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4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方程》

4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方程》
学生思考后回答:只要把等量关系式中的樱桃质量换成“x”就可以了,写成10=x+2。
(3)师引导学生试着像上面那样,表示另两个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试写等量关系式,小组交流。
①用y表示每盒种子的质量,这样等量关系式可以改写成:yx4=2000。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yx4进行简写成4y,即4y=2000。
板书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0克=樱桃的质量+2克10=x+2
每盒种子的质量x4=2000克4y=2000
2000毫升=每个热水瓶盛水量x2+200毫升
2000=2z+200
引导学生找一找各图中的等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写等量关系式,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幅图中的等量关系是:10克=樱桃的质量+பைடு நூலகம்克。
第二幅图中的等量关系是:每盒种子的
质量x4=2000克。
第三幅图中的等量关系是:2000毫升=每个热水瓶盛水量x2+200毫升。
师进一步强调:在这些等量关系式中,等式的左边和右边所表示的量是相等的。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找出图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3)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个问题情境中等量关系的方程描述,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重点
突破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发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尝试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各个等量关系。
难点
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书写方程,初步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书写方程。

2.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方程的意义(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例子,如3x 5=14,让学生思考方程的含义。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数学式子。

3. 书写方程(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书写方程,强调等号两边要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方程,教师巡视指导。

4. 方程的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探究方程的意义、书写方程、方程的应用等环节,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学习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预习课本P61,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通过儿歌学习字母表示数。

活动二:通过年龄学习字母表示数。

1、完成下面表格淘气年龄(岁)妈妈年龄(岁)1 1+262 2+263 3+264510502、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活动三:通过摆三角形学习字母表示数。

(1)完成表格三角的个数小棒根数123…………(2)a×3通常写作:( )或( )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自学教材61页的内容。

我发现字母可以表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探究新知1、同桌交流预习题。

2、组内交流,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展示部分)完成61页问题探究任务一:字母表示儿歌()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探究任务二:填空n只手有( )个手指头,再一次出现哈雷彗星是公元()年探究任务三: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根据已经学过的运算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运算定律文字字母简写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探究任务四: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文字字母简写长方形周长长方形面积正方形周长正方形面积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师生交流四、点拨升华:针对课堂中学生的出错地方进行点评。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六、当堂练习:(学生独立做,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达标检测(一)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并能够正确书写方程。

2.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如x、y等。

2. 方程的识别:能够从数学问题中找出方程,并正确书写。

3. 方程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 方程的解法: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求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识别方程,并能够正确书写。

4.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讨方程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5. 解方程:教授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求解方程。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识别、性质和解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注意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方程。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方程的性质和解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

5.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识别、性质和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5单元 方程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5单元 方程 教案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方程》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四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教材运用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共同特征,了解方程的含义。

《认识方程》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会找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在学生日后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课前,已经具备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找等量关系的初步能力,但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却又是一个较抽象的过程,且学生受算术思维的影响,无法将未知数和已知数同等看待;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平台、搭建桥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浅渗模型1、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知道什么是已知数、未知数。

2、通过“老师的年龄减去30比他的年龄小、老师的年龄减去20比他的年龄大、老师的年龄减云25等于他的年龄”三句话,让学生体会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要建立等量关系时才能求出未知数的值。

【设计意图:选择由未知数和已知数引入,在课的一开始便给学生奠定重要的第一印象:未知数和已知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数学世界里,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让我们找到未知数的值,浅显渗透方程模型。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附单元分析)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附单元分析)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附单元分析)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附单元分析)教学目标-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若干本书,现在还剩下5本,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 解释方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未知数、系数和常数项等。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解方程的规律。

- 教授使用逆运算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等。

- 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例题,逐步提高难度。

3. 应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图书馆借书问题、货币兑换问题等。

-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引入方程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方程的用途和重要性。

2. 概念讲解-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方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解方程的含义。

3. 解方程的方法- 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找出解方程的规律,例如对称性和逆运算法。

- 逐步演示解方程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练习与巩固- 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让学生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5. 实际应用- 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强调其重要性。

- 展望下一个学习单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解方程的能力。

- 个人作业:布置一些解方程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认识方程》中的第107页至第10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教科书、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苹果5个,小红有苹果7个,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问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讲解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x + 3 = 7,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的解法求解。

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法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苹果x个,小红有苹果3个,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小华买了5个铅笔,每个铅笔2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1)x + 3 = 8,解:x = 5(2)5 × 2 = 10,解:10元(1)已知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14,求这个数。

(2)已知一个数减去4等于6,求这个数。

答案:(1)3x + 5 = 14,解:x = 3(2)x 4 = 6,解:x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使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概念,掌握了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方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等式和方程;(2)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2. 方程的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方程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方程的解的意义及解方程的方法;(3)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方程的解的意义及解方程的方法;(2)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 运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 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方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2)方程的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以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理解方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纸张、笔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意义。

同时,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第61—6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4、反馈后板书:A=1 J=11 Q=12 K=13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新知(一)1、郭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

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1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A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

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二)、看班班通,学习“X只青蛙,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在讲授理论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感到困惑,这成为了今天教学的难点。
我尝试用不同的例子和图示来解释这些步骤,但感觉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继续强化这部分内容。或许可以设计一些更具互动性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然后交换解答,这样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
-重点3:给定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3本书和2支笔花了14元,每本书和每支笔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尝试建立方程模型并求解。
2.教学难点
(1)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别并替换未知数。
(2)在解方程过程中,正确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避免运算错误。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找到等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方程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的基本形式。
(2)掌握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3)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并求解。
举例:
-重点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平问题、年龄问题等,让学生理解方程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
-重点2:以具体的方程为例,如3x+5=14,引导学生学会解方程的方法,如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变量项移到等号左边,然后进行求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方程的识别和解方程的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我会通过具体的方程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定义。

2.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方程的定义,区分未知数,系数和常数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提前完成教案的编写和讲解步骤的梳理,确保课堂教学有逻辑性和针对性。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铭言:•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学会方程,解决问题轻松又愉快。

让学生们理解数学是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二步:讲解1.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什么是方程?方程是带未知数的等式。

•未知数、系数、常数的概念。

•方程有多少个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得到一元一次方程?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数。

•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数。

•改变等式两边的次序。

4.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实战演练老师将几个实际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并求出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课堂总结老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教学反思本课是关于方程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学会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讲解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又让学生们根据实际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列方程、解方程,这样学习效果很好,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

4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教案第五单元《方程》

4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教案第五单元《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3课时方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第66、67页)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方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课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和“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学好本课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学生在之前就接触了等式,但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有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同伴互助,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结合。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安排了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创设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主动交流的机会,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立足方程的本质意义,通过“天平操作演示”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方程概念产生、形成、巩固、应用的过程,深刻体会到方程是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想猜吗?请听题!(点击课件)猜谜语:古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正直,偏心不干。

(打一日常生活)---(天平)师:我们一起来见证谜底。

(点击出示天平)师:这节课咱们的学习从“天平” 开始,请同学们认真看,用心想。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引入,提出问题,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借助天平创造素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学生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方程,了解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然后,通过天平的游戏,让学生发现,原来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在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接着,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自己列方程,并且引出如何解方程和解方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方程的整个阶段,教材十分关注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式与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算术的学习转向代数的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它们是后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方程是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数学思维体系,对基础数学思维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引入了方程思想并作为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四则运算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

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学习本章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入门的基础知识。

2.结合简单的实际生活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且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方程。

3.了解方程的作用,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掌握方程的意义。

4.能解简单的方程——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5.利用方程知识,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程的应用。

1.要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需要大量的经验,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用字母表示数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教师的要求不要过高,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还将逐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

2. 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就是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方程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讲解方程的概念- 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

- 举例说明方程的形式,如:2x 3 = 7。

3. 讲解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就是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 举例讲解解方程的方法,如:2x 3 = 7,求x的值。

4. 练习-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 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方程的本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方程的解法”。

方程的解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数学学习的进展。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方程的解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代数运算找到未知数的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和补充说明:1. 方程的分类:方程可以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方程》,安排在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教材,力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把“天平平衡”这一生活现象,表示成数学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既直观形象,又潜移默化地启迪了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三、学生分析:对于“方程”这个名称,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时,100%的学生都听说过,对于天平称物,学生在科学课和低年级认识质量单位时也了解过。

但对于“方程”的意义,知道的不到三分之一,对于根据天平称物的现象与数学的等量关系结合,更是几乎没人思考过。

但学生有着操作、观察、分析、迁移的研究能力,有着对等量关系,数学式子的知识基础,有着乐于参与研究的热情,应该说有条件完成研究任务。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透露表现数,掌握了天平称物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数目关系。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着手操纵能力和探讨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征象举行分析、判断、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能简单说说他是如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生;把大象和石头分别装在船上,刻上记号,然后称出石头的总量,石头的质量等于大象的质量。

师;你和XXX一样聪明,如果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大象的质量,当时如果称的石头质量大约是3吨的话那怎样用式子表示大象和石头的关系呢?生;X=3(板书;X=3)师:好的,X表示大象的质量也就是未知数,用等号连接它们的式子叫等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认识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组成元素,并能正确书写方程。

2. 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通过方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通过运算可以求解未知数的值。

2. 方程的组成元素:未知数、已知数、运算符号和等号。

3. 方程的书写方法:先写未知数,再写等号,最后写已知数和运算符号。

4. 方程的解法:通过运算,求出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组成元素,方程的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含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组成元素和书写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方程的解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 讲解方程的概念和组成元素:讲解方程的定义,强调方程是一个等式,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

讲解方程的组成元素,让学生明确方程的各个部分。

3. 讲解方程的书写方法:通过示例,讲解方程的书写规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4. 讲解方程的解法:通过示例演示,讲解含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学会求解方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方程的概念、组成元素和书写方法,以及方程的解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联系生活实际,找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概念、组成元素和书写方法,以及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尤其是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等式,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2. 讲解方程的意义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方程的意义。

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其中包含未知数。

例如,2x 3 = 7,其中x是未知数。

3.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师介绍解方程的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解方程的步骤。

4. 练习解方程教师给出一些方程,让学生尝试解方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灵活性。

5. 方程的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方程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需要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得到答案。

6. 总结和复习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解方程的步骤,以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方程题目。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方程的图像表示,如函数图像。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解题技巧。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6-67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引入新课。

师:可以上课了吗?准备好了吗?细心的孩子看了大屏幕,都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了吧?(方程)对,我们今天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是“方程”。

板书:方程那看到方程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什么是方程?方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怎样的作用?我们如何写出方程?好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一)感受“平衡”课件出示天平师;瞧!这是什么?(天平),天平用来干什么?(称物体的质量)此时天平怎样?(平衡)板书:平衡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藏有一架天平,请你张开双臂,两手伸平,此时两边一样重,那左边重呢,右边重呢?(二)说出各图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J∖o1、课件出示教材教材第66页情境图1。

此时天平怎样?(平衡)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的等量关系,再写下来。

10克=樱桃的质量+2克10克,2克是已知的数,而一个樱桃的质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未知数来表示,也就是字母表示。

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用式子表示吗?请写下来。

生板演:预设:10g=2g+xIog-X=2g通常这样写的时候,单位名称不用加,如果我们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我们可以这样写10=x+2,在这里,1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的质量),x+2表示什么?(天平右边的质量),等号表示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也就是说等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

板书:相等含有等号这样的式子就是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第61—6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4、反馈后板书:A=1 J=11 Q=12 K=13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新知(一)1、郭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

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1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当他A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

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二)、看班班通,学习“X只青蛙,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三)练习“试一试”。

1、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吗?2、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能用4A表示的问题?3、你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吗?(四)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

(独立完成)三、课堂总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字母表示数A=1 J=11 Q=12 K=13A A+20表示老师的年龄X X 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X×4”还可以表示为“4-X”或4X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课后反思:等量关系教学内容:第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在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难点: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观看班班通复习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1、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指名说一说三幅图什么意思,并说一说第三图平衡或相等的条件是什么?强调这个等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

2、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看课件,用线段图表示,板书关系式。

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板书关系式: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3、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第1题: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100克+一个樱桃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2、第2题:请你表示下列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指名说出等量关系。

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一个鸡蛋重量×2=100克一本<数学故事>的单价×3=15.6元3、第3题: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等量关系式,学生可能只写一个,告诉学生同是三个数量可以写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

四、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用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当堂作业:省略。

2、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

板书设计:等量关系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课后反思:方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师:曹操要知道大象的质量,而曹冲却称出了船上石头的质量,你怎样评价曹冲的方法?生回答,议论。

师:同学们和曹冲一样聪明。

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象的体重,而称出的石头质量为3吨的话,我们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大象和石头之间的质量关系吗?师:说一说这个式子里含有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师: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

板书:等式二、探究新知师:出示教材第66页上方情境图。

(班班通)1、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出示情境图1:师:看图,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师:X表示什么?师:这个未知数除了用X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出示情境图2:板书:每盒种子的质量×4=2000克4Y=2000出示情境图3:师引导方程,指名说等量关系式,板书:1个水杯的体积+2个热水瓶的体积=2000毫升2Z+200=20002、理解方程的意义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种子的质量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X+2=10 4Y=2000 2Z+200=2000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板书:方程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会写方程师你会自己写一些方程吗?学生写,师巡视。

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X-3=10 X>5 2Z-1=X 5<82、练一练: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第1题3、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列方程4、课外阅读“方程史话”四、小结评价关于方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还会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态度去探究方程的奥妙。

五、作业完成课本67页“练一练”第2、3题。

板书设计:方程平衡------------左面=右面X+2=10 4Y=2000 2Z+200=20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课后反思:解方程(一)教学内容:第68—69页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

3、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数学理解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并据此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推导等式性质(一)。

教学准备:一架天平、课件及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两只松鼠正玩着跷跷板。

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熊占了其中一边,结果跷跷板不动了。

你们看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纷纷。

师: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是在类似跷跷板的天平上做游戏,看看我们从中有什么发现?二、运用教具,探究新知(一)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1、课件出示天平怎样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操作、演示、讨论、板书:5=5 5+2=5+2X=10 X+5=15观察等式,发现什么规律?3、探索规律初次感知: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举例验证。

(二)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观察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板书:X+2=10X+2-2=10-2X =8(三)运用规律,解方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2题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2、小组合作完成69页“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解方程(一)X+2=10解:X+2-2=10-2 (方程两边都减去2)X =8课后反思:解方程(二)教学内容:第70—71页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你能力。

3、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等式性质,会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二)的推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求未知数XX+7=36 X-4.5=6.8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今天,我们接着探讨等式的性质。

二、合作研究,探讨规律1、推想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还成立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验证1)师:既然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边放5克的砝码,天平两边平衡。

师:天平平衡,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学算式表示?2)师:左边加2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2个5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平衡)师:左边加6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6个5克的砝码,还会平衡吗?(平衡)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你所列的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的规律?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边都除以一个数,等式还会成立吗?下面同学们用天平验证一下。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右边主题图:左边2个X克砝码,右边2个10克砝码。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4)师:左边去掉一半的质量,右边也去掉一半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用算式如何表示变化过程?5)师:对比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师:如果等式两边能都除以零吗?0能做除数吗?三、解释应用练习:解方程X÷3=9 7Y=28师:如何解方程引导学生讨论。

明确板书格式。

四、练习巩固独立完成7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板书设计:解方程(二)X÷3=9 7Y=28解:X÷3×3=9 × 3 解:7Y÷7=28÷7X=27Y=4课后反思:猜数游戏教学内容:第72—73页教学目标:1、通过“猜数游戏”,让学生会解形如A+B=C或A-B=C的方程,并会简单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