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

内容提要:安全,国人绷得最紧的弦!校园安全,国人所关注的焦点!校园安全文化,教育界同仁们正在探索的热点!如何建设?怎样才是“校园安全文化”?仕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由于人并非独立地存在这个世界,而是在生命这个时空中立体地存在着,因为智慧人类显得那么伟大,然而就其个体的生命来说,有时又是极其地脆弱,一个不经意的疏忽,不仅给个人生理和心理带来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给学校日常的教学秩序以影响。这是一个共同的支撑点!从安全文化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的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学校安全文化,是学校安全的根本保障。本课题将借鉴历史上的安全文化研究和迁移一些理论及结合自身的一些实践,试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的、有别于其它安全文化的“学校安全文化”体系。

关键词:学校安全文化建设

一、当前校园安全的困惑

据《中国青年报》披露:2004年2月8日晚,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红岩中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烧毁房屋3间240平方米及床铺、被褥等物品,损失1.5万余元;3月25日,安徽省太和县坟台中学和坟台小学联合举办法制报告会,学生在上厕所时,由于人多拥挤,导致墙体倒塌,1名学生死亡、1名学生被砸伤;3月27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发生一起车辆违章行驶、车速过快,在道路拐弯处翻车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30名受伤乘客中有12名中小学生;3月2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在返回途中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9人死亡、24人受伤……

早些时候清华大学刘海洋把硫酸泼向了动物园的黑熊事件,引发了大学人文教育缺失的讨论;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了四个同窗好友震惊全国;金华四中学生徐力杀母事件,无疑对其所在学校的安全形象打了折扣;2004年4月发生的江山市凤林镇学校教导主任杀死学生的恶性案件,其校园安全状况简直令人感到恐怖……

血淋淋的学生安全事故令世人吃惊!

朝气蓬勃的活沷可爱的小生命过早地消失令人“扼腕痛惜”!

痛定思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校园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乃至消除?

教育部就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研讨会近几年可以说年年召开,红头文件年年都发;各省市也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条例”;各种安全工作手册比比皆是;各学校同样制订了相应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学校主要进行封闭式管理。然而,所有这些均有点“头痛医头、脚疼治脚”之嫌,起到的实际上是一个“消防队”的作用,而未能从“源头”上加以根治。其实很多安全隐患,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之一――学校将毫无例外地介入这种竞争,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会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学校安全形象、声誉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安全文化让每一个生活在安全文化力“场”中的每一个人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它必然要影响、贯穿人的一生,也理应成为一个人掌握生存本领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综合

素质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让学校受益也让每一个学子终生受益。“安全文化”是集体的竞争力,是个体的综合素质的构成部分。

然而,现在的状况是,做安全工作,绝大多数学校尚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没有上升到理性高度,尤其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很是匮乏。因此,要真正杜绝学校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将校园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乃至消除,除全社会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外,构建学校安全文化,是学校安全的根本保障。学校建设安全文化,可以从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三方面入手。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与研究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发展

人类客观的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大发展阶段: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高科技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科技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由此,可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成如下表所示,从中可看出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

时代的安全文化观念特征行为特征

古代安全文化宿命论被动承受型

近代安全文化经验论事后型,亡羊补牢

现代安全文化系统论综合型,人机环对策

发展的安全文化本质论超前、预防型

一般来讲,人们把“文化”分做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物质)文化。

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既没有具体的存在物,又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

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的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根据普通中的管理特点,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我们将安全文化划分成三个层次:即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研究

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10余年的事。

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