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
防灾减灾安全常识
![防灾减灾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f7db1a4afe04a1b171deb7.png)
防灾减灾安全常识防震安全一、遇到地震怎么办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二、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二、中、小学生安全常识—消防安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小学五年级的防灾减灾知识学习
![小学五年级的防灾减灾知识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eb03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b.png)
小学五年级的防灾减灾知识学习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减少受灾和伤亡的风险。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
一、地震的预防和应对地震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自然灾害。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知道以下预防和应对地震的方法:1. 寻找安全位置:当地震发生时,学生应迅速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如桌子下方或墙角,弯腰保护头部。
同时要避免站立在窗户、大型家具或易倒物体旁边。
2. 疏散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地震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正确的撤离方式和安全出口。
3. 原地待命:在地震停止后,学生应该原地待命,等待老师的指示。
不要随意离开,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火灾的预防和应对火灾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灾害。
以下是五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预防和应对火灾的方法:1. 知识普及:学生应该了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并知道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例如,不玩火,不乱丢烟蒂和火柴。
2. 紧急疏散:当火灾发生时,学生应该迅速进行紧急疏散,按照事先制定的逃生路线和集合点撤离。
3. 用湿毛巾遮住口鼻:在火灾逃生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湿毛巾遮住口鼻,以减少吸入烟雾对身体的伤害。
三、洪水的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是在一些多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以下是五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预防和应对洪水的方法:1. 关注天气预报:在多雨季节,学生应该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了解附近是否有洪水风险。
2. 撤离高地:当洪水来临时,学生应该迅速撤离到高处,避免被洪水淹没。
3. 不接触电源和电器:在洪水期间,学生应该远离电源和电器,以免触电造成危险。
四、台风的预防和应对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灾害,尤其在沿海地区。
以下是五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预防和应对台风的方法:1. 安全撤离:当台风来临时,学生应该听从学校和家长的指示,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 紧闭门窗:在台风期间,应该紧闭门窗,以免外部物体被台风吹进来造成伤害。
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eb98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9.png)
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
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一、地震安全知识
1.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墙角、门口等。
2. 在地震过程中,不要乱跑、乱闯,更不要乘电梯。
3. 在地震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走在破损的建筑物下。
二、火灾安全知识
1. 在火灾发生时,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同时迅速撤离。
2. 在火灾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靠近地面爬行,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3. 在火灾现场,不要乱闯,不要乘电梯,要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
三、台风安全知识
1. 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关好门窗,加固房屋,储备足够的食品和饮用水。
2. 在台风过程中,要远离海边、河边等危险地带,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等危险地带停留。
3. 在台风后,要注意清理周围环境,避免走在破损的建筑物下。
四、洪水安全知识
1. 在洪水来临前,要及时关好门窗,加固房屋,储备足够的食品和饮用水。
2. 在洪水过程中,要远离河边、山洪沟等危险地带,不要在低洼地带停留。
3. 在洪水后,要注意清理周围环境,避免走在破损的建筑物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宣传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知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55eb1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第一部分:防灾减灾知识第一章:灾害类型和特点1. 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暴雪、干旱、泥石流、滑坡、雪崩等。
不同的灾害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2. 灾害的特点和规律: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不可抗性和连锁性等特点。
了解灾害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损失。
第二章: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即通过科学管理、规划和建设,预先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2. 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是全民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了解防灾知识,掌握基本的应急技能。
3. 综合施策:防灾减灾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成效。
第三章:防灾减灾的措施1. 提前预警:及早获得灾害信息和预警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
2. 安全疏散: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和有序地疏散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疏散路线和安全点。
3. 应急救援: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救援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关键,需要做好应急准备和组织。
第二部分:消防安全知识第四章:火灾的危害和预防1. 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灾害,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可能带来烟雾和有害气体等危害。
2. 火灾的预防:预防火灾的关键是消除火源,并加强火灾防控和灭火设施的建设。
此外,定期进行火灾演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章: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1. 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器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的火灾场景。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拉启拉环、瞄准火源、按压扳机等步骤。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危害。
3. 灭火器的维护:灭火器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充装和更换灭火剂等。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402c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3.png)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1. 地震安全知识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
措施。
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其他稳固结构下面,
保护头部和颈部;如果在户外,应该尽量远离建筑物和高压线路等危
险物品。
2. 暴雨洪水安全知识
暴雨和洪水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暴雨天气中,
我们要注意避免到低洼地带或者河道附近;在遇到洪水时,要尽量远
离河道,并且不要试图涉水过河。
3. 火灾安全知识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我们需要掌握火源、火势、火场逃生等基本知识。
当火灾发生时,应该尽快报警并且迅速撤离火场;如果无法逃离,可以将门窗紧闭,并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 水域安全知识
水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我们需要掌握游泳技能和水域安全知识。
在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并且不要过度劳累;在水域玩耍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深水区或者危险物品。
5. 防雷安全知识
雷电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我们需要掌握防雷安全知识。
当雷电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到露天场所或者高处;如果在户外无法避免,可以蹲下身体,并且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并且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校园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校园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1348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7.png)
校园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以下为一篇范文,供参考:校园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灾害对我们的影响。
对于校园内的师生来说,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校园防灾减灾知识。
一、了解自然灾害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突然发生且破坏力极强,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寻找安全避难所。
洪水则是由暴雨或融雪等原因引起的,其特点是来势汹汹且破坏力极大,在洪水来临时,应尽快转移到高处避难。
台风则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其特点是风力强大且雨量充沛,在台风来临时,应避免外出并做好室内防护措施。
二、紧急疏散在灾害发生时,紧急疏散是非常重要的。
在校园内,我们应该了解疏散路线和疏散信号,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疏散信号通常是通过警报或广播通知的,听到疏散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迅速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
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听从指挥人员的指示,有序撤离。
三、自我保护在灾害发生时,自我保护也非常重要。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桌子等坚固物体的下面,避免掉落物砸伤自己。
在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现场。
此外,还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四、应急救援在灾害发生时,应急救援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应急救援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在紧急情况下,这些技能可能会帮助我们挽救他人的生命。
我们还要知道如何与外界联系,以便在需要时寻求帮助。
五、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校园内应该配备有各种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出口等。
我们应该了解这些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私拉乱接电线等危险行为,避免因电器故障引起的火灾等安全事故。
六、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如不乱扔垃圾、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01a74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d.png)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灾害是指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
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灾害知识的普及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应从灾害知识的普及开始。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灾害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地震、火灾、洪水等常见灾害的基本知识。
例如,地震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火灾时要迅速逃生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灾害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应急逃生演练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还应包括应急逃生演练。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和方法。
在演练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避免踩踏和混乱。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演练指导,提高学生的应急逃生能力。
三、安全常识的教育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还应包括安全常识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例如,火灾时要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地震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灾害的危险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心理疏导与辅导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还应包括心理疏导与辅导。
灾害发生时,小学生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灾害的原因和发生过程,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五、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作业等方式,向家长传达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加防灾减灾培训,提高家长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中小学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
![中小学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15a14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f.png)
中小学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第一题题目:地震是一种什么自然灾害?地震是一种什么自然灾害?答案:地震是地球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
地震是地球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
第二题题目:哪些地区容易发生地震?哪些地区容易发生地震?答案:地震多发地区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地震带、亚洲中部和地中海地震带等。
地震多发地区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地震带、亚洲中部和地中海地震带等。
第三题题目: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答案: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桌子下或坚固的家具旁边,并保护好头部以减少伤害。
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桌子下或坚固的家具旁边,并保护好头部以减少伤害。
第四题题目:如何预防火灾发生?如何预防火灾发生?答案:做好家庭用电安全、杜绝明火和烟花爆竹等危险品的使用、定期检查火源设施等都可以预防火灾。
做好家庭用电安全、杜绝明火和烟花爆竹等危险品的使用、定期检查火源设施等都可以预防火灾。
第五题题目:暴雨引发的灾害主要有哪些?暴雨引发的灾害主要有哪些?答案: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第六题题目:如何进行台风防御?如何进行台风防御?答案:台风来临时,应关闭门窗,固定好室外的摆放物品,尽量不要出门,并听从政府相关部门的防护指导。
台风来临时,应关闭门窗,固定好室外的摆放物品,尽量不要出门,并听从政府相关部门的防护指导。
第七题题目:如何避免飓风的危险?如何避免飓风的危险?答案:预测和避难是避免飓风危险的重要措施,应提前了解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预测和避难是避免飓风危险的重要措施,应提前了解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第八题题目:世界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世界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答案:水灾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形式包括洪水、暴雨引发的洪灾、海啸等。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8aa1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1.png)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是指通过教育掌握和宣传有关灾害防治和安全预防的知识,以提高公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和自身安全意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1. 火灾安全教育:警示公众不使用不安全的电器和电线,正确使用火源和明火,培养灭火技能和逃生意识,了解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地震安全教育:教育公众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逃生姿势,避免站立在易倾倒的物体旁边,远离大型家具和悬挂物品,了解地震避险区域和应急逃生通道。
3. 水灾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不靠近洪水和暴雨倾泻的地方,不搭乘沉没的交通工具,不游泳或玩耍在洪水中,学习疏散和求援等水灾应对技巧。
4.台风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了解台风预警和预报,准备好食品、水和紧急救援用品,保持住房结构的稳固,避免靠近海边和易被风吹动的物体。
5. 爆炸及化学泄漏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不靠近工厂或危险物品存放的地方,不接近可疑包裹,了解应对爆炸和化学泄漏的避险方法,掌握逃生技巧等。
6. 交通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公众遵守交通法规,慢行,不酒驾、超速或疲劳驾驶,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儿
童安全座椅等。
7. 自然灾害知识:教育公众了解洪水、地震、台风、暴雨、雪灾、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8. 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公众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和包扎伤口等,了解急救电话和急救设备的使用。
通过普及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初中防灾减灾技巧建议知识点汇总
![初中防灾减灾技巧建议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27e4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4.png)
初中防灾减灾技巧建议知识点汇总灾害无情人有情,生灭存亡靠的是一份科学的防灾减灾知识。
为提高初中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下面我们将就初中防灾减灾技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归纳。
1. 地震防护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震来临时,初中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防护措施:首先,要学会正确的避震姿势。
在室内时,尽量找到坚固的桌子下方或者墙角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掉落物品的伤害。
在户外时,要尽量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等倾倒危险,并尽量找到空旷的地方躲避。
其次,应了解逃生路线。
初中生在上学的途中,应该储存并牢记至少两条逃生路线,以备发生地震时使用。
熟悉学校的建筑结构,知道哪些地方较为安全,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发生。
最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在地震过程中,初中生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不要盲目逃生或者跳楼,并且要时刻保持联系,与家长或老师保持电话畅通。
2. 火灾应对火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灾害,往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初中生应该学会如何应对火灾,自救和互救。
首先,要学会报警和自救的方法。
初中生发现火灾时,要第一时间报警,通过电话或者使用灭火器等工具进行初步扑救,力求将火势控制在起初阶段。
同时,要低姿态逃生,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尽量从防烟逃生通道或者疏散通道逃生。
其次,要遵守火灾应急疏散标志。
初中生应该熟悉学校、家庭或者其他场所内的应急疏散标志符号,了解各个区域的疏散通道和疏散门的位置,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序地疏散。
最后,要进行火灾预防教育。
初中生应该了解火灾的常见原因,如明火的不慎引发、电器用品的失火等,学会正确使用电器用品和火源,避免火源不明、不明火被熄灭后不及时确认等情况发生。
3. 暴雨洪水应对暴雨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初中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初中生应该掌握以下一些应对技巧:首先,要了解洪水警报系统。
防灾减灾 知识普及
![防灾减灾 知识普及](https://img.taocdn.com/s3/m/b5bc80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8.png)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一、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是指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对人、财物、环境造成的损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以科学的方法把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灾害成因和危害规律、防范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实施多部门合作、全过程参与的“预警、防治、减灾、救援、恢复”等一系列技术与措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灾减灾知识
1、要结合地区性灾害特点,找准防灾减灾对策;
2、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灾害风险防范;
3、明确灾害威胁,制定防范对策;
4、知晓灾害资源,做好救援准备;
5、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6、重视社会教育,科学实施灾害防治。
三、防灾减灾普及
1、重视宣传: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发动力,通过发布防灾减灾政策文件,组织开展灾害预警与普及宣传活动,营造安全意识,巩固防灾减灾的理念,并对社会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高灾害的社会敏感度。
2、重视认识:防灾减灾知识要传播,使普通民众了解怎样预防灾害发生,避免造成损失,从而提高防御灾害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
质量,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
3、重视落实:防灾减灾知识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把宣传的知识付诸实践,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开展防灾减灾重点校防范项目,抓住重点领域,加大灾害防治的力度。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44688de53a580216fcfe63.png)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一、消防防火类: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燃放鞭炮要远离柴草等易燃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发生火情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拨打119时,要沉着冷静,关键是要把情况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二、交通安全类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注意交通安全。
1、基本要求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右侧的路边行走。
②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③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①穿越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②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③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知识普及](https://img.taocdn.com/s3/m/622f2d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3.png)
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每年的某个特定日子,我们都会迎来安全教育日。
这个日子的设立,旨在提高大家对各类灾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可能的损失。
而防灾减灾知识,更是我们在面对潜在危险时的有力武器。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灾害。
灾害,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
它可能是自然界的力量,比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火灾、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
地震,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自然灾害。
当地球内部的能量突然释放,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在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跑到空旷的地方。
千万不要在地震时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会因为断电而被困。
洪水,也是常见的灾害之一。
暴雨、堤坝决口等都可能引发洪水。
当洪水来临时,要尽快向高处转移,比如楼顶、山坡等。
如果来不及转移,要抓住能够漂浮的物体,如木板、水盆等,等待救援。
不要贪恋财物,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台风,是一种强大的风暴。
在台风来临前,要关好门窗,加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不要在广告牌、大树等危险区域停留。
如果在户外,要尽快寻找坚固的建筑物躲避。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者沟谷深壑等地形险峻的地区。
连续的暴雨或者暴雪融化都可能引发泥石流。
在山区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和环境,如果听到异常的响声或者看到水流突然变大、变浑浊,要立即向高处跑,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火灾,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灾害之一。
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电线短路、用火不慎、吸烟等。
在家里,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电线。
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生。
不要盲目跳楼,要利用楼梯、阳台等进行疏散。
交通事故也是不容忽视的。
遵守交通规则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骑摩托车和电动车要佩戴头盔。
学生防灾减灾知识
![学生防灾减灾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ea07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7.png)
学生防灾减灾知识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作为学生,了解并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生命安全。
一、地震防护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具备相应的防护知识。
首先,当地震来临时,学生应迅速躲到桌子下、坚固的家具旁边或避难角落。
同时,保持头部和颈部保护,用手捂住头部以防物品掉落造成伤害。
其次,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老师的指示,有序撤离教室,迅速到达指定安全区域。
最后,学生还应注意灾后的自救互救,如寻找安全出口、避免使用电器和明火,等待救援等。
二、火灾预防与应对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灾害,学生需要了解火灾的预防与应对知识。
首先,学生要加强对火灾的防范意识,严禁私拉电线、乱用电器和玩火。
其次,学生要注意火灾应急逃生通道的摆放和保持通畅,遇到火灾时应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切勿使用电梯。
同时,学生要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
对于燃烧身上的衣物,学生要记住“趴撑滚扑”方法进行灭火。
三、洪涝灾害防护知识洪涝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学生需要了解洪涝灾害的防护知识。
首先,在洪涝危险地区,学生要听从学校和政府的安排,避开可能造成危险的河道和水域。
其次,学生要注意河流水位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免涉水行走。
遇到淹水时,学生要迅速离开低洼地带,寻找高处避难。
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基本的游泳和救生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四、台风防御常识台风是一种强热带风暴,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学生要了解台风的基本知识,加强台风防御常识。
首先,学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具体情况和路径。
其次,学生要注意加固窗户、门窗等易受台风影响的部位,尽量避免站立在露天场所。
学生在遇到强风时,应躲到坚固建筑物或避雨棚下,远离大树、电线杆等易倒塌物。
最后,学生在遭遇台风过后要注意清理台风带来的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的整洁。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20篇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2b202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f.png)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20篇【篇一】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避灾自救----地震一、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如何藏身?1、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里;2、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3、可随手取些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
二、发生燃气泄漏时如何逃生?1、切断总电源,迅速离开现场;2、千万不要使用明火;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4、若被倒塌物砸压,应设法将脸朝向通风口,等待救援。
三、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怎么办?1、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2、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3、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物等物包扎好伤口;4、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四、埋在废墟中如何维持生命?1、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2、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3、尽量休息,闭目养神;4、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5、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
五、在野外怎样避震?1、躲开山脚、陡崖,以防止地震时发生山崩、滚石、泥石流等;2、躲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免发生滑坡、地裂等;3、当遇到山崩、滑坡时,应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地沟、地坎下,并保护好头部。
六、公共场所人群混乱如何进行自我保护?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行动;2、若被拥进人群,应双手交叉在胸部,保护自己;3、用自己的肩、背部承受压力;4、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跑,要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
七、公共汽车行驶途中发生地震怎么办?1、汽车司机立刻停车,并关闭发动机;2、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3、地震过后,在司机的指挥下,乘客有秩序地从车门下车。
否则容易受伤或被路过的车辆碰伤。
八、怎样防止被埋者窒息?1、救援时应尽快打开被埋者所处的封闭空间,使空气流通;2、应先使被埋者露出头部,并清除其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3、灰尘过大时,应喷水降尘,以免使被埋压者窒息。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4a4de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8.png)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防灾减灾十条法则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暴雨暴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我国除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暴雨,通常指1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暴雨集中地带主要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多发地区;一、暴雨的危害表现1.渍涝危害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2.洪涝危害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二、暴雨的主要形成条件1.大量的水汽供应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更需要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2.强烈的上升运动怎样使水汽凝结成水滴降落下来呢这就必须有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3.大气层结不稳定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一旦受到扰动破坏,会导致内部热量、能量的交换加剧,导致强烈的对流运动发生;从而产生强烈降水;三、暴雨准确预报为何难1.空间尺度:预报的最大挑战暴雨云团的空间尺度一般在20~200公里,现在我们两个探空站之间的距离至少在200公里以上;空间尺度是准确预报暴雨的最大挑战;2.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预报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获取更多的资料,并将其去腐存精,才能为准确预报提供基础;3.暴雨的预报水平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准确暴雨预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暴雨预报问题已被列入“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4.预报差距的造成原因对暴雨的认识不够,是因为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还不足,但也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设备和预报员的水平决定一个地方的预报水平;四、暴雨的防御措施一行车遇暴雨怎么办现在很多人喜欢自驾车出行,但自驾最怕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问题,如果遇到暴雨,我们该怎么办呢专家告诉我们说,暴雨中行车,因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有时还有雷电大风等剧烈天气,这时就应:1.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4.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应尽量放慢车速,小油门谨慎前行;5.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6.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7.如紧急需出车,遇有暴雨必须行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8.行车时,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9.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二山洪爆发的应对招数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三城市积水灾害的防治城市积水首先危害的是城市交通,即便是20分钟的暴雨也能使公路立交桥下造成严重积水,导致涉水车辆的熄火,就可能形成交通的堵塞;更为严重的积水就可能使城市的街道、民房、商业用房、仓库、地下停车场、工厂、机关、学校等受到影响,其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区集中,受危害严重;如果处置不当或救助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造成这些灾害的降水的特点是:时间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降雨强度大,1个小时就可能下三五十毫米,但降雨总量到不一定很大;降水范围较小,只是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几个街区;灾害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就过去了;正是由于雷阵雨的阵性和分布不均匀性,使得这种短时、局部性的强降雨预报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具体的降雨的区域很难预报,因为它有时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只有几平方公里;另外,降雨的强度也不易把握;从理论上说,现在的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平方公里左右、甚至更小,但这只是一个奋斗目标,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目前比较好的办法除了数值预报外,还采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的办法做临近天气预报;国外也是采取类似的方法;他们是在短期1~3天的天气预报某个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强降雨的具体落区和时段;在强降雨的对流云出现、发展、移动全过程中,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这也就是在强降雨开始的前几十分钟或降雨刚刚开始的时候,同时发布强降雨可能出现在城市的那个方位,向什么方向移动,还会影响那些地区;连续进行跟踪,滚动预报;国外还有些做法也是针对城市积水的,如:鼓励各单位、家庭购买财产、货物、商品、设备保险,为的是在受损后能得到赔偿,以减少损失;另外,容易发生这中情况的城市警察局多备有相关的救助设备,另外,对新修的立交桥不再使桥底下凹,而是使桥顶升高,以避免桥下积水等等;四日常防护措施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给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是降低损失的重要方面;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6.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7.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8.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9.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五、暴雨预警信号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含义: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基本知识1 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经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5、公众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防灾减灾宣传知识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8、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12、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13、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15、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17、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件商品旁18、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19、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20、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的胸部,尽量用肩背部承受挤压21、骑自行车时遇到地震,要立即下车,在开阔地避震22、在建筑物内的停车场遇到地震时,要立即从车里出来,趴在车旁或两车之间避震23、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24、在海湖边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远离海湖岸,警惕地震引发的海湖啸;25、驾车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26、如果地震时遭到埋压,应保持的心理状态是:坚定生存的毅力,排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境27、被埋压时如果一时不能脱险,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使呼吸通畅28、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有:用毛巾或手帕等捂住口、鼻,如可能用湿毛巾29、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30、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31、在废墟中为了维持生命,等待救援,要想方设法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32、在废墟中应对余震的方法有:躲开悬挂物或可能倒塌的墙体,用砖石、木棍等加固身边的支撑物33、地震后如能自行脱险,下一步的安全措施有:立即关闭煤气开关和供电闸门,迅速离开危险的房屋34、地震后寻找被困者的方法有:通过喊话、敲击向被困者传递信息,注意听被困者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声35、发现被困者后,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先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特别是头部的位置,再进行开挖抢救36、刨挖接近被困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使被困者受伤的工具,可戴上防护手套用手刨挖和清理37、抢救幸存者时,要先使其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38、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3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40、对可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人,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41、对抢救出来的受伤者,应首先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再送医院42、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被烟雾和毒气窒息,或逃生行为不当等43、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平时应学习防火知识,按消防要求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44、防止家用电器失火的措施有: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随意乱接电线、电源,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45、当火势很小时,灭火的方法有:用水、灭火器、沙土等将火浇压灭,或用毯子将火焖灭46、一旦发现火势不易控制,要立即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尽快拨打“119”报警47、遇到火灾拨打“119”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确切的失火地点和建筑物特点、火势大小、联系人的姓名、电话48、家中的棉、衣服、沙发等着火,用水灭火效果好;若窗帘着火,首先应将其扯下,然后用水浇灭;49、油锅起火时,灭火的办法是:迅速盖上锅盖或向锅内倒入切好的蔬菜,也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50、家用电器起火的灭火办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灭火;51、电视机、电脑起火,应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52、煤气着火的灭火办法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53、如果自己的衣服着火,又来不及脱衣时,要立即躺倒,让别人用毯子或水将火焖灭或浇灭54、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要先用手摸一下门的温度,如已发烫,则不宜开门;55、发生火灾时,如果窗外有雨水管或避雷针管线,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利用管道或管线攀援而下;56、发生火灾时,如有结实的绳索,可将绳索一头拴在窗框或床架上,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缓慢攀绳而下;57、如房间外起火,所住房间连通阳台或距楼顶近,可直奔阳台、楼顶平台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58、发生火灾时,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盲目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否则会有生命危险;59、如果火势不猛,有可能冲出火场的时候,可向头上和身上淋水,或用湿毛毯包裹身体,冲出险区60、如有浓烟,不能直立行走撤出火场时,可弯腰贴近墙壁前行,并用湿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穿过浓烟61、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保存生命的方法有: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62、为防洪而储备的必需物品应有:食物、饮水、炊具、衣物、火柴或打火机等63、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有效的方法有: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64、遇到洪水来临,可迅速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待救援65、如果洪水严重,可代替木筏自救逃生的用品有:门板、床板、木箱子、木柜子等66、上下学时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遵守交通灯的提示,走人行横道,不要和机动车辆抢行67、在游乐场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穿有绳带的衣服和拖鞋,坐过山车、飞椅时,要系好安全带;68、当遇到歹徒入室抢劫、盗窃时,要冷静、不慌张,记下歹徒的体貌、口音等特征,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69、在街上遇到抢劫时,避险的措施有:寻找机会求救,看准时机向人多的地方奔跑,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70、在公交车上防止盗窃的方法有:把随身携带的包置于胸前,以防小偷割包、掏包71、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切地点,现在的情况,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72、遇到入室抢劫时,警告歹徒的方法有:告诉歹徒自己的家人很快就会回来,使其心慌,不敢逗留;73、歹徒作案逃离后,要注意保护现场,歹徒用手摸过的物品不要马上收拾要等公安人员提取现场物证后再作处理74、回家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室内行窃,一定不要大喊大叫,要马上找来邻居或保安人员,将小偷扭送派出所;75、如果发现小偷作案后正在逃离,可呼叫周围的人一起抓小偷,同时记住小偷的特征和逃离去向,并立即报警;76、面对持凶器的歹徒,要注意自我保护,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尽量不单独与其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伤害;77、有陌生人敲门时,应问明身份、来意再决定是否开门,防止歹徒进入伤害家人和抢劫财产;78、在楼道或门口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觉,不要与陌生人同时进楼或在其面前打开家门,防止歹徒突然袭击;79、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多交谈,更不要轻信而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陌生人;80、居家时的安全意识有:出门时或睡觉前将家门锁好,哪怕出去散步也应记住锁好房门;81、由于被撬的门锁多数是性能陈旧的,所以防盗门锁应安装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性能可靠的;82、外出时防止偷抢的措施有:不在公共场所清点现金和行李中的贵重物品,以免引起扒手的注意;83、在提款机取款时防骗抢的措施有:要求后面的人与自己保持一定距离;在输入密码时用身体遮挡键盘,以防被别人看到;84、防止街头飞车抢劫的措施有:骑车时如果车筐内放有提包,应把包带绕在车把上;85、乘公交车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行窃他人,可大声叫喊“我的钱包不见了”,从而提醒别人;86、乘火车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要把装有钱和贵重物品的外套挂在衣帽钩上或餐车的椅背上,以防小偷随手偷盗;。
防灾减灾小知识简短
![防灾减灾小知识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b75e5d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9.png)
防灾减灾小知识简短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小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们有效减少灾害的风险。
1. 在地震中保持安全地震是毁灭性灾害,对建筑物和人民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室内时,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墙蹲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 远离玻璃、装饰品和易倒的家具,以免受伤。
- 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以防止被掉落物砸伤。
- 在地震结束后,谨慎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避免进入有危险的建筑物。
2. 防洪措施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造成了许多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为了减少洪水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洪水来临前,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工作,如清理排水沟、堤岸加固等。
- 如果居住在容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建议提前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 避免在洪水中行驶或步行,以免被淹没或被强水流冲走。
- 如果遇到洪水,应迅速寻找高处躲避,尽量避免接触污水和被困在低洼地带。
3. 防止火灾蔓延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
为了避免火灾蔓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家庭电线和电器设备,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 在烹饪时,始终保持警惕,避免离开灶台。
- 禁止在室内吸烟,并确保烟蒂完全熄灭后再丢弃。
- 在睡前检查所有电器是否关闭,如电视、电脑等。
- 定期清理防火设备,如灭火器和灭火器箱。
4. 应对台风和暴雨台风和暴雨往往伴随着强风和大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为了应对台风和暴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修剪树木和修复屋顶,以增加建筑物的抵抗力。
- 在台风来临前,关闭门窗,固定好室外物品,如花盆、阳伞等。
- 避免在暴雨中涉水,以免被暴雨冲走或遭受电击。
- 监听天气预报,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警报和指导。
总结:防灾减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通过遵循一些简单的小知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6c7ff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e.png)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1. 前言近年来,灾害事件屡屡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培养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借鉴。
2. 灾害知识普及2.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非人为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涝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播放相关纪录片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方法,从而提高孩子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
2.2 人为灾害人为灾害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难,如火灾、事故等。
针对不同的人为灾害,我们需要向小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例如,在防火教育中,我们可以向他们传授火场逃生的技巧、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3. 安全演练与培训3.1 灾难预警与逃生演练在学校中,老师可以组织定期的火灾逃生演练和地震避险演练,提醒学生保持冷静并熟悉逃生路线。
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火劫、地震等情境,锻炼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
3.2 应急知识培训教师可以邀请公安部门或其他专业机构来学校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自救、互救、报警求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小学生在面临危险时能够迅速应对和求助。
4. 游戏化学习4.1 制作防灾手册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合作,组织小学生制作防灾手册。
手册中包括了各类常见灾害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这种游戏化学习方式既能使孩子们在参与制作中掌握相关知识,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记忆。
4.2 设计防灾游戏通过设计有趣的防灾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在参与游戏中体验应对突发事件的紧迫感,并通过游戏中出现的情景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相关问题。
这种情景式游戏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小学生正确处理危险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5. 学校与家庭合作5.1 家庭参与防灾减灾教育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着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责任。
在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方面,家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a22fa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a.png)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内容防灾减灾安全知识一、地震的防灾减灾知识1.地震的预防措施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减轻地震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强化地震常识的学习,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危害。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房屋和建筑物的地震抗震设施建设,使用符合地震抗震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此外,我们还需要参与地震应急演练,学会正确的避震、躲避和自救的方法。
2.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门口或空旷地带,避免站在窗户、壁柜或易倒的家具旁边。
如果身边没有保护,可以蜷缩在墙角,用双手护住头部。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要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关掉煤气管道和电源,并留意相关的安全警报和指示。
二、火灾的防灾减灾知识1.火灾的预防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家庭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易燃物。
其次,要合理使用电器和用火设备,不随意插拔电源和使用明火。
同时,我们还要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线是否有损坏,防止电线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
2.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即向外撤离,迅速呼救。
在火灾逃生中,我们要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尽量避免乘坐电梯,使用紧急疏散通道或火灾应急通道。
如果通道被烟雾封锁,我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低姿势前进。
在逃生时,不要逆行和返回危险区域,避免造成被困或重伤。
三、洪水的防灾减灾知识1.洪水的预防措施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洪水的危害。
首先,要加强对于洪水的了解和预测,及时掌握洪水的信息和警报。
其次,要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水利设施和排水系统,加强河道的整治和涵养,以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水库和堤坝的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2.洪水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洪水发生时,我们要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避免淹水和被困。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b64f0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5.png)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灾害无情人有情,预防灾害、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将从预防火灾、地震、洪水以及一般安全意识四个方面介绍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火灾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又极其危险的灾害。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人们应该牢记以下几点:1. 安全用电: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插座的负荷能力,不得私拉乱接电线,避免电线老化和短路现象。
2. 防止明火:燃气、蜡烛等明火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在离开时及时熄灭或关闭。
3.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和电器,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设备,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4. 储存易燃物品:家中易燃物品如汽油、酒精等必须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
二、地震防范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地震发生时的安全度。
以下是一些地震防范的建议:1. 预防家具固定:将家中的书柜、电视机等重型家具牢固地固定在墙上,防止地震时家具倒塌造成伤害。
2. 室内安全避险: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能提供掩护的桌子、床下等结实物体旁边,保护头部。
3. 远离危险区域:避免站在大型家具、窗户、玻璃等易碎物品附近,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4. 注意修建规范:在地震高发区,房屋的建设应遵循相关规范,采用抗震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的稳固性。
三、洪水防护洪水是因雨量异常或河流泛滥等原因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为了应对洪水,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一些准备:1. 储备应急物资:家庭应当准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和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以备洪水来临时使用。
2. 关注天气预报: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和转移。
3. 避免接触污水:避免与洪水中的污水接触,以免感染疾病。
如果接触到污水,应及时清洗身体并消毒。
4. 加固房屋防水:对于房屋来说,加固好屋顶、地板和墙壁的防水性能,减少洪水侵害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小学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的内容,具体内容:做好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希望大家喜欢。
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什么?...做好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希望大家喜欢。
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什么?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常见的灾难性天气有哪些?主要有台风、暴雨、雷电、寒冷、冰雹、地震和高温等。
3、如何应对台风的来临?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应急措施:(1)在台风来临前,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要搬移窗台上的花盘或者其他悬挂物品,及时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的物体;(2)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里游泳或者驾穿出海;(3)在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的人员要停止作业,在危险地带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撤离;(4)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4、如何应对暴雨?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措施:(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4)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
5、如何应对雷雨天气?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者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措施:(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2)关闭家用电器,拉开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如果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在低洼处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6)如果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靠紧,以防被雷电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7)雷雨天气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8)对被雷电击中的人员,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抢救。
6、如何应对洪灾?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者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应急措施:(1)突然遭受洪水袭击时,要沉重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切不可有侥幸心理;(2)被洪水围困的,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工具的想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可以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3)当住宅遭受洪水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房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4)洪水过后往往伴随疫情发生,应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7、如何应对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随,对农作物和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措施:(1)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者高地跑;(2)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3)不要躲避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下方。
8、如何应对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崩塌所激发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
应对措施:(1)海啸前通常会有一些反常现象,例如潮汐突然反常涨落,伴有大量水泡,浅滩上出现大量海生物等,察觉海啸征兆,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处转移;(2)不幸落水,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尽量减少动作,尽量不游泳,节约和保持体能,尽量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便比较容易被发现。
9、如何应对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
一般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应对措施:(1)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
(2)地震发生时必须沉重冷静,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时,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中小学生防火减灾安全常识地震逃生自救知识1、地震发生后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为了人身安全首先要躲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家具旁边或底下躲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门柱、墙壁、玻璃窗、广告牌等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避免混乱的发生。
7、汽车避开十字路口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8、若有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等危险情况发生,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及时把握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
火灾逃生自救知识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办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褥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危险。
防雷电常识一、室内时预防:1.雷雨来临前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引起导电效应而发生雷击灾害。
2.切断暂时可以不用的电器设备,不要靠近炉子等带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3.不宜打电话和手机,不宜使用水龙头。
二、室外时:1. 天空突然阴暗,并伴有闪电时,应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都可以作为避雷场所。
如果衣服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 如果在野外遇到雷雨,千万别站在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大树、高塔、广告牌下躲雨,不要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
4. 雷雨时,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或头上。
5. 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6. 不要在户外打手机。
7.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防溺水常识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春夏季预防传染病主要措施春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数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教室、宿舍定时开窗通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用食醋喷洒或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2、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场所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5、生活有规律。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6、衣、食等细节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