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一)关于体育课:家长不赞同孩子天天都有体育
课,并且认为体育课不应该有家庭作业。这反映 出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要性重视不够。有这种想法 ,主要与过去的学生的成长长期处在应试教育中 ,严重影响着父母这一代人的思想。即便是现在 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全面开展,但在家长心中体育 还是不能和其他文化课一样被重视。 • (二)关于课外活动:
• 学校体育至今还受着“读书做官”、“重文轻武 ”陈腐观念的影响。有报道“多年来,在我们的 教育中,智育就象正在走红的名角,……而体育 ,虽明明白白地写进了教育方针,却很难堂堂正 正地坐上正位。在一些中学,写在课表上的体育 课实际上是可以随意占用的文化补习课。”这种 社会弊端严重影响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实施,也 影响学校休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当今在教育界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把这 一讨论引入学校体育领域,从指导思想上澄清学 校体育应有的地位
。
• 民主德国体育课除了平时考查、学期或学 年的考试外,在10年级或12年级学习结束 时,要进行总测验,不及格者不准毕业。 • 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体育课成绩用1一6分 评定,1分最高。他们定出社会标堆(即我们 说的考核标准),将学生的测验成绩与社会 标准相比较,得出成绩的分数,然后再根 据个人进步(或退步)的幅度,予以调整(提 高或降低)个人的成绩,用下面公式计算:分 数=社会标准土1(进步减,退步加)。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按每十年折算,各项形 态指标均有较大增长,但同时存在许多不 足,身体素质提高不明显,有些指标下降 ,形态呈“豆芽型”趋势,营养不足且常 见病突出.与日本学生的形态发育比较,我 们指标绝大部分较低。这既与我国学校体 育卫生保健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有关,也 与一部分体育工作者片面理解指导思想, 。
小学 为了安全怕受伤,上安全体育课。初中 为了安全怕受伤,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上应试 体育课。高中 为了安全不受伤不出事,为了应 对高考,一切都要让路,学生自由自在上体育 课。到了大学,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考试学分 没有以往那么重要,六十分万岁。 •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 学业负担过重,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 学习时间过长,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则严重 不足, 对孩子身体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模式
P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浅析我 国高校体育教学 中终身体育教育模式
口 王晓涛 ( 四川 民族学院体育 系 I  ̄ l J I 』康定 6 2 6 0 0 1 )
摘要 : 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促进大 学生 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 培养和发展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 进一步培养 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水 平, 为大 学生能终 身体育打 下坚实的基础 , 最终使 大学生能在 体育方面受益终身。为实现 上述教育 目标 , 笔者在本 文中单就在 具体的体 育教 学过程 中如何 实施 终身体 育教 育模 式而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和 建议 , 以供广 大同仁们探讨 , 以求大家能共 同进 步。 关键词 : 大学体育 基础 终身体育 受益终身 体育意识
3 、 大 学体 育教 育对 于推广和 实施终身体育 的具体办法
与时俱进 , 使体育教 育得到更新 。 首先 , 要使 体育教育 得到更 新, 体育 老师就要形成终 身体育 的意 识 , 使 自己的知识 得到更 新 ,
2 、 大学体育教育为能够 实施终身体育打下重要 的坚 实的基础 使 自己的知识结构 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地更新 ,使 自己的教学重
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 大学体 育老师就必须要努 力于以下 几个 方面。 界建立广泛联 系 , 促进学 生终 身体育锻炼意识 的形成 , 促进学校 体 为大学生打下扎实 的 、 多样化 的实 践基础。 给大学生打下扎实 育 和社会体育构建成最佳 的连接 。
的多样化实践基础 的最 有效的办法就是 ,与大学生的基础和专业
一
生打下 坚实 的基 础 。 另外 , 学校 教育时期又是人 的一生 中受到系 拥有相 当扎实 的体育基 础理论知识 样体育老师 才能有效地做到够言传 身教 , 使 统教 育时间最长且时间又最 能保证 的时期 。 还有 , 大学体育教育有 专业知识功底 。 效培养和 提高 了大学生 进行终身体 育 的能力和适 应环境 的能力 , 自己成为一名合格 的体 育文化的传播者 。 从实践上也证 明了 , 老 师 并有效促使他 们意识到 大学 体育教育并不是他们进行体 育实践和 的知识 越丰富 、 知识涉猎 面越宽 , 其教学 效率就 越高 。 其教 学效果 身体教育 整个 过程 的终结期 ,而是为他们进行终身体 育运动打基 也就越显著 。 础 的阶段 , 也是 整个终身体 育其 中的一 个环节 . 在 这一时期 . 使他 们在认识 大学体育方 面得 到更深层次 的提升 ,使 之能够成为科学 有效地指导他们实施 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体育教育思想理念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一、快乐体育的目标和内容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
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
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矗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
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
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特点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二者相结合。
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
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
4、在教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5、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快乐体育的依据和实践意义快乐体育在教育论上,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
(马克思语)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觉、主动为前提才可能取得成效。
新时期高校体育中应注重三种“教育理念”的结合
新时期高校体育中应注重三种“教育理念”的结合【摘要】通过分析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阐述三种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在高校体育中,要以健康体育为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身体健康、素质全面,而且可以得到一种享用终身的体育锻炼方法,保障身心的长期健康。
【关键词】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高校体育1 研究目的在高校体育进入新世纪时,回顾高校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巴甫洛夫学说为自然科学基础,以凯洛夫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主张体育的统一性——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制度,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国家管理和领导机关,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却忽视了个人的创造力与体育能力的发展。
新时期,社会的法制和供给经营制度的改革明确地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关键性问题,此前还提出过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理念。
近年来不少学者往往只从某一侧面来研究体育教学,而不是把健康教育、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三种理念结合运用于体育教学,特别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没有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体育教学。
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三种理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找准教学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获取相关的信息。
2.2 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有益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3.1 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3.1.1 健康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健康体育是人类在社会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矛盾冲突中逐步认识的新概念。
既不是简单的在健康中加入体育或在体育中加入健康,也不是简单的健康体育化或体育健康化。
健康体育相对体育而言,指那些能够促进健康发展的体育;相对健康而言,指那些提高体育能够增强的健康。
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多元化发展
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多元化发展作者:王昌福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9期近几年教育界开始了“实证引导实践”的教育课程改革运动,即以学生的学习收益为中心,把教育理论和教育现实联接起来,把专家经验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联接起来,把课程设置与科学实验联接起来,把课程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动机与经验联接起来,高度重视课程的现实可行性和学习有效性。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单一模式逐渐发展为多元化,改变传统大学体育课程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促进了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等方面重大改革,形成了高校课程多元化发展的新纪元。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课程改革紧紧围绕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即培养知识、能力及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因此国家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发展的新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新目标,这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涌现多种多样的发展理念和学术观点,特别是那些改革力度大的知名学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纷纷设计出多种结构和多元化的体育课程。
这种体育课程模式与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是相同的。
基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依靠专家的主观判断编撰课程,这些课程反应了专家的经验,但往往无法确保课程的现实有效性。
具体而言,集中在以下几个“不确定性”问题上,传统体育课程是否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能;学生的三基究竟能提高到什么程度;传统体育课程是否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传统体育课程是否能在各种不同教学环境中持续有效;传统体育课程是否合理分布和使用教师的精力。
目前,吉林省高校根据高等教育课程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改革与实践相结合,即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彰显北方特色和民族体育传统,对大學体育课程作出新的改革和发展。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摘要: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育价值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育中的基本问题。
在新时期,正确认识与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体育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一特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成为新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当前,随着各国间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国际间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这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学范畴,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的各种决策、判断与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育价值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育中的基本问题。
因此,在新时期,正确认识与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1 传统的科学主义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近代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发生之际,科学教育在高校体育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在课程编制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以及考评标准统一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被公式化和程序化,牢牢的遵守着“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巩固练习—强化练习”这一模式。
生硬、死板的“规则”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堂仅仅是用来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产品”的生产车间。
在这一价值取向下的高校体育教育,过分注重对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术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科学主义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2 单纯的人文主义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相对,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对人的个性的关怀,主张教育应该尊重人的天性,注重对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体育改革计划。
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新《纲要》增加了课程指导、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学生主体观、大课程观等内容。
宏观上看,目前各校推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谁》,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协同机能形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是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激励他们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体上,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正朝着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1.1应试教育依旧根深蒂固应试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
学校体育受传统教学思路的误导,重视文化课成绩,忽视甚至不鼓励体育课现象严重。
传统学校体育总是片面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和掌握,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造成学生普遍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不强,肥胖等诸多问题。
1.2体育教学内容过分单调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注意体育项目枝术内容的选择和指导,一切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心,客观上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弱化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教学内容太过单调,对学生进行过早的专项化教学,使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被割裂分解,独立于相对单一的专项运动之中。
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非常活跃的时期,早期专项化的选择不一定就适合学生今后运动的发展。
1.3脱离体育教育的本质体育教育的本质是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健康的体育运动方法,培养学生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
而现今许多学校教育,则是从应付考试或竞技成绩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分数服务,不惜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临时集训、超量负荷、考前突击等手段层出不穷。
虽然短时间内或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但就长期而言,显然脱离了体育教育的内涵,由此引发的伤病可能会困扰学生的一生。
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推动高校体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 笔者认 为当 前高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探索新体制 和新机制 、 建立 和完善一套 与新时期 高校群 众体 育工作 相适应 的
新体制 和新机制是搞好群众体育 , 特别 是由办群众体育 向管 群众体育转 变的重要条件 , 者认为 , 笔 这个 新体 制和机 制应
论计算机教学的创新
2 树立全 面的体育 观 、
深化体 育课程改革 , 建 以学 生为 主体 , 构 以增 进其身 心 健康为核心 的教学 内容新体 系。新体 系应既含有人 体健康 、 科学健 身 、 传统 养生 、 运动文 化等 理论 知识 , 应含 有技 能 也
性、 竞技性 、 娱乐性 、 保健性等 内容。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 , 引
1 4
JAOYU l YAN I JU
() 2 变被动练为 自主练 。要实现体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 , 体
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 创造性 , 让学生学会 自主练习。 它要求教师由重视说教 向导学 或导练转变 , 由重视体育课 堂教学向重视课前准备转变 。 () 3 变重视共性 为重视个性 。新世纪的体育教学 , 既要重
3 积 累新经验 、Fra bibliotek用经验来推动工作是 很重要的工作方法 。在尊重 、 保持 和发展 自己个性特色 的前提下 , 应不断开辟多种形 式的相互
交流 、 相互学习 , 相互贡献的新 路。 四、 体育教学创新
方面, 任何课程包括 高校 体育都是以教材为 中介 。所
以, 改革体育课程体 系首先要改 革教材 , 要适合 时代 要求 , 同
导学生进行符合健康要求的学 习和生活行为 。
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的标准,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求。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了解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领导才能。
4.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的提升。
课程内容1. 基础体育知识: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包括体育运动规则、运动安全知识和体育运动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 健康生活方式:学生应该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饮食平衡、适度运动、良好的休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3. 基本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和接球等。
4. 体育运动技巧的提升:学生应该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提高自己在某一或多个体育运动项目上的运动技巧。
5. 团队合作与沟通:学生应该通过参与团体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估方法1. 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通过身体素质测试评估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发展。
2. 学生的运动技能评估:通过运动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技能上的水平。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评估: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的评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和小组合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强调实践和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结论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估方法,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一
统工程 ,需要教师 、学生 、学校三者齐心协力 、共 同完成 。
参考 文献 … 1 罗桂 生. 高校辅 导员工作视野 下师生关 系危机 与重塑
Ⅱ 】 _ 前 沿, 2 0 1 2 ( 2 1 ) .
f 2 ] 严玲玲 . 浅析 高校 辅导 员的多重角 色与新型 师生关 系 Ⅱ ] . 广 州职 业教 育论 坛, 2 0 1 2 ( 6 ) . 【 3 1余莉, 龙丽娟 , 何玲 玲. 高职教 育合作 学 习 中新型 师生 关 系的构建Ⅱ 】 . 十堰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1 2 ( 3 ) . 【 4 ] 况永 贤. 论 高校新型师 生关 系的构建 U ] . 科教文汇( 中旬
科教论坛
青年与社会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新三维健康观( 身体 、 心理 、 社会 ) 的提出 , 健康第一 ” “ 的体育教育理 念逐 步取代 “ 技能 教育 ” “ 质教育 ” 、体 、 “ 快乐体育” 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 2 设置 了多元 化体育课 程 目标 。教育 部 2 0 、 02年 8
要传授知识 , 还要 创造知识、 生产 知识、 物化知 识 , 已 它
银([1 1作者简 ] 零 1 1 )女, 9 7 晟(9 一 , 湖南株洲人, 南工业大学体育 7 湖 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体育运动与训练; 珍 陈
.
一
)女 , , 湖南湘乡人 , 中南大学体育部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体育运 动与训练。
,.
---—
—
1 8 ・— 0 ・ - —
一
的窠 臼, 适应 了当今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
3 建立 了体育 教学模 式 和选课 制度 。 自 20 、 0 3年
、
高 校 体 育 教 育 改 革取 得 的成 果 与存 在 的 问题
教育部颁布 的《 国普通 高等学 校体 育课程教 学指导 全 纲要》 在全 国各普通高校全面施行起 , 为了使 高校学生 通过体育课养成 自觉参 与身体锻 炼 的习惯 , 提高 体育
用, 以教学 的 目标为 核心 的基本 观点 和认识 。它从体 育 的角度反映了特 定时期社 会对高校体育 教学培养人
自身意愿 、 体能等 因素 , 择一项 作为 主修项 目, 选 其余 作为辅修项 目。 …
才的要求 。近年来 , 随着体 育教育 改革 的稳 步推进 和
[ 收稿 日 】 2 1 — 6 I 期 00 0 一 1
[ 中图分类号] C 0 8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5 5 ( 0 0 0 0 0 0 6 1— 44 2 1 )4— 18— 4
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的建议。
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对于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运动规则、基本技能和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2. 健康体育: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和运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体育技能训练: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技能训练和竞技能力培养。
4. 体育游戏与娱乐:包括各类体育游戏和娱乐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技意识。
5. 体育赛事与比赛:包括组织和参与各类体育赛事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比赛精神。
评价与考核1.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参与度和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考试评价:适当设置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内容,以衡量学生的研究成果。
3. 项目评价:通过参与体育赛事和比赛,评价学生在实际运动中的表现和能力。
实施与推广1. 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学资源和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 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4. 加强与社会体育组织和俱乐部的合作,拓宽学生的体育参与渠道。
以上是对新时代2023年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的简要建议,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高我国体育教育水平。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实施。
中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传承和演变
赖学校体育 事业发展所取得 的成就 , 体育事业发展遭到严重 摧残。 校体 育思 想又被重新提起 , 代表人物有 毛振明 、 胡小明 、 刘 绍曾 、 单
3 、 畸 形发 展 时期 5 、 科 学发 展 时期
所谓科学发展时期就是 2 O 世纪 9 O 年代中期以来 ,我 国现存体 育思想科学体系形成时期 , 这一时期的体育思想非常活跃 , 奥运争光 计划 、 全面健身计划 、 体育改革计划 、 体育法制化 、 体育产业化 等等思 “ 健康第 一” 的体育 思想最初 提 出者是 毛泽东 , 主要是 针对学
2 、 奠定 发 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
社会 后 , 国 民身体 素质下降 , 加上 日本体 育课程 是兵式操 训练 , 机
械被动 . 快乐体育思想 迎合 终身体育需要 发展起来 。 快 乐体育思想
主要是受 到 日本的影响 , 也包含着对我 国以往 枯燥体育 奠定发展时期分位两个 阶段 , 前一个 阶段是 中小学学校体育的 引入我 国 , 初步探索时期 . 这个 阶段主要是建 立在对 旧中国学校体育和西方学 教学 的反思。快乐体育思想 主要就是指学校体育要 以学生的身体 校体育批判 的基础上 . 按 照苏联模式来发 展学校体育 的 . 对于应该 发展 为基础 , 通过 组织教学 , 让 学生快乐运动 , 促进身心发展 , 它在
健 身 休 闲
Fi t n es s And L ei s u r e
中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 的传承和演变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认真休闲能力培养——对新时期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理论思考
势 ,休 闲体 育 早 成 为 靓 丽 的校 园文 化 景 观 ,各 种 形 式 的体 育 休 闲 活动 应 运 而 生 。在 国 家体 育 方 针 的 指 引 下 ,校 园 阳光 体
育运 动也 成 为 高 校 体 育 “ 定 ” 的主 体 。 但关 于高 校 阳光 体 法 育运 动 和休 闲体 育 的 研 究还 不 成 熟 ,尤 其 是关 于高 校 阳光 体 育 运 动 和学 生 “ 真 休 闲 ”关 系 的研 究 更 是 鲜 见 .所 以 .在 认 新 的 历史 时期 和 社 会 发 展 背 景下 深 入 了解 二 者 之 间 的联 系并 加 以 合理 利 用 ,使 之 协 调 高 校体 育 的各 种 体 育 思想 观念 对 校
高校 “ 阳光 体 育 运 动 ” 是 国 家教 育 部 、 国家 体 育 局 和共 青 团 中 央 在 《 生 体 质 健 康 标 准 》基 础 上 根 据 我 国 学 校 体 育 学
具 特 色 的 “ 真 休 闲体 育 ” 认 ,要 求 学 生 在 休 闲 时 段 以 休 闲心
态 参 加 自己 感 兴 趣 的体 育 运 动 ,并 将 其 作 为 一 种 强 烈 爱 好 。 有 计 划 、有 步 骤 、习惯 性 地 长 期 参 与并 乐在 其 中 ,长 期 保 持 脑 力 和 体 力 活 动 的平 衡 。
与 实施 要靠 学 校 、社 会 和 家长 等各 方 面 的 共 同 努 力 。而 且 在
具 体 操 作 的过 程 中要 结 合 学生 、学 校 等 各 方 面 的 情 况 ,创 造 性 地 协 调 好 各 种 关 系 , 应 从 培 养 学 生 的 体 育 兴 趣 和 习惯 人 手 ,保 证 高校 “ 阳光 体 育 运动 ” 的长 期 执 行 ,并 尽 可 能 对 学 生 产 生 持久 而深 远 的 影 响 。
新时期体育观
的实 际 效 益 , 必 须 着 眼于 将 来 学 生 对 “ 又 享 识技 能 、 养成 自我 锻 炼 习惯 、 养 终 身体 育 培
和 发 的 力 是 就一直 作为教育的手段之 一流传下来 , 直 受” “ 展 ” 需要 , 求在 满 足 个 人体 育 的 关 键 时 期 , 由学 校 体 育 教 育 转 化 为 社 高 至 今 日, 代 竞 技 体 育 中 的 跑 、 、 等 项 兴 趣 和 爱 好 的 同时 , 养学 生 的 体 育 意识 , 会 体 育 的 起 点 , 校 体 育 又 是 社 会 体 育 和 现 跳 投 培 代 体 育 教 育 的 目的 已不 仅是 增 强学 生 体 质 能 和 理 论 基 础 , 适 应 当今 社 会 对 日益 增 以 是 目仍 留 下 了 原 始 社 会 人 类 教 育 的痕 迹 。 现 为 他 们 终 身 体 育思 想 的 建 立 打 下 良好 的 技 竞技 体 育 的 基 础 , 我 国 实 现 世 界 体 育 强 国 的 战 略 重 点 和 实 施 全 民 健 身 计 划 的 关
重要。
越 优 越 的 条 件 。 育 的 健 身 娱 乐 功 能 在 未 体 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 会 体 育 是 人 类 体 育的 最 高 境 界 , 是 指 以 健 身 、 乐 和 医 疗 保 健 为 目的 的体 育 娱 活 动 。 们 经 常 提 到 的 娱 乐 体 育 、 闲 体 人 休
因 新 必 和 掌 握 运 动 技 能 , 是 注 重 培 养 终 身 体 育 长 的精 神 、 化 生 活 的 需 要 。 而 文 因此 , 国家 十 键 。 此 , 时 期 高 校 体 育 的 发 展 , 须 加 突 丰 健康 、 娱乐 、 身 终 分 重 视 学 校 体 育 的 发 展 , 学 校 体 育 作 为 快 步 伐 , 出 充 实 、 富 、 把 的 兴 趣 和 习惯 , 善 生活 方 式 , 高生 活 质 改 提 量, 以适 应 现 代 社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育 的 教 学 校 教 育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体
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化所淹没 。 要改变上述这种情况, 就得要求体育教师努力 学习体育教学理论,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 提高教学水平, 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吸引学生, 用严谨科学 的教学态度感化学生 。 同时, 更要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互动互促, 共同推进教学。 2 . 4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 - I - x , J 性, 加强体育在育人中
2 0 1 3 年1 月
第1 期
体 育世 界
对新 时期我 国高校体 育教 学改革 的思考
张斌
摘要: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不仅仅给北京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更给我国 高校 的体育教 育思想的改变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积极、大力地推进 “ 素质教育”和 “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 想不仅会促进教学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的改变, 更深层次的是会促进教育思想和教 育理念的改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 下 ,通过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 对当前我国体育教 学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后提 出了相应的实践改革举措 ,以期更好 地促进体育教 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思考 1 .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 1 高校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 、服务社会是 高校的三大社会 质明确界定为 “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的重要途径” 。同年7 月,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颁 布了
作者 简介 :张斌 男,湖北三峡职业技术 学院 讲师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 况。 《 纲要 》和 《 标准 》的公布及实施, 标志着我国高校 体育教学步入 了一个新 的阶段 ,与此同时 ,新 的目标取 向—— 即参与运动 、养成习惯 、掌握技能 、学会保健 、 提高素质 、增进健康, 将取代原有体育教学以技能学习为 主的 目 标取向。 1 . 2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浅析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灌输 给大学 生 , 评判 教学效 果的 标准就 是看 学生 把握 “ 三基 ”的有 效 程度 。在 整个 教 学过 程中 , 强调 的 是 以老 师为 中心 、 以 老师 为主 导, 对老 师 的主 导作 用过 分 地强 调 , 学生 在课 堂上 的 一言 一行 要完 全 受制于 老师 的指 令 , 形成 了学 生 的学必须 从属 于老 师的 “ 教 ”的 现象, 在 整 个教 学过 程 中 , 学 生仅 仅 是被 动地 对 老师 所传 授 的知识 与 技能 加 以学 习 , 完 全 忽视 了培 养学 生 “ 会 学 ”的能 力 , 当然 几 乎 没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老 师必须要 形成 以学生为 教学主体 的新理念 。
1 、 充分使 用启发 式教 学 , 调 动 学生积极 思维的 品质
在体 育教 学活 动当 中, 老 师的主 导功 能不是 仅 仅表现 在组 织教 更 为重要 的还是 要表 现在怎 样有 效地调 动 学生进 行积 极思 在 以前 的大学 体育 教学 活动 中 , 老 师的教 学程 序基本 上就 是讲 学方 面 , 解、 示范 、 练习、 纠错 、 巩 固与 提高 , 其 目的就 是把教 学的 内容机 械地 维的 行为上 面 , 努 力为 学生创 设积 极练 习和思 考 的时间 。老师 在处
三、 更新教 学理念 , 使被动 教学转 化成主 动教学
现 代 教学 理念 一 致认 为 , 教 学的 主体 应该 是 学生 , 学 生对 于 学 习的积极 程度 在很 大程 度上决 定了 教学 的成败 。因此 , 老 师在教 学
活动中 首先 就要突 破以 前的照 本宣 科和满 堂灌 的上课 形式 , 采取 多 样 化 的教 学形 式 , 精心 对学 生加 以引导 , 最 大可 能地 为 学生 提供 锻 炼 的机会 , 通过 各种各样 的教学形 式 , 使 整个教 学活动 由老师 的 “ 我 要学 生练 ”转成 为学 生 的 “ 我 为练 ” , 使老 师 的强 制教 学转 变 为学 生的 主动学 习 , 从 而培 养了 学生 的一种 主动 学习 的习惯 以及在 困难 面前积 极主动 地克服 困难的精 神 , 使其 主动性 得到 了充分发 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摘要】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必须立足于先进的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转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将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更新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体育事业步入新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
当然,这也给我们广大的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新教学要求。
怎样将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如何高效地发展,怎样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怎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技术,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大学体育老师都必须要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教育的观念就是体质教育,其教学目标仅仅定为阶段性的体育锻炼效果,既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的教育,也弱化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大要求。
而终身体育的理念就要求将学生当时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的方法上还是教育的形式上都为不同学生的
不特点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能够进行体育锻炼乃至他们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能够受到学校教育的最后教育,必须有效帮助学生在这阶段的教育中形成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将终身体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
三、更新教学理念,使被动教学转化成主动教学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程序基本上就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与提高,其目的就是把教学的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大学生,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把握“三基”的有效程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对老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要完全受制于老师的指令,形成了学生的学必须从属于老师的教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学习,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当然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形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理念。
1、更新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是老师单方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对此,要加以改变,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效果评价。
启发式教
学,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观察力、操作勇和、思维能力、自觉能力加以培养和提高,学会思考,到最后形成学生会学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学法教育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则重于老师的教法,而严重弱化了学生的学法教育,老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发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仅仅是老师的单向行为,在教学中相当缺乏师生的交流与勾通,老师也就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对于现代教学理念则倡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是第一,老师的“教”则是第二的,老师的“教”要在根本上服从于学生的“学”。
因此,老师的教法要去主动地适应学生的学法。
3、教学形式的转变,由讲授式向引导式转变
现代教学理念一致认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就要突破以前的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上课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精心对学生加以引导,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活动由老师的“我要学生练”转成为学生的“我为练”,使老师的强制教学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在困难面前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在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生有效地掌握了
知识就是开发了学生智能,十分片面地将传授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的中心,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时也仅仅是以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为标准,使体育教学成了十分单一的运动技术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成了老师拼命地讲、学生机械地全力地模仿的死板局面,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多少关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当然肯定就影响了学生的智能开发与发展。
而对于众多的现代教育理念则普遍认为,所谓人的创造性能力其实就是人对现有知识的合理科学地运用上面,最后才有创新的可能。
因此,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必须是以智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为前提前的。
为此,笔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提了了下面的方法与手段。
1、充分使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老师的主导功能不是仅仅表现在组织教学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表现在怎样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行为上面,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练习和思考的时间。
老师在处理那些有争议的问题和对学生有一定难的动作时,要组织所有学生进行激烈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在活动状态当中。
2、对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加以大力培养
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课堂是中心,教材是唯一的教学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与现实的脱节,对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是不利的。
为此,笔者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必须要将现行的教学领域加以拓展,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体育
的第二教学课堂,努力使其成为教学内容中的必要部分。
3、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都存在过分偏重技术而又过于弱化理论的实际问题,造成了有相当多的学生只会运动、对运动规则和原理几乎不懂以及不能有效处理在运动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必须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教育,使学生的锻炼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大学教育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后时期,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其能贯穿在大学生的整个人生过程当中,相应地,大学体育教育就是大学生整个人生能进行体育锻炼的桥梁。
【作者简介】
马婉红(1978-)女,陕西大荔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