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合集下载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

简介本书是恩格斯整理马克思手稿时,针对马克思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批注和评语而写的专门著作,着重研究了家庭的发展演变,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就我们的专业而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吸取摩尔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问题的杰出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问题的定型之作。

(摩尔根,美国人,律师,社会科学家。

在《古代社会》这本书中摩尔根不仅把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这两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看作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而且很有远见地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成就,并谈到了未来的无阶级的社会。

)背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无产者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运动此起彼伏。

(经济上--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政治上-无产阶级日益觉醒阶级矛盾激化工人政治运动蓬勃发展;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纲领作用)篇章一史前各文化阶段/二家庭/三易洛魁人的氏族/四希腊人的氏族/五雅典国家的产生/六罗马的氏族和国家/七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八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九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起源》包括两版序言,以及正文九章。

在正文中,第一、二章主要根据摩尔根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与之相对应的家庭婚姻形态;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分别以易洛魁人、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民族为个案,追溯了氏族组织的特征,以及从氏族向国家演进的历史,由此说明了国家的特征、历史类型、形成方式。

第九章是总结部分,系统论述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构思1.公有制和私有制2.氏族群婚和家庭3.国家和法的起源(法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共同生活准则,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结论1. 经济基础的变化是私有制、家庭、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2. 奴隶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私有制取代公有制、专偶制取代群婚制、国家取代部落是历史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3. 私有制的存在是男女不平等甚至一切压迫剥削制度存在的根源4. 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5. 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将使国家消失(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离我们的生活确有距离,百年前的东西未必能够准确地预计到当今现实,但是书中的缜密分析,清晰的历史学脉络,对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参考:《起源》原文,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道客巴巴,豆瓣小组,.。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组织理论的视野里,马克思是以社会冲突视角来解读社会存在形态的先驱,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其亡友读摩尔根《古代社会》所作笔记的基础上,继承其社会冲突的观点,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如果说以社会冲突理论来解释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还很有些道理的话,以它来解释家庭的起源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可避免地有些荒谬了。

如同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恩格斯说,家庭是性别统治的工具。

在家庭里,男性占有财产决定了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地位。

恩格斯设想了一个解放女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由于男性不再占有生产资料,女性也参加工作,所以女性大可不必为了生活的缘故而委身于男人;她们的子女由社会统一设置的福利院来抚养,因此也不会成为她们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羁绊。

如此,女性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爱或者不爱。

(恩格斯论述到此,继续使用“委身”这个词,其俯视的姿态泄露无遗。

)可是我却不能想象,如果我不能与我的爱人、孩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能感受到什么被解放的乐趣!恩格斯并且说,由于男性不再拥有财产权的优势,他因而与女性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会忠诚于他的爱人。

这一论断的可笑之处只要举一下他挚友的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马克思一生生活窘迫、与燕妮相爱至深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这并不妨碍这位伟大的领袖与他的女仆生一个私生子,心得体会《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家庭的功能,远不是恩格斯所解释的那样,是男性统治女性的工具。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家庭从一开始就与社群不同。

这个不同正是因为家庭与社会对个人的意义完全不同。

社会是个人获取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所在,而家庭的功能却是满足(至少是偏重于满足)个人的情感需要。

如果说社会冲突模型对家以外的社会是有解释力的,那是因为物质利益或者权力利益往往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而在家庭中,情感的满足绝对是投桃报李的双赢博弈。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最近老师叫我们读了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很深奥很复杂,有很多东西我都读不太明白,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恩格斯的这本书无疑是阐释这三者的最全面的著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座丰碑,恩格斯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大量的史实资料,详细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进行了解读,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本书可以深刻地恩格斯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历史资料的详尽发掘,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后的历史学习和研究都是非常有益的。

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这是由于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和理论需要。

由于当时人们对古代历史的研究的匮乏,特别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样的问题上,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版,改善了当时社会对成文史之前的无知,为后来各国研究者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这本书一共印发了四版,可知在当时社会人们对此还是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欲望,其中第一版和第四版恩格斯写了序言,但第四版中的序言一共写了十四页可知这三者的阐述是多么的复杂和奥妙。

在看完序言之后,我对这本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我跟着恩格斯的步伐游历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正是在其中,我看见了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变更和发展。

在蒙昧时代中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就像是人类的童年,人们居住在热带货亚热带的森林中,以果实、坚果、根作为食物,并且在此阶段产生了音节清晰的语言,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千年,差不多可以说是动物向人类过渡的阶段。

中级阶段时人类开始使用火和把鱼作为食物,而这相互联系,并且在有了火和全新的食物之后,人类便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沿着海岸、河流从而进入其他大部分地区。

而此时的食物来源不稳定,靠狩猎来维生是极靠不住的,由于食物来源没有保证,此阶段大概发生了吃人的风气,并且保存了很久。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第一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

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

“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

)的,而不是一夫一妻制这种封闭式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_心得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_心得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

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

"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书中介绍的许多历史都让我震惊,但细想起来人类也是动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有着浓厚的野蛮色彩也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物质的积累、社会的发展,利益矛盾日益冲突,因此从家庭至国家体制都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

最终,人们走进了文明时代,但是,文明只是人性中野蛮部分温柔的外衣,矛盾还在不断上演,阶级斗争还在发生,剥削与被剥削仍旧存在。

本书很好的帮助我了解历史,让我们以史为鉴,能够更理智的思考社会未来发展问题。

全书非常客观的介绍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阐述了三者的关系,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

恩格斯采用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方法,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前两个时代又各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恩格斯考察了各个历史时代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家庭形式的历史变迁,指出家庭作为经济细胞和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制约。

人类社会的家庭形式随着习俗和生产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恩格斯以摩尔根发现的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易洛魁人氏族为依据,运用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凯尔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的大量历史资料,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

他强调,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前提,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前提,劳动个体化的趋势是决定性因素,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

私有制的发展使得社会分裂为阶级。

私有制和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历史范畴,因此,它们的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

恩格斯分析和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阐明国家是在社会分工发展、家庭关系发展、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并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国家产生的基本形式。

恩格斯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也不是“伦理观念的现实”,而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演进、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于原始社会的深入分析,恩格斯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首先,恩格斯在书中详细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形态和特征。

他指出,原始社会是一个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人们通过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来维持生活。

这种社会形态中,家庭关系是以群体为单位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

同时,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不同的氏族之间存在着图腾、语言、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恩格斯在书中重点分析了私有制的产生过程。

他指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分工的细化,生产资料逐渐被个人占有,进而产生了私有制。

私有制的出现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关系,使得一部分人掌握了生产资料,成为了剥削阶级,而另一部分人则成为了被剥削阶级。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最后,恩格斯讨论了国家的起源和作用。

他认为,国家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作用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国家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尽相同。

在阅读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后,我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认识到私有制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带来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这启示我要在现实生活中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了解到国家的起源和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这启示我要在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时要有全局观念和历史眼光,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总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原始社会的特征和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还对于国家的起源和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深刻探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私有制社会再到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

读后让人深思,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十分清晰。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私有制。

而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私有制悄然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化加剧,国家也由此产生。

随着社会主义的建立,私有制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极具逻辑性,值得深入思考。

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的通联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指出,家庭是私有制的原始形式,通过男权制和家庭私有制,私有制得以继续存在并且得以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私有制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使我对人类社会的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另外,恩格斯对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做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通过不同的手段来维护私有制的存在。

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以往对国家的认识,使我对国家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也令人振奋。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私有制和阶级将会消失,个人不再受到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有财产。

这种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使人心向往之。

然而恩格斯也指出,从现阶段到达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许多曲折和艰辛的斗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综合全书,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家庭、私有制、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让人受益匪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心得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心得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心得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篇【1】【选择理由】在满足老师提出的“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熟悉经典论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下,我综合考虑自己学习的时间分配及个人兴趣,通过对相关书籍大致内容的浏览,最后选取了本书作为自己的阅读对象。

【典型观点】在本书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同时,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他还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

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而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最终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评论体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共有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

恩格斯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 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 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当然,通过事后查阅相关资料,我也了解到恩格斯的某些具体论点也遭受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所怀疑。

马原经典读后感

马原经典读后感

马原经典读后感第一篇:马原经典读后感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科学地分析了人类早期的历史,揭示了原始景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阐明了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弄清了各个不同社会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中点,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这本书是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手稿时发现其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做出了详细摘要,在研究之后,他充分利用马克思的批语以及摩尔根这本书中的某些结论和实际材料,写出了这部专门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论述了杂乱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下四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

每种家庭都有不同的亲属关系,历史上留传下来的亲属制度,可以确定的断定,曾经存在与这个制度相适应的业已绝迹的家庭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我认为,在原始状态下家庭形式的变化也有其规律,即与时代发展相符合,与人类生产技能并行。

举个例子,在继氏族之后慢慢形成了家庭(对偶制家庭时期),财产在劳动力盈余出现的同时增加,这导致私有制的出现。

财富一旦转归家庭私有,就给了偶婚和母权制氏族为基础的社会一个强有力的打击,对偶婚给家庭添加了一个新的因素。

按照当时家庭内的分工,丈夫的责任是获得食物和为此所必需的劳动工具,从而,他也取得了劳动工具的所有权;在离婚时,他就随身带走这些劳动工具,而妻子则保留有她的家庭用具。

所以,根据当时社会的习惯,丈夫也是食物的新来源即家畜的所有者,而后来又是新的劳动工具即奴隶的所有者。

因此,随着财富的增加,财富便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据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增强了的地位来废除传统的继承制度使之有利于子女的原动力。

但是,当世系还是按母权制来确定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废除母权制,而它也就被废除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个人感想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个人感想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个人感想
家庭私有制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关系,是一种财产归属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归属是经过家庭成员共同协商确定的。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保障家庭成员的利益,使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国家的起源源于家庭私有制。

早在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家庭私有制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归属是经过家庭成员共同协商确定的。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保障家庭成员的利益,使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家庭私有制逐渐演变成国家。

国家的产生使得人类社会得以进一步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我个人认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都源于人类对自身利益的保障。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私有制逐渐演变成国家,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1500字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1500字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1500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座丰碑。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大量的历史真实资料,详细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进行了解读,并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读本书,可以深刻体会到恩格斯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对于历史材料的详尽的发掘和阐述,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对于今后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益处的。

同时,恩格斯在《起源》中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对于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也是一种启迪。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共有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

恩格斯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 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 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历史、美化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谬论。

列宁对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应重点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它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都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在《起源》中恩格斯用了大量篇幅,深入探讨原始社会家庭关系。

在家庭问题上,恩格斯基本接受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但做了某些取舍,更简练明了地描述了家庭婚姻的演化史。

恩格斯和摩尔根一样,在家庭婚姻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历史的维度,把家庭的发展当作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深入探讨了家庭的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形式。

家庭私有制起源的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起源的读后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法学院杜晓换201118100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

于1884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著作后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恩格斯并于1892年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因此本书包括两篇序言,九篇正文。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也很好地诠释了家庭、私有制、国家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发展促使阶级的形成与对立,对立的阶级常产生冲突与矛盾,冲突与矛盾的不可调和就产生了新的国家替代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即现代国家。

归根到底,是劳动生产率创造了现代国家。

在《起源》九章中,我认为恩格斯详尽分析了国家的起源。

那么我就关于国家的部分内容谈谈我的感受(首先声明,恩格斯研究的的基础是欧洲大陆的家庭氏族国家史,其中有些与传统中国的状况并不相符)。

首先看看国家的产生史: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社会是财产公有制和群婚制的社会,并不存在什么家庭国家,有的只是氏族部落,但是随着氏族部落中的子女的减少,开始出现男子与女子共同生活的情况,这才产生了家庭。

后在新的、社会的动力发生作用——家畜的驯养和畜群的繁殖(这大概就是后来恩格斯说的“家庭外的生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来源,并产生了全新的社会关系。

男子控制了部落的畜群,能“供给非常充裕的乳肉食物。

”在男子的劳动领域出现了剩余产品,形成财富的积累,这就加强了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

”渐渐家庭外的生产胜过家庭内的生产(对于家庭内的生产,我认为是指“住房、衣服、粗糙的装饰品以及获得食物和制作食物的工具:小船、武器、最简单的家庭用具”),两性之间的生产分工的重新进行就有了新的意义随着财富的增加,它便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居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增强了的地位来改变传统的继承制度使之有利于子女的意图。

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体会

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体会

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本经典的历史书籍,由荷兰历史学家马斯·特里勒斯(Max Trelles)先生著作,从早期欧洲英雄的民族根源出发,作者梳理出那个时期古德意志人的诸氏族及其对祖国的贡献,并认真分析他们形成家庭、州政体和国家的过程。

古德意志人早期在多瑙河之滨,形成了多种氏族大类。

著名的十二大氏族有:波旁族、特里格族、瓦尔族、瓦丁族、拜普族、希匹族、梅克族、勃兰族、温泽族、萨根族、桑克族以及沃辛族。

他们把国土分割成一个个州合众国,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的联合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发展。

古德意志人知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相互交织的。

特里勒斯和他的学生们从独特的角度探索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话题,发现古德意志人在建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方面的成就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后裔。

特里勒斯还审视了先民的社会结构和宗教系统,他发现宗教与人文精神至关重要,它们是凝聚古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因素。

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古德意志民族的无私奉献与卓绝的发明创造技术,他们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发展,及我们现代欧洲国家以及民族形成过程中,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古德意志民族是欧洲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学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篇文章是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释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他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那么恩格斯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呢?这是由于十九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十九世纪70-80年代,国家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除了加强他们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和劳动人民之外,还在理论上尽量美化资产阶级的国家,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争夺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道路。

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曾经宣传过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承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后,就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了。

恩格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要彻底打破这种迷信,决定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国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相辅相成我们知道,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阶级压迫的机关,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是控制社会冲突,使社会有序发展的客观力量,但是国家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社会性。

任何脱离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去认识国家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但这又不等于说国家就有“两个本质”。

只能说在这对矛盾体里,阶级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社会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

前言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前人对未来的预测,总会让人产生一种俯视的感觉。

仿佛我们正居高临下评判着前人的成果。

就好像一道谜语我们已经知道了谜底,然后面带微笑的看着别人绞尽脑汁在想着答案。

这种优越感、这种心态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谜底是时间给我们的,前人没有办法战胜时间。

他们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希望为后人提出一些建议,我们不应该评判对或者错,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错。

一百多年前的作品,对我们是一本启示录。

由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要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所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批判与向往都是为了构建一种道德理想国。

而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

《起源》描述了私有制的出现怎样导致财产不均,人对人的剥削,导致对抗阶级的产生。

恩格斯证明这个过程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恩格斯提出的人类的生产包括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劳动力的生产——即繁衍。

因此社会生产也受两种存在的制约: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家庭发展阶段。

生产力愈是弱,血缘关系在社会制度中的作用就愈大。

随血缘关系作用的弱化,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四种家庭关系:血缘家庭,这种家庭中直系亲属不通婚;普纳路亚家庭,这种家庭中兄妹的通婚也被禁止;对偶婚家庭,这种家庭中血缘近亲不通婚,人们过着共妻、共夫的群婚生活;一夫一妻制家庭,这种家庭中妇女没有改变配偶的权利,但是男性却有改变甚至拥有多个配偶的权利,事实上,一夫一妻只是针对妇女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与其他野蛮部落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人的出现。

一、关于家庭“买卖婚姻的形式正在消失,但它的实质却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实现,以致不仅对妇女,而且对男子都规定了价格,而且不是根据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根据他们的财产来规定价格。

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读后感昨天终于帮导师校对完了《恩格斯法律思想》中属于我校对的部分,而我当初选择的,是当中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的部分》。

上学期翻了翻,却没有看完。

恩格斯站在当时他所生活的环境的高度,批判了婚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现象,并将其归结为资产阶级中婚姻存在的问题。

恩格斯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自由婚姻而言,婚姻是随着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是随着男性统治地位的确立而出现的;是丈夫统治下的婚姻,充满着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

一方面是一夫一妻制,另一方面是杂混制以及它最极端的形式-卖淫,这是第一个矛盾;同时,在一夫一妻制内部存在着第二种矛盾-即使加以禁止而严惩,但终不能根除的通奸。

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平等的婚姻是虚伪的是由夫妻双方的地位决定的,因此总是衡量利害的婚姻,是不稳定的婚姻,依旧克服不了一夫一妻制的根本矛盾。

针对婚姻总是对利害的衡量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由爱情而结合的婚姻是人的权利,买卖婚姻形式从表面上已不多见,但实际上却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推行,以至于不仅妇女,连男子都被标上了价签。

这种价格不是根据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根据他们的财产来规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谈到当事人是在自由的条件下缔结的婚姻的;真正的婚姻自由只能表现为双方当事人把相互的倾心爱慕当作他们唯一结合的动机。

因此,恩格斯得出结论,要想消除一夫一妻制中的根本矛盾,只有打破这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时爱情成为唯一衡量婚姻的标准。

那便是人类迈入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所说,拥有很大的合理性,在当时的角度,确实地位的不平等、经济的不对等确实是阻碍婚姻平等自由的一大瓶颈。

因为不平等,导致双方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因为金钱的卖淫,导致,双方在结合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是否爱着对方,更要考虑双方是否能养家糊口,那个人是否值得自己依托。

当经济因素阶级地位因素不再衡量的时候,爱情,确实成为了衡量婚姻的唯一标准。

读《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有感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起源》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认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人类两个生产发展的结果。
家庭的产生是人口“繁殖”即“种的蕃衍”带来的结果。起初,家庭结构以及对家庭尊卑、性别、婚配的认识都处于一种自然、混沌状态。随着生产、思维、意识发展,才逐渐产生了等级、婚姻、利益等种种新的家庭观念。书中,恩格斯把家庭演化的历史形式分为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另外,恩格斯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评价了原始氏族制度,在原始氏族制度里,氏族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以剩余产品的增加为物质前提,以劳动的个体化和经济活动的家庭化为决定性因素,以交换的发展为巨大推动力,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不可避免地取代原始公有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确立起来。
后来随着分工发展,人们被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职业集团,氏族制度已经无法容纳这些新事物了。人们根据社会分工和交换的需要,按地域聚居,产生了新的共同要求和利益;不同的职业集团,也各有自身的利益。这种变迁,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变化,是从氏族向国家迈出的第一步。
(二)人类意识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积极作用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肯定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在这里恩格斯明确的指出:人类长期经验的积累、人类的认识,对血缘家庭形成的重要作用。是对意识积极作用的肯定。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和他自己一向认为,物质的生活条件、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它们归根到底决定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但是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对物质条件,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意识形态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并不是物质世界的消极分泌物,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及人们的社会关系,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关系的建设,为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思想和文化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它甚至会“变成物质力量”。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第一篇: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我们究竟是在走向文明,还是步入毁灭的深渊?——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在写这篇读后感时经历了很大的心理挣扎。

因为看到的方面很多,竟然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了。

从原始社会混乱的家庭关系,再到逐渐有规律的氏族,最后到国家,这一采取强制手段管制社会的工具的出现。

国家怎样靠部分的改造氏族制度的机关,部分的设置新机关排挤掉它们,并且最后完全以真正的国家机关来取代它们而发展起来。

从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再到对偶制家庭,最后到专偶制家庭,逐渐的稳定关系。

这种关系的变化不仅使我想起了数学当中函数的变化,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

人们似乎一直在追求一种平衡,可惜这种平衡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要付出代价,但同时新的平衡也并不稳定,至少还会有更加稳定的平衡可以被建立。

如此一来,似乎永无止境。

人类在这种循环中乐此不疲,似乎这是人类的文明在进步,人类在不断发展的标志。

可现在的我们,真的在脱离了野蛮时代之后,进入了一个文明时代吗?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呢?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不禁想到了一幅图。

蛇头咬着蛇尾,围成一个圆圈。

开始便是结束,结局亦是开端。

也许我们真的已经进入了一个文明时代,但谁又能够保证这个文明时代的结局不是再度进入野蛮时代呢?也许,恰恰因为我们高度的文明,使得科技发展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地步,最终带给我们《生化危机》中的毁灭。

我们会为我们的文明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会像恐龙一样在地球上绝迹,然后地球上会萌发起另一个野蛮物种,他们会逐渐进化,又会再一次产生发展,进化,文明,制度也会完美。

那我们的存在,究竟又证明了什么呢?追寻恩格斯一路的探索,我发现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试图寻找一种绝对稳定的平衡,一种适合人生活的状态,可以让人类不愧为万灵之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有规律的,无论是道德上还是个人保护上都可以完备。

在这一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我们发明了许多东西,并且沿用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B140601
学号:B********
姓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原文摘录:
这种观点是一种完备地制定了的亲属制度的基础﹐这种亲属制度可以表达单个人的数百种不同的亲属关系。

不仅如此﹐这种亲属制度不仅在所有美洲印第安人中(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过例外)完全有效﹐而且在印度最古的居民中﹐在德干的达罗毗荼人部落和印度斯坦的戈拉人部落中﹐也差不多毫无变更地实行著。

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和纽约州的塞讷卡部落的易洛魁人用来表达亲属关系的名称﹐即使现在﹐也还有200种以上不同的亲属关系是相同的。

所以在印度的这些部落中间﹐正和在所有美洲印第安人中间一样﹐从现行家庭形式中产生的亲属关系﹐也是同亲属制度相矛盾的。

关键词:
亲属关系,制度,矛盾
十九世纪70-80年代,国家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除了加强他们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和劳动人民之外,还在理论上尽量美化资产阶级的国家,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争夺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道路。

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曾经宣传过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承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后,就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了。

恩格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要彻底打破这种迷信,决定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我们知道,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这对矛盾统一体是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对于一个现实的国家,他的任何一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制度都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体现。

我们都知道,一个阶级要对社会进行统治,那么就要以这个阶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来作为统治的前提,或者说是统治阶级在他完成、实现国家的公共职能的这个过程中完成他的阶级只能的。

否则阶级统治就会失去他的社会依托。

建国以来,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政治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们要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政治生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国接二连三的出现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反右扩大化之类的问题?为什么过去我们总是过多的关注国家的阶级性,甚至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而忽视了国家的建设呢?这是由于我们过去理论的片面性即强调国家的阶级性而忽视了国家的社会性这样的理论密切联系的。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失误,我们应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研究。

就国家的本质而言,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过去曾出现过的国家形态是一样的,也是统治阶级为了在国内外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必须采取的政治组织形式。

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又与任何一种剥削阶级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不是一种日益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而是一种日益同社会相融合的力量。

他的总趋势是国家的阶级性日趋减弱而社会性不断增强,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半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各种不属于阶级关系范畴的群体之间的矛盾开始上升到突出位置。

我们的政策要改变,我们的观念要转变。

在社会矛盾大多数不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情况下,民主无疑要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目标,民主的范围
无疑要扩大,而民主范围的扩大就必然带来专政范围的缩小。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除此之外,恩格斯站在当时他所生活的环境的高度,批判了婚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现象,并将其归结为资产阶级中婚姻存在的问题。

恩格斯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自由婚姻而言,婚姻是随着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是随着男性统治地位的确立而出现的;是丈夫统治下的婚姻,充满着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

一方面是一夫一妻制,另一方面是杂混制以及它最极端的形式-卖淫,这是第一个矛盾;同时,在一夫一妻制内部存在着第二种矛盾-即使加以禁止而严惩,但终不能根除的通奸。

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平等的婚姻是虚伪的是由夫妻双方的地位决定的,因此总是衡量利害的婚姻,是不稳定的婚姻,依旧克服不了一夫一妻制的根本矛盾。

针对婚姻总是对利害的衡量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由爱情而结合的婚姻是人的权利,买卖婚姻形式从表面上已不多见,但实际上却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推行,以至于不仅妇女,连男子都被标上了价签。

这种价格不是根据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根据他们的财产来规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谈到当事人是在自由的条件下缔结的婚姻的;真正的婚姻自由只能表现为双方当事人把相互的倾心爱慕当作他们唯一结合的动机。

因此,恩格斯得出结论,要想消除一夫一妻制中的根本矛盾,只有打破这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时爱情成为唯一衡量婚姻的标准。

那便是人类迈入共产主义社会。

的确,恩格斯指出的问题,现在百年后的今天同样存在。

多少婚姻,真正是因为爱情而结合呢?太多的铜臭,参杂进了原本应该圣洁的婚姻。

这种物质的考虑,使得贫穷的人不敢奢望爱情,爱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能承受之重。

而富有的人,不敢相信爱情。

他们,真的不知,那些漂亮的女孩究竟爱的是他,还是他兜里的钞票。

而家庭中,由于夫妻双方个体能力的差异,许多都会出现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当然,也就决定了双方的地位。

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的因素、由于个体的差异,双方经济地位真正的平等,是很困难的事。

当然并不否认,有许多经济地位大致相同的夫妻。

也许真的只有到了马恩所说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彻底消除经济对于婚姻的腐蚀。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释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他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