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

合集下载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就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

这正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要求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就是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

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又必须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实际工作的方针、改革,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3、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空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是坚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超历史,超时空的“左”的倾向,也要反对落后于时空条件变化的右的倾向。

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按照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情况,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就是坚持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理。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坚持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则,也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

因此,它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
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
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
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
为根本出发点。
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
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1、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表现:(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事物的本
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
的基本要求;
(2)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原理:(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科学的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种哲学道理,强调行动和思维应该以实际为基础。

这个道理强调我们在处理问题、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条件。

这个道理的核心思想是要以实际为依据,而不是凭空臆想或理论推测。

它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实际的需求来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空谈理论。

只有在了解和把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这个道理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验证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发现实际问题和挑战,并积累经验和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从中得到有效的启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倡导务实的态度和方法。

它提醒我们不要陷入纸上谈兵和空洞的理论之中,而是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实际成果。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追求空泛的口号和理想。

总的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了实际和实践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行动和思考中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和实用性。

它是一种务实的哲学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其实质和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C
解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所以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实事求是。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上册《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原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原理:(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且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并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补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原理:(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首要条件;(2)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3)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变化;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

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1、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表现:(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

事物的本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2)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全党必须坚持这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全党必须坚持这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全党必须坚持这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解放总想,实事求是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正确答案】C
《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查看答案及解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要从客观存在的情况出发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现实意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才能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保证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推进。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它强调对现实情况和问题的直接观察和了解。

这种思维方法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一,因为它强调必须把理论联系到实际,必须从实际出发来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或理论猜测来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必须先深入实际,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然后再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避免陷入空想和理论的泥潭。

同时,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种理性和务实的思维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变现实,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 1 -。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自身的实际,全方面、多角度的谈谈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

关键字:实事求是原因怎么做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这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全方面、多角度的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生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

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

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丌大成功的例子告诉 我们,同样患了感冒,由亍发病过程中症状 丌同,用药就要有所区别。张仲景没有从两 个人丌同的实际出发,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 研究,没有对症下药,致使一个病人病情加 重,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但是,张仲景到底 丌愧是名医,它没有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事论事,而是极 善亍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丌断提高自己 的医术水平,经过努力,逐步把感冒分成六 类八型,发展了“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 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 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 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 界而丌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 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 事。
丼个例子: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丌同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一次,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人找 他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 咳嗽、鼻子丌通气。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 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 已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 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 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丌多,但一个 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 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再吃发汗药, 汗就出得太多了。亍是,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 吃药后病也很快好了

马克思作业——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作业——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个人来讲,是解决问题,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在我们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从实际中总结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问题。

对一个政党来讲,是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发展路线、政策方针的前提,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都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达,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会随着当时的历史条件改变而改变,所以绝不能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从而才能制定出一套符合现有历史条件的革命策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的认识世界,合理改造世界。

怎么做到从实际出发?做到从实际出发的关键在于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注重事实,要依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则,而不是仅仅单凭几个实例,那样是毫无意义的,对事情的解决及事物的发展没有丝毫的帮助。

注重事实,在必要的条件下,这些事实是要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同时,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不能以可能性作为判断的依据,更不能仅仅依照片面的猜测作为施行方案的根据,我们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整体和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通过不断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剥离虚假及浮华的部分,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本质上了解事实,抽象事实。

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事实求是。

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并且敢于追求事实,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_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5篇[修改版]

一切从实际出发5篇[修改版]

第一篇: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现实情况没有调查,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发言便是乱说一气。

乱说一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重要途径。

中国革命一开始在苏联的影响下用城市包围农村,但是它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遭到惨败!后来毛泽东同志经过仔细深入思考,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也就是说,处理一切事情,都要从事实出发,都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都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从理论、想象出发,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

有些贫困地区不从实际出发,而根据其他地区的“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

不仅没解决贫困问题,还带来了环境问题。

这就是不调查,想主意的后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我们作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根本立足点。

盲动主义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惨重的。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不考虑铁矿的酸碱性而盲目购买设备,结果造成不能使用。

在选厂址时,又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不调查实际地形和环境。

无视冶铁厂与铁矿,煤厂之间的联系,导致办厂费用和运销成本的增加,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万两。

还有一个例子: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个故事是用来劝喻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如果盲目从事,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知识点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型例题】
【解析】客观实际是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我国的空气现状 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①说法错误;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 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工影响天气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 动,②正确;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③说法错误;采用人工降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④正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型例题】
【解析】古代丰富的农学思想对古代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说明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三 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型例题】
3.读漫画《吃一堑,长一智》。漫画启示我们要( )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C.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型例题】
2.《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合天时、地脉、物性之 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我国古代丰富的农学思 想对古代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生产者的素质关乎农业发展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D.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解析】
2、【图片说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解析】
2、【图片说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解析】
2、【图片说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解析】
2、【图片说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型例题】
1.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 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 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 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 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 因是( ) A.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目标:(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理论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2)必要性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欲何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现实情况 没有调查,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发言 便是乱说一气。乱说一气是不能解决问题 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这就要求 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 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 体现。
处理一切事情,都要从事实出发,都 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都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 实际行动,而不是从理论、想象出发,来 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 要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有三层含义。
其一实事就是当前当时的实际情况;
一切从实际出发
际全 情面 况掌 握 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 就是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 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 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按照 客观规律办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重要途 径。 • 中国革命一开始在苏联的影响下用城市包围农 村,但是它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遭到惨败! 后来毛泽东同志经过仔细深入思考,从中国国 情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的结果——成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论证了他的正确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 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丰子恺画的《卖羊图》 中,农民用两根绳子 牵两只羊。而有经验 的农民都知道,只要 牵着头羊,后边不论 多少只羊都会跟着头 羊走这一常识。可见, 不了解实际情况下进 行创作,会犯多么低 级可笑的错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的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例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

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例(1).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不仅表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中,而且贯穿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基础,又是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保证。

历史反复证明:凡是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和建设就要遭受挫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从实际出发高考考点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考情况年份单选不定选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1999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200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2001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2002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2020物质的含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基础知识导学]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包括三个层次:(1)物质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的定义: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想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准确掌握物质概念。

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其二,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同时,要注意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要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区别开来。

其次,要全面把握意识的本质。

意识虽然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人脑,有了客观事物就能自行产生意识,还必须有社会实践这一客观条件,离开这一客观条件,就不会有任何意识。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误之分,但不管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最后,要正确区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3、运用这一原理应注意下列问题:(1)要坚持辩证的观点。

该原理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既可从整体上运用,还可以分别运用。

如果所分析的问题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应从整体上把握,如分析两个文明建设。

如果所分析的问题只体现物质的决定作用或意识的能动作用,那就只需用所涉及到的部分去分析,无需面面俱到。

4、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力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否则,就会导入形而上学唯物论。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都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

(3)对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陷入了不可知论。

[重点难点分析]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1)这里的“整个世界”,即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或思维)。

“人和世界关系”既包括人对世界的关系(能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又包括世界对人的关系。

(2)“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指它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但它又存在于个别观点和个别看法之中,具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特点。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要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接触,逐步形象了各种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于是就有了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审美观等等。

这些都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事物和问题的看法。

在这些“观”之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形成了贯穿一切的、起支配作用的最基本观点,它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行动,这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人人都有。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内部,人们的世界观也有差别。

世界观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自觉形成的;有的是分散零乱的,有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有的是唯物的,有的是唯心的。

2、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支配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所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

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

至于如何运用还需要研究和学习。

(2)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具体科学的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之分。

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

教材上讲的方法论属方法论。

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理论世界观、哲学的含义,要明确以下三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

只能把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的形成表现出来,才形成哲学。

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和影响世界观。

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统一,是因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问题,提示的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这个概念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统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这个概念同时还告诉我们物质还有可知性。

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它、认识它。

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D�D客观实在性。

物质具体形态则是哲学物质概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

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抽象的概念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总之可以将二者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惟一特性�D�D客观实在性。

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哲学的物质概念研究的基础并提供证明,哲学的物质概念为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和研究提供指导。

(2)意识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这个概念是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意识的起源阐述的。

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从意识的本质阐述的。

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具有思维的功能,可以对反映到头脑中的客观存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加工,意识就是产生了。

没有人脑不以胶生意识,但有了人脑,没有客观存在反映在人脑中,也不能产生意识。

这就是告诉我们:意识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物质却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

但这也不可心以此来否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同的两个方面。

总之我们从意识的起源和意识的本质应该看到: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派出物。

②意识对客观的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的之分。

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人们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是明证。

世界上只有人们没有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

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具有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反映在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实践,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亦然,即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