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角度看中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合集下载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这些事件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包括了民生、社会、职场、教育等各个方面,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下面将从社会转型期、尊重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在不断提高,但在转型期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并不均衡。

一些民众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和适应过程较为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可能会对社会变革抱有抵触和不理解的态度,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到城市拆迁和房地产问题,一些居民可能对政府的行为和房屋价格等方面存在怀疑,从而引发一些不稳定的社会事件。

二、尊重法律现在社会中仍有一部分人对法律意识的缺乏和对法律的不尊重。

这种情况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已经表现出来了。

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一些群众擅自加入,甚至为所欲为。

他们可能会在事件发生后犯罪、抢劫、打砸等行为。

这种行为基本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由此可见,法律教育和法律宣传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法律原则和规定执行,尽可能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心理健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有一些人会感到沮丧、焦虑、绝望等负面的情绪。

如果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更容易感到激动和情绪失控,从而不顾后果地加入群体性事件中。

因此,有需要加强群众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帮助,避免一些人的情绪失控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四、媒体引导现在的媒体发达,随时随地向大众传递着新闻信息。

一方面,媒体透过报道让公众知道一些问题的真相,让人民对现实问题更加清醒。

而另一方面,有些媒体只注重抢眼的标题和内容,往往通过夸大某些事情的影响来吸引公众的关注。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指群众性矛盾纠纷事件,它的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体性纠纷不断涌现。

深入研究分析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寻找妥善处理的办法,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可分为城市群体性事件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职工利益受到侵害,企业改制时,职工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和居民对自己在市政建设中拆迁安置补偿不满而造成的群体性矛盾。

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由于乱收费使农民负但过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损害群众利益,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没有如期兑付或没有全部兑付到户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山林、土地权属不清等原因引发的矛盾。

其主要特点是:一是聚众性。

群体性事件一般是触动相当部分人员的利益而引发,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都涉及相当多的人员,一旦他们的利益受损,即使部分人不愿上访闹事,但在其他人的煽动下也随大流,参与上访闹事,因此这些事件都表现人多势众的“聚众性”。

二是多元性。

群体性事件涉及面比较广,常引发多种利益的矛盾纠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都有人操纵,有的是泄私愤,有的是图报复,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少数人鼓动跟着起哄,有的甚至是在群众中集资形成上访“专业户”,还有的是集资请“代言人”,使这些纠纷形成多元化。

三是突发性。

一些纠纷起初是涉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处理过程中极易触动一个地段利益,特别是在信息网络不够健全的地区由于信息不灵,群众纠纷起来后,思想准备不足,感到突然性。

四是反复性。

群体性纠纷错综复杂,要经过调查,经过研究才能慎重处理。

而群众往往等不得,要求当即表态,当即解决问题,以“到市里、省里甚至中央上访”为由进行要挟,重复上访。

浅议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法分析

浅议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法分析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处理——以中国群体性事件为视角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面临着的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和国家也在积极的应对现如今的挑战,不断的释放信号,中国已经进入到了社会发展的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是新的常态。

在这个时期,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十分凸显,社会管理滞后也是重要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现状,社会上总有种焦躁感,这也体现在群体性事件数量与破坏程度逐年上升的现状上。

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突显出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存在诸多的不足:事件升级源于官民双方的沟通不畅,民众表达意愿的机制不健全,处理纠纷的制度不完善。

如此种种,都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中国的发展才会顺利进行下去,也才会保住改革30多年来的成果,这就需要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来思考问题。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矛盾分析法;有效解决一、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基本内涵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核心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做到三点的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要内外因相结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当然还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只有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问题,我们才可以将问题看的透彻,才可以解决问题快准狠。

为社会发展所需要。

纸上谈兵总是空谈误国。

二、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皆有,导致其原因、性质、规模、后果千差万别,不可简单的一言以蔽之。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文件中给群体性事件定性为“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观点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论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城市开始兴起并迅速扩张。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乡矛盾日益尖锐化和资本积累的需要,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力量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和生态破坏等。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阶级差距的扩大问题,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富裕和贫困两极分化日益加剧。

同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化导致的生态危机。

城市的扩张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平等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城市发展的公平与可持续。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摒弃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劳动者的解放和社会资源的公有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城市需要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保证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此外,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前提,避免因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与资源危机。

最后,马克思主义倡导社会公正与民主参与。

城市发展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是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和共享的结果。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思考和建议。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对于城市化的观点也有其独到之处。

本文将从劳动力流动、阶级矛盾、城市规划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城市化的观点。

一、劳动力流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力流动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作为工业资本的集中地,对于农村劳动者来说具备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因此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人口,也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

然而,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阶级矛盾。

城市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工的低工资、劳动条件的恶劣、社会保障的缺失等。

这些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剥削有关,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阶级矛盾。

二、阶级矛盾马克思主义将城市化视为阶级对立的产物,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别。

在城市中,资本家和工人形成了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阶级斗争的主要舞台之一,城市中的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大量利润,而工人则与资本家进行阶级斗争,争取更好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

城市化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的呈现,马克思主义主张工人阶级应该团结起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阶级解放和社会公平。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真正的城市化。

三、城市规划马克思主义对城市规划也有一定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强调城市规划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不应只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生活方式城市化也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化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分离,工人们为了谋生往往离家远居,与家人的团聚变得困难,对家庭关系和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也变得明显。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

因此,群体性事件在我国社会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大规模性群体性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局部事件引起的,从而导致地域范围较大的影响。

例如,一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抗议活动。

2.情绪化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往往跟人们的情绪有关。

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就容易组织成集体,进行抗议活动。

3.突发性由于群体性事件通常没有提前准备,因此在事件发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安排和规划,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1.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

例如,土地征收问题、劳动权益问题等。

2.行政失职一些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贪污腐化的行为使得人民群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3.信息传播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越来越快,一些网络平台不负责任地发布误导消息,导致人们的情绪失控。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道德伦理观念等,增强人们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素质,以便能够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制定和管理,缓解社会矛盾和改善民生,制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政策和法规。

3.加强舆论引导政府应该把握好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引导和监督,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避免误导群众的信息出现。

结语群体性事件会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抑制和引导。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政府管理和舆论引导,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用矛盾的观点的分析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用矛盾的观点的分析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定义: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面对群体性事件,堵不如疏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000年以来,中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体性事件,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

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参与的人员复杂,有各种职业、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参加: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环境污染受害者,等等。

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农民以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主要抗争对象;工人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抗争对象。

农民抗争以要求补偿受损利益和实现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失地或受环境污染的农民要求维护权益成了中心议题;工人抗争以维护经济权利和要求管理企业事务为主要内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工人要求发放足额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农民工要求发放欠发的工资,下岗工人要求工作,改制国企的工人要求保护国家财产不能流失等。

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群体性事件大多采取较为平和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暴力性、破坏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长,出现激化现象,对抗程度加剧。

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有相当数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有组织的,而且开始出现跨区域、跨行业串联声援的倾向。

尤其是那些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反复性强的群体性事件事先都经过周密策划,目标明确,行动统一。

我国群体性事件新发展态势研究

我国群体性事件新发展态势研究

我国群体性事件新发展态势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程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这些事件不仅对社会造成了影响,也对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挑战。

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特点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多人参与的具有社会性、组织性、突发性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也可能是由于群体的情绪激化所导致。

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规模庞大:群体性事件通常由大批人参与,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也较大。

2. 突发性强: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在一定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管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多样性和复杂性: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和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抗议示威、罢工集会、暴力事件等,也可能是出于政治、经济、民生等多方面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发展态势呈现出一些特点:1. 抗议示威事件增多:在经济发展的我国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群体因为权益受损或者利益受侵害而举行抗议示威活动,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

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抗议活动日益频繁。

2. 社会治理挑战加大: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社会治理的难度也在增加。

一些新兴的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收入不均等,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 技术发展带来新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提高。

这使得一些群体性事件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4. 地方性事件增多:一些地方性的群体性事件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地方政府相关的问题、民生问题等。

这些事件可能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稳定。

三、应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对策针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发展态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1.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法治化水平,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处理。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的社会矛盾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的社会矛盾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的社会矛盾当代社会矛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来深入剖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来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

本文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代社会矛盾,并探讨其中的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矛盾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矛盾的存在源于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冲突。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领域来看,当代社会的最突出矛盾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少数人聚积了巨大的财富,而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这种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不仅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公平正义的分配方式,可以解决经济领域的社会矛盾。

在政治领域,当代社会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民主权利的缺失和权力集中。

少数的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治资源,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政治权利。

这种不公正的分配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也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全民参与和普遍监督,可以解决政治领域的社会矛盾。

在文化领域,当代社会的矛盾主要体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对抗日益加剧。

许多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导致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解决文化领域的社会矛盾,需要坚持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好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除了上述领域的矛盾,当代社会还存在着一系列其他的社会矛盾,如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需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的矛盾。

如何看待群体性事件

如何看待群体性事件

如何看待群体性事件摘要: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社会蓝皮书中反映的数据触目惊心,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群体性事件不容轻视,但也不是洪水猛兽,应辨证的看待群体性事件。

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界限、成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界定原因《2012-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今年情况也不乐观。

据中国全国总工会统计,今年1月至8月,全国共发生120多起围绕工资纠纷、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发生在19个省、规模在30人以上的有270多起。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

新时期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和媒体的便利平台下,具有聚集更快、参与主体更庞大、可能导致的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无论是从学术界的调查研究还是媒体的报道或者官方的态度都已表明,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引导民众科学认识群体性事件变的越来越重要。

一、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性的界定,但可以确定的是群体性事件首先具有的属性是聚众性和诉求共同性。

学术上有将其界定为“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的;有界定为“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或个别团体、个别组织, 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不能得到满足时,受人策动,经过酝酿,最终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集体罢课、罢市、罢工,集体围攻冲击党政机关、重点建设工程和其他要害部位,集体阻断交通,集体械斗甚至集体采取打、砸、烧、杀、抢等方式,以求解决问题,并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集体活动”的,等等。

笔者认为以下界定较为准确、简练“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它仅限于。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体性事件也成为了社会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与成因复杂多样,因此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一群人共同参与的、表现出合作的集体行动。

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大: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大量的人群参与,规模庞大,影响范围广。

2. 多发性: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且种类繁多,有农民工维权,环保抗议,城市管理等多种类型。

3. 社会影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还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4. 突发性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不易预测,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利益诉求: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有关。

农民工维权事件通常是因为工资拖欠、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2. 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成因之一。

城市管理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城市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3. 组织策划: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被人为煽动和组织的。

这些事件往往被用于追求政治目的或者其他非法目的。

4. 社会不平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完善制度,保障利益。

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加强社会矛盾调解。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提高社会教育水平。

加强社会教育宣传,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避免一些个别事件演变成大规模群体事件。

4. 预防为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和机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性事件。

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全面综合的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1)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调整引发的矛盾冲突;(2)社会保障滞后和就业矛盾的问题相对突出;(3)不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4)基层组织软弱涣散;(5)有的领导干部政策水平不高;(6)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7)有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僵化;(8)法治建设相对滞后;(9)社会缺乏自我调控机制;(10)敌对势力的插手、煽动和操纵。

豍但结合我国国情从社会结构转型、利益主体冲突、政府决策失误、利益表达机制、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结构发展转型是群体事件产生的基本原因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一方面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上述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发展脱节,造成新旧思想、观念、文化之间的冲突,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了基于不同利益阶层、群体、组织之间的分化,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的保障机制缺失、民主机制建设停滞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鸿沟不断拉大;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维权意识的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成为导致群体事件频频发生的基础性原因。

二、法治传统缺失是引发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形成了强大的“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问题在法律框架内难以找到相关的解决依据,损害了公民的权利,各级政府也习惯依靠政治、经济、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法律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而没有从“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去考虑问题,造成法律制度缺失进而成为引发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性原因。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第一篇: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摘要: 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

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我国社会学的一共重要方向。

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心态的研究,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对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

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日渐成为新的经济体制潮流,同时贫富的急剧分化也随着这潮流越发凸显。

因此,社会上各种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在社会上表现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冲击着这个转型的社会。

甚至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中,群体性事件将是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大的挑战。

一、群体性事件含义及其特征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集体行为。

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第一,参与人数众多,表现为是群体性。

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发生的主体是多数人的参与,它将共同目的的个体,通过组织号召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或群体。

第二,辐射范围广,主观意愿强烈强,矛盾对抗激烈。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数以群体的感情为基调,煽动大多数人情感共鸣,甚至丧失理性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第三,事件的发生较为复杂,不易处理。

多数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稍微有所处理不当那么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有时,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往往会掩盖事情的真相导致事态扩大。

新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新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新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作者:张朝民安玉雪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2年第9期张朝民,安玉雪,张宁(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近些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指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由多人参与的、突然发生的,应予立即处置的事件。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群体性、突发性、目的性等特点,其发生原因较复杂,,既有改革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显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内腐败、官僚主义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成因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8-0038-02伴随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的积累和暴露,导致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并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的高发作为当前社会风险的一个重要信号,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指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由多人参与的、突然发生的,应予立即处置的事件。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主体的群体性。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参与人数众多,常常达到成百上千,甚至上万。

初期一般都是该事件的利害关系人,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时间的延续,参与的人员逐渐增多,人员结构变得愈益复杂。

这些人群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当事人或家属,利益共同体,情绪共同体。

当事人或家属是直接利益攸关者,他们是群体性事件的由头或“引子”;利益共同体往往是与当事人有共同利益、共同身份、共同处境的人,他们认为“当事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帮衬者;情绪共同体与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为事情原由所吸引,为现场共同的兴奋、愤怒、怜悯、仇恨等集体情绪所感染,为集体亢奋所激动、裹挟。

情绪共同体的强烈喝彩以及他们的卷入进而也会刺激行动者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网络围观”者就是这种情绪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产物。

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对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民众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和对社会公正、正义的追求有关。

2011年的温州房产纠纷事件,参与者抗议的主要原因是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房产市场的不公正现象的不满。

这种历史积累的不满情绪是群体性事件的触发点。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环境也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道路,这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决策的渠道。

这种制度性的约束使得许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因而选择采取集体行动来争取自身权益。

《南方周末》在2013年报道的南京气爆事件中,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信息封锁,民众对真相的不满和对政府处理方式的质疑,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体抗议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国群体性事件也与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有关。

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进程中不断碰撞和重塑,存在着普遍认可的共识,也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和立场。

在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群体和个体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和利益,往往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

2015年的南京中山陵抗议事件,抗议者主要是希望保护中山陵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组织,他们与政府对于如何保护中山陵的方式和范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群体性事件产生了冲击。

全球化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交流信息。

这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空间发展中的主要趋势。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城市化现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城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城市化进程的规划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勒菲弗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空间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

空间生产是社会劳动和资本积累的空间,通过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等活动,在社会空间中创造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强调了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空间的生产、空间的再生产和空间的生产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包括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空间活动。

二、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现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多样。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城镇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乡差距过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市人口集中过于严重等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土地资源浪费、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化过程中还出现了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管理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一系列新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中国城镇化问题三、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启示从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城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中,这其中包括了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社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社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社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在城市中建立起一种有效的、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与良好发展的治理体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社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一、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广大市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形成广泛的治理共识。

这要求我们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营造开放、透明、平等的参与环境,使群众意见能够充分被听取和采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民生福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要求我们加大对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投入,让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民众。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社会治理涉及到城乡关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注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

这要求我们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同时,我们还要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城市和农村、不同城市之间的互利共生。

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城市建设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要求我们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解读中国抗疫思想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解读中国抗疫思想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解读中国抗疫思想摘要: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有三年,在这三年中全国的抗疫工作从未停止,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席卷而来,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命至上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理念,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保障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的抗疫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无限魅力,为世界疫情防控提供中国的智慧和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抗疫;以人民为中心一、中国抗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一)理论基点: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重视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关于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问题,始终是我国历届领导人关注的核心问题,经过不断发展,产生了共同富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命运共同体等重要人本思想。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党和国家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想事情办事情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群众放在第一位,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奋斗。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这三年里,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全民抗疫,从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生命至上,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群众力量。

(二)理论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城市的发展与变革,为我们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并探讨它对城市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重构的产物。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被工业资本所侵占,农民成为无产阶级工人,城市成为资本的集聚地。

同时,城市化也导致了土地私有化、人口聚集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二、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 城市化与城市扩张: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导致了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集聚。

由于产业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城市不断吸引人口涌入,并不断膨胀。

这种城市扩张的过程,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空间的分化,增大了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差距。

2. 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劳动力的无组织状态使工人处于剥削的弱势地位。

同时,城市化也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出现了更多的职业类型和社会角色。

3. 城市化与生活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城市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化和社会联系的减少,这对公众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启示与影响1.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目标应该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的生活需求、社会空间的公共利益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城市化带来了治理的新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的城市治理体系。

城市治理应该注重权力的制衡和市民的参与,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

城市社会学试题库(含答案)

城市社会学试题库(含答案)

城市社会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霍伊特扇形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主要依扇形形式而变化B、最高价的居住区从城市中心向外扇形排列C、通过对北美142个城市房租和地价分布的考察而得出结论D、除了CBD为大城市的中心外,还有支配一定地域的其他副中心的存在。

正确答案:D2、《劳动保险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劳动保险条例》哪年颁布的?A、1951B、1961C、1981D、1971正确答案:A3、信息化给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增强B、使事故得以扩散的途径增多,危机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C、影响的范围更加扩大D、给危机的救治带来极大的挑战正确答案:A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 )A、德国B、意大利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C5、所有的()都是应该是免费的,这是国家最应该投资的领域。

A、成年人福利服务B、老年人福利服务C、儿童福利服务D、青少年福利服务正确答案:C6、在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中引入治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初期。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正确答案:D7、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差序格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激起的同心圆扩散圈B、在乡土中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圆心,以差序的方式来建构与他人的关系C、差序格局是一个具有文化模式的概念,揭示了人类组织的重要原理D、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关系正确答案:D8、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

A、准备B、处置C、恢复D、预防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制度型社会福利,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制度化的常态性的社会制度B、保障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全体公民C、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D、可以视为一种选择性的社会福利正确答案:D10、()的《济贫法》和德国的《汉堡福利制度》使得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开启了以社会救助为目标的社区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看了导师的书,挣扎着把一部分文献回顾的思路整理出来,发现还是写成中文的印象比
较深刻,完成之后又觉得还是把它发上来,就当作抛砖引玉吧......
在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 马克思着重强调了阶级意识和阶级性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阶级对抗, 在城市运动方面, 马克思认为其并不占主导地位, 在他看来,城市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而不是动因。

而关于阶级意识的主导性问题, 一直以来就存在有不同的观点, 马克思. 韦伯反对马克思的论断并指出, 社会阶级意识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其他的社会因素例如‘消费机会’等则同样会对个人的境遇以及期望产生重要影响。

韦伯认为目标群体更加关注的是对物品的消费而不是阶级的概念( 罗威,2009:2). 另一些学者例如艾瑟尔(1969:116) 同样质疑马克思的主张, 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晚期的一些文献中所提出的劳动阶级和资本家的冲突并不足以产生社会革命, 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仍然足以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下去考察城市问题,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和集体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力图揭示城市发展如何连接、反映和调节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如何体现出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

在城市社会学以及城市政治学当中, 新马克思城市学派的代表之一卡斯泰尔在近几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影响。

正如罗威(1986:8) 所指出的, 卡斯泰尔对城市领域的系统研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辩论, 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使得城市研究自20 世纪20 年代‘芝加哥学派’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卡斯泰尔认为,城市系统分析不能分离于整个社会系统分析,都市在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有着特定的功能,这个功能不是政治和意识形态,而是经济。

卡斯泰尔认为城市领域的‘集体消费’危机是导致城市社会运动的结构性因素。

根据罗威(1986:10) 对卡斯泰尔‘消费’概念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都市在资本主义整体系统中的功能是通过消费的组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现有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和新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

卡斯特把消费品分为二类,即‘私人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

私人消费品指那些可在市场上买到或自己
提供的,被个人单独占有和消费的产品(private individual consumpation) ,比如日常的吃、穿、用的商品。

集体消费品指不能被分割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交通、医疗、住房、闲暇设施等 (collective consumpation) 。

卡斯泰尔认为由于政府对集体消费品供给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政府支付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而私人资本获取了这些劳动力创造的利润。

换句话说,城市政府为再生产劳动力支付了越来越多的成本,而私人资本却将这些劳动力创造的利润保留在自己手中。

其结果是,城市政府在集体消费领域承担的责任越多,增加社会供给越多,政府本身的财政收支就越不平衡,最终导致城市的财政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政府在维持重要但又毫无利润可图的公共服务中。

其干预的代价就是通货膨胀和日益增长的公共债务。

面临着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以及日益加剧的经济衰退,政府的反应就是削减社会开支水平和章新安排资源,从支持劳工转向支持资本。

这就导致了集体消费供给的危机,于是就出现了住房短缺、医疗保健极差、学校不够、交通设施很差、文化娱乐设施不够等问题,结果就会出现各种城市反抗运动,于是政府干预消费过程又再现。

但这次不同的是,整个消费领域现在已经政治化,国家承担供给社会资源的责任越多,结果日常生活就越政治化。

如果说日益增长的集体供给水平的一个功能是满足下层阶级的要求,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这种供给水平下降所带来的对政府本身的一股更强和更政治化组织的下层阶级的反抗。

通过对卡斯泰尔的学说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回顾, 可以使我们通过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当下在中国的特别是城市领域的群体性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无论是从所有制还是从经济结构上来看, 大部分的私人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都已经极大的被私有化, 传统的阶级形态和阶级意识早已经被打破, 然而, 与此同时政府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直接干预, 虽然阶级地位不再是获得消费机会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 金钱和权力的结合正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阶层, 而此时此刻资源的分配不仅仅以市场为基础, 同时也会根据政府权力行使的政治逻辑来分配, 显而易见的是当传统阶级不再具有影响力, 无产阶级不再专政的时候, 提供对传统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变得无利可图, 政府则倾向于站在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的一边, 从而压缩对劳工阶级的资源供给。

例如, 随着城市的市场化, 政府减少了对公营福利事业的投入, 公共住房便是一例, 政府不再提供或者仅仅提供微不足道的仅有象征意义的极少量的公共房屋, 导致人们只有通过向市场购买, 另一方面政府在开发房地产的巨额利益和维护居民权益上被利益集团挟持, 导致了在住房领域所出现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消费’危机便指的是地方政府减少对劳工阶级‘集体消费’的供给以及对劳工阶级权益受侵害的不作为或者‘反
作为’变相的剥夺了劳动阶级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底层阶级可能因为身体,经济等原因受侵害导致无法进行再生产, 而一旦政府所提供的无法满足下层阶级的需要, 那么大规模的集体抗争就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消费利益往往是与他们所在的社区紧密地相联,因此同一社区的居民有可能超越阶级界限组织成不同的利益政治团体,为保护社区的共同利益进行斗争。

如果政府不能向社区提供足够的集体消费资料,这些社区团体便会通过社会运动、社区运动或市民运动的形式表示不满并进行反抗。

通过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再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治理当前中国社会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其核心在于重新审视各级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政府到底是在为谁服务,清晰划分政府公权力,减少政府权力对私人权利的侵害。

与此同时,在社会政策领域回归到社会福利基本面,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加强社会底层的消费能力,支持和加强政府福利部门的发展,以及加快建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才是解决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正确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