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
放射科图像(胶片)质量评价制度

红星医院放射科图像(胶片)质量评价制度一、目的:规范化放射科普放、CT、MRI等检查,持续改进放射科图像质量,为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解除患者病痛。
组织机构:科主任、质控小组、诊断组、技术组。
质控小组成员:XX XX XX二、措施:(一)月评价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抽查汇总。
人员:质量控制小组抽查,科主任负责核对、监督。
方法:抽查技术组每人10份,其中平片、CT、MRI各3份,全景口腔1份,如部分检查当月未参与可替换成其他检查。
标准:《放射科检查规范》整改:发现个人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改正。
对多发问题形成规范,组织讲课学习。
奖惩:月评价结果是绩效考核重要标准。
记录:技术组图像质量评价表。
质控小组负责记录。
(二)月讲课时间:每月第二个整周的周三中午,教学室进行。
人员:所有技术组及质控小组值班人员。
方法:讲课内容包括设备的维护、操作保养,新技术展望,放射科新技术应用,后处理技术,检查规范,常见检查错误。
质控小组或诊断组医师在讲课结尾进行解剖教学。
标准:提前2周上交课件,进行审核、修改。
讲课评分参照《放射科讲课评分制度》。
考核:进行课间提问,如需要可进行考试。
记录:技术组讲课记录本。
讲课人负责记录。
(三)早交班时间:工作日周二、周四,读片室。
人员:下夜班技师进行交班。
所有技术组及质控小组值班人员参加。
方法:抽查前一日检查图像平片、CT、MRI全景口腔各3份。
标准:《放射科检查规范》整改:现场提问问题及时整改。
记录:技术组早交班记录本,详细记录问题及整改意见。
交班人负责记录。
(四)日常工作当班技师自查:当班技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设备、进行相关检查。
图像不合格应重新投照。
投照结束后上传合格图像。
打片技师复查:打片技师对上传图像进行复查。
不合格图像应指导当班技师投照。
将合格图像打片。
诊断医师检查: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医疗、护理、院感及各种非医疗等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监控和管理,医学影像科设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该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对科室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科室副主任担任副组长,骨干医师、骨干技师和护理组长担任成员,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明确。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
各小组负责对科室各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日常医疗、护理、院感等工作、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及护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各种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及耗材使用、医疗纠纷隐患、危化品管理等进行日常督查、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各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对科室质量管理及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评价。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要及时认真完成相关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督促、落实医院各专项管理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本科提出的质量与安全整改意见,按要求定期填报各种质控表及有关数据信息。
对XXX发生缺陷、差错、纠纷、事故的责任人,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必要时召开科务会进行通报,防止类似情况重复发生。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各小组,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
各小组负责管理日常医疗、护理、院感等工作,确保科室各项核心制度得到执行。
同时,对医疗器械及耗材使用、医疗纠纷隐患、危化品管理等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

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第一篇: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放射影像科图像、报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影像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立我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并明确各成员职责。
一、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成员组长:张泽明成员:陈耀康张其林张钧王智清汪义成二、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职责1.放射影像科应建立图像、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诊断医师、高年资技师。
2.放射影像科图、报告像质量评价小组组长负责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放射科技师负责影像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如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
4.影像诊断医师负责图像诊断的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及时与技师及后处理人员技师沟通。
5.每月进行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记录,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个人月绩效考核。
第二篇: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成员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放射科图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明确图像质量评价小组职责。
一、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成员:组长:XXX 放射科主任成员:XXX XXX XXX二、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职责:(一)放射科应建立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放射科主任、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
(二)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组长负责图像质量评价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
(三)放射科技师负责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
(四)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图像诊断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与技师沟通。
(五)每月进行图像质量评价记录。
梧州巿中医医院2008-10-28第三篇: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职责(精选)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职责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职责是定期检查放射工作的X光片,考核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像诊断操作技能以及各项影像质量保证制度的执行情况。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讲解学习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制度根据医院规定与科室具体情况及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控、项目评价、改进措施制度。
一、科主任负责全部的质控指标检查CT检查由石应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普放检查由袁林同志负责质控指标MR 检查由黄静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报告书写由王大江同志负责质控指标。
二、要求各部门认真做好检查及报告质量的督查,对不合格的投照检查 CT 扫描 MR检查和相关不合格的报告要进行及时的修改更正,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方案,做好相关的记录。
三、普放CR、DR 质控指标,登记时是否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一致,投照时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图像后投照部位的左右一定要标记准确,对投照条件使用不佳的图像不要传输,一定要重新投照后再传输,对打印胶片时,外科需要手术的患者和内科有病变的片子一定要打1:1 的胶片,对普放报告要及时检查描述的准确性,左右的描述及意见,及诊断意见的正确与否。
CT 质控量指标,CT 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MR质控量指标,MR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六、对修改的检查及报告要做好相关记录。
七、对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的按相关文件做相应的处理。
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影像科图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影像科诊断质量与医疗安全,并明确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一、影像科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如:组长:成员:技师组:诊断组:二、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小组职责:(一)影像科应建立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影像科主任、影像诊断医师、影像科技师。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

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制度根据医院规定与科室具体情况及发展得要求,制定相应得质控、项目评价、改进措施制度。
一、科主任负责全部得质控指标检查CT检查由石应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普放检查由袁林同志负责质控指标MR 检查由黄静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报告书写由王大江同志负责质控指标。
二、要求各部门认真做好检查及报告质量得督查,对不合格得投照检查CT扫描MR检查与相关不合格得报告要进行及时得修改更正,提出相应得改进措施及方案,做好相关得记录。
三、普放CR、DR 质控指标,登记时就是否与患者得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一致,投照时就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图像后投照部位得左右一定要标记准确,对投照条件使用不佳得图像不要传输,一定要重新投照后再传输,对打印胶片时,外科需要手术得患者与内科有病变得片子一定要打1:1得胶片,对普放报告要及时检查描述得准确性,左右得描述及意见,及诊断意见得正确与否。
CT 质控量指标,CT 扫描检查得患者得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就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得参数就是否符合扫描部位得要求,对不符合要求得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得描述就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就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得要及时修改。
MR质控量指标,MR扫描检查得患者得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就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得参数就是否符合扫描部位得要求,对不符合要求得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得描述就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就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得要及时修改。
六、对修改得检查及报告要做好相关记录、七、对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得按相关文件做相应得处理。
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影像科图像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保证影像科诊断质量与医疗安全,并明确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一、影像科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如:组长:ﻫ成员:技师组:诊断组:二、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小组职责:(一)影像科应建立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影像科主任、影像诊断医师、影像科技师。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案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案
一、图像评价小组活动每月一次,由相关评价小组组员在每月月末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小组图像评价指标的具体统计由质控组员负责进行分别统计。
三、影像图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评价方法:采用两种方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为辅,从整体到局部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诊断医生利用PACS系统进行大体评价:从患者信息、标识和检查部位正确、体位采集范围标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及造影和特检解决临床需要四个方面评价,四项均符合考虑优质片,满足两项或三项为合格片、仅一项满足或无法诊断则为不合格片。
2)各小组长抽取图像总数的3%,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进行辅助评价。
计算各小组优良率及废片率并对各技术员的能力进行考核,找出影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改进与持续改进。
四、图像评价小组每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通报、分析、提出建议;每月对质量控制的活动结果(图像优良率、废片率等)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及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放射科质控会议上汇报。
所有评分评级结果上报科室质控小组,并与技师年终考核及岗位授权挂钩。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1)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放射科拍片质量,我科特别成立拍片质量评审小组,每月随机抽取CR片40-50张评测,CT20-30张评测。
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及《CT 影像质量标准》为基础。
实事求是,严格把关。
力求放射科拍片质量逐步提高。
一.图像质量评价小组:1.组成:组长:郑军组员:韦万龙郑和永2.组长职责:负责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监督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工作的执行。
3.组员职责:在组长领导下负责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具体工作,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采取措施。
二具体要求内容:CR影像质量要求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
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CT影像质量要求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部位、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工作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

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放射影像科图像、报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影像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立我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并明确各成员职责。
一、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成员组长:张泽明成员:陈耀康张其林张钧王智清汪义成二、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职责1.放射影像科应建立图像、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诊断医师、高年资技师。
2.放射影像科图、报告像质量评价小组组长负责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放射科技师负责影像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如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
4.影像诊断医师负责图像诊断的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及时与技师及后处理人员技师沟通。
5.每月进行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记录,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个人月绩效考核。
资料赠送以下资料2018年“安全”自查自纠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局文件,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隐患排查、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文件指导思想及公司安排结合我们工地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积极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
现将本次安全自查自纠活动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号仓库、3号宿舍工程,6月15日正式开工,目前处于基础孔桩施工阶段。
6月.15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在项目部召开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现场检查活动。
二、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牢牢把握制定检查方案、进行层层动员部署、排查问题及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检查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等重点环节。
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检查重点(一)安全检查范围及重点排查项目1、施工作业区的安全状况(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2、应知应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知识及隐患排查的掌握程度,作业人员对本工种操作规程和危险源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二)施工用电1、检查现场布线有无违反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检查布线必须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整改

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组长:
副组长:
报告质量评价及处罚办法
诊断报告的检查
1.每周由科主任、副主任主任检查全部诊断报告或抽查50份报告。
2.检查结束三日内逐人写出检查结果报告。
3.根据奖惩制度制定的方法逐月兑换,并纳入年终评比条件。
影像报告发送对主管医师的奖惩方法
1.影像告质量的评价
①每人每次抽查报告质量总分为100分
②影像告书写标准1和2中每漏填一项扣5分
③影像告书写标准3中没漏写一项扣除10分
④影像报告无主管医师签字发出者每份扣除20分
2.影像报告每份每延迟误发出一天从主管医师的质量总
分中扣除10分。
3.质量总分与当日奖金挂钩,按扣除分数的比例扣除当月
奖金。
图像质量评价及处罚办法
对DR、CR片的检查
1.每周由科主任、副主任主任检查全部或抽查部分照片
2.检查结束三日内逐人写出检查结果
3.根据奖惩制度制定的方法逐月兑换,并纳入年终评比条件照片质量评价
照片质量:优良率≥95%、优级率≥55%、良级率≥40%、废片率≤2%;设备完好率≥95%
总分100分
优良率<95%,扣2分
优良率<80%扣5分
优级率<55%扣2分
优级率<50% 扣5分
良级率<40%扣2分
良级率<35% 扣5分
废片率>5% 扣10分
设备完好率<10% 扣10分
质量总分与当日奖金挂钩,按扣除分数的比例扣除当月奖金。
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最终定稿]
![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74596e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7.png)
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最终定稿]第一篇: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认真学习医疗政策与法规,了解和把握国家、军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和医疗保险政策。
2、积极参与医院质量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委员会的各项决定。
3、督导本科医、技人员遵守各项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对X 线、CT、MRI的胶片和报告有签发、签收制度。
4、根据为部队服务的相关规定,督导对军人放射影像科室各项要求的落实。
5、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检查项目零预约,科学安排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完成影像网络传输。
6、严格电子预约程序,监控临床科室申请单的书写质量,及时与临床科室反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度检查和漏费。
7、督导落实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放射检查的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
履行复核双签字情况等(急诊除外)。
配合科主任开展疑难病例读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随访工作,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8、配合科主任,做好伤病员和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
督促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有记录。
9、认真做好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检查工作不间断。
10、把握本科医疗工作完成进度,积极配合科主任完成医院提出的各项年度指标。
11、发挥质量管理团队作用,运用质量管理原理,优化工作流程,开展促进医疗质量改进的活动,并记录在案。
第二篇:放射科2011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计划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010)2011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迎接等级医院评审、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创造无烟医院活动。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科室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对CR大型仪器的使用、保养以及DR大型仪器的安装及科室卫生等做了相关详细的培训,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并告知本科室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安全防护,严防差错事故和安全事故。
对书写报告进一步提出,有异常表现的重点描述。
病变描述的要真是的反映观察的过程。
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型带等,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2014年CT诊断科科图像质量评价(共5则)

2014年CT诊断科科图像质量评价(共5则)第一篇:2014年CT诊断科科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控制扣罚2014年质控人员:徐科超CT诊断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放射科拍片质量,我科特别成立拍片质量评审小组,每月随机抽取CT片40-50张评测,MR20-30张评测。
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及《CT 影像质量标准》为基础。
实事求是,严格把关。
力求CT诊断扫描质量逐步提高。
一.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1.组成:组长:张振显副组长:李欣文组员:宋延峰刘涛徐科超张熙尧2.组长职责:负责CT诊断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管理,定期检查CT及MR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监督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工作的执行。
3.组员职责:在组长领导下负责CT、MR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具体工作,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采取措施。
二具体要求内容:CT影像质量要求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部位、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2.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
3.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右骨窗。
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膈窗。
4..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线剂量。
5.定位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
6.CT照片应有定位像。
7.CT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
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8.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CT影像质量标准》。
CT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胸部、腹部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5 图像层次对脊柱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5 扫描范围对增强扫描及照相出差错5人为伪影图像质量不佳 5 运动伪影对椎间盘扫描及照相出差错设备伪影对头颅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3 增强扫描增强效果病变区为测量数据 3 图像标识输入患者信息出差错 2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受检查者信息出差错 2 定位相 MRI检查登记不全 2 照片排列顺序不规范设备安全检查及维护不到位 2 其他: 1.与患者沟通不通畅 1 2.机房清洁卫生不到位1 3.值班技师清理值班室卫生不到位1 4.三维重建方式出差错 1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CT、M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第二篇: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放射影像科图像、报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影像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立我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并明确各成员职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一、组织机构⑴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质控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科室质控工作,制定年度质控计划和目标,总结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
●质控小组成员:负责具体质控项目的执行,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情况。
二、质量管理与质控项目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内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查,评估放射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进行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的审查与更新:制定放射科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审查与更新。
●开展质控培训与教育:组织质控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质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⑵质控项目及职责●设备质控:负责放射设备的日常质量控制,包括进行日常设备检查、巡检和定期的质保参数检测。
●图像质量控制:负责监测放射成像图像质量,包括定期的尺度校正、对比度和分辨率测试等。
●甲状腺治疗:负责放射甲状腺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放射剂量测量、剂量计校正和治疗计划的设计等。
●放射防护:负责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防护,包括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和辐射防护设备的校准。
●质量指标监测:负责监测和评估放射科的绩效指标,包括检验准确性、诊断准确性等。
三、质量控制流程⑴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制定年度质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逐年更新年度质控计划,明确质控项目和实施时间节点。
●细化质控项目:对每个质控项目进行具体细化,包括项目目标、实施方法、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⑵质量控制实施●质控项目执行:根据质控计划,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流程执行质控项目。
●数据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记录并进行分析,评估质控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⑶质量改进●制定改进措施:针对质控项目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明确实施责任和时间节点。
●监督实施情况:质控小组成员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附件:附件2:放射科质量控制数据记录表附件3:放射科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汇总表法律名词及注释:●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有关标准和要求,建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于规范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进行各类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质量控制的小组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职责和工作内容1. 制定和完善质量控制方案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放射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准、质量保证措施、辐射防护措施等内容。
小组成员需要对放射科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 监督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他们会定期检查放射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同时,小组成员还会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进行监督,确保工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 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工作。
他们会定期采集和整理放射科的工作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小组成员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组织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组织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
他们会定期组织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小组成员还会赋予工作人员必要的技术支持,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5. 参预质量改进和风险管理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参预质量改进和风险管理工作。
他们会定期组织质量改进会议,讨论和研究提升放射科工作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小组成员还会参预风险管理工作,分析和评估放射科工作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6. 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
他们会与医院管理部门、放射科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科室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小组成员需要及时反馈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一、背景介绍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其工作涉及到放射线的使用和辐射防护等方面。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设立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1. 制定和审查放射科质量控制方针和目标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查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方针和目标,确保其与医院的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
小组成员应根据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2. 确保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安全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确保放射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安全。
他们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放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确度。
同时,小组成员还应组织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确保放射诊断和治疗的质量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确保放射诊断和治疗的质量。
他们应制定和实施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影像质量的评估和监控。
小组成员还应定期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质量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开展放射防护教育和培训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开展放射防护教育和培训工作。
他们应制定和实施放射防护培训计划,包括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小组成员还应定期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5. 参与质量改进和风险管理工作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应积极参与质量改进和风险管理工作。
他们应收集和分析放射科的质量数据,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小组成员还应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6. 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他们应与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放射防护部门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小组成员还应参加相关会议和培训,了解最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技术发展。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一.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1.1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由放射科相关领导和核心成员组成,负责制定、推动、监督和评估放射科的质量控制工作。
1.2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分工如下:1.2.1 负责制定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政策、目标和策略;1.2.2 负责制定、修订和推行放射科的质量控制相关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工作规程等;1.2.3 监测和评估放射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1.2.4 组织和指导放射科的质量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1.2.5 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2.1 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确保放射科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2.2 开展放射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3 开展放射科技术操作流程的审核和监督,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4 进行放射科工作的质量控制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2.5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放射科质量抽查和核查工作;2.6 进行质量控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反馈质量控制工作的情况。
三.记录和汇报3.1 建立放射科质量控制的记录管理系统,包括文件、检查记录、纪实等;3.2 编制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的年度报告,向上级报送,并向相关人员进行解读;3.3 将质量控制数据和问题情况记录,及时沟通和协调解决。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放射科质量手册附件2: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规程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质量控制:指根据一定的规范、标准或要求,对产品、服务或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以确保其符合预期质量水平的管理活动。
5.2 放射科:医疗机构中负责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工作的科室。
5.3 放射科质量手册:放射科质量管理的文件,详细说明质量管理的目标、政策、流程和方法。
5.4 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规程: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的操作规程,包括工作流程、操作细则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放射科各管理小组成员和职责

放射科三级医院管理小组一、行政职能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在院党委、院行政和医院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安排本科室依法执业。
2、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本科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督促执行医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2、建立健全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3、加强本科室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科室管理职业化。
4、按期接受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科室管理水平5、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科室人员值班、轮转、休假,并组织实施。
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
6、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
二、医德医风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落实医院医德医风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任务。
2、检查督促本科的医德医风工作。
3、管理本科室的医德医风档案。
4、配合办公室做好医德医风测评、检查工作。
5、督促本科室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6、对于投诉的意见,做好调查,督促落实。
7、抓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医患沟通工作。
8、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文件精神,决策科室医德医风方的事项;布署医德医风工作。
9、抓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工作。
三、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负责每天技术评片。
2、负责诊断报告审核,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定期对放射科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日常工作检查、进行图像质评活动及疑难病例读片会的组织。
4、定期分析评判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并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5、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严格执行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和落实情况检查四、理财(耗材)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科室财务、耗材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的财务活动在主任的领导下,由科室理财(耗材)小组统一管理。
2、理财(耗材)小组要认真履行民主理财和监督职能,对科室财务运行情况要进行定期审核督查,并在科室公开财务执行结果,接受全体职工监督。
3、理财(耗材)小组要按照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要求,全过程参与科室财务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影像科图像质量、诊断报告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
为加强放射影像科图像、报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影像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立我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并明确各成员职责。
一、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成员
组长:张泽明
成员:陈耀康张其林张钧王智清汪义成
二、放射影像科质量评价小组职责
1.放射影像科应建立图像、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诊断医师、高年资技师。
2.放射影像科图、报告像质量评价小组组长负责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放射科技师负责影像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如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
4.影像诊断医师负责图像诊断的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及时与技师及后处理人员技师沟通。
5.每月进行图像质量即报告质量评价记录,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个人月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