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模板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模板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二、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三、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四、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科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五、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六、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七、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八、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患者转科流程

患者转科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平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 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特制定患着身份识别、转接及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

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前方可使用,假设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及患者或其家属进展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转科相关制度⑴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⑵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那么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⑶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⑷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⑸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⑹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8、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⑴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及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及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前方可进入手术室。

中心医院转科、转院及住院病历交接制度

中心医院转科、转院及住院病历交接制度

中心医院转科、转院及住院病历交接制度1. 转科1.1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范围,应邀请有关专业会诊。

被邀专业会诊并同意转科后,应向上级医师、科主任汇报,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转入科室界限不清的应由相关科室主任协商决定,协商后仍无明确意见的由医务科和分管院长协调,指定收治科室。

转科前应贯彻首诊负责制的原则,不可延误病人的诊治。

1.2转出科室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

1.3转出科室医师要仔细检查、完善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书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办理转科手续。

转出科室派人(携带病历)陪送患者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转入科室医师要及时检查处理患者,并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入记录。

1.4转出科室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地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地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患者,优先安排病床,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转入记录。

11.5未经会诊或会诊科室不同意转科而将患者强行转科所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转出科室负全部责任。

如发现患者需要转科,而原收住科室不请求会诊,直接通知出院,再重新办理入院手续住他科的行为,原科室将受到严肃处理,由此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原收住科室负全部责任。

1.6患者的病情确需转科,经会诊后应接收科室不得拒绝和推诿,对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应接收科室负全部责任。

2(转院2.1因技术和设备条件所限,对诊治有困难的患者,经科内讨论后(必要时全院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治医师出具诊断证明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转院,医保患者须经医保办和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办理转院手续。

2.2转院前应完善各种病历资料。

住院患者应当办理出院手续。

2.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或死亡者,应暂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消除后再行转院。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为保证护理的连续性,确保病人安全,进一步完善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交接规范与流程,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防范与减少护理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1. 病人在院内转科需登记的环节包括:门急诊病人转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专科病室;病室与病室、手术室、EICU、产房、导管室、血透室等。

2. 医生下达转科医嘱后,转出科室护士通知转入科室,评估转科病人及转运设施的基本情况后,如实完整填写好《转科护理记录单》。

3. 病人转入相关科室,转出科室护士和转入科室护士必须确认病人身份,交接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后,在转科护理记录单上双签名并记录交接时间;门急诊病人转入病室或手术室时,交接病人各方面情况后,在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并记录交接时间。

4. 病人转出科室后,转出科室须在《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簿》该病人信息“备考”栏内,注明该病人转往科室及时间。

5. 转科护理记录单及记录本上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眉栏及所有项目不得留有空缺,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内容应简单明了。

6. 病房转科护理记录单应保存在病历中;其部门的交接登记在专项交接记录本上,由转入科室护士交接完毕后带回科室备查,保存期为一年。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当医务人员需要进行转科交接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登记和交接工作。

这项制度可以确保病患的信息、治疗计划和医疗措施得到顺利传递和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患的风险。

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登记流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首先需要规定清楚登记流程,明确交接的责任方,包括转出科室、接手科室以及相关的相关部门。

登记流程应该包括病患基本信息的确认、转出科室的病情总结、治疗计划和药物处方的详细记录等内容。

2.病患信息: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中,要求医务人员对病患的基本信息进行确认,并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病患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以及病历资料、诊断结果、用药情况和需要特殊关注的情况等。

这样可以确保接手科室了解病患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3.治疗计划和医疗措施记录: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中,医务人员需将转出科室的治疗计划和医疗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用药情况、手术计划、特殊护理措施等,以确保接手的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和继续治疗。

同时,也需要记录任何特殊操作的风险提示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病患的安全。

4.交接过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交接过程中保持沟通和交流。

应该明确交接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交接的人员和内容。

交接过程中,主要包括病情沟通、治疗方案的解释、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传递等。

这样可以确保转出科室和接手科室的医务人员对病情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减少误交和遗漏的情况。

5.身份识别措施: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中,需要采取一些身份识别措施,确保交接的医务人员身份真实。

例如,可以要求医生出示有效的工作证和医生执业证书,并与登记表进行核对。

此外,也可以利用医院的身份验证系统,通过刷卡或指纹等方式进行身份识别。

总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对医疗机构内部的工作流程和病患的治疗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明确的制度、清晰的登记流程、详细的病患信息记录,以及有效的身份识别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患风险,确保病患得到连续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建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设立相应的文件和表格用于记录转科交接情况。

2.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交接时间和内容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必须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单、便捷、易操作。

4. 常规定期检查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交接程序
1. 提前准备:在转科交接前,双方必须提前沟通交接的时间、内容、方式、期限等,确保双方的知晓和理解。

同时,准备好交接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实施交接:交接时,确保接收方人员在场,亲自参与并签字确认交接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接收确认:接收方应当进行确认,核实交接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4. 整理备案:接收方应当及时整理收到的文件和资料,妥善备案,并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知。

5. 后续跟踪:交接完成后,要对交接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身份识别措施
1. 制定身份识别制度,规定身份识别的方式、条件、步骤。

2. 身份识别过程中,要求交接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工作卡等,并进行核对和记录。

3.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等技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 每次交接前要对交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保交接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5. 严禁交接人员出示伪造证件进行交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 1。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一)转科制度1.凡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合并症或非本科病种,经会诊认为需要转科治疗者,征得转入科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如属边缘性疾病,亦可进行共管治疗。

2.确定转科后,由经管医生开具转科医嘱,值班护士通知住院部及转入科的值班人员,然后按约定的时间,由转出科派人陪送病人到转入科,填写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

转科前经管医生应事先向向患者告知理由,取得患者理解同意。

3.转科时,转出科应负责书写转出记录,连同病历送交转入科,危重病员必须做好口头交班。

转入科接受病人后,应及时详细检查病人,书写转入记录,拟订诊疗措施,及时治疗。

4.转出科原有医嘱,在转出时一律停止。

转入科重新确定治疗方案,另开医嘱,做好一切转入的处理。

5.转科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二)转院制度1.遇有疑难或危重病人,由于本院设备及技术水平所限,诊疗困难,需要转其他医院诊疗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院长批准,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填写病情知情同意书,做好解释取得同意。

2.危重病员转院须慎重,一般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方可转出,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随车护送抢救,保证途中安全,严防发生意外。

或联系县120来院接受病人。

3.病人转院时,应书写病历摘要,介绍病史、病情及有关检查资料,以供转入医院诊治参考。

4.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患者,应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写“要求自动出院”等字样并签名及按手印。

转院手续由其本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5.医保患者的转院或转外地诊治问题按医保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6.转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三)转诊制度1、根据卫生部实行双向转诊服务(即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并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形成优势互补。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是指在员工转岗或离职时,为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员工转岗或离职时的交代工作,明确职责划分和流程,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个关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1200字以上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的转岗或离职程序,高效、顺利地完成工作交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转岗或离职的员工。

第三条转岗或离职的员工都需要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辞职交接。

第四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规定由公司总经理职责。

第二章工作交接流程第五条转岗或离职的员工发出书面申请后,人事部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交接流程。

第六条岗位转岗或离职的员工应在与其交接的员工到岗后的第一工作日开始进行工作交接,交接期间为一个月。

第七条工作交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梳理工作内容:离职员工与接任员工共同梳理并明确工作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记录等。

2.文件资料整理:离职员工应认真整理和归档与工作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并编写清晰的档案说明和使用说明。

3.系统权限交接:离职员工应将工作相关系统的权限和密码交接给接任员工,并确保接任员工知悉如何操作和使用相关系统。

4.会议参与和信息交流:离职员工应将近期和未来几周的会议计划和相关信息告知接任员工,并协助接任员工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

6.工作交流反馈:交接期间接任员工和离职员工应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议,就工作交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解决。

第八条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人事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交接登记表。

第九条交接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接事项:具体列出交接事项,如工作任务、文件归档、系统权限、会议参与等。

2.负责员工:列出交接事项对应的负责员工。

3.交接状态:标注交接事项的完成情况,包括已完成、进行中、未开始等。

第十条交接登记表应由接任员工和离职员工共同填写,并在最后一个工作日由人事部进行审核。

第四章离职员工档案整理第十一条离职员工应在离职前一个工作日将自己的档案整理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一、制度概述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是公司为了规范转科交接工作,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平稳过渡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转岗员工离职前将工作内容、相关资料、项目进展等清晰详细地向接替人员进行交接,并将交接的内容进行书面记录,以便接替人员能够尽快熟悉并顺利接手工作。

二、流程具体步骤1.提交转科申请:员工向公司申请转科,并向人事部门提供书面转科申请及附件,包括个人转科原因、目标部门、预计转科时间等。

2.部门协调:人事部门收到转科申请后,会与目标部门协调确认是否接受员工转科,并就转科的具体事项进行沟通和协商。

3.签订转岗协议:公司与员工签订转岗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协议内容包括转岗原因、岗位职责、薪资福利调整等。

4.交接准备:转岗员工和接替人员进行会面,交接员工所负责的工作、项目、客户等相关事项。

转岗员工要将工作内容、文件资料等进行整理和备份,并书面记录工作内容、接替人员信息等。

5.交接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交接会议,在会议上由转岗员工详细介绍工作内容、项目进展、文件资料及相关事宜,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文件交接:转岗员工按照交接清单逐项交接文件资料,并由接替人员签字确认接收。

同时,将交接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7.跟进和反馈:转岗员工离职后,接替人员开始独立负责相关工作。

公司人事部门及时跟进转科交接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关键要点1.细致的交接清单:制定详细的交接清单,包括工作内容、项目进展、文件资料等,确保交接的内容全面清晰。

2.规范的文件整理和归档:转岗员工要对交接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备份和归档,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访问性。

3.及时的培训和指导:转岗员工要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熟悉并顺利接手工作。

4.跟进和反馈机制:公司人事部门要及时跟进转科交接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和延续性。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 简介在医疗新时代中,病人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而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则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实施方案,以及对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的意义。

2. 现状分析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患者信息被泄露或者交接不当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对于患者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交接登记制度等。

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医疗质量的提升,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3. 实施方案3.1 身份识别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身份识别制度。

在接待患者的同时,工作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并核实身份证件的真实性。

同时,医院还应该对患者信息进行保密措施,防止患者信息被泄露。

3.2 转科交接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在患者需要转科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进行详细的患者信息登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以及当前病情、治疗方案,以便后续医疗工作的开展。

同时,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签字确认,以保障患者权益及医疗质量。

3.3 实施流程建立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需要明确具体的实施流程。

下面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实施流程:1.接待患者的工作人员应该核对患者身份证件真实性,并将患者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2.医生在进行诊治之前,应该核对患者身份,并对病情等信息进行记录。

3.患者需要转科的时候,医生应该把患者病历交接给下一位医生,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相关登记。

4.下一位医生接收后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并对病情进行评估。

评估后及时对转科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修改相关信息。

5.在患者出院或者转院时,医生应进行出院/转院手续,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登记。

4. 意义与效果建立完善的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对于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的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看它,这可是关乎患者在医院“转场”能否顺顺利利的大事儿呢!咱先说说这制度是干嘛的。

就好比一场接力赛,一个科室把患者这个“接力棒”交给另一个科室,得交接清楚了呀,不能这儿少点信息、那儿缺点东西。

有了这个制度,就像有个规则手册,大家都得按规矩来,不能瞎搞。

这样患者到了新科室,医生护士们才能迅速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然后再聊聊这流程。

那可真是一环扣一环,绝对不能掉链子。

从决定转科开始,就像启动了一个精密的机器。

这边医生得写好转科医嘱、准备好患者的病历资料,那边护士得收拾好患者的物品、做好交接准备。

等转到新科室了,还得双方仔仔细细核对信息,该签字的签字,该确认的确认。

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哈,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信息大挪移”。

每次转科都感觉在搬一个小“数据库”,生怕少了啥重要的。

有一次,我着急忙慌地去交接,结果差点忘了把患者的特殊饮食习惯告诉新科室,还好最后想起来了,不然患者可要挨饿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大麻烦呀。

不过呢,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是一想到这是为了患者好,那点小抱怨也就烟消云散啦。

毕竟患者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而且,每次成功交接后,看着患者顺利地进入新的治疗阶段,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总之呢,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虽然看似繁琐,但它真的太重要啦!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各个科室,为患者的治疗之路保驾护航。

让我们这些医护人员都打起精神来,认真对待每一次交接,让患者在医院里的“转移”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最后,我想说,虽然这活儿不容易,但咱干着也挺带劲的!哈哈!。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3.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患者病情、用药、静脉通路、皮肤等有关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

4.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

5.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6.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7.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腕带进行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8.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责任护士核对后取下。

关键科室间患者交接流程:手术室与病房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程序术前交接:科室护士认真查对“腕带”信息,做好术前准备;核对手术交接核查表;准备病历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双人核对并记录。

术后交接:术后手术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科室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科室病房;手术室护士按“腕带”信息与病区做好病情、药物、物品的交接;评估病人后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在交接记录上双人签字,交接无误后方可离开。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医生须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转科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

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转科患者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携带患者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头交接班。

3、保证转运工具功能良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6、转入科室设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交清后交接双方护士签字。

患者转科流程1、核对医嘱及患者身份。

2、遵医嘱联系患者转科事宜。

转科前准备3、处理患者转科医嘱:停止本科医嘱,注销各种执行卡。

1、通知住院结算中心办理转科手续。

2、通知所转科室准备床单位及特殊用物(必要时准备好抢救药物及仪器),确定完善转科手续转科时间。

3、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待转科相关程序及转科途中的注意事项。

4、整理病历资料,做好登记。

5、确认转运工具符合安全标准。

1、一般患者由指定工作人员携带病历资护送患者转科料,护送患者前往所转科室,注意转科途中安全;危、急、重症患者由医护人员护送转科,备抢救用物。

2、提醒患者或家属携带好自己的用物。

3、协助转入科室护士妥善安置患者。

4、与转入科室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治疗用药、皮肤情况、引流管道、物品等,双方在转科交接登记本上签名。

5、转入科室护士办理转入手续,通知医师查看患者,及时执行医嘱。

1、将转科信息通知相关科室,如静脉配转科后处置药中心、营养食堂。

2、撤去“患者一览表”上的诊断卡及床头卡等标识。

3、清理床单元,终末消毒。

转科及转院制度(四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四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1.转科制度1.1当主管医生发现病人患有其他专业的疾病并需专科治疗时,经科主任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双方共同评估病情,确需转科治疗,才可以转科。

在会诊或转诊前,要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验检查。

1.2转科前,由主管医生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照预定时间转科。

普通病人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室,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转运规程》处理。

1.3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交接,具体操作按照《病人转运规程》和《危重病人转运规程》执行。

接诊后医生、护士应立即察看病人,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接诊医生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

并按照《病历书写规程》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1.4转科时药物处理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及转入科室负责病人交接的护士,应将病人在转出科室当日尚未使用完的所有医嘱药品的名称及数量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交/接患者所带物品栏”中详细记录并做好药品交接。

病人转入后,转入科室医生应详细了解病人在转出科室的用药情况及转入时所带人的药品情况,根据病情下达转入医嘱时,临时医嘱注意使用病人转科时所带人的药品,对于不可继续使用的药品,由转入科室护土负责在当日交予药学部各调剂室统一处理。

对存在质量隐患不可作退费处理的药品,由药学部各调剂室回收统一销毁并做好记录。

1.5病案要求如果病情危重,应在本科按疾病诊疗规范及时抢救治疗,不要转诊,并请有关科室会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

同时在门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抢救治疗情况。

除特别紧急情况外,转科前必须完成“转科记录”,“转入记录”应在病人转入科室后____小时内完成。

按转入科(现科)的“转入记录”、“病程记录”,转出科(前科)的“转出记录”、“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转入记录”、现科的“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病案质控由转入科统一负责。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11、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活动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精确识别患者身份。

2、门诊病人运用就诊卡号,住院病人运用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

无名氏患者的姓名用无名氏加编号代替。

3、全部住院病人、急诊科留观病人、EICU及输液室病人均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

4、查对时应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住院病人运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识别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门诊病人运用姓名、性别、就诊卡号三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门诊运用“无名氏+编号、性别、就诊卡号”,住院患者运用“床号、无名氏+编号、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需双人核对。

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应用冷静药物等病人,应让家属或伴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应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标示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21.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运用两项如姓名、年龄等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科以及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等患者需要按规定运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时,运用蓝黑色圆珠笔清楚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内容,戴“腕带”前须双人核对〔护士—护士、护士—医生、护士—患者、护士—家属〕无误后,扣带在患者左手腕或健侧手腕上。

4.运用过程中发觉“腕带”脱落丢失时,应实时补上,假设损坏需重新佩戴或信息更新时需要经两人核对,留意观测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

5.手术患者转科交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运用“腕带”标识,“腕带”注明患者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填写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单,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预备、药物状况等,交接双方共同核对“腕带”和交接单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1、病房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需由转出科室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2、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关键科室之间转科,如:急诊、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护,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

4、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示,患者病历资料、随身物品需做好交接记录。

6、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详细填写病人交接口流程表,护士双签名。

7、患者转科时,转出科室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原因、转出时间,转入科室要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转入时间。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文档_(2)[1]2017-04-22 15:46 | #2楼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2. 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3. 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4.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5. 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6. 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7. 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8.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者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身份识别措施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腕带”记载信
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 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 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 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 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 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 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 身份识别措施
徐静
2020.04.13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 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
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 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 问题;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
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2、转出科室事先通知转入科室,以便转入科室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 3、转出前转出科室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 情绪。 4、转出科室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 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 5、转出科室护士,与转入科室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 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
谢谢!
病房与病房交接流程
转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通知转入科室 ↓ 转出科室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 转出科室护士携带患者物品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 ↓ 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 做好交接记录

医院转科交接制度

医院转科交接制度

转科交接制度
一、医院科室之间的就诊者转科,需由转出科室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二、转出科室护士接到就诊者转科医嘱后,通知就诊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做好就诊者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三、关键科室之间转科,如:急诊科、病房、手术室、Ie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接时必须有医生、护士陪护,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

四、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值班医师交待就诊者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就诊者得到连贯救治。

五、科室之间的就诊者转交接,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示,就诊者病历资料、随身物品需做好交接记录。

六、交接就诊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详细填写就诊者转科交接记录表,护士双签名。

七、就诊者转科时,转出科室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原因、转出时间,转入科室要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转入时间。

参考文献
[1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护士条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
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并写转入记录。

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
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
J
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
J
简单介绍病情
J
病房护士通知医生
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
J
急诊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J
完善护理记录
J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
J
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
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
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紧急手术患者
J
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
J
简单介绍病情
J
同时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J
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
J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J
严格交接并记录
J
进行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