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A.繁殖速度快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D.DNA为单链,变异少【答案】D【解析】解:A、原核生物繁殖快,可很快获得大量的转基因生物,A错误;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对较少,这样减少对目的基因的干扰,B错误;C、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一般采用C a2+处理法,相对简单,C错误;D、DNA一般都是双链,结构较稳定,D错误.故选:D.基因工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具有的优点有: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是()A.动物的受精卵B.人的神经细胞C.大肠杆菌细胞D.酵母菌细胞【答案】B【解析】解:A、动物的受精卵具有全能性,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A错误;B、人的神经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所以不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B 正确;C、大肠杆菌细胞为单细胞,结构简单,遗传物质相对较少,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C错误;D、酵母菌细胞为单细胞,结构简单,遗传物质相对较少,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答案】B【解析】解:基因工程是将符合人们要求的目的基因导入适宜的生物体内,使其高效表达,从中提取人们所需的蛋白质,或表现出某种性状,蛋白质产品仍然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改变,所得到的蛋白质已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题干中的操作涉及的基因显然不再是原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的β-干扰素,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因而该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故选:B.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据此答题.本题知识点简单,以β干扰素为素材,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及过程,掌握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关系,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若要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A.叶B.花粉C.根D.茎尖【答案】D【解析】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故选: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或生产出()A.食品添加剂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ABC都是【答案】D【解析】解: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取愈伤组织生产细胞代谢产物如食品添加剂、利用幼嫩的芽或茎等培育无病毒植物、获取胚状体制备人工种子等.故选: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如获取胚状体制备人工种子、获取愈伤组织生产细胞代谢产物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红豆杉细胞中提取抗肿瘤药物紫杉醇).6.基因型为A a与基因型为B 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A.AA aaB.A a B bC.A abbD.BB bb【答案】C【解析】解:只考虑两个细胞之间的融合,将会有三种细胞融合情况出现:A a与A a形成AA aa,B b与B b形成BB bb,A a与B b形成A a B b.故选:C.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7.下列事实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将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答案】A【解析】解:A、棉花根尖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棉花根尖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单细胞DNA体外扩增是DNA分子的复制,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而不能产生生物个体,也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D、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体现了受精卵的全能性,而不是体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A.1、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判断相应的生物学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分化,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次还要求考生扣住题干中“体细胞”一词答题,否则会误选D选项.8.一个双链DNA经E co RⅠ酶切割两次形成的黏性末端种类和个数为()A.1和4B.1和2C.2和4D.2和2【答案】A【解析】解:E co RI的识别序列为,并在G和A进行切割.因此,某一个双链DNA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限制酶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来源、作用及特点,掌握E co R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9.某动物精细胞核DNA的含量为X,则该生物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含量为()A.XB.X或2XC.3XD.2X或4X【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动物精细胞核DNA的含量为X,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核DNA的含量为2X,则细胞中含有2X条染色体.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该生物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X或2X.故选:B.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②该人胰岛B细胞的m RNA③该人胰岛A细胞的m RNA④该人肝细胞的DNA.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答案】C【解析】解: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含有胰岛素基因,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①正确;③该人胰岛A细胞含胰岛素基因,但胰岛素基因不表达,所以该细胞中的m RNA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③错误;④该人肝细胞的DNA含有胰岛素基因,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④正确.故选:C.同一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人体内所有细胞所含DNA相同,且具有该个体全部的遗传物质,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种细胞中的m 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区别,如胰岛A细胞能表达胰高血糖素基因,但不会表达胰岛素基因.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基因工程的应用等相关内容,重点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要求考生理解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含有该个体全部基因,但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不同细胞含有的m 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11.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l全是白色盘状,F 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A.4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白色与黄色杂交,F1均为白色,说明白色为显性;盘状与球状杂交,F1均为盘状,说明盘状为显性.F1自交得到F2中具有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200个,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占F2中的,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仅占中,故应是200÷2=100个.故答:B.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梳理相关知识点,正确判断显隐性,熟记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数据,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36个着丝点,推测这种植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A.18条B.36条C.54条D.72条【答案】D【解析】解: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同,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36个着丝点,则这种植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为36个,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为72条.故选: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题中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13.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 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答案】D【解析】解:甲不供氧,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PH不变,丙供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PH下降,因此甲的PH大于丙;乙供给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PH升高,丁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消耗二氧化碳,PH 不变;因此甲乙丙丁中PH最大的是乙,最小的是丙.故选:D.分析题图可知,甲、丙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乙丁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本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解答该题要把握住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程酸性,产生二氧化碳的PH下降,消耗二氧化碳的PH升高,不产生也不消耗二氧化碳的,PH不变.1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 sp、G ly、S 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答案】C【解析】解: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的导入,水母发光蛋白也具有相应的作用,即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连在一起,如果水母发光蛋白表达,则说明目的基因也已经进入细胞.故选:C.根据题意可知这种基因应该是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15.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解: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A正确;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萝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萝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C错误;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故选:A.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有许多技术是需要筛选和检测的,如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到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中,需要筛选重组子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表达.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植物体细胞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掌握这些技术的流程,能判断出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是否需要检测与筛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答案】C【解析】解: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A正确;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启动子)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B正确;C、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DNA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C错误;D、胰蛋白酶能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将离体的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正确.故选:C.基因工程的工具主要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其中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连接形成重组DNA.RNA聚合酶能与基因中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胰蛋白酶能将离体的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动物细胞培养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掌握RNA聚合酶的功能,熟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RNA聚合酶能与基因中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17.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⑤m RNA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①PCR技术需要以目的基因为模板,①正确;②PCR技术需要一对引物,②正确;③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合成DNA的原料,③正确;④PCR技术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④正确;⑤m 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在DNA复制过程中不需要,⑤错误;⑥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DNA复制过程中不需要,⑥错误.故选:A.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情况下,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其原理是DNA复制,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 aq 酶).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内容,重点考查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是所需的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再结合DNA复制所需的条件进行解答,此外还需注意PCR扩增DNA和体内DNA复制的区别,特别是PCR技术需要引物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18.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①种子的萌发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DNA探针的使用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⑤⑥【答案】A【解析】解:①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而细胞增殖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①正确;②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②正确;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正确;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④正确;⑤DNA探针的使用原理是分子杂交,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正确;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没有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⑥错误.故选: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据此答题.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要求考生识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明确中心法则的全部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19.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B【解析】解;由题意知,目的基因含有1000个碱基对,即2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46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000-460×2)÷2=540个,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4-1)×540=8100个.故选:B.计算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先根据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DNA分子中该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然后用DNA该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乘以增加的DNA分子数.对于DNA分子复制过程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0.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的实验目的与所选择实验材料或方法配置错误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解: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往往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运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正确;B、动物细胞核移植时,通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因此去核卵母细胞中含有促进全能性表达的物质,B正确;C、植物体细胞杂交时所选材料应该是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而不是花粉粒(属于生殖细胞),C错误;D、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正确.故选:C.1、动物细胞核移植时,选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因此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或裸子植物时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植物细胞常用基因枪法.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植物体细胞杂交,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各步骤采用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细节,掌握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及过程;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

陕西省三原县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陕西省三原县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陕西省三原县2018-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 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

图示a 处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 结合的位置,它们彼此能结合的依据是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半保留复制原则C .基因分离定律D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下列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A .能复制B .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 .具有标记基因D .它是环状DNA3.基因工程的核心是A .目的基因的获取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A .乳腺细胞B .体细胞C .受精卵D .精巢5.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A .改造蛋白质B .改造mRNAC .改造基因D .改造氨基酸6.添加在洗衣粉中的某种酶在低温下活性较低,影响了洗衣粉的洗衣效果。

若让你用生物工程的方法改变此酶的特性,首先考虑的是A .基因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诱变D .细胞工程7.人参皂甙粉是人参中重要的药用成分,以前只能从人参中提取,产量低,因而价格较贵。

目前可通过下列哪项技术迅速大量获取A .基因工程B .植物组织培养C .植物体细胞杂交D .发酵工程8.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

下列相关叙述有错误的是A .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低时,有利于根的生长B .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 .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D .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9.下列关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之一B .培养过程中需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C .培养的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后才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D .培养的细胞收集后一般要破碎提取有效成分10.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北城中学最新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卷)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调查山上野兔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 )A.取样器取样法 B.显微镜计数法 C. 样方法 D.标志重捕法2.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该人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3.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 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4.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呈(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5。

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能表现出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生理效应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D.氨基酸7.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B.3个C.4个 D.5个9.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 5h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10.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挖出所有个体A.①②③④B.①⑤②③④C.②⑤③④ D.①③②④11.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养,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下图所示)幼苗根的生长方向是( )A.↑ B.→C.↘ D.↙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只有1条D.该图能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B.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可循环利用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物理信息D.硝化细菌能利用某些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14.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 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15.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如图中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16.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17.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18.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9.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下列各种物质不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的是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DNA聚合酶③DNA连接酶④载体⑤解旋酶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⑤2.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基因载体的切割3.下列关于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者均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两者均催化断裂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两者均参与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D.两者都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4.依右图对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5.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6.基因工程中选用的细菌质粒常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该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表达进行检测D.有利于对目的基因的表达7.以下关于基因工程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相同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C.基因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对象完全相同8.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9.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③脱氧核苷酸④核糖核苷酸⑤DNA连接酶⑥DNA聚合酶⑦DNA限制性内切酶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⑤⑦10.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A.繁殖速度快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D.DNA为单链,变异少2.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是()A.动物的受精卵B.人的神经细胞C.大肠杆菌细胞D.酵母菌细胞3.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4.若要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A.叶B.花粉C.根D.茎尖5.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或生产出()A.食品添加剂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ABC都是6.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A.AAaaB.AaBbC.AabbD.BBbb7.下列事实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将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8.一个双链DNA经EcoRⅠ酶切割两次形成的黏性末端种类和个数为()A.1和4B.1和2C.2和4D.2和29.某动物精细胞核DNA的含量为X,则该生物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含量为()A.XB.X或2XC.3XD.2X或4X10.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③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的DNA.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11.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l全是白色盘状,F 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A.4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12.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36个着丝点,推测这种植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A.18条B.36条C.54条D.72条13.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1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15.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16.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17.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⑤mRNA 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18.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①种子的萌发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DNA探针的使用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⑤⑥19.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A.540个B.8100个C.17280个D.7560个20.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的实验目的与所选择实验材料或方法配置错误的是21.如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A.a与d可以用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B.b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粘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D.b代表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代表的是DNA聚合酶22.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A.B.C.D.23.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C.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2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如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和Bgl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A.BamHⅠ和EcoRⅠB.BamHⅠ和HindⅢC.BamHⅠ和BglⅡD.EcoRⅠ和HindⅢ25.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①DNA连接酶②同一种限制酶③RNA聚合酶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⑤目的基因⑥4种脱氧核苷酸.A.③⑥B.②④C.①⑤D.①②④26.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是()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菌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细菌27.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如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实为碱基对改变),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28.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29.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30.为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下列哪一问题不是体细胞杂交时必须考虑的()A.亲本细胞间的生殖隔离B.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C.亲本细胞融合方法D.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类型31.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A.特异性强、纯度低、灵敏度高、产量高B.特异性强、纯度高、灵敏度低、产量高C.特异性强、纯度高、灵敏度高、产量低D.特异性强、纯度高、灵敏度高、产量高32.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A.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过程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去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33.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34.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物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效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培育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上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范畴B.这种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35.治疗性克隆有何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D.①、②过程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3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B.对动物组织块和分散的细胞进行培养,效果是基本相同的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一般不能发育成幼体37.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B.“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C.“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38.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39.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图,正确的叙述是()A.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B.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母羊完全不同C.产生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D.e细胞为已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40.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作为细胞代谢原料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D.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二、简答题(共40分)41.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原则进行连接.(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4)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写出目的基因在细菌中表达的过程.(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反之则没有导入.42.如图1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已知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②过程所用的化学试剂为.(2)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3)某同学提出,用上图所示方法不能获得纯种,若用白菜和甘蓝的花粉细胞代替图中的体细胞,再采用上图所示的过程即可获得纯种.该同学的方案中有缺陷,请对该方案加以完善:.(4)在上图1④⑤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2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①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②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③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成根.(5)图中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用到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请列举该技术在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另一用途:.43.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原因是.(2)图中②为过程,该过程中特有的诱导融合方法.该细胞继承了.因此,不仅能,还有的本领.(3)图中③进行细胞培养的目的是.(4)在制备破伤风杆菌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不同.②是通过筛选获得,④是通过筛选获得.(5)图中⑤的培养能获得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6)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和中提取.(7)该方案的目的是.44.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如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2)气室中充入5%的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A.繁殖速度快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D.DNA为单链,变异少【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具有的优点有: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解答】解:A、原核生物繁殖快,可很快获得大量的转基因生物,A错误;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对较少,这样减少对目的基因的干扰,B错误;C、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一般采用Ca2+处理法,相对简单,C错误;D、DNA一般都是双链,结构较稳定,D错误.故选:D.2.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是()A.动物的受精卵B.人的神经细胞C.大肠杆菌细胞D.酵母菌细胞【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解答】解:A、动物的受精卵具有全能性,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A错误;B、人的神经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所以不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B正确;C、大肠杆菌细胞为单细胞,结构简单,遗传物质相对较少,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C错误;D、酵母菌细胞为单细胞,结构简单,遗传物质相对较少,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B.3.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考点】蛋白质工程.【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据此答题.【解答】解:基因工程是将符合人们要求的目的基因导入适宜的生物体内,使其高效表达,从中提取人们所需的蛋白质,或表现出某种性状,蛋白质产品仍然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改变,所得到的蛋白质已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题干中的操作涉及的基因显然不再是原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的β﹣干扰素,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因而该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故选:B.4.若要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A.叶B.花粉C.根D.茎尖【考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解答】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故选:D.5.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或生产出()A.食品添加剂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ABC都是【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如获取胚状体制备人工种子、获取愈伤组织生产细胞代谢产物等.【解答】解: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取愈伤组织生产细胞代谢产物如食品添加剂、利用幼嫩的芽或茎等培育无病毒植物、获取胚状体制备人工种子等.故选:D.6.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A.AAaaB.AaBbC.AabbD.BBbb【考点】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分析】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解答】解:只考虑两个细胞之间的融合,将会有三种细胞融合情况出现:Aa与Aa形成AAaa,Bb与Bb形成BBbb,Aa与Bb形成AaBb.故选:C.7.下列事实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将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考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用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基因工程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分析】1、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解答】解:A、棉花根尖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棉花根尖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单细胞DNA体外扩增是DNA分子的复制,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而不能产生生物个体,也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D、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体现了受精卵的全能性,而不是体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A.8.一个双链DNA经EcoRⅠ酶切割两次形成的黏性末端种类和个数为()A.1和4B.1和2C.2和4D.2和2【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解答】解:EcoRI的识别序列为,并在G和A进行切割.因此,某一个双链DNA被EcoRⅠ切割一次后产生2个黏性末端,切割两次形成4个黏性末端,但只有1种黏性末端.故选:A.9.某动物精细胞核DNA的含量为X,则该生物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含量为()A.XB.X或2XC.3XD.2X或4X【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卷)说明:1.请将所有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2.本试题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饮食中盐分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严重腹泻导致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水能力增强D.大脑皮层是水盐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4. 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血浆和组织液 B.淋巴和组织液 C.淋巴 D.血浆和淋巴5. 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6.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使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

(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7.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8.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得出的论错误结是A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9.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时,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以及尿量的变化分别是A.降低减少增加 B.降低减少减少 C.不变不变不变 D.增加增减减少10.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 B.水平衡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 D.血浆pH值的调节11.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12.用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的成年小白鼠4周,实验组小白鼠的表现比对照组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3.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出现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4.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能分化为记忆细胞,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可迅速形成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可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抗蛇毒毒素的抗体)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的性质和所用的蛇毒分别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6.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7. 在农业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B.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C.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8.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1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 激素调节控制着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能作用于神经调节 D. 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20.下列人体不能获得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是A.口服免疫球蛋白 B.接种疫苗 C.输入免疫球蛋白 D.感染病原体21.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22. 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A.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D.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2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24.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25.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6.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7.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28.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注:云母片不透水等物质)29.右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受到右侧单侧光照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30.烟草打顶有利于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但打顶后侧芽的生长又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该在对烟草打顶后于伤口处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31.(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A。

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

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

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C。

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3.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能够传代培养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5.目前科学家把兔子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兔子血红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6.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最常用方法是A.感受态细胞法B.显微注射法C.基因枪法D.农杆菌转化法7.植物细胞工程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完整的C.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激素调节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8。

下列实验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后代③用烟草培养的单个组织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注意:本卷共36道题,9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32=64分)1.右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的抗体蛋白主要进入④B.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②比①明显多的是蛋白质D.②③④构成人体细胞的内环境2.下列关于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感知温度变化的能力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膝跳反射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3.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A.内环境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C.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D.内环境成分的恒定不变4.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 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与血浆中的NaOH中和 B.很快进入组织液中C.有NaHCO3/H2CO3 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 Na2CO3 排出体外5.下图中横向圆柱形结构表示神经纤维的一段,为了测量静息电位,某同学讲连接电表两个接线柱的导线安放在神经纤维膜的不同位置,则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是6.在反射弧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突触前膜、突出间隙、突触后膜依次发生的信号变化为A.刺激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7.右下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 S 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 感受器能够对S点的刺激形成感觉B.在中枢内能测到由S点传来的电信号C. 在神经与肌肉的连接处能测到化学信号D. 刺激S点肌肉能收缩,该过程叫反射8.右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表。

陕西省咸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B.对DNA分子进行剪切C.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D.对DNA分子进行改造2.以下几种酶与图中所指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有关的是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DNA连接酶③DNA聚合酶④RNA聚合酶⑤解旋酶⑥DNA水解酶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⑥D.①③⑤⑥3.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A.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的基因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D.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4.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D.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5.2018年4月9日,一则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称,美国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来自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由作为治疗性分子来减少化疗诱导的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出血和疼痛症状。

若通过破解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牛基因的修改,从而让牛也能产生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白,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RNA→RNA→蛋白质C.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D.蛋白质工程: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6.某DNA片段上具有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如下图所示),利用PCR技术可特异性地将该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若在PCR扩增仪中加入该DNA片段,同时加入了下图所示的两种 DNA引物,则A.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B.扩增区域是由两种DNA引物来决定的C.经1次扩增循环后即可获得所需目的基因D.扩增仪内需加人4种核糖核苷酸和DNA聚合酶7.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无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B.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是天然的蛋白质C.蛋白质工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改造蛋白质的8.天然干扰素在体外难以保存,若将其分子上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以在-70℃下保存半年。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北城中学最新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范围为选修三全册。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1.5分,21—35每小题2分,共60分)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 D.不可遗传的变异2.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运载体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4.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5.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是()A.④②B.③② C.③④ D.④③6.精子的变形过程中()演变为精子的尾A.高尔基体 B细胞核 C.内质网 D.中心体7.当卵细胞达到( )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8.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9.受精过程的顺序为()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④⑤⑥①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10。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城中学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割质粒的所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用的标记基因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2.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反转录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 D.解旋酶3.下列一般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A.四环素抗性基因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D.贮藏蛋白的基因4.对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C.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5.如下图所示,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X酶是A.DNA连接酶B.RNA聚合酶C.DNA聚合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6.以下有关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DNA连接酶使黏性末端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7.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C.甲方法需DNA水解酶参与D.乙方法需要反转录酶参与8.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其遗传特性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

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信使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 D.①②④9。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②可用基因枪法导入到农杆菌中B. 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 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 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参考答案:B2.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B.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 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D.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动物是食物和栖息空间.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生物种类增多,结构越来越复杂,食物链因而延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解:A、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A错误;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因生物种类增多而延长,B错误;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C错误;D、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D正确.故选:D.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3. 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略4. 如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不能给你的信息是A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参考答案:D5. 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1.5分,21-35每小题1.5分,共60分)1.(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下列分子中含有1个磷酸基的是()A.核苷酸B.A TP C.A DP D. DNA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 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1、ATP分子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不稳定,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并生成ADP(二磷酸腺苷)和磷酸;2、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解答:解:A、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故每个核苷酸中只含有一分子磷酸,A正确;B、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B错误;C、ADP含有2个磷酸基团,C错误;D、DNA含有多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苷酸的组成、ATP的结构、DNA的组成单位,明确核苷酸的组成、A TP的结构、DNA的组成是解答试题的关键.2.(1.5分)(2010•上海)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A.G的含量为30% B. U的含量为30%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考查,DNA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A 与T配对,G与C配对.解答:解:由于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所以在双链DNA分子中A总是与T相等,G总是与C相等,因此该DNA片段中T=A=30%,G=C=(1﹣30%×2)÷2=20%.A、G是20%,不是30%,A错误;B、DNA片段中没有碱基U,B错误;C、DNA中嘌呤碱基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A+G=20%+30%=50%,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嘧啶与嘌呤相等是50%,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对DNA分子的结构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21% B.29% C.28% D. 35%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所以A=T=22%,则C=G=50%﹣22%=28%.又已知一条链(α)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即G1=21%.在双链DNA分子中,G=,则G2=3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4.(1.5分)(2005•湖北)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解答:解:A、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其DNA的碱基排列顺利相同,A错误;B、两种细胞所含的核糖体相同,B错误;C、两种细胞所含的tRNA相同,C错误;D、神经细胞与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种细胞中的mRNA有所区别,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特点和细胞分化的改变,明确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不同细胞的DNA相同,但mRNA和蛋白质不同.5.(1.5分)(2014秋•会宁县校级期末)下列对mRN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mRNA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B.mRNA上的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C.mRNA上有四种核糖核苷酸,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D.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上.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解答:解:A、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A正确;B、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错误;C、mRNA上有四种核糖核苷酸,64种密码子,其中61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C错误;D、mRNA是翻译的模板,其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生、条件及产物,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1.5分)(2015春•哈尔滨校级期末)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其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A.a和e B.a和b C.b和c D. d和e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复制过程.高等动植物只有DNA复制、转录、翻译三条途径,但具体到不同细胞情况不尽相同,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无DNA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信息传递;RNA 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中,是后来发现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解答:解: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发生的过程有aDNA自我复制、b转录和c 翻译,其中a、b两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c发生于核糖体上.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住中心法则的内容即可解题,平时需要注意将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7.(1.5分)(2012秋•泰兴市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解答:解:A、①是mRNA,其上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A错误;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后,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C、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所有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C错误;D、①是mRNA,其只有与⑥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要求考生熟记翻译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数字的名称;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识记中心法则的内容,能根据图中信息答题.8.(1.5分)(2014春•衡南县期末)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合成了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A.33,11 B.36,12 C.12,36 D. 11,36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解答:解: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1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链,则该多肽链中含有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条数=11+1=12个.(1)由以上分析可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中,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为12×3=36个.(2)这段肽链由1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且每个氨基酸都需要一个tRNA来转运,则12个氨基酸需要12个tRNA来转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明确氨基酸数目=肽键数+肽链的条数;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能根据氨基酸数目计算DNA中碱基数目.9.(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 B.660 C.990 D.32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本题是关于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计算型题目,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伴保留复制过程,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DNA片段是500对碱基,即1000个碱基组成,G+C=1000﹣1000×34%=660个,G=C=330个;该DNA片段复制2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2=4个,增加了3个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是:330×3=990个.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复制进行的简单计算,对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结果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0.(1.5分)(2014秋•福州校级期末)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D.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B、染色体上含有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生物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正确;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和DNA是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错误;D、DNA、基因随染色体的复制、分离、传递而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D正确.故选:C.点评:对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把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1.(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B.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噬菌体生长和繁殖C.转化的有效性与提取的DNA纯度密切相关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艾弗里的设计思路是将S型菌的物质一一提纯,分别与R型菌混合,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因此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在培养基上生存,B错误;C、S型菌的DNA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转化的有效性与所提取DNA纯度密切相关,C正确;D、只有加入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菌落,由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1.5分)(2012•江苏)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错误;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利用生物结构自身的特点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说服力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强,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故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有些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而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实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3.(1.5分)(2012秋•邹城市期中)如图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A﹣B和K﹣I B.D﹣E和J﹣K C.H﹣I和J﹣K D.D﹣E和K﹣L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受精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有丝分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在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图中染色体加倍的时期有D﹣E、H﹣I、J﹣K,其中,H﹣I是由于受精作用,D﹣E和J﹣K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1.5分)(2014秋•安徽月考)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丁都是初级精母细胞B.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丁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图中甲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表示处于减一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一后期.解答:解:A、甲和丁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的现象,均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B、乙和丙细胞中均发生着丝点分裂,因此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B正确;C、甲、丙、丁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等位基因,因此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而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属时期,难度适中.15.(1.5分)(2014秋•昌平区期末)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一定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该图显示的纯合体形成配子过程,与分离规律实质不符,A错误;B、该图是隐性纯合子形成配子过程,与分离规律不符,B错误;C、该图显示了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等位基因进入了不同配子,显示了分离规律实质,C正确;D、该图显示的是两种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与分离规律实质不符,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分离规律的实质的理解,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是关键.16.(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解:①对母本需要开花前人工去雄,①正确;②对母本需要开花前人工去雄,②错误;③对母本需要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③正确;④去雄后进行人工杂交,④错误;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正确;⑥授粉后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⑥正确;⑦授粉后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⑦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对母本的处理包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等,还需要注意时间,明确去雄应该在自花授粉前,然后再准确判断各选项.17.(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在完全显性的生物个体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解答:解:A、隐性性状的个体(aa)是纯合体,A正确;B、由于显性纯合体的后代必定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所以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Aa),B正确;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可能,因而难以独立确定,C正确;D、后代全为显性,双亲可以为显性纯合体,也可以有一方为显性杂合体(AA×Aa)、或有一方为隐性个体(AA×aa)等,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个体的显隐性关系和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1.5分)(2015春•邯郸期末)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的特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解答:解: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其在自然情况下只能进行自交,因此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仍表现为隐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豌豆的特点,明确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株,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19.(1.5分)(2015春•娄底期末)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解: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B、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并没有提出基因在染色体,B错误;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正确;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特别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解释,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一词,更不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20.(1.5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将豌豆某一性状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②后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分离比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第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及过程是 ( )A .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B .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C .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D .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2、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 .CTTAAG ,切点在C 和T 之间B .CTTAAG ,切点在G 和A 之间C .GAATTC ,切点在G 和A 之间D .CTTAAC ,切点在C 和T 之间3.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 连接酶B.噬菌体、质粒、DNA 连接酶C.限制酶、RNA 连接酶、质粒D.限制酶、DNA 连接酶、质粒4.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 )A .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 .具有标记基因 D .它是环状DNA5.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能相连的一组是 ( )① ②③ 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 .①③⑤⑦B .①④⑥C .①③⑥⑦D .②③⑥⑦7.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T A G G C C A T T A C C G G T A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10.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1.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D.乙肝疫苗12..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 )A.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B.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C.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D.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13.基因治疗是指()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15.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16.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2.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4.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5.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体液免疫、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6.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7.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10.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11.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 B.(2)(3)(5)(7) C.(2)(3)(4)(6) D.(2)(3)(5)(6)12.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 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 D.脱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13.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①萘乙酸②生长素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⑤乙烯.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14.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D.长期营养不良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15.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16.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我国科学家对此的解释为()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7.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1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19.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20.如图显示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液内由胰岛分泌的激素的相对浓度.其中,分别代表健康人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健康人胰岛素的浓度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浓度的曲线是()A.a、b、c B.a、c、b C.b、c、a D.c、a、b21.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22.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23.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B.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2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D.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25.如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26.小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产生了免疫力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27.假设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a=b>d B.a=c>b=d C.c>a>b>d D.a>c>d>b28.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29.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30.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3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32.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33.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34.将长势相同的完整大豆幼苗分成甲~丁四组,并分别做如表处理,一段时间后侧芽生长35.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3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3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39.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40.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只)、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二、简答题(共40分)41.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未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图中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神经元间的突触共有个.(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其原因是.4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2)图中c是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写出三种).(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图中字母).(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6)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43.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和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的影响.同时,种群数量还受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如和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和、和.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4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2)另一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经过图乙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见图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③图丁为温特实验示意图,它证明了.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②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③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④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解答】解:①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①正确;②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进而调控垂体合成促激素的分泌,②正确;③下丘脑是渗透压平衡的调节中枢,另外含有渗透压感受器,③正确;④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正确;⑤下丘脑是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具体表现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皮肤烧伤不会导致人体内体液大量流失,A错误;B、皮肤烧伤不会导致人体缺乏营养物质,A错误;C、皮肤烧伤导致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C错误;D、皮肤及粘膜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受损后,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感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明确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现在三道防线上,其中皮肤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再根据题干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解答】解:A、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A正确;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B正确;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C正确;D、吞噬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一步分化,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细胞的起源及分化过程,明确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属于暂不增殖细胞,一旦受到抗原刺激就会增殖分化,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5.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体液免疫、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为:【解答】解:(1)抗蛇毒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2)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说明蛇毒是抗原.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6.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解答】解:A、乙烯是植物激素,A错误;B、吲哚乙酸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B错误;C、吲哚丁酸也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C错误;D、2,4D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体产生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叫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对于两个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其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因此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解答】解: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A正确;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C错误;D、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抗体的产生、化学本质及基本组成单位,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可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一句话记忆:感尖,弯尖下.【解答】解:根据试题的分析:就胚芽鞘而言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意在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经典实验的理解和运用,难度不大.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2.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4.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5.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体液免疫、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6.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7.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10.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11.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 B.(2)(3)(5)(7) C.(2)(3)(4)(6) D.(2)(3)(5)(6)12.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 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 D.脱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13.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①萘乙酸②生长素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⑤乙烯.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14.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D.长期营养不良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15.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16.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我国科学家对此的解释为()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1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19.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20.如图显示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液内由胰岛分泌的激素的相对浓度.其中,分别代表健康人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健康人胰岛素的浓度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浓度的曲线是()A.a、b、c B.a、c、b C.b、c、a D.c、a、b21.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22.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23.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B.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2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D.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25.如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26.小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产生了免疫力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27.假设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a=b>d B.a=c>b=d C.c>a>b>d D.a>c>d>b28.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29.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30.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3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32.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33.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34.将长势相同的完整大豆幼苗分成甲~丁四组,并分别做如表处理,一段时间后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组别是()编号处理方法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乙组去掉顶芽丙组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丁组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A.甲组和乙组B.甲组和丙组C.甲组和丁组D.乙组和丙组35.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3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3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39.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40.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只)、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标记数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 50 28 22重捕50 10 32 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二、简答题(共40分)41.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未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图中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神经元间的突触共有个.(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其原因是.4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2)图中c是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写出三种).(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图中字母).(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6)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43.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和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的影响.同时,种群数量还受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如和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和、和.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4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2)另一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经过图乙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见图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③图丁为温特实验示意图,它证明了.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②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③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④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解答】解:①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①正确;②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进而调控垂体合成促激素的分泌,②正确;③下丘脑是渗透压平衡的调节中枢,另外含有渗透压感受器,③正确;④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正确;⑤下丘脑是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具体表现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皮肤烧伤不会导致人体内体液大量流失,A错误;B、皮肤烧伤不会导致人体缺乏营养物质,A错误;C、皮肤烧伤导致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C错误;D、皮肤及粘膜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受损后,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感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明确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现在三道防线上,其中皮肤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再根据题干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解答】解:A、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A正确;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B正确;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C正确;D、吞噬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一步分化,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细胞的起源及分化过程,明确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属于暂不增殖细胞,一旦受到抗原刺激就会增殖分化,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5.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体液免疫、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为:【解答】解:(1)抗蛇毒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2)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说明蛇毒是抗原.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6.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解答】解:A、乙烯是植物激素,A错误;B、吲哚乙酸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B错误;C、吲哚丁酸也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C错误;D、2,4D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体产生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叫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对于两个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其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因此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解答】解: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A正确;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C错误;D、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抗体的产生、化学本质及基本组成单位,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可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一句话记忆:感尖,弯尖下.【解答】解:根据试题的分析:就胚芽鞘而言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意在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经典实验的理解和运用,难度不大.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
4.(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对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序列为,产生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产生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
5.(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X酶是()

7.(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
8.(2分)(2014春•鞍山期末)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与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②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致病基因
9.(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中,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10.(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蛛丝的强度和柔韧度得益于蛛丝蛋白的特殊布局,使它产生了一个由坚硬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构成的混合区域.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测出其相应的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
11.(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如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4.(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
15.(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下列各套步骤

18.(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期末)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
21.(2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22.(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殖速度,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图所示).()
23.(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获得克隆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4.(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研究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
25.(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对动物和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
26.(2分)(2010•黄浦区二模)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
28.(2分)(2014春•碑林区校级期末)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B淋巴细
32.(2分)(2001•天津)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
33.(2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关于哺乳动物睾丸内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描述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36.(10分)(2014•海南)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响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引物、模板(A 基因)、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和耐热性的DNA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基因表达载体.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Ca2+处理D,其目的是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吸收重组DNA分子.
37.(10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其核心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于胚功能的胚状体.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它能像种子一样萌发生长,长成植株(如图).(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包埋胚状体的、富含营养的胶质可看作自然种子的哪部分结构?种皮及提供营养的胚乳或子叶.
(3)②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其实质是细胞恢复分裂能力;③表示再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8.(10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具识别作用的凝集原,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抗原.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获得的B淋巴细胞,这种细胞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大量增殖,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A单克隆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