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01f9c1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2.png)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心中全是佛宋代文人苏东坡,才华洋溢,堪称文坛奇葩,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老是让佛印禅师占尽上风,苏东坡心里总觉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让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两人相对坐禅,苏东坡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
”苏东坡满怀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个甚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微微一笑。
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今天总算占了佛印禅师的上风。
”苏小妹听完原委,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众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尽是污秽不净,把六根清净的佛印禅师,竟然看成牛粪,这不是输得很惨吗?”这则故事,发人深省,深富哲理,盖一切万法,皆是自心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经常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就是凡夫;所以我们眼睛要向内看,要经常检讨自己的缺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谓“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果我们见一切人都是佛,那我们就成佛了!世尊曾在大宝积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去除学佛障碍,而得成就之四种方法:“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
所以在末法时代之今日,我们欲修学有所成就,必须要:“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非”“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及“常行布施及戒忍”,如此方能获得清净心,并且真正消业障、增福慧。
八风吹不动苏东坡修禅定日渐有了功夫,一次出定后,喜孜孜地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别人称赞他也好,诽谤他也好,他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苏东坡立刻差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将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佛印禅师看过后,莞尔一笑,顺手拈来一支朱笔,即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给书童带回。
选取苏《东坡中》的2个故事复数200字
![选取苏《东坡中》的2个故事复数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bf2072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2.png)
选取苏《东坡中》的2个故事复数200字篇一:
一天,苏轼与佛印一起对坐参禅。
忽然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心喜。
佛印问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轼说:“我看你像堆牛粪!”佛印听后并没生气,反而一笑了事。
苏轼自以为占了上风,心中窃喜,回到家中向苏小妹炫耀。
才女苏小妹听后笑嘻嘻地看着哥哥说了句禅语:“心中有佛则众生皆佛,心中有粪则众生皆粪。
”
篇二: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
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
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
”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
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
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篇三: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
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
(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
”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
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
”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bff76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8.png)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是好朋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篇11、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行业忌语,比如门卫最讨厌人家说“看门狗”,做生意的不想听到“奸商”,出家人则不喜欢两种动物,道士忌讳“牛鼻子”,而你要是当着和尚的面骂“秃驴”,修行再好的大师也跟你急。
有句话说“骂人无好口”,一旦发生了冲突,你越是忌讳啥,对方越会说给你听。
有个文士落魄时,尝寄宿僧寺,时间一长,大和尚小和尚都欺负他,书生一气写了首诗: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
秋月不用炉中火,凡子心头一点除。
这首诗表面上看没啥,一分析问题就大了,诗中隐的是“死秃”二字,看来书生是真急了,连骂“秃驴”都嫌不过瘾,前面还要加点形容词修饰修饰。
关于“秃驴”,还有个故事和苏东坡有关,杭州有一个品行不端又爱钱好色的住持向苏东坡求字,苏东坡很快写了幅对联给他: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这位花花住持挺高兴,马上挂了出去,结果许多人看了之后都捧腹大笑,原来这也是个字谜,谜底就是“秃驴”二字。
苏东坡似乎很喜欢拿和尚寻开心,像苏东坡这样的,能和他相处几年不被气死的当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考虑到苏东坡的和尚朋友太多,咱们这章不玩“编年体”了,临时改“纪传体”,主要谈谈佛印,稍带着把其他几位也给聊了。
2、东坡参禅,趣味盎然。
我们还记得苏东坡初至杭州写了这么句诗——“名寻道人实自娱”,下面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苏东坡确实是“自娱”。
这天一大早,苏东坡就跑到庙里来找大通和尚了,到了门口不进去,拍着庙门口的石狮子有板有眼的叫:“秃驴何在?”老和尚正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做运动,一听有人跑到庙里来污辱动物,手搭凉棚转了个圈,笑着说:“东坡吃草!”在苏东坡的和尚朋友中,“大通”属于高僧阶层,不过这位“大通”什么都通,就是一见女人就不通。
女人,他从不正眼看一下,至于偷着看不看,那就只有天知地知还有他自己知。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6b398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3.png)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导语:苏东坡有⼀个和尚好友,叫佛印,相信⼤家都很熟悉,下⾯是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有趣故事,欢迎参考! (⼀) 苏轼是个⼤才⼦,佛印是个⾼僧,两⼈经常⼀起参禅、打坐。
佛印⽼实,⽼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妹妹苏⼩妹说。
⼀天,两⼈⼜在⼀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像什么?就活像⼀摊⽜粪。
这⼀次,佛印⼜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妹⾯前炫耀这件事。
苏⼩妹冷笑⼀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见性,你⼼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粪,想想你⼼⾥有什么吧! (⼆)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寺中。
有⼀天,他们打⾯饼吃。
⼆⼈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会⼉,饼熟了,两⼈算过数⽬,先把饼献到观⾳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下跪祷告时,伸⼿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看,少了两块饼,便⼜跪下祷告说:“观⾳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就与你们合伙做⼏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来。
有⼀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当空,凉风送爽,荷⾹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酒令,前两句要⽤即景,后两句要⽤‘哉’字结尾。
苏轼的搞笑故事
![苏轼的搞笑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bf70b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2.png)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和散文都非常出色,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虽然苏轼的文学成就很高,但他也有一些搞笑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个:
苏轼有一位好友名叫佛印,两人经常一起吟诗作对。
有一天,苏轼和佛印一起乘船游览西湖。
苏轼看到岸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就开玩笑地对佛印说:“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听了,微微一笑,随手把一把扇子扔到了水里,说:“水流东坡诗(尸)。
”
两人相视大笑,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个故事展现了苏轼和佛印之间的友谊和机智,也反映了苏轼幽默风趣的一面。
佛与牛粪——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佛与牛粪——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18036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0.png)
佛与牛粪——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乃我佛如来金身。
”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佛印胖胖堆堆,苏东坡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以吾观之,大师乃牛粪一堆。
”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
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
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想骗他;老实人总认为天下无贼。
“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也是这意思,虽然现在社会人心不古,确有一些丑恶现象伤害到我们的情感,但请不要因此去改变自己善良的心,因为心中装着牛粪的人,看到的只有肮脏,就会不开心;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生活才会快乐。
“投影效应”
![“投影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8dbd707915f804d2b16c14c.png)
“投影效应”
有一则经典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一次苏东坡和金山寺的佛印大师在一起,苏东坡问性格憨厚一些的佛印大师:“禅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禅师答道:“很好,像一尊庄严的佛像。
”苏东坡听了满心舒畅。
佛印接着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的坐姿又如何呢?”苏东坡嘲弄禅师道:“像一堆牛屎!”禅师听了也显得很高兴。
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了妹妹,殊不料,冰雪聪明的苏小妹正色道:“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禅师心中像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如牛屎,是以你看禅师才像牛屎。
”苏东坡哑然。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影效应”,说的是人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具有同样的特点。
如,三国时的曹操,生性多疑,连做梦都觉得有人要害他,这就是“投影效应”在作怪了。
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会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丝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子女身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由子女来实现,现实中,往往事与愿反。
大文豪苏东坡居士以一个玩笑自取其辱,遭遇了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尴尬。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https://img.taocdn.com/s3/m/549dffc8c281e53a5902ffa7.png)
高考作文素材苏轼内心有什么便看到什么: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但他们两个经常喜欢互相讽刺,各不相让,经常是苏东坡占下风。
有一次,苏东坡问佛印说:“你看我像什么?”“我看你像尊佛。
”佛印说。
苏东坡暗喜,随即就问佛印:“那你可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呢?”“像什么?”“像----一堆屎!”佛印无言但神色坦然。
苏东坡哈哈大笑。
回家后,苏东坡面带笑容哼哼唧唧。
苏小妹见状问道:“哥哥,什么事这么高兴呀?”“哼,佛印这次总算栽在我手里了!”苏东坡得意地说。
问明原委,苏小妹大叫道:“哥哥,这次你输得更惨!”“为什么?”苏东坡急忙问。
苏小妹说:“因为内心里有什么,外在才能看到什么。
心中有佛,看别人才是佛;心中有屎,看别人就是屎啊!”保持童真的苏东坡古往今来,在生命中永葆一份天真的人不多,苏轼是其中一位。
苏轼初贬黄州,与朋友出去游玩,有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挟弹击江水”。
这种游戏,不知是拿弹弓将石子打到江水里,看谁打得远,还是类似于我们儿时玩的“打水漂”,拿一块小瓦片或者石头斜着投入水中,瓦片或石头贴着水面上一跳一跳地过去,激起一串串浪花。
不管是哪一种,作为一个年过45岁、华发早生的中年人,在仕途备受挫折的境遇下能玩这种充满童趣的游戏,的确天真得可爱。
比这更可爱的是,他居然会用竹箱去装白云。
一日,苏轼从城中回来的路上,看到白云从山中涌出,像奔腾的群马,直入他的车中,在他的手肘和腿胯之处到处乱窜,于是他将白云装了满满一竹箱,带回家,再将白云放出来,看它们变化腾挪。
所以他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
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
”这些白云就像飞禽走兽一样,被他赏玩一番,又放回山里去了。
天真总是和无邪相连,所以苏轼不相信世界上有坏人,只有是否值得交往之人。
他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对于陷害过他的政敌,他不记恨,更不会打击报复。
天真是一种探索精神,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永葆天真的源头。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88226f6cf84b9d529ea7a5d.png)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一)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
宽容他人。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6f16c64fa45177232f60a261.png)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导语:苏东坡有一个和尚好友,叫佛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是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有趣故事,欢迎参考!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东坡佛心文言文
![东坡佛心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fc7f9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e.png)
东坡佛心文言文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
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
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
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幸福。
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品尝生活蕴含的美好,心中有佛,邻居接好保险丝,我们会表示感激;人家扶起我的车子,会笑脸相谢;看到有人让座,会送去赞美的目光;有人救了亲人,更应千恩万谢。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f87b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3.png)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是流传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系列富有哲理和幽默色彩的民间故事,体现了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佛法智慧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其中几个经典的故事:
1.佛印眼中的苏轼:
•有一次,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说:“我看施主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后得意地笑了
笑,然后他打趣道:“那你知道在我眼中你是什么吗?你
就像一堆牛屎。
”佛印微笑不语。
后来,苏东坡把这件事
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告诉他,佛印心中有佛,
所以看到的都是佛;而苏轼心里想到的是牛屎,所以看到
的就是牛屎。
2.禅诗斗智:
•苏东坡与佛印经常通过诗歌互相切磋,如他们以“水月”
为题进行过禅意对话,苏轼写有“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
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后批了一个字
“屁”。
苏轼大怒,立即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结果佛印
只淡淡地说:“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打过江
来了?”此故事揭示了修行应言行一致,心性要达到真正
的平静。
3.烹鱼之辩:
另有一则故事讲述苏东坡擅长烹饪,并以此考验佛印的定力。
一日,苏东坡精心烹制了一条鱼,请佛印品尝。
佛印
尝后赞不绝口,苏东坡借机调侃说:“您吃鱼又何尝不是
杀生呢?”佛印却回答说:“你只见我在吃鱼,不见我也
在放生。
”寓意禅宗主张超越世俗表面,见到事物的本
质。
这些故事均展现了苏东坡与佛印二人深厚的友情、高超的智慧及豁达的人生观。
苏轼苏小妹秦观和佛印
![苏轼苏小妹秦观和佛印](https://img.taocdn.com/s3/m/639200b75727a5e9846a6163.png)
(一)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二)一天傍晚,东坡与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江上。
时值深秋,金风飒飒,水波粼粼,大江两岸,景色迷人。
饮酒间,佛印向东坡索句。
苏东坡向岸上看了看,用手一指,笑而不说。
佛印望去,只见岸上有条大黄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
佛印知道苏东坡在开玩笑,就呵呵一笑,把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
两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
原来他们是作了一副双关哑联。
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三)北宋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拜访苏轼,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
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二人最终喜结良缘。
洞房花烛之夜,苏小妹有心试试相公的才华,便命丫鬟将秦少游锁在门外,让他对对联: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秦少游被苏小妹的深情打动,脱口而出: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苏小妹知道这道题没有难住情郎,于是亲自开了门。
喝完交杯酒,两人四目相对,苏小妹却含羞说道:红帏帐前,与郎执手,若要同寝,再对一联。
上联是: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
秦少游这下可犯了难,来回踱步冥思苦想。
苏小妹见状不禁心生悔意,只是用温情的目光看着秦少游。
秦少游见苏小妹粉面含羞,不由心动,这才对出了下联: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四)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b69d6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7.png)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
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
苏东坡与佛印一天,佛印邀东坡上樊楼品茗。
谈笑间,东坡悄悄告诉佛印:"最近,皇上因见天时亢旱,要在大相国寺设斋求雨,命愚兄写作《祈雨斋文》,充当主斋行礼官,协助操办一切。
"佛印听了很高兴,说:"请兄长设法带小弟进去观礼,一睹御驾龙颜,开开眼界,不知可否"东坡明知此事不好办,一旦泄漏出去,便有欺君之罪。
但友情难却,便耳语说:"足下想去,也未尝不可。
只消扮成侍者模样,在斋坛上执役,待圣驾临幸时,便可看个够。
"佛印为了一饱眼福,满口赞成,东坡回去也作了安排。
这大相国寺,殿宇宏大,气势雄伟。
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罗汉殿、藏经楼,一座座庄严壮丽的建筑,依次巍峙。
两边还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和16丈高的砖砌楼阁式琉璃塔。
当时,定为皇家寺院,共有禅院64座,铜铸罗汉五百尊,还有高二丈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
该寺共有僧人逾千,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举行祈雨典礼那天,五鼓鸣钟聚众,各路高僧登坛诵经作法,祈求甘雨,以救万民。
其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幡幢五彩飘扬,乐器八音嘹亮。
忽传御驾已到,慌得佛印面热心跳。
过了好一会才心神稍定,来到大雄宝殿,杂于侍者当中,添香剪烛。
再说那神宗皇帝,坐着龙凤轿子,在执宰大臣的簇拥下,出了宣德门,经过御道,来到大相国寺。
东坡和众僧列队跪接,迎入大殿。
礼毕,驾临藏经楼休憩,佛印献上香茶。
原来佛印因大殿行礼之时,拥拥簇簇,不曾看得真切,特地充当献茶侍者,就近瞻仰,果然与众不同。
神宗接过香茶,因见佛印生得身材硕大,方面大耳,眉清目秀,气宇不凡,心中诧异,随口问道:"侍者,什么姓名何方人氏在寺几年了"佛印开始一怔,随后急中生智,叩头奏道:"臣姓林名佛印,字觉老,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浮梁县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镇人,是新来寺中出家的。
苏轼问佛印 心存粪土
![苏轼问佛印 心存粪土](https://img.taocdn.com/s3/m/e394c089d0d233d4b14e6904.png)
苏轼问佛印:“你觉得我像什么?”
佛印答曰:“一尊佛。
”
苏轼甚喜,飘飘然焉。
佛印反问苏轼:“那你觉得我像什么?”
苏轼想借机戏弄佛印一番,便答曰:“一坨粪。
”
佛印笑而不答,苏轼自以为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
回家说给妻子听,妻子说:“你又输给了佛印。
”苏轼不解,妻子解释:“佛印心中有佛,所以见你永如一尊佛;而你心中只有粪土,所以见人亦如一坨粪。
”
诚哉斯言。
相由心生,心中有佛,望世人皆佛,心存污秽,望世人皆浊。
佛经有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尘己身。
害人反害己,笑人反讥己。
是故,心存愤世嫉俗、目视他人为粪土者,犹如自己扛着污秽,妄图熏坏他人,孰不知自己早已久为污垢缠身,却不闻其臭。
苏东坡和禅师
![苏东坡和禅师](https://img.taocdn.com/s3/m/f98e7e6f9b6648d7c1c7466c.png)
苏东坡和禅师
话说,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
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将心比心,因人而人,你心里装着坦然,大度,你也相信对方应该与你一样的宽容,豁达。
如果你猜忌怀疑、忐忑不安,那你肯定认为对手,也是一肚子嫉妒,一脑门官司,而且越看越像。
因此,在已经成为历史的以斗争为纲的年月里,人与人的关系搞得那么紧张,很重要的一个因
素,就是类似苏东坡这种所谓的“牛粪”现象在起作用。
自己心里先有鬼,然后把对方看成与你同样,你在怀疑一切,自然想象别人也是一切怀疑。
于是,融洽少了,戒惧多了,友情少了,隔膜多了,这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间,若是大家都能够以平常心待人接物,行为做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会省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一个健全的社会,只有在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他人的基础上,方能出现安定祥和的气氛,方能充满希望和有所作为。
佛心自现 话题作文
![佛心自现 话题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429b0b79563c1ec5da71ff.png)
“佛心自现”材料作文的审题【作文材料】宋代著名学者苏东波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
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
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苏东坡一怔,揪着胡子只顾发愣。
要求:(1)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立意作文;(2)文体自选,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4)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个故事讲的不是科学真理,而是生活智慧;谈的不是如何改变世界,而是如何改变自己。
以此为题作文不是要你阐释佛理禅意,而是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心美了,世界就美了”,这是一种境界。
可从如下几方面立意:1、请给别人以掌声(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大家都这样,人际关系就会更和谐。
)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3、心如明镜台(心湖澄澈)(心如莲花开)你有一个怎样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有美的心灵才能发现美,享受美好。
4、你是我的倒影(他人如镜映照自己)透过你如何对待别人,可以照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站在这面镜子前,人看见的是人,狗看见的是狗。
心中有爱看这世界处处美好,一片祥和;心中有恨这世界一无是处,灰暗一片,外在世界难道不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吗?人人都是一面镜子,照着别人,照着自己,照着大千世界。
当我们对着生活这面镜子微笑的时候,生活也会回馈我们微笑。
5、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了全新的生活,美好的人生。
你给世界一个微笑,世界会还你一个微笑。
人心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客观情形,也有不同的反应。
半杯水,知足常乐者会说,“我至少还有半杯水。
”怨天尤人者,“我怎么就剩了半杯水呢?”心态改变,则事实就会改变。
(完整版)“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
![(完整版)“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24988e0740be1e650e9ab7.png)
“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文/陈正华心境领导力创始人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
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
”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
”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
”随从人呵呵大笑。
(《东坡禅喜集》([明]徐长孺辑))此故事经后人演绎成为如下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找佛印禅师聊天。
苏东坡对佛印说:“我最近学佛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坐姿如何?”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高兴。
佛印接着也问道:“那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印,就答道:“像一坨屎。
”佛印听了也笑笑。
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宣扬他这回胜了佛印。
苏小妹听了以后,却对他哥说:“哥,你不要再四处宣扬了,其实是你输了。
”苏东坡不解。
苏小妹继续说道:“佛印心里有佛,所以他看谁都是佛。
你心里有屎,所以看谁都是屎。
”经过演绎过的故事已与原文不同了,并被赋予了禅意。
作为一个很有寓意的故事,也算一个演绎得很不错的故事了,不然的话,也不会流传的那么广了。
“投射”,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当成外在的现实。
当苏东坡说看到一坨屎的时候,意味着他内心就是一坨屎,佛印看到一尊佛,那么他的内心就是佛。
两相比较,苏东坡落了下乘。
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继续引申出佛家对恶语的态度。
当有人对禅师恶语相向的时候,禅师不是反唇相讥,而是“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见《六祖坛经》),他骂他的,我自一心不动。
另外,对于恶语相向的“他”怀的是同情心,悲悯心,而不是憎恶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佛与牛屎”都在心里--佛印与苏东坡的一则趣事
文/陈正华心境领导力创始人
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
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
”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
”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
”随从人呵呵大笑。
(《东坡禅喜集》([明]徐长孺辑))
此故事经后人演绎成为如下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去找佛印禅师聊天。
苏东坡对佛印说:“我最近学佛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坐姿如何”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高兴。
佛印接着也问道:“那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印,就答道:“像一坨屎。
”佛印听了也笑笑。
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宣扬他这回胜了佛印。
苏小妹听了以后,却对他哥说:“哥,你不要再四处宣扬了,其实是你输了。
”苏东坡不解。
苏小妹继续说道:“佛印心里有佛,所以他看谁都是佛。
你心里有屎,所以看谁都是屎。
”经过演绎过的故事已与原文不同了,并被赋予了禅意。
作为一个很有寓意的故事,也算一个演绎得很不错的故事了,不然的话,也不会流传的那么广了。
“投射”,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当成外在的现实。
当苏东坡说看到一坨屎的时候,意味着他内心就是一坨屎,佛印看到一尊佛,那么他的内心就是佛。
两相比较,苏东坡落了下乘。
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继续引申出佛家对恶语的态度。
当有人对禅师恶语相向的时候,禅师不是反唇相讥,而是“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见《六祖坛经》),他骂他的,我自一心不动。
另外,对于恶语相向的“他”怀的是同情心,悲悯心,而不是憎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