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俱乐部-中药知识(桂枝-生姜)
桂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桂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桂枝,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草药之一,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下面将详细介绍桂枝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及使用的用量和用法。
桂枝是桂树的枝条,其主要成分包括桂枝酸、桂枝素、桂皮素等。
它具有温补、发汗、祛风寒的作用。
桂枝一般用于寒性病证中,如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
同时,桂枝还可以补气、活血、舒筋活络。
因此,它也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的病症,如经闭、胸痹、心悸等。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桂枝广泛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
风寒感冒是由于寒邪侵袭机体引起的病症,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状。
此时可使用桂枝加葛根汤,将桂枝、葛根、芍药等药物煎煮后服用。
这种方剂能够发汗解表,祛除盗汗症状,并且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鼻塞和疼痛感。
另外,桂枝还常用于治疗痛经和经闭的病症。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腹痛、腰痛、乳房胀痛等症状。
而经闭则是指女性月经不调或停经的情况。
桂枝加芍药知母汤是常用的治疗痛经和经闭的方剂。
该方剂主要由桂枝、芍药、知母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寒止痛的作用,并且能够清热解毒、散结滑肠。
适量服用该方剂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和经闭的症状。
桂枝还常用于心脏病的治疗。
心脏病是指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桂枝加附子汤是治疗心脏病的常用方剂。
该方剂由桂枝、附子、生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化瘀的作用。
适量使用可以缓解心脏病患者的症状,并且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总的来说,桂枝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舒筋活络、补气养血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风寒感冒、痛经和心脏病等。
在使用桂枝时,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桂枝的用量为6-12克,可作为单味草药煎汤服用,也可以与其他草药组方一起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造成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桂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四味药物组成。
它具有发汗解表、和营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准确配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中医秘方,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调理身体。
一、桂枝汤的药物组成1. 桂枝:桂枝是桂枝汤的主药,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邪气,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
桂枝还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 芍药:芍药是桂枝汤的辅药,具有和营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芍药的主要作用是和调营血,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同时,芍药还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能够滋养阴液,防止因发汗解表而导致的阴液损伤。
3. 生姜:生姜是桂枝汤的佐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生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桂枝发散风寒邪气,增强解表的效果。
同时,生姜还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不适、呕吐等症状。
4. 大枣:大枣是桂枝汤的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大枣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桂枝、芍药等药物发挥其功效,增强桂枝汤的整体效果。
同时,大枣还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脾胃虚弱、心神不安等症状。
二、桂枝汤的配方原理桂枝汤的配方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汗解表与温经散寒相结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能够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芍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二者相辅相成,既能够有效地解除风寒邪气的束缚,又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的目的。
2. 和营止痛与养血敛阴相结合:芍药具有和营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桂枝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消除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桂枝汤是中医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方,被载入了《伤寒杂病论》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严谨,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被广大医生和患者们所认可和推崇。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
其中,桂枝为主药,具有温阳解表、强筋骨作用。
生姜为佐药,能够温里散寒、解表散邪。
大枣为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和中益胃的作用。
甘草为引药,能够疏肝理气、调和诸药。
这四味药物相互协同,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调整气血平衡的效果。
桂枝汤不仅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够治疗内伤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病症。
桂枝汤疗效确切、方便易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桂枝汤的配方组成和各个成分的功效作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桂枝汤的历史背景、传统配方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桂枝汤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相信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桂枝汤的疗效,并在需要时正确使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读者对于桂枝汤及其配方组成的基本背景和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桂枝汤的作用和应用进行简要概述,描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桂枝汤的历史背景和桂枝汤的传统配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桂枝汤的历史背景部分,可以对桂枝汤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行介绍,说明其在中药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桂枝汤的传统配方部分,可以详细介绍桂枝汤所使用的主要药材及其配伍原理,解释每种药材的功效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总结桂枝汤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在结论部分中,可以简要概述桂枝汤对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指出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金匮要略方剂——桂枝生姜枳实汤——阴阳解析
桂枝生姜枳实汤——阴阳解析
金匮要略: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解析:
阳性药:桂枝、生姜
平性药:无
阴性药:枳实
君药:桂枝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枳实: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针对寒多热少;君药药物功效以通阳降逆为主,针对虚多实少;阳明太阴合病,水饮气逆。
方剂中,桂枝,通阳降逆;生姜,温中降水;枳实,破气消积。
诸药合用以通阳降逆为主,温中降水、破气消积为辅。
适用于水饮上逆,气逆胸闷者。
桂枝加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枝加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桂枝加干姜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桂枝加干姜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一云白术)半两,干姜半两,炙甘草
4钱。
【功能主治】寒症冷结。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以上就是对桂枝加干姜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桂枝加干姜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生活常识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方子。
尽管如此,在很多年里,它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后来,看刘渡舟的《临证指要》,据刘老描述,陈慎吾生前曾论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但当被问及什么是“阴证机转”时,陈老“顾左右而言它”,每读及此,总会忍俊不禁。
这是怎样的一个方子啊,竟可将一代大师逼得“顾左右而言它”,实在让人好奇。
看了刘老对这个方子的阐述,知道这是一个和大柴胡汤遥相呼应的方子,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入里传变分寒热两端,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曾读该文数遍,总不得要领。
然心中以为,这是一个药味有七的方子(个人有点迷信,认为药味有七的经方威力无比),和小柴胡汤一样。
其组成中有干姜、桂枝之热,又有黄芩、牡蛎、天花粉之寒,寒热并用,又和小柴胡汤一样。
此方当同样具有逢妖斩妖,遇魔降魔之功,终不敢小觑。
有一天,内科要求我中医科会诊一个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人。
该患者为女性,37岁,刻诊:口干欲饮,眼干,大便溏薄,素体畏寒,心烦,舌质偏红,舌苔光。
四诊后,脑子里出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加石斛,四剂。
五天后,患者家属来病房,兴奋地说服用后,诸症若失,要求继续中药调理。
开始对这个方子有了一点认识。
看黄煌教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深受启发。
在“经方论坛”上看到“一三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座疮,其论理十分精要,令人信服。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经方的理解,日复一日,直至有一天这书本上的方子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降魔除妖,所向披靡。
这是我的梦想,也我作为一名中医师的幸福所在。
How about you? "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的效方, 一直想学到, 但终不得要领. 谢谢楼主的宝贵经验.郝万山概括为“口干、肝气不疏、便溏” 刘老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胆热脾寒”,对临床非常适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资料
柴胡桂枝干姜汤心得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一、各家解读条文(一)胡希恕解读148条胡希恕先生对第148的注解与第147条紧密相连,60年代注解“伤寒五六日”,“常为传入少阳之期”;70年代,注解为“常为传内之时”;80年代,注解为“半在里半在外”。
更重要的是,渐渐体悟出第148条不是小柴胡汤方证,而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二)冯世伦老师观点据《伤寒论》第147、148条所述,凡见为上热下寒,又见阳微结者,即可认定。
即本方证六经辨证符合厥阴病提纲——可以断定,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属厥阴。
(三)李士懋观点1.李士懋对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本质及应用的总结(1)少阳病本证,即小柴胡汤证,其性质为半阴半阳,或半虚半实证。
(2)少阳病,位居阴阳交界之处,有寒化热化两途:阳气转盛则热化,外传三阳;阳气转衰则寒化,内传三阴。
因而兼证甚多,变化繁杂。
(3)典型小柴胡汤证,为少阳病提纲三症,加小柴胡汤证四大主症,共七症。
七症具备者,固易诊断,而不典型的小柴胡汤证,能正确诊断却非易事。
(4)七症中,其诊断价值权重,依次为:脉弦,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心烦喜呕,目眩,嘿嘿不欲饮食,咽干。
(5)诊断小柴胡汤证的依据有两点:一为脉弦,弦可见沉、拘紧、数、按之减。
讲透经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讲透经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近代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伤寒论》体系不同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临床中提倡先辨六经,再辨方证。
冯世纶教授继承其学术思想,认为在临床中不管何病,只有先依据症状反应辨病位为半表半里即柴胡证,同时又有四肢厥冷,疲乏无力等,即可辨为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亦即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临床和当归芍药散合方较多,随症增损药物,多可获得良效。
方义诠释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的变剂。
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
瓜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
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
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
故此治柴胡去半夏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
本方虽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但因去了人参、生姜,加入了干姜、桂枝,使整个方剂重于祛寒逐饮,故能治心下满微结。
因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而本方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其主要变化在干姜。
临证经验辨六经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论》的六经与《内经》本无关系,六经来自八纲。
八纲者,所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均属于症状反应;表里标明病位,阴阳、寒热、虚实则标明病性。
疾病的病位有三个,即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两个病性将症状分类为六证,即为“六经”。
太阳、少阴分别为在表的阳证、阴证;阳明、太阴为在里的阳证、阴证;少阳、厥阴为在半表半里的阳证、阴证。
辨方证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冯世纶:“半表半里虚寒而见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心下微结者。
”“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热,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加味和合方的机会。
”胡希恕:“此微结既不似大陷胸汤证的结如石硬,亦不及大柴胡汤的心下急,而只是心下微有结滞感尔,本方治疗却有捷效。
凡久病津液不足,有柴胡证,疲乏无力而渴者,概属本方证。
慢性病口渴,疲乏甚,小便不利者常用本方。
常用中药桂枝
常用中药桂枝桂枝,神农本草经中有两种:一种叫菌桂,一种叫牡桂。
牡桂就是今天讲的桂枝,菌桂是现在的肉桂。
这种分法是有的医家这么讲的,今天沿用这种分法。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桂枝这味药非常重要。
桂枝味辛温,味温禀足厥阴之气,微微温升,开散,可以条达阳气。
在黄元御的整个书中,桂枝的用法可以说达到一个顶峰。
象仲景桂枝汤,大家觉得是太阳病的神方,是总方。
其实不然,桂枝汤,第一走太阳病。
第二太阴病,太阳底面即是太阴。
因为桂枝汤是从中焦开达上去的。
第三是厥阴,与其说桂枝汤是太阳方,不如说桂枝汤是厥阴方。
桂枝汤主要是从厥阴开达到太阳。
桂枝加附子汤就是少阴方。
桂枝汤本身就调和厥阴。
既然牵扯到厥阴,厥阴与少阳相表里。
很多病有少阳症状,实际是厥阴不升导致少阳火逆。
而用桂枝汤升达厥阴之气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看桂枝汤方:白芍,本经苦平,久嚼略带酸味。
跟桂枝一发一收,一个是降少阳,一个是升厥阴。
所以桂枝这味药定位就定在这儿:升达厥阴风木之气。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
为什么会上气咳逆?中焦犹如橐龠一般,又犹如绞水的辘轳。
清气不升导致浊气不降,上气上逆,这一点比较关键。
先从脏腑讲,左路肝脾要温升,右路肺胃要敛降。
而六经中,左路三阴升达,右路三阳敛降。
三阴升达化为阳气,三阳敛降收藏化为阴精,这是升降的过程。
为什么会结气、喉痹?三阴之气升不上去,就会产生结气。
三阳之气降不下来。
阴阳抟结,就会导致上焦有喉痹。
其实大家如果看伤寒论厥阴篇的话就会发现喉痹是典型的厥阴病。
吐吸也是息不归根的现象。
利关节,关节是什么?百脉溪谷关节皆属于少阴、厥阴之底。
厥阴主筋骨;少阴主髓,骨髓、关节,通俗讲,就像现在所讲的关节之间的关节腔、关节液等等,还有人体内粘稠的体液都属于少阴的范畴。
补中益气,这个非常普通。
什么叫补中?中焦之气,就是厥阴之气升达了,肝脾之气升达以后,然后精才能化为气,这就是补中益气。
送你一张神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送你一张神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组成为(伤寒论):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三两,甘草(炙)二两。
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的变剂,即去人参、大枣、半夏、生姜,加栝楼根、桂枝、干姜、牡蛎而成。
古经方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9克,桂枝9克,黄芩9克,干姜6克,煅牡蛎6克,甘草6克,天花粉12克。
适应情况:人受风寒,发汗之后形成的情况。
太阳病误用汗下后,形成小柴胡证的兼证,其证寒热往来,胸胁满结,口渴但渴而不呕,心烦,但头汗出,小便不利。
但有大便溏稀,口苦。
该方对胆热脾寒有作用。
也就是胆胃上逆中的寒多热少现象,一般特点是口苦和胸胁痞满为主,同时有口渴腹痛的症状。
1、抓主证是收效迅速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本方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汗出、口渴,便溏、小便不利、心烦”这些方证,在临床上一旦出现以上方证,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是什么人,果断应用,必然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在临床上这些方证不一定会完全出现,那么在这些方证不完全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抓主证非常关键。
兵法有云:“擒贼先擒王”,我们应用经方的时候,临床时会发现有些疾病和我们的方证有些出入,病人的症状和我们的经方方证不完全符合,这个时候关键是要抓它的主证。
尤其是我们刚刚走入临床的青年同道,有时面对一些疑难病症时,感觉症状纷繁复杂,无所适从,不知从何着手。
我们有经验的同道啊,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要抓主证,擒贼先擒王,抓住主证以后,单刀直入,这个时候效果马上就会出来。
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证是什么呢?我临床应用一般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病人要有口干口苦。
二是看病人下腹部以及下肢有无喜暖畏寒(凉)。
腹泻呢,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那么我的两个抓手就是一:口干口苦,二:下腹部的喜暖畏寒。
如果有我说的两个方证的话,我临床就会非常果断应用此方,头汗、小便不利,并非它的主证。
如果我们临床遇到头汗、小便不利当然可以应用,如果没有,只要抓住口干口苦,下腹部以及下肢喜暖畏寒就可以应用。
中药---桂枝
中药---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4、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
本品可温经通阳,胸阳不振,心脉淤阻。
胸麻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用量用法】3~9克.入汤剂.【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桂枝与麻黄的不同点】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
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桂枝姜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姜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
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桂枝姜苓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
芍药4钱,桂枝1钱,干姜3钱,甘草2钱,玄参3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
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
《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
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干姜3钱,丹皮3钱,首乌3钱。
【功能主治】
经漏及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
《四圣心源》卷十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桂枝姜苓汤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桂枝姜苓汤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桂枝怎么用?不同剂量和配伍有区别!资深中医分享桂枝应用法则
桂枝怎么用?不同剂量和配伍有区别!资深中医分享桂枝应用法则中药桂枝是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表祛风、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等作用,擅治风寒表虚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
中医认为桂枝是在上之嫩枝而性温,故善治上肢痹痛偏寒者。
桂枝又走血分,是治疗寒凝血瘀之痛经、闭经的要药。
桂枝味辛甘,其性温热,所以阴虚或火旺者应慎用。
桂枝味辛而发散,可治风寒表证,但因其味甘能缓能补,所以导致其发汗力和缓,具有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固主治风寒表虚之有汗证。
与麻黄善治风寒表实无汗证有区别。
桂枝常与威灵仙配伍治疗上肢风寒湿痹,新久皆宜,但两味药有所区别,桂枝重在通经,适合新病者,而威灵仙重在通络,适合久病者。
剂量不同,功效不一!临床使用桂枝时,不同的剂量,常有不同的效果,小剂量使用,可达宣阳行痹之功,《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治疗胸痹病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方中用桂枝一两,且后下,旨在宣通胸中阳气,以治胸阳痹阻之胸痹。
一般来说,同一味中药,小剂量使用时,作用偏于上;大剂量使用时,作用偏于下;轻煎后下时,作用偏于上;久煎时,作用偏于下。
桂枝大剂量使用时,擅长平冲降逆,用于治疗奔豚病或冲气上逆证。
《金匮要略·奔豚病》中的桂枝加桂汤用桂枝五两,用于治疗奔豚病。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的桂苓五味甘草汤用桂枝四两,用于治疗冲气上逆的。
大剂量桂枝为何能够降逆气?徐大椿在《伤寒论类方·桂枝汤类一》中阐述道:“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
又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桂枝常规剂量使用,能发表解肌祛风散寒,用于治疗风寒表虚感冒。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用桂枝三两,主治发热、汗出、恶风、鼻塞、脉缓之中风。
配伍不同,作用有别!除了剂量不同作用不一样以外,桂枝和不同的药物配伍,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桂枝配麻黄有助于增强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用于治疗无汗之风寒感冒;桂枝配白芍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用于治疗有汗之风寒感冒;桂枝配甘草名桂枝甘草汤,能补益心阳,是治疗心阳虚之心悸怔忡的基础方;桂枝配茯苓能通阳化气行水,善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桂枝配附子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善于治疗风湿痹痛。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经典医案、方论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经典医案、方论[方剂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克),芍药四两(12克),生姜切,四两(12克),大枣擘,十二枚,人参三两(9克),甘草炙,二两(6克)[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泽,温服一升。
[治则方解]病机:汗后营阴受伤,筋脉肌肉失养。
(1. 运到出汗,运动使得全身肌肉细胞代谢大大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加重心脏负担,由于氧气还是相对不足,产生中间产物,如乳酸,使人运动剧烈的部位感到酸痛。
运动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会使人代谢加快,加重器官负担,时间长了,会引起器官衰竭。
热会使神经系统紊乱,轻者烦躁不安,重者神昏澹语。
当病毒攻击身体,体温上升,代谢加快,抗体增加,有利于抗邪。
但时间长了热使得代谢加快,会加重器官负担,引起器官衰竭。
所以汗出散热,有利于身体。
感冒汗出的人,脾气不足,不能产生足够的卫气即抗体,营阴抗邪。
所以用芍药补血,敛阴止汗。
用桂草姜枣补脾气,以生产更多的卫气,营阴。
感冒无汗的人用桂枝,甘草补脾气,麻黄,桂枝发汗,利小便。
杏仁止咳平喘,通大便。
使排邪的渠道畅通。
)治则:解肌祛风,益气和营。
方义: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重用芍药增强其滋阴养血、敛汗、解痉缓急之功。
加用生姜宣通卫阳,并能解寒痛,加入参补益气血。
本方与桂枝加附子汤可见筋脉失养,身疼痛等症。
且二方均由桂枝汤加减而成。
但就病机而言,本方以气阴虚为主,表证不显著;加附子方以阳虚为主,恶风寒显著。
本方用人参益气养阴,而加附子方中,加用附子补心阳之虚。
[辨证要点]虚弱之人,发汗不当,可以出现伤阴和伤阳两种情况。
若阳虚而汗漏不止者,则采用桂枝加附子汤;若阴血受损而身痛脉沉迟者,则用新加汤。
临床上,凡见由于气血虚损,不能濡养肌肉筋脉所致之肢体疼痛以及倦怠、懒动、肌肉无力等症,均可用本方加减。
本方所治身痛,其疼痛感觉为周身绵绵作痛,酸困的感觉多于疼痛,稍有劳累则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脉多现沉缓或细弱,经年累月不愈。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条文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解:1、发汗后。
这是一个前提。
指的是发汗后的一种情况。
所谓发汗,是指医者使用促使发汗的药物治疗。
一旦发汗,因人的体质不同,或者因医生使用药物的剂量不同,可能会出现很多种复杂的情况。
有的人发汗后,感冒的病好了,有的人却出现了一些因发汗而带来的意外情况。
本条文就是描述这种情况。
2、身疼痛,脉沉迟者。
这里是指发汗后的意外情况:出现身疼痛。
按理说,如果太阳病的时候,寒邪束在体表,身体会痛,发了汗,把寒邪给排了出来,应该是不会痛了。
但却还表现出疼痛的情况,是寒邪还在表吗?如果不摸脉象的话,很容易被误认是寒邪还在表没有出来。
但脉象的沉迟却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
脉沉代表病在里,迟代表寒,沉迟也代表了人的虚象。
显然,发汗后只能解决了表的问题,却没有解决里的问题,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发汗,体表的津液流失了,而里又有病,体内的的津液又无法送到补充。
所以肌肉筋骨依然不得滋润,所以表现出痛的症状。
中医称这种情况为:气血不足,营阴耗伤,经脉失养。
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针对发汗失津,里有寒邪这种情况,一方加大补津药物剂量,如芍药,一方面要加大强脾胃剂量,如生姜,还要注重被中气虚弱。
为什么要选用桂枝汤来做加减,因为桂枝汤是融和营卫的,是非常好的调各阴阳的基础方。
而且肌肉疼痛的情况,用桂枝来解肌是不二选择,缺津的情况或以增加芍药来解决,而补中气使用人参和生姜是最好不过,又补津又益气,可以加强桂枝发起更大作用。
如果单一的增加芍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显然,这个条文告诉我们,新加汤是一个专门用在发汗太过之后吃的处方,过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身疼痛,脉沉迟者”,意思是发到人有点虚,身体有点疼痛。
这种程序比发汗太过,流汗水不止的情况稍为轻点,汗流不止的话,属于大汗亡阳了,要使用桂枝附子汤来。
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桂枝的药用价值有
哪些
拥有发汗与治疗痛经作用的桂枝,是治疗伤风发热,风湿头痛的药材。
桂枝这种东西可以制药也可以膳食,其作用还是很大的。
下面就来看看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桂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1、桂枝治风寒的功效作用
能够治疗邪风入体造成的问题,对于感冒等寒风入体引起的疾病,喝些桂枝就能让病情得到缓解。
如果是热风引起的感冒,那么桂枝搭配清凉食材来喝也可以。
除了风热风寒,桂枝还可以缓解风湿类问题。
桂枝搭配红枣来熬汤,让发汗的功效加倍。
2、桂枝调关节的功效作用
桂枝可以活血行气,通常桂枝在治疗关节痛、风湿等病症的时候有奇效,在医学上用桂枝生姜相互舂碎外敷在疼痛的关节或者皮肤外,可以除疼痛,消除肿痛。
对于较为顽固的病痛,可以用上述两个药材搭配白酒一起调和外敷,作用加倍。
3、桂枝活气血的功效作用
桂枝中的温经理气的作用非常强,针对女性血滞血凝,月经混乱,痛经等综合问题都能够给予改善,桂枝和白术甘草一起做的桂术甘草汤,利水祛水,消肿平复胸部胀痛。
桂枝搭配葱白做成的汤用以治疗胸痹疗效很好。
桂枝活血效果很好,所以孕妇和出血不止的人不能服食桂枝,这一点要注意。
桂枝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桂枝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一、功能主治桂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以下是桂枝的主要功能主治:1.解表发汗:桂枝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可以帮助人体散发寒邪,促进汗液的排出。
因此,桂枝常被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和外感寒邪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2.祛风解痉:桂枝具有辛散风寒、祛除湿邪的功效,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和抽筋等症状。
桂枝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痉证和癫痫等病症。
3.散瘀止痛:桂枝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血瘀引起的疼痛。
桂枝常被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腹痛以及创伤、跌打损伤等症状。
4.补阳助火:桂枝具有温阳补火、驱寒驱湿的功效,可以增强身体的阳气,改善寒湿体质和阳虚引起的症状。
桂枝常被用于治疗阳痿、寒湿痹痛和体虚畏寒等病症。
二、用量桂枝的用量通常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以下是桂枝的一般用量参考:1.干燥桂枝:一般建议每次使用3-9g,可酌情调整用量。
2.生姜桂枝汤:一般建议每次使用9-15g,可酌情调整用量。
3.苓桂术甘汤:一般建议每次使用9-15g,可酌情调整用量。
4.冲服桂枝汤剂:一般建议每次使用2-5g,可酌情调整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用量应根据中医师的建议和自身情况来确定。
使用桂枝时也要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三、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桂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对于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枝。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桂枝具有辛温的性质,忌食辛辣食物可以避免加重桂枝的作用。
3.忌食酒类及药物。
桂枝与酒类及某些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应避免同时使用。
4.长期大剂量使用时需注意肝肾功能。
长期大剂量使用桂枝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5.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使用桂枝时,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等),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在使用桂枝前,应事先咨询专业医师,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以便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桂枝防风汤的标准配方
桂枝防风汤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方剂,最早见于《伤寒论》。
它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症状。
其标准配方包括以下几味草药:
1. 桂枝(Gui Zhi):具有温通经脉、散寒解表的作用,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2. 白芷(Bai Zhi):具有辛温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鼻塞等症状。
3. 羌活(Qiang Huo):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和关节炎。
4. 防风(Fang Feng):具有祛风解表、止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风寒感冒和风湿性疾病。
5. 芍药(Shao Yao):具有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疼痛和经血不调等症状。
6. 生姜(Sheng Jiang):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有助于发散风寒,还有一定的解表作用。
7. 大枣(Da Zao):有调和药性、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加方剂的甜味,使其更易入口。
这些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煎煮,形成桂枝防风汤。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防风汤的具体配方可能会因医生的诊断和患者的具体症状而有所调整。
因此,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桂枝防风汤,避免自行调配草药,以免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
此外,个体差异和不同病情可能需要调整方剂的用量和组合,因此在使用桂枝防风汤或其他中药方剂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聊中药:桂枝
聊中药:桂枝桂枝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第一方,也叫“经方第一方”。
所谓第一方,证明其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桂枝汤中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生姜、红枣与炙甘草,桂枝为不仅此方的君药,也是张仲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药名桂枝始见于《伤寒杂病论》,在本草著作中首见于《新修本草》:“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
然宋以前所用“牡桂”、“菌桂”及“桂”,其药用部位皆是肉桂树的枝皮,而非现在所用桂枝。
以“幼嫩枝条入药”的记载始见于北宋医家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
明清以来,桂枝的药用部位,一直存在着枝条和嫩皮两种观点。
20世纪50年代,将桂枝的药用部位统一为嫩枝条,并写入教材。
本品别名有柳桂、肉桂枝等。
中医中药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主产于广东、广西。
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本品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以质嫩、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
中药桂枝性味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的功效。
注意:1)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凡外感热病、里热内盛及阴虚火旺者,均忌用。
2)本品通血脉,易动血,故血热妄行、月经过多及孕妇应忌用或慎用。
3)本品用量过大易出现头晕目胀、眼干涩、咳嗽、口渴、尿少及尿道灼热等不良反应,故不可服用过量。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凡用桂枝之方,均有“去皮”的修制要求,说明当时之桂枝药材有“皮”可去。
其所谓“去皮”,并非剥掉树皮,而是去其栓皮。
现已用柳桂作桂枝,因其幼嫩,外表已无粗糙之栓皮可去,故不可拘于古方之规定而强去其枝皮,否则,将难以收到使用桂枝的预期目的。
《本草经解要》桂枝。
气温,味辛,无毒。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
气味俱升,阳也。
肺为金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病上气咳逆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的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 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痰,下气, 止呕吐,除风邪寒热。 《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 ,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 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 益气止胃翻之哕。
生姜性能
“呕家圣药”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生姜的功能主治
• 风寒感冒 发汗解表,药力较缓和,用于风寒感冒轻症 • 胃寒呕吐 “呕家圣药”之称,治胃寒呕吐或寒湿中阻所致的呕吐 • 肺寒咳嗽 生姜辛而微温,既发散风寒,又温肺止咳。 • 解鱼蟹毒
生姜
生姜
【来源】姜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姜的新鲜根茎 【产地】我国中部、东南部
至西南部,来凤、通山、阳
新、鄂城、咸宁、铜陵。 【别名】姜根、百辣云、勾 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 鲜生姜
生姜饮片
入药部位:姜科植物姜的干燥 根茎 性状:不规则块状,表面黄褐 色或灰棕色,有环节,断面浅 黄色,气香特异,味辛辣
桂枝的配伍
配芍药
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
配麻黄
解肌发表,温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而解。 《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世荣卫之邪 ,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桂枝,即能节汗; 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配甘草
益心气,通心阳,善治心悸、脉结代诸症。
生姜的禁忌
【用药禁忌】 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胃溃 疡、胆囊炎、肺脓肿、肺结核、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 ,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谢
谢!
生姜的配伍
• 配大枣
生姜味辛,行气而散寒发表;大枣味甘,和营而补脾益气。生 姜、大枣合用,所谓辛甘发散为阳,其意在于刚柔相济,能行 脾胃津液,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之症,多做为引药。
• 配半夏
半夏偏于降逆祛痰,生姜偏于散水止呕,两药合用,一降一散 ,共奏祛痰涤饮之效。
• 配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其酸走肝,顺血脉而行血海,专调妇人 经、胎、产诸疾;生姜辛散温通,入气则行气导滞,入血则破 血逐瘀。生姜之温能制白芍之寒而为温通,白芍得生姜辛窜之 助,调经之中又能行血。二者合用,具有温经止痛之功效。
桂枝的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 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
止烦,出汗。
《药性赋》:味辛,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气之薄 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 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 之道也。
汗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 恶寒;咳嗽;胃寒胸闷;脘痛 呕吐;腹痛泄泻;冻疮。
【入药】桂皮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脾、胃、肝、肾经。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 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 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 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等。
【入药】桂丁,幼嫩果柄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温里散寒,止痛, 止呃。 【主治】用于心胸疼痛,胃 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 呕吐;肺寒咳喘。
寒凝血滞诸痛症
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 ,胸痹心痛
痰饮,蓄水证
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 ,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心悸
本品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 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
【用药禁忌】
《本草从新》:"阴虚之人,一切血证,不可误投。" 《得配本草》:"阴虚血乏,素有血证,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 。" 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饮食禁忌】
忌食生冷、黏腻、刺激性大的食物;不得与葱同食。
肉桂浑身是宝
【入药】肉桂叶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温中散寒;解表发
桂枝的性能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效】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桂枝的功能主治
风寒感冒
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 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桂枝的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
1.“十九畏”: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不可与赤石脂、白石脂一同使用。 2.《本草》所言有小毒,虽云小毒,亦从类化。与黄芩、黄连为使,小 毒何施?与乌、附为使,只是全得热性;若与有毒者同用,则小毒既去 ,大毒转甚;与人参、麦门冬、甘草同用,能调中益气,则可久服。若 与巴豆、硵砂、干漆、穿山甲、水蛭、虻虫如此有毒之类同用,则小毒 化为大毒,其类化可知矣。
《中药基础知识》 ——桂枝、生姜
分享俱乐部(二十)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分 市场部 张业
2017年11月3日
桂枝
【来源】樟科植物肉广西栽培最多
【别名】柳贵、玉贵、玉桂
桂枝饮片
• 入药部位:干燥嫩枝 • 肉桂定植2年后,采折嫩枝,
去叶,晒干
• 饮片呈长圆柱形,质硬而脆, 易折断 • 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 味较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