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基本知识.ppt
合集下载
品管圈课件(PPT-82页)全
![品管圈课件(PPT-82页)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2d621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f.png)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 置Action
1.组织与选题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二、品管圈基本步骤
4.目标设定
制定公式: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查找文献: 明确目标:利用图表工具分析
点滴问题 误按红灯 未回答 换药 管路问题 疼痛 手术事宜 红铃掉落 找护士 其他
现况把握-查检表
2/26… 白班 前夜 后夜
…3/10
合 计 累计百
分比%
白班 前夜 后夜
26.6 62.80
3.4 70.89
3.1 78.20
2.0 82.80
1.0 85.20
百 40% 分
比 20%
0
0%
运用柏拉图點問滴題可以誤按得到未答回影响換藥全局管問路題较疼大痛的M事重B宜D要紅掉少鈴落数找项士護 目其,他 即改善重
点次,/總百再人利日 用26特.6 性3.4要因3.1图(2 鱼骨1 图)0.9针对0.8 这些0.8 项目0.7 形成5.3 的原因逐
项累予計百以分比探讨62.8,% 并70.8采% 取78.2改% 善82.8对% 8策5.2% 87.4% 89.2% 91.0% 92.5% 100%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二、品管圈基本步骤
2.拟定计划书
预估时间 分配工作 制定活动计划 进度管控。
二、品管圈基本步骤
2.拟定计划书
时间分配:
品管圈基本知识 ppt课件
![品管圈基本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87955f0912a21615792940.png)
新七大手法
亲和图 关联图 系统图 矩阵图 矩阵数据解析法 过程决定设计图 箭线图
ppt课件
21
日本施行的结果 ——到1966年4月就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 每圈平均节省24000元人民币
改善总共达到 2.4亿元人民币的效益
没有花费多余时间,依旧处理营运计划
解决了很多突发的问题,降低变异性,并预防复发
工作场所就有很多很棒的管理手法,如:更清楚的判读标准、更完整的手 法,更好的数值回馈和管制图。
14
6.对策拟定
想出对策 选择对策 全员工作分配 制订实施进度 送请主管核定、协商必要支援
ppt课件
15
7.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 对策名称
策
主要原因
一
改善前: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
对策处置:
PD A C 对策效果确认:
1、
ppt课件
16
8.效果确认
无形成果:比较不容易以数量表示的,也可 以说属于圈长、圈员们的个人成长或收获
禁止批评 ——不任意地批评见解的好坏 自由奔放——即使偏离目标的见解也有帮助 追求提案量——由量生质每一个人至少要提一个见解 充分活用别人的见解——一个构想可以激发其它的灵感
活用别人的见解,用不着客气
ppt课件
10
2.活动计划拟定
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 --决定活动期限 (以周为单位)
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 -- 圈员讨论或推动人员订定
ppt课件
3
品管圈的概念
• 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
概念:同一工作场所的
层人员组圈
群众性
人(5-12人)为了解决现
品管圈理论知识(PPT 43页)
![品管圈理论知识(PPT 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4d53b8a852458fb770b56c0.png)
QCC活动的步骤
1.选择课题 2.计划拟定
计划plan
3.现状调查 4.设定目标
实施Do
5.原因分析
无
6.制定对策
效
果
7.对策实施
确认Check
8.检查效果
有效果
9.制定巩固措施
处置Action
10.检讨与改进
计划拟定
预估各步骤所需要时间 决定活动日程及圈员的工作分配 制定活动计划书,并取得上级批准 进行活动进度管控
PDCA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开始
课 遗留问题 题
总结经验 牢固成果 (标准化)
AP CD
调查结果 按计划执行
PDCA 循环螺旋式上升示意图
不
AP
断 改
CD 进
AP CD 原有水平
AP CD
新目标 改 进
新目标
改 进
汇报内容
品管圈概述 品管圈理论基础 品管圈常见使用工具/方法 品管圈开展的四步十段
品管圈常见使用工具/方法
时间和经费
QCC基本要素——圈名
意义:1.对品管圈活动的期盼 2.科室的特点(与科室的关系)
类型:部门名字:婴圈
部门属性:骨力骨力
凝聚力:同心圈
希望:活力圈
文字的巧合:救生圈
文字谐音:好孕圈
动物:飞雁圈
花:生命的野草莓
动漫:蓝精灵
......
方法:1.现场头脑风暴法,投票决定圈名
2.预先想好圈名,投票决定
步骤 主题选定 计划拟定 现况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定 对策实施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使用工具/方法 头脑风暴法、亲和图、评价法、记名式团体技巧法 甘特图、小组讨论 流程图、查检表、层别法、柏拉图 小组讨论、柱状图
品管圈相关知识ppt课件
![品管圈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c48b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a.png)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为什么我们要开展护理品管圈?
落实精细化管理 务实医院发展新平台
创国家级优质医院 做国内最好的人文医院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方针管理
流程管理
日常管理
5S活动、品管圈、提案制度
标准化(如ISO 9000、临床路径)
高阶管理者
中阶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无效果
1.组组织品管理圈品质团队
圈长
圈名
圈徽
圈员
组织品质团队
圈长
圈员
辅导员
QCC推动中心
圈员
圈员
圈员
小组人数5-12人为宜
QCCHale Waihona Puke 组织架构1.寻找问题及确定主题
-- 依医院目标管理的方向; -- 主管的方针、提示、指引; -- 提高效率或品质; -- 患者经常抱怨的问题等;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49.62-(49.62×0.7×0.73) =49.62-25.36 =24.26 注:改善前静疗护理知识知晓率为50.38%,距离100%的知晓率差距值为49.62%,需要缩短知晓率差距。24.26为可缩短的差距,缩短差距后的目标值为75.74%
7、对策实施
P
D
C
A
对策效果: 对策执行情形 对问题点改善效果
对策: 负责人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
8、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
无形效果
有形效果
目标达成100%±10%是不错的,目标达成率 高于 150%或低于80%者应提出说明 改善前后结果以柏拉图或其他图形比较 可计算效益(金额)
为什么我们要开展护理品管圈?
落实精细化管理 务实医院发展新平台
创国家级优质医院 做国内最好的人文医院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方针管理
流程管理
日常管理
5S活动、品管圈、提案制度
标准化(如ISO 9000、临床路径)
高阶管理者
中阶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无效果
1.组组织品管理圈品质团队
圈长
圈名
圈徽
圈员
组织品质团队
圈长
圈员
辅导员
QCC推动中心
圈员
圈员
圈员
小组人数5-12人为宜
QCCHale Waihona Puke 组织架构1.寻找问题及确定主题
-- 依医院目标管理的方向; -- 主管的方针、提示、指引; -- 提高效率或品质; -- 患者经常抱怨的问题等;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49.62-(49.62×0.7×0.73) =49.62-25.36 =24.26 注:改善前静疗护理知识知晓率为50.38%,距离100%的知晓率差距值为49.62%,需要缩短知晓率差距。24.26为可缩短的差距,缩短差距后的目标值为75.74%
7、对策实施
P
D
C
A
对策效果: 对策执行情形 对问题点改善效果
对策: 负责人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
8、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
无形效果
有形效果
目标达成100%±10%是不错的,目标达成率 高于 150%或低于80%者应提出说明 改善前后结果以柏拉图或其他图形比较 可计算效益(金额)
品管圈ppt课件
![品管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f4c2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2.png)
详细描述
我们首先对客户反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了解了客户的 需求和期望。然后,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提高 服务质量、优化产品功能、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实现 了客户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直方图
总结词
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和集中情况的工具,帮助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详细描述
直方图是一种以条形图形式展示数据分布的图形,每个条形的高度表示数据出现的频率。通过观察直方图,可以 了解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数据分析。
控制图
总结词
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工具,帮助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程和管理制度。
03
品管圈常用工具与技术
调查表
总结词
用于收集数据的工具,用于了解 现状、发现问题和确定重点。
详细描述
通过设计调查表,收集有关特定 主题或问题的信息,以便分析和 解决问题。调查表可以采用多种 形式,如表格、问卷、访谈等。
排列图
总结词
用于显示数据分布和优先级的工具,帮助确定解决问题的重 点。
制定改善措施
制定改善计划
根据改善方案,制定具体的改善计划,包括改善 的时间表、任务分配、预期成果等。
落实责任人
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确保改善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
资源保障
确保改善措施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包括人 员、物资、经费等。
实施改善措施
严格执行改善计划
按照改善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改善措施。
保持沟通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品管圈活动,我们成功地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 产效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我们首先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找出了流程中存 在的问题和瓶颈。然后,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如调 整工序顺序、简化操作步骤、优化设备布局等,实现了生 产流程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QC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76张)
![QC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76张)](https://img.taocdn.com/s3/m/ae2a0ab9daef5ef7bb0d3c06.png)
QC小组的组建
组 建 程 序
(一)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二)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三)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四)小组人数: 3 ~ 10 人为宜
注 册 登 记
(一)注册登记表由企业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发放,
登记编号和统一保管。 (二)期间: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登记 (是否存在、有什么变动?)
注意:
生产日期 2010.3.2 2010.3.3 合计 生产总批次 56 57 113 合格批次 54 56 110 批次合格率 96% 98% 97.3%
生产的批次合格率为97.3%,与厂部要求的≥99%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小组选题:提高注塑大机批次合格率
例
(三)、选题时可选用的工具
在说明选题理由时要用数据来表达,为此常常要 用到一些工具,经常用到的工具有折线图、柱状 图、饼分图、排列图等。
1、折线图在选题理由中应用实例
车间质量指标:QA抽检人为操作不良率≤1%
2009年4月到7月QA抽检人为操作不良率实际情况
QA抽检人为操作不良率平 均值为1.3%, 超过质量指标1%的要求
1.60% 1.40% 1.20% 1.00% 0.80% 0.60% 4月 1.00% 1.29% 1.30%
★ 表现现场名称或特征的名字:如“天籁之音” 、“变、变、变”
★ 表现小组成员特征的名字如:“质量先锋” …
QC小组成立注意事项
(1)可从学习开始,每周活动一次(QC知识/QC七工具/ QC小组活动的意义) (2)在学习的基础上,共同议论身边存在的问题 (3)注意争取公司领导的帮助 (4)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
13% 35% 22%
选定课题
30%
降低复印纸消耗
品管圈 ppt课件.ppt
![品管圈 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3990db6c85ec3a87c2c5db.png)
生率、提高送孕妇送 • 至产房时机的准确率
QC小组活动的程序
• 专业技术 • 管理技术(程序、证据、方法、技巧) • 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 • 1、遵循PDCA循环。 • P(Plan)表示计划 • D(Do)表示执行 • C(Check)表示检查 • A(Action)表示处理 • 2、以事实为基础,用数据说话。 •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 问题的症结在那里? • 为什么确定这个主因? • 3、应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的三个意识
• 质量意识:即千方百计满足用户质量 • 需求的思想意识。 • 问题意识:对现状不满足,发现和明 • 确改进方向的思想意识。 • 改善意识:对现状积极加以改善的思 • 想意识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 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 • 行动上支持。 • 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 培养一批QC活动的骨干。 • 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 D.实施:按计划要求有序地实施。 • C.检查:分析在实验阶段所收集到的数据
。
• A.处理:如果达到预目标,质量改进成功, 将新方法予以标准化并贯彻新的方法。如 果质量改进项目未取得成功就修订计划并 重复上面的步骤或者中断这一项目。
常用的7大统计方法
手法 鱼骨图 柏拉图 查检图 层别法 散布图 管制图 直方图
圈员简介
成员名单 职 称 学 历
赵碧英 主管护师 本科
年 龄性 别
43
女
曾敏
护师
本科 38
女
张应群 护士
大专 27
女
展江山 护士
大专 23
女
王海燕 护士
大专 24
女
分工 监督、 指导、培训
QC小组活动的程序
• 专业技术 • 管理技术(程序、证据、方法、技巧) • 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 • 1、遵循PDCA循环。 • P(Plan)表示计划 • D(Do)表示执行 • C(Check)表示检查 • A(Action)表示处理 • 2、以事实为基础,用数据说话。 •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 问题的症结在那里? • 为什么确定这个主因? • 3、应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的三个意识
• 质量意识:即千方百计满足用户质量 • 需求的思想意识。 • 问题意识:对现状不满足,发现和明 • 确改进方向的思想意识。 • 改善意识:对现状积极加以改善的思 • 想意识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 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 • 行动上支持。 • 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 培养一批QC活动的骨干。 • 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 D.实施:按计划要求有序地实施。 • C.检查:分析在实验阶段所收集到的数据
。
• A.处理:如果达到预目标,质量改进成功, 将新方法予以标准化并贯彻新的方法。如 果质量改进项目未取得成功就修订计划并 重复上面的步骤或者中断这一项目。
常用的7大统计方法
手法 鱼骨图 柏拉图 查检图 层别法 散布图 管制图 直方图
圈员简介
成员名单 职 称 学 历
赵碧英 主管护师 本科
年 龄性 别
43
女
曾敏
护师
本科 38
女
张应群 护士
大专 27
女
展江山 护士
大专 23
女
王海燕 护士
大专 24
女
分工 监督、 指导、培训
《品管圈的简介》课件
![《品管圈的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d184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系统性
品管圈活动遵循一定的活动程 序,注重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的系统性。
品管圈活动的目的
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减少不良品和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促进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
品管圈活动强调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有助于增 强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
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
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员工更加关注质量,培养员 工的质量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组织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组织形象和 竞争力,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02
品管圈的发展历程
起源
起源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质量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品 管圈应运而生。
初期应用
品管圈最初应用于美国军事工业,后来逐渐扩展到 民用工业领域。
推广普及
随着质量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品管圈逐渐在全球 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普及。
人员培训
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人员进行培 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
活动策划与实施
策划阶段
总结阶段
明确品管圈活动的目标、主题、计划 和预算等。
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 训,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
实施阶段
按照策划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推广策略与方法
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品管圈活动的 意义、目的和成果,提高公众认
04
品管圈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领域
医疗领域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 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 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教育领域
利用品管圈改善教学质 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成绩。
制造业
通过品管圈优化生产流 程,降低成本,提高生
品管圈知识培训PPT课件
![品管圈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50e1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a.png)
(二)要因分析 (三)真因验证:到现场针对现物进行数据收集,
所验证出来的真正原因。
32
六、对策拟定
• 一、针对真因来思考改善对策 • 二、评价改善对策(可行,经济,效益性) • 三、对策内容应为永久有效对策,而非应急临 • 时对策 • 四、考虑对策相互关系,拟订实施顺序及期间 • 并进行工作分配 • 五、对策拟订后,需获得上级核准方可执行
1.了解分布 2.了解制程能力 3.与规格比较 4.批品质情况
了解一批品质之好坏
25
一、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
• (一)主题选定 • 1、确定主题类型:问题解决型、课题达成
型;在一般情况下,所进行的主题改善大 多数都是属于问题解决型;新业务、新服 务可采用课题达成型。 • 2、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方式,列出工作场 所的问题点,用卡片收集,用亲和图归纳 整理,使问题明朗化,再共同讨论整理。
行状况 • 圈长将决议事项分配给有关圈员 • 指派一个人作会议记录
14
会后
• 记录做成后由圈长复读一次,由圈长或辅导 员做总结,点评,及确定会后应执行的决 议
• 会议主席和记录员可轮流担当 • 圈会后2-3天将会议记录交缺席圈员阅读,
如有任何意见可补充 • 圈员间感情联谊的圈活动,如假日郊游、
羽毛球赛等
要程度排列优先级,使圈员很快的对问题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在解决方法 上取得共识。 • (4)优先次序矩阵:圈员以系统的方式将所表达的意见加以浓缩,再通过选 择、加权的程序,利用标准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与选取。
27
二、活动计划拟订
• 一、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 • 二、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 • 三、拟订活动计划书,并取得上级核准 • 四、进行活动进度控管
1.日常管理用 2.收集数据用 3.改善管理用
所验证出来的真正原因。
32
六、对策拟定
• 一、针对真因来思考改善对策 • 二、评价改善对策(可行,经济,效益性) • 三、对策内容应为永久有效对策,而非应急临 • 时对策 • 四、考虑对策相互关系,拟订实施顺序及期间 • 并进行工作分配 • 五、对策拟订后,需获得上级核准方可执行
1.了解分布 2.了解制程能力 3.与规格比较 4.批品质情况
了解一批品质之好坏
25
一、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
• (一)主题选定 • 1、确定主题类型:问题解决型、课题达成
型;在一般情况下,所进行的主题改善大 多数都是属于问题解决型;新业务、新服 务可采用课题达成型。 • 2、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方式,列出工作场 所的问题点,用卡片收集,用亲和图归纳 整理,使问题明朗化,再共同讨论整理。
行状况 • 圈长将决议事项分配给有关圈员 • 指派一个人作会议记录
14
会后
• 记录做成后由圈长复读一次,由圈长或辅导 员做总结,点评,及确定会后应执行的决 议
• 会议主席和记录员可轮流担当 • 圈会后2-3天将会议记录交缺席圈员阅读,
如有任何意见可补充 • 圈员间感情联谊的圈活动,如假日郊游、
羽毛球赛等
要程度排列优先级,使圈员很快的对问题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在解决方法 上取得共识。 • (4)优先次序矩阵:圈员以系统的方式将所表达的意见加以浓缩,再通过选 择、加权的程序,利用标准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与选取。
27
二、活动计划拟订
• 一、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 • 二、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 • 三、拟订活动计划书,并取得上级核准 • 四、进行活动进度控管
1.日常管理用 2.收集数据用 3.改善管理用
QCC品管圈基础知识【共59张PPT】
![QCC品管圈基础知识【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30f5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2.png)
生产输出存在问题
PDCA
材料 问题
环境 问题
QCC活动
方法 问题
改善对策及实施
生产问题解决
PDCA
方法 问题
方法对策
PDCA
《合理化建议
QCC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3、 QCC与采购管理
合格供应商 采购实施
采购结果验证
说明:采购QCC品
PDC
PDC
管圈应与供商相关 人员共同组成,双
A
人员
机器
材料
环境
QCC活动5实、施的基空本程间序灰尘减少
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
制修订作业标准、技术规范
6、 场所定置清晰,标志分明 如:奋进号、彩虹号、前进号、奔腾号等。
说明:采购QCC品管圈应与供商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双方互动,充分协商,才能保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互利双赢。
3、 降低客户的投诉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维修
问题
保养 问题
管理 问题
安全
问题
折旧
问题
PDC A
QCC活动
利用率问题
对策及实施
问题解决 设备管理效果提升
投放产出问题
更新技改问题
PDC A
QCC活动 问题解决/达成效果
PDCA
《合理化建议》
QCC与其他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7、 QCC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
4、 保持合理库存量
准确率
5、 提高物料标志完整率和准
12、 提高库存产品完好率
确率
13、 降低搬运损坏率
6、 提高物料预算的准确率
14、 提高仓管员安全意识
品管圈基本知识 ppt课件
![品管圈基本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c247f76f1aff00bed51ef9.png)
(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
(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
ppt课件 8
3、目标设定
(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 (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 个。 (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 战性,又有可行性。
(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品管圈(QCC)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一、品管圈(QCC)的含义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 就是由工作在同一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 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10人为最 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 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手法),来解 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 课题。
ppt课件
11
4、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 1 )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 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 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 ( 2 )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 记录方式及责任人。
( 3 )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 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 ( 4 )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
(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
ppt课件 12
5、数据收集整理
( 1 )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 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 2 )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 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 数据。 ( 3 )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 集数据,使用 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 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 目。 ( 4 )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 QC 手法,如柏 拉图、直方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要因中追求真正原因
6.对策拟定
➢ 想出对策 ➢ 选择对策 ➢ 全员工作分配 ➢ 制订实施进度 ➢ 送请主管核定、协商必要支援
7.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 对策名称
策
主要原因
一
改善前: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
对策处置:
PD A C 对策效果确认:
1、
8.效果确认
➢ 无形成果:比较不容易以数量表示的,也可 以说属于圈长、圈员们的个人成长或收获
品管圈的概念
• 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
概念:同一工作场所的
层人员组圈
群众性
人(5-12人)为了解决现
场的工作问题,提高工作 • 针对所选定之部门内部的问题 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
个团队(圈),然后团队
目的性
民主性
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 管理( Quality Control
• 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品管圈的手法
老七大手法 ➢ 查检表 ➢ 散布图 ➢ 层别法 ➢ 直方图 ➢ 柏拉图 ➢ 特性要因图 ➢ 控制图
新七大手法
➢ 亲和图 ➢ 关联图 ➢ 系统图 ➢ 矩阵图 ➢ 矩阵数据解析法 ➢ 过程决定设计图 ➢ 箭线图
品管圈组织架构
QCC推动中心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小组人数5-12人为宜
圈员
品管圈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保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无效果
10.检讨与改进
PDCA循环
流程。 ➢ 收集客观数据(查检表)
--数据收集技巧以获得客观、符合事实的资料 ➢ 归纳出本次主题的特性(改善重点)
--应用图表分析
4.目标设定
➢ 完成期限 + 目标项目 + 目标值 ➢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 *改善重点 *圈能力)
5.解析
➢ 依“现状把握”找到的改善重点,找出所有影响问题的可 能原因,做成“ 特性要因图 ” -- 鱼骨图、系统图
成果汇报
➢ PPT ➢ 演讲
结论
➢ 问题解决不等于品管圈,没有无形成果的达成,有形 成果的维持也是有限
➢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份,让自己的工作变的愉悦,需大 家团体思考与进行
➢ 人很少天生就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尤其临床人员,QCC 提供一个训练管理的思维平台,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 活动结束后可将案例写成文章来投稿
头脑风暴
➢ 又称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自由思考法
➢ 是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 联想是基本过程
➢ 原则:
禁止批评 ——不任意地批评见解的好坏 自由奔放——即使偏离目标的见解也有帮助 追求提案量——由量生质每一个人至少要提一个见解 充分活用别人的见解——一个构想可以激发其它的灵感
活用别人的见解,用不着客气
,QC)手法工具,进行 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
自主性
的问题已达到改善业绩的 • 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目标。
科学性
• 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
品管圈的目的
➢ 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 促使全员质量改善理念形成,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 提高协作精神,融洽工作氛围 ➢ 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人才
➢ 目标达成率 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目
标值— 改善前 )*100%
9.标准化
➢ 把每一项有效果的对策都尽可能的标准化,这 样效果才能长久稳定的维持,我们的工作亦能 日益轻松愉快,并且工作质量也随之提高。
➢ 对有效果的对策加以标准化,作为今后遵照执 行的依据。
10.检讨和改进
➢ 把改善过程作全盘性的反省、评价 ➢ 明确残留的问题或新发生的问题 ➢ 把今后的计划具体整理出来 ➢ 作成活动报告书,呈报上级主管承认 ➢ 定期查核,追纵本次标准化的遵守状况 ➢ 定期查核是否维持预期的效果
开始
总结经验 牢固成果
(标准化)
1、主题选定
➢ 主题类型 问题解决型--运用QC的想法与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达成型--开展新业务,突破现状,魅力品质的创作
➢ 如何发现主题? 依医院目标管理的方向 主管的方针、提示、指引 提高效率或品质 患者经常抱怨的问题等
➢ 说明选题理由 说明做这个题目的效益跟价值 对单位而言--对护理部而言、对医院而言、对病人而言 可不断唤起所有圈员的使命感、价值感 并藉由此过程判断此题目的合适性
品管圈基本知识
目录
➢ 品管圈的由来 ➢ 品管圈的概念 ➢ 品管圈的目的 ➢ 品管圈组织架构 ➢ 品管圈基本步骤 ➢ 品管圈的手法
品管圈的由来
➢ 美国的始祖 ——起始于1950年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朱兰教 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 日本品管圈的沿革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 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只是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已,而是 有计划的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 师、信度工程师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广泛的教导各领域经理品管 的方法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以及专门的工程师。
➢ 日本施行的结果 ——到1966年4月就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 每圈平均节省24000元人民币 改善总共达到 2.4亿元人民币的效益 没有花费多余时间,依旧处理营运计划 解决了很多突发的问题,降低变异性,并预防复发 工作场所就有很多很棒的管理手法,如:更清楚的判读标准、更完整的手
法,更好的数值回馈和管制图。
2.活动计划拟定
➢ 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 --决定活动期限 (以周为单位)
➢ 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 -- 圈员讨论或推动人员订定
➢ 拟定活动计划书 --取得上级核准
➢ 进行活动进度控管 -- 活动计划表挂于工作现场
3.把握现状
➢ 明确工作流程(流程图) --将现行工作内容充分掌握 列出与主题相关的作业
6.对策拟定
➢ 想出对策 ➢ 选择对策 ➢ 全员工作分配 ➢ 制订实施进度 ➢ 送请主管核定、协商必要支援
7.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 对策名称
策
主要原因
一
改善前: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
对策处置:
PD A C 对策效果确认:
1、
8.效果确认
➢ 无形成果:比较不容易以数量表示的,也可 以说属于圈长、圈员们的个人成长或收获
品管圈的概念
• 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
概念:同一工作场所的
层人员组圈
群众性
人(5-12人)为了解决现
场的工作问题,提高工作 • 针对所选定之部门内部的问题 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
个团队(圈),然后团队
目的性
民主性
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 管理( Quality Control
• 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品管圈的手法
老七大手法 ➢ 查检表 ➢ 散布图 ➢ 层别法 ➢ 直方图 ➢ 柏拉图 ➢ 特性要因图 ➢ 控制图
新七大手法
➢ 亲和图 ➢ 关联图 ➢ 系统图 ➢ 矩阵图 ➢ 矩阵数据解析法 ➢ 过程决定设计图 ➢ 箭线图
品管圈组织架构
QCC推动中心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小组人数5-12人为宜
圈员
品管圈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保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无效果
10.检讨与改进
PDCA循环
流程。 ➢ 收集客观数据(查检表)
--数据收集技巧以获得客观、符合事实的资料 ➢ 归纳出本次主题的特性(改善重点)
--应用图表分析
4.目标设定
➢ 完成期限 + 目标项目 + 目标值 ➢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 *改善重点 *圈能力)
5.解析
➢ 依“现状把握”找到的改善重点,找出所有影响问题的可 能原因,做成“ 特性要因图 ” -- 鱼骨图、系统图
成果汇报
➢ PPT ➢ 演讲
结论
➢ 问题解决不等于品管圈,没有无形成果的达成,有形 成果的维持也是有限
➢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份,让自己的工作变的愉悦,需大 家团体思考与进行
➢ 人很少天生就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尤其临床人员,QCC 提供一个训练管理的思维平台,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 活动结束后可将案例写成文章来投稿
头脑风暴
➢ 又称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自由思考法
➢ 是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 联想是基本过程
➢ 原则:
禁止批评 ——不任意地批评见解的好坏 自由奔放——即使偏离目标的见解也有帮助 追求提案量——由量生质每一个人至少要提一个见解 充分活用别人的见解——一个构想可以激发其它的灵感
活用别人的见解,用不着客气
,QC)手法工具,进行 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
自主性
的问题已达到改善业绩的 • 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目标。
科学性
• 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
品管圈的目的
➢ 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 促使全员质量改善理念形成,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 提高协作精神,融洽工作氛围 ➢ 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人才
➢ 目标达成率 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目
标值— 改善前 )*100%
9.标准化
➢ 把每一项有效果的对策都尽可能的标准化,这 样效果才能长久稳定的维持,我们的工作亦能 日益轻松愉快,并且工作质量也随之提高。
➢ 对有效果的对策加以标准化,作为今后遵照执 行的依据。
10.检讨和改进
➢ 把改善过程作全盘性的反省、评价 ➢ 明确残留的问题或新发生的问题 ➢ 把今后的计划具体整理出来 ➢ 作成活动报告书,呈报上级主管承认 ➢ 定期查核,追纵本次标准化的遵守状况 ➢ 定期查核是否维持预期的效果
开始
总结经验 牢固成果
(标准化)
1、主题选定
➢ 主题类型 问题解决型--运用QC的想法与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达成型--开展新业务,突破现状,魅力品质的创作
➢ 如何发现主题? 依医院目标管理的方向 主管的方针、提示、指引 提高效率或品质 患者经常抱怨的问题等
➢ 说明选题理由 说明做这个题目的效益跟价值 对单位而言--对护理部而言、对医院而言、对病人而言 可不断唤起所有圈员的使命感、价值感 并藉由此过程判断此题目的合适性
品管圈基本知识
目录
➢ 品管圈的由来 ➢ 品管圈的概念 ➢ 品管圈的目的 ➢ 品管圈组织架构 ➢ 品管圈基本步骤 ➢ 品管圈的手法
品管圈的由来
➢ 美国的始祖 ——起始于1950年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朱兰教 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 日本品管圈的沿革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 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只是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已,而是 有计划的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 师、信度工程师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广泛的教导各领域经理品管 的方法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以及专门的工程师。
➢ 日本施行的结果 ——到1966年4月就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 每圈平均节省24000元人民币 改善总共达到 2.4亿元人民币的效益 没有花费多余时间,依旧处理营运计划 解决了很多突发的问题,降低变异性,并预防复发 工作场所就有很多很棒的管理手法,如:更清楚的判读标准、更完整的手
法,更好的数值回馈和管制图。
2.活动计划拟定
➢ 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 --决定活动期限 (以周为单位)
➢ 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 -- 圈员讨论或推动人员订定
➢ 拟定活动计划书 --取得上级核准
➢ 进行活动进度控管 -- 活动计划表挂于工作现场
3.把握现状
➢ 明确工作流程(流程图) --将现行工作内容充分掌握 列出与主题相关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