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白流苏的形象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倾城之恋》是一部由张爱玲创作的作品,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社交界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
白流苏作为该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在小说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她的形象和悲剧经历,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白流苏,一个充满了魅力和神秘的女性角色。
她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上海富裕家庭的女孩,由于长相出众,加上优越的家庭背景,使得她一直是上海社交界的焦点。
白流苏的美丽和聪慧使得她成为了不少男人的梦中情人,她的生活看似光鲜亮丽,但在张爱玲笔下却是一个悲剧的形象。
白流苏的爱情悲剧是《倾城之恋》中最令人触目的。
她与易先生之间的感情是整个小说中的主线之一。
易先生是一个富有而且有魅力的男人,他与白流苏之间的感情纠葛一直是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而无奈的是,白流苏的爱情并未得到真正的回报。
易先生与白流苏之间的感情是一个注定悲剧结局的爱情故事。
在这场爱情中,白流苏表现出了对易先生的倾慕和依恋,而易先生对她的感情却未曾真正深入。
白流苏的人生悲剧也体现在她的婚姻生活中。
在小说中,白流苏与顾承玉成婚,而这段婚姻注定也是一个悲剧。
白流苏为了自己无法得到的爱情,而选择了一个并不真心待她的丈夫,这无疑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错误选择。
在这段婚姻中,白流苏的内心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婚姻的失望同时萦绕在她心头,让她的人生更加悲惨。
白流苏的个人命运也是一个悲剧。
在小说中,白流苏的家庭背景并不算太差,但她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的家庭并不能给予她真正的安全和幸福感,她在爱情和婚姻中的悲剧也让她的内心深处备受折磨。
在当时的上海社交界,白流苏虽然看似优越,却也是一个内心孤独的女人,这种孤独和折磨构成了她悲剧人生的一部分。
白流苏是《倾城之恋》中一个极具戏剧性和悲剧色彩的角色。
她的内心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构成了她的形象,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整部小说中最触目的部分。
通过白流苏这个形象,张爱玲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展现了当时上海社会的虚荣和虚无。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倾城之恋》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长篇小说,以双重视角描写了白流苏与卓文君之间的不平凡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人物形象中的苦涩与悲剧。
白流苏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士,精通音乐、文学和绘画,并且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风度。
他对待感情坚定而执着,对卓文君深深着迷,并为了能与她在一起,主动追求了一段悲剧性的爱情。
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以及他对卓文君的深情厚意,让人不禁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
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
尽管白流苏深爱着卓文君,但他最终却无法得到她的真心。
在小说中,卓文君虽然也对白流苏有感情,但因为种种外部原因,最终选择与劉彻成婚,令白流苏痛苦万分。
他不愿面对现实,选择了逃避,离开中国,远离卓文君,开始了流亡生活。
白流苏的悲剧命运让人唏嘘不已,他为了爱情而放弃了一切,却最终只得到失去的苦痛和绝望。
白流苏的人物形象还体现出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他对传统婚姻制度和家庭观念持怀疑态度,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他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需要,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内心世界。
白流苏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社会压力和道德约束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展现出他对自由和权利的追求,也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一种反思。
白流苏是一个极具魅力和才华的人物形象,他的悲剧命运令人怜悯,同时也在小说中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他的形象使人深思爱情和自由的价值,并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苦涩。
《倾城之恋》通过白流苏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对人性和爱情有了新的思考。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倾城之恋》是中国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在上海法租界日本人宫城三千院对中国女孩白流苏展开追求并最终宣告失败的故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白流苏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进行浅析。
白流苏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富有东方特色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美丽、聪明、温柔、富有机智和敏感性的女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和渴望。
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许多男人,但她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意志,不愿随波逐流。
她追求真爱和尊严,不愿成为对方的玩物。
她对待感情非常认真,并一直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
她的坚持和不妥协的原则使她成为许多男人心中的神秘与梦幻的女性形象。
白流苏的悲剧在于她的不幸和无奈。
她犯下严重错误的行为,如背叛父亲和朋友,导致自己的命运被改变。
她在宫城三千院的追求中陷入了一个不可解的情感泥沼中。
尽管她一直试图逃离,但她最终被迫与宫城三千院结婚。
这个婚姻对她来说是一种牺牲和折磨,让她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她一直渴望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终究无法实现。
她的悲剧在于她始终无法摆脱宫城三千院的影响,无法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自我。
白流苏的悲剧与历史和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快速变革和动荡的时期。
外国势力和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白流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来自日本人宫城三千院的追求和外力的压迫。
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和生存,被迫做出了不情愿的妥协和牺牲。
她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与其所面临的悲剧是这部小说的精髓所在。
她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女性形象,饱含着人性的矛盾和挣扎。
她的悲剧与历史和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彰显了作家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通过对白流苏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揭示的人性困境与社会现实,并思考这对于我们当下社会的启示和警醒。
白流苏的形象分析
白流苏的形象分析作者:真国雪来源:《学业》2019年第03期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在作品《倾城之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作品中的白流苏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愿意用自己作赌注去赢得范柳原的青睐,最后她赢得了爱情与自由。
即使这样做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但无论如何白流苏敢于反抗命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白流苏;反抗意识;爱情观一、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分析(一)作者的生平经历《倾城之恋》的作者张爱玲从小生长在一个贵族大家庭中。
从一方面来说张爱玲是幸运的,因为她小时候吃住用都是最好的,而且在她父亲母亲和姑姑的文学影响下,也使得她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文学天赋。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张爱玲又是不幸的。
家族的没落和父母的离婚对张爱玲的性格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经历也影响了她的创作。
她对封建婚姻制度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不仅承受着封建大家庭的压迫,而且还承受着命运的摧残。
她笔下的爱情与金钱、虚伪、利益、冷漠息息相关,她对真实的人生有着冷漠却清醒的认识。
白流苏的形象塑造主要是张爱玲本人对封建社会女性的了解。
(二)作品写作背景分析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鼓舞了一大批作家登上文坛进行创作。
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十分具有代表性,她们具有先进的思想和进步的意识。
张爱玲就是其中著名的女性作家代表。
当时张爱玲正处于混乱的战争环境中,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灾难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倾城之恋》中所描写的封建大家庭的婚姻爱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封建大家庭是张爱玲在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场景,这主要与她的家庭经历有关。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所描写的女性一般都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她们把婚姻当成是一桩买卖,渴望从中获利,最后在悲凉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但白流苏的形象与张爱玲所塑造的其他女性形象有所不同,白流苏是一位敢于反抗不公命运,敢于追求婚姻爱情的女性形象,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女性,虽然她的反抗仍是以依靠男人为手段,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具有进步意义。
论张爱玲《倾城之恋》及白流苏形象分析
论张爱玲《倾城之恋》及白流苏形象分析论张爱玲《倾城之恋》及白流苏形象分析摘要:本文分三部分分析了张爱玲的成名小说《倾城之恋》以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即旧城的封闭——流苏家庭的遭遇;心城的斗争——流苏婚姻的赌注;倾城的团圆——流苏命运的转折。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旧式家庭的没落腐朽,使白流苏不得不挣脱家庭的束缚,以婚姻为赌注上演了一场心智的斗争,但结果她只能无奈的做范柳原的情妇。
战争的来临拯救了白流苏,让她得到了婚姻,但凌驾于战争中的婚姻更多的来自外界的影响,最终的圆满反倒暴露了人生的不可靠,小说展现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及人的劣根性与道德的残缺。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白流苏生存赌注婚姻作者简介: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1921年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发表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
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过着“隐居”生活。
1995年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己的公寓,享年七十五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小说连载于《上海杂志》月刊后,在当时赢得了读者群极大的回响。
而其在一九四四年改编成话剧上演之后,更造成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倾城之恋》不仅在当时使张爱玲的声誉达到高峰,并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倾城之恋》这个题目乍听起来会以为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读后才明白,所谓倾城是说一个城市沦陷背景下方可成全的一段婚姻。
所以,从整体而言《倾城之恋》是描写普通人乱世中的“传奇”,从而寻求那份最后回归的普通。
张爱玲以一贯苍凉的叙述基调,特有的敏感笔触娓娓道来一段浮华背后的无奈与凄美,讲述了一个没落世家女性生存困境的悲剧故事。
在长达三万多字的篇幅中,描述了女主角白流苏对于婚姻的赌注。
而故事的内容则可以以1944年4月7日署名迅雨的论述作为概括:一个破落户家的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冷嘲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
柔弱背后的强悍_倾城之恋_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_杨小兰
2004年8月社科纵横Aug,2004总第19卷第4期SOCIAL SCIENCES RE VIE W VOL.19NO.4柔弱背后的强悍———《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杨小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内容摘要】本文以“女性强者”为视角,分析了张爱玲小说《顷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指出白流苏是一个不受男人支配、摆布,具有强悍的自救精神的特殊女性,她以自己的老练与智慧主宰着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婚姻竞技场上的胜者。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旧时代的女性是如何在困境中“抗争”命运,改变命运的。
她的出现既是一种希望,也是那个时代女性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一个“榜样”①。
【关键词】女性强者 强悍 婚姻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4)04-0111-02 当20世纪的文学大幕徐徐下落时,让我们重新回首过去的这100年来的中国文学史,张爱玲的名字是那样不容置疑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中。
的确,在百年的文学发展流程中,从来没有哪一个女性作家能像张爱玲那样备受非议,又备受瞩目。
她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特立独行的言行举止,以及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了解、接受和喜爱。
她以漠然的态度俯视世间的人情百态,以透彻的目光洞察浮世的风雨沧桑,以敏锐的心智感受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以凝练传神却又无限苍凉的笔触来描绘尘世间的男男女女。
她的作品个性鲜明,风格独立,自成一体,难怪评论界有人这样评价她:张爱玲的作品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②。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
其中对普通女性的命运,以及男女之间恋爱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张爱玲作为20世纪40年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关注。
她笔下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悲剧人物,她们在社会中总是处于被压抑、被逼迫或被抛弃的位置上,生活在时代的漩涡中无力自拔,既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只能在黯然神伤中徒增感慨,空叹悲凉。
论倾城之恋之白流苏的爱情观
浅析《倾城之恋》之白流苏的女性品质内容摘要:本文以生活、爱情两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的女性品质。
她自主,聪慧,以自己的才智为自己谋得了这出“倾城之恋”的胜利,同时,她又是那么自卑,却又少不了带着些许的清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她,始终执着于自己内心的梦想,纵使是乱世的硝烟也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白流苏坚强聪明心机隐忍范柳原《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小说连载于《上海杂志》月刊后,在当时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倾城之恋》不仅使张爱玲成为了高声誉的通俗小说作家,而且也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倾城之恋》,乍一听起来会以为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然而读罢才知道,所谓倾城不过是一座城市沦陷背景后所成全的一段婚姻。
作家张爱玲以她那一贯的苍凉的叙事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没落世家女性生存的悲剧故事。
在这长达三万多字的篇幅中,描述了女主人公白流苏对于爱情的看法和赌注。
故事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来自上海的白家小姐流苏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辗转来到香港,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
两个情场高手的过招,看似以流苏的失败而告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香港的沦陷却成全了他们的婚姻,造就了流苏的梦想,使她得到了一个平凡的归宿。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得知:男权社会里,旧时代女性生存的不易和艰辛以及人性的劣根。
一、生活方面(一)与周围人的相处过程中《倾城之恋》开篇之处,就让人感到浓重的腐朽气息。
”在上海这个快节奏的近现代化城市里,人家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只有白公馆说:“我们用的是老钟。
”仅这一句,就指出了白家人的没落和腐朽。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微妙地传达出了流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摘要:张爱玲的作品主题一直是人性的苍凉与冷酷。
她的作品《倾城之恋》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命运的故事。
张爱玲笔下描写的大都是普通人,小人物,大多是普通的女性,在外表上,她们各具不同时代赋予的色彩,但骨子里却都惊人的一致拥有一颗女性的魂灵。
这些女性,大都生长于旧家庭,生活于行将破灭或已经破落的书香门第。
她们为男性世界所苦恼、抽泣,她们的意识仍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控制,仍旧只属于生活在阴暗中的女奴。
无论他们的一生是幸运亦或不幸,甚至不惜由一个城市的毁灭来成全一份短暂的爱情(《倾城之恋》),她们生存其间的,都是一个灰色的没有生气的死人世界。
关键词:《倾城之恋》白流苏悲剧原因观念正文:《倾城之恋》的结局看上去是圆满的,皆大欢喜的。
可如果不是香港的战乱极其偶然地成全了白流苏,那么她最好的结局不过是成为范柳原长期而稳定的情妇。
圆满的结局在张爱玲笔下并不常见,《倾城之恋》虽然被处理成圆满,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喜剧,张爱玲的笔下不会产生喜剧,这种悲剧的结尾避免了审美疲劳。
结尾流苏和柳原因为战争的原因走在了一起,我们从中得到的是一场建立在废墟上的婚姻,既有现实中的废墟也是心灵中的废墟,我们看见了他们的婚姻,看见了他们的无奈,却看不见其中的爱,流苏和柳原里灵魂也成了废墟。
流苏在这里面更是悲哀,这位中国风味的女人,继承了传统中国女性的悲哀。
流苏的生是出悲剧,中国女性是悲剧的舞台。
白流苏的悲剧源于人们大脑里观念,而这些观念来源于从出生就开始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同样的,流苏的悲剧夜不是自己造成的,身边用一系列的人同样在接受着那个社会所需要的、所赞同的观念,流苏唯一不同的就是她想实行另外一套观念,正因此才有群而攻之的局面。
一、大家庭亲情的淡漠“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
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
”流苏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沉闷的气氛包围这一家人,还有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白公馆老钟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1)1.1 《倾城之恋》内容 (1)1.2 白流苏介绍 (2)2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2)2.1 对于逆境,表现乐观 (2)2.2 精明的小妇人 (3)2.3 勇敢的女性形象 (4)2.4 相信爱情,相信婚姻 (5)2.5 对“灰姑娘”故事原型的颠覆 (5)3 结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7)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张慧慧指导教师马兆杰摘要: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细腻并且耐人寻味。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著名爱情小说,其女主人翁白流苏是一个自主、聪慧的女性形象,张爱玲以白流苏的人物形象刻画完成了《倾城之恋》。
本文在介绍《倾城之恋》和白流苏的前提下,对白流苏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以期让读者更深入的阅读《倾城之恋》。
关键词:张爱玲白流苏《倾城之恋》人物形象刻画Analysis of the "fallen" in white tassel characters 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ang HuihuiTuter Ma ZhaojieAbstract:Eileen Chang is a famous female writer in China. His works are delicate and interesting. "Fallen" is Eileen Chang's famous love story, the heroine bailiusu is an autonomous and intelligent female image, Eileen Chang white tassel characters completed the "fallen". In this paper the "fallen" and white fringed, white tassel character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make readers more in-depth reading "fallen". Key words: Eileen Chang white tassel "fallen" white tassel characters. Key words: Eileen Chang; Bai Liusu; "fallen"; characters; characterization引言:《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创作的一本爱情小说,它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是通过一本《上海杂志》,当时这本杂志是每月出版一期,当其连载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后,这本杂志的销量得到猛增,同时也提高了张爱玲的知名度,奠定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及人物悲剧《倾城之恋》是一部由张爱玲创作的经典小说,通过对白流苏的塑造和描绘,展现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白流苏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命运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她的形象也成为了小说中最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的角色之一。
白流苏的美丽和聪慧让她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她的容貌清丽脱俗,风姿绰约,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女”。
她通晓文学艺术,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这样的美貌和才华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令人瞩目的,让她成为了众人仰慕的对象。
正是这样的美貌和才华,最终使她踏入了情感的深渊,走上了一条悲剧的道路。
白流苏的命运坎坷,爱情悲剧成为了她一生的主题。
在小说中,白流苏与许渊冲之间的爱情是主要的情感线索。
他们之间的感情开始于一段美好的初恋,然而最终却变成了一场悲剧。
许渊冲是一个因家族使命而心有牵挂的男子,而白流苏则是一个追求自由和情感的女子。
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最终以白流苏的悲剧命运而告终。
在这段爱情中,白流苏表现出了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但最终却未能得到自己期待的幸福。
白流苏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也给她的人物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悲剧元素。
她的内心孤独和无助,在外表的强大和聪慧下隐藏着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悲伤。
她面对家族的压力和社会的偏见,最终选择了与许渊冲分别,并在婚后的生活中经历了巨大的磨难。
她的性格让她无法适应传统的婚姻和家庭,最终成为了一名感情上的受害者。
白流苏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在小说中,张爱玲通过对白流苏的刻画,揭示了爱情的虚幻和现实的残酷,并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的束缚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白流苏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风气的反思。
她的形象使得读者对于爱情和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触动。
倾城之恋中孤注一掷的白流苏形象 (2)
《倾城之恋》中孤注一掷的白流苏作为新时期女性,应该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而再也不如旧时期女性一般依附于男人,做男人附属品。
张爱玲的作品多数反映封建环境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她对于女性生存处境的描述,即便在今日,对于咱们而言,仍具有催人警醒的意义,值得一路探讨和研究。
本文从《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十八春》等作品中女性的描述来浅谈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命运等,从而体会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感受到封建环境下女性的悲哀,看到女性如何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与埋葬,从中加倍明白新时期的女性应该走出历史的沼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与未来。
张爱玲无疑是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她笔下的女性是一批在乱世生活中普通而又普通的女性,正如她在《传奇》扉页中写的——“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觅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觅传奇。
”她以无尽苍凉的笔调对女性进行叛逆的书写,着重刻画那些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女性。
透过这些女性苍凉的人生经历,咱们可以看到她作品中特按时期、特定阶级女性的一路悲剧。
她作品中的女性是可怜的、可恨的、可悲的,这些女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她们都逃脱不了压抑、扭曲、驯服乃至变态的命运。
结合作品,咱们分析一下张爱玲作品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女性人物。
张爱铃的小说中《倾城之恋》是《传奇》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唯一一个以大团员收场的小说。
《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与前面提到的两位女性人物不同,曹七巧和葛薇龙是被迫害,最终走向人生深渊的代表人物。
但白流苏却是精明的,擅长抓住机缘,并勇于寻觅挣脱家庭前途的一个女性。
若是说前面两位女性人物都是以悲剧扫尾,那么这一名无疑是张爱玲作品中唯一逃脱家庭传统束缚以后,修成正果的女性人物。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略如此,处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祖上曾盛极一时、现在家境中落的前清翰林白家六小姐白流苏嫁给那时上海滩数一数二的暴发户唐家的少爷唐一元,唐老爷骨子里根本看不起白家因循保守、死要体面的做派,唐一元婚后仍然游手好闲、拈花惹草,白流苏奔走于两家的同时,还要应对丈夫的风流新闻,心力交瘁。
张爱玲笔下白流苏的形象
张爱玲笔下白流苏的形象浏览次数:4592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8-6-16 13:05 |提问者:may617036702最佳答案女主人公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指出白流苏是一个不受男人支配、摆布,具有强悍的自救精神的特殊女性,她以自己的老练与智慧主宰着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婚姻竞技场上的胜者.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旧时代的女性是如何在困境中"抗争"命运,改变命运的.她的出现既是一种希望,也是那个时代女性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一个美丽的假面——论《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形象或许,曾经的她怀惴纯真美好的少女情怀。
可是时间和现实在慢慢侵蚀吞噬这一切。
后来的她,在努力寻找几近凋零的青春,试图以最后的资本来跟生命博弈;后来的她,只渴望得到一个肉体上的依靠,极尽曲意奉承之意来跟她心中的猎物玩“爱情游戏”。
一个从东方传统中缓缓走来的中国女性——白流苏,但她不同于男性话语下描述下的贤良淑女,性感尤物。
一个向时代和潮流奔去的旧式女子——白流苏,但她并联没有接受新文化,彻底走向社会或是投奔革命。
白流苏作为一个已离异七八年的女人开始寻求她的第二次婚姻,这次寻找显然带有多重目的。
她要逃离这个直到现在才分明地使她吃惊甚至有些绝望的古老家庭,逃离所有人鄙弃的目光。
生活,埋葬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毫不同情,也没有一丝风趣的残剩,空留下一种凄凉悲哀的情味。
当这个大家庭都开始用“驱赶”的态度对待她时,一个可怜的女人能做的似乎只是出走、躲避。
甚者,这样的出走类似逃亡,这样的躲避类似逃命......“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白流苏无奈的感慨承载了多少委屈的心情,她要去拼着接受罪恶的挑战,在罪恶中跋涉,以她的最后的属于女人的一些资本——三十岁左右的青春——再吃一次倒账,去寻觅一些儿温存、一些儿新鲜,最重要的是去寻觅一些儿切实的东西。
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始终是漂浮不定的,她们没有自己稳定的“根”,对自己的遭遇无从把握,只能乘着命运的小舟随波逐流。
张爱玲小说曹七巧与白流苏比较论文
张爱玲小说曹七巧与白流苏比较论文摘要:在中国女性沦为男人的工具和附属品,独立性被慢慢腐蚀的时候,张爱玲站了出来,她用冷静、睿智的眼光看待世俗的一切,她用尖锐的笔刻画了曹七巧与白流苏这样的悲剧式人物,深刻的揭露了女性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
虽然白流苏由于其出身与思想上一定的进步性,与曹七巧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她以弱示人,处处退让:她强势出头,粗鲁强悍。
这就是大智若愚与大愚若智的鲜明斗争。
但是她们同样都是时代的“殉葬品”,她们得不到应有的尊严,她们被扭曲了人性的美,她们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代表。
对此张爱玲发出了呐喊,呼吁变革,女性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在呼吁女性自己解放人性,追求平等、自由和独立。
一、白流苏与曹七巧生活背景的比较白流苏出身于一个封建守旧式的家庭,而作为一名离婚回到娘家的女子,显然在思想上她是被嫌弃、被排斥的。
在家庭冷漠上,曹七巧与白流苏是如此神似。
她的哥哥嫂嫂为了攀附权贵,无视她的幸福,断送了她的青春,眼睁睁将她送进了姜家的“坟墓”。
然而,哥嫂二人并不会就此罢手,竟然在她婚后依然压榨她,夫妻二人每次都是“装得慢慢的进来,一样装得慢慢的出去。
”①二、白流苏与曹七巧形象的比较1.隐忍的白流苏作者笔下的白流苏是这样一位美人儿,即使离过婚,岁月也残忍地将其雕琢,却也没有完全夺走她的美丽动人。
在家庭对她的残酷剥削和生存的给她的无限压力面前,她更多的是选择逆来顺受,强忍住内心的委屈,咬碎了牙往肚里咽。
妹妹不顾亲情,讽刺她离婚后还去做别人寡妇,她没有反驳,只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她的鞋子,可是手头上直冒冷汗”。
②2.奋起反抗的曹七巧曹七巧相对于白流苏的处处隐忍则是大相径庭。
她精明强悍,分家的时候为获得同情就大吵大闹,“一个人在那里捶着胸脯号啕大哭”③。
她泼辣风骚,她一味的使用着最低俗的语言,这只是她宣泄自己内心孤寂和无力最好的方式。
曹七巧看似精明能干,却也是外强中干。
她用最粗暴的方式报复着曾经给她伤害的社会,将她扭曲的人性在其儿女上恶性循环,她没有亲情,没有爱情,只有自私,只有残忍和孤独。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研究
目录摘要 (2)前言 (4)一、白流苏所处的“双城”环境背景 (4)(一)上海白公馆的家庭背景 (4)(二)香港浅水湾的新居环境 (5)二、白流苏在感情经历中的人物形象 (6)(一)柔弱的外表,坚强的心 (6)(二)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毅力 (7)三、具有独特女性魅力的新派女性 (7)(一)新兴思想 (7)(二)新时代的人物代表 (8)总结 (9)注释 (10)致谢 (11)《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研究摘要《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上海一个旧式家庭出生的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回到娘家,在娘家遭到了家里外人的冷嘲热讽,刚结束婚姻后又被亲人冷眼对待的她看尽了人生的世态炎凉。
迫于在无奈之举,也为了自己以后的婚姻地位和无忧的生活,决定把自己当赌注与范柳原展开了一段勾心斗角的爱情“游击战”,最后在香港沦陷战争的背景下,两人相依为命并产生了心心相惜的情愫,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的故事。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中白流苏的这个人物形象,从她所处的环境背景、经历、感情变化、性格特点等等来分析白流苏这个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
关键字:白流苏;倾城之恋;人物Abstract"Fallen" is about an old family born in Shanghai white tassels and her husband returned to her parents after a divorce, an outsider in her family home was cynical, just end the marriage then was treated coldly loved watching her make the life of the inconstancy . Forced the upset, but also for their future marriage status and carefree life, decided to put their bets with Fan when Vijayanagar started a love intrigue "guerrilla warfare", the last in the fall of Hong Ko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war, they had each other and produced a cherishing affair eventually get married story.This paper studies the object of Eileen Chang "Fallen" work in this white tassels characters from her their environment, experiences, feelings change, personality traits, etc. to analyze the more classic white tassels characters.Keywords: white tassels; Fallen; figures前言作者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女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分析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王卉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5期王卉内容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
张爱玲曾说:“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只是她的教养与阅历。
”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
关键词:厉害柔弱白流苏《倾城之恋》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
现实层面,她“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1]。
心灵层面,她拥有了爱人之间的相知相惜—“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
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2]十年八年,不是古典主义的爱情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一世,但对置身于动荡且奔驰向前的时代列车上的现代人而言,已经长久得仿佛是一辈子。
张爱玲在《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说过“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中是她的教养与阅历。
”[3]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
这个出身于传统大家庭的女子,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可这样一个在衰败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子,并不缺乏决断的智慧和应辩的口才,这是她犀利、亮烈的一面,而教养与阅历造成的柔弱,则体现了她娴雅、单纯的一面。
如果只有前者,那么流苏就如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一样,纵使攻城略地、手段高明,却令人生畏、众叛亲离;如果只有后者,那便是《金锁记》中的长安,唯有受人摆布、掌控,即使遇到相爱的人,有机会逃出坟墓似的家庭,最终还是少了一点狠劲、决绝,只能将新生的希望永远埋葬。
流苏虽然厉害,但教养和阅历,使她不会去兴风作浪、狼奔豕突;流苏尽管柔弱,但决断和口才,令她能够维护、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而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一.决断与口才流苏的决断体现在她常常在前路未卜时,敢于大胆做出选择。
可以说她嫁为人妇以后,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自己思考后独立做出的。
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理论专著今天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陈 鑫(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白流苏的形象,白流苏作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柔弱中带着倔强,自私又世俗的形象,因为受到当时家族和当时社会下的影响,让她甘愿把自己的一生幸福全部寄托到另外一个男人身上,只要金钱来维持来的感情都是安心的,始终是一个市侩的形象。
关键词:白流苏;婚姻;多重性格;命运;家庭;金钱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0)12-0011-02 《倾城之恋》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了张爱玲爱情观的作品,《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可谓跌宕起伏,同时因自私而畸形的爱情交易,也是一场爱情的战争。
小小的家庭,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大的时代,也是张爱玲笔下一个典型的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中女主人公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1.白流苏的性格特征1.1 柔弱。
白流苏,虽然她有着白家一样的守旧思想,但是她却又是白家唯一可以接受新思想的“白家另类人”,在一个根本看不到未来的男人面前,她毅然选择离婚,而后回到了娘家,也只能忍气吞声,原文中的开头部分,家里得到电报,一般这种电报多半是死了人,原来是白流苏的前夫死了,三爷也是同样有着传统思想的人,他觉得自己妹妹应该去,便好心相劝,但流苏始终不肯。
“六妹,话不是这样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
现在人已经死了,难道你还记在心里?他丢下的那两个姨奶奶,自然是守不住的。
你这会堂堂正正的回去替他戴孝主丧,谁敢笑你?”流苏气的发抖,哥嫂把她的钱用光了,现在倒还想让她出去再挣些钱给家里用,可流苏气归气,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就这样接受着白家一家人的冷眼和侮辱,,哥嫂更是拿出来法律的条条框框来压她,无条件的接受着家里的一切老规矩。
经历的这些挤兑和欺负,也迫使她的性格变得柔弱,低声下气,特别是在四奶奶屡次冷嘲热讽中,她也学会了逆来顺受,无非就是自己的房间里哭一场就过去了。
nv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nv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作者:————————————————————————————————日期:安徽电大巢湖分校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2006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姓名:许良姐学号:20061340130115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引言 (4)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5)三、女性强者的定位 (6)四、白流苏形象的典型性──柔弱背后的坚强 (7)五、结束语 (11)注释、参考文献 (12)[内容摘要]本文以女性强者为视角,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的人物形象.白流苏是一个不受男人摆布的具有自主精神的新女性,她以自己的机智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这出“倾城之恋”的胜利者。
她聪明大胆、自卑清高、矜持要强,乱世的沉沦也毁灭不了她心中的梦想,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仍能保持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就是柔弱背后的坚强。
同时,从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旧时代女性是如何在困境中同命运抗争的。
她的出现既是一种希望,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女性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榜样。
[关键词]张爱玲白流苏女性强者坚强矜持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一、引言当20世纪的文学大幕徐徐落下时,让我们重新回首过去那100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女性作家张爱玲的名字是那样不容置疑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厚中西文化修养,能够融贯中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并不在少数。
然而只有张爱玲不仅将中、外、古、今的优秀传统熔于一炉,而且能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各自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雅大俗的境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1]这是张爱玲的成功之处,也是她的作品赢得广泛读者的根本原因。
难怪评论界有人这样评价她:张爱玲不仅是40年代“文坛最美的收之一,而且是90年代最经典的热点文化现象。
[2]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题材的。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白流苏(可编辑优质文档)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白流苏(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本科毕业论文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白流苏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网络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写作批次:目录摘要 (4)一、《倾城之恋》作者及简介 (5)二、《倾城之恋》论白流苏 (5)(一)、谈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形象 (5)(二)、谈《倾城之恋》之白流苏形象 (5)1、旧城的传统和封闭——流苏的家庭遭遇 (5)2、心城的斗争——流苏婚姻的赌注 (8)3、倾城的团圆——流苏命运的转折 (10)参考文献 (12)致谢词 (13)摘要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女作家,她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有着悲剧的命运,这些女性形象,尽管其出身、教养、背景和生活经历各有所异,但一个个都承受着婚恋生活的痛苦不幸,而她们个个又似乎安于这种痛苦不幸,丝毫不思反抗。
给人留下典型印象的有《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有《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等等。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一个柔弱背后充满坚强的女性,在此我选取了她展开分析,由此展现旧式家庭的腐朽,使白流苏不得不挣脱家庭的束缚,用婚姻作为赌注上演了一场心智的斗争,起初她是无奈的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后来因为战争的来临拯救了白流苏,让她得到了婚姻,但这个凌驾于战争中的婚姻造就的圆满反倒暴露了人生的不可靠,小说展现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及人的劣根性与道德的残缺。
关键字:张爱玲女性形象倾城之恋白流苏家庭婚姻生存一、《倾城之恋》作者及简介: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1921年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发表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小说连载于《上海杂志》月刊后,在当时赢得了读者群极大的回响。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分析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王卉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3期内容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
张爱玲曾说:“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只是她的教养与阅历。
”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
关键词:厉害柔弱白流苏《倾城之恋》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
现实层面,她“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1]。
心灵层面,她拥有了爱人之间的相知相惜—“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
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2]十年八年,不是古典主义的爱情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一世,但对置身于动荡且奔驰向前的时代列车上的现代人而言,已经长久得仿佛是一辈子。
张爱玲在《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说过“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中是她的教养与阅历。
”[3]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
这个出身于传统大家庭的女子,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可这样一个在衰败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子,并不缺乏决断的智慧和应辩的口才,这是她犀利、亮烈的一面,而教养与阅历造成的柔弱,则体现了她娴雅、单纯的一面。
如果只有前者,那么流苏就如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一样,纵使攻城略地、手段高明,却令人生畏、众叛亲离;如果只有后者,那便是《金锁记》中的长安,唯有受人摆布、掌控,即使遇到相爱的人,有机会逃出坟墓似的家庭,最终还是少了一点狠劲、决绝,只能将新生的希望永远埋葬。
流苏虽然厉害,但教养和阅历,使她不会去兴风作浪、狼奔豕突;流苏尽管柔弱,但决断和口才,令她能够维护、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而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一.决断与口才流苏的决断体现在她常常在前路未卜时,敢于大胆做出选择。
可以说她嫁为人妇以后,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自己思考后独立做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笔下白流苏的形象
浏览次数:4592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8-6-16 13:05 |提问者:may617036702
最佳答案
女主人公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指出白流苏是一个不受男人支配、摆布,具有强悍的自救精神的特殊女性,她以自己的老练与智慧主宰着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婚姻竞技场上的胜者.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旧时代的女性是如何在困境中"抗争"命运,改变命运的.她的出现既是一种希望,也是那个时代女性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一个
美丽的假面——论《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形象
或许,曾经的她怀惴纯真美好的少女情怀。
可是时间和现实在慢慢侵蚀吞噬这一切。
后来的她,在努力寻找几近凋零的青春,试图以最后的资本来跟生命博弈;
后来的她,只渴望得到一个肉体上的依靠,极尽曲意奉承之意来跟她心中的猎物玩“爱情游戏”。
一个从东方传统中缓缓走来的中国女性——白流苏,但她不同于男性话语下描述下的贤良淑女,性感尤物。
一个向时代和潮流奔去的旧式女子——白流苏,但她并联没有接受新文化,彻底走向社会或是投奔革命。
白流苏作为一个已离异七八年的女人开始寻求她的第二次婚姻,这次寻找显然带有多重目的。
她要逃离这个直到现在才分明地使她吃惊甚至有些绝望的古老家庭,逃离所有人鄙弃的目光。
生活,埋葬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毫不同情,也没有一丝风趣的残剩,空留下一种凄凉悲哀的情味。
当这个大家庭都开始用“驱赶”的态度对待她时,一个可怜的女人能做的似乎只是出走、躲避。
甚者,这样的出走类似逃亡,这样的躲避类似逃命......
“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白流苏无奈的感慨承载了多少委屈的心情,她要去拼着接受罪恶的挑战,在罪恶中跋涉,以她的最后的属于女人的一些资本——三十岁左右的青春——再吃一次倒账,去寻觅一些儿温存、一些儿新鲜,最重要的是去寻觅一些儿切实的东西。
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始终是漂浮不定的,她们没有自己稳定的“根”,对自己的遭遇无从把握,只能乘着命运的小舟随波逐流。
她们没有经济地位,没有独立生存的本领,就像白流苏说的:“我又没念过两本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么事?”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一种
不变的女性依赖于男性的思维定势,她不敢也不想把自己从这种定势中拉出来。
正是这种懦弱的自我否定,让她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抓住岸边稳定坚固的岩石,或仅仅是一丝救命的小草,以求得暂时的庇护。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女人们就是这点贱。
”白流苏绝对不甘心这辈子就如此浑浑噩噩地度过,不甘心没有男人来作为她向同性炫耀的工具。
现实教会了她虚荣,这样的虚荣无法选择,她开始凭借最后一点反常的娇嫩来孤注一掷,得到众人虎视耽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
可以说,流苏已经看清了自己被观赏的地位,她并没有痴痴幻想得到一份真爱,而是抱着以爱谋生的态度,第一次婚恋未能给她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的,加深了她生命的漂泊感和失固感。
在如此孱弱的生存方式下,她没有放弃,她直面这种悲剧命运,以都市女性特有的生存智慧屈抑而又坚韧地活着。
她的智慧和老练让她清楚地知道范柳原要的是什么,但还是愿意接受他、靠近他,以致嫁给他。
或者此时在白流苏心里弥漫的尽是些欲望,她不奢求职他人、也不奢求自己拿出哪怕一点点真心。
流苏源于女性自身的卑弱和虚荣走向了庸俗,她那西式的外壳包裹着的是充满了典型的封建式的对金钱的依附。
可范柳原要的却是普通的对“花瓶”的欣赏和把玩。
男女主人公就这样在极其反差和矛盾的恋爱观冲突下开始调情。
这一场关于爱情的较量进行得十分“和谐”。
两个人都是那么精刮,那么算计,双方都拿出了百分百的智慧和精力去攻守“爱情之战”。
流苏的看似不露声色且又被动的态度是她的一个“致命武器”,内心和外表的关于不是好女人的落差是她的“杀手锏”。
在“爱情攻坚战”中,尽管充满了痛苦、无奈和最深沉的担忧。
但从一般意义上来看,白流苏是成功驾驭了。
只不过这样的驾驭似乎太渺茫而已。
或许,当时白流苏正在设计一个可以让他们之间关系更近的计划,她总是个这么聪明的女人。
幸好,香港的沦陷帮了白流苏,也可以说是让两颗自私的心走到了一起。
自私者,原是有所依靠,故可以矫情地作些姿态,可是这都城一倾,个人主义者无处容身。
“他们开始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当人看透了世事幻象,就可明白谁是谁的唯一依靠,这样的依靠可以让灵魂沉淀下来。
对于爱迟疑的男人和女人恰似在围城外观望的人,应可以卸下身上这一点自私,这厚重的桎梏,在荒凉里给自己一点温润。
白流苏是幸运的,当她处于似乎不可挽回不可更改的生命悖论中时,她从白公馆的时间轨道中挣扎出来,开始她个人生命的时间;当她陷于无垠的“爱情迷宫”时,一座城池的沦陷成全了她。
关于卑弱、关于虚荣、关于做作;
一种无奈、一种依托、一种借助。
一个美丽假面下的人性卑琐;
一个美丽假面下的女性悲哀。
但不可否认的,她成功做到了!
一个用青春去赌博并最终获胜的女人——白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