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东师2018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春季《刑法学》期末考核
------------------------------------------------------------------------------------------------------------------------------
期末作业考核
《刑法学》
满分100分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3、简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4、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寻衅滋事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20分)
1、论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三、案例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杜某,1985年生。
韩某,1985年生。
周某,1985年生。
2000年4月8日深夜11点半,杜某、韩某、周某三人趁着酒劲儿翻墙进入某市职业中学校内,持刀闯入女生宿舍303室,先对陈某等5名高一女生进行亵渎,后又轮奸了女生于某。
女生张某在反抗时被周某用缝衣针猛刺75针。
此后,三名罪犯又闯入301室,对其中的4名女生施以暴行。
此外,三人在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同时,还从被害女生处抢劫120余元钱。
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钟,因为学校教职工被女生宿舍传出的叫声惊醒,闻声赶来查看,三人才翻墙而去。
问:对本案三名行为人能否适用死刑?为什么?
2、2000年5月至2003年10月,保险业务员刘某利用作废保险单、收据及印章,伪造险种,引诱王某等人投保,骗取保费10万余元不入账。
后刘某携款潜逃。
问: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东师-犯罪学18春在线作业1-4
东师犯罪学18春在线作业11、B2、D3、C4、A5、B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防治性犯罪,必须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
以下不属于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恶性传播的措施是()A严厉打击淫秽网站B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监督C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D切断不法利益链条正确答案是:B2、不属于根据行为侵害法益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法定犯罪现象的是()。
A侵害个人法益B侵害社会法益C侵害国家法益D侵犯组织法益正确答案是:D3、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A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B犯罪事实构成现象C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D法定犯罪现象正确答案是:C4、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A刑法学B社会学C统计学D生物学正确答案是:A5、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A经济犯罪B暴力犯罪C毒品犯罪D财产犯罪正确答案是:B6、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不具有()的特点。
A突发性B残酷性C团伙D冒险性正确答案是:C7、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A20世纪6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末正确答案是:C8、下列不属于财产犯罪的是()。
A诈骗罪B侵占罪C盗窃罪D传播淫秽物品罪正确答案是:D9、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是()。
A为朋友两肋插刀B不自由毋宁死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唯利是图正确答案是:D10、()是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A有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暴力犯罪D财产犯罪正确答案是:A11、中国内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大多是由()犯罪演化而来的A下岗工人年B团伙年C农民年D流动人口正确答案是:B12、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A14周岁至16周岁B14周岁至18周岁C12周岁至18周岁D16周岁至18周岁正确答案是:B13、就青少年犯罪而言,建国后第一次高峰出现在()A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文化大革命及徘徊时期C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正确答案是:B14、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A儿童期B青少年期C中年期D老年期正确答案是:B15、4.我国第一次“严打”是在什么时候?()A1996年B1986年C1983年D1978年正确答案是:C16、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城市B农村C外省D本地区正确答案是:B17、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行为的类型:指根据一•定的FI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依据其内在的相似性所做的分类。
2、自然犯罪:是指违反一•般人类所共有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情绪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人的本性,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会被视为犯罪。
3、被害赔偿:是指犯罪人或国家对于被害人因被害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失,损害或痛苦所进行的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
自然犯罪4、犯罪的心理预防:是指旨在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我控制能力,使人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做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的行为选择,而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5、犯罪治安预防:是指由专门的社会控制力量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控制犯罪行为实施所需要的或可能利用的外部条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实施,防止和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的各种行政措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AB3、ABD4、ABC5、ABCD6、ABCD7、ABD8、ABC9、C10、A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1、X2、X 共12分)3、V4、V5、V6、X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1)菲利认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都是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各种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大。
(2)据此他提出了“犯罪饱和法则”,即每-•个国家在客观上都存在着促使犯罪产生和变化的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故犯罪也有年终平衡,其增多或减少,比国民经济的收支还有规律。
(3)菲利的三因素论实际上标志着犯罪学多因素理论的建立,与此相适应,他提出了相应的犯罪控制理论,即在重疏导、轻刑罚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的概念,主张以社会防卫概念取代刑罚的概念,在刑罚制度方面,主张广泛使用保安处分和其他预防性措施,并极力推崇不定期刑。
东师刑法学18春在线作业3-4
东师刑法学18春在线作业3-4东师刑法学18春在线作业31、A2、B3、B4、C5、C一、单选题共20题,50分1、某甲要非法占有某乙的财物,先使用暴力将乙打死,然后将财物掠走,某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C抢劫罪和过失杀人罪D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正确答案是:A2、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关在室内,然后实施强奸,甲的犯罪行为构成A继续犯B牵连犯C结合犯D连续犯正确答案是:B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正确答案是:B4、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正确答案是:C5、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 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 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 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 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正确答案是:C6、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A犯罪主体有相同之处B主观方面相同C客观方面有相同之处D侵犯的客体相同正确答案是:A7、某甲为了防止他人偷瓜,自设电网,没有任何标志,乙夜间行走,不慎触电死亡。
甲对乙的死亡主观上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是:B8、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C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D非国有公司、企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正确答案是:D9、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组织罪,又实施了杀人、爆炸等犯罪的,应( )处理。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的原则B按连续犯从一重罪原则C按数罪并罚原则D按想象竞合犯原则正确答案是:C10、投毒罪的既遂标志是 .A行为人实施了投毒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造成了严重结果C实施了投毒行为D实施投毒行为,实质上不能造成危害结果正确答案是:A11、在国际列车上,甲国公民A与丙国公民B发生斗殴,A、B二人均非中国公民,A用枪杀死了B,对A的犯罪行为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适用国际刑法正确答案是:C12、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正确答案是:C13、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在量刑时应当实行A吸收原则B相加原则C先减后加原则D先加后减原则正确答案是:C14、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正确答案是:D15、甲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5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
犯罪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犯罪原因B. 犯罪预防C. 犯罪控制D. 犯罪对策答案:A2. 犯罪学中的“标签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埃德蒙·胡克B. 霍华德·贝克尔C. 罗伯特·默顿D. 乔治·赫伯特·米德答案:B3. 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是因为()。
A. 社会结构的不平等B. 个体缺乏对规范的认同C. 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失效D. 个体的道德沦丧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定量研究B. 定性研究C. 历史研究D. 哲学思辨答案:D5. 犯罪学中“犯罪黑数”指的是()。
A. 未被报告的犯罪B. 未被侦破的犯罪C. 未被起诉的犯罪D. 未被判决的犯罪答案:A6. 犯罪学中的“犯罪预防”包括()。
A.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B. 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C. 一级预防和三级预防D.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答案:D7. 犯罪学中的“犯罪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犯罪的空间分布B. 犯罪的时间分布C. 犯罪的社会分布D. 犯罪的心理分布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学中的犯罪类型?()A. 暴力犯罪B. 财产犯罪C. 环境犯罪D. 道德犯罪答案:D9. 犯罪学中的“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B.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C.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D. 犯罪行为的道德评价答案:A10. 犯罪学中的“犯罪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犯罪行为的社会因素B. 犯罪行为的个体因素C. 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D. 犯罪行为的法律因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
A. 犯罪原因B. 犯罪预防D. 犯罪对策E. 犯罪心理答案:ABCDE12. 犯罪学中的“犯罪预防”可以分为()。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及其原因和对策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预防D. 犯罪惩罚**答案:A**2. 犯罪学中的“标签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成为犯罪者,是因为社会给予了他们“犯罪者”的标签。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埃德温·萨瑟兰B. 霍华德·贝克尔C. 罗伯特·默顿D. 克里门特·埃特兹奥尼**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预防的措施之一?()A. 社区警务B. 犯罪情报分析C. 犯罪心理治疗D. 犯罪现场勘查**答案:C**4. 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控制机制的失效或不足导致的。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埃米尔·涂尔干B. 罗伯特·K·默顿C. 特拉维斯·赫希D. 劳伦斯·科恩**答案:A**5.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分析的主要方法?()A. 地理信息系统(GIS)B. 犯罪模式分析C. 犯罪心理画像D. 人口统计学分析**答案:D**6. 犯罪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习得的。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C. 菲利普·津巴多D. 罗伯特·阿德勒**答案:A**7. 犯罪学中的“冲突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斗争导致的。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马克思B. 马克斯·韦伯C. 埃米尔·涂尔干D. 罗伯特·默顿**答案:A**8. 犯罪学中的“机会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个体遇到了犯罪的机会。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克里门特·埃特兹奥尼B. 罗纳德·克拉克C. 乔治·费尔巴哈D. 劳伦斯·科恩**答案:B**9. 犯罪学中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导致的。
东师犯罪学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新中国成立后,犯罪案件发展、变化的历史现状,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
A: 三个时期B: 四个时期C: 五个时期D: 六个时期正确答案:(单选题) 2: 3.以下哪个罪名不是有组织犯罪()A: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B: 盗窃罪C: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D: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A: 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B: 生活技能的学习C: 同伴结交不良D: 司法记录正确答案:(单选题) 4: 防治性犯罪,必须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
以下不属于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恶性传播的措施是()A: 严厉打击淫秽网站B: 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监督C: 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D: 切断不法利益链条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不属于引起暴力犯罪的家庭方面原因的是()。
A: 家庭结构不完整B: 家庭教育不当C: 校内外教育管理脱节D: 家庭经济状况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A: 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B: 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C: 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单选题) 7: 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是()A: 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B: 加强人事制度管理,重视安全监察工作C: 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D: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A: 卖淫嫖娼B: 聚众淫乱C: 通奸D: 强奸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如下哪个不是我国关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D: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 3年B: 10年C: 5年D: 7年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犯罪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犯罪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的专著,成为在这一领域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也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A.《犯罪与现代化》B.《现代化的动力》C.《比较现代化》D.《社会变迁》2.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A.小学文化B.初中文化C.高中文化D.文盲3.犯罪的成本与收益是决定犯罪人是否行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A.错误B.正确4.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犯罪预测是使整个社会治安工作由经验型转变到科学型的需要。
()A.错误B.正确6.我国有组织犯罪三次“严打”包括()。
A.1983年~1986三年为期的“严打”B.1990年~1994年为期四年的“严打”C.1996年4月开始的“严打”D.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在全国开展的“打黑除恶”7.违法越轨现象,是指并不触犯刑律,而是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或者违反社会习惯道德准则的事实,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表现状况。
包括违法现象与越轨现象。
()A.错误B.正确8.进入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立法和司法国际动向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制定了三部国际性法律文件()。
A.《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B.《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C.《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D.《联合国未成年人保护法》9.财产犯罪中的公私财产不包括电力、煤气、技术成果等无形的财务。
()A.错误B.正确10.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最为主要的是父母离婚、死亡、服刑或者其他原因丧失了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C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B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东师18年秋季《犯罪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1
期末作业考核东师2018年秋季《犯罪学》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刑事科学,是指研究犯罪事实与规范处置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包括刑事事实学与刑事规范学。
(对)2、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分类,可将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经济犯罪,性犯罪,激情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街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
(错)3、犯罪主体现象,是指犯罪事实在其实施者的特征的侧面,所展示出来的外部表现形态和联系。
(对)4、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犯罪,总的来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
(对)5、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多愁善感,遇到挫折时或者一蹶不振或者垂头丧气。
(错)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方针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错)7、在严重暴力犯罪中,数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爆炸案件和强奸犯罪案件。
(错)8、从作案时间来看,强奸案多发生于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其中尤以夏季为最;抢劫则由以前多发生于年初岁末转为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对)9、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富国强民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也是根本消除暴力犯罪现象的物质基础。
(对)10、犯罪这一社会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存在着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这是犯罪预测的现实前提。
(错)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犯罪预防体系的基本特点。
答:犯罪预防体系,是指参与预防犯罪的各种力量、各种手段、各种举措围绕着犯罪预防这个共同目标有机联系、协调运行的工作体系。
犯罪预防工作体系与其他工作体系一样,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这就是要求把有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加以系统化,形成一个整体并运用于实践,则可以发挥单个组成部门单独无法发挥的作用。
(2)层次性,体系都是有结构的,而结构又是分层次的。
层次反映出体系内的主从关系、协作配合关系及其各自的功能。
(3)综合性,也就是说,系统是各种力量、各种手段、各种措施的综合体。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犯罪学》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犯罪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狭义的有组织犯罪,专门指那些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内部分工明确、有严格行为规范、为了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的集团性犯罪。
()A.错误B.正确2.在西方,有些犯罪学者由于主张由人类就有犯罪的“犯罪永恒论”,因而认为犯罪是不可能预防的。
()A.错误B.正确3.犯罪学包括()。
A.中国犯罪学B.外国犯罪学C.比较犯罪学D.沿革犯罪学4.“性商品化”是性道德滑坡的“启动阀”。
()A.错误B.正确5.下列不属于根据犯罪主体犯罪目的不同而划分的财产犯罪的犯罪类型是:()。
A.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B.以挪用或移作他用为目的的财产犯罪C.暴力型财产犯罪D.以毁坏财物为目的的财产犯罪6.犯罪学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
A.加罗法洛B.纽曼C.马丁·R·哈斯凯尔D.刘易斯7.下列哪一个不是犯罪原因的文化要素()。
A.社会群体B.精神内容C.意识价值D.制度规范8.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
A.14周岁至16周岁B.14周岁至18周岁C.12周岁至18周岁D.16周岁至18周岁10.广义的性犯罪包含如下哪几种行为?()A.性越轨、性骚扰、性罪错行为B.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行为C.性变态行为D.性淫乱行为11.根据主体特征的不同,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可以分为()。
A.精神障碍患者B.瘾癖人员C.未成年人D.特殊危险人员E.其他危险人员12.()是指一切违反性道德规范,破坏人伦传统和社会秩序,受到相关法律、道德、风俗、等惩罚,禁止和谴责的性行为。
A.广义的性犯罪B.性越轨行为C.狭义的性犯罪D.性罪错行为13.以下选项属于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的是()。
A.应用于各个网络的软件自身并不完善B.机犯罪的行为性成本很低C.信息阻隔技术、加密保密技术等相对滞缓D.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差强人意14.犯罪被害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
东师犯罪学18春在线作业3
(单选题) 1: 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A: 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B: 生活技能的学习C: 同伴结交不良D: 司法记录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 犯罪起伏律的表现B: 犯罪辐射律的表现C: 犯罪消长律的表现D: 犯罪恒比律的表现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A: 无责任能力人B: 限制责任能力人C: 有责任能力人D: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
A: 暴力犯罪B: 白领罪C: 女性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以下哪一选项不是有组织犯罪的现实因素()A: 经济因素B: 失业与流动人口问题C: 腐败现象D: 文化因素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 城市B: 农村C: 外省D: 本地区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A: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 打击青少年犯罪C: 法制宣传D: 主题班会正确答案:(单选题) 9: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A: 1956年B: 1966年D: 1976年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A: 卖淫嫖娼B: 聚众淫乱C: 通奸D: 强奸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A: 流动性和活跃性B: 无序性和波动性C: 随机性和贪婪性D: 结伙性与黑恶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 男性犯罪的成因B: 女性犯罪的成因C: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D: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A: 1980-6-1B: 1981年6月C: 1982年6月D: 1983年6月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春季《犯罪学》期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春季《犯罪学》期末答案期末作业考核《犯罪学》答案一、判断题(错)1.“万恶淫为首”,此为我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孔孟儒学所奉行的性道德信条。
(对)2.人类性行为不仅是性生理本能的反映,而且是包括、情感、道德形态影响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错)3.我国现今性犯罪的增长同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
(错)4.我国《宪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虽有“青少年”这一称谓,但对“青少年”的概念作出明确的表述和界定。
(错)5.从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年龄结构来分析,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比“文革”前提前了1到2岁(错)6.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分类,可将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经济犯罪,性犯罪,激情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街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
(对)7.犯罪概念回答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犯罪的形式标准、犯罪的本质意义以及犯罪的应然期待。
(对)8.犯罪的形式标准,严格地说,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
(对)9.总体犯罪现象由个体犯罪现象构成,个体犯罪现象包含在总体犯罪现象之中,它们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错)10.某个个体犯罪现象的变化对于总体犯罪现象的波动,有直接而根本的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犯罪学犯罪分类结构。
(1)犯罪主体性质类型,基于主体性质的特殊特征,展开犯罪分类。
(2)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基于行为性质的特殊特征,包括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行为附随情况等的特殊表现。
(3)犯罪特殊类型。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有哪些?(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2)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3)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预防和化解上狠下功夫(4)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建设3、财产犯罪的社会原因有哪些?(1)贫富差距,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经济根源,是财产犯罪滋生的重要原因。
[东北师范大学]《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2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以下哪一选项不是有组织犯罪的现实因素()A、经济因素B、失业与流动人口问题C、腐败现象D、文化因素正确答案:D第2题,()是流动人员心理失范的根本原因A、全方位的经济变革B、解放生产力C、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态势D、社会管理手段不足正确答案:C第3题,4.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按照整体和部分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A、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单项预测B、宏观预测、微观预测C、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D、整体预测、个体预测正确答案:A第4题,邻里亚文化可能成为一些青少年()A、追求上进的动力B、精神联系的纽带C、成材的生活路标D、提高自律意识的促进因素正确答案:B第5题,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A、狭义犯罪学B、广义犯罪学C、犯罪原因学D、犯罪预防学正确答案:B第6题,美国著名犯罪学家()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A、沃尔夫冈B、米勒C、科恩D、索尔坦斯.塞林正确答案:D第7题,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
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正确答案:D第8题,3.以下哪个罪名不是有组织犯罪()A、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B、盗窃罪C、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D、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正确答案:B第9题,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
A、12B、13C、14D、15正确答案:A第10题,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A、经济犯罪B、暴力犯罪C、毒品犯罪D、财产犯罪正确答案:B第11题,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3年B、10年C、5年D、7年正确答案:C第12题,哪一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东师犯罪学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下限是()岁A: 14B: 16C: 18D: 28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A: 1980-6-1B: 1981年6月C: 1982年6月D: 1983年6月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我国主要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率最高的是()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 城市B: 农村C: 外省D: 本地区正确答案:(单选题) 5: 5.我国观点,对于现代化与犯罪的关系,我国学者提出()观点。
A: 肯定论B: 否定论C: 同步论D: 直接关系论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
A: 50年代初B: 60年代初C: 文革期间D: 改革开放后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A: 14周岁至16周岁B: 14周岁至18周岁C: 12周岁至18周岁D: 16周岁至18周岁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哪一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A: 2000年B: 2001年C: 2002年D: 2003年正确答案:(单选题) 9: 4.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按照整体和部分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A: 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单项预测B: 宏观预测、微观预测C: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D: 整体预测、个体预测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提出“自然犯罪”概念的是()。
A: 贝卡利亚B: 边沁C: 菲利D: 加罗法洛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员成分大多是()A: 农民B: 白领C: 服务员D: 工程师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 高技术犯罪B: 暴力犯罪C: 经济犯罪D: 有组织犯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从犯罪人的年龄来看,占比例较大的犯罪类型是()。
[东北师范大学]《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1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的作者是:A、拉斐尔.加罗法洛B、切萨雷.龙勃罗梭C、保罗.托皮纳尔D、贝卡利亚正确答案:A第2题,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A、20世纪6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末正确答案:C第3题,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正确答案:B第4题,()是预防犯罪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
A、统计调查B、犯罪现状C、犯罪预测D、犯罪对策正确答案:C第5题,计算机犯罪形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A、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B、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C、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D、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A第6题,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动力是()A、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B、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C、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D、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正确答案:B第7题,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A、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B、犯罪事实构成现象C、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D、法定犯罪现象正确答案:C第8题,很多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黑客在作案是具有()A、目的性B、随机性C、系统性D、针对性正确答案:B第9题,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A、思想意识因素B、社会意识因素C、生理因素D、心理因素正确答案:第10题,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A、无责任能力人B、限制责任能力人C、有责任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D第11题,中国内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大多是由()犯罪演化而来的A、下岗工人年B、团伙年C、农民年D、流动人口正确答案:B第12题,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东师1309期2014年秋季《犯罪学》期末考核免费范文精选
期末作业考核《犯罪学》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对)1、我国暴力犯罪由单干型暴力犯罪向团伙型暴力犯罪发展。
(对)2、刑法学具有浓重的规范学色彩,而犯罪学则具有较强的事实学特征。
(错)3、意大利犯罪学家拉斐尔·加罗法洛,于1885年出版了题为《犯罪人论》的著作,成为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
(错)4、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能够预防和约束个人的犯罪行为;而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病态现象,并不能成为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对 )5、性犯罪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的“诱发源”。
( 错 )6、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主体不仅限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除外)构成。
( 对 )7、宏观犯罪预防里的社会预防同微观犯罪预防里的社区预防,其内涵与外延是不完全一样的。
( 对 )8、意大利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被誉为犯罪学之父。
( 对 )9、在财产犯罪中,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犯罪通常具有可预防性。
( 错 )10、我国现今性犯罪的增长同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学校教育与犯罪问题之间的关系。
答:(1)犯罪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受过中、高等教育者犯罪率一般低于只受过初等教育者或文盲的犯罪率。
即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率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2)犯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在在校生中,学业优秀者、中等者、不良者的犯罪率依次由低到高排列。
(3)犯罪者在校学习的态度与犯罪的关系:如果对学校或学习缺乏兴趣,时常逃学乃至辍学则易陷入犯罪。
(4)学校忽视全面教育与犯罪的关系:学校忽视全面教育、教育不当或不充分等都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并可能成为潜在的犯罪因素。
2、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是什么?答:(1)城乡经济结构失衡与人员心理失范(2分)(2)社会管理手段不足与行为控制弱化(2分)(3)相对利益被侵犯及地域歧视感加深(2分)(4)文化综合素质低与个人法制观会淡薄(2分)3、简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犯罪学》试题班级__ 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试题说明:本页为试题纸,请自附答题纸于本页后面。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共2题,每题50分,要求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试题正文一、论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与区别?(50分)答:1、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犯罪学与刑法学由它们的目的、也包括研究对象紧紧地联系起来。
为了防止和减少犯罪而与犯罪作斗争是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目的。
犯罪是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学也不能说不研究犯罪。
但是,它们却是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方向上各自发展。
两个学科的共同目的,是从终极意义上说的,实际上两个学科的直接目的是有区别的。
犯罪学的直接目的是,探讨犯罪产生原因,寻找有效的犯罪对策,以防止和减少犯罪。
刑法学集中研究一定国家的现行的刑法规范,分析犯罪的法定构成条件,以便正确地适用法律规定的刑罚。
注释刑法学的直接目的是,刑法的准确适用,刑法学是在准确适用刑法惩罚犯罪的前提下来防止和减少犯罪。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科学,所以,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犯罪学与刑法的关系。
犯罪学可以为刑法指明方向,而刑法为犯罪学框定了研究的有效范围。
刑法对犯罪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为犯罪学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逻辑点;法律所定义的犯罪始终是犯罪学所研究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对象;刑法和刑法学为犯罪学中的犯罪对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确的刑事法律对策及其实践。
犯罪学对刑法学的作用是巨大的。
犯罪学对刑法和刑法学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犯罪学对刑法立法、司法和执行都具有全面的影响。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1)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的法律科学,它以成文法为依据,对犯罪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侧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以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准确地惩治犯罪。
犯罪学从犯罪发生的过程入手,通过揭示犯罪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
(2)研究对象不同。
犯罪学考试题和答案
犯罪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预防D. 犯罪惩罚**答案:A**2. 犯罪学中,犯罪的“标签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埃德温·萨瑟兰B. 霍华德·贝克尔C. 罗伯特·K·默顿D. 克里门特·埃特泽尔**答案:B**3. 犯罪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社会结构中的哪些因素导致的?()A. 社会不平等B. 社会道德沦丧C. 社会文化冲突D. 社会经济危机**答案:A**4.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获得的。
A. 遗传B. 模仿C. 环境影响**答案:B**5. 犯罪学中的“犯罪机会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因为()。
A. 犯罪动机B. 犯罪机会C. 犯罪能力D. 犯罪倾向**答案:B**6.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强调()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作用。
A. 社会规范B. 法律制度C. 道德观念**答案:A**7. 犯罪学中,犯罪的“冲突理论”认为犯罪是()的结果。
A. 社会不平等B. 社会冲突C. 社会矛盾D. 社会压力**答案:B**8.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生物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与()有关。
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心理因素D. 文化背景**答案:A**9. 犯罪学中,犯罪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的冲突。
A. 意识与潜意识B. 自我与超我C. 本我与超我D. 本我与自我**答案:C**10.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文化偏差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
A. 社会文化差异B. 社会文化冲突C. 社会文化认同D. 社会文化适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犯罪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犯罪原因B. 犯罪预防C. 犯罪控制D. 犯罪惩罚**答案:ABC**2.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包括哪些要素?()A. 观察学习B. 模仿行为C. 强化机制D. 惩罚机制**答案:ABCD**3.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包括哪些因素?()A. 社会规范B. 法律制度C. 道德观念D. 社会舆论**答案:ABCD**4. 犯罪学中,犯罪的“生物理论”涉及哪些方面?()A. 遗传因素B. 生物化学因素C. 神经生理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5. 犯罪学中,犯罪的“心理分析理论”涉及哪些心理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犯罪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错)1.“万恶淫为首”,此为我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孔孟儒学所奉行的性道德信条。
(对)2.人类性行为不仅是性生理本能的反映,而且是包括、情感、道德形态影响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错)3.我国现今性犯罪的增长同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
(错)4.我国《宪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虽有“青少年”这一称谓,但对“青少年”的概念并未作出明确的表述和界定。
(错)5.从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年龄结构来分析,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比“文革”前提前了1到2岁
(错)6.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分类,可将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经济犯罪,性犯罪,激情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街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
(对)7.犯罪概念回答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犯罪的形式标准、犯罪的本质意义以及犯罪的应然期待。
(错)8.犯罪的形式标准,严格地说,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
(对)9.总体犯罪现象由个体犯罪现象构成,个体犯罪现象包含在总体犯罪现象之中,它们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错)10.某个个体犯罪现象的变化对于总体犯罪现象的波动,有直接而根本的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犯罪学犯罪分类结构。
答:(1)犯罪主体性质类型,基于主体性质的特殊特征,展开犯罪分类。
(2)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基于行为性质的特殊特征,包括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行为附随情况等的特殊表现。
(3)犯罪特殊类型。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答:(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2)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3)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预防和化解上狠下功夫
(4)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建设
3、财产犯罪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答:(1)贫富差距,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经济根源,是财产犯罪滋生的重要原因。
(2)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看,失业是犯罪滋长的重要诱因。
(3)文化冲突,现代文化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和,以及在交流融和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冲突。
4、暴力犯罪的对策有哪些?
答:(1)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发展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净化大众传媒,杜绝暴力渲染
(4)加强社会帮教和人民调解等早期干预工作
(5)加大打击力度,遏制严重暴力犯罪的发展势头
(6)加强针对暴力犯罪人的预防
(7)加强亲职教育,健全家庭功能
(8)加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案例分析(共30分)
1、小东是一名外地来京打工的未成年人,初中没有毕业就步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在北京找不到他希望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后来,一位副食品商店的老板同情他的遭遇,让他在自己开的副食商店卖肉。
卖肉也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小东不是弄错斤两就是搞错肉的品种,给顾客造成了许多不便,影响了商店的生意,于是老板扣了他三个月的工资。
小东心里很不服气,一心想报复商店,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
一天深夜,在商店其他人都下班后,小东从商店后窗爬进来,凭着自己对商店的熟悉,迅速找到钱箱,偷走了里面积累的钱财,又顺手拿走了一些食品。
在骑车回去的路上被巡逻民警发现带到派出所,经教育主动交待了盗窃的事实经过。
(1)请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2)请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3)请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有哪些?
答:
(1)1.城乡经济结构失衡与人员心理失范
2.社会管理手段不足与行为控制弱化
3.相对利益被侵犯及地域歧视感加深
4.文化综合素质低与个人法制观念淡薄
(2)1.流动人口犯罪具有侵财目的性。
2.流动人口犯罪具有地缘勾连性。
3.流动人口犯罪的残酷冷漠性。
4.流动人口犯罪的结伙性与黑恶性。
5.流动人口犯罪的随机性与贪婪性。
6.流动人口犯罪的周期波动性。
(3)1.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推动农村经济化改革并举
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并重
3.强化基本培训辅导与防控外来人口犯罪并行
4.规范行业市场管理与消除犯罪外部环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