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摘要:在当前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其中,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被广电行业所认可。

本文以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为背景,分析该概念的定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良性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品质和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关键词: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服务质量;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1]。

该制度的意义在于将广电企业的运营和节目制作两个职能分开,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行业创新、提高节目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

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分离开来,由不同的机构或企业负责。

这种模式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制播分离首先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制作和播出通常由同一家机构或企业完成,容易导致垄断和缺乏竞争。

通过制播分离,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各家机构或企业更注重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其次,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可以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

分离节目制作和播出可让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专注于节目制作,加强节目的质量和创新性;而播出机构则可着重于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此外,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由于制作和播出环节的耦合,整个行业缺乏创新和变革[3]。

然而,制播分离可以让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最后,国内外的经验和案例也证明了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

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实现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中国,一些区域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尝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哈艳秋 苏亚萍等内容摘要!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对策经过近十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理念已经随着丰富的实践和不断地探索,越来越成为业界普遍的共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问题。

一、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发展概述总体上说,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萌芽阶段(1986年∀1995年)这一时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广播电视自身的发展和节目市场需求的扩大,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越来越得到认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在全国多数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实行。

但是,当时的#企业化管理∃要受国家预算经济制约,一无外在的市场压力,二也缺乏足够的内在利益动力。

%另外,电视剧作为特殊的节目形态最早走向市场,最早实现了制播分离,进行社会化生产,为电视台提供了优质电视剧的选择。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对广播电视发展格局进行了调整。

这一方针改变了#两级办∃的广播电视发展格局,全国兴起了#办台∃热潮。

截止1994年底,全国共建成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982座、有线电视台1202座、教育电视台942座,总数超过美、俄、日、英、法等11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2606座)。

∋广播电视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单纯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其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因此在这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广开财源,提高效益∃的口号。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探析_李亦仁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探析_李亦仁

业体制需要与市场不断磨合才能走向成熟。而制播分离正是为 和社教类节目,这些节目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和教化作用。特
电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别是我国一直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并且一贯坚持“正
在这种改革思路引导下,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始自身的体制 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旦放开,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改革。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 2003 年 2 月 16 日在该台部门负 至于文艺类、体育类、财经类和科技类节目完全可以放开,让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广播电视集团) (责任编辑:朴晓童)
2006 年第十期 东 南 传 播 2 8
成本难以控制,机构臃肿,运转不畅,人员相对过剩;知识结
㈠如一些地方台将整个频道交给制作公司整体承包包装和
构失衡,管理混乱,不能人尽其才,家长意志、长官意志作风 制作。
还存在;节目运作无序,质量不易提高,各台之间克隆现象严
㈡将一些栏目实行制片人承包,按公司化运作进行制作或
重……电视台背上了越来越重的包袱,就连一些强势媒体也不 交独立公司制作。
27
“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 运作就是将栏目制作整合为节目制作公司,按照社会化生产的
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 要求对节目进行制作、推广和相关开发,真正进行制播分离。
今时今日,“制播分离”这个字眼在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电视产
二、何谓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现有形式
理”。所以,CCTV 的经济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电视剧 回报。
东 南 传 播 2006年第十期 (总第二十六期)
Dபைடு நூலகம்推进创新理论 探索创新实践 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 传学媒术研 究讨

我国媒介生态下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现状及趋势研究

我国媒介生态下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现状及趋势研究

五、结论
总体而言,我国媒介生态下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 面临互联网的冲击和数据挖掘、科技创新等趋势的影响下,制作公司和电视台需 要密切市场变化,适应观众需求,不断寻求合作与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拓 展和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推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持续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加 优质、个性化的视听体验。
我国媒介生态下电视节目制播 分离现状及趋的现状
02
二、电视节目制播分 离的趋势研究
03 三、电视节目制播分 离的关键问题探讨
04 四、解决方案
05 五、结论
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已成为我国媒介生态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和质量提升,还 为社会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我国电视节目制播 分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现 状
1.制作市场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 制作公司开始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共同推动了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竞争 促使电视节目制作更加注重创新和多样性,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2.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在媒介生态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存。一方面,电视台为提升自身 影响力和收视率,不断加大制作投入,提升节目品质;另一方面,电视台之间通 过联合制作、版权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了制作成本,提 高了节目生产效率。
电视台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以吸引目标观众群 体。同时,为保障广告收益,电视台需要广告客户的投放在节目策划与制作中的 比重,确保节目内容和广告投放的协调统一。

电视制片人制度

电视制片人制度

身体要求
特殊标准
身体健康
确因工作特殊需求,经人事部门批准,条件可适当放宽
中心频道负责人 内部关系 台长办公室 总编室 人事办公室 财经办公室 广告部 技术管理办公室 技术制作中心 播出传送中心
部门负责人
外部关系 各地政府机构 各地支持媒体 外脑群体 特邀嘉宾 观众
主 持 人
栏目制片人
记 者
编 导Βιβλιοθήκη 摄 像剧 务- - -
任职要求(基准性要求)

3.电视台栏目制片人岗位说明书
职位名称:制片人 职位编号: 频道名称: 栏目名称: 直接上级职位: 直接上级姓名: 批准人: 职位目的:为了完成电视台整体发展战略的电视栏 目内容制作工作,负责栏目节目生产、管理、经费 使用和人员管理等工作 岗位主要职责(职位的关键活动和要达到的成果)
工作关系图
3.从目标追求
电视台总体战略目标 宣传目标——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公益目标——维护公共视听利益 市场目标——资产增值良性互动
核心业务
岗 位 目 标 分 解 示 意 图
节目制播 栏目制片人岗位目标
收视率 收视份额 栏目影响力 -----

栏目人员管理 栏目经费使用 栏目文化建设 -----
2.电视台内的栏目制片人的定位
1)岗位性质差别上看
电视台
行政管理
节目生产 ---- 制片人
经营开发
技术维护
2.电视台内的栏目制片人的定位

2)从电视台岗位管理的层级来说,栏目是节目最基层的 生产单位,节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细胞” 的“健康与活跃程度”。制片人则是栏目运行的核心人物, 直接管理主持人、编导、记者、摄像等一线节目生产人员, 拥有与节目生产相关部分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需 要受到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约束。与电视台外的 独立制片人相比,所享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范围相对 较小。

浅析电视节目 “制播” 分离

浅析电视节目 “制播” 分离

浅析电视节目“制播” 分离
洪武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近两年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投入,还是制作,都可以说是“又叫好又卖座”,但是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节目并不是浙江卫视自产自销的节目,它的幕后制作团队是在隶属于星空卫视的上海“灿星制作”,也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和播出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机构,不少业界人士把《中国好声音》誉为“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的节目。

【总页数】1页(P87-87)
【作者】洪武
【作者单位】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3
【相关文献】
1.新媒体对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影响 [J], 徐强
2.论制播分离对提升电视节目质量的意义——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J], 王薇琳;
3.新媒体对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影响 [J], 徐强;
4.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思考 [J], 步媛媛
5.新媒体对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影响 [J], 马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播分离下关于经济类节目在质量和关注度的研究》范文

《制播分离下关于经济类节目在质量和关注度的研究》范文

《制播分离下关于经济类节目在质量和关注度的研究》篇一制播分离下经济类节目质量与关注度的研究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播分离制度的逐步实施,电视经济类节目在内容、形式和传播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制播分离制度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也为经济类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研究制播分离下经济类节目的质量和关注度,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制播分离制度概述制播分离是指将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环节分开,制作方负责节目的制作,而播出方则负责节目的播出和推广。

这一制度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使得节目制作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

在经济类节目中,制播分离制度的应用使得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三、经济类节目质量研究(一)节目内容质量在制播分离的制度下,经济类节目的内容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节目制作方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更加注重节目的内容创新和深度。

例如,一些节目通过引入专家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了节目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同时,节目制作方还注重节目的时效性和热点性,及时反映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

(二)节目制作质量在制播分离的制度下,节目制作方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制作方注重节目的视觉效果、音效和剪辑等方面的质量,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制作方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社交媒体等方式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节目。

四、经济类节目关注度研究(一)观众群体特点制播分离下,经济类节目的观众群体更加广泛。

除了传统的经济专业人士外,更多的普通观众也开始关注经济类节目。

这主要得益于节目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得节目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传播渠道和推广方式制播分离为经济类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推广方式。

除了传统的电视媒体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和推广。

同时,播出方还通过与其他媒体合作、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姓名:***学号:*********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院系:艺术文化学院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与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

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

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进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一致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与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完全、顺利。

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

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尽管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进展。

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

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者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与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让电视传媒业真正走进市场,同意市场的考验。

浅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制播分离制度

浅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制播分离制度

浅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制播分离制度作者:王红艳来源:《活力》2016年第03期[关键词]综艺节目;制播分离;电视台;影视公司一、制播分离的定义制播分离,简言之,就是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是分开来的,属于两家集团。

国内现在对于制播分离的定义基本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在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之中将制作和播出完全分离,电视台不负责节目的制作,而将其交于社会公司,电视台只负责节目的购买、宣传、编排和播出。

另外一种看法从这一词汇的源头找依据,认为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来源于英国,是对英文Commission的翻译。

该词原意为“委托制作”,是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就像中国的影视剧制作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由经典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并在该平台播出,进入21世纪,影视公司发展壮大起来,有了独立制作电视剧的能力与成本,目前众多的影视剧制作公司例如灿星制作、海润影视公司、星空传媒等都是目前非常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对于节目与影视剧的制作都具有非常良好的口碑。

而电视台已经逐渐转作幕后,提供播出平台,并为之购买的节目与电视剧进行大力宣传,所以目前电视台的工作基本处于一个平台化的运营,以前电视台又要有行政的管理,还要有一定节目的录制和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削弱了电视台对于节目制作上的力不从心。

二、制播分离的优势制播分离能够引起行业讨论,并形成雨后春笋般状态发展壮大起来,并策划实施了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由灿星制作公司引进《美国好声音》节目制作模式,全程都没有电视台介入,都是公司化运作。

在刚开始的时候,洽谈各个电视台,没有人敢于接洽商谈,也没有广告的投入,灿星制作一度走到了悬崖边缘,在与浙江卫视的谈约中,浙江卫视看到了《中国好声音》的亮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引进这档栏目,灿星制作在承担了节目的制作后又将节目宣传的大旗扛起来,其实灿星也是赌了一把,如果收视率长红,那么后面就是有接踵而至的广告商和后续节目的制作。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研究综述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研究综述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研究综述一制播分离(Commission)的两种范式:1 物质技术上:直播改为录播和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混播形式,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与播出过程的分离。

2 经营机制上:从结构体系和经济机制上把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的运作环节区分开来,实现基础设施播控、节目编排经营、影视产品生产流程的各自独立。

二概念:1 本意: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

2 陆地:电视节目的策划、投(筹)资、制作、审查、购买和播出等各个环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没有任何市场交易以外关系的法人主体分别完成的运作体制。

3 顾宜凡: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以某种形式分离出来的一种市场化导向的节目交易机制。

4 李亦仁:(1)广义:电视节目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自主制作,然后将节目推向市场销售;电视台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节目市场上自由选购节目,供播出用;制作方通过向电视台提供节目来换取广告时间,经营广告时间以赢得利润;电视台负责终审把关和播出。

(2)狭义:电视台内部将节目制作部门独立或相对独立地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自主运作,完成电视台指定节目的生产任务。

5 “制播分离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通过某种节目交易机制,从外部制作机构获得节目,或者将本机构制作的节目分离出去的一种运作体制。

”三核心:宣传权的整合与分解――制作权、覆盖权与播出权三权合一还是三权分立1 改革电视传媒产品的终端形态2 改革电视行业生产产品机制和流程四大事年表:1 1996-2000年,电视业强化管理阶段1996年,“制播分离”概念首次被我国电视行业指出。

2 2001年至今,整体转型阶段2009年,上海文广率先进行制播分离改革2009年,广电总局和央视在福建泉州举办制播分离论坛2009年,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议”五 类型:类型含义 案例 划分依据 电视节目在电视台运作体系中的制作管理方式资源置换型 电视台提供时段,以栏目制片人为核心的内容团队自主招聘、组合栏目制作相关的业务甚至广告经营,为栏目的运营创造人力、物力和制度等多方面条件,自负盈亏中央电视台 《赢在中国》 节目购买型 由节目制作机构投资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策划、确定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制作节目并拥有节目版权。

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分析

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分析

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分析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分析一、制播模式对比(一)美剧制播模式播出季源自美国。

每年5月到9月,昼长夜短,人们晚间户外活动量增加,进入收视淡季。

9月初至次年4月下旬,昼短夜长,人们室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形成收视旺季。

(1)固定的播出时间和片长。

美国商业电视网将周一至周六的2023时、周日1923时作为争取最多观众的黄金时段。

每部剧每天片长是固定的,每周一集.一个播出季25集左右。

每集结构也基本固定,分为序幕、4幕主戏、尾声,每一幕之间是广告时间。

(2)边拍边播的制播分离制度。

一部剧一季通常会拍22~25集,制作方一般会先做出6~9集,播出方一般是先买10集左右,剩下的视播出效果而定,一季播完之后,再看有无必要延伸到下一季。

(3)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模式。

流水线操作一般包括如下环节:主笔设计故事情节一提纲作者编写提纲一对话作者撰写对白一总编辑汇成脚本一制片人和导演作前期筹备一前期拍摄一后期制作一发行播出。

(4)目标观众主导下的高度类型化。

针对目标观众,美国电视剧的分类既严谨又不互相冲突,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欣赏口味。

如美剧有肥皂剧《豪门恩怨》、情景喜剧《老友记》、情节系列剧《X 档案》《迷失》等。

(5)品牌延伸和市场营销。

季播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特点使得播出方和制作方尽量延长播出季数,维持观众的兴趣度,培养固定受众群,以取得长期经营的效益。

例如,美剧《法律与秩序》从1990年开播,至XXXX年已是第17季,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涉案剧。

(二)韩剧制播模式(1)编剧中心制。

韩国目前大约有700 名职业编剧,全都隶属于韩国作家协会。

作家处于制作体系的核心地位,同时编剧与导演相互配合,共同为电视剧的成功努力。

(2)边写边拍边播。

在韩国一般是五部电视剧同时播出,每部电视剧集的播出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半年的时间。

编剧在电视剧开拍时一般只会写好1/3 的剧本,后面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编剧有充足的时间根据收视情况来衔接剧情,决定故事走向。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理念已经随着丰富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成为业界的共识。

本文将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分为五个层级加以论述。

第一层级:以节目为依托的制播分离这个层级是指电视节目的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

其具体运作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外部采购、委托制作、联合制作三种。

外部采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采购电视节目形态版权,然后进行本土化改造;二是社会影视公司独立投资,确定选题并制作节目,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以下统称“电视台”)向其选购节目,双方是单纯的买卖交易关系。

委托制作是指电视台参与投资和选题甄选,委托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节目,电视台独享版权,或与节目制作公司共享版权。

目前委托制作的节目主要是电视剧、综艺、谈话、音乐、体育、生活和益智等意识形态属性偏弱而产业属性较强的节目。

中央电视台较早地进行了以委托制作为主要运作方式的制播分离改革尝试,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体育推广公司、央视动画公司等,在影视剧制作、海外市场推广、体育节目和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动画节目制作等方面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联合制作是指在牢牢把握节目生产链条上游的策划主导权和下游的终审决定权的前提下,实施节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采取社会融资方式的一种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模式。

目前全国许多电视台都采用这种模式,推出了一大批品牌节目和栏目。

第二层级:以内部机构为依托的制播分离这个层级是指电视台内部机构的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

2003年,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开始进行内部机制改革,突破了原有体制,实现了完全的企业化运作。

公司与天津电视台彻底脱钩后,原电视剧制作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取消职级,从原事业身份转为企业身份,实行企业化管理,开始走全面与市场接轨的发展之路。

2009年3月30日,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改制为天津电视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组建了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将吉林电视台所属的影视剧制作和创作机构分离出来,纳入集团公司管理,全省相关影视剧制作机构成为其联合单位。

对制播分离的看法

对制播分离的看法

我们现在真正缺失的,是相应的配套公司, 制作公司跟不上理论的步伐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 业,其前期创意、前期市场培养和制作 成本较高,一旦作出投资制作决策进行 节目生产后,万一市场变化,节目前期 投入成本难以得到回报,这就使得节目 制作企业往往采取保守态度,这也是当 前民营制作公司倾向于低风险的音乐影 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 湖南卫视——相对而 言的成功者
• 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制播分离, 在改革的实践中却未得到一以贯之的重 视与执行。
• 民众普遍认为,第一轮制播分离‘雷声 大,雨点小’,但是未能有实质性的制 播分离或分立,台内制播合一的现象仍 是常态。
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
• 政策规制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政策风险 • 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数量 和实力 • 电视传媒的管理体制问题
• 目前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在制播分离上的 切入点主要是制度方面和电视媒体方面, 而我觉得,社会上的制作公司在制播分 离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 制度 • 体制
因此:
• 要想真正进行制播分离,应尽快尽快完 善相关规章制度,扶持制作公司的建立 和发展,从节目制作的源头开始抓起。
• 数量上——我国目前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机构近90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00余家, 要满足全国近2200家电视频道的节目需求, 难度很大。频道节目资源需求与产出严重 失衡。 • 素质上——多数公司资金、设备有限,人 员素质不高,制作的节目品种十分单调, 几乎都是风花雪月的娱乐片和粗制滥造的 电视剧。那些投资风险大、利润回报周期 长的专题片、教育教学类节目乏人问津。
对制播分离的看法
• 播分离在我国的未来
• 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主要 指英国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 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的委托 制片制度,并从法律上对这一制度予以 确认和保障。从实施效果看, 播送独立 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使电视公司降 低了成本, 并增加了节目的多样性。

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现状浅析和发展前瞻

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现状浅析和发展前瞻

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现状浅析和发展前瞻主题词:制播分离、制播制度、公司资质、电视网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抗非典报道,特别是央视新闻频道5月1日开播,这一系列的事件,业界和学界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中国新闻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改革,而另一个被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彻底进行制播分离改革的消息却被淹没和冷落了:从年初开始,CCTV以10个栏目为试点,栏目自负盈亏,央视不给一分制作费,只给出一定的栏目播出时间和广告段,让栏目与广告公司合作,通过广告筹措实现栏目运营。

无论如何,内地电视界,这几年在制播改革的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始结出硕果。

本文将聚焦、描述和分析中国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的现状,探究改革前行中的问题,并以此来预测未来走向。

因为电视剧作为特殊电视节目形态在制播道路上已经先行一步基本走入了社会化、市场化的正途,因此,本文电视节目的范畴仅指日常的栏目化的电视节目。

一、制播分离与制播制度改革1、关于制播分离,有这几种不同的定义:“目前电视业制播体制正在启动所谓制播分离制,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

”⑴;民营电视公司的代表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这样理解:“可能有些节目需要电视台来控制和制作,但大多数节目会倾向于制作公司来做”⑵;“从我国国情出发,电视领域的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掌握宣传权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性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我们可以理解为…节目制作和来源的多样化”⑶。

制播分离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舶来品而被运用着。

委托制作和商业购买是制播分离的两种主要形式。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1982年,随着英国第四频道的出现,委托制片制度开始建立。

电视公司使用独立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增加节目的多样性。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模式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制作公司在外包节目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在中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及措施,并为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制播分离民营制作公司外包节目节目形态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的,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美英包括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播分离的节目模式上起步较早,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

中国对于制播分离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晚,但却一直是停留在计划层面,真正实施的并不多。

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考察来分析中国制播分离的现状,重点在于探讨中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及出路。

一.国外广播电视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在美国,由于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广播电视在其发展伊始便建立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由于广播电视性质的私有化,加之市场化浪潮加快,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发展便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

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有三类:电视网(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包括卫星频道传送网)节目,辛迪加(即节目销售和发行公司)节目和地方制作的节目。

其中地方制作的和广播电视网播过的节目都可能进入辛迪加。

活跃在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起枢纽与核心作用的,是电视节目辛迪加。

由于美国电视私有商营的性质,除了新闻节目实行制播合一外,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基本实行都是制播分离。

如迪斯尼公司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迪斯尼乐园就是直播分离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维迪斯尼公司带来了相关的商业链条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制播分离是做的相当好的,值得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去思考和借鉴。

而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性质,因此英国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明显表现出公共服务的特征,由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所有的费用,而作为制作商不承担制作节目的成本风险,但也不享受节目播出后的高额收益。

分离或是“分制”——对广电制播分离改革的思考

分离或是“分制”——对广电制播分离改革的思考
选择 。
关键词: 广电传媒事业; 制播分离; 发展现状 ; 必要性
2进行制播分 离改革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 。 我国广播传媒事业的采取“ 制播合一” 的管理模式 , 那么为什 么要进行制播分离 的改革 , 其必要性主要在于 : 即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管理至于一个体制之下 , 是自 产自销似得的 2 . 1广播传媒事业的制播分离是增强我 国文化传媒产业之实力 运行机制。由于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 使整个广电传媒事业的运营 效率低下 , 缺乏创造性与活力, 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快速 的必然要求 。我 国作为一个崛起的新兴大国 , 已经成为全球第 二大 经济体, 其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上举足轻重。但在文化 发展之需要 。 1广电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现状 传媒事业上 , 我国的实力依然匮乏, 话语权薄弱。 这也就造成了这样 即发生在我国的很多事件 , 新闻的话语权却无法由我们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制播分离改革被提出到现在 , 已经过去了 个现象, 自己 评说。往往西方媒体的报道决定了国际舆论的导向, 同时也深 差不多 2 O 多年 。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时段 : 1 . 1形成时期 。二十世 纪九 十年代是改革的形成 时期 。当时随 刻影响着我国国内的舆论走向。因此, 要着力的加强我国文化传媒 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广播传媒事业取得 了长 足的进步 , 其 产业之实力 , 宴能够在国内占据主导, 牢固掌握国内的舆论话语权。 政治性和竞技性 的双重属性越来越得 到社会 的认 可。在 1 9 9 9 年召 在国际上也应当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 当新闻出现的时候能够发 开的“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座谈会” , 国家广电总局对于制播 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声音。 广播传媒事业的制播分离就是在这样 分离和具体 的分离方案进行 了讨论。 这一时期的改革 主要呈现三个 的一个重荽使命的要求下, 对于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传媒产业之实力 特点: 第一是管理体制上虽然放松了对广播传媒事业所涉及到的新 所提供的一种发展途径, 其 目的就是

制播分离省级及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深度剖析

制播分离省级及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深度剖析

制播分离省级及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深度剖析近年来,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制播分离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电视台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

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在选择是否实施制播分离时,必须权衡其中的利弊。

本文旨在深度剖析制播分离对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思考该改革对电视台行业的影响。

一、制播分离的优势1. 提升节目质量制播分离可以使制作团队专注于节目制作,从而提升节目质量。

传统电视台通常负责节目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这往往导致制作团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分散,影响了节目的创意和制作品质。

而通过制播分离,制作团队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专注于创作,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满意度。

2. 增加竞争力制播分离使电视台在内容生产环节更具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制作公司合作,电视台可以获得更丰富多样的优质内容,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制播分离也为投资方和制作方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资本与创意的有效结合,推动了电视台行业的发展。

3. 加强专业化水平制播分离可以促进电视台内部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播出和制作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制播分离后,电视台可以聘请更具专业经验的制片人、导演等人才进行节目制作,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节目内容。

二、制播分离的劣势1. 资金压力增加制播分离可能会增加电视台的资金压力。

在传统模式下,电视台通过节目的播出获得广告收入,从而维持运营和生产节目的资金来源。

而制播分离后,电视台需要与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并支付制作费用,这将增加电视台的财务负担。

如果电视台的财务状况不佳,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2. 人才流失风险制播分离可能导致电视台人才的流失。

一些专业的制作人员在制播分离后可能会选择离开电视台,选择更具发展空间和报酬的制作公司。

这将导致电视台人才储备的流失,对电视台的运营和节目制作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模式探析

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模式探析

步伐 , 实现与 国际社会 的接轨 。 基 于此 , 文章在 简要论述“ 制播 分 离” 基本概念 的基础上 , 深入探 讨 了当前几种典型的“ 制播分 离’ ’ 模式 ,
并据 此提 出了相 关的发展 建议 , 由此 深化我们 对于“ 制播分 离” 制度 内涵的认 识 , 并顺 利地推进此项制度 的实施 , 实现 预期的 电视改革
式。
3 . 电视 台成立影视公 司式 的制播分离模式
离” 的背 景不一 样 , 但最终 目的都是 为 了能够引入 民间力 量 , 提
高影视节 目的制作质量 , 由此增 强媒 介竞争力。
二、 “ 制播分离” 的 基本 模式
在 国家政 策的号召下 ,制播 分离 已成 为我 国电视 节 目运 营

“ 制播分离” 的 核 心 内涵
制播 分离最早起源于英 国 ,是指 电视播 出机构将 除 了新 闻 类节 目以及涉及到新 闻内容的社会 、文 化生活类 等发 挥思想导 向作用 的节 目由电视 台 自己进 行采编 、 制作和播 出以外 , 其它部 分的 电视 节 目则放手 由社会力 量制作 ,随后 由电视 台负责进行 审核和购买 , 并进行播 出 。这种方式 既能够减轻 电视 台 的负担 ,
目标 。
关键词 : 电视 节 目; 制播分 离; 基本莫斯
近年来 , 一方面随着我 国媒 介产业改革 的不断深 化 , 越来 越 多的国际大型传媒集 团 、 影视公 司开始进入 内地 , 由此极大地 加
高 电视频道 的节 目质量 , 提升其媒体价值 , 最 终实现 电视 频道 的
所有方 、 运营商 、 广告主 以及社会 大众的共赢 局面 。比如 比如 中 央 电视 台的电视剧 频道 、北京 电视 台的生活频 道以及上 海卫视 场效果 。 2 . 栏 目承包下 的制播分离模式 栏 目承包作 为制播分离模 式 中的一种 ,主要是通 过公开招 标制 片人来 “ 承包 ” 电视 台所 需节 目( 主要是栏 目) 的制作 任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电视体制的改革,电视节目制作人制与制播分离这两种体制的产生与发展成为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重点。

本文在对制片人制和制播分离的含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生背景、管理机制的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在此层面的各自特色,并由此探讨了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在新闻杂志类、及选秀类四类电视节目中的适宜性。

关键词:制片人制制播分离对比研究前言我国的第一批电视制作人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93年,上海出现了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盈亏的东方电视台,接着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以栏目承包制的形式公开亮相,使得制片人制得到发展。

2009年10月21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的召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标志着上海广电整体率先实施了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当《中国娱乐报道》、《娱乐星天地》等节目在制播分离上成功尝试之后,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尝试使用制播分离模式,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有哪些区别,什么样的节目适合何种制片方式,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直播分离的含义1.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含义所谓制片人制,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节目制作经营制度。

从目前电视台资金筹集方面来看,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费基本上都是从所在电视台领取全部和大部分,因而只能称得上是准制片人制度。

1.2制播分离的含义“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从字面翻译应该是“委托制作”。

最早的制播分离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我国电视媒介的运作有两个重要环节,即制作和播出,将电视制作部门与电视播出部门剥离,就是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的途径有两种: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制作和在电视台内部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使节目制作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管理。

2.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制播分离是伴随着制片人制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随着我国电视体制的改革,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已经成为电视界谈论的焦点话题,对于他们的研究报道也层出不穷。

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解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

2.1从产生背景对比2.1.1产生的社会环境对比当电视台从吃财政饭到实行自收自支以后,电视作为一种产业,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电视播出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毫无疑问地突出其明晰的商品属性。

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电视台从西方引进了一种名叫制片人制的新的电视运作机制。

由于制片人制的出现,直接触动了中国电视体制的改革,从而导致了制播分离模式的产生。

[1]2.1.2产生的目的对比电视业之所以从西方引进制片人制,是为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优化生产资源、整合电视生产要素、提高电视生产力、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寻找最佳运作经营方式,是电视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电视制片人制便应运而生。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单一的制片人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展现在电视台领导的眼中。

为了扭转制片人制所导致的人员效率低下、节目质量下降、大量在编人员成本过高、相互缺乏交流而造成的题材和内容的重复以及思想僵化、眼界狭隘的等问题,电视体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制播分离开始在电视台内大量运用。

2.2从管理机制对比2.2.1节目所有权的对比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所拥有的权利不同。

从所拥有的权利来看,由于制片人归电视台上级领导管理,所以可以随意支配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和财务,因此它拥有经费开支权、人员使用权和节目统筹权。

而制播分离由于不受电视台的统一管理,在人员的使用、经费的预算上都会有所顾虑。

2.2.2节目管理权的对比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有相同的统筹管理权。

由于电视节目是集体创造的产物,所以在统筹管理方面,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是相同的。

不管是从宣传管理、人事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措施,如若管理散漫,则会伤害到集体的利益,不仅有损电视台或者节目制作公司的形象,也会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

3.从两种不同节目类型探讨两种制度的适宜性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各有其优点和长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适合用制片人制进行制作,也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实行制播分离制度。

下面将以几个电视节目为例,探讨在现有体制下两种制度的适宜性。

3.1新闻杂志类节目新闻杂志类节目无疑是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产物。

当《东方时空》自命为“电视新闻杂志”时,无疑昭示了电视新闻业一个新天地的开辟。

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无论何时都应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宣扬党的精神。

特别是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选择怎样的模式进行节目的制作,成为了重中之重。

1993年5月1日7点59分,首播的《东方时空》结束时,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在中国新闻性电视栏目首次使用了制片人的称谓。

从此,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节目管理机制制片人制产生了。

这种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人财物责权利等几个方面对电视人进行重新定位,大大激活了电视业的市场竞争力。

制片人制的实施,不仅调动了电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使本来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东方时空》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组内大多数人员为电视台内部人员,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配置由总制片人统一负责管理。

从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到2009年8月3日的第三次改版,《东方时空》从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用直播方式播出新闻、资讯、专题外,还推出了其独有的周末版节目,使《东方时空》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

《东方时空》的这三次改版,充分显示出了制片人制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关键作用。

从节目时长的改动,到节目板块的调整,都需要制片人的最后决定。

制片人在台内选择节目的策划人员和编辑人员,台外负责联系各电视台相关联络员,在需要现场连线时要确保外景主持人能圆满完成连线任务。

制片人作为节目的第一责任人,从节目的选题、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到后期的拍摄、制作、审片,制片人都必须层层把关,这就要求制片人对每个记者、编导乃至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充分调动摄制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而东方时空的收拾额度,由1993年的55%变成了2009年的62%,这一结果表示,制片人制对于新闻杂志类节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时空》从1993年首播,2000年第一次改版到2009年第三次改版的电视平均收视份额如下图(图1)显示:(图1)1998年—2009年《东方时空》收视份额调查表3.2选秀类节目选秀类节目分很多种,有娱乐类的选秀节目,也有立志创业类的选秀节目。

《赢在中国》就是制播分离的一种成功尝试。

《赢在中国》栏目组共计不到40人,其中有很多员工都有过在央视工作的经历,但是又在央视的用人体制之外,并没有同央视签订用工合同。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仍在在为央视工作,但是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他们并不属于央视的正式员工。

《赢在中国》栏目除了电视栏目应有的编导、摄像、制作、策划、责编之外,还设有项目管理组(3人)、平面媒介组(5人),网络组(2人),行政组(1人)、财务组(1人)。

这样的人员设置,一方面易于栏目的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栏目的质量。

[2]《赢在中国》设置的项目管理组,在央视的其他栏目组里面是不存在的。

由于节目的制作经费需要自己筹备,而节目的大部分经费优势来源于广告费用,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组负责与广告代理机构共同招商。

由于广告招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就使得项目管理组与广告商之间互动良好,也可以减轻其他小组的工作任务,有助于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准与质量。

《赢在中国》虽然采取制播分离,也同样存在着制片人。

制片人根据现有制播分离体制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调动组内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激励机制,激励组内人员的创作激情,这样大大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商品意识和成本风险意识。

通过制播分离的运行模式,制片人有效地配置了栏目资源、频道资源,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可手杂续发展。

由下图(图2)可以看出,《赢在中国》栏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图2)《赢在中国》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表4.结论从90年代初实行制片人制开始,到后来制播分离体制的出现,全国各级电视台已经开始普遍实行制片人制和制播分离制度。

从最早实行制片人制的《东方时空》到制播分离完美案例的《赢在中国》,这些节目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受众并深受受众喜爱。

虽然这之中有新《劳动合同法》的续订和电视体制的改革,尽管新出现的运作体制与旧的管理机制不太协调,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体制来看,多数的电视台依旧使用原有的制片人制,制播分离并没有彻底得到运用。

可是这并不代表制播分离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实习制播分离。

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制播分离将会与制片人制一样,成为一个完善的制作播出体制,使制播分离在电视节目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参考文献:[1]刁崇敬,盖爱玲.《从制片人制到制播分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8期:67~68页[2]黎斌,李怀亮.《电视电视媒体运营管理实务》[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93~97页[3]邢建毅.《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年[4]邢建毅,蒋淑媛.《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年4期[5]王太华.《新一轮广电改革背景下对电视制播分离的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5期[6]张海涛.《对中国电视业改革与转型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2期[7]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0月[8]周宁.《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刍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4月[9]刘辉.《制片人制运作规律探析》[J].青年记者,2009年11月[10]王建平.《浅谈制片人制的利与弊》[J].新闻知识,2008年10月[11]夏伟荣.《栏目制片人制——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J].新闻大学,1997年[12]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0月[13]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14]吕正彪,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5]刘桂林,陈万利,刘斌.《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6]梁小山主编.《电视节目制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