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经济政治走向对中国的影响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

奥巴马较前任战略调整1、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奥巴马解决金融风暴的理念:减轻受害民众阶层的债务负担,对华尔街精英阶层加强监管,提高税负在对外经济问题上,将更加强调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布什所执行的温和的“双赢”政策。
将更看重实体经济的富强,而不是高收入阶层所看重的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美元汇率因为美国债务赤字的扩大而不断疲软的挑战性问题,他可能会纵容,而不会像前任总统那样会顾及到美国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2、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奥巴马的目标是,恢复美国在一个不再是单极世界上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且将不是主要通过军事力量来实现,而是通过软实力以及政府间和正式国际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民主党十讲究国际合作、联盟、伙伴,利用国际机制解决问题,跟布什相比,他更看重国际合作。
对待以前被美国认为敌对的国家,未来多边主义色彩会更加浓厚,奥巴马将会倾向于多边框架,心平气和的讨论,可能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利益交换或者一步一步走的方法,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直接采取强硬的、敌视的态度、立场和手段3、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布什的能源政策:继续消费石油,提高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以布什政府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体积高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的第八章以及最后一章《加强全球联盟》中,提出:美国的能源安全取决于充足的供应,唯有此财政支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增长。
报告同时强调: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全球石油产量不断提高,我们就能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从实现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保证能源安全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我们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奥巴马认为,美国过分依赖外国原有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安全都构成威胁。
奥巴马表示支持从海上钻井开采石油并发展核电,同时强烈指出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奥巴马曾表示,他当选总统后将帮助开发新的能源经济,提出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并计划提高燃料经济标准,争取2025年美国25%的电力消耗都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浅析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吕本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6期【摘要】奥巴马上台以后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对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以及中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了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措施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中美关系以及重返亚太战略的本质。
【关键词】重返亚太战略;中美关系;中国崛起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本质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背景就是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稳定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以及南亚的政治局势,基本消除了潜在的威胁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所谓的恐怖主义。
但是,重返亚太战略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只不过因为在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部分的精力,对于亚洲事务有点力不从心,并且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真正都需要中国的支持。
战争结束以后,奥巴马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实际上是美国战略中心的一次转移。
因为,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重心已经不在欧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已经对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彰显美国的霸主地位以及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尤其是亚洲地区,美国一直维持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所确立的遏制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这将极大地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一方面美国加强了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合作,不仅,增加了在日本和韩国的驻军,还将最先进的武器如f22战机等部署在亚洲,同时将部署在亚洲的航空母舰从小鹰号一艘增加到两艘,还积极的与台湾进行军事合作,援助台湾大量的军事设备,其目的就是从军事上封锁中国。
浅析奥巴马对华政策

(二)、美国政府将会继承美国政治传统,继续高举“人权”、
“民主”大旗,重新树立美国的道德权威。冷战后的美国历届政府 都将“民主”、“人权”视为外交政策的旨归。这一方面是由于美
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美国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
上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高举“民主”、“人权”大旗树立自身的道德
2008年10月29日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信中,提出中国 必须改变贸易政策,并指责中国有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中国巨
大的对美贸易顺差。近年来,布什政府顶住来自工商界的片面要求,
在每年发布的外国货币政策评估报告中,都拒绝把中国列为操控货 币的国家。奥巴马的上述言论是从布什政府有关立场上的后退。事
二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
一、第一任期(2009--2012)
二、第二任期(2013--2016)
一、美国对华政策描述(2009--2013)
(一)、美国政府将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 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克林顿国务卿都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 尤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未来 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 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过程中,强调“希 望人权、台湾和西藏问题不会妨碍其他更广泛问题的解决”,并且 在即将离京回国之时,向中国政府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继续增持美 国国债。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 一贯注重实用、效率的美国政府将会充分展开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内 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
相形见绌。如果中国政府出于经济或政治的原因停止购买美国债券,
甚或抛售美国债券,这对美国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
奥巴马对华政策

奥巴马在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为振兴美国经济、维护全球战略利益,以及稳定日趋严峻的亚太安全形势,在对华政策上作出调整。
中国因素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也使美国对华政策面临更多的问题,中美关系也需要重新找到平衡。
经历了起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也大有提升,从此,中国不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有成为世界新一极的趋势,这使得作为现阶段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不再是高枕无忧了。
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亚太地区是21世纪的希望,美国日益重视亚太地区,奥巴马连任后自称是“美国第一任太平洋总统”并提出要“重返亚洲”。
这说明美国的战略中心从中东转移到了亚太地区,也是世界的权势东移的结果。
究其原因,源于中国的强势崛起,一个没有中国的亚太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战略中心的东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意识形态等全方位多领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性。
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对美国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外交问题,美国各行各业逐渐感觉到了“中国因素”的影响。
中美关系呈现出了“合作内容更多,竞争态势更强”的特点,既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遏制”与“合作”并存,奥巴马对中国的基本定位是:在政治上,中国是潜在的对手和威胁;在经济上,中国是发展伙伴和竞争对手;在军事上,中国是美国潜在的敌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并不是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进行全面对抗,围堵中国的战略是不变的。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两国在国际和双边事物中,既有接触、合作、对话也有分歧、矛盾和对抗。
目前,这两个大国是战略上的对手,但两国的繁荣和发展又离不开彼此。
中国和美国不是敌对国,但也不是同盟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关系,在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相互握手,而有损于自身利益时互不理睬。
中美关系虽然有众多问题和摩擦,但谁也离不开谁,放弃对方。
而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会限制两国发生正面的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
谈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谈美国总统候选人对华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今年是大选年,两位总统候选人共和党派的米拉·罗姆尼和民主党派的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时不时就上演唇枪舌战,针锋相对。
既然是驴象之争,两党对立,势必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上持有不同政策。
就我们来说,之所以密切关注它,就是想了解谁上台后会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同时两位候选人也将对华放在了一个更高高度,在两党的党纲中均多次提及中国,所以今天就主要谈谈这两位总统候选人所持有的不同的对华政策将会对我国的各方面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民主党奥巴马:虽“忽冷”“忽热”却还是司马昭之心四年前,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奥巴马赢得民心,成为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他上台后,立刻着手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当然也包括外交政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备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注,特备是美国,一直处处打压。
因此,特别把奥巴马上台后所形成的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拎出来,做个研究。
我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在经济上美国势必离不开中国市场,也因此中美之间关系不会闹得太僵。
从奥巴马执政期间的对华行为可以看出。
首先,奥巴马所代表的民主党派从历史来看,在选举、执政初期便一直高举“合作”“共处”的旗子,他们的态度似乎是比较缓和的,人们以为奥巴马会把中美两国带向“蜜月”。
他曾多次表示要与中国探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在这个阶段,美国官方正式提出了所谓“综合性伙伴关系”的概念,即既要做经济的伙伴,又要在非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探讨与合作。
可以发现,美国这次似乎是很有“交往”意向。
于是就有人士认为这次奥巴马可能会改变民主党传统的、重视贸易保护的路线,缓和与中国间的贸易纠纷。
其次,从奥巴马个人来看,他本身就是不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他在竞选的时候表现吃的是一种温和、理性、强调对话,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放狠话,在加上克林顿这样的一些外交团队,他们都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之争及1996年台海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十分清楚,对于中国的战略合作持积极态度,其对华的态度不至于过于强硬,至少奥巴马不会表现的过于决断如果中美关系良好,在政治上两国有更多的往来,加强国际间的对话,强调“不与中国为敌”,在最敏感的南海、亚太战略问题上,每逢触及中国敏感线,白宫及其外交团队便会放出“太平洋足够宽”、“不偏袒任何国家”等暖话,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乐于见到的场面。
美国经济霸权主义对我国受众的影响

美国经济霸权主义对我国受众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这种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存在,不仅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更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市民的生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美国经济霸权主义对我国受众的影响。
首先,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实力,竞争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对我国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美国通过技术和知识产权、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等手段,试图阻碍和限制我国的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影响我国的出口业务和技术上的合规性。
这种情况在贸易摩擦中尤为明显,美国不断打压我国在美国出口的产品,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美国经济霸权主义也对我国的投资形成了直接的制约。
美国出资机构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相对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美元货币、股票、债券和资产等方面。
这种情况将大量的资金流向美国市场,对我国的资金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经济增长等形成了直接制约。
同时,美国拥有相对完善和开放的金融和股票市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投资和基金,从而限制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和经济发展的潜力。
第三,美国经济霸权主义在文化、科技、媒体等领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科技和媒体产业集中地之一,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和顶尖的科研机构。
这种情况使得美国在文化、科技和媒体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和话语优势,而我国则被动地接受美国文化和科技的影响,难以自主发展和推广自有的文化产品和科技品牌,影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最后,美国经济霸权主义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等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和特殊作用,具有强大的全球网络安全能力、情报监控能力,也具有强大的国际舆论影响力。
这种特殊的实力使得美国能够影响我国的国际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等方面,使我国的政治安全和经济稳定受到直接的威胁和影响。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讲述的是中美关系里的一段。
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多边关系与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历届总统,毫不讳言的承认,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奥巴马上台之后,干脆就说,中美关系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把“之一”去掉了。
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成果颇丰。
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决定要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一时奥巴马访华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很多理发馆门口还贴出广告,要理奥巴马头,中美双方似乎又要进入一个蜜月时期了。
但是,奥巴马回国不足一个月,风云突变1、经济贸易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呢?这些年从来没断过,最惠国待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现在还在闹。
在摩擦中前进而不是在摩擦中倒退。
建交时20多亿美元,现在数千亿美元,越摩擦越发展,对双方都有好处,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去争。
前些年我们是逆差,我们的包装都不合格,用纸一包就出厂了。
小平都说你美国得买我东西呀,最惠国待遇小平亲自谈下来的,哪有一号人物谈这个的。
10年后,美国人开始叫,我们顺差。
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是诱饵,小碗、中碗、大碗,而美国由大变小。
不要把贸易问题泛政治化。
顺利的时候,贸易问题是推进器。
锦涛访美,买波音。
锦上添花困难的时候,贸易问题是减震器。
防止一发不可收拾。
1989年,低谷,而没有崩盘。
100多个议员上书老布什,“我们美国绝不能同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打交道”,把中国上升到和萨达姆一样了。
伊拉克已断交了,北京怎么还不断呢?伊拉克断就断了,中国不行。
老布什请评估。
前总统尼克松,总统先生,为了美国的利益,千万不能断。
世界上十大市场,中国最大。
如果断了,中国这个市场,我们30年进不去,30年后我们想通了中国这个市场,会被欧洲人、日本人填满。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的影响

前言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菲南海对峙”事件牵动着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敏感的神经。
然而,这看似是中菲之间的领土纷争实则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加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10月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是对美战略重心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
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来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一、美国战略东移的表现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三、美国战略东移的原因四、美国战略东移的的影响五、中国如何应对1、奥巴马上台伊始就把外事活动的重心放在亚太地区。
与历届美国政府相比,奥巴马上台伊始的外事活动至少有四点是很反常的:其一,历届美国政府新任国务卿的第一次出访无一例外都是去欧洲,而奥巴马政府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的第一次出访没有去欧洲,而是出访亚太地区;其二,从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访问中国,一般都是在第二个任期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二个任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访问中国。
而奥巴马则是在第一个任期的第一年访问中国。
其三,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都是低开高走,即历届美国总统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总是要骂中国,跟中国搞对抗,一般都是在第二个任期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二个任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致力于缓和中美关系,跟中国搞友好。
而奥巴马则在上任之初就对中国大唱赞歌,到处讲“中美共治”、到处讲中美是战略伙伴。
其四,历届美国政府的外事活动是以欧洲为中心,外事活动的40﹪集中在欧洲,而到目前为止,奥巴马政府外事活动的50﹪集中在亚太地区。
2、加强和提升与亚太地区传统盟友的关系。
通过修改共同安全防卫条约,构建战略同盟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关系。
主要是两手,一手是想这些国家出售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另一手是投入巨额资金重建或扩建这些国家的美国军事基地。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201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配合美国在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美国再一次将重心放回了亚洲。
其实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酝酿,克林顿政府分别在1995年和1998出台了两个《美国东亚战略报告》,以此为标志,美国启动了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
然而在小布什时代,因美国大量消耗精力在消除国内外的恐怖主义势力以及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上,所以在对待亚太地区方面余力不足。
在2009年7月举行的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与东盟各国外长签署了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文件,并高调宣布“美国已重返东南亚”。
奥巴马时期,正式认识到反恐和应对大国崛起同样重要,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有超越欧盟地区、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趋势,再者,美国在亚太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所有的这些,都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对危机。
而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北至日韩,南达澳洲在这一对中国形成半包围圈的海域中,美军参演的军事演习的频率近年来越来越高。
这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高调重返亚太地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如今,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已成为现实,自从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强力推进既定不熟,巩固亚太地区同盟国家向心力,见缝插针、巧妙利用各种手段拉近与非同盟国家关系,立正全面主导亚太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调整的主动权。
那么,美国的重返亚太到底有些什么目的呢?其一,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而亚太地区无疑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区,美国一旦在亚太地区失去足够的控制力度,对其全球地位将产生空前的威胁。
所以美国必须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部分亚太地区亲美国家在如中国、印度等较独立国家的高速崛起中感到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不安,在亚太地区各种争端中逐渐失去了对抗能力,美国在这个时候必须重返亚太表示其力量存在,以免逐渐失去对这些亲美国家的控制力。
奥巴马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奥巴马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奥巴马上台的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奥巴马上台之后,中美关系会不会像美国前两位总统刚上台时⼀样出现反复?《环球》杂志记者就此问题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如进⾏了专访。
崔⽴如认为,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不会出现⼤的波动,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合作也将会继续。
中美关系的稳定因素《环球》:奥巴马将于1⽉20⽇正式就任美国总统。
在他上台之初,会不会像克林顿和布什刚刚上台的时候⼀样,采取⽐较强硬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会不会出现⼀些反复?崔⽴如:我想,奥巴马上台后,两国关系不会出现像克林顿和布什刚上任时那么⼤的波动。
这⾸先是因为中美关系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进⼊到⼀个更加成熟的阶段。
两国对双⽅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相当⾼的共识,都认为中美之间尽管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不完全⼀致,但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中美两国、对地区和全球的稳定⾮常重要。
这种共识在两国政界相当⼤的范围内存在,尤其在⾼层、在战略层⾯上,⽽不是局限于某⼀个总统,某⼀个党派。
在美国,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认同这样的基本共识。
从去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也可以看出,奥巴马也是认同这个共识的。
另外,中美关系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实在的基础。
经济上双⽅已经形成了⼀种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安全问题上,在地区问题上,在⼀些全球问题上,中美之间共同的利益也越来越多。
⽽且这些共同利益不仅是⼀些短期的利益需求,长期的利益需求也变得越来越⼤。
很多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都有这么⼀个认识,中美关系已经⾛上了⼀种竞争合作的路,⽽且合作的⾯会越来越宽,合作的深度会越来越深。
还有就是中美之间近⼏年建⽴了⼴泛的对话渠道。
中美之间现在有两个战略对话机制,⼀个是战略对话,⼀个是战略经济对话。
此外还有各种层⾯上的对话、交流,还有处理危机的⼀些机制。
当然,中美关系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还是可能会有⼀些波动。
导致波动的可能有两个因素,⼀个是党派的因素,⼀个是总统个⼈因素。
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走向分析

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走向分析李平(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20110503011543)[摘要]:2009年3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位总统,从此,美国正式步入“奥巴马”时代。
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中美关系一直是世界所关注并讨论的热点和敏感性话题。
回顾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中国高度关注并重视美国在这位新任总统上台后采取的对中政策,即这位新任总统会怎样把握中美双边关系。
本文将以奥巴马对华政策入手,从三大方面分析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走向,并尝试着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奥巴马;中美关系;外交政策2008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先后击败希拉里和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在对华关系上,奥巴马政府基本上继承了小布什时期的政策,奥巴马2009年首次访华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巩固和提升。
但是自2010年初以来,在有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几个问题上,中国遭到了美国的多次挑衅,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拟对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其走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冷战结束以来,关于中美关系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议题,也是美国国内争论不休的难题。
小布什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从“战略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转向“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并愿意成为中国的“建设性合作者”。
后来,又在中国定位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既不认作敌人,也不看成伙伴。
小布什说美中关系的定位“太复杂”,实际上回避了两国关系的定位问题。
①奥巴马在竞选时曾说:“中国崛起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我不会把中国妖魔化”“与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保持建设性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我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努力”。
他上任后又认为,经济富有活力、政治更趋活跃的中国崛起,为繁荣和合作带来了新的机会,但也对美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盟国构成新的挑战。
奥巴马在其亚洲之行中,公开表示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崛起,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奥巴马的“新政”及美国对华政策走向

他强调 回归 自由放任 。里根之前 , 美国以强调国家 干预的罗斯福新经济政策为主。 从罗斯福新政到杜 鲁门的“ 公平施政” 到肯尼迪 的“ , 新边疆”再到约 , 翰逊的“ 伟大社会”基本上都是延续着罗斯福新政 ,
的加强 国家 干预 的思路 ; 国家 和垄 断资 本家 相结 合
统候选人麦凯恩之间的经济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 :
[ 作者简介】 吴金平 , 暨南大学美国研 究中心主任 , 国际关 系学系教授, 博导。
一
6一
奥 巴 马认 为“ 什 过去 八 年失 败经 济 政策 ” 布 问题 出
这种 成本 的存 在 。在这种 情况 下 , 消费者 也应 该通
在过低的税率 ( 只是对富人的过低 而对穷人却过 高 )在于布 什政府劫 贫救 富 的政策 ; , 而麦 凯恩 尽管 也不认 同布什的“ 劫贫救富” 的经济政策 , 但他认 为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劫贫救富, 而在于过去八年毫无
2o年第 2 09 期
总第 18 0 期
并 干 与裔晨
P a e a d D v lp n e c n e eo me t
No2 Ap i 2 o . , Il 0 9
Sq N . O e . 0 18
奥 巴马的 “ 政’ 新 ’ 及 美 国 对 华 政 策 走 向
。 吴金 平
【 提要】 内容 奥巴马 以倡 导“ 新政 ” 当选 美 国总统 。美 国长期 奉行 的经济 自由主 义政 策将会 终结 ; 边主 义 单 外 交政 策将会被 多边 主义取代 。奥 巴马政府 的 经济政 策可 能会 在 经 贸、 汇率 、 环境 、 知识 产权 以及 人权 等 问 题上给 中国造成 压力 ; 多边主 义外 交将 增加 中美磋 商与合 作 的机会 。奥 巴马“ 政 ” 新 下的 中美建设 性合作 伙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讲述的是中美关系里的一段。
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多边关系与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历届总统,毫不讳言的承认,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奥巴马上台之后,干脆就说,中美关系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把“之一”去掉了。
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成果颇丰。
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决定要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一时奥巴马访华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很多理发馆门口还贴出广告,要理奥巴马头,中美双方似乎又要进入一个蜜月时期了。
但是,奥巴马回国不足一个月,风云突变1、经济贸易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呢?这些年从来没断过,最惠国待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现在还在闹。
在摩擦中前进而不是在摩擦中倒退。
建交时20多亿美元,现在数千亿美元,越摩擦越发展,对双方都有好处,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去争。
前些年我们是逆差,我们的包装都不合格,用纸一包就出厂了。
小平都说你美国得买我东西呀,最惠国待遇小平亲自谈下来的,哪有一号人物谈这个的。
10年后,美国人开始叫,我们顺差。
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是诱饵,小碗、中碗、大碗,而美国由大变小。
不要把贸易问题泛政治化。
顺利的时候,贸易问题是推进器。
锦涛访美,买波音。
锦上添花困难的时候,贸易问题是减震器。
防止一发不可收拾。
1989年,低谷,而没有崩盘。
100多个议员上书老布什,“我们美国绝不能同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打交道”,把中国上升到和萨达姆一样了。
伊拉克已断交了,北京怎么还不断呢?伊拉克断就断了,中国不行。
老布什请评估。
前总统尼克松,总统先生,为了美国的利益,千万不能断。
世界上十大市场,中国最大。
如果断了,中国这个市场,我们30年进不去,30年后我们想通了中国这个市场,会被欧洲人、日本人填满。
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调整及对我影响

奥 巴 马 政 府 全 球 战 略 调 整 及 对 我 影 响
中国 国际 问题 研 究基 金 会 美 国研 究 中心 常务 执 行 主任 钱 文 荣
【 内容提要 】 奥 巴马政府上 台以后 ,美国政府 的全球 战略 重心 东移政 策逐渐 由隐性走 向显性 ,并且 呈现 出与以往 美国历届政府所不 同的新特 点。事 实上 ,奥 巴
“ 天 ,地缘 政 治 问题 已不 再 是 欧 亚 的 哪个 今
区 ,并且这一地 区存在着一个拥有 丰富资源 的军事对手 的可能性 。 因此 ,报告 正式提 ”
出 :“ 把 ( 事 战 略 ) 重 点 放 在 西 欧 和 北 要 军
地理部分是控制整个 大陆的出发点……随着
控 制 整个 欧 亚 成 为取 得 全 球 主 导 地位 的 主要 基 础 ,地 缘 政 治 已从 地 区 问题 扩 大 到全 球 问 题 。 他把 这 个 战 略 叫 做 “ 亚 战 略 ”,并 ” 欧
这个 问题 被 提 到 了 政 府 战 略 决 策 层 面上 。 20 0 1年 9月 发 表 的 《四年 防务 评 估 报 告》
开 始 把 目光 转 向亚 洲 。报 告 说 : “ 洲 地 区 亚 大 国将 成 为 威 胁 美 国利 益 的 至 关 重 要 的 地
他在 19 97年 出版 的 《 大棋 局》 一 书 中说 :
事 力 量 投 放 中心 ” ,加 强 在 亚 太 地 区 的力 量
20 0 0年发表 的 《 中国相处 》 一文 中进 一 与
步 阐述 了这个 思 想 。他 说 : “ 亚 大 陆 的 政 欧
署 和作 战重 点 显 然转 移 到 了包 括 阿 富汗 在 内
大国战略竞争与拜登政府对华战略走向

南方视点南方论刊·2022年第2期2017年12月份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三方面力量:中国和俄罗斯“修正主义国家”,朝鲜和伊朗之类的“流氓国家”,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1]从这个排序可以明显地看出,大国竞争在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排序地位明显得到提升。
2018年初公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更是明确地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a strategic competitor)。
[2]2021年3月初,新上台的拜登政府发布关于国家安全的首个重要文件——《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以下称“临时指南”)。
该指南指出“它(中国)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发起持续挑战的竞争对手”[3],将中国称为是美国的“体系性竞争对手”。
“我们正在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竞争,以赢得21世纪。
”[4]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即美对华迈上了全面竞争的战略轨道。
尽管特朗普政府偏向单边主义,拜登政府更倾向于运用联盟和伙伴等全方位的力量,但是二者政策本质上是类似或相同的,即对华持续性的战略竞争趋势。
一、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一)美国在国际秩序领域的扭转与回归霸权稳定论认为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需要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
基欧汉认为,即便是霸权衰落了,但是霸权所建立的基于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依然能够发挥作用,使大国之间能够继续合作,从而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5]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美国依然是当今时代的霸权国,但是如果美国不愿意继续承担霸权责任,那么世界秩序将逐渐塌陷。
特朗普上台后,在“美国优先”思想的指引下,不断退出或威胁退出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比如《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对国际秩序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
特朗普政府对这些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种极为现实主义的态度。
他认为,这些协议和国际组织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美国的负担。
美国总统后选人奥巴马的政策纲领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总统后选人奥巴马的政策纲领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摘要: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有着自己的执政纲领,本文主要讲述奥巴马的执政纲领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关键字:纲领,关系,能源,内需,一奥巴马的政策纲领1、经济反对布什政府对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富裕阶层的减税政策,提议把所得税率从35%上调到39.6%,但是可能会减少中产税收;创造更多就业,改善美国工人的生活,拯救美国楼市2、贸易敦促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重新谈判,以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支持与秘鲁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力图减少美国贸易赤字3、社会保障支持延续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支持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儿童全民健康保险计划;设立国家健康保险项目4、伊拉克战争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5、外交政策强调谈判比军事行动更重要,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领导人谈判6、对华政策和克林顿政府类似,建设性地对待中国的崛起,帮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确立其应有的地位,但将在贸易赤字、环保、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乃至人权等问题上明显趋于强硬7、气候变化承诺在2020年前将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至1990年时的水平8、能源通过法律程序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油品交易进行监督,防止能源价格扭曲和人为操纵能源市场的投机行为;有限开采近海油田二奥巴马的政策纲领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这里使用“相对”一词,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
和则两利,战则俱伤,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的对外战略及对中美的影响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的对外战略及对中美的影响奥巴马政府执政伊始就改变布什政府时期过多推崇武力的做法,推出了“巧实力”的概念,主张软硬兼施,将“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合作为主轴,侧重通过接触和磋商的方式与各国发展关系,灵活运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乃至文化等所有手段,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奥巴马政府信奉多边主义,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和合作,寻求同国际社会的“合作性交往”。
与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做法不同,奥巴马强调通过多边合作来应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更使得国际合作尤为重要。
正如2009年9 月24 日奥巴马在联合国的演讲中所指出的,美国不能单独面对国际危机,必须国际合作。
第二,奥巴马政府注重“榜样的力量”,致力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注重“软实力”的运用。
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提高国际声誉,树立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增加美国的影响力。
上台伊始,奥巴马就宣布禁止虐待和折磨囚犯,下令关闭颇有争议的关塔那摩监狱。
第三,相对于布什政府的强硬作风,奥巴马政府更加强调接触和对话,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意在“先礼后兵”,软硬兼施,向“问题国家”施压。
第四,与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班子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强烈。
奥巴马认为世界是相互连接的,所以,美国和中国的工作很多都是共同的,是相互连接的,21世纪的实力不在零和游戏,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应该以另外一个国家的牺牲作为代价,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国际社会强的、繁荣的、成功的成员。
奥巴马不把中国看成一个美国的战略假想敌来遏制中国,这从美国新总统的嘴里说出来还是非常需要的。
因为实际上在美国不同的部门,在军方,在国会,在各种右翼团体中,怀疑、遏制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我觉得,奥巴马从大局出发,将中国定位在这样一个位置,而且强调不寻求遏制中国,实际上有利于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深化和提升的。
这也是一个适合时代的、恢复美国由于过去这些年布什的错误政策而导致的实力下降或者是形象受损的情况。
奥巴马连任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浅析奥巴马连任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摘要: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奥巴马成功连任,随着其不断强调中美的合作关系,不断重视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中国既需要又敌对的态度,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本文就根据奥巴马首任期内的经济政策以及其相关言论,浅要分析奥巴马连任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关键词:奥巴马经济政策贸易保护汇率2012年,奥巴马以微弱的优势赢得总统大选,成功的实现了其连任的梦想。
奥巴马在上一届任期中,出台了很多政府角色浓重的干预经济的政策,对于拯救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做出了一些贡献。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美国经济的不断良性化,奥巴马政府在新的一届任期里将出台怎样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继续美国的经济强国之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先回顾奥巴马在其上一届任期的经济政策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结合连任竞选演说、记者发布会中体现的思想;立足于中国的角度,浅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奥巴马首任期内的经济政策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奥巴马在其上一任期中推出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在前一任总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进一步平衡收入分配、降低失业率等,这些政策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多数美国家庭的窘境,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
但本文着重列举并分析奥巴马首任期内关于刺激经济、货币发行方面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一)出台大量刺激经济法案当地时间2009年2月13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由奥巴马政府筹划的7870亿美元的第二轮经济刺激法案,其中35%用于减税,65%用于政府支出。
具体项目支出包括失业救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加大高速公路、铁路设施建设等项目。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其中加入了奥巴马的两项资金动议,一项旨在扩大卫生保健领域中电脑信息科技的运用,另一项旨在创造更多环保方面的工作机会。
同时,财长盖特纳继续利用第一轮经济刺激法案中剩下的3500亿美元,有针对性地干预美国经济,如拯救金融巨头、为汽车行业注资、协助房地产市场等。
奥巴马当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外交政策走向研究

奥巴马当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外交政策走向研究姓名:杨俊文林锐伟学号:20090401908 20090401920年级:2009届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一班摘要:主张“变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外交中带有奥巴马个人和民主党特色的理念将逐渐体现。
奥巴马认可布什政府比较稳健和务实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但不可否认,民主党掌控政府和国会后,在经济贸易、人权、气候变化等节点上,对中国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多。
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将保持平稳发展。
关键词:奥巴马中美关系对华政策经济贸易宗教自由与人权问题人民币汇率友好合作2008年11月5 日12时,民主党参议员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麦凯恩,当选第56 届美国总统,同时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洲裔总统。
本次美国总统大选,是在美国经济深陷次贷危机情况下的一次总统大选,奥巴马的上台,被期望实行一系列不同于布什政府的经济新政。
那么,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究竟会是怎样,是否会像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那样,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奥巴马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将会与布什政府拉开一定的距离。
正如众多人士所预测的那样,奥巴马会更多地回归多边主义,在众多国际问题上寻求与其它国家的合作。
这既是出于保障美国自身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是美国试图重新构建世界秩序,规范和强化国际多边机制,恢复其受损的道德权威的客观需要使然。
奥巴马曾经说过:“我和中国特别有缘,是华人的姻亲。
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我的妹夫吴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现在有美国国籍。
”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妹妹玛亚出生于雅加达,有一半印尼血统。
吴加儒的父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
在对华政策上,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倾向于同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
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奥巴马的当选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
●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
失业问题是当前最紧迫的民生问题。
2008年,美国全年失业人数总计260万,是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12月单月失业率为7.2%,创1992年1月以来新高。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今年美国失业率将继续上升,甚至有可能达到两位数。
一些经济学家因此预言,美国此轮衰退将是深度和长期的,或将持续到2010年。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穆萨认为,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高失业率并不支持深度或长期衰退的观点。
因为失业率是一个滞后于实际经济表现的指标,即使有经济刺激计划,甚至在衰退结束以后,失业率也会继续上升,有时甚至持续半年以上。
奥巴马政府以创造或挽救300万至400万个就业岗位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刺激计划,或许可以打破目前各种负面因素相互影响的局面。
●财政赤字:破历史纪录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经济衰退造成税收减少,加上政府实施金融救援计划开支巨大,2009财年头3个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852亿美元,超过2008财年全年约455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据官方估计,2009财年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1.2万亿美元,其中尚不包括奥巴马计划实施的经济刺激方案所涉及的开支。
目前,奥巴马的思路很明显,在当前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只能继续保持高额赤字,大量增加政府开支,以应对危机。
经济一旦稳定乃至复苏,政府才能腾出手来处理巨额赤字。
美国经济学家都支持政府举债应对危机。
尽管美国国债利率已下降到历史低点,但市场对其需求依然强劲,这意味着投资者几乎把钱免费借给了美国政府,同时也显示,在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美国国债仍被视为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认为,即便美国人不担心无处举债,巨额国债仍可能动摇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金融业:波动可能更剧烈
稳定金融系统,给予民众信心,是奥巴马政府的当务之急。
尽管奥巴马极力寻求国会批准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史无前例的金融救助行动仍跟不上问题贷款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上升让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违约等老问题更加恶化,高成本使银行业挣扎在困境中。
市场形势表明,金融业还可能面临更加剧烈的波动。
有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问题的严重性而言,金融救助计划的规模远远不够。
但更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政府过去采取的救市措施表明,经济活动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资金短缺,而是信心缺失,人们或机构间彼此互不信任。
这种互不信任使银行不愿放贷,企业不愿扩张,消费者捂紧钱袋,形成恶性循环。
对策
●8000亿刺激计划广受好评
奥巴马高达80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受到学界、媒体和公众好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有一句名言:当你感到商业周期的头疼时,你求助于非处方药,那是货币政策;当你发现患上的不仅
是头疼时,就只能用处方药了,那是财政政策。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保森认为,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处方药。
经济衰退是由于巨大的需求不足导致的,在美联储已将利率几乎降到零的情况下,政府所能做的只有增加开支和减税。
美国经济学家普遍看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基建投资和资助州及地方政府的内容,认为这是该计划中最核心、最富有建设性的部分,既可能保留、创造工作岗位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复苏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能从根本上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具有长远价值。
●避免效果有限的减税
在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包括给中低收入者减税和高收入者增税是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迹象显示,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时期,奥巴马暂时无意给任何人增税。
长期研究日本经济的保森认为,日本之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采取的经济政策没有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原因包括在增加开支的同时增加了税收,两下相抵,净投入并不多。
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而不增税。
不过,许多经济学家对个人的减税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在危机时期,人们更倾向于把得到的钱存起来或支付债务,而不是增加支出。
经济学家认为,对企业减税更能刺激经济。
●避免贸易保护主义
奥巴马的贸易政策目前并不明晰。
竞选时,奥巴马曾表示要向贸易伙伴施压、提高劳工和环境标准,有人因此担心他的贸易政策可能趋向保守。
日前,由众多前政府高官及知名经济学家组成的专门小组向国会作证时表示,奥巴马政府应尽快明确贸易政策,支持开放的自由贸易,因为贸易政策本身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的手段之一。
美国每年通过全球贸易增加的财富都在万亿美元以上。
在当前全球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奥巴马政府的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暗示或压力,都可能刺激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做法,从而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
许多国家的发展严重依赖贸易,美国的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改善其全球形象的努力。
因此,经济学家主张奥巴马政府奉行开放的贸易,以明确的语言告诉美国人民自由贸易带给美国的巨大利益,同时通过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等措施,帮助民众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前景
●寄望缓慢的U型复苏
奥巴马的80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相当于今后两年至少每年给GDP贡献2%,因此,许多主流经济学家不认为经济衰退会持续到2009年底以后。
穆萨认为,经济持续衰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种可能性不超过20%。
他认为在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半年后就可能保持平稳,并逐步回升。
但他认为,经济的复苏将是缓慢的,因为消费占了美国经济总量的70%。
目前由于房屋价值缩水、股价下跌严重,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支出锐减对这次衰退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影响。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这次不会出现急剧的V型复苏,而是缓慢的U型复苏。
期待殷切,而生效较慢,经济政策的实施从来都存在一个时间差。
身负美国民众厚望的奥巴马当然深知这一点。
他在为美国民众描述了一幅充满挑战而又蕴含希望的画面时,不忘告诉民众,不要期待迅速走出经济困境。
危机面前,民众需要的不仅是信心,也包括耐心。
(本报华盛顿1月20日电)
专家点评
肖炼(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导致美国经济疲软,无论从持续的时间上、还是从衰退程度上都超过二战以来美国所发生的两次最大的经济衰退。
与布什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相比,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有如下特点:
首先,由于民主党控制国会多数席位,奥巴马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国会通过的几率比布什政府要高。
其次,为减少贸易逆差,奥巴马政府的贸易政策将趋向保守。
新政府将可能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利于美国工人就业。
再次,奥巴马强调经济问题将与保护环境挂钩,而不仅仅强调经济本身。
奥巴马政府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并试图投资清洁能源来扩大就业机会,帮助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