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全国通用)讲义

合集下载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1.3收入与分配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1.3收入与分配
③说法与题意无关。所以,A、C、D三项错误。
【加固训练】(2014·海南单科·T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
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无关,②说法错误;入股分红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③说法正确;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益,有利于保障
农民权益,反哺集体经济发展,④说法正确。
【生活聚集】“土地换股权”模式的意义 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 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该模式有助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效率提高,
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不符合题意。
考向二
效率与公平
2.(2015·广东文综·T25)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
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 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 0.474、0.473和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 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
【解析】选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 ,既扩大了农民 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 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
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学案)-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学案)-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2016考纲解读】(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

(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重点知识梳理】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分配原则(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②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第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国家收入与分配1.国家财政的本质财政包括国家的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

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PPT优质课件

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PPT优质课件
材料三 重庆市从2011年10月1日起,将正式对存量住房 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信息④。正式征税标准与之前相比在严厉 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重庆政府提高了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征 收范围,不只是政策发布之日后新购入的商品房,现存的所有 符合征税标准的商品房都被纳入征收范围,按此标准,有 3400套存量房需要交纳房产税,重庆房产税让高端住宅无处 可逃。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 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 居民,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较小,说明了农村消费 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2.面对漫画中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必须( )
①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 ③注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④增加财政赤字,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答案] A [解析] ①都能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 正确,故答案为A。此题重点在于强调维护公平,没有强调经 济发展,排除③。④属于财政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发展形势而 言,故排除。
促进消费需求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解析] 财政加大民生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从而扩大内需,故答案 为A。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排除③。此题没有涉及经济平稳 发展,故排除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人民日报》10月3日报道说,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 89874.16亿元,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2/3信息②,即达到 59601.82亿元。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 障性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合计29256.19亿元,比2009 年增长21.1%,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2.6%。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 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 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一:收入与分配)1.(2016·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

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惯例要素分配【知识点】我国的分配方式【试题解析】“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故C符合题意;AB项的分配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中不存在D项的分配方式,D 项不选,故选C。

【答案】C2.(2016·高考上海卷·14)作为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A.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B.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实体要素C.渗透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D.企业生产过程最活跃的要素【知识点】生产要素的意义【试题解析】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要素能够有效整合其他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景,故A符合题意;实体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包括经营管理,B项不选;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不是渗透性要素,C说法错误;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D项不选。

故选A。

【答案】A3.(2016·高考上海卷·20)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知识点】税收及其种类【试题解析】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禾仪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

A是税率的变化,税率不是征税对象,A不选;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征税对象由营业额变成了增值额,征税对象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C是征税范围的调整,D是征税方式的变化,均与题意不符。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课件3 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课件3 收入与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10·江苏单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
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
性、固定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依法纳税是公
民的基本义务,能级要求理解。
出租B.收3入6 属00于0 元按生1产9要00素0分元配。 故正确选 项为C.D4。9 000 元 21 000 元
D.44 000 元 11 000 元
2.(2010 ·山东文综 )为了让“社会更加
解公析正、更初加次和分谐”配,是我指们企应 业(单位) 内A.部初的次分分配配中;解再决分好配效率是问指题政,再府分通 过税配收中、解决政好策公、平法问题律等措施实施 的B.分深的配化个过收人入收程分入。配分故制配选度格改局B革。,形成合理
高考命题报告
解真析题回眸试题取材学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 学题生组获一取和个解人读收信入息的、分调配动和运用“分配 制力方收和业 奖元0去0度。式入奖金 ; 0年工1.元” 我 并 构 金其 ,程8(李;的 国 存 成 收妻师200家某0相实的中入,开100里一关行分,属去一元·有家知按配李于家年,安房按识劳制某按个工个徽出劳分分度作劳体资人文租分析 配 。 为 分杂收专综,配和 为 国 配货入利在)年收李解 主 企 ,店是转去收入某答 体 员 其,让年3入和是问 、 工 专年收6李按一题 多 , 利收6入0某0生0国的 种 其 转入0的05产0有能 分 工 让元家0元要企配资收,01庭0。5 入素则分属配于收按入生分产别要是素分配( ;其)妻开的杂货 店收A.入4属4 于00按0 元个体2劳6动00成0果元分配;其房屋

《金版学案》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61张PPT)

《金版学案》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61张PPT)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精析
2.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地位。 基本原则,在我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________ 主体 地位。 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________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在____________ 公有制经济 中(适用范围),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 扣除之后,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 分配____________( 个人消费品 分配对象),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分配结果)。 栏 目 链 接
考点精析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表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 劳动 、资本、 ______ 技术 、管理、 ______ 土地 等生产要素按 ______ 贡献 参与分 ______ 配。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 栏 目 链 接
合理性、合法性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______________
公民权利 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____________ 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 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于______________
考点精析
深 化 拓 展 1.正确认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1)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 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 利;其他,如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 (2)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者、私 企、外企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 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3)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

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2016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展示]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常考点)。

2、效率与公平常考点: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客观必然性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提醒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3.正确认识各种收入(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4)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专题)-2016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解析版)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专题)-2016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解析版)

【2016年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包括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两大问题;第二个方面“财政”,具体包括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第三个方面“税收”,具体包括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和依法纳税。

【重点、难点剖析】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区分几种不同的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成果。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工资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2.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3.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因①理论依据: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二、国家财政1.宏观把握财政的巨大作用(1)是什么——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为什么——为实现国家职能。

(3)怎么办——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分配政策。

2.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 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通货紧缩⎩⎪⎨⎪⎧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从宽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征税与纳税 1.全面把握税收(1)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016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2016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备考辅导2016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金版教程】2016高三政治第1轮总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盘点验收1-3

【金版教程】2016高三政治第1轮总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盘点验收1-3
第11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答案:经济信息:图一反映了近1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持续增加,与 2004年相比,2013年城镇居民平均工资翻一番。图二反映了2013年按细行业分职工平 均工资状况,证券业平均工资最高,农业平均工资最低,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较 大,新兴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农业、纺织业等传统行业,居民收入分 配格局不合理。
第 8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 9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注:目前我国的烟草、电力、热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基本上为垄断行业。
第10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分析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图二所反 映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 6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第 7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图表类非选择题 [题型特点] 数据表格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 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表格等形 式。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 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
第14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 限时•规范•特训
第二步审图、表。首先审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和中心,把握 住图、表的标题,分析图、表的内容时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 作答起着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其次审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 主要来源,一般要进行“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 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通过全方位比较图、表中的数据,从中得出变化的趋 势。

2016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16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13年 2014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 •
【备考策略】 1.从整个教材看:首先,收入分配是社 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认识收入分配 公平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其次, 明确财政、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要认识公平、财 政、税收与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关系。 • 2.从热点角度看:本年度社会公平的 维护、财政支农、高管限薪、最低工资、 企业减税是重点热点背景,所以要结合热 点材料,着重如下复习。
具体措施
共同点
原因:都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 平衡引起的。
区分: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 分配范围 生产部门内部 分配的对象 国家、企业、劳动 (分给谁) 者 分配的主体 市场调节 (谁在分) 分配的尺度 按照各生产要素对 国民收入贡献的大 小 分配的结果 形成国家、企业、 劳动者的原始收入 再分配 在全社会范围内 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 的社会成员或集团 政府调节 主要通过税收、转移 支付、社会保障等手 段对收入进行调节 保持社会稳定、维护 社会公正
分配政策
个人收入分配 关系 国家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 个人 国家
企业
一、知识串联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范围 原因 意义 (1)收入分配方式 形式:工资 奖金 津贴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
实 现 收 入 分 配 公 平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是什么
怎么做 二、国家的收入与分配——财政收入与支持 影响因素 (1)财政收入 赤 盈 平 字 余 衡 (2)财政支出 用途 来源—最主要来源—税收 基本特征 增值税 作用 种类— 个人所得税 违法税法的五种行为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课件: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课件: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课件收入 与分配
contents
目录
• 收入与分配的基本概念 •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 •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01 收入与分配的基 本概念
收入的定义与分类
收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
收入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投资等活动所获得的报酬 或收益。
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需要政府在宏观干预中寻求平衡,既 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实现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
04 收入分配与社会 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 物质帮助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收入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收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性质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 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取得方式可分为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 配收入。
分配的含义与方式
分配的含义
分配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对生产成果的占有关系,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分配的方式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主要依据效率原则,实现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基础 上的效率优先;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对国 民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活动;第三次分配是指通过社会慈善、志愿行动等方式进行的社
会财富转移。
收入与分配的关系
收入是分配的对象和基础
没有收入,就没有可供分配的财产;没有收入,也就无法进行分配。
分配是收入的实现形式
通过各种分配方式和机制,社会成员可以获得自己的收入,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合理的收入与分配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2016高考政治备考名师讲义】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

【2016高考政治备考名师讲义】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

4.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
5.正确认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 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 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五、征税与纳税 1.正确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二是征税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税收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 但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最终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等 方式用之于纳税人。
(3)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时期而言的,并非永远固定 不变,国家财税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状况等客观 情况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但没有违背税收 的固定性,反而正是税收固定性的表现。这种调整必须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 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公平的维护,能够使经济发展更多 依靠内需拉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辩证地看待财政赤字 (1)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 是复杂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或者无害。 (2)由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 政赤字如何弥补,如果用发行国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不 会引起纸币发行过量,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用增发纸币的 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就会导致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1.(2015·江苏单科,6,2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分配方式。

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①正确。

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

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②。

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

答案 B2.(2014·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得到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每月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分红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正确且切题,故选A。

程秀所在的公司是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故每月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排除③;红利收入是入股投资的一部分收入,与股票价格波动无关,排除④。

答案 A3.(2014·四川文综,2,4分)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村民所获租金不是劳动所得,故①错误。

土地经营权流转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故②错误。

农民所获租金是非劳动所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能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应选D。

答案 D考点二效率与公平1.(2015·山东文综,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解析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排除A;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国家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排除B;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符合题意;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 C2.(2015·广东文综,25,4分)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

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和0.469。

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

我国基尼系数逐年降低,可见我国收入差距逐年在缩小,排除①。

发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是0.29,英国是0.39,可见法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明显,故②正确。

面对再分配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加以调节,故③正确。

以市场为主导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市场自身缺陷的体现,故排除④。

答案 B3.(2014·广东文综,26,4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根据材料中“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可知,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针对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②入选;针对工资水平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较大的现状,应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③入选。

故选C。

①错,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错,应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排除①④。

答案 C4.(2012·江苏单科,10,2分)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该题为措施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实现社会结构转变的措施是什么。

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①④不会引起收入结构的变化,应排除;②③有利于减少低收入人数,增加中等收入人数,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5.[2013·重庆文综,13(1)(2)(3),1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注①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②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根据图,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解析该题首先明确设问要求:第(1)问是整体变动趋势;第(2)问是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和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的关系;第(3)问是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应调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再次,第(3)问的答案应采取“知识十措施”的模式。

答案(1)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

(2)大于(3)答案示例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6.(2013·江苏单科,35,12分)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1。

图1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

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2所示。

图2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AA+B。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1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2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解析该题首先明确设问要求:第(1)问: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的特征,并利用图1中的数据加以说明;第(2)问: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说明理由。

其次应调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再次,第(1)问答案应采取“特征+数据”的模式;第(2)问答案应采取“知识+理由”的模式。

答案(1)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

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

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

(2)作图(见下)选项①: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选项③: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考点三国家财政1.(2015·福建文综,32,4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

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是指政府加大了在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这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中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③④正确;①中的“有效促进”提法不准确,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财政,故②也不对。

正确答案D。

答案 D2.(2015·天津文综,5,4分)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