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主题)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4
①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 P14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8
①其一,物质和精神者是第一性、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
②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论述列宁的物质定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全面而科学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把哲学物质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P3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否认导致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否认导致唯心主义)
4.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P32
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②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5.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普遍联系原理P40
联系是指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第一,任事物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事物都具有在的结构性。
②第二,任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补充:
联系的主体: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
联系的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7.矛盾及其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P43
矛盾是反映事物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指矛盾双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渗透)、相互转化。
斗争性:指矛盾双相互对立、相互排除
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补充:
同一性体现了矛盾双相互吸引的趋势
斗争性体现了矛盾双相互分离的趋势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中有异)
斗争性也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异中有同)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解释:矛盾的同一性使一个事物的矛盾统一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使事物处在静止状态,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要打破矛盾统一体,因此,双矛盾斗争过程是运动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性是绝对的。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45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其一,对立(区别)
共性是个性的一部分;
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
②其二,联系
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个别都是一般。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其三,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补充:
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同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
其一,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其三,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诸多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矛盾的不同面:矛盾的主要面和次要面
9.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原因: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畴的钥匙。
③提供了最根本的认识法:矛盾分析法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74
表现在以下四个面: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认识的本质?P66
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这种反映具有两个面的特点:
①反映具有摹写性。(客体作用)
它强调的是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