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岗位设置名录及配置标准

护理工作岗位设置名录及配置标准
护理工作岗位设置名录及配置标准

医院各护理工作岗位设置名录及配置标准

护理配置标准.docx

精品文档 附件 1-1 医院护理管理岗位名录及配置标准(2013 年版 ) 岗位类别部门岗位名称配置标准备注 院部护理副院长 1 名具备护理专业背景,500 张床位以上可设。 1.二级以上医院应配备护理部主任 1 名,护理部副主任 1-2 名,20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可配备护理部副 护理部主任 1 名 主任 3 名(分院除外)。 护理部副主任1-3 名 2.三级医院护理部总人数约占全院护士总人数的 0.5-1%。其他医院参照执行。 护理部 3.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需具备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护理管理岗位护理部管理干部3-5 名 4.三甲医院护理部可设质量改进、教学、科研等科护士长或略高于科护士长层级,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1.500张床位以上医院可设置科护士长。 大科科护士长—— 2.3 个以上护理单元或 100张床位以上的大专科或特殊科室(如急诊、手术室、 ICU 等)。 1.30张以上床位、8 名以上护理人员、业务特殊的护理单元均可设护士长 1 名。 病区(单元)护士长—— 2.床位数超过 60 张或护士人数超过 30 人的护理单元,可设置副护士长。 .

精品文档 附件 1-2 医院临床护理岗位名录及配置标准(2013 年版) 岗位类别临床护理岗位(普通临床科室护理岗位) 临床护理岗位(特殊临床科室护理岗位) 临床护理岗位(其他临床科室护理岗位) 其他护理 岗位 部门岗位名称 专科护士 普通病区责任护士 助理护士 急诊科急诊护士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护士 血液净化室血液净化室护士 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 麻醉护士 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病房护士 产房助产士 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护士 门诊部门诊护士 研究机构研究护士 内镜诊疗中心内镜护士 核医学科核医学护士 医学影像科影像护士 放射介入中心介入治疗护士 高压氧科高压氧护士 体检中心体检护士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 营养科护士 供应室供应室护士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静脉输液配置护士 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护士 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护士 质量管理科质控护士 配置标准 /备注 1.全院平均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三级医院不低于 0.6:1,床位使用率≥ 96%,平均住院日<10天)。 2.每个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8名。 1.应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 发〔 2009〕 50号)中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 2.根据实际工作量调配护理人员人数。 1.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护床比不低于 2.5~ 3:1。 2.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床护比不低于 1.5: 1。 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护士与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 根据实际工作量或工作需要配置数量。 床护比≥1:0.6。 每床配备 0.5 名护士(每 2 张待产床应配 1 名助产士, 每张产床应配备 3名助产士 ) 床护比≥1:0.6 1.根据医院延续护理服务功能拓展需要配置护士数, 可配置延续护理专科护士。 1.根据门诊工作量及硬件设施等情况由护理部和人 事处共同核定配置护士数量。 2.原则上不配置N4及以上层级的护士。 1.根据工作量及硬件设施等情况由护理部和人事处 共同核定配置护士数量。 2.原则上不配置 N4及以上层级护士,医院可根据专 科发展需要配置专科护士。 根据实际工作量及技术水平配置合理数量护士,适 当配置工人。 逐步过渡到由药师从事配药核药工作后可取消此岗 位。 1.大于 300张床位配备 1-2名。 2.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N3 及以上层级护士。 .

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

第一节一般工作制度 一、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 (1)、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房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等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情况。 (2)、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 2、理部主任每季度参加科室查房一次、科护士长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一次、病房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查房一次。 二、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清点物品,阅读交班提示本。 3、交班者必须在交接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以便于夜班工作。 4、交班中发现病人病情、治疗、护理及器械、物品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5、交班内容及要求: 床头交接前应交清住院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死亡人数、手术、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交清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重、抢救、特殊检查等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留送各种标本完成情况。 (1)床头交班查看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病人的病情,如: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1)(2)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整洁、安静、安全的情况。 (3)接班者应清点毒麻药、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 三、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执行医嘱时,要认真查对医嘱的全部内容,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执行门、急诊医嘱时,在相应医嘱项目的右下方记录执行的时间及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人进行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下一班护士查对上一班医嘱,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后,在医嘱核对本上登记签名。 (4)、抢救病人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瓶。抢救结束后及进补全医嘱,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空安瓶。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及时记录。 3.输血查对制度 (1)、查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 (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编号及交叉配血报告,无误后方可输入。 (4)、输血完毕后再次查对上述内容,并将血袋标签取下粘贴在配血单上保存。 (5)、输血完毕应低温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6)、输血过程中,如有输血反应,应填写不良反应登记单,交血库保存、上报。

(新)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

护理行政岗位职责 一、总护士长岗位职责 二、总护士长工作标准 三、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 四、病区护士长工作标准 五、急诊科护士长岗位职责 六、急诊科护士长工作标准 护理技术职称岗位职责 一、主管护师资质要求、技术能力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二、护师资质要求、技术能力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三、护士资质要求、技术能力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临床护理岗位职责 一、急诊室护士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二、手术室护士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三、病房护士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四、主班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五、治疗班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六、护理班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七、夜班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八、供应室消毒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九、导诊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二〇一四年七月修订)

1、本规定是依据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护士条例》制定。 2、本规定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护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本院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3、凡在本院工作的护士,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单独从事护士工作。 4、从业护士必须按期注册,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5、进修护士、实(见)习生必须执行本院《护理人员从业资质规定》,助理护士必须在护士的指导下协助护士从事临床生活护理和部分基础护理工作。 6、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管理,遇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医生不在场时,护士应当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7、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 8、护士执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9、护士在执业中不得泄露就医者的隐私,但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乐陵市中医院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我院本着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订以下狐狸人员配置原则(一)配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施行)。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3、《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二)配备原则 1、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原则。 2、合理结构的原则。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 3、经济实效的原则。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4、动态调整的原则。随专业发展,服务对象变化,医院制度等方面不断变革,人员编制方面也要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护理人员的编设应不断吸引具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护理人员,并在用人的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5、能级对应的原则。护士长根据危重病人数量、手术数量、患者自理能力等,合理排班。 6、其人员机构符合以下比例: 1)从事护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达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

2)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3)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 4)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0.4:1 5)重症监护室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比例。2.5—3:1

乐陵市中医院护理部目标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总体部署,我院护理部推行目标管理制度。 一、制订目标,将年度总体目标分解,与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制订出一些具体完成指标,与各科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以便实现目标,完成医院交给各项任务。 二、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目标管理教育,并对管理部制订的护理工作总目标进行充分讨论,以统一知识,达成共识。通过讨论使每个科室护士长之间达到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努力的目的。 三、护士长带领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总目标进行学习,并完善科室的工作目标,使护理工作的总目标转化为全院每个护理人员的明确目标,使大家加深认识,方向一致,以保证护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 四、护理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要进行严格控制,了解进展情况,给予指导、支持、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五、做好全院护理工作总结,评价执行过程中的优点和成绩、缺点和错误,以利第二年制定新的目标,进行目标管理的另一循环,促使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docx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 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1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I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I护士、医疗救护员 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 急救护理

3I护士、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 社区护理 4I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 老年护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3 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韶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急救护理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社区护理 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老年护理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H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护理、助产本科:护理学 1老年护理

2014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调配原则方法

2014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调配原则方法护理人力弹性调配要以临床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随着近年来医院医疗事业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应用,就医需求增加,床位使用率和突发事件持续增高,同时因临床护士婚假、生育假所致暂时性人员不够,均使岗位调配人员数量加大,对护理安全也构成一定风险,科学分配护理人力,使人员与护理服务活动合理匹配,我国《护士条例》和卫生部对医院各岗位护士人数配置都有明确规定,这是保证病人安全,维护护士权益的严重举措。为此我院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调配实施方案如下: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 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根据科室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管理结构原则:主要体现在护士群体的结构比例,包括例外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 3、优化组合的原则:依据例外年龄个性,特长等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4、经济效能原则:根据各科室病人情况,合理配置使用护理人员,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5、动态调整原则: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根据科室病员及护理人员情况进行动态调配。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原则 (一)根据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适时调整护士岗位人员。 1、数量上配置:根据各病室的专科特点和实际需要配置人员数量,加强ICU、急诊科的人员配置。 2、学历、职称层次上配置:各科配备相应比例的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结合学历、资历、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分配岗位,根

据我院的特点对40岁以上的护士职称的人员(因当时学历的原因职称受限)根据实际能力使用。 3、年龄层次的配置,xx三结合,避免科内护士因年龄老化或年轻化影响护理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法 1、护理部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人员名单紧急状态下护士人力调配规定及执行方案。 2、护理部设立护理应急队,成员相对不变,定期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培训及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治水平。发生突发无意时护理部进行全院护士调动。人员名单见紧急状态下护士人力调配规定及执行方案。 3、病区床位使用率(各科按40xx床位)在120%以下或在120%以上,一级护理以上病人不够5%时,护士长向护理部报告,在病区内实施弹性排班协调解决,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120%以上,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达10%以上或病危患者超过5%时,报告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配置、护理工作量、工作强度、风险系数评估后确认影响护理质量安全,护理部启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调配储备库的护士实施支援。 5、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下,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在5%以下时,科室2名机动护士参加全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6、弹性安排护理人员,上午治疗xx期间不安排护士休息,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上班人数及时间,如工作量相对较多的时间,可增加1~2名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间,可减少1~2名护士,病人增加时可随时增加护士。 7、夜班、节假日期间,接收批量急诊或危重症时,值班护士通知总值班和护士长,赶赴现场指挥、参加处置和护理。如情况繁复,总值班护士长通知护理部、分管院长现场指挥,并实施应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8、护理部急救小组应时刻处于待命状态,保持通讯工具流通,因故离开本地必须提前报告护理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医疗抢救,如批量外

护 理 工 作 标 准

护理工作标准 病区护理工作标准 护士站(由主班负责): 1、护士办公桌面、服务台面整齐清洁,无杂物。 2、排班表、日历放置固定位置。 3、小白板记录重点交班内容。 4、办公室陈设按规定要求。 5、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清洁立亮、墙角无垢。 6、无杂闲护理人员。 7、家属及病员不准进入办公室,不得翻病历。 治疗室(由治疗班负责:) 1、治疗室内清洁、整齐、地面清洁光亮、无垃圾、墙角无垢、每日深夜班进行紫外 线消毒。 2、室内物品放置有序,不得放置生活用品。 3、做完治疗后及时清洁治疗台,用物定位放置。 4、药品按规定放置,熏柜按规范使用。 5、输液溶液现配现用,分组加药,青霉素现配现用,正规填写输液卡。 6、拨下的输液器应拔除胶布,将针头取下分别进行消毒。 7、每日清洗治疗盘、弯盘、清洁并整理药柜。 8、每月最后一天清理过期药物。 检查室、更衣室 1、室内清洁、整齐、禁放生活用品。 2、每天10AM、4PM进行通风,深夜班进行紫外线消毒。 3、室内应有无菌、清洁、污染之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排列有序。 4、检查室内纱布、棉球等物品经消毒、灭菌备用齐全。 5、每天清查各无菌物品的标记,以保持在消毒无菌有效期内(有效期不论是否霉雨 季度一律为一周)。 值班室 1、室内清洁、桌上、地面无纸屑、残渣垃圾、床铺铺叠整齐。 2、床上、床下、柜子等处禁放杂物,(包括衣服、鞋子、帽子) 3、私人生活用品一律放置柜内(包括茶杯、餐具)。 4、衣物、毛巾、帽子、口罩无乱挂(衣服、巾品、口罩挂柜内、毛巾定点挂整齐)。 库房 1、库房内清洁整齐、无扬尘、蜘蛛网、无私人用物。 2、各类物品按普材、卫材、布类分别放置柜内,上锁有专人保管。 3、定期清理核查,帐物相符无差错。 4、物品的领进与消耗保持动态平衡(且先领先用注意有效期,不发生缺缺)。 病房 1、病房区内无人抽烟,无大声喧哗。

护理人员配备原则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 护士的配置原则与标准 一、总体要求 按照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配备符合相应要求的注册护士。 1、护理管理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具备护理管理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符合条件的护士从事护理管理岗位工作。 2、临床护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当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的分类,根据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合理、动态地配置注册护士。 3、其他护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当根据该岗位职责所涉及的护理工作内容配置注册护士。 4、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注册护士应当占全院注册护士总数的95%以上。 二、病房注册护士的配备原则: 1、病房应当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配备和安排注册护士; 2、病房注册护士配置中,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4:1;一级护理患者平均比例为60%以上的病房,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6:1;新生儿病房,注册护士与患儿比应当≥0.6:1; 3、病房夜班实行双人在岗值班,确保2名以上的注册护士夜间值班。 4、产科母婴同室护士与患者比为0.55:1

三、手术室注册护士与手术台次比为2-3:1。 四、综合科人员配置应当根据门诊量、治疗量等因素配置注册护士;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4:1,确保观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 五、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护理工作量实施科学的排班制度,对注册护士进行合理调配。需要24小时持续性工作的临床护理岗位应当科学安排人员班次。在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时间段和科室,增加注册护士的数量,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落实。 六、制定护理队伍紧急调配预案,建立机动注册护士人力资源库,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缺失,确保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特殊阶段临床护理的紧急需要。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2012.3月修订

(完整版)护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

护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 一、职业知识 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知识;掌握一定的相关伦理学及心理学知识;掌握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二、职业能力 具备护理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备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三、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美学素养;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热爱护理专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生命,尊重服务对象的生命权;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团队、竞争和法律等现代意识;具有健康体魄、较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四、职业资格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要求毕业生除获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须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合格标准由考试委员会确定并公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一次考试通过两个科目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还可有选择地参加保育员、养老护理员及保健按摩师培训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一)确定编制总额 医院人员编制总额的核定,是依据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的床位数,按一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核定的。其计算公式为:M==B×Y+[(B-Bmin)/(Bmax-Bmin)]×(Ymax-Ymin)×B+A1……+An 式中:M——核定人员编制总数;B——核定床位数;Bmax——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上限;Bmin——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下限;Y——编制常数平均值;Ymax——该等次常数上限;Ymin——该等次常数下限;A1,A2,…,An——医院其他附属编制。 (二)制定编制方案人员编制方案是编制员额、人员编制类别以及岗位、职数、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规定。 (三)核定编制比例编制比例是指编制员额与核编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规定。医院编制比例,通常由一定数量的编制员额与一定数量的核编参数组成。对于医院来说,病床数就是核编参数,医院的核定病床数通常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区域医疗规划所审定的。(四)进行人员配备我国医院的人员配备,主要依据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进行。根据这个《原则》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依医院的规模和承担的任务分为三类: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1∶1.40计算;300~400张床位的医院按1∶1.40~1∶1.50计算;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1∶1.60~1∶1.70计算。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

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35%,护理人员占40-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1、临床科室负责人配备(1)科主任。25张床位以上的科设科主任,超过40张床位可增设副主任。门诊任务较多的科,病床虽少于25张也可设科主任。门诊及病房任务较少的科,可由其他有关科的科主任兼任。(2)科护士长。各科设护士长(助产士长),病床多时可设副职。 2、医师的配备卫生部规定,各级医师结构比例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1∶2∶4∶8。在编配某一职级的医师时,通常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M=(Tw×B×R)/Ta×15/P+A 式中:M——某职级医师数; Tw——住院医师日均诊治每位患者所需工时;B——核定编制床位数; R——病床使用率; Ta——住院医师日均有效工时; P——住院医师比例数; A——机动数。根据医院担负的任务和规模的不同,医师中高、中、初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应有所差异,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为主要任务的医院,医师的配备应侧重于全科医师,其专业技术职称中,高、中级比例可相对较少;承担高度医疗或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编配比例可适当增大。 3、护理人员和助产士的配备护理人员包括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的比例为3∶1为宜。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中,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护士职业基本要求

护士职业基本要求 1.热爱护理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严谨求实,尊重科学,刻苦专研护理技术,精益求精。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2.上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慎独守密。 3.上要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爱护集体,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4.上要端庄大方,服装整洁,精神饱满,情绪乐观。 5.上要说话和气,谦虚文雅,尊重他人。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护理副院长职责 1,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对临床护理工作实施严格管理。 2,负责制定护理工作长期发展规划,审核护理部工作计划,督促、指导护理部具体落实。 3,指导护理部行使对全院护理工作的行政和业务管理职权。 4,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了解护理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护理部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重视护理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6,有计划的培养护理骨干,完成中医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中医护理队伍。7,指导护理部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及护理科研工作,不断引进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8,指导护理部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紧急预案,有效组织实施。

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职责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护理行政与业务 管理。 2.严格执行有关医疗护理的法律法规,对临床护理工作实 行严格管理。 3.拟定全员护理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定期向主管 院长汇报、总结。 4.负责院内护理人员调配,向主管副院长提出护理人员聘 用、调配、奖惩的意见。 5.组织制定并完善全院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各级人员岗 位职责等。 6.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7.对护理缺陷定期组织研究和讨论,制定改进措施。 8.及时协调解决各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行政和业务等问题。 9.负责拟定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做好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施护与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的培训和考核。 10.做好临床护理新业务的推广和准入管理,保证医疗 安全。 11.参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委员会 的工作,做好相关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母婴护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

目次 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面向院校专业﹍﹍﹍﹍﹍﹍﹍﹍﹍﹍﹍﹍﹍﹍﹍﹍﹍﹍﹍﹍﹍﹍﹍﹍﹍﹍3 5面向工作岗位(群)﹍﹍﹍﹍﹍﹍﹍﹍﹍﹍﹍﹍﹍﹍﹍﹍﹍﹍﹍﹍﹍﹍﹍3 6职业基本要求﹍﹍﹍﹍﹍﹍﹍﹍﹍﹍﹍﹍﹍﹍﹍﹍﹍﹍﹍﹍﹍﹍﹍﹍﹍﹍3 7职业技能要求﹍﹍﹍﹍﹍﹍﹍﹍﹍﹍﹍﹍﹍﹍﹍﹍﹍﹍﹍﹍﹍﹍﹍﹍﹍﹍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确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人:卓长立、高玉芝、陈平、初黎华、李凯、高秀梅。 声明: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同意,不得印刷、销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母婴护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4修订版) 《育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修订版) GB/T31771-2015《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母婴护理 为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生活照料、专业护理的服务活动。提供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 3.2生活照料 为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饮食起居照料、卫生清洁等服务活动。 3.3专业护理 为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症状及疾病的家庭护理。 3.4新生儿 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 3.5婴儿 是指胎儿娩出后至1周岁。

安全标识管理作业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标识管理,规范安全标识的采购、使用、维护和管理,切实发挥安全标识的警示作用,有效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标识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等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作业要点。 第二条本作业要点所称安全标识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识,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第三条本作业要点适用于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办公、生活等所有场所。 第二章分类 第四条分类 1、图形标识: 禁止标识: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识。 提示标识: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识。 2、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3、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4、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

参见附录。《告知卡》是针对某—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安全环保处负责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安全、职业卫生警示标识的使用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六条保卫处负责消防、保卫、交通等管理职责范围内安全标识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供应处负责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安全警示标识的采购工作。 第八条储运处负责安全标识的存储和发放工作。 第九条各使用单位负责安全警示标识的计划提报、安装、维护、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公司铁路专用线所需的专用安全标识,储运处负责按铁路部门相关标准进行设置和日常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标识,由项目部负责计划提报、安装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四章安全标识的设置 第十二条安全警示标识必须设置在其所指目标物的附近,位置应醒目,便于观察辨识。 第十三条安全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应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标识牌下沿距地面高度2米左右),其前方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第十四条安全标识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现场环境较暗的,必须采用荧光标识。 第十五条安全警示标识严禁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防物体位置移动后,遮挡安全标识牌。 第十六条多个安全警示标识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 第十七条安全标识的固定方式分为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识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护理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各种标识制度是我院遵照医院管理年评审的有关规定制定的。主要目的: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②、提醒临床各科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认真查对,有效的防止医疗过失,消除安全隐患。 1、腕带标识:凡在我院住院的病人都必须佩戴蓝色腕带;药物过敏 病人和新生儿、幼儿必须佩戴红色腕带。 2、过敏标识:药物过敏的病人要有三种过敏标识分别警示医务人员 注意:①佩戴红色腕带②床头或床尾贴有过敏标识(圆形)③病历夹圭寸面贴有过敏标识(方形) 3、各种管道标识:有导管的病人都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道 标识。 4、各种血型标识: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5、特殊用药标识:临床上因病情需要需特殊用药的病人要在输液架 上挂有特殊用药标识,如:升压药等。用于提醒护士查对时注意。 6、特殊治疗标识:需特殊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治疗标 识,如:膀胱冲洗等。 7、各种药物标识:治疗室内常见的药物用蓝色或绿色标签,高浓度 药物、毒麻药物、二类精神药品用红色标签。 8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就在床头挂上风险警示标识。 9、预防跌倒标识:内四科和外三科在每个床头上贴上预防跌倒标 识,其他科室对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在床头上挂上预防跌倒标识。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

10、护理级别标识:特护:大红一级护理:桔红 二级护理:绿色三级护理:黄色 腕带标识制度 1、不同颜色的腕带表示不同患者,所有外科手术患者佩带蓝色腕带,因为手术患者最需及时护理。 2、危重症、意识障碍、老年人、语言及听力障碍等患者佩戴蓝色腕带, 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特殊照顾。 3、佩戴粉红色腕带的患者,则表示有过敏史,提醒医务人员时刻注意, 以免给患者使用了过敏性药物。 4、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躺在恒温箱里、幼儿需要佩戴一根粉红色的腕 带,需特别护理。

护士执业行为规范标准

护士执业行为规范 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遵,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护理服务理念: 1、患者是护理服务工作的中心,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康复的需要。 2、用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工作技能、全面的专业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营造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美观的修养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应用整体护理程序与其他工作人员、患者家属和亲友密切沟通和配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5、尊重每一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尊严,一视同仁,真诚、热情服务,为促进患者健康竭尽全力。

三、护士执业道德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3、尊重病人权力、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4、坚守医密,不泄漏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5、求实进取,工作严谨,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8、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执行章制,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 9、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10、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诚信慎独、作风严谨,以奉献为本,促进人类健康。 四、护士日常行为规范 护士是人们心目中健康的使者,生命的守护神。当一个人因病住院,面对恐惧、忧虑、悲观甚至充满绝望的时候,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患者带来信任、温暖、安慰和希望。因此,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中摒弃一切烦恼,以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大方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积极向上的语言和患者沟通,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护士仪表 护士的仪容应整洁简单、端庄文雅,要求淡妆上岗,不戴手饰,不浓妆艳抹,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燕尾帽应整洁无皱褶,用发卡固定于头顶,位置适当;头发要保持整齐、清爽、短发前不遮眉、后不过衣领、侧不掩耳,长发要梳理整齐并盘于脑后,发髻高低适中,发式素雅、端庄不戴怪异的头饰,以体现对职业的热情和对患者的尊重。整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规范 1目的 为认真执行安全标志标准,加强安全标志采购、使用、维护、现场管理,使安全标志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安全标志的警示作用,以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标志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内安全警示标志。 3 管理职责 3.1综合管理部是中心安全标志的归口管理部门,EHS课负责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并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2各单位负责每月检视维护管辖区域内安全标志,对破损、缺失的安全标志更换、补充。负责提报本区域内安全标志采购计划,并对购入的安全标志进行安装。 3.5采购部根据各单位提报的采购计划,及时购买安全标志。 4标志管理 4.1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规定 4.1.1定义: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4.1.2 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4.1.3 安全标志的分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指令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提示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

4.2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4.2.1设置位置应醒目,便于观察辨识,位于其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 4.2.2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 4.2.3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4.2.4安全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防物体位置移动后,遮挡安全标志牌。 4.2.5安全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4.2.6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 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 4.2.7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158 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 志,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4.2.8在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场所,设施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安全周知卡(MSDS)。 4.2.9安全标志的尺寸为40*30(厘米),职业危害告知卡和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尺寸为40*60(厘米)。 4.2.10标志牌下沿距地面不低于1.5米,不高于2米。 4.2.11附着式:可采用钉挂、粘贴、镶嵌等方式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 4.2.12悬挂式:用吊杆、拉链等将标志牌悬挂在相应的位置上。 4.2.13柱式:把标志牌固定在标志杆上,树立于其指示物附近。 4.3维护管理 4.3.1设置在生产装置、道路及生产现场的各种安全标志牌,必须稳固,不得随意移动、变 换、涂抹、乱画和撤销。 4.3.2因施工、检修、清理等作业的需要而拆除和涂抹的安全标志牌,在作业结束后,必 须由施工、检修单位恢复。 4.3.3因特殊作业,占用道路、危化品泄漏等设置的临时安全标志牌,施工等作业结束必须撤走。 4.3.4安全标志未经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或拆除。 4.3.5各部门应定期对本单位属地所设置的安全标志牌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持标志的清晰、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我院护理部、人事科本着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定以下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合理管理护理人员体现能级对应 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专业技术水平来进行合理分配,在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工作中,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高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体现职业责任、职业价值,保障护理质量。同时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科室工作量及危重患者人数,实行弹性式排班,新老搭配,增加午间、夜间、薄弱时段、繁忙时段的护理人力,以满足患者的临床护需求,保障护理安全。 二、合理测算人员编制 普通病房每6-8张床设1名护士,每张手术台设2-3名护士,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配置比例可大于1:0.4;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并能根据医院发展适当调整配置护理人员。 三、合理使用护理人员 1、本着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护理技术人员聘任制。 2、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完成注册的护士,根据护士意愿及科室护士长意愿实行双向选择,报请医院护理部决定。

3、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尚未完成注册的护士,在上级护士带领下从事护理工作。 四、科学合理排班 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室病人数量、危重病人数量及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