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安排第一部分 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是我国2016~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改变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4年拟按3.2%左右支配(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主动的应对方法是()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削减财政支出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削减财政赤字,故①正确。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

④正确。

增发国债是弥补收入不足的措施,但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主动应对的方法,②解除。

社保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压缩社保开支”也不是主动的应对方法。

③错误。

故本题选B。

其次部分全国各地模拟题1.(2024·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十三五”我国对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自主创业的搬迁贫困劳动力,赐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和资金补贴,面对搬迁群众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定向定岗培训、需缺职业专项培训、以工代训,实施异地搬迁就业专项行动,完成358万搬迁劳动力就业,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国家政策实现搬迁群众收入水平提升的传导路径是()①国家财政补贴——搬迁群众消费水平提高——企业生产和就业增加——搬迁群众增收②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发展活力增加——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搬迁群众收入增加③就业专项行动——搬迁劳动力分类培训——群众异地生活实力提高——收入稳定增长④贷款政策支持——舒解搬迁贫困劳动力创业资金——创业带动就业——扩大收入来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就业专项行动中的搬迁劳动力分类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增加生存本事,群众异地生活实力提高,收入稳定增长。

2022高考真题汇编政治专题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2022高考真题汇编政治专题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2022高考真题汇编政治专题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一、引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收入与分配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情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此,正确处理好收入与分配问题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2年高考政治专题03——收入与分配进行解析和分析。

二、收入与分配的定义和意义1. 收入与分配的定义收入是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报酬或者获取的经济资源,是人们在经济交换中获得权益的具体体现。

分配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进行资源分配以满足各方的需求。

2. 收入与分配的意义收入与分配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合理的收入与分配制度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公正的收入与分配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体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我国收入与分配的现状与问题1. 我国收入现状我国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提高较快。

然而,我国收入分配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等问题仍然突出。

2. 我国分配问题的原因我国分配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导致了经济收入分配差距。

其次,职业和职位差异也导致了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

再次,制度因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了一些人群的收入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

四、解决我国收入与分配问题的对策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我们应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确保财富更加均衡地分配。

同时,还应加大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2. 加强就业培训与教育推动就业培训和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样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需,减少收入差距。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练含解析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练含解析

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1、按劳安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

下列属于按劳安排收入的是( )①低保户王某每个月所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②李某承包村集体的土地所获得的收入③孙某在一家央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劳动酬劳④刘某在外资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工资收入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③工程师供应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④农夫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李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收入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子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按劳安排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安排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 11000元B. 36000元 19000元C. 49000元 21000元D. 44000元 26000元4、小华的爸爸是某外资公司的高管,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

材料中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取得收入的相应安排方式分别是( )A.按劳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按劳安排B.按劳动要素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安排C.按管理要素安排、按劳安排、按劳安排D.按技术要素安排、按劳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5、前些年,农夫张某从本村承包了1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

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1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5万元。

对张某的收入可以这样相识( )①前者属于劳动要素安排,后者属于按土地要素安排②前者属于按劳安排,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安排③前者属于按劳安排,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伴随网络购物的兴起,网店竞争日益激烈,新兴职业“网店促销员”诞生了。

备战浙江新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备战浙江新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1)根本原因: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让不同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的积极性。

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等获得的收入。

②工资性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③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性支付和家庭间的转移性支付。

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④经营性收入,又叫商业买卖收入,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

包括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产生的收入;农民通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

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学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答案

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学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答案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名师点睛 一个核心 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一条主线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维 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来 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对关系 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 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答案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漫画 一反映了我国还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成员之 间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现象。漫画二表明,一些 地方尝试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收 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 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发展的成果。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 证。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 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 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 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 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高考政治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3)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以企业创造的国 民收入为例):
考题优训练12(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 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 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 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C )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
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①结合材料 首先,明确答题知识限定为经济知识;其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和所学经济 设
知识 问
②现阶段我 信
国增加财政 息
赤字的合理
次,答题前需要按照设问要求获取材料的 有效信息
明确本题为原因类题型,同时“财政赤字” 应解读为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据此可知 答案内容中应包括“为什么要进一步扩大
材料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 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 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 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 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 为3%。)
重难深探究 1.财政的作用
作用
表现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作用
表现
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解析-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第一步:基础强化1.(2018·全国卷Ⅰ·16)2019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

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阿凡题1085709( )A .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债的认识。

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弥补国家资金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对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我们仍然是每年都在增加。

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材料中的做法就是为了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

答案:C2.(2018·全国丙卷·12)如图反映我国2009~2019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财政的,有税收、利润、债务等,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根据图示,可从生产上入手,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创新,增加利润,另一个途径则是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①④不符合题意;而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3.(2018·全国卷Ⅰ·16)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解析: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税率,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A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B入选;工资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及企业收入会相对减少,也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C不符合题意;市场资本规模的扩大对财政收入没有直接的影响,D与材料不符,排除。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练习题(word含答案)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练习题(word含答案)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练习题一、单选题1。

(2018•海南)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三位中国农民工作为封面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劳工的勤奋和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当前,我们正在为“中国制造2025" 努力,就应该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需要国家()①要求人们增加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②促使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③提高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在企业分配中的比重④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A。

①③ 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

近来,“分享经济”在中国正悄然兴起。

所谓“分享经济”就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取收入的经济现象.下列对“分享经济”认识正确的有()①“分享经济”获得的收入一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从消费的目的来看,“分享经济”属于租赁消费③“分享经济”有利于调动闲置要素的积极性,增强市场活力④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缩小社会整体收入差距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

3%,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 )①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③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④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同时也下调了失业保险总费率(个人费率不超0.5%)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徐海霞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徐海霞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编号:011命题人:徐海霞审核:崔宗花时间:3.18班级姓名学号面批:【考点导航】1.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注意范围及分配对象)及其原因(尤其注意三个经济条件的区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意区分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分配(2)分配原则效率原则(了解含义,识记为什么)公平原则、(注意含义中的相对、基本,★理解并识记为什么,怎样,并会区分哪些举措是初次分配中哪些是再分配的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2 .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人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是重点,理解透会区分)另: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区分?3 .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课前复习案】【重难点突破】1、为什么确定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公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实现?)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4、财政作用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分【体系构建】【课内探究案】【易错分析】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2.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特有的分配原则4.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有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不利于公平。

5.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

6.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步富裕7.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8.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9.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0.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11.税收的固定性就是指税收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1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必知四个核心概念1.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其常用的工具是税收和支出。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显然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等,其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4.货币政策:一国央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这个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其常用的工具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货币政策由央行直接制定。

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具有比财政政策更为灵活的特点。

二、必记四个基本关系1.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名称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别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私营、外资经济体现关系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劳动者同时是经营者、投资者,体现非公有制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现了对知识、劳动、人才、创造的尊重地位主体地位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联系(1)劳动者要靠自己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着矛盾(对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统一)(3)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专题检测评估三(收入与分配)1、解析:扩大股份合作社规模,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故排除D项。

采用股份分配方式,激发农民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故选B项。

生产要素不合理运用,不利于社会公平,舍去A项。

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B2、解析:小华有工作岗位,不能向政府申请失业保险金,故排除④。

题旨说明小华的收入状况,③说明的是消费,与题意不符。

小华在原岗位要增加收入,一是要增加经营性收入;二是要增加财产性收入,故选A项。

答案:A3、解析:投资主体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故选③④。

矿产勘查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增强其控制力,故排除②。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等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题旨未说明,故不选①。

答案:C4、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①③说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排除。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倒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经营管理的“低成本陷阱”,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公平,故选C项。

答案:C5、解析: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体现的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故舍去④,选①③。

②的表述与养老保险改革不符。

答案:B6、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排除①。

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④不正确,舍去。

②③是改善这种情况的措施。

答案:B7、解析: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排除B项。

实施养老保险改革,体现了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项入选。

建立养老保险体系,体现的是再分配,不是提高劳动报酬,故不选A、C两项。

答案:D8、解析:央企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过大,要消除这一“鸿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规范分配秩序,B项入选。

答案:B9、解析: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②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公共物品的使用对象是社会公众,并非特指劳动者,③排除;①④正确切题。

2020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收入与分配1.正确认识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

其主体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来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依然占较大的比重。

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

【典例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下列关于按劳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其他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几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典例2】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

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

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前者属于劳动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解析版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解析版
故本题选A。
2.(2022·全国甲卷)据研究预测,2022年欧洲某国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经济增速将从上年的7.5%降至3.9%;2022年二季度该国通货膨胀率将升至8%,比前月的预测高出1个百分点。5月5日,该国中央银行将利率从0.75%提高到1%,这是该国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加息。该国加息政策的目标及作用过程是()
②: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财政支出的情况,不涉及财政资金的使用及财政收入的情况,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财政支出安排中,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说明财政支出重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故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故④错误。
①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收支缺口缩小
③财政支出重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
④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防范债务风险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我国扩大财政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以便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这表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故①正确。
1.(2021·全国乙卷)下图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1年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
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
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
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①: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故①正确。②:增发国债是弥补收入不足的措施,但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积极应对的办法,②排除。③:社保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压缩社保开支”也不是积极的应对办法。③错误。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④正确。故本题选B。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含解析)高考题组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

程秀虽然成为公司股东但未涉及该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所以选择时首先排除④;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程秀的收入都是由该民营公司发放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分红的多少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

故选A项。

2.(2014·广东高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①说法错误,劳动报酬是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④说法错误,不是“平均化”,而是“均等化”。

高考题组二国家收入的分配3.(2014·重庆高考)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及财政的知识。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图示信息。

由图示信息可知,目标价格制度是国家通过财政对经济进行调控,在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实现社会公平;在价格过低时补贴生产者,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正是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因而A、B、D三项表述错误,C项符合题意。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3.(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 收入分别为1 900元、5 000元,结合下表,判断下列选项 中错误的是( )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2.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 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
的基本生活需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 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 ④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所决定 的。 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⑥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知识迁移] 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表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 ,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 差距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 距日益突出。
[例1] (2011年广州模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 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 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 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奖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最基本的分配方式,按劳分 配必须符合以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标准。①中 张某在私营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③中的 福利性分配收入,无论劳动量多少一律平等,是一种平均分配 ,故选D项。 [答案] D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13:分配制度(1-4题);考点14:效率与公平(5-12题 26题);考点15:国家财政(13-20题 27题);考点16:征税与纳税(21-25题 28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收入分配是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主要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和社会主导的第三次分配构成。

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福利国家体制陷入空前的危机。

而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慈善捐赠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三次分配()①在促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主要手段③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和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④作为第一二次分配的必要补充,有效提高居民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要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次分配中要强化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第三次分配中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要统筹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强化再分配调节机制,国家提高生产一线工人最低工资标准②在初次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健全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③某企业成立爱心基金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④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银行5万元贷款,政府代付利息,这属于初次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13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13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2013·淄博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大体经历了破旧,打破平均主义;立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整和完善,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三个阶段。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要求D.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D 项符合题意。

A项与题意无关,B、C不是根本原因。

2.(2013·枣庄期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2年10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在推进中。

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A.②④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②说法错在所有劳动者,因为有些劳动者可能因为劳动效率低绩效工资相对较低;③说法错误,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只是按劳分配的新形式,并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3.(2013·厦门期末)2012年6月21日,厦门企业100强出炉,私营企业在百强榜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

入围的私营企业不仅数量上最多,而且实力上强。

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B.按管理要素分配C.按劳动成果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答案】D【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不符合“私营企业”这一题意要求,故A不选;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参与分配的方式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因此B不符合题意;按劳动成果分配对应个体劳动,故不选C;只有D项符合题意。

4.(2013·苏州期末)最新资料显示,有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

政府要实施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二、深入学习
1、答案 C 解析①说法错误,劳动报酬是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④说法错误,不是“平均化”,而是“均等化”。

2、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

程秀虽然成为公司股东但未涉及该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所以选择时首先排除④;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程秀的收入都是由该民营公司发放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分红的多少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

故选A项。

3、答案 B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4、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的知识,题眼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职工工资不断提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就会由低一级提高到更高等级,个人所得税税率自动调节收入分配,故选B项。

A、C、D 三项都不能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5、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意义,这可以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故②③①的顺序正确。

6、材料题:
(1)描述材料的经济信息。

答案(1)①材料表明2012年至2013年我国GDP增速稳定,经济稳健发展;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趋缓,且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③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高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答案(2)①继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降低基尼系数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降低基尼系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要加
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解析第(1)问,将图中三条曲线所蕴含的信息用专业术语表述出来,同时还要表述出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注释的内容。

第(2)问,要弄清基尼系数表示的是社会收入差距,解决基尼系数过高问题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分配公平的问题。

所以,调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迁移运用】
1、依据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完善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3)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升级。

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题型。

围绕财政,可从作用、收入、支出、收支关系等角度作答,扩展一下,还需想到分配政策、宏观调控的知识。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出台相应的财税体制改革政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了必须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所以,我们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答案(1)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的正确性。

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财政支出继续关注民生,是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民生,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答案 A 解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能弱化,收入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消除,B、C、D错误。

2.答案 D 解析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3.答案 C 解析目前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我国部分行业福利过高而不是整体社会福利过高,①③错误。

4.答案 D 解析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非仅在公有制经济领域,排除A;工资分配不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且比重不一定提高,排除B;在企业中的工资分配属于初次分配,C也错误。

5.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初次分配不合理,故排除③。

6.答案 A 解析政府收取的证件工本费构成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非支出,②不符合转移支付的要求;农民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属于劳动所得,体现的是市场性的分配关系,④与题意不符。

7.答案 D 解析①属于初次分配,②有利于提高效率,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8.答案 D 解析财政治理雾霾,是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

9.答案 C 解析②中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的结果;③错误,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0.答案 D 解析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目的是加大财政对转方式、保民生的支持,D正确。

A、B、C都错误。

11.答案 B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③属于税率的变化。

12.答案 A 解析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③不选。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其行为主体是纳税人,而材料中的行为主体是一些
地方政府,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述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

答案①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推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分配公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两则信息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方法论原则?
答案①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其知识范围要求较大,所以应该多角度思考。

回答第(2)问,要围绕两则信息,只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即可。

14.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提高我国人均GDP含金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信息:2009~2013年我国GDP总量不断增加,人均GDP含金量不断提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建议: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⑤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2)联系材料二,用政府职能和责任的知识,谈谈政府为提高人均GDP含金量应发挥的作用。

答案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保障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③加强社会建设,扩大就业规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坚
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析回答第(1)问中的经济信息,注意不要忽略表注;提高人均GDP含金量实质是指如何增加人民收入,要结合材料二中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含金量高的原因去分析。

回答第(2)问,要从政府的四项职能和政府的宗旨、责任逐一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