鼠都有什么危害呢?生:……。
师:1、在人居住的环境里,常见的有褐家鼠、小家鼠、黑家鼠等;在野外生活,有时进入住宅的有黑线姬鼠、田鼠等。
家鼠多在仓库、厨1 房、鸡舍、猪圈、下水道、地板下掘洞栖息。
鼠的食性杂,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力高。
雌雄鼠交配后,经过三周就可繁殖一代。
每次产仔鼠4-8只,多时12-17只。
仔鼠一般两个月成熟,即可交配繁殖。
一对老鼠一年内能繁殖2-8次,可繁殖成百上千只老鼠。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 后 记 (第 篇)
3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课 题 《我们的田野》 课时 3-2 日期
1.欣赏《晓风之舞》(钢琴独奏)学生通过听、动结合等方式,先行熟悉, 再听全曲时,通过标记、身势动作等,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旋律的出现做出 教学目标 反应,进而把握乐曲结构。2.学习、巩固切分节奏和前半拍休止节奏;进一 步感受、了解“三部曲式”这种音乐作品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2.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 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 1. 引导学生能听辨《晓风之舞》中三条旋律出现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良 好的听辨能力 能把握大跳音准和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通过歌曲的演唱,进一 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 演唱。难点:通过听辨、感受、评析乐曲中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钢琴、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 等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课 题 《五月的夜晚》 课时 3-1 日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五月的夜晚》,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 赞美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有关匈牙利的有关知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歌曲 的欲望。 3、知道保持音和跳音的不同演唱方法,感受音乐的美妙,唱出自己对歌曲 的感悟和理解。 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学生发现歌谱中“重复”的创作手法,唱出歌曲中的保持音和跳音。 2、歌曲的表达和处理。 钢琴、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 等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1.聆听歌曲 (1)听了这首歌,你们仿佛闻到了哪些花的香味? (2)除了闻到花香,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生陈述歌词) (3)你觉得歌曲的情绪如何? 这首歌的歌名叫《五月的夜晚》 ,是一首匈牙利民歌。歌曲描写了匈 牙利五月的夜晚那浓浓的春意。虽然匈牙利的春天来得比较迟,每年五 月他们那里的春天才悄然而至,但一点也不比我们这的春景逊色。 一听到这首五月的夜晚的音乐旋律就仿佛感受到那种晚风吹来的舒 适,花儿绽放瞬间的惊喜,白雾缭绕,轻沙弥漫。 2.演唱歌曲 (1)下面我们放慢速度,跟琴轻声地用 la 来哼唱,体会那种美丽的景 色。 (2)这首歌一共有五乐句,歌曲中两句旋律(一、二乐句)有什么特点? (旋律相同) (3)同桌合作,自学这两句歌谱。 (4)师手势做旋律走向唱第一句歌谱,生接口跟唱第二句。 (5)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旋律了?是哪句?(三、四乐句) (在乐 谱上画“~~” )师生直接跟琴接口唱这两句,并做旋律走向手势。 (6)跟琴唱歌词。 (唱两遍) 3.歌曲出理 (1)保持音与跳音唱法的对比 a 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在音符下面做了什么变化? 大家认识这个记号吗? 这一记号叫做“保持音” 。保持音的作用就是把音保持住,唱足了音符 的时值。同学们听听老师这么唱对不对?(师故意用顿音唱旋律) 不对在哪?(没有唱足一拍和两拍的时值,好像唱的是“跳跳鼠呀 跳呀跳”的感觉) 那这样唱呢?(师示范正确的保持音唱法,学生比较一下,加了保持 音效果更好) 师总结:保持音记号我们要唱的连贯、饱满,一起来把这两句唱一唱。 b 再来看最后一句“树上”两字的音符下面有什么变化? 大家认识这个记号吗? 师引导:仿佛透过白色烟雾,在朦胧中看到不远处的苹果树开满了花, 同学们的心情怎样?(激动) 这一记号与保持音的作用相反, 不能唱得连贯、 饱满, 而应唱得像 “跳 跳鼠”的感觉,轻巧、跳跃、有弹性。 “花”的时值要唱足。一起来唱这 一句。 c“五月晚风多清凉,轻轻吹我脸上。紫色丁香正开放,花儿多么芬 芳。 ”这两句我们可以介于保持音唱法和跳音之间来唱。听老师唱一遍。 生模仿。师弹琴生随琴唱三个部分。
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音乐中的故事》是人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通过歌曲、故事、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经典儿歌《两只老虎》的变奏版本,以及其他富有童趣的歌曲和故事,如《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具有好奇心、好动性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
然而,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用音乐表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3.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与故事的融合表现。
2.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
3.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分析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音乐创编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机会。
3.教学素材:收集与课程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素材等。
4.录音机、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中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呈现(10分钟)播放经典音乐作品《两只老虎》的变奏版本,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后的故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随后,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唱溪歌》优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唱溪歌》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唱溪歌》这首歌曲。
2. 学生了解《唱溪歌》这首歌曲的背景。
3. 学生能够通过这首歌曲感知大自然,体会水的流动之美。
4. 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创作一首简单的小诗歌。
教学准备1. 《唱溪歌》音频文件、视频文件。
2. 乐器:手风琴、小提琴等。
3. 用于创作小诗歌的卡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介绍研究目的,调动学生研究兴趣,播放《唱溪歌》音频或视频文件。
正文(30分钟)第一部分:唱《唱溪歌》(10分钟)1. 教师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唱溪歌》这首歌曲的内容。
1. 教师演示唱歌动作,学生跟唱,并分组练。
第二部分:了解《唱溪歌》的故事背景(5分钟)1. 教师简述《唱溪歌》的故事背景。
2. 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或进行简单的情景模拟。
第三部分:感知大自然,体会水的流动之美(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体会水的流动之美。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感和感受。
第四部分:创作小诗歌(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诗歌创作方法。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歌。
结束(5分钟)1. 展示学生的诗歌作品。
2. 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研究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认识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表演、创作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感知自然,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水的流动之美。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哪吒再生》人教新课标(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哪吒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点。《哪吒再生》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它传递了勇敢、坚持和再生的精神。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它们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哪吒再生》这首歌曲,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创作实践: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吒再生》时,重点关注歌曲中特有的音程跳跃和复杂的节奏型,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
-在音乐知识方面,强调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不同音符时值的识别和运用,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音乐欣赏环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哪吒主题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风格、情感表达等要素,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哪吒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团队协作:在分组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每个成员的贡献和意见,促进学生有效沟通和协作。
举例解释:
-针对歌曲演唱技巧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专门的声乐训练,如呼吸控制、音准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高音和复杂节奏的困难。
-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难点,教师应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形谱、肢体动作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音符时值和音高。
5.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学习《哪吒再生》这一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 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音乐欣赏与朗读等方式, 感受田园幽静美、开阔美, 达到对田园的赞美与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① 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 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 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 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献给田野的礼物
1.师: 大家唱的真好! 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家乡的美, 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 下面大家准备一下。
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有两处出现了小问题, 第一处是, 第一乐句的结尾的最后一个音田野的“野”字, 只要唱一拍, 但是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往往会拖拉, 造成节奏的拖拉, 影响了下面的演唱。还有一处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的开头, “无边的稻田”的“无”字唱的时候出现偏快的现象, 这两处问题出现后, 经过听唱、看唱(配合老师的指挥动作), 最后学生就掌握了, 弱起拍的演唱掌握的还可以。通过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 单单让学生唱唱、说说、讲讲, 是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 歌曲的音域较宽, 对学生的演唱的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演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点提示: 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八分休止符, 第一乐句中, 第三小节第一拍3 0 有八分休止符
一乐句的两种不同的唱法。
12︳33333333︳305 和12︳33333333︳3 5
(目的: 对学生进行乐句听辨音的练习, 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 教案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交替出现,节奏明快,表现出丰收的喜悦;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变化,用重复的旋律强调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曲简单易学,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演唱能力,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符等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丰收的季节,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如节奏、音符等。
3.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丰收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音乐中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丰收之歌》。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季节,以及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二单元《歌表演 老鼠和大象》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乐趣。
(2)节奏把握: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节奏型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较难掌握。
-运用身体打击乐器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节奏感。
-创设有趣的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等,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复杂节奏。
(3)音乐表演:如何将歌曲情感通过表情、动作等充分表现出来,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高表演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表演 老鼠和大象》这首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节奏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尤其是在学习升降调、连音等音高变化和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复杂节奏时,他们显得有些吃力。为此,我尝试采用了柯达伊手势、身体打击乐器等方法,希望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音高和节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方法还不够到位,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找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二单元《歌表演 老鼠和大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提示: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八分休止符,第一乐句中,第三小节第一拍3 0有八分休止符
一乐句的两种不同的唱法。
12︳33333333︳305和12︳33333333︳3 5
(目的:对学生进行乐句听辨音的练习,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小步舞曲》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过程: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了解异国文化,感受音乐情绪)
乐段分析与乐句学习
(1)再听一遍,出示问题:歌曲在演唱中前两个乐句是怎样的心情,后两个乐句又发生了怎样的情绪的变化?
到“梯里通巴”是一段,快乐出发;第二段后面两个乐句,激动、迫切。
(2)划分乐句
简单复习,我们以前对乐句有了一点认识,老师还说过,多数情况下,一个标点是一个乐句,但是也有不适合的时候。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在第二乐句中“美丽的田野”的野字同学们有拖拉时值的现象把一拍唱成两拍,这个要点也需重点练习。
欣赏:《前奏曲》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两遍
歌曲中还有其它的八分休止符吗?找出来
出示在屏幕上,带着唱一唱。
将第二段歌词最后乐句对比学习,把握歌曲高潮情绪,复习反复记号。
3、齐唱
教师伴奏,学生齐唱
提示歌曲表现与各种记号的使用。
4、使用顿音记号(▼)、重音记号(﹥)给前两个乐句标注音乐符号,使歌曲表现更快乐。
从头到尾唱一遍。注意一段与二段的连接
3、学唱曲谱:
①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5 3”;“0 51 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35 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嗯miso mi
③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乐句的划分标准是:给人感觉这句话表达完了,为一乐句。
出示乐句:听一听,
明确歌曲整体结构,把握两个乐句。
(3)学唱乐句
第一段情感分析后,唱两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着两个乐句。
第二段情绪分析后,唱两遍: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后两个乐句。
好,我们能不能将四个乐句连起来唱一唱呢?
2、学习重点乐句
跟老师按节奏读一遍“梯里通巴”,学生跟完,问:意大利的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范唱一下,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进行简单讲解。4·3︳2 6 –5·4︳3 5 –43︳2 3 4 5︳433450
听,他们唱着跳着从远处走来了。
(目的:引出歌曲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1、欣赏与分析
问题:欣赏完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
“梯里通巴”或者“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等。
“当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说明了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非常好的天气。
“梯里通巴”什么意思呢?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歌曲:《田野在召唤》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Hale Waihona Puke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二、学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献给田野的礼物
1、师:大家唱的真好!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家乡的美,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下面大家准备一下。
2、学生表演和展示。
师:大家虽然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色块和线条,但是已经表现你们家乡的美,表现出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都很棒,我为大家鼓励!
歌曲《我们的田野》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
1、唱好“0X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5、分析歌曲《田野在召唤》的含义
分析“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
问题:歌曲中,“梯里通巴”可能是谁发自内心的声音?如果你是他,你可能说什么?还有别的可能性吗?
解释“梯里通巴”就是意大利的音译,实际的意思就是:来吧,快来吧!
要求:请带着感情再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
三、总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了歌曲的热情、奔放与欢快活泼,认识了多种音乐符号。
介绍歌曲《田野在召唤》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而“梯里通巴”就是“快来吧”、“快快来吧”的召唤声。)
情感有了(活泼欢快),速度有了(中速),那么这首歌曲应该是2/4拍的。
3、通过音乐欣赏与朗读等方式,感受田园幽静美、开阔美,达到对田园的赞美与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2、八分休止符的认识与使用
3、歌曲结构两段体的把握与两个乐句的学习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场:春天来了,田野里的庄家也开始茂盛地生长了。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的田野》,再次感受田野音乐的连贯、优美与舒畅。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风格的田园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