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浅析中西姓氏的差异!

浅析中西姓氏的差异!

浅析中西姓氏文化的差异题目:浅析中西姓氏文化的差异班级: 09中文2班姓名: 彭祥琴学号:学院: 中文系授课教师: 刘文孝摘要: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系统等信息。

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

中国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

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氏由来;姓氏差异姓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它既是互相区别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也是一种文化的外在体现。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命名方式受这个民族文化、历史、宗教、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大千世界各种姓名纷繁复杂,但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人类姓氏与绰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通之处。

人名文化是人类社会认知现象的反射。

一、中西姓氏起源的差异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旁这说明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

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内禁止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

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被父系所取代,子女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的标志。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合一,不再区分。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姓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文化的媒介。

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反映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接下来从中英姓名的构成、命名方式、命名意义和特殊情况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英姓名的构成中文姓名通常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前面。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姓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姓氏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祖宗,还体现了家族的荣誉和地位。

而名字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命名的。

二、中英姓名的命名方式在中文文化中,姓名的命名通常是非常重视的。

中文姓名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祖辈传承:有些家族会将祖先的名字嫁接在新生儿的名字上,这种命名方式代表了对家族传统和古代文化的尊重。

2. 字取偏旁:许多传统的中国家族将其不同的姓氏和不同的字取偏旁结合,以便更容易记忆和识别。

3. 取格律:某些家族或宗族会使用特殊的格律或规则来命名其后代,这种格律通常反映了祖先的姓名、家族成员的重要性和家族的荣誉。

1. 宗教意义:许多基督徒和穆斯林家族经常是按照圣经或古典古籍进行命名的。

2. 职业或地点:很多英国和爱尔兰的姓氏都源于职业或地名,比如Smith、Baker、Cook,以及London、York等。

3. 传统和家族:英语文化也有许多使用传统和家族的命名方法。

一些家族和宗族经常使用较明显的文字和音节组合来表示特定的家族名,例如,Rutledge、Kennedy、Kennicott等。

中文姓名中,名字通常与其含义相关联。

特定的名称通常传递着特定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意义与名字的音乐相一致。

例如,名字“嘉禧”意为好的品德和幸福,而名字“家乐”意为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在英文名字中,名字的含义通常没有特定的规则。

许多英文名字源于古老的传说或圣经,它们的含义可能与名字的发音无关。

例如,名字John源于希伯来语Johanan,即“上帝仁慈”,但与发音没有太大联系。

试论中西方姓名差异以及蕴含的文化研究

试论中西方姓名差异以及蕴含的文化研究

试论中西方姓名差异以及蕴含的文化研究李景光【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30)1【摘要】姓名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个性差异和身份特征的重要标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姓名的重视的程度正在日益提高。

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领域正在进一步的拓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学习或者旅游,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我国学习,工作甚至或生活。

因此了解中西方姓名之间的差异及其文化渊源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姓名结构,姓氏来源及取名方式的对比。

旨在了解这其中算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人们对中西方姓名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加深相互间的友谊的目的。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go abroad to study or travel.At the same time,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come to our country to study,workor even live.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and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peopl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to deepe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in order to reduce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and deepen mutual friendship.【总页数】2页(P188-189)【作者】李景光【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3【相关文献】1.从姓名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J], 赵绘霞2.有趣的中西方姓名与称谓差异 [J], 黄学周3.从姓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鞠艳4.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赵湘5.从中西方姓名的起源探讨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 [J], 李安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摘要: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

中西方的姓名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无可否认的相同之处,当然也不乏不同之处,且各具特色。

本文仅以中西方姓氏起源、中西方姓名结构等,从语言及文化方面来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做简要对比分析。

在了解本国姓名文化的同时也认识西方国家姓名文化,有助于两种语言国家的互相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姓名语言文化英文姓名异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一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大国,理所当然的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外语的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打交道。

与人结识的第一步往往是打招呼、互相介绍姓名称谓,此为相互了解的初始,与此同时,姓名文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对方的姓名是做好人际交往的首要任务。

一、姓名的含义及来源1、中国姓名来源姓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姓名,即为一个个体的姓氏和名字。

中西方姓名究竟从何而生?我国在汉代之前既有姓也有氏,姓与氏是分开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的概念。

《通鉴外纪》里刘恕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的这么一种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郭维森 2007:90)。

姓作为一种族号,是不属于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而是属于整个氏族或者部落的称号。

姓的由来源远流长,古老的姓有姚、姬、姜等,它们都带有“女”字,可见,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姓的分别。

随着子孙的繁衍及人民迁徙,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的支部分散于各地生活,而每一个支部又有自己的称号来与其他支部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氏。

例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氏是齐国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等。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一、引言中英姓名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命名方式,它们在形式、结构和含义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英姓名的对比,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命名理念。

二、中文姓名的特点1. 结构复杂:中文姓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组成,姓氏通常在前,名字在后,如“李华”。

2. 含义丰富:中文姓名中的姓氏往往与家族和血缘有关,名字则常常寓意美好愿望或祝福。

3. 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与身份地位紧密相连,因此起名字时需要考虑社会的评价和期望。

三、英文姓名的特点1. 结构简单:英文姓名通常由名字和姓氏组成,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如“John Smith”。

2. 个人特征的表达:英文姓名中的名字往往是个人的独特标识,而姓氏则代表家族的传承。

3. 个人选择的体现:在英语国家,个人有更大的自由选择自己的姓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家族传统或其他因素来命名。

四、文化差异的影响1. 社会观念:中文姓名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尊重长辈的传统,而英文姓名则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

2. 社交关系:中文姓名中的姓氏常常与家族和血缘有关,更强调社会关系的连续性,而英文姓名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独立性。

3. 命名方式:中文姓名通常以美好愿望和祝福为出发点,寓意丰富,而英文姓名更注重个人特征和个人选择。

五、命名理念的差异1. 中文姓名的命名理念:中文姓名的命名理念主要源于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强调家族和社会地位的连续性,追求美好寓意和祝福。

2. 英文姓名的命名理念:英文姓名的命名理念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强调个人特征和个人选择的体现。

六、命名的影响1. 个人身份认同:中文姓名通过姓氏和名字的组合,传递了个人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对个人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2. 社会评价和期望:中文姓名中的姓氏往往与家族和血缘有关,社会对姓氏的评价和期望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和社交关系。

3. 跨文化交流:中英姓名的差异会对跨文化交流产生影响,了解对方的命名方式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理解。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其中姓名文化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方面。

中国和英国的姓名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在于命名的顺序。

在中国,人们的姓名一般是“姓+名”的顺序,姓氏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

而在英国,首先是名字,然后是姓氏。

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国对于个体和家族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中国,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所以姓氏放在名字的前面,凸显了家族的地位和重要性。

而在英国,名字是更重要的,它代表了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所以名字放在姓氏的前面,更加突出了个体的特征和独特性。

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在于命名的方式和含义。

在中国,取名是非常讲究的,名字的含义非常重要,常常取寓意吉祥的名字,如“瑞”、“宇”、“美”等。

而在英国,名字的含义并不是那么重要,许多名字没有明显的含义,只是因为音韵或者传统而取。

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国人们对于名字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

在中国,名字是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象征的,取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人的一生的吉凶祸福;而在英国,名字更多地是一种标识和符号,不一定要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称呼和尊敬的表达上。

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非常讲究顺序和尊卑,比如长辈要用“老”来尊敬,朋友之间要用“小”来亲昵。

而在英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更多地是用名字,没有那么多的修饰和尊卑之分。

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国人们对于社会关系和尊重的表达方式不同。

在中国,我们非常重视对长辈和上司的尊敬和尊重,称呼很有讲究;而在英国,人们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称呼更多地是用名字,不那么讲究尊卑。

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角度来看。

在中国,女性通常在婚后会改用丈夫的姓氏,表示对丈夫家族的尊重和依附。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从中美新生儿取名看中西姓氏文化趋同性

从中美新生儿取名看中西姓氏文化趋同性

从中美新生儿取名看中西姓氏文化趋同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例如在中美两国,逐渐出现了一些取名相似的新生儿,这也反映出了中西方姓氏文化趋同的趋势。

本文将从中西方姓氏文化的不同点以及中美新生儿取名的现状和趋势入手,探讨其中存在的趋同性。

一、中西方姓氏文化的不同点中西方的姓氏文化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命名方式不同在中西方,姓名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中国,常常是姓在前,名在后。

在西方则是相反的,常常是名字在前,姓在后。

2、姓氏数量不同中西方的人口差异巨大,因此,中西方的姓氏数量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姓氏相对较少,有逐渐趋同的现象。

而西方则有较多的姓氏。

在中国,姓氏通常是有历史渊源和寓意的,往往与家族有关。

而在西方,姓氏则更多是指人们的职业或地理来源。

二、中美新生儿取名的现状和趋势在中美两国,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很多新生儿的命名也逐渐趋同。

例如,中文名在美国也越来越常见,而且很多新生儿的姓氏也开始逐渐趋同。

在中国,取名的方式早已有了成熟的文化习惯。

取名的主要特点是亲和易读、寓意吉祥。

而在美国,取名通常比较个性化,从父母个人背景、喜好、婚姻纪念日等方面选名,姓氏通常与父亲姓氏一致。

然而,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中美新生儿取名的趋势也逐渐趋同。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为自己的孩子取中文名,同时,孩子的姓氏也有可能由母亲的姓氏或其他姓氏来命名。

在中国,则有一些父母为了引入西方文化元素,在名字中加入英文单词或相应的拉丁文字母。

1、文化交流的加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也逐渐增多。

很多中国人去美国留学,多年生活经验也影响着他们的命名和观念。

2、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

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方面的交流多了起来,也让文化传承和融合变得更加自然和平稳。

3、开放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开放。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在姓名中体现着不同的命名习惯和文化价值,反映了中西方社会在名字使用和命名方式上的不同理念。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姓名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姓名在构成方式、语言特点、文化认同、社会交往和法律文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姓名的认知和看待方式的差异,更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

通过研究中西姓名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探讨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对中西姓名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拓宽文化交流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西文化差异不再是隔离和割裂双方关系的障碍,而是促进增进文化认同和理解的桥梁。

【背景介绍】部分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西姓名文化差异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命名习惯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人民对姓名的重视程度和命名方式的差异。

通过分析中西姓名构成方式和语言特点的异同,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姓名的理解和传承方式的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研究姓名对文化认同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提升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探讨姓名在法律文件中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下法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在姓名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加深文化对话和理解,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西姓名的构成方式中西姓名的构成方式包括姓氏和名字的顺序、结构和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前面,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尊严。

而在西方文化中,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后面,代表个人的身份和身份。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第一篇: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摘要: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

中西方的姓名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无可否认的相同之处,当然也不乏不同之处,且各具特色。

本文仅以中西方姓氏起源、中西方姓名结构等,从语言及文化方面来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做简要对比分析。

在了解本国姓名文化的同时也认识西方国家姓名文化,有助于两种语言国家的互相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姓名语言文化英文姓名异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一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大国,理所当然的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外语的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打交道。

与人结识的第一步往往是打招呼、互相介绍姓名称谓,此为相互了解的初始,与此同时,姓名文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对方的姓名是做好人际交往的首要任务。

一、姓名的含义及来源1、中国姓名来源姓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姓名,即为一个个体的姓氏和名字。

中西方姓名究竟从何而生?我国在汉代之前既有姓也有氏,姓与氏是分开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的概念。

《通鉴外纪》里刘恕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的这么一种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郭维森 2007:90)。

姓作为一种族号,是不属于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而是属于整个氏族或者部落的称号。

姓的由来源远流长,古老的姓有姚、姬、姜等,它们都带有“女”字,可见,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姓的分别。

随着子孙的繁衍及人民迁徙,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的支部分散于各地生活,而每一个支部又有自己的称号来与其他支部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氏。

例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氏是齐国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等。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1. 引言1.1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意义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意义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因此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丰富了世界的多样性,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对于姓名风俗这一方面来说,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意义表现在人们对姓名的理解和使用上。

在中西方文化中,姓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识符号,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中西方人对姓名的认知与运用方式截然不同,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中对于个体与群体身份认同的不同看法。

通过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对姓名风俗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习俗,促进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美好的一部分,应该珍惜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同促进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2 中英姓名风俗的区别在中英姓名风俗的区别方面,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姓名这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名一般由姓氏和名字组成,姓氏通常放在名字之前,表示个人家族的归属。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名通常只包含一个名字,没有姓氏的概念,名字直接表示个人的身份。

这种不同构成方式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中对家族和个人身份的不同看法。

在中西方文化中,姓名的顺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姓名的排列顺序通常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而在英语文化中,名字通常放在姓氏之后。

这种顺序倒置的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在姓名认知上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对于姓氏和名字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姓氏通常被认为十分重要,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血脉。

而在英语文化中,名字更多地被用来表示个人的身份,姓氏并不像在中国文化中那样受到特别重视。

在中英姓名风俗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对家族和个人身份的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于姓名这一符号的不同理解。

中西方姓氏差异

中西方姓氏差异

题目:浅谈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姓名:***院系:文学院班级: 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学号: *********指导老师:***姓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标识,也能体现出每个人的家庭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更深层次的则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差异、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

姓名作为每个人的外在符号形式,在中西方的文化传承中占领了很大的一部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姓氏的差异。

一、中西方姓氏在外在形态的差异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

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

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三个字的越来越多。

在中国,原本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

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

西方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

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

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有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

二、中西方姓名含义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名,一般由2~3个字组成,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重名重姓慢慢增加,也有些家庭,开始取四字名字,这也是中国人姓名最多的字数了,中国人的姓名,以简练内涵为主,姓氏是父辈的姓氏,名则是长辈所表达的期许,以最少的字表达对子女最深切的愿望,这种习俗也是历历代代流传下来的,比如在中国的古文中,一个字,就能表达一种思想,一种心态,人们在取名时在意义和形式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

姓名特色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全文)

姓名特色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全文)

姓名特色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内容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

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

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

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GJ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

ZG是一个多民族GJ,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GJ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GJ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姓氏的来源汉族的姓氏来源ZG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

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

近年出版的《ZG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

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

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

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

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

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

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

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

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

中英姓名对比开题报告引言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英姓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于希望在中英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个人或组织,正确理解和使用中英姓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研究中英姓名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其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目标与意义本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中英姓名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中英文化交流中,有助于尊重对方的姓名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避免因姓名差异引发的误解和不适。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学术资料、相关研究报告和实际案例来比较中英姓名的差异。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命名习惯:中英姓名的命名习惯有何区别?在命名时,人们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2.姓名结构:中英姓名的结构有何异同?名字的顺序、常用字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着哪些差异?3.姓与名的含义:在中英文化中,姓和名分别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和象征意义?4.姓名的读音:中英姓名的发音有何不同?如何正确地读准对方的姓名?5.社会礼仪:中英文化中是否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礼仪和姓名用法?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妥善地使用对方的姓名?6.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战:中英姓名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有哪些挑战和障碍?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中英姓名在命名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文姓名注重表达家族、父辈、祖先的尊重与传承,而英文姓名则更注重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独立性。

2.姓名结构方面,中文姓名的姓放在名字前面,名字通常由多个汉字组成;而英文姓名则先写名字,再写姓氏。

3.姓与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中文姓氏多与家族、地理等有关,名字则传承个人期望和寓意;英文姓名通常没有太多特殊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4.中英姓名的发音差异较大,特别是在使用音调和重读方面。

掌握正确的发音有助于准确理解对方的姓名,并避免因读错姓名而引发的尴尬或误解。

5.跨文化交流中应注意尊重对方的姓名文化和社会礼仪。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其中人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在构成、命名方式、含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比较中英姓名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构成差异中文姓名通常由姓和名组成,姓氏在先,名字在后,姓氏通常是祖辈留传下来的。

在中国,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家族的传承和根基,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字在中国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传统的命名方式外,还包括了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英文姓名的构成方式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英文姓名通常由名和姓组成,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而且英文名字通常没有特定的含义,父母给孩子取名是基于他们喜欢的音韵或者人名,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人而选择的。

在英国,姓氏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个人的名字更多是根据个人意愿和个性来选择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英姓名在构成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文中,姓氏和名字都在名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体现了中国人关于家族、传统和宗教的重视。

而在英文中,名字更多是一种个人选择,反映了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二、命名差异中英姓名的命名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给孩子取名通常是经过精心考虑和研究的,名字往往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文名字通常取自古典文学、历史典故、传统思想或者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常常蕴含深远的哲理和文化。

在中国,人们会借助八字、风水等方式为孩子选择一个“雅名”,相信好的名字能够给孩子带来好的运势。

三、含义差异中英姓名的含义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对名字的寓意要求比较高,名字的意义往往与家庭的期望、人生的愿望、以及传统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更像是家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传承,所以名字的涵义非常重要,一般起名字时都会很注意名字的五行、音律、寓意等。

中西方姓氏差异-推荐下载

中西方姓氏差异-推荐下载

PINGDINGSHAN UNIVERSITY题目:浅谈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姓名:杜鑫滢院系:文学院班级: 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学号: 121010161指导老师:路学军姓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标识,也能体现出每个人的家庭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更深层次的则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差异、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

姓名作为每个人的外在符号形式,在中西方的文化传承中占领了很大的一部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姓氏的差异。

一、中西方姓氏在外在形态的差异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

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

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三个字的越来越多。

在中国,原本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

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

西方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

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

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有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

二、中西方姓名含义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名,一般由2~3个字组成,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重名重姓慢慢增加,也有些家庭,开始取四字名字,这也是中国人姓名最多的字数了,中国人的姓名,以简练内涵为主,姓氏是父辈的姓氏,名则是长辈所表达的期许,以最少的字表达对子女最深切的愿望,这种习俗也是历历代代流传下来的,比如在中国的古文中,一个字,就能表达一种思想,一种心态,人们在取名时在意义和形式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

浅析中美姓氏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美姓氏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美姓氏文化的差异作者:张飞丹肖玲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2期摘要: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能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

本文从中美姓氏的概述入手,重点论述了其文化差异,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此研究能更好地让人们了解中美姓氏文化的发展及变迁。

关键词:中美姓氏;文化内涵;差异;原因;发展一、中美姓氏的文化1.中文姓氏的文化首先中国姓氏反映和保留了部落文化,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姓氏诞生于中国早期的人类原始部落,记录了人类早期的社会状况。

中国姓氏也与早期的婚配制度有着重要关系,揭示了血缘文化的痕迹。

起初部落采用“内婚制”。

“内婚制”虽能够保持部落人群的相对稳定,但后代易患上先天性疾病,无法适应自然生活。

因此出现了“族外婚”,即同一部落的氏族之间不得婚配,转向与其他部落的不同氏族婚配。

《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1]再者姓氏见证了民族迁移文化交流融合。

在外来民族内迁或是汉族与外族通婚时,会产生一些新的姓氏,这些姓氏大多由外来的民族姓氏逐渐汉化产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美国姓氏的文化美国早先姓氏受到英国影响,两国的姓氏差异并不大,之后美国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众多他国姓氏也存在于美国,使得美国国内存在的姓氏变得复杂而多样化。

“这些从德国、英国、波兰、法国、俄国、波斯、意大利、西班牙等等完全不相干的地方,在不同时代移民过来的‘美国人’,我们硬把他们看作是一回事,可是,那些新来的,他们之间根本互相就不认同。

……到了这里,几年一过,加入了美国国籍之后,通通成了‘美国人’。

而且,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传统的美国名称的顺序与英国差别不大,都是教名(Given name/First name)+ 中间名(Middle name)+ 姓(Family name/Last name)。

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系统等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中国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二,选题意义
研究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可以进一步了解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所导致的具体文化差异。更可深入到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所引起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具体不同。进一步了解到西方文明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则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名门望族和士族文化所引起的门当户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日社会的婚姻观念和许多方方面面。研究这个话题对于我们理解,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西方世界。
2、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等。
3、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等等。
4、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等。
2015.01.11-2015.03.10进一步修改,完成毕业论文二稿和三稿;
2015.03.11-2015.04.10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定稿;
2015.04.11-2015.05.10提交毕业论文;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5、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需要了解西方世界文化文明的愿望日益迫切。许多的专家学者也致力于研究西方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诸如餐桌文化,婚礼文化和日常基本礼仪等等。其实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先入为主的观念一直都存在着,我们想当然的用我们的文化与西方世界打交道,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名字则是一个人的名片,其中自然也都包含着许多自身国家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比如中国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命名时讲究按照辈分,不能与先人的名字相重叠。而西方则是名在前,姓在后,不考虑辈分的因素,给自己的子女以祖先的名字命名表示尊敬和敬仰等等。诸多的差异,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二)文献研究法:深入检索和梳理相关文献研究信息,仔细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取长补短,结合二者各自教学方法之手段、运作及个性,加深对其的理解。
(三)比较分析法:运用网络等先进手段,扩大自己的阅读理解范围,广泛的查阅相关资料。以便于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对比。
6、前期准备和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全根.华夏姓名面面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一,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系统等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中国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
二,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系统等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中国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写的,里面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2015.01.11-2015.03.10 进一步修改,完成毕业论文二稿和三稿;
2015.03.11-2015.04.10 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定稿;
2015.04.11-2015.05.10 提交毕业论文;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5、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以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力图深入探讨其中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进一步加深理解。。
2、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等。
3、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等等。
4、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等。
[2]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於奇.英语姓名文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6]宋柏年.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西方人的名字一般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在教堂里洗礼的时候,教父起的教名。中间部分是家长起的,中间名可以不止一个,中间名一般可以省略,后面的就是姓了
三,名字是一种代号,也反映了家庭的出身文化素质。西方人更多的把名字看做第一种代号。而中国人的名字则反映家庭的出身和文化素质。西方是受宗教影响,中国是受儒家尊卑思想。两种思想本质是有不可调和的差异的。西方世界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对待每一位都是平等的(除了犯下神所认定的罪名的。为了区分要一个代号。中国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生来就有着本质的尊卑不同。有些仅仅有着类似一、二、三、四的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家庭出身的落后(乳名除外)。
二,选题意义
研究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可以进一步了解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所导致的具体文化差异。更可深入到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所引起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具体不同。进一步了解到西方文明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则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名门望族和士族文化所引起的门当户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日社会的婚姻观念和许多方方面面。研究这个话题对于我们理解,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西方世界。
三,中西方各具特色的姓氏文化。
1,中国特有的士族文化和门阀政治等。(三国时的吴地四姓,东晋时的谢桓王庾,以及后来的弘农杨氏等著名大家族)
2,中国传统的辈分取名。(每个家族的族谱,清朝时候乾隆定下的永绵奕载,道光定下的溥旒桓启等辈分。)
3,西方喜欢用伟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包括著名影星莱昂纳多的名字由来。)
5、 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等姓。
6、 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
7、 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等 8、 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等姓。
9、 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
而在西方则主要是:
1、以职业名称为姓。西方国家中以职业名称为氏的情况同中国相似,但职业的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比如:Smith姓,是西方国家中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
4,欧洲古老王室的文化姓氏传承。(法国波旁王朝,德国或亨索伦王朝,俄国罗曼若夫王朝。)
4、研究的计划及工作安排:
2014.10.25-2014.11.09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阅读重点文献,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
2014.11.10-2014.11.30 分析梳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
2014.12.01-2015.01.10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二,中西方命名习惯以及传统的差异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再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西方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有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 Jami Smith,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 J. Smith或L.J. Smith。
年 月 日
8、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二级学院和学校检查。
3、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西方姓氏起源的差异。
1、 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任等姓。 2、 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
有程、房、杜、彭等姓。 3、 以邑命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卿、大夫的后代,有的便将邑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 4、 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文新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
班 级:2011级2班
学 号:2011010240
学生姓名:黄通科
指导教师:曾祥云
20 14 年 6 月12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
文新学院
班 级
2011级2班
开题日期
2014/6/1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黄通科
பைடு நூலகம்学 号
2011010240
指导教师
曾祥云
1、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姓氏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传统内涵。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关于辈分,姓氏起源以及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名门望族和士族门阀其中的深刻姓氏渊源构成了中国姓氏文化的特有内容。西方则可以主要探讨其姓氏的起源和姓名结构,还有独特的命名规则。这些姓氏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突出的表现出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