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教材共47页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目录•职业卫生健康概述•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健康监测与档案管理•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制度•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PART01职业卫生健康概述定义与重要性定义职业卫生健康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为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和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职业卫生健康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职业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职业病发病率高、危害因素复杂等问题。

国内现状国外现状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在职业卫生健康方面投入较大,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职业卫生健康将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和智能化管理。

030201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法律法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等。

标准各企业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PART02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性危害因素常见职业危害因素01020304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

包括有毒物质、粉尘、烟雾、蒸汽等。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包括工作压力、精神疲劳、职业倦怠等。

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检查等方式识别危害因素。

现场调查法使用专业仪器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识别危害因素。

监测法通过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与职业相关的健康问题,进而识别危害因素。

健康检查法危害因素识别方法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分级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的危害因素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包括消除、替代、工程控制、个人防护等。

持续改进定期对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审和改进,确保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重要性
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 面的责任和义务。
标准
涉及工作场所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 准等,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责、制度、程序等,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针 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 医疗救护、防护用品和装备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工程分析法
类比法
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原辅材料 使用等进行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及其分布、浓度和强度。
利用相同或类似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监测数 据和经验,评估本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及其危害程度。
风险评估流程
危害因素识别
识别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应急救援等。
培训方法与形式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 种形式进行培训。
VS
பைடு நூலகம்
培训形式
可集中培训,也可分批次、分岗位进行培 训,还可利用网络在线培训等方式。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际操作评估等方式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 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
健康检查: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 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职业卫生检测:对生产环境中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定 其浓度和暴露水平
医学观察:对疑似患有职业病的 员工进行医学观察,确定是否患 有职业病
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
地方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执法 情况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粉尘类: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等 放射性物质类:包括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物质类:包括铅、汞、锰等重金属以及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物理因素类:包括噪声、高温、振动等
• 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职业卫生意识;加强现场管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机会
• 控制方法: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通风、除尘等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确保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定期进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ppt公司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 培训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职业卫生概述
0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识别
03
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实施
04
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
05
职业卫生管理与培训Fra bibliotek06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课件
呼吸保护器
呼吸保护器是一种特殊的防护设备 ,可以防止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的 吸入。
听力防护设施与用品
耳塞
耳塞是一种常见的听力保护用品 ,可以防止噪音的进入。在职业 卫生健康中,耳塞可以保护工人
的听力不受损伤。
耳罩
耳罩是一种覆盖整个耳朵的防护 设备,可以防止噪音、振动等对
耳朵的损伤。
听力保护器
听力保护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可 以减少进入耳朵的噪音强度。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形式
包括讲座、研讨会、宣传册、网络课程等。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途径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专业机构的咨询服务等方式 进行。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效果评估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实际操作评估等方式进行。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案例四:某电力企业高温作业防护措施案例
总结词
该电力企业在高温作业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包 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通风和降温设施建设、提 供防暑药品等,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详细描述
该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高温作业带来的危害采 取了多种防护措施。首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 免在白天的高温时段进行户外作业。其次,加强通风和 降温设施建设,如在工作场所安装大功率风扇、空调等 设备,以降低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为员工 提供了防暑药品和保健品,以增强员工的身体抵抗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 安全。
案例三:某机械加工企业噪声污染治理案例
总结词
该机械加工企业在噪声污染治理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包括设备改造、隔音设施建设、员工防护等,实现 了噪声的有效控制。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12



4、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肺部 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5、粉尘与尘肺病预防防尘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 动; 2)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 途径; 3)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4)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 并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5)加装防尘罩,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 6)个人防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 7)维修管理,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8)定期检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定 期的健康检查。
行政人事部
1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 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 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 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 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 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 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 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中暑预防 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 加强个人防护及医疗预防。 急 救:迅速把病人移至阴凉处,平卧休 息。 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在头部、 腋窝、股窝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与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吹风, 帮助散热。 针刺人中、曲池、百会穴位。 口服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 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范措施。
经验教训总结
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 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方案。
Part
06
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 设
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求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企业的职
业卫生工作。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02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可引起各种传染病。
寄生虫
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等 ,可引起寄生虫病。
动植物毒素
如蛇毒、蜂毒、河豚毒素 等,可引起中毒、过敏反 应等。
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可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问题
工作压力大、倒班工作等可导致 睡眠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 措施,降低噪声对工人的 影响。
操作规程与培训制度
01
02
0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要 求,规范工人操作行为。
实施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 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工人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 应对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高温
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热射病、 热痉挛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
有毒物质
1
如铅、汞、苯、甲醛等, 可引起中毒、癌症等。
农药
4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 可引起中毒、神经系统疾 病等。
粉尘
2
如煤尘、硅尘、棉尘等,
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疾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PPT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PPT课件
负担,又促使大量排汗。 ➢饮水和补盐同时进行,不能单纯补充水分。
CHENLI
16
三、中暑预防
高温与中暑
➢ 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加强个人 防护及医疗预防。 ➢ 急救: 迅速把病人移至荫凉处,平卧休息。 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在头部、腋窝、股窝
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蒸气或雾滴的状态出现,在防护不严或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在生 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经进入 人体,損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引起职业中毒。
例如:
➢剌激:焊锡产生的松香烟雾会剌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 ➢腐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强酸及碱会灼伤皮肤。 ➢有毒:吸入过量干洗或除污用的溶剂如四氯乙希,会损害肝脏或肾脏。 ➢重金属:电镀或制造镍镉电池所用的镉,吸入人体后会损害肾脏。
粉尘分类,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以下三类:
➢无机性粉尘,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 1. 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铁、锡、铅、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 2. 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3. 人工无机粉尘: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有机性粉尘 1. 植物性粉尘: 例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等粉尘。 2. 动物性粉尘: 例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
➢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 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 的作业;
➢ 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 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CHENLI
6
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须承担哪些义务?
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 也应当履行自已的义务: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教材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教材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教材二〇一六年一月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讲义第一部分职业卫生知识的基本概念1职业卫生是一门研究劳动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侵袭;预防发生职业病的学科..2作业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3职业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4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5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6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7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知识一职业卫生知识概述1.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工作内容职业卫生工作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它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目前;国家职业卫生工作遵循“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两为”方针;在业务管理上实行“预防为主;分类管理、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基本工作有三个层面;即:①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评价;②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健康监护;③职业病患者诊断和治疗..2.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其中;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生理因素;与作业场所环境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损害健康;所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较多;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因而职业病并不仅限某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总称..按照国际惯例;凡是经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患者依法享有特定的补偿待遇..法定职业病划定范围的大小;世界各国并不完全一致..各个国家主要依据本国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对职业病的认识来确定.. 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4.职业病预防原则与基本措施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③三级预防;对乙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落实三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有:①实施劳动卫生监督;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以及事故性处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是其重要的内容;②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常见的卫生技术措施有从工艺上改进、防止有害因素逸散;推广运用低毒;无毒的材料或技术;配置个人防护用品、通风防尘等;③职业性健康体检..已成为常规的措施有就业职业性体检;定期职业性体检和离退休职业性定检..5.职业病的管理职业病管理已由传统式的行政管理、经验管理转向依法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管理主体;它依据有关职业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遵守劳动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职业卫生法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现有的法规..目前在用的职业卫生法规均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主要有三类;即:①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法规;有防尘防毒;尘肺病防治;女工劳动保护条例;决定或规定等;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联合颁布的规章..如劳动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健康监护规定、职业病管理办法等;③省级政府或省人大颁布的法规或规章..职业病报告管理..有卫生监督统计报告、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紧急报告等制度..职业病范围及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办法..有职业病范围规定;统计报告管理体系;职业病患者待遇规定等项..6.职业禁忌证劳动者原有的疾病或潜在的病症;容易因接触职业性因素而加重;或发生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因而不宜从事某种作业;这些机体异常功能状态或疾病称为职业禁忌证..如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不宜从事锰作业;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不能从事钒作业..职工在参加工作上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以确定有无该工种的职业禁忌症;是否适合该工种工作..在工作岗位变动或长期病假复工前;也应进行健康筛检..从事某项工作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体检;与上岗前体检资料作比较;藉以评价有无职业危害的损伤..对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工;应按规定不得上岗工作..对在岗职工;一旦发现职业禁忌证;应及时调离;改作其他工作..对已经治愈的职业禁忌证职工;则可从事原工作..7.职业病及职业性外伤致残程度鉴定为配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的保险与赔偿法规实施;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J16180-1996;用以规范有关授权机构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伤或患职业病后;于国家社会保险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满时通过医学检查对伤残失能程度的判定..根据“标准”规定;申办致残程度鉴定须服从2个规定;一是须先获得工伤、职业病证明..工伤者须由当地劳动部门出具证明;职业病必须由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证明..二是致残程度鉴定权由有关授权机构行使;即由授权机构作出的判定结论才有效..致残程度主要依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护理的依赖程度;并还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判定分级..残情划分为十级;残情程度依级别值由小到大递减;1级最重;10级最轻..8.女工职业卫生保护女工健康是我国一贯的政策..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某些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妇女健康具有较大的或特殊的影响;故应特别重视女工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妇女不宜从事持续负重20-25Kg以上的重体力劳动;不宜从事高温或低温环境作业、不会引起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长期强制体位的作业以及有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度危险的作业要加强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保护..女工在月经期不应从事高空、装御、搬运及接触冷水的作业..怀孕女工应暂时调离以下作业岗位:毒物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高温及高温作业岗位、全身性振动的作业岗位..怀孕女工不应延长工作时间和参加夜班作业..在围产期;应尽可能做到产前休息14天;产假满恢复工作时;先安排一定时间的过渡性工作;使女工逐渐适应..在哺乳期要保证国家规定的哺乳时间;并应尽可能暂时脱离接触有毒物质的作业..工厂哺乳室应必须有卫生设备;使女工在哺乳前能换下工作服并将手洗净..二、有害工作环境、职业性危害因素及控制一有害工作环境、职业性危害因素1、什么是有害工作环境有害工作环境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时;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空间的总称..有害工作环境一般是指高温、高寒、井下、剧毒、高噪声、高浓粉尘、大振动、强辐射等工作环境和场所..劳动者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劳动;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并且持续到一定时间;则可能产生不同的有害后果..比如;有害因素引起身体外表的改变;如皮肤色素沉着等;有害因素降低对一般疾病的抵抗能力;出现患病率增高的情况;有害因素造成特定的功能性和器性病理改变;引起职业病等..各国非常重视这些工作环境对职工的危害情况;一般都通过加强劳动保护;改善环境条件的措施;同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对在有害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规定了比较优厚的保险待遇..2、什么是职业性有害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病的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刺激性毒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光气、氯化氢、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气、硝酸蒸气、高分子化合物等;血液性毒物;如苯、苯的硝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亚硝磷盐、砷化氢等;神经性毒物;如铅、汞、锰、四乙基铅、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物、汽油、四氯化碳等..生产性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包括三类: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砂、煤、石棉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铅、铜、锰、锡等效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玻璃纤维、水泥、金钢砂等..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烟草、木材尘、棉、麻等;动物性粉尘;如毛发、骨质尘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人造纤维尘、塑料等..混合性粉尘是指无机性粉尘与有机性粉尘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存在的粉尘;如合金加工尘、煤矿开采时的粉尘、金属研磨尘等..3、什么是职业性有害物理因素职业性有害物理因素主要包括:1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寒、高湿、热辐射等;2异常的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3生产性振动、噪声;4非电离辐射;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激光、高频电磁场、无线电波等;5电离辐射;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宇宙线等..4、什么是职业性有害生物因素职业性有害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5、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具体包括什么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劳动强度过大;或者劳动的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态不适应..2劳动组织不合理;比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等;3长时间重复某一个单调动作;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于紧张..6、与作业场所环境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具体包括什么与作业场所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场所的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狭小;车间布置、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等;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采暖设施、通风换气设施、防暑降温设施、防噪防振设施、防尘防毒设施、防射线设施、照明亮不足等;3缺乏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二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控制控制措施的种类如下:1.替代使用更为安全的工艺方法或者材料取代现有的工艺方法或材料;这是要优先考虑的措施..2.对生产线进行隔离或封闭通过重新布置工艺流程或者设备;或者使用物理屏障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隔离或封闭..3.局部通风在污染物的源头附近将其捕捉;在污染物进入到空气或操作人员的呼吸带之前;用特制的排放它的通风装置将其排除..局部通风系统有4个主要部件;每个都要有效地保养..1罩――收集点;2排气管――送走污染物;3空气净化装置―例如活性炭过滤器;用于防止进一步污染..4风扇――驱动空气;使污染物排出系统..局部通风系统的有效性;与气罩的设计、尺寸、气流速度、收集点与污染源间的距离等相关..4.全面或稀释通风通过打开的门或者使用屋顶风扇或风机等辅助通风设备来形成自然空气的运动;达到使污染物稀释的目的..这种方法;仅在下面条件下才能考虑采用:1污染物数量很小;2在通风区域内;污染物的产生是均匀的;3污染物的毒性低..5.良好的清洁条件这包括对物料的溅落、容器的破裂和损坏采取预防及处理的措施;对物料在敞口情况下的使用进行限制等..6.减少暴露时间了解了毒物的剂量反应效应;可以采取减少暴露在该毒物下时间的措施..要注意的是;高剂量的短期暴露;也可能造成伤害..7.员工培训说明存在的危害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强调采用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掌握控制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个人的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8.个人防护用具当使用前述各项控制方法后;还不能充分地降低伤害的风险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9.辅助设施为工人提供定时的洗涤、淋浴和清洁的个体防护用具;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职业健康状态..配备足够的急救用品和应急设施;减轻危害的后果..10.医学监测定期的医学监测能够发现健康不良的早期症状;确认由于暴露在作业场所有害物质下造成的后果..医疗人员和经过训练的主管人员都可以进行这项工作..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控制一噪声使人心理上认为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统称为噪音..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1.噪声的分类噪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空气动力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2机械性噪声、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 3电磁性噪声由于磁场脉冲;导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生产场所的噪声源很多;即使一台机器也能同时产生上述三种类型的噪声..大多数生产性噪声的频率多属宽频带、中高频噪声;声压一般比较高;有的可高达120―130分贝A..2.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分为特异的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的其他系统两种..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造成下述听力损伤..1急性反应1急性听力损伤:由射击、爆炸等造成;通常是可以恢复的..2暂时听阈位移:短期暴露在噪声中;引起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恢复;恢复时间长短根据接触噪声的强度和时间而不同..2长期效应1永久性听闻位移:因长时间暴露而造成;影响内耳感音器官;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2噪声性耳聋:因长时间暴露而造成;由早期的高频3000―6000Hz下降;进展为语言频率500、1000、2000Hz的下降;感觉语言听力发生障碍..不能恢复;3耳鸣:耳鸣也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从急性的短期效应变成长期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长期接触噪声;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加高血压、心脏疾患;失眠烦燥;消化不良、胃溃疡等..因此;暴露于强噪声环境的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听力..3.噪声的控制噪声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工程控制在设备采购上;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在操作旋转式和往复式设备时;要尽可能地慢..2方向和位置控制把噪声源移出作业区或者转动机器的方向..3封闭将产生噪声的机器或其他噪声源用吸音材料包围起来..不过;除了在全封闭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效果有限..4使用消声器当空气、气体或者蒸气从管道中排出时或者在其中流动时;用消声器可以降低噪声..5外包消声材料作为替代密封的办法;用在运送蒸气及高温液体的管子的外面..6减振采用增设专门的减振垫、坚硬肋状物或者双层结构来实现..7屏蔽在减少噪声的直接传递方面;是有效的..8吸声处理从声学上进行设计;用墙壁和天花板来吸收噪声..9隔离作业人员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下;无关人员不要进入..短时间地进入这种环境而暴露在高声压的噪声下;也会超过允许的每日剂量..10个体防护提供耳塞或者耳罩..这应该被看成是最后一道防线..需要配戴个体防护用具的区域要明确标明;对用具的使用及使用原因都要讲清楚;要有适当的培训..噪声的卫生标准: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相应放宽..二振动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复振荡的现象..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1.常见的振动作业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锤打工具: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如凿岩机、选煤机、混凝土搅拌机、倾卸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铆钉机、铆打机等..手持转动工具如电钻、风钻、手摇钻、油锯、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钻孔机等..固定轮转工具如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电锯等..2.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振动病是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受外界振动的影响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按振动对人体作用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两种..常见局部振动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发白白指症..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的局部振动病列为职业病..3.振动的控制措施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如用油压机或水压机代替气汽锤、用水爆清沙或电液清沙代替风铲清沙、以电焊代替铆接等..选用动平衡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在设备上设置动平衡装置;安装减振支架、减振手柄、减振垫层、阻尼层;减轻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等..基础隔振是将振动设备的基础与基础支撑之问用减振材料橡胶、软木、泡沫乳胶、矿渣相等、减振器金属弹簧、橡胶减振器和减振垫等隔振;减少振源的振动输出;在振源设备周围地层中设置隔振沟、板桩墙等隔振层;切断振波向外传播的途径..个体防护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止手指受冷..国家标准GBJl0434―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有相应规定;超过规定时按标准缩短接振时间..三高温1.高温危害1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普通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35℃时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左右;重体力劳动作业人员的能力;30℃时只有一船情况下的50%一70%;35℃时则仅有30%左右..高温环境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引起中暑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长期高温作业数年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和消化功能障碍病症..高温作业的危害程度与气温、湿度、气流、辐射热和个体耐受性有关..国家标准GB 4200―84高温作业分级依据生产性热源、工作地点气温和劳动时间率将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GB 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是依据工作地点温度和湿度、劳动强度制定的不适用于辐射强度超过12.56J/cm2.min或3卡/cm2的高温强辐射热和露天作业..2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高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除Ⅲ、Ⅳ级高温作业采取措施..1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式;设置热源隔热屏蔽热源隔热保温层、水幕、隔热操作室间、各类隔热屏蔽装置..2通过合理组织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送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供应清凉饮料..3依据GB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的规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4使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解决高温作业危害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是隔热、通风和个体防护..四、与职业工作有关的疾病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主要是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唯一的发病因素;非职业因素也可引起发病..是在职业病名单之外的一些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但常常是职工缺勤的重要因素;是职业卫生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搬运工、铸造工、长途汽车司机、炉前工、电焊工;由于长期弯腰、下蹲、站立、躯干前屈等不良工作姿势所致的腰脊痛..长期固定姿势;长期低头;长期伏案工作所致的颈肩痛..钢琴手、小提琴手过多指腕运动而发生的手肌痉挛..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长期高度精神紧张而多发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病等等..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视屏显示终端VDT的职业危害问题近年来;由于微机的大量使用;视屏显示终端VDT 操作人员迅速增加..视屏显示终端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已成为职业卫生工作中一个关注的重点..长时间操作VDT;可出现一种名为“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这些症状经过休息一段时间可以恢复..2.疲劳导致的身体不适在从事作业过程中;体力负荷加重和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加大达到一定程度;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做疲劳..疲劳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一种警示作用..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生理性疲劳..生理学也可分为局部疲劳和全身疲劳..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疲劳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恢复;长期的累积则可导致身体部分或全身各系统的变化;如局部的肩背痛、腰痛、全身的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改变;以及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3.职业性肌肉骨骼慢性疾患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重复性的紧张劳损;出现紧张性颈部综合症、计算机键盘综合症、腰背痛等..明显的特征为受损部位的紧张、疼痛及活动受限;但X光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肩颈腕疼痛;僵硬、疲劳、痉挛、麻木、感觉异常、局部疼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