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ENSO现象
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
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
“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
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一种影响全球气候的自然现象,其大气响应特征在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
ENSO现象通常表现为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压异常,在ENSO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异常变化会引发大气压力异常。
厄尔尼诺事件时,东太平洋地区通常出现低气压异常,而南太平洋地区则出现高气压异常。
而在拉尼娜事件中,这种气压异常则相反。
2. 风场异常,ENSO事件还会引发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风场异常变化。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东太平洋地区通常出现弱的东风异常,而南太平洋地区则出现强的西风异常。
而在拉尼娜事件中,这种风场异常则相反。
3. 降水分布,ENSO事件对全球降水分布也会产生影响。
在厄
尔尼诺事件中,通常会导致南美洲西海岸地区降水偏多,而东南亚
地区则偏少。
而在拉尼娜事件中,这种降水分布则相反。
4. 气候异常,ENSO事件还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在
厄尔尼诺事件中,通常会导致全球范围内气温升高,降水分布异常,影响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发生。
而在拉尼娜事件中,这种气候异常
则相反。
总的来说,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影响范
围涉及全球各地。
科学家们通过对ENSO的大气响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为气候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厄尔尼诺现象名词解释
厄尔尼诺现象名词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洋-大气系统的周期性变化。
它通常以异常的海洋温度增暖为特征,并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1. 定义厄尔尼诺现象,简称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是气候系统的一种自然变化。
其核心特征是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出现异常暖水加热,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产生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
2.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海洋盐度的分布:海洋盐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水密度,从而影响热带海域的洋流运动。
- 海表温度的分布:海表温度异常增暖,会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 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环流与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3. 特征与影响- 海洋温度变化: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海面温度较低,而西太平洋海面温度较高。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上升,产生暖池现象。
- 气候异常: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气候异常具有全球性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全球各地的降水、气温和风向都会发生变化。
- 动植物生态系统:厄尔尼诺事件对海洋生态和陆地生态系统都产生重大影响。
海洋温度变化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极端气候也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4.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应对- 气象预测和监测:准确监测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和演变对区域和全球气象预测具有关键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海洋和大气观测,组织气象模式预测,并提供预警信息,以减轻厄尔尼诺事件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利影响。
- 管理及适应策略:各国政府和组织应建立应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适应策略。
这包括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总结: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洋-大气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其核心特征是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出现异常暖水加热。
这一自然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涉及海洋温度变化、气候异常和动植物生态系统等方面。
4.1ENSO南方涛动解析
SOI-南方涛动指数
用塔希提(Tahiti,17.5°S,149.6°W)与达尔文(Darwin,12.4°S,130.9°E) 两测 站的标准化月平均海平面气压之差。
SOI>0
表示东太平洋气压高于印度洋。
用塔希提(Tahiti,17.5°S,149.6°W)与达尔文(Darwin,12.4°S,130.9°E) 两测 站的标准化月平均海平面气压之差。
第四章
海气相互作用
4.1 ENSO事件与长期天气预报
4.2 印度洋海温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4.1 ENSO事件与长期天气预报
ENSO事件是一种在年际尺度上的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
气相互作用的现象,主要体现为热带太平洋和大气环 流的年际气候异常,并可以影响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
ENSO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⑥ 国家气候中心关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状态)的监测指标 主要以NINO Z区(亦称NINO综合区,即NINO1+2+3+4区)的 海温距平指数作为判定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依据。 当NINO 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0.5℃(≤0.5℃),并 预计这种状况能持续3个月及以上时,即认为进入厄尔尼 诺(拉尼娜)状态。 当NINO 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0.5℃(≤0.5℃)至少 持续6个月(过程中间可有一个月未达标准)则定义为一 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 如若该区指数≥0.5℃(≤0.5℃)持续5个月,且5个 月的指数之和≥4.0℃(≤-4.0℃)时,也定义为一次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
南方涛动(SO)
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 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 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 向的变化。这种“跷跷板”现象大约3-7年重现。 南方涛动是四季气压场上都存在的现象,强度随季 节的改变变化不大;
enso循环 海洋温度
enso循环海洋温度Enso循环是指热带太平洋上空、海洋表面温度周期性地增温和降温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持续6至18个月,可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等影响。
Enso循环是全球性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Enso循环与海洋温度密切相关。
随着热带太平洋上空温度的升高,海洋表面温度也会随之上升。
当太平洋上空温度降低时,海洋表面温度也会随之下降。
这种温度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和气象条件等有着深刻影响。
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而言,Enso循环会影响海洋温度、海水溶氧、营养盐含量等多个因素,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活动和生长。
例如,当Enso循环处于暖相时,海洋表层温度升高,使得热带珊瑚和浮游植物生长增强,但也会导致鱼类迁徙和捕鱼业产量的波动。
Enso循环也会影响全球气候和气象条件,引起洪涝、旱灾、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例如,Enso暖相时,东南亚地区的降雨量增加,西部地区则较为干旱,同时南美洲东海岸地区会发生风暴和洪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Enso循环和海洋温度的研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和预测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Enso循环的观测和预测,可以对未来的气象条件和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进行预测和规划。
同时,也可以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防止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Enso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热带太平洋上空的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温度的观测,从而更好地了解Enso循环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和预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总之,Enso循环和海洋温度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其影响和变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避免极端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名词解释
厄尔尼诺名词解释厄尔尼诺(El Niño)是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自然现象,广泛存在于太平洋地区。
它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对温度、降雨分布、风向和海洋生态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详细解释,从其形成原因、影响范围、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常见的后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厄尔尼诺源于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通常与东太平洋脱靶现象紧密相关。
其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海洋运动:厄尔尼诺现象与海洋表面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当东太平洋的东北风减弱或逆转时,厄尔尼诺可能发生。
这种变化导致了热带海洋表面的温度升高。
2. 巨型热带涛动(ENSO):ENSO是厄尔尼诺现象背后的动力。
ENSO包括厄尔尼诺、拉尼娜和中性阶段。
而厄尔尼诺正是ENSO中的一个阶段,通常表现为东太平洋的海洋异常暖化。
二、厄尔尼诺的影响范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广泛,覆盖全球各地。
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1. 气温变化:厄尔尼诺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升高。
其主要原因是海洋暖化会增强对流作用,进而释放更多的热量到大气中。
2. 降雨分布:厄尔尼诺对全球降雨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出现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遭遇洪水等极端降水事件。
3. 风向变化:厄尔尼诺会改变风向和强度,从而影响海洋表面海流的运动。
这可能导致对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沿海地区的影响。
三、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 主要影响区域:厄尔尼诺最直接影响的地区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如南美洲、中美洲和亚洲一些岛屿国家。
但它的全球性影响使得厄尔尼诺现象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气候事件。
2. 气候异常:厄尔尼诺会导致原本季节性稳定的气候出现大幅度异常。
例如,原本湿润的地区可能变得异常干燥,而本应干燥的地区却可能遭遇异常降雨。
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均有重要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生物和大型鱼类数量可能会受到影响,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群落也可能经历变化。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气候现象之一。
ENSO事件对于我国的季节降水和温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其影响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详尽阐述。
一、ENSO事件简介ENSO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的变化。
ENSO事件通常包括三个阶段:正常年(La Niña)、厄尔尼诺年(El Niño)和转换期(Neural)。
正常年时,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常,气候也相对稳定。
而厄尔尼诺年则是海水表面温度显著提高的年份。
ENSO事件的持续时间通常为几个月到两年不等。
二、ENSO对降水的影响ENSO事件会导致我国季节降水量发生变化。
依据历史资料分析,ENSO事件与我国东部地区季风降水的时期际变化具有密切的干系。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通常偏少。
这是因为ENSO事件会改变赤道太平洋正常的对流活动,抑止夏季风形成和北上。
相反,La Niña年则屡屡伴随着东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多,这是因为La Niña事件会加强夏季风,造成暖湿气流南下,为我国东部带来丰沛的降水。
除了季节降水量的变化外,ENSO事件还会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产生影响。
在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往往会导致南方的降水增加,北方的降水缩减。
这是因为ENSO事件使得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从而影响了北方的冬季降水。
而La Niña事件则会导致南方降水缩减,北方降水增加。
这种时空分布的差异性会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
三、ENSO对温度的影响ENSO事件也对我国的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El Niño事件中,厄尔尼诺年是我国北方地区温度较高的年份。
这是因为ENSO事件会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我国的气温。
而La Niña事件则通常伴随着北方地区的温度较低。
另外,ENSO事件对于湖泊和河流水温也有影响,从而对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有一定的影响。
ENSO简介
ENSO事件不仅仅作为一个事件发生, 而且还是周而复始的一种循环,其周期大约 2~7年,故又称ENSO循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 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的异常状态。
厄尔尼诺也称为ENSO暖事件; 拉尼娜也被称为ENSO冷事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海洋的基础背景知识 第二节 ENSO含义 第三节 ENSO形成机制及其对气候 的影响
第一节 海洋的基本背景知识
一.海洋对大气的重要性 二.海水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 三.洋流和信风
一、海洋对大气的重要性
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71%。由于海水和空气的 物理属性差别很大,例如海水的热容量约为空 气的3100倍,即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温度1℃ 所放出的热量,可以使3100立方厘米的空气增 高温度1℃。因此海洋的热容量要比大气大得多, 海洋温度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 响应,而地球系统中的水分循环更离不开海洋。
达尔文岛(红色)和塔希提岛(绿色)海平面气压距平的演变
南方涛动指数(SOI):塔希提(Tahiti)岛与达尔文 (Darwin)岛之间的气压差。
气象学家沃克发现:
1. 当南方涛动指数较高时,东、西太平洋气压 差值增大,赤道地区盛行偏东风;
2. 当该指数较低时,则东风较弱,在西太平洋 地区甚至会出现西风。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英国数学家沃克爵士(Sir. Gilbert Walker )
气压跷跷板:热带东太平洋与热带 东印度洋气压场反相变化的跷跷板 现象(南方涛动现象)。
达尔文岛
塔希提岛
南方涛动(South Oscillation)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指热带太平洋区域发生的一种自然气候现象。
它以几年为周期,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相关教程。
一、ENSO事件简介ENSO事件是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种反向气候现象的交替出现。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升高,而拉尼娜则是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降低。
这两种现象引起了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大气和海洋变化,进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二、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循环变化ENSO事件会改变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大气环流。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上空的风向发生逆转,对流增强,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
这种大气环流变化会导致全球气候格局发生相应变化。
2.降水分布变化ENSO事件会对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上部的海洋温暖会诱发大量降水,导致南美、非洲东部和印度等地区出现异常降水。
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这些地区会出现干旱。
另外,ENSO事件还会引起亚洲夏季风、北美降水和澳大利亚降水的变化。
3.风暴活动变化ENSO事件对全球的风暴活动也产生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风暴活动频繁,尤其是东太平洋地区。
而拉尼娜事件则会导致风暴活动减少。
4.温度异常ENSO事件还对全球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
三、如何预测ENSO事件准确预测ENSO事件对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ENSO事件预测方法:1.传统气候模式通过运行大气和海洋模式,结合当前的观测数据,以及历史ENSO 事件的统计分析,来进行长期的预测。
2.统计方法通过对ENSO事件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与ENSO事件相关的气候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
3.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输入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历史ENSO事件的数据,来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短期和中期的预测。
简述ENSO现象
1.简述ENSO现象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
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鉴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ENSO(音“恩索”)。
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的异常状态。
因此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拉尼娜也称ENSO冷事件。
2. 气候动力学的任务、特点和方法气候动力学是以地球流体力学和大气环流动力学为基础,是大气科学与海洋学等地球科学和物理学、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相互交叉的一个前沿学科。
它和当代大气环流以及大尺度、长期动力过程理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在很多方面都已很难严格定义气候动力学、大气环流和大尺度动力学之间的区分和差异,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大气科学动力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了解异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形成机制,并对异常气候作出较为可靠的预测,己成为各国政府做出决策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重要条件。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气候动力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当代气候的主要特点:1) 经典气候把气候当作静态来研究,因此常用多年“统计平均”来描述气候状态;而当代气候认为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研究某个地区或全球范围的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当代气候的主要任务之一。
2) 在当代气候中引进了“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大气、海样、冰雪圈、陆地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
因此,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不仅是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的反映,而且也是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在研究方法上经典气候主要采用统汁方法和定性描述方法;而当代气候则要求对气候系统进行定量观测和综合分析,并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指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异常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它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天气模式和降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和气象现象。
第一部分:ENSO事件的定义和分类ENSO事件是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种海温异常状态的周期性交替变化。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东太平洋上的温暖异常状态,而拉尼娜事件则是指冷异常状态。
这两种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由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环流相互作用引起的。
第二部分:ENSO事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ENSO事件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当太平洋上的东部海水温度升高,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形成;相反,如果海水温度下降,则拉尼娜事件开始形成。
这些事件的演变还受到大气压力、风场和海洋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ENSO事件的影响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和天气模式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通常出现异常干旱和高温天气;而在拉尼娜事件期间,则往往出现异常湿润和低温天气。
此外,ENSO事件还会对东亚季风、飓风活动和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部分:ENSO事件的监测和预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ENSO事件带来的气候影响,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监测和预测工作。
通过监测太平洋海洋和大气变化的指标,如海温、风场和降水等,可以判断ENSO事件的发展趋势。
同时,运用气候模式进行预测也是预测ENSO事件的重要手段。
结论:ENSO事件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它对气候和天气模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ENSO事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气象现象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
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ENSO事件的监测和预测技术,并将其运用于气候灾害预警和气候决策等领域,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数值模拟
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数值模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而enso现象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现象,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
本文将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探讨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机理和运行规律。
一、enso现象的基本特征enso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和海气压变化的周期性现象。
enso现象的周期为2-7年,主要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异常的变化,其中海温偏高称为enso暖事件,海温偏低则称为enso冷事件。
enso现象的暖事件通常发生在北半球冬季和春季,而冷事件则发生在北半球夏季和秋季。
enso现象的发生和演变与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二、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出现频率和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通常表现为北极涛动的异常强度和频率,以及北极涛动与赤道环流的相互作用的异常变化。
这种年代际变化的出现和演变与enso现象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
三、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机理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enso暖事件和冷事件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二是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变化对enso现象的发生和演变的影响。
1. enso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变化的影响enso暖事件和冷事件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enso暖事件和冷事件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影响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出现频率和强度。
enso暖事件的发生会导致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的升高,从而影响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出现频率和强度。
enso名词解释
enso名词解释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是发生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风场和海面温度震荡。
ENSO是低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在海洋方面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变,在大气方面表现为南方涛动。
ENSO具有2-7年的准周期,存在中性、暖性(正)、冷性(负)3个相位。
中性相位的ENSO代表气候平均态,标志为赤道东太平洋的“冷舌”;当ENSO处于正相位期时,哈得来环流增强、沃克环流减弱、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冷水上翻活动减弱、温跃层深度增加、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当ENSO处于负相位期时,各项特征变化相反。
ENSO的强度通常按海面温度异常的强度或南方涛动指数定义。
ENSO具有锁相特征,其相位通常在春夏季发展,并在冬季达到峰值,可持续数月至3年左右。
ENSO是全球范围内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显著信号,且被证实能够与其它大气震荡,例如PDO、印度洋偶极子、MJO等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短期气候预测中被视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在观测方面,WMO主导的TOGA(Tropical Oceans-Global Atmosphere)项目是观测ENSO活动的重要途径。
古气候学记录表明ENSO不是长期存在的气候现象。
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亚洲季风、全球变暖等因素与ENSO 有关。
在动力学方面,ENSO的成因尚未被完全理解,但震荡子理论和随机过程理论能部分解释ENSO的观测行为。
此外,除传统意义上
的(东太平洋)ENSO,中太平洋ENSO和暖池ENSO也被认为是ENSO 的特定种类。
气象科普知识培训-气候与气候变化-复习整理
名词解释1.EnsoENSO是厄尔尼诺 (El~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称。
Enso 在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赤道太平洋上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
包括两个过程况即发生于大气中的“南方涛动”现象和发生于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南方涛动”指印度洋上各站气压下降时况太平洋各站及爪哇的降水增加的趋势。
“厄尔尼诺”指处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温上升异常激烈的现象。
在增暖期,赤道附近的海温可以高于气温,水汽通量和降水在赤道附近地大大地增加,赤道辐合带(1TCZ)将靠近赤道;在增暖时期。
Hadey环流将明显增强。
并将引起中纬度逆环流的变化。
由于出现东西向海温梯度的变化、热带地区的主要降水区及Walk环流也将发生明显异常。
2.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
它既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气候学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大气过程,是该时间段内全部气候成分的平均成分的平均统计特征, 广义上讲是大气科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共同研究的交叉科学。
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地球上的气候。
3.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5.气候系统5个子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ENSO简介
(ENSO观测系统)
From Tropical Atmosphere & Ocean
ENSO的监测内容
ENSO监测主要包括:各区的海温指数、SOI指 数、信风指数和沃克指数等。 海表面温度:海表面温度是衡量气候变率的重 要指标,是ENSO监测和诊断最基本的变量。
达尔文岛(红色)和塔希提岛(绿色)海平面气压距平的演变
南方涛动指数(SOI):塔希提(Tahiti)岛与达尔文
(Darwin)岛之间的气压差。
气象学家沃克发现:
1. 当南方涛动指数较高时,东、西太平洋气压 差值增大,赤道地区盛行偏东风; 2. 当该指数较低时,则东风较弱,在西太平洋 地区甚至会出现西风。 厄尔尼诺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减弱,
(El Niñ o /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实际上就是El Niñ o和Southern Oscillation
的简称。
ENSO事件不仅仅作为一个事件发生, 而且还是周而复始的一种循环,其周期大约 2~7年,故又称ENSO循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 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的异常状态。
层海水向东移,低层营养
盐的涌升流不会上升。
1960s 美国气象家雅各布· 皮叶克 尼斯(Jacob Bjerknes)发现:
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
Jacob Bjerknes将厄尔尼诺(El Niñ o)与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合并为
ENSO(音:恩索)。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NSO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是一种与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变化相关的气候现象,主要由El Niño和La Niña两种状态组成。
本文将回顾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并探讨其强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ENSO事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ENSO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事件是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El Niño,以及1988-1989年和1998-1999年的La Niña。
这些事件引起了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
近年来,ENSO事件的频率似乎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二、ENSO强度ENSO事件的强度通常用太平洋海温的正负偏差来衡量。
正常情况下,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与太平洋西部海面温度存在差异,形成所谓的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发生El Niño或La Niña事件。
强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气候指数,如NINO3.4指数,它衡量了太平洋东部海温与全球平均海温之间的差异。
近百年来,ENSO事件的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
大多数事件的强度在中等到弱之间,但也有少数事件达到了极强的水平。
根据历史记录,1982-1983年的El Niño事件被认为是近百年来最为强烈的事件之一,太平洋东部的海温上升了超过2摄氏度。
同样,在1997-1998年的El Niño事件中,太平洋东部的海温上升了约1.8摄氏度。
这些事件的强度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并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ENSO对全球气候的影响ENSO事件的强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
El Niño事件通常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变暖,导致一些地区的干旱和风暴增加。
而La Niña事件则相反,会导致一些地区的降雨增加和风暴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与具体表现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
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一、成因: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时内海洋与人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而引起海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的可能原因有几种。
1、信风张弛:常情况,在信风的作用下热带太平洋地区会保持水位西高东低、海表温度西暖东冷。
这是因为在东道地区好行的偏东信风作用下,在赤道大陆西中为远大海岸的风。
该风作用产海面使得表层较温暖的海水流向大洋西侧,南大洋东侧深层较冷的海水涌来补充表层海水的提失。
形成赤道太平洋西侧海平面比东侧高的分布。
从而出现赤道东侧海域水温相对较低,尤其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类似其他地区更明显偏低的情况。
另外,全球大气环流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在北半球形成以顺时针方向偏转的大气环流系统。
在这种风应力作用下,洋流自高纬度向低纬度流动,使得南美西岸盛行冷洋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南美沿岸以及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
但是,信风往往会因为某种原因强度和范围发生改变。
当某种原因使得偏东信风减弱或转为偏西风时,维持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支柱被破坏,西太平洋堆积的高水位暖海水迅速向东蔓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海域较正常时水位下降、暖水层变薄、海表温度降低。
随着东西向海水压力差的减小,赤道潜流减弱,进而使得赤道东太平洋的涌升流也减弱;同时,向东蔓延的暖水逐步占据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并从海面一直可以到达100米深处。
因而使得赤道中、东太平洋较正常时水位上升,海表温度升高。
当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爆发了。
2、大气季节内震荡:有人认为:在海气相互作用下,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季节内震荡的异常加强通过减频增幅可能成为激发厄尔尼诺的重要机制之一。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是指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变化和大气环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
这一事件对于全球的气候系统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包括我国的季节降水和温度。
本文将就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的影响ENSO事件主要通过影响大气环流系统,进而改变我国季节降水的分布和强度。
具体来说,ENSO事件分为El Niño(厄尔尼诺)和LaNiña(拉尼娜)两种状态,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 El Niño事件在El Niño事件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水温度明显上升,而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下降。
这种海温异常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的降水。
一般而言,El Niño事件导致我国冬季和春季降水偏少,尤其是南方地区。
其原因是El Niño事件使得副热带高压偏强,导致南方地区的降水亏缺。
另一方面,El Niño事件还会导致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降水增多,这是因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 La Niña事件相对于El Niño事件,La Niña事件则是热带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水温度下降,而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上升。
La Niña事件通常使得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和春季降水增多,尤其是华南地区。
这是因为La Niña事件导致副热带高压偏弱,使得南方地区的降水增加。
另一方面,La Niña事件还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减少,尤其是华北地区。
二、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温度的影响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冬季和夏季,而春季和秋季的影响较弱。
1. 冬季影响El Niño事件使得我国冬季气温偏高,尤其是东北地区。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上一团暖水沿东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天气现象。
Enso(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指数作为衡量厄尔尼诺现象强弱的标准,对于气象预测和自然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讨论Enso指数的划分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1. Enso指数的定义Enso指数是根据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温和大气压力的变化而计算得出的,它主要由两个分量组成:海温指数(SST)和大气指数(SOI)。
海温指数衡量海洋表面温度与长期平均海温之间的差异,而大气指数则测量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地区的气压之间的差异。
这两个指数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弱程度和发展趋势。
2. Enso指数的分级根据Enso指数的数值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
常用的分级方式包括正常状态(Enso指数在-0.5至0.5之间)、弱厄尔尼诺(Enso指数在0.5至1.0之间)、中厄尔尼诺(Enso指数在1.0至1.5之间)和强厄尔尼诺(Enso指数大于1.5)。
这些级别的划分基于历史观测和研究,帮助气象学家和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厄尔尼诺现象。
3. Enso指数的含义Enso指数的数值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和发展趋势。
当Enso指数为正值时,说明太平洋东部海温较平均值偏暖,气压较低,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发展。
相反,当Enso指数为负值时,说明太平洋东部海温较平均值偏冷,气压较高,表明存在拉尼娜现象。
Enso指数的数值变化对全球气候模式和各地区的降水分布等气象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4.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重大影响。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某些地区的降水模式改变,可能引发洪涝、干旱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由于海洋温度异常,渔业资源也可能受到威胁,从而影响渔业经济和粮食安全。
5. Enso指数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Enso指数的准确划分可以为气象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ENSO事件
南方涛动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在大气的对应关系。
所谓的“涛动”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处之气压变化,最早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Gilbert Walker)于20世纪初期发现并提出。
南方涛动是指在太平洋与“印尼—澳洲”地区之间气团平衡移动的情况,它与出现厄尔尼诺或拉尼娜时的典型风场有关。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属海洋系统部份,而南方涛动则为大气系统部份,两者的结合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ENSO形成的原因,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
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
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海洋底部的涌升流补充,由于底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使表面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一旦东风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
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比如洪水和干旱)。
依靠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
同时,ENSO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特别的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ENSO现象
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
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鉴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ENSO(音“恩索”)。
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的异常状态。
因此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拉尼娜也称ENSO冷事件。
2. 气候动力学的任务、特点和方法
气候动力学是以地球流体力学和大气环流动力学为基础,是大气科学与海洋学等地球科学和物理学、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相互交叉的一个前沿学科。
它和当代大气环流以及大尺度、长期动力过程理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在很多方面都已很难严格定义气候动力学、大气环流和大尺度动力学之间的区分和差异,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大气科学动力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了解异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形成机制,并对异常气候作出较为可靠的预测,己成为各国政府做出决策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重要条件。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气候动力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当代气候的主要特点:
1) 经典气候把气候当作静态来研究,因此常用多年“统计平均”来描述气候状态;而当代气候认
为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研究某个地区或全球范围的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当代气
候的主要任务之一。
2) 在当代气候中引进了“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大气、海样、冰雪圈、陆地
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
因此,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不仅是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的反映,而
且也是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在研究方法上经典气候主要采用统汁方法和定性描述方法;而当代气候则要求对气候系统进
行定量观测和综合分析,并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
当代气候学的研究特点决定了气候动力学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 应用动力学诊断方法揭露大气中时间尺度为一周以上的各种异常气象现象及其变化。
2) 从气候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研究上述异常气候的产生机制
3) 研究在上述气象异常现象形成中的动力学过程。
3. 就研究方法来讲,气候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应包括动力学诊断方法、纯理论的研究方法(即寻找描写某
一过程的数学-物理方程组的解析解)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GCM和OGCM或CGCM来研究气候异常现象)。
4. 气候系统的定义及其研究途径:
气候系统是由大气、海洋、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每个分量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时间尺度和反馈过程,且各分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1) 研究途径之一:观测分析
认识气候系统的直接途径是观测-统计途径,这种途径主要基于大气和海洋的观测资料。
大气和海洋是气候系统中最容易受影响、也是最容易观测的部分,而陆面过程、冰雪圈和生物圈对气候的影响很难估计
2) 研究途径之二:数值模拟
研究气候的第二条途径是使用大气和海洋环流模式。
当模式运行充分长的时间(大气模式要运行10年或20年,海洋模式要运行l-2个世纪)时,使用GCM的模拟试验能产生类似于观测的长时间序列。
优点:不论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都能得到均匀分布的资料,而且可以改变某些参数(例如太阳常数、地面反照率、地形、海陆分布以及大气气体的分布)进行数值试验。
问题:在模式中做了若干假设,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是次网格尺度的参数化。
3) 研究途径之三:观测和数值模拟结合
使用GCM的模拟结果填满没有观测资料的地区,产生一个更“完整”的资料库,而不采用通常在观测-统计途径中使用的表面拟合、连续迫近或最优内插技术的外推或内插时间-平均统计方法。
优点:(1)受有直接观测资料的格点限制,能避免纯GCM通常所产生的偏离真实结果的气候漂移。
(2)能对来自不同观测系统的资料例如探空资料、卫星资料(风和温度)、飞机报告以及其它特殊的报告进行四维同化处理。
当然,模式和参数化的质量决定了统计结果的好坏,甚至可以产生一些系统性误差。
5.气候系统的物理约束
总质量、围绕地球旋转轴的角动量、能量和水汽的守恒方程在地球气候的诊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量中,每一个物理量的分析都描述了系统的不同方面,而这些分析加在一起恰恰反映了气候子系统最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6、守恒
1) 角动量守恒:根据风的观测计算得到的全球大气角动量的变化和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之间存在
很明显的直接对应关系,但就逐月或逐年尺度来讲,大气和地球的变化相互抵消而达到平衡。
因此,与Newton定律一致,地球角动量从总体看不随时间改变(除了就长时间倾向来讲,由于
地球流体和外层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动量交换)。
2) 水汽守恒:大气通量资料得到的水资源守桓能用来推测全球蒸发减降水(E—P)的分布。
这些分
布反映了海陆水分循环的陆地分支。
在大陆上,它能引起湖和水库贮存水,而过量的水通过河
流又回到海洋。
对于海洋来讲,E—P的分布将影响表面的盐度。
例如在副热带海洋强的蒸发
(E>>P)将引起很高的表面盐度,而在ITCZ,过量的降水(P>>E)将引起赤道地区含盐量相对少
的水,因为它们对海水密度的影响,盐度变化将对全球海洋中的温盐环流翻腾作出贡献。
当然,
有些水的贮存也可以以雪、陆地冰和海冰的形式出现,从而把大气和海洋中的这些过程与冰雪
圈中的过程联系起来。
3) 能量守恒:分析提供了有关驱动大气和海洋环流以及引起在地球上我们所经历的气候的能源和
能汇。
4) 总质量守恒:通常发现在大气和海洋中各自所包含的环流,以及这两种介质之间总质量的最小
交换。
每一个半球都有具有三圈环流的所谓平均质量翻腾,类似的翻腾现象在相应的海洋中也
会出现。
7、太平洋/北美型——PNA
太平洋/北美型有四个活动中心:一个在夏威夷附近(20ºN,160ºW);第二个在北太平洋海上(45ºN,165ºW),第三个在艾伯塔(55ºN,125ºW);最后一个活动中心在美国海湾海岸地区(30ºN,85ºW)。
PNA型指数定义为:
PNA =[z*(20ºN,160ºW)−z*(45ºN,165ºW) +z*(55ºN,115ºW)−z*(30ºN,86ºW)]/4
分析表明对应于正的PNA值月份的环流特征是阿留串低压位于500hPa高度负距平区域内,强度铰强,而负的PNA值月份阿留申低压异常地弱。
同时,高度距平之间的对应表明这种型也是一种相当正压结构。
8、产生低频振荡的机制
近年来,提出的在球面上传播的二维Rossby波理论虽然有助于解释某些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的结构和演变特征(包括传播特征),但它仅仅描述了低频变化产生以后的动力学过程,并没有给出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要了解这一问题必须集中于研究产生低频振荡的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气外部强迫的变异和大气内部的动力过程都可以产生低频振荡,从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短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