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四、并发症及监测(表7) 肠内营养有技术性、胃肠道,以及代谢性并发症。
喂养管阻塞 不及时冲洗喂养管 呼吸困难和 有呼吸困难的患儿管饲速度过快,造成胃过度膨胀 缺氧
鼻胃管可能发生移位、压迫鼻腔黏膜造成鼻黏膜充血或
糜烂。胃造口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如管道移位和阻塞。导管 移位导致的肠穿孔是空肠喂养的最严重并发症。 在连续喂养一段时间后,或者在应用较浓稠制剂后及时 进行管饲冲洗。冲洗时要考虑患儿的情况以及所使用导管 的种类。 呕吐、腹泻、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的管饲并发症。右侧卧 位或斜靠叮以增强某些患儿的胃排空能力。此外,也可发生 液体和电解质异常等。 推荐意见:(1)喂养有困难的患儿开始肠内营养时,从
氨基酸配方奶粉
吸收障碍(胃肠道 或肝脏疾病) 先天代谢性疾病
臻殊氨基酸配方
剞’
孽耄喜竿翟斧须在医
,土Ⅷ寸l’医厂仃
呕吐
灌注速度过快、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功能紊乱、胃食管
反流、导管置于胃与食管连接处之上 膳食纤维摄人不足、液体摄入不足、生理功能障碍 浓缩配方、液体摄入不足、液体丢失增加
注:8特殊配方乳: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等特殊代谢病患儿 请按医生指导选择相应的配方乳喂养 便秘 脱水
handbook.6m edition.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USA.2009. P615.622
况的简单、直观而有效方法;(D)。(2)应对每位经营养筛查 认为有营养风险的儿科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营养评估应包 括既往病史、饮食调查、体格检查、人体测量,以及相关实验
监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B)。 第三部分肠外营养支持‘2”1】 当患儿无法经肠道摄取营养或摄入不足时,应考虑通过 完全或部分肠外营养供给热量、液体、营养素。 一、适应证(B)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小儿消化外科中使用的效果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小儿消化外科中使用的效果分析

, b J L 消化 系统手 术后 , 机 体应 激损 伤可 释 放大 量儿 茶 酚 胺、 皮质醇 、 胰 高血糖 素等 , 导致 内源性 蛋 白分 解 , 糖原 异生作 用 而导致脂肪 分解 增加 , 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预后 … 。4 , J L 新 陈代谢 旺盛 , 能量储备少 , 术后 如不能及 时补充营养 , 可导致负 氮平衡 , 严重者导致患儿 发生 代谢紊 乱。近年 来研 究指 出 , 术
例。营养 组 : 男2 6例 , 女1 9例 ; 年 龄 0—1 1岁 , 平均 ( 4 . 2±
治疗 效果造成 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J 。 本研 究结果显示 , 实验组护理结束后 , 其腹胀发 生率 、 腹胀 发生程度及住 院时间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 进一 步佐 证 了早期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 早期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的具体措 施包括 一 : ( 1 ) 情志护
[ 2 ]周立 叶, 韦小花 , 何 斐英 , 等 .脊柱手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 4例的护理[ J ] . 护理与康复 , 2 0 1 3 , 1 2 ( 2 ) : 1 3 3—1 3 4 . [ 3 ] 吴淑珍 , 余静 , 谢红 , 等 .手术压疮预 防监控单在预 防脊柱
理: 中医认为不 同 的情 志 变化 对人 体气 机 活动 的影 响也 不相 同, 脊柱手术后 , 患者 的脏腑 功能发 生 了紊乱 , 故在 护理 时 , 应
关键词 : 小儿消化 外科 ; 肠 内营养 ; 禁食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5 7 7 5 . 2 0 1 6 . 1 2 . 0 4 8
学科分类代码 :3 2 0 . 7 1 1 0
中图分类号 :R 4 7 2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ppt课件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ppt课件
重要性
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提供足够的能 量和营养素,满足危重症儿童的 代谢需求,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 状态,促进康复。
肠内营养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改善患儿 的营养状况,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状 态,促进康复。
原则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 适的肠内营养制剂,逐步建立喂养方 案,并密切监测患儿的反应和营养指 标。
肠内营养治疗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危重症儿童,如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等情况下出现营养不良、 肠道功能受损或无法进食的情况。
不适用范围
对于肠道功能衰竭、严重腹腔感染、肠道出血等患儿,需谨慎使用或暂停肠内 营养治疗。
02 危重症儿童肠内营养治疗 的方法与技术
喂养途径与工具
喂养途径
经口喂养、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
特殊配方
针对危重症患儿的营养需求,开发出富含免疫营养成分、低糖、低脂肪等特殊配方的肠内营养制剂。
新型制剂
研究新型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添加益生菌、益生元等,以提高患儿的肠道免疫力和营养吸收能力。
肠内营养治疗在危重症患儿中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估肠内营养 治疗在危重症患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与速度
输注方式
连续输注、间歇输注等。
输注速度
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和营养需求调整输注速度,开始时速度宜慢,逐渐增加。
肠内营养的监测与评估
体重估营养状况。
实验室检查
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患儿的营养状态和代谢状 况。
并发症监测
新技术的应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对肠内营养治疗过程进行实 时监测和优化,提高治疗效果。

雀巢儿科肠内营养制剂课件

雀巢儿科肠内营养制剂课件
适应症
包括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短肠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等导致营养不良的患儿 。
禁忌症
严重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腹膜炎等 患儿禁用肠内营养。
CHAPTER 02
雀巢儿科肠内营养制剂介绍
产品种类及特点
小百肽
适合1-10岁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 能不适和喂养困难的幼儿,口感好, 易消化吸收,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 持。
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加强 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满 意度等方式,强化品牌建 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喂养途径及时机把握
喂养途径
可选择口服、鼻胃/肠管喂养等途径,具体应根据患儿状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喂养时机
一般在患儿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时开始喂养,确保肠内营养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与处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患儿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 剂量和种类;注意喂养器具的清洁和 消毒,避免感染;喂养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儿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CHAPTER 05
雀巢儿科肠内营养制剂市场 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变化趋势预测
儿童营养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儿童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家长对孩子营养的重视,儿童营养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儿 科肠内营养制剂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慢性疾病儿童数量增加
慢性疾病儿童数量的增加,如过敏、消化系统疾病等,将进一步推动儿科肠内营养制剂市 场的增长。
处理方法
如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 即停止喂养,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调整剂量、 更换制剂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CHAPTER 04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ppt课件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ppt课件

肠内营养治疗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内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危重症患儿的肠道微生态往往失衡,而肠 内营养治疗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研究
研究表明,适当的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正常化。同时,通过调整肠内营 养配方,可以针对性地改善肠道微生态,降低肠道感染和炎症的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肠道微 生态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方案,以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内营养治疗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影响
危重症患儿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而肠内营养治疗对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适 当的肠内营养能够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方案。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 患儿,医生会特别关注营养制剂中的免疫营养成分,如核苷酸、短链脂肪酸等,以增强免疫功能。
02
方法与技术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蛋白质来源
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如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等, 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 求。
碳水化合物组成
以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 合物为主,控制糖分摄入, 避免高血糖等并发症。
脂肪类型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植物油和鱼油作为脂肪来 源,降低胆固醇和心血管 疾病风险。
维生素与矿物质
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危重症儿童 肠内营养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以及 如何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VS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相信未来危重症儿童肠内营养治疗将会取 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更多的患儿带来福 音。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目的: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危重症患儿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鼻饲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危重病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泵给予危重症患儿营养支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鼻饲法,能有效保证危重症患儿的营养供给,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进一步促进疗效的提高,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签:危重症;儿童;肠内营养;鼻饲法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儿综合治疗过程中必要的措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营养支持的方式在危重症患儿的救治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和重视[1]。

肠内营养(EN)是经过胃肠道用口服或者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合理选择营养方式,极大程度影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愈率[2]。

临床实践发现,营养支持能促进患儿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改善预后,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营养支持通路的机械性损伤和感染、不耐受、代谢并发症等[3]。

本研究以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9d~3.5岁,平均年龄6.58±2.35月,其中重症肺炎12例、危重型手足口病14例、重症脑炎8例、肠炎合并重度脱水4例、脊髓及肌源性疾病2例;治疗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月~3.5岁,平均年龄6.34±2.38月,其中重症肺炎13例、危重型手足口病15例、重症脑炎6例、肠炎合并重度脱水3例、脊髓及肌源性疾病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高度可比,患儿家长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回顾了肠内营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概念提出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概述了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关注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如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分析肠内营养对这些患者群体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效果。

本文还将对肠内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包括肠内营养制剂的改进、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以及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也为未来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将展望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二、肠内营养的历史与发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管饲提供单一的营养素,如葡萄糖、蛋白质等。

然而,这种方式的营养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对营养素的复杂需求。

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逐渐从单一的营养素转向更加均衡的配方。

20世纪中叶,肠内营养制剂开始出现,这些制剂包含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制剂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效果,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肠内营养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进入21世纪,肠内营养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一方面,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疾病和营养需求的患者。

儿科补液方法详解小儿补液

儿科补液方法详解小儿补液

儿科补液方法详解小儿补液儿童补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将失去的体液和电解质补充到儿童体内,以维持体液平衡和排除体内毒素。

儿童补液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补液方法。

1.口服补液对于轻度失水的儿童(例如腹泻、呕吐引起的轻度脱水),可以尝试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的适用病例包括儿童情况稳定、有意愿、能够吞咽和保持接受液体的能力等。

常见的口服补液剂包括ORS(口服补液盐)和EPS(儿童口服补液溶液)。

给予口服补液时需要控制补液的速度和量,一般建议每次给予10-20ml,每次间隔10-15分钟,可逐渐增加饮用量。

如果儿童无法进食或呕吐严重,口服补液效果不佳,需考虑其他补液途径。

2.静脉补液静脉补液是将营养液或生理盐水等溶液通过儿童的静脉输送到体内,以快速有效地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这是一种有效的补液方法,适用于重度失水、呕吐无法进食、水分摄入受限、需要迅速补液的儿童。

静脉补液一般由医务人员在医院或诊所完成。

静脉补液的速度和剂量要根据儿童的病情和体重来确定,需要严密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

3.肠内营养对于无法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的儿童,如胃肠功能受损、呕吐严重等,肠内营养可以是一个选择。

肠内营养是将营养液通过胃管或鼻胃管直接输送到儿童的胃肠道中,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这种方法可以在儿童较稳定、无需频繁补液时使用。

肠内营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儿童的病情、年龄和需要来制定详细的营养方案。

4.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一种更复杂的补液方法,适用于儿童出现肾衰竭等严重情况。

腹膜透析通过在腹腔内放置导管,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腹膜膜的渗透作用排出体外,以达到补液的目的。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腹膜透析一般只在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或无法进行其他血液透析方法时考虑使用。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江西省儿童医院 NICU 陈丽萍 2014年5月6日
2013年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
指南分级与证据级别
项目 级别
证据来源
指南分级 A B C D E
被2项以上Ⅰ级证据支持 被1项Ⅰ级证据支持 至 被Ⅳ或Ⅴ级证据支持
有下述情况者应酌情考虑 :
①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病,母乳经巴氏消毒后喂养,治疗结束 后7-14天后可继续母乳喂养(E级) ; ②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或 (HBV)携带者,并非哺乳禁忌证, 但这类婴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给予特异性高效免疫球蛋白,继 之接受乙肝疫苗免疫(c级) ③母亲为HIV病毒、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感染,不建议 母乳喂养(C级)
15 15-20
20 20 30 40 50
150 150 150 150 150 165 180
注:a.因为可能造成母乳分层,不建议用母乳进行持续喂养;b.可以从1 ml/12 h开 始逐渐过渡为q2~3 h
注意事项
应根据新生儿的喂养耐受情况个体化增加奶量,并 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缩短和延长间歇时间。
经幽门/幽门后喂养:包括鼻十二指肠、鼻空肠、胃空肠 和空肠造瘘/经皮空肠造瘘,适用于上消化道畸形、胃动力 不足、吸入高风险、严重胃食管反流。(E级)
鼻胃管喂养
I 推注法(Bolus):
适合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的新生儿,但不宜 用于胃食管返流和胃排空延迟者,注意推注速度。(E)
鼻胃管喂养
II. 间歇输注法(Intermittent drip):
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

儿科临床营养支持管理

儿科临床营养支持管理
度。
肠道不耐受
观察患儿的胃肠道反应,调整喂 养方案,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沟通
营养知识宣教
向患儿家长介绍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 方案,提高家长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 度。
心理支持
家属参与决策
鼓励家长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03
CHAPTER
儿科临床营养支持的策略与 方案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对于存在轻度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不良的患儿,可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以满足 其日常营养需求。
管饲喂养
对于无法自行进食或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可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造 瘘等方式进行管饲喂养,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肠外营养支持
重要性
儿科临床营养支持对于患儿的生 长发育、疾病康复和预后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儿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适用范围
01
02
03
消化系统疾病
如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 病等,需要肠外营养支持。
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和营养 素摄入量。
重症疾病
如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 衰竭等,需要肠内或肠外 营养支持。
肿瘤
肿瘤患儿需要根据治疗需求和病情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获得足够 的营养支持。
儿科患者的饮食偏好与习惯
口味偏好
儿科患者通常对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有 偏好,如甜食、咸食等。家长应逐渐 引导孩子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培养 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不挑 食、不暴饮暴食等。家长应关注孩子 的饮食习惯,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培 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产儿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疗效研究

早产儿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疗效研究

将 本院新 生儿病 房 20 0 8年 1月 ~ 0 0年 4月 收 治 的 21 7 例早 产低 体 重儿 随机 分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 2 每组 3 6例 。其
中 , 察组 男 1 观 9例 , 1 女 7例 , 出生 体 重 ( 4  ̄ 4 )g 胎 龄 17 0 3 5 ,
元素、 电解 质 配成 “ 全合 一 ” 脉 营养 液 ,4h内匀 速输 入 。 静 2 应 注 意周 围静 脉插 管 处消 毒 , 同时 控制 输 注速 度缓 慢 均 匀 。对 照 组 经鼻 插 胃管 入 胃后 , 端 以胶 布 固定 于 鼻旁 , 胃肠 内 外 用 营养 , 母乳通 过注射器缓 慢注入 胃管 , 2 3小时 喂母 乳 1次 , 每 ~ 同时静 脉输 注 葡萄 糖 支持 治疗 。 定期 进行 血 常规 , 电解 质 , 血 肝、 肾功 能等 监测 。每 日测两 组 患儿 的体 重 。
p eem o brh weg tifn s rtr lw i ih na t.M eh d :7 a e rmau e a d lw i h weg ti a t r a d ml iie no t t o s 2 c s sp e t r n o b r ih nn swe e rn o y d vd d i t t f t r u s a h g o p o 6 c s s Ba e n tea t e te t n fteo gn ld sa e ,o sr ain g o p rc ie a - wog o p ,e c u f3 a e . s d o h ci r ame to r ia ie ss b e v t u e ev dp r r v h i o r
De at n fPe it c , h hr fl td Hop tl fGu n x d c lUnv ri , n ig 5 0 31 Chn p rme to dar s te T idAf i e s ia a g iMe ia ie st Na n n 3 0 , ia i ia o y

[临床医学]早产儿肠内营养

[临床医学]早产儿肠内营养
母乳对早产儿营养的不足,适当提高热 量,使配制的蛋白、糖、脂肪等营养素 易于消化和吸收等。 • 分为液体和粉状两种
早产儿配方奶
• 蛋白含量高,乳清蛋白占60~70%。 • 中链脂肪酸占40%,亚油酸和亚麻酸的
含量和比例适宜。 • 40~50%乳糖和50~60%多聚葡萄糖,供给
所需要热量,而不增加血渗透压。 • 添加了更多的钙、磷、铁、钠、铜和硒
母乳中低聚糖的作用
• 抗感染:抑制病原体的结合 • 抗炎症反应 • 益生元: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定植
母乳喂养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率
• Hyiander:极低出生体重儿212例
• 母乳组和配方奶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 29.3%和47.2%,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生率 分别为19.5%和32.6%。
• 在控制了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和禁食时 间的影响因素后,母乳喂养作为独立的 相关因素与感染呈负相关,与败血症和 脑膜炎呈负相关。
肠内营养
• 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早产儿消化道结构 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须的,兼有直接的 营养作用和间接的促进胃肠功能的作用。
母乳 强化剂
母 乳
早产儿 住院期间 乳类选择
配足 方月 奶儿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 重儿喂养指南
• 强烈推荐: • 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母乳喂
养。 • 不能母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极低出生
出生头围 ㎝
28.2±1.5
28.7±1.8
0.088
出院体重 ɡ
2141.2±148
2120.9±168
0.476
出院身长 ㎝
45.1±2.3
44.6±2.3
0.249
出院头围 ㎝
31.7±1.3
31.6±2.1

婴幼儿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婴幼儿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婴幼儿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概述: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然而,有些婴幼儿由于特殊原因(如早产、胃肠道疾病等),无法通过口腔摄取足够的营养。

在这种情况下,肠内营养支持成为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

一、肠内营养支持适应症1.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婴儿:早产儿的消化系统未完全成熟,可能无法正常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2. 胃肠道疾病:某些胃肠道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缺血性结肠炎等会影响食物通过胃肠道并导致吸收障碍,此时需要通过直接注入到小肠中的肠内营养来维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3. 嚼碎性食管梗阻等疾病:某些先天畸形导致食物无法通过正常消化道排出,婴幼儿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二、肠内营养支持方法1. 肠管喂养:通过插入胃肠导管将特定的含有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液注入小肠,以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2. 静脉营养:对于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而不能通过正常消化吸收的患儿,可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进行全身性补充。

但这种方式并非首选,因为其可能引发感染、肝损害等并发症。

三、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评估1. 生长与体重增长评估:通过观察婴幼儿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的生长情况和体重增加情况,可以初步评估其效果。

一般来说,正常成长的证据包括增重、线性生长曲线(身高、头围)保持在正常水平。

2.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监测婴幼儿血液中的营养指标如肌酸激酶、尿素氮等,以及尿液中的氨基酸和有机酸的浓度,可以了解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和是否能够正常消化吸收肠内营养物质。

3. 肠功能评估:根据婴幼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常用方法包括胃肠道钡Meal X-ray检查、腹部超声波检查等来观察胃肠道改善状况。

4. 是否需要停止或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如果婴幼儿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则需要考虑是否停止或者调整方案。

16.PICU患儿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

16.PICU患儿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

经肠营养用膳食选择标准
对糖耐受的情况
乳糖不耐受 无乳糖、玉米淀粉
蔗糖不耐受
单糖不耐受
葡萄糖或低聚糖
低聚糖
病人疾病状况
根据疾病,采用特别饮食(糖尿病,肺病等)
肠内营养最少给多少?
重症病人
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
允许性低热卡 喂养原则
允许性低热卡喂养
目的:避免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高血糖、高 血脂、高氮血症、高碳酸血症。 供能超出机体代谢负荷将加重代谢紊乱,脏器功 能损害。--过度喂养。 能量:20-25千卡/KG/DAY 应激期渡过,增加, 目标喂养30-35千卡/KG/DAY。
非要素膳(non-elemental diet)
整蛋白制剂:所补充的氮是以完整的蛋白质形式提供(儿童佳膳) 匀浆饮食
组件膳(module diet)由单一或混合宏量营养素组成 特殊应用膳食提供各种疾病或器官功能受损患者的能量需要
要素膳的特点
优点: 分子量小 成分明确 不需消化或仅稍需消化, 缺点: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外营养 vs. 肠内营养:高血糖发生率
N=427 (95%CI: -9%~+8%) N=374 (95%CI: -22%~+5%) N=170 (95%CI: -57%~-3%) N=252 (95%CI: -26%~+18%)
7 – 12 岁
> 12 岁
70 – 90
35 – 70
2-3
1-2
2-3
2-3
11 - 13
3-9
Koletzko et al. Pediatric Gastroenterol Nutrition 2005; 41(Duppl2): S1-S87

营养支持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营养支持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营养支持的效果 , 因为氨基酸与非蛋白热量同时输 入 , 减少并发症的 简 化护 理操作 , 便 于护
混合液 24 小时内 , 脂肪颗 粒不破 坏 , 如配制 后暂 不使 冰箱内 保存 , 但也 不要 超过 3~ 5 天 ( 适 我们平时 所用的电解质、 水溶性维生 氨基 用于 EVA 袋 ) ;
素、 微量元素均为高渗液体不能直接加入脂肪乳剂 中 , 应先将它们与葡萄糖或 氨基酸 溶液混 合稀释 ; 酸对脂肪乳剂的稳定性 有保护 作用 , 当氨基 酸容 量不 足时 , 可引起脂肪颗粒 裂解 , 配 T PN 液不可 没有 氨基 酸。 由于乳剂脂 肪颗粒 中表面 带负 电荷 , 阳性 电解 质浓度应有限制 , 一价阳离子总浓度小于 150mmol/ L , 二价阳离子 总浓度小 于 2 5mmol/ L , 阳离子 浓度 过大 可引起脂肪颗粒破坏。 小儿一般情况下应用的 T PN 组成 , 其配好的营养 液总渗透浓度在 700~ 900mmol/ L 。因此 , 可直接从周
原发疾病是否对胃排 空存
728 目前 T PN 还不普及情况下 , 宜采 用经周 围静脉 T PN , 可降低并发症的危险 性。其应用 注意 点有 : 一般 葡萄 糖 浓 度 < 13% , 总 营 养 液 的 渗 透 浓 度 控 制 在 800mmol/ L 以下 ; 液 体应均匀输入。 中心静脉 T PN 优 点是 置管时 间长。锁 骨下 静脉 置管一般可保留 3~ 6 个月 , 甚至一根导管可保留一年 以上。我们 在儿科病人采用经股静脉置管一般可保留 2 周以上。最主要问题是 与导管有关 的感染。我 们一 组 42 例小儿应用经中心静脉 T P N, 5 例 ( 11 9% ) 发生 与导管有关的感染。另一 优点是 可输 入高渗 液体 , 葡 萄糖浓 度 可达 25% 。 应用 注 意 点 : 导 管 需 有 专人 护 理 ; 不经输入营养 液的 导管 抽血 或推 注其 它药 ; 每 24 ~ 48 小时更换导管插入部的敷料。 2 2 2 全营 养混 合液 ( T NA ) 输液 方 式的 临床 应 用 : 1988 年美国 肠外 与肠内 营养 学会 ( ASPEN ) 将脂 肪乳 剂、 葡萄糖、 氨基酸 溶液配 伍使用 , 并 称之为 全营 养混 合液 , 此 T P N 输注方 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减少各营 提高 养液污染机会 , 一次性在无菌条件下完成配制 ; 可提高氮的利用 , 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 发生 , 如高血糖及肝 损害等 ; 理。 维持 T NA 的稳定性 是应用 此技术 的关键。 维持 其稳定 , 主要是脂肪 乳剂的 稳定 ( 包括 油水不 分层 , 脂 肪颗粒完整等 ) 。而影 响脂肪 乳剂稳 定的因 素有 营养 液的 pH 温度、 渗透 浓度、 电 解质 浓 度、 放置 时间 和营 养袋材质等。根据国内 外对 T N A 稳定研 究的报 道及 我们临床应用经验 , 认为如能遵循配制步骤及规定 , 一 般是相当稳定、 安全的。临床应用应注意 : 制需在无菌环境下专人 操作 ; 用可置于 4 营养液配 室温 下配好 的全 营养

《新生儿肠内营养》课件

《新生儿肠内营养》课件

不合理的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或过剩,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02 新生儿肠内营养的种类与选择
母乳
母乳是新生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促进 宝宝的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消化系统和免 疫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对宝宝的情感和社会化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定期测量体重,可以了解新生儿 的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获得足够的 营养。
生长曲线评估
生长曲线评估是通过比较新生儿生长参数与参考曲线来评估其生长状况 的方法。
常见的生长曲线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参数的生长曲线。
通过观察生长曲线,可以及时发现生长异常,如生长迟缓或过度生长, 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力。
新生儿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微生物定植
研究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定 植过程,以及肠内营养如何影响 这一过程,从而影响婴儿的健康

微生物代谢产物
探讨肠道微生物群落在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等产物如何影响 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和发育。
微生物与营养素
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营养素的 吸收和利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肠 内营养来优化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
肠内营养能够提供免疫球 蛋白和益生菌等免疫保护 物质,降低感染风险。
新生儿肠内营养的常见问题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如呕吐、腹胀、腹泻等,需要调整 喂养方式和量。
营养不足或过剩
感染和过敏风险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肠内营养 可能增加感染和过敏的风险,需要注 意食品卫生和选择合适的食物。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指南参考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2000年指南,依据证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A、B、C三个等级(表1)。

第一部分: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无论是经口喂养还是管饲喂养。

推荐摄入量如下:1.1 能量经肠道喂养达到每天105~130kcal/kg,大部分新生儿体重增长良好。

部分早产儿需提高能量供应量(约每天150kcal/kg)才能达到理想体重增长速度。

(B)1.2 蛋白质足月儿每天2~3g/kg,早产儿每天3~4g/kg。

蛋白质:热量=1g:35~43 kcal(2.8~3.1g:110~120 kcal)。

(B)1.3 脂肪每天5~7g/kg,占总能量的40%~50%。

(B)1.4 碳水化合物每天10~14g/kg,占总热量的40%~50%。

(B)喂养方式如下:2.1 母乳喂养尽可能早期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

(A)禁忌症包括:母亲患有活动性传染病如结核病、肝炎等;母亲为HIV病毒、CMV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或携带者;乳房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另一侧无感染乳房可继续喂养);母亲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下(乳汁内含放射活性物质);母亲正在接受抗代谢药物及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或对婴儿有影响的药物治疗(直至完全清除之前);母亲正在吸毒、酗酒;怀疑或明确诊断为遗传代谢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

(B)2.2 人工喂养2.2.1 奶瓶喂养适用于34周以上具有完全吸吮和吞咽能力,又无条件接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B)2.2.2 管饲喂养适应证包括:<32周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因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者;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

管饲喂养方式包括鼻饲管喂养和间歇输注法。

鼻饲管喂养是管饲喂养的首选方法。

喂养管应选用内径小而柔软的硅胶或聚亚胺酯导管。

推荐的输注法如下:a 推注法:适合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的新生儿,但不宜用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延迟者。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方法71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成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加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记录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患儿住院时间。

比较患儿并发症和转归。

结果观察组ALB、PA、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的改善患儿低蛋白血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肠道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患儿预后。

标签:肠内营养;急性胰腺炎;炎症;疗效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与胰腺内部及周边坏死和炎症密切相关,发病急,致死率高,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AP主要发生于青壮年,但近年来儿童急性胰腺炎呈显上升趋势,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部分严重的患儿还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由于该病发病急、手术耐受性较差,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注重非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手术治疗。

研究显示,患儿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能有效的降低急性胰腺炎患儿感染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近年来,我院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儿童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71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并经B超、CT确诊。

其中男48例,女23例;年龄3~13岁,平均(6.8±1.3)岁。

外伤性患儿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1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7例,病因不明患儿9例。

小儿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作者:李亚平夏汉庭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营养不良患儿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体重情况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患儿体重为16.58±5.58kg,血浆白蛋白指标为(42.65±4.58)g/L,血清铁指标为(22.58±7.56)μmol/L,血红蛋白指标为(124.58±15.24)g/L,治疗后,患儿体重为(20.65±6.98)kg,血浆白蛋白指标为(43.35±4.23)g/L,血清铁指标为(21.36±6.86)μmol/L,血红蛋白指标为(127.35±14.89)g/L。

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儿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营养不良患儿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很好的纠正其功能紊乱的情况,改善患儿营养不良的状况,提升患儿机体免疫力,强化患儿体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营养不良是儿童营养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1],小儿营养不良比例明显偏高,严重的影响了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我院通过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现根据我院营养不良患儿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营养不良患儿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体重情况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治疗研究。

100例营养不良患儿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35例,患儿年龄1~8周岁,平均年龄在(4.18±0.35)岁。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

危重症儿童的肠内营养治疗

禁忌证(B)
– 完全性肠梗阻,如肠闭锁等消化道畸形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严重感染、创伤及消化道麻痹所致肠功能衰竭 – 高流量小肠瘘
• 相对禁忌证
– 机会性感染可能:如上颚-面部手术等
推荐意见:
肠道有功能,就应予合理EN(A) 首选EN(B) 经口摄入不足持续或预计达3-7天应开始EN(C)
Chiarelli A, Enzi G, Casadei A, et al. Am J Clin Nutr 1990; 51:1035–1039
足量给予肠内营养,争取最大临床获益
营养支持要达到能量目标的多大比例才能使患者获益?
50% 可保持肠道完整性(骨髓移植患者)
25% 可避免血行感染 (内科ICU 患者)
对的 营耐 养受 物性 质差 缺 乏
危重症患儿面临营养风险
危重症患儿
(败血症,严重感染、胰腺炎、腹部大手术、肿瘤、烧伤等)
应激反应
营养支持
肠道供血不足
肠道黏膜受损,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失调 内毒素入血
肠道及全身 免疫功能下降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
高代谢状态
负氮平衡
>2个百分数栏(1 中度风险(2-3分) 分)
无营养不良指征 (0分)
无变化/良好(0分)相(似0分的)百分位数
低度风险(0-1分)
营养不良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ONGkid)
◆ 主观临床评价:1分
皮下脂肪和/或肌肉的减少和/或瘦削的脸
◆ 高风险疾病(共23种) 2分 ◆ 营养的摄取与丢失1分
幼儿和儿童
多聚配方(完整营养素) 低聚和单体配方(不同程度水解制剂) 专病配方(疾病专用) 组件配方(单一或混合宏量营养素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