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容量的概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玩水”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强化。学生进一步体验容量的概念,加深理解。
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和互助,科学研究、科技发展以及经济上的一体化越来越需要科学精神与合作态度。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精心策划组织“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实验,把数学学科与自然实验相结合,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工作案例
课题:升和毫升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魏伟学
单位:三河市段甲岭镇第三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题来源:人教版小学数学
2、学习内容:升和毫升的认识
3、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标准》关于升和毫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含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三、知识消费 学以致用
生本化的课堂教学,聚集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活生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学习为生存服务,学习为发展奠基。只有把课堂与社会交融,把读书与做人结合,把教学与生命维系在一起,教师才真正重视“人的教育”。
本节课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为了解决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两位同学各喝了多少水?多喝的是多少水?同学们想办法,做实验,得出结论。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教学预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然后再联系到吃药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四、分层练习 各有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尊重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牵挂他们的成长。因此,在课结束前,我把最后一个练习分成了A、B两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自由选择,A组是巩固型的基本题,难度不大;B组是拓展型的提高题,有一定的难度,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在解决这道题时可以相互合作、自由讨论、甚至动手实验。这时,教师就腾出时间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召集起来,面对面,手把手地与他们一起逐一分析错误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种循循善诱、热情关怀,增强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自信心,个别教学在此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必要化大量的时间去操练已经掌握的内容,充当“陪练”的角色,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练习。这样的安排,真正做到了“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开始状态,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教学起点,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体现了教师心中有活生生的学生。
二、动手实验 合作体验
当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学习就不只是“文本学习”,而更是“体验学习”。学习内容应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就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从中说明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重要教学理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时间以一节课为单位)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
优(5)
良(4)
中(3)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声音响亮
能否自由表达
一、创设情境 了解学情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如果从生活中加工提炼,就能促使学生有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为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的开始环节,我就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在你最口渴的时候一下子能喝多少水?”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说喝2杯,有的说喝3杯等等。“这2杯与3杯中谁喝得多?又多了多少?”学生面有难色,觉得难以回答。其实这也是学生思维上的一个沸点,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马上有学生说:“称一下重量”,有的说:“用带刻度的杯子来测量”,也有的说:“可以用升、毫升来表示”,以上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就是构成这节课数学学习平台的要素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没有必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升与毫升关系的验证上,对1升、1毫升具体概念的体验及怎样更快、更准确地估计容器中的液体等方面上来。
生: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课件展示)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
(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2、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是否兴趣浓厚
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
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得分
八、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的认识
容积
1 升 =1000 毫升
lml
九.教学反思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随机的课堂生成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源泉,问题是课堂教学得以推进和运行的动力所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问题的“生成”也就成了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素。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有的专家将其称之为创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领域内,问题生成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大于问题解决,“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知识构建并运用已知经验和学习能力批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一种超越自我、具有创新价值的过程,我会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正确分析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这课前,我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这节课的材料了。书上有的实物我尽量找到,又号召学生带来一些容器。第二天一上课哇:教室的物品真多,有水壶、大小茶杯、纸杯、碗、勺子、色拉油桶、饮料瓶、药瓶……大大小小的容器摆满了讲台。我们先猜再看,加深了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感悟。学生们学得很投入,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能说出一升水大约有多少,也能判断哪些容器比1升大哪些容器比1升小。另外,我在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各种容器,不断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理解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二、新授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
生:一样多。左边的……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
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
是否敢于请教
我已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否独立思考
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教学内容。
是否富于想像
1、以生活问题为纽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数学思考
3、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从联系实际出发,设计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重视学法指导,进行开放式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实验、亲身体验,努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四十分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积极状态之中。让课堂充满强烈的主体意识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凸现“生本理念”,使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构建起生活与数学间的桥梁,力度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把“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的指导思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wenku.baidu.com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在实验中思考、学习。
师生交流三、实践与应用,巩固所学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意图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实际操作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工具。(出示、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