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靴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变万化的靴鞋

手工做鞋,曾是乡间妇女常业。做鞋颇讲做工。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这样一种风俗,农家择媳,先问鞋做的咋样。光说不行,还要验看。订亲之前,女方必送一双亲手制做的鞋子给男方,以显手巧。鞋子的做工优劣,甚至会影响婚事成败,民间常以做鞋能力,来判断其女治家本领。

旧时,逢年过节,外出远行,走亲访友,如果脚穿一双新鞋,就觉体面。做鞋,亦是家庭主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做鞋的主要工具有:锥子、剪子和一种专用物件儿,俗名“砑(yà)齐刀儿”。铁质,长不及尺,柄成圆柱状,直径0.5公分,顶端圆扁成弧,形如新月。辽北乡间妇女常以此喻人笑眼有弯:“砑齐刀眼睛,不可交。”

做鞋的原料又分袼褙、麻绳、鞋面布、鞋里布、鞋口布、包底布等。麻绳多由苘麻纺制。盛夏时节,将高高瘦瘦的苘麻割捆,入水泡沤,数日后涝麻,洗净,剥茎皮成麻匹,再洗,晾干,用纺车纺绳,以供纳鞋底之用。还要先选好麻做成“麻经儿”,精纺成绱鞋用绳。袼褙用旧碎布片裱制,俗呼“打袼褙”。打袼褙通常都用门板、饭桌等光面相垫,上刷浆糊,层层铺接布片,连成一体,迭糊三五层,曝晒至干挺,揭下,长宽一大张,置通风干燥处备用。

做鞋都用鞋样儿,包括“鞋底样”“鞋帮样”“鞋花样”。全家老少每人都有各式鞋样,或棉或单,或大或小,或方口或圆口,还有“单挤脸儿”、“双挤脸儿”绣花、堆云锦诸式。做鞋要经过剪鞋底,俗称“剪底子”、包底子、粘底子、纳底子、裱鞋里、裱鞋面、剪鞋帮,衮鞋口、齐鞋口、衮底口、扎“鞋颡”、绱鞋诸道工序。此外,妇女儿童鞋美者,还有描花、绣纹等工序。

鞋底的纳法,亦有讲究,脚掌、后跟皆纳密实,耐磨,脚心部位称“底心”,针脚疏朗,可纳各种图案,较常见的如:“万字儿”“水波纹儿”“十字花”“豆腐块”“盘肠”等等。另外,绱鞋前,鞋帮与鞋底缝合定位的第一针,至关重要,可谓一针定乾坤,俗称“扎鞋颡”。否则,鞋颡不正可导致整只鞋歪。好手做鞋,绝不允许鞋颡不正,如是必拆重做,否则会丢了手艺,遭人耻笑“瞧那人把鞋做的,七扭八歪不周正”。刚做好的鞋子还要喷水微湿,软布撑鞋,成型,阴干,做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商店专售一种塑料质鞋底,俗称“塑料底”,只需手工制做鞋帮,与塑料底缝合,减免了打袼褙纳底子的麻烦。80年代末期,这种半成品制鞋方法亦多不行。

纯手工制做的布鞋,今已鲜见,偶有极个别小儿穿用的,俗以为养脚。土法制做布鞋之俗,日渐失传。

鞡靰。旧时,轨靴流传四方。辽北各族男子,皆尚轨靴防寒。鞡靰前扁后圆,方口,软底,连帮,前脸聚褶,缝耳,穿绳,系于腿上,多用牛皮、马皮、猪皮、

羊皮、狗皮等缝制,整张皮料做成,穿时必用“鞡靰带”和“鞡靰靿子”。关于鞡靰,辽北民间有两则谜语,颇为有趣:“老头儿老头儿你别笑,猜个闷儿你不知道,什么解开它不走,绳子一绑它就跑”;“二人胖对胖,未曾走路脸儿冲上,耳朵生有七八个,舌头长在屁股上。”其谜底都是“鞡靰”。

轨靴分草、皮两属。

草编鞡靰,俗称草鞡靰,样象面包,圆圆胖胖,长脸儿,奔儿头,鞋口紧,跟脚儿松,鞋体宽肥,以絮鞡靰草,穿着舒适暖和。本境丘陵山野,遍地纵生鞡靰鞋草,以其编制,成人几乎人人能为。每至猫冬,人家都编多双用之。

皮制鞡靰,俗呼“皮轨鞡靰”。其中,牛皮为贵,一张整牛皮,只出四五双鞡靰,呼“一至五排鞡靰”,“头排、二排”为上品,“二排轨鞡靰”尤佳,因“十字花骨”美观坚实。制做鞡靰,先塾皮子,以一大扁铲,刮除皮里残物,复用谷草熏制,使柔韧富有弹性。皮鞡靰分大褶、小褶两种:前一种聚褶8个,后一种聚褶10个。鞋帮上制双排耳眼,6至8个眼居多,内穿鞡靰拉带,绑缚腿上,便于行走。鞡靰软耐磨,防寒保暖,尤为狩猎人、车把式、远行者及游走商贩所爱。

鞡靰草,为絮鞡靰专用之物,其性喜沟塘坡岭,扎根溪谷岩缝。柔韧如丝,长者米余,本境山野,遍地纵生,秋冬收之,用前捶软,轻暖若棉,用以絮鞋,干爽舒适,保暖隔凉之功,无物可比,久立风雪中,不觉脚寒,被赞为关东一宝,即:“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鞡靰鞭草”。辽北冬季漫长寒冷,民众衣着无多,鞡靰鞋稀贵,此草保暖防寒,经济实用,称“宝”当之无愧。

据说,解放战争时期,本地的解放军战士,都穿鞡靰征战。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鞡靰渐被一种胶底布面棉鞋替代,时称其“棉鞡靰”或“胶皮鞡靰”。90年代以后,穿鞡靰习俗尽废。

靴,清代满族习俗,“女履旗鞋男穿靴”。靴有夹棉两种,或革,或布,或绒,或缎。通常,平民着尖头靴,官员穿方头靴,靴头皆绣云头、虎头纹案。鞡靰勒高,形式鞡靰。满族呼之“蹬土马”,亦称“蹬土牛”。冬季远行,靴内垫衬毡袜,轻暖便于步行。

另有薄底短勒轻便快靴,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或“抓地虎”,因利于爬山越岭而得名,在20世纪上半叶,此靴在满族聚居之地,随处可见。

旗鞋。满族妇女喜着旗式坤鞋。在汉族裹脚的时代,满族妇女无缠足之恶习,都“天足”。当时常被汉人以“修头不修脚”“顾头不顾脚”“重头不重脚”相讥。满族女鞋,忌鞋面无花,如是为不吉。旗式坤鞋多种,常见的有“寸底鞋”“高跟鞋”“平底鞋”。寸底鞋以木为底,底高寸余,前后微缺,其底坚固,往往鞋面破损,鞋底还可再用。

高底鞋鞋底高出二三寸,长占鞋体约一半,鞋底中间微细,下端方形,因其

样似马蹄,故呼“马蹄底”,又因上宽下窄如盆形,亦谓“花盆底”。高底鞋为满族妇女的绣花鞋,俗称“寸子鞋”或简呼“寸子”。在庆典或年节祭祀穿之,俗叫“踩寸子”。贵妇所穿“寸子”,不但绣有花纹,并镶饰珠宝。高底鞋为年青的姑娘媳妇们钟爱,穿着时走路袅袅婷婷,轻轻盈盈,挺胸收腹,仪态万芳。

平底鞋为家常便鞋,中老年妇女多喜穿之,其鞋底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鞋帮鞋脸皆绣彩纹;毡鞋,俗称“毡窝”。羊毛擀毡为料,圆头,高帮,质软,略薄,保暖,适于妇女儿童冬季穿用;毡嘎嗒,毡鞋的一种。羊毛擀毡为料,无勒,圆头,帮过脚踝,脚面鞋口正中,镶一球形疙瘩,鞋脸挤牙儿。通常以皮毡或木毡为底,行走时嘎嗒有声,俗呼“毡嘎嗒”。毡嘎嗒较毡窝厚暖、耐磨、坚实、挺硬,严冬时节,中老年男女或儿童多以此御寒。又为防脏污,毡面多用布罩,以便拆洗;弓鞋,从前,汉族妇女都缠足,皆穿弓鞋,俗称“小脚儿鞋”“脚尖儿鞋”。其长三五寸,底尖向上如弓,鞋帮鞋脸多用五彩刺绣;蒙古靴,靴形精美,靴头尖尖上翘,靴身宽长,冬季习惯于靴内加穿毡袜,或用毡片缠裹腿脚,跑冰踏雪都不觉寒;女靴称“香牛皮靴”,花色图案较之男靴鲜亮,艳阳之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夹鞋有男、女两类,从前,男子常用夹鞋,多用布制,鞋底用袼褙叠摞,合粘六七层,俗称“千层底”,鞋帮以单层袼褙剪制,上裱鞋面,鞋口衮以布条。布皆黑色,民间习惯称黑色为“青”,故称“青鞋”。青鞋又分“双挤脸”“单挤脸”“不挤脸”几种。双挤脸鞋鞋脸掐两道皮梁,鞋面一分为三,鞋头前凸有翘,侧形象船,名“双脸儿鞋”;单挤脸鞋则是鞋前脸单镶皮梁一道,呼“单脸儿鞋”。二者统呼“傻鞋”或“和尚鞋”。因辽北人以“傻”喻“憨”喻“大”,其鞋穿着舒适宽肥,较常鞋略大,故而得名。不挤脸者名“夹鞋”。

民国及以后,女式家居夹鞋满汉无大差异,青年女子都“放足”,喜尚绣花鞋,亦称“绣鞋”“缎子鞋”。满族女子夹鞋亦多双挤脸,美者特用绸缎堆云锦,称之“云子鞋”或“大云鞋”。鞋面或绒,或布,或绸,或缎,皆用五色丝线绣饰。

在旧时,民间风俗,女孩子长至八、九岁,开始学做针线女红,做鞋尤要。练至待嫁,工艺技巧已炉火纯青,更埋首闺房,不舍昼夜,一双双赶制绣鞋。婚娶时带往夫家,一作陪嫁,二显手功。届时,妇女们争相观评,以论新妇巧拙。

20世纪60年代以后,流行军鞋,胶底,军绿布面,俗称“黄胶鞋”或“解放鞋”。以鞋面黄旧为美,女青年喜将新鞋浸入碱水,再以白色粉笔洗刷鞋面,如此反复,不达目的不休。

70年代,时兴“北京鞋”,塑料白底,底边再镶双道黑牙儿,灯芯绒鞋面,亦分棉、夹。棉者高帮、系带,俗称“北京棉”;夹鞋女式方口,拉带过脚面,俗呼“拉带儿鞋”“大边鞋”“板儿鞋”;男式鞋脸长蔽脚面,暗埋弹力布于鞋口,名日“贼鞋”,不知何意。其时,男女老少都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类皮鞋、布鞋、高跟鞋、平底鞋、休闲鞋、旅游鞋、运动鞋等相继问世,品式万千,各族传统鞋子失传,只能在戏剧舞台上得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