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章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780bb0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d.png)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论 (1)二、生物安全法框架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三、实验室风险管理(一) (5)四、实验室风险管理(二) (7)五、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设计与设施要求(一) (9)六、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设计与设施要求(二) (10)七、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设计与设施要求(三) (12)八、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设计与设施要求(四) (14)九、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消毒(一) (16)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消毒(二) (18)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现状与趋势 (19)十二、《生物安全法》与实验室生物安全 (21)十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24)十四、实验室风险管理与生物安全事故处置 (26)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论1.《生物安全法》第()章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A.三B.四C.五D.六E.七参考答案:C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共()章A.七B.八C.九D.十E.十一参考答案:D3.()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A.《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D.《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E.《生物安全法》参考答案:B4.()规定了不同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级别A.《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D.《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E.《生物安全法》参考答案:A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共()章A.三B.四C.五D.六E.七参考答案:E二、生物安全法框架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A.1B.2C.3D.4E.5参考答案:B2.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2dd154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0.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一、室内空气消毒具备排风净化功能的负压实验室,根据所操作的微生物因子不同,空气可以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但应采取通风控制系统来防止实验室出现正压。
室内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到建筑物以外并远离该建筑的进气口。
无排风净化功能的常压实验室,使用可汽化过氧化氢、气体二氧化氯对空间进行气体熏蒸或气溶胶喷雾等方法消毒,同时需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后消毒剂残留的去除处理。
二、室内环境表面消毒若地面、实验台面等被明显污染,应立即用吸液布覆盖,喷洒消毒剂(从外向内)于吸液布上,使吸液布湿透,作用60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实验台面、桌椅、门把手、生物安全柜和解剖柜台面、侧壁等可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表面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含有500~1 000mg/L有效氯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表面消毒。
当处理高危环境时建议使用5 000mg/L有效氯溶液。
用于金属表面消毒处理时,消毒结束后应尽快使用清水清除表面残余消毒剂。
三、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消毒(一)生物安全柜消毒在每次使用前后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中高效消毒剂进行擦拭,不触及送风滤器的扩散板。
75%乙醇消毒后需及时擦净水痕。
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须用水擦拭干净,防止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
试剂溢漏或泼洒后,立即消毒污染物及污染的表面。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或更换过滤器之前,要使用汽化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气体或甲醛蒸汽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终末消毒。
(二)高效过滤器的消毒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或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
消毒器应与排风过滤器排风箱体的消毒接口连接,利用循环气流带动蒸汽循环实现原位消毒。
消毒后可将滤器卸载,装入医用废物塑料袋中,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个体防护装备的消毒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使用后应放入废物袋内高压灭菌。
防护鞋、防护眼罩、防护面具(半面具)、防护面罩(含正压面罩)表面用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作用到预定时间后清洗晾干备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a25b3a5727a5e9856a61f6.png)
第02章 细菌的生理
第03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04章 噬菌体 第0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06章 细菌耐药性 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0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
第09章 球菌
第10章 肠杆菌科
第11章 弧菌
第12章 螺杆菌属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配套光盘 主 制 编 李 凡 徐志凯 作 丁天兵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
绪论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录
细菌学
第01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病毒学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33章 反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他病毒
第35章 朊粒
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细菌学
第17章 其他细菌
第18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第19章 支原体
第20章 立克次体
第21章 衣原体 第22章 螺旋体
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基本性状
第24章 病毒感染和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0b70ea6c30c2258019e0f.png)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选择题【A型题】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鞭毛蛋白被破坏E.细菌的荚膜被破坏3.热力灭菌的方法中,效力最强的是:A.煮沸法B.干烤C.巴氏消毒法D.使用流通蒸气E.使用103.4kPa高压蒸气4.去除血清标本中污染的细菌常用:A.巴氏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法C.煮沸法D.滤过除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5.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烤B.巴氏消毒法C.紫外线照射法D.流动蒸气消毒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6.将牛乳加热71.7℃经15-30s的目的是:A.消毒B.灭菌C.防腐D.灭活病毒E.保鲜7.细胞培养用24孔塑料板适用下列哪种杀菌法?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法C.红外线照射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8.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细菌DNA构型B.破坏酶系统C.破坏菌体蛋白D.干扰蛋白质合成E.破坏RNA9.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A.200nmB.265nmC.300nmD.560nmE.650nm10.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来苏C.甲醛D.0.05%~0.1%杜灭芬E.龙胆紫11.漂白粉属于:A.酚类消毒剂B.醇类消毒剂C.氧化剂消毒剂D.表面活性剂E.酸碱类12.用于除菌的薄膜滤菌器,其滤膜孔径应为:A.O.12~0.25μmB.O.22~0.45μmC.O.52~0.65μmD.0.72~0.85μmE.O.95~1.0μm 【X型题】1.可以杀灭芽胞的方法是:A.煮沸法2小时B.巴氏消毒法C.流动蒸气消毒法15~30分钟D.间歇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关于紫外线杀菌,正确的叙述是:A.其杀菌与波长有关B.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构型C.穿透力弱,故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 D.可杀死细菌的芽胞 E.波长265~266m杀菌作用最强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促使菌体蛋白变性B.破坏细菌DNA构型C.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D.损伤菌细胞膜 F.使菌体蛋白凝固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有:A.消毒剂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B.温度C.酸碱度D.菌种与生长期E.环境中有机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湿热杀菌效力比干热杀菌效力大的原因是:A.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B.湿热灭菌能够杀死细菌芽胞C.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强D.湿热灭菌对细菌DNA损害较大E.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二、填空题1.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50fb96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5.png)
(三)低效消毒剂 1.季铵盐类消毒剂 (苯扎溴铵) 2.氯已定 3.高锰酸钾
第二节 消毒灭菌旳利用
医疗器械物品旳消毒灭菌 室内空气消毒灭菌 手和皮肤旳消毒 黏膜旳消毒 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旳消毒灭菌 病人污染物品旳消毒 饮水旳消毒 环境旳消毒
过程。 无菌(asepsis)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无活菌旳意思,多是灭菌旳成果。
预防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旳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第一节 消毒灭菌旳措施
物理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一)热力灭菌法
菌种保存管
(五)化学消毒灭菌法
杀菌机制 增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干扰细菌旳酶系统和代谢。 损伤细菌旳细胞膜,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长,胞外液内渗,
细菌裂解。
化学消毒剂旳种类
(一)高效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漂白粉) 2.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3.醛类消毒剂 (戊二醛、甲醛) 4.环氧乙烷
➢ 高压蒸汽灭菌法
在103.4kPa蒸气压下,温度到达121.3℃,维持15~20min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耐热药物、手术敷料等。
(二)辐射灭菌法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 电离辐射: 、、γ、χ射线以及高能质子、 中子等
紫外线(ultraviolet ray, UV)
作用于DNA,使相邻旳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 扰DNA复制。
1. 干热灭菌法 2. 湿热灭菌法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效力比干热大。 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4f204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9.png)
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问题,如病原微 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生物武器、生物恐 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也是人类社 会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 扩散和防感染。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 法令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管理,对实验 室的分级管理 , 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 和法律责任等。
实验室概况—布局及流程 ☜☜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 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 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 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 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 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 全保卫制度 。
实验室相关感染的原因
接触感染材料(倾倒、溅开) 针头刺伤 破碎玻璃器皿损伤 被感染的动物或昆虫咬伤、抓伤 感染微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
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 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微生物气溶胶特点:
◙ 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易发现,难以预防; ◙ 容易发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
坡、我国台湾和北京先后发生实验室SARS冠 状病毒感染。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实验室感染可间接传播至社区人群:
◙ 1992年,荷兰从1名儿童体内分离出1株脊髓 灰质炎疫苗病毒,该儿童的父亲在工作中曾意 外接触过大量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
◙ 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印度西部地区从7 例脊髓灰质炎患者体内分离到Ⅱ型实验室标 准株,推测可能为实验室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b6a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c.png)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消毒、灭菌、清洁、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2)消毒灭菌的运用(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2.熟悉: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等热力杀菌法日光与紫外线杀菌机理及其应用;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
3.了解: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作用的因素。
【课程内容】第一节消毒灭菌常用术语第二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与灭菌(一)热力灭菌法(二)辐射杀菌法(三)滤过除菌法(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与低温抑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第三节消毒灭菌的运用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三、手和皮肤的消毒四、黏膜消毒五、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六、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七、饮水的消毒八、环境的消毒第四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一、微生物的种类二、微生物的物理状态三、微生物的数量四、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五、温度六、酸碱度七、有机物第五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防腐2.高压蒸气灭菌法3.灭菌4.无菌5.消毒6.抑菌7.巴氏消毒法8. 清洁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和。
2.高压蒸气灭菌法的蒸气压力为_______kg/C㎡,温度达_______℃,维持时间是_______min。
3.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_______,常用于无菌室的_______消毒。
4.预防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的滴眼剂是_______。
5.消毒手术包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维持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去除细菌及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578fa202768e9950e7382e.png)
含碘消毒剂: 碘伏、碘酊 氧化作用,但有刺激性
醇类消毒剂 乙醇、异丙醇 脱细胞膜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变性 70-75%乙醇作用最强
(三)低效消毒剂:
杀多数细菌繁殖体,不能杀芽孢和结核杆菌以及 一些真菌和病毒
新洁尔灭
皮肤、粘膜、地面、物品表面(不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
洗必泰
皮肤、粘膜、地面、物品表面(不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
高锰酸钾
氧化作用 皮肤、粘膜、蔬菜、水果的消毒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
(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1、高危器械物品 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所有这些物品 都应该灭菌。
2、中危器械物品 用时不进入无菌组织但接触黏膜的器械。采 用消毒即可。
煮沸法
煮沸温度为100℃,一般细菌繁殖体5分钟就 杀死了,芽胞需要1-2小时才可被杀灭。
流动蒸气消毒法
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 细菌繁殖体15-30分钟杀灭。蒸笼具有类似的原 理。
间歇蒸气灭菌法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 消毒的目的。
高压蒸气灭菌法
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度取决于 蒸气的压力。在103.4kPa蒸气下,温度达到 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 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紫外线灯管
2. 电离辐射 常用γ射线(钴-60)和β射线。
原理:
干扰代谢和DNA合成,破坏细胞膜、酶,产生 H2O2、游离羟基杀菌。
特点: 具有较高的能量与穿透力,可在常温下对
不耐热的物品灭菌,故又称“冷灭菌”。
运用: 可用于消毒不耐热的塑料注射器和导管等,
亦能用于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的消毒灭 菌。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e02c0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9.png)
(4)环氧乙烷
作用机理:对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
①为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易蒸发。气体消毒剂。
②有穿透力,杀菌广谱高效,杀灭芽胞能力强。 ③对多数物品无损害作用。 ④易燃,对人有一定毒性。空气中浓度不得超过1ppm。 用途:现已有特制的环氧乙烷灭菌箱。使用安全方便。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微生物的繁殖体,结核分枝杆菌、某些
辐射杀菌法
日晒和紫外线
[原理] 日光中杀菌的成分主要是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在 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 力最强,易被DNA吸收。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其生物学 活性发生改变,同时蛋白质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特点] 紫外线穿透力弱,玻璃、尘埃、纸张、水蒸气均能阻 挡紫外线。 [应用范围] 日晒是有效的杀菌方法,用于病人的衣服、被褥、 书报等的灭菌。紫外线仅适用于手术室、婴儿室、烧伤病房、 传染病房和无菌室的空气消毒,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 消毒。
2.熏蒸
3.二氧化氯溶液 4mg/m3
4.中草药
三、手和皮肤的消毒
(一)肥皂和流动水经常正确洗手是预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方法。 (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时
1. 75%酒精 2. 氯己定溶液 3. 过氧乙酸 4. 次氯酸钠溶液 5. 碘伏
四、黏膜的消毒
(一)口腔黏膜 3%H2O2 (二)冲洗尿道、阴道、膀胱0.1%~0.5%氯己定溶液;1g/L高锰酸钾溶液
(1)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
常用种类
二氯异氰酸尿酸钠
漂白粉
作用机理:
这类制剂遇水可产生氯(Cl2)、次氯酸(HClO)及新生态氧。 氯可氧化细菌的-SH、次氯酸(HClO)可与胞质成分作用,形成氮 -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谢。 特 点:(1)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第七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七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66a58d1ed9ad51f11df239.png)
灭菌
消毒
杀菌
抑菌
5
防腐
Antisepsis
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细菌一般不死亡。
消毒剂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为防腐剂。
区别 用同一化学药品,在高浓度的时候为消毒剂,
防腐剂
低浓度时为防腐剂
定义
消毒 灭菌 无菌 抑菌 防腐
杀死病原 微生物
杀死所有 微生物
不存在活 的微生物
抑制细菌 和真菌
生长繁殖
的方法,但不一定
能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酒精
碘伏
84消毒液
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破伤风梭菌 枯草杆菌
肉毒梭菌
芽胞抵抗力强 临床上以杀死芽胞作为
衡量消毒灭菌效果的指标
1
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上
的方法,但不一定
能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酒精
碘伏
84消毒液
2
灭菌
Sterilization
防止或抑 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
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消毒 1 灭菌法
消毒 灭菌
2 化学消毒 灭菌法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 辐射、过滤等清除或 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定义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 灭菌法
利用高温来杀灭 微生物的方法
1 干热灭菌法 2 湿热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干热 脱水干燥 灭菌法 大分子变性
焚烧法 灼烧法 干烤法 红外线法
干热 灭菌法
灼烧法
焚烧法
破坏性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适用于没有保留价值的物品 处理,如污染物品、实验材料、
病原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问答
![病原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667d1522915f804d2b16c1cf.png)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㈠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
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
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
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
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㈡简答题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1μm = 1/1000mm球菌:直径 1μm杆菌:长 2~3μm 宽 0.3~0.5μm螺形菌:2~3μm 或3~6μm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
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①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②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③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④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 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裂解 -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
青霉素:竞争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教学课件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a05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c.png)
(1)燃烧或焚化。直 接点燃或焚烧是一种最 彻底的灭菌方法,但破 坏性大,仅适用于废弃 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直接用火 焰灭菌,常用于实验室 的接种环、试管口、镊 子和剪刀等的灭菌。
(3)干烤。在干烤箱 中进行,可选择的灭菌 条件为:150℃,2.5h ;160℃,2h;170℃, 1h。常用于耐高温的玻 璃器皿、瓷器等的灭菌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 称双氧水。具有广谱、高效、无毒、 稳定性好的特点,但对金属及织物有 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稀释液 不稳定。常用3%的溶液清除实验台和 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的污染,冲洗 伤口。
(五)酚类化合物
酚类消毒剂是最早使用的消毒剂之一 ,它们对细菌繁殖体和有包膜病毒具 有活性,但对细菌的芽孢无效,常用 于物体表面的消毒。这类消毒剂对水 中的钙镁离子敏感,会降低消毒效果 ,因此建议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 。
(二)烷化剂
烷化剂是一类化学性质高度活泼的化 合物,可与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中丰 富的电子基团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 失活性,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由 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 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 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 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 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 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但对结核菌及真菌的作用效果差,对 芽孢只有抑制作用,对肝炎病毒无灭 活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毒性小 ,稳定性好,用于皮肤黏膜、环境物 品的消毒。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一)消毒剂的性质 、浓度与作用时间 一般消毒剂的浓度越 大,作用时间越长,
消毒效果越好。
(二)温度与酸碱度 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 灭是个化学反应过程 ,升高温度,可提高
生物安全培训二之消毒灭菌
![生物安全培训二之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8701da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1.png)
• 塑料制品:
• 1)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如薄膜手套、无纺布帽子、 工作衣、口罩等,用后放污物袋内中烧毁。
• 3)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应各室专用,特别是污染区和
清洁区不能混用,用后清洗干净晾干,最好放阳光下曝晒 ,清洁区每天湿抹湿擦表面1次,每周用消毒液消毒1次即 可。
一般器材消毒
• 金属器材、玻璃器皿: 1. 压力蒸汽灭菌:使用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121℃ 15min; 2. 干热灭菌:使用干热灭菌器,150℃ 2.5h,或160℃ 2h,或 纺织品:
• 1.病原体的种类 • 2.消毒对象的性质 • 3.消毒场所的特点 • 4.卫生防疫方面的要求
消毒安全防护
1.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书使用消毒剂 2.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 3.大量吸入后要迅速从喷洒环境中撤出 4.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应及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 5.溅入眼中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min以上 6.误服消毒剂后立即口服100-200ml的牛奶,也可服用生蛋清 3-5个;含碘消毒剂中毒后立即服用大量的米汤
2)配置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
3)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用于金 属物品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物品消毒后, 应用净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4)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5)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
作用时间。
法。 热力灭菌、微波、戊二醛、邻苯二甲醛(OPA)、过氧化氢 等。 • 高水平消毒:可以杀灭包括致病性芽孢、结核杆菌在内的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4版)(郝钰,万红娇,邝枣园主编)PPT模板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4版)(郝钰,万红娇,邝枣园主编)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92e4eb0a98271fe910ef9f8.png)
第二篇免疫系统
第6章细胞因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第三节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与临床意义
第二篇免疫系统
第7章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
第一节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黏附分子 第三节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与临床
第二篇免疫系统
第8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第一节mhc的基因组成 第二节mhc分子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第三节mhc的遗传特征 第四节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二节MHC分子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第三节MHC的遗传特征 第四节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11章固有免疫应答 第12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13章免疫耐受 第14章免疫调节
第三篇免疫应答
第11章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固有免疫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第三节固有免疫细胞的效应 第四节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三篇免疫应答
第12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第三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第三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4版)(郝钰,万红娇,邝枣 园主编)
演讲人
202x-11-11
目录
01. 第4版前言 02. 上编医学免疫学 03. 中编医学微生物学 04. 下编医学寄生虫学
01
第4版前言
第4版前言
02
上编医学免疫学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概论
第1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2章抗原
0 2
第8章球菌
0 3
第9章肠杆菌科
0 4
第10章弧菌属
0 5
第11章厌氧性 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危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特性:不进入无菌组织,但需接触黏膜的器械。 种类:胃镜、阴道窥器、体温计等。 处理:采用消毒即可,如合适消毒剂的浸泡(使
用前彻底去除消毒剂)、最好采用高压蒸 汽灭菌法灭菌(器械允许)。
低危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特性:只接触未损伤的皮肤,不进入无菌 组织或不接触黏膜的物品。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杀灭机制各异(有的放矢);浓度增加,时间延 长,作用提高(例外是醇类物质,如70%乙醇的 消毒效果最好)。
微生物:种类(细菌、芽胞、病毒、朊粒等)、数量。 温度:一定范围内,杀菌效果随温度增加而提高。 酸碱度:具体消毒剂,各有侧重。 有机物:脓液、痰液、血液等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消毒剂 的主要种类、使用范围。
热力灭菌法一
原理:高温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蛋白凝固变性)。 分类: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效果:湿热灭菌效果好,原因是含水量多的蛋白质
易变性、湿热穿透力强、湿热的蒸汽释放潜 热,可以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优选)章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消毒灭菌常用术语二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 生长繁殖的方法,所用药品称为防腐剂。
无菌:asepsis、无活菌意思,多是灭菌结果。 无菌操作:Aseptic operation 、防止细菌进
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
相互比较
灭菌与消毒的比较:杀菌更彻底。 消毒与防腐的比较:浓度和时间。 无菌:本身无菌或灭菌处理。 无菌操作: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
种类:治疗盘、治疗车、食品器皿等。 处理:使用后清洗、消毒处理即可。
其它情形的消毒灭菌应用
空气: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如肝炎 病房的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
皮肤:2.5%碘酒+70%乙醇,浅表创伤使用2%-4%龙 胆紫。
黏膜:冲洗尿道等用合适浓度的氯已定或高锰酸钾。 排泄物:次氯酸钠或漂白粉浸泡处理。 饮水:氯、漂白粉消毒。
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细菌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醇类、醛类、过 氧化物等。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过程:含氯消毒 剂、过氧化物消毒剂等。
损伤细菌的细胞膜:表面活性剂等。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种类的微生物;包括含 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等。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微生物,包括 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灭菌效果: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适用范围:耐高温、不怕潮湿的物品,如基础
培养基、手术敷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原理:作用于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用途:空气消毒、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缺陷:穿透力弱(玻璃、黑纸等)、细菌
用具:滤菌器、滤膜孔径0.22-0.45微米。 应用:不耐高温灭菌的液体(血清、抗生素等)、
超净台(层流工作柜)、无菌病房等。
滤过除菌法的常用器具
其它物理消毒灭菌法
干燥抑菌法:停止代谢、保存食物(盐腌)。 低温抑菌法:降低代谢、保存菌种,一般放
置-20℃或-70℃冰箱,最好方法是冷冻 真空干燥法,保存时间可达数十年。
热力灭菌法二
干热灭菌法
焚烧:尸体。 烧灼:接种环。 干烤:耐高温物品。 红外线:同干烤。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牛奶、酒类等。 煮沸法:消毒食具等。 流动蒸气消毒法: 间歇蒸气灭菌法:不耐高温的培养基。 高压蒸气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速率快。
高压蒸汽灭菌法
基本方法:103.4kPa(15磅)压力下,温度 达到121.3℃,维持20分钟。
变异、对皮肤和眼睛有损伤。
辐射杀菌法二
电离辐射:主要是β、γ射线,尤其是γ射线穿 透力强,不升高温度,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 用,应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食品、生物 制品等的消毒灭菌。
微波:热效应杀菌,穿透力强于紫外线。
滤过除菌法
机理:机械阻挡,获得无菌的液体或气体,但 是不能除去小型的微生物,如病毒等。
低效消毒剂:杀死细菌繁殖体,包括季铵盐类、 氯已定、高锰酸钾。
消毒灭菌的运用
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高危、中危、低危 器械物品、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
其它情形的消毒灭菌应用:室内空气、皮肤和 黏膜、排泄物与分泌物、污染物品、环境 的消毒等。
高危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特性:使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 种类:针头、注射器、手术器械、导管等。 处理:所有这些物品都应该灭菌,最好采用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