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号)————————————————————————————————作者:————————————————————————————————日期: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3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高大模板工程监测方案

高大模板工程监测方案

高大模板工程监测方案一、项目概况高大模板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工艺,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混凝土浇筑,以及其他需要定型和支撑的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模板工程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减少施工风险。

本方案针对高大模板工程的监测情况,制定了完整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周期、监测标准等,以期达到最佳的监测效果。

二、监测内容1. 模板结构的监测首先,我们需要对模板结构进行监测,包括模板的搭建情况、支撑情况、固定情况等。

这些都是确保模板工程稳定、牢固的关键因素,需及时监测以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模板表面的监测其次,对模板表面进行监测也十分重要,我们需要检查表面平整度、表面是否有裂缝、变形等情况,以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 模板拆除前后的监测最后,还需对模板拆除前后进行监测,主要关注拆除后构件的表面是否完好、是否受损等情况,以确保施工后的质量和安全。

三、监测方法1. 监测仪器的选择为了对上述监测内容进行准确、全面的监测,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

比如,对模板结构的监测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角仪等;对模板表面的监测可采用平整度测量仪、裂缝计等;对模板拆除前后的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测厚仪、电子测斜仪等。

2. 监测程序的制定在使用监测仪器的时候,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监测程序,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以保障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监测数据的处理得到监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

比如,对模板结构的监测数据可以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结构的变化情况;对模板表面的监测数据可以进行检测并生成报告,以反映表面的情况。

四、监测周期监测周期是保障监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对模板工程的监测应该在以下几个时段进行:1. 模板结构的监测应该在模板搭建完毕后进行,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后进行。

2. 模板表面的监测应该在模板搭建完毕后进行,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后进行。

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方案作者:周恩海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11期(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安全监测工作,探讨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

关键词:高支模;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点;监测周期;监测频率;报警值中图分类号:K862 文献标识码:A1概述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各区(县级市)建设局,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各有关单位:为切实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下称“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建质〔2011〕13号)等文件的规定:①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应明确高支模施工监测内容,如监测参数(关键部位或薄弱部位的水平位移、模板沉降、立杆轴力和杆件倾角等)、参数的预警和报警值、监测的起始和终止时间、超限响应措施等。

对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②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进行预压监测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③高支模施工前监测单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高支模监测方案,监测方案经业主、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审核签字确认后实施,并留存在现场备查;2工程实例2.1高支模概况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层高超过4.5m,需按高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搭设高度8m或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线荷载超过15KN/m,集中荷载超过10KN/m2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高支模监测方案(广州上传系统)

高支模监测方案(广州上传系统)

*************项目高支模监测方案*************有限公司2018年10月11日高支模监测方案工程名称:*************项目高支模监测工程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罗家村东环路西侧委托单位:广州市泽辉发展有限公司编写:审核:批准:*************有限公司2018年10月11日目录1 项目概况 (5)2 高支模监测目的及意义 (5)3 监测依据 (8)4 监测技术要求 (8)4.1 监测总体要求 (8)4.2 监测内容和数量 (9)4.3 监测频率 (9)4.4 监测预警值 (9)4.5 监测传感器埋设要求 (10)5监测实施 (11)5.1倾斜监测 (11)5.1.1监测设备 (11)5.1.2传感器工作和计算原理 (12)5.1.3测点布设 (12)5.2轴力监测 (12)5.2.1监测设备 (12)5.2.2安装方法 (13)5.2.3监测方法 (13)5.3沉降监测 (13)5.3.1监测设备 (13)5.3.2安装方法 (13)5.4水平位移监测 (13)5.4.1监测设备 (13)5.4.2安装方法 (14)5.5监测系统 (14)6 上传系统 (14)7 拟投入人员和设备清单 (16)8 需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6)9 应急预案及监测应急措施 (17)9.1应急预案 (17)9.2监测应急措施 (18)10信息反馈措施与资料提交 (18)11质量控制措施 (19)12 安全保证措施 (19)13 服务承诺 (20)*************项目高支模监测1 项目概况“*************项目”项目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罗家村东环路西侧。

本工程地下室负一层板(楼面标高-5.50米),梁板模板轮扣式钢管立杆支承在地下室底板上(板面标高-9.50米,500厚钢筋砼结构),支模最大高度4米;首层楼板(楼面标高-0.050米),梁板模板轮扣式钢管立杆支承在地下室负一层楼板上(楼面标-5.50米),支模最大高度5.45米;二层楼板(楼面标高4.950米),梁板模板轮扣式钢管立杆支承在首层楼板上(楼面标高-0.050米),支模最大高度5.000米;三层楼板(楼面标高9.450米),梁板模板轮扣式钢管立杆支承在三层楼板上(楼面标高4.950米),支模最大高度4.50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11月11日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附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 总则1。

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1.3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

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

1 方案编制2.1。

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广东省地方标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 XXXX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23)3基本规定 (24)4监测项目 (25)4.1一般规定 (25)4.2仪器监测 (25)4.3巡视检查 (26)5监测点布置 (27)5.1一般规定 (27)5.2立杆基础 (27)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28)6.1一般规定 (28)6.2临时支撑结构基础沉降监测 (29)6.3临时支撑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30)6.6临时支撑结构立杆轴力监测 (30)6.7现场监测 (30)7监测频率 (32)8监测报警 (33)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34)1总则1.0.1本条是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0.2本条适用于高大支模在完成搭设后,增加荷载期间的实时安全监测或活动荷载的长期监测。

1.0.3高大支模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写尤为重要,需要了解支撑系统的特点,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1.0.4明确了监测参数除基础沉降、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倾斜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其他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3.0.1本条界定了高大支模的范围。

高大支模的安全性与搭设的高度、跨度、荷载相关,住房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规定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0.2由于高大支模安全事故有突发性的特点,除了施工、监理、建设方加强施工管理外,要求增加有实时监测能力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参与安全监测,并对监测方法、设备提出要求。

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及巡查加固。

3.0.4本条提供了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宜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

3.0.5监测方案是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

为了规范监测方案、保证质量,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所包括的10个主要方面。

3.0.6除施工专项方案需论证外,明确了监测方案也需专门论证。

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1总则1。

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1。

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

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

1。

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在建筑工程领域,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往往承载着巨大的荷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后果。

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对于保障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概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临时性结构体系,其主要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和新浇筑的混凝土重量。

由于其高度较高、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

如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不足、杆件连接不牢固、荷载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支撑系统的坍塌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一)预防为主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施工前期的规划设计、材料选用到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规范,都要严格把控,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全过程管理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要贯穿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全过程,从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材料的进场检验到施工的实施、验收与使用后的维护,都要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三)责任明确明确各方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责任,施工单位作为主体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建设单位要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四)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既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采用可靠的计算分析软件进行支撑体系的设计和验算,又要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三、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方案编制与审批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科学合理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计算、施工工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

编制完成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监理单位审批。

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出审查意见,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数字化实时监控技术方案的应用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数字化实时监控技术方案的应用

Engineering Frontiers | 工程前沿 |·17·作者简介:范远刚,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抗震与振动。

范远刚(福州市长乐区建筑工程文明安全监察站,福建 福州 350200)NB-IOT 激光倾角位移监测预警系统,利用传感器对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沉降、位移和倾角进行实时监App 采集相关数据,实时查看、实时预警,在节约监测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人工观测引起的误差,弥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4-0017-03是在材质特性,还是在外部荷载方面都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结构施工时其模板支架稳定性就显得相对复杂。

通常会因支架变形而造成模板支架失稳现象,特别是在超过一定规模的高大模板工程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实时监测和预警模架变形值,则极可能出现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安全[1]。

为解决现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推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安全信息化管理,预防和减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等施工安全事故,可应用传感感应技术自动监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2]。

1 技术方案的特点采用NB-IOT 激光倾角位移监测预警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沉降、位移和倾角进行实时监测,通过PC 端或手机App 采集相关数据,实时查看、实时预警。

该方案具有实时采集参数、监管直观、监控响应及时等优点,可有效预防高大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突发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3]。

与传统的监测方式相比,该系统安装便捷、使用简单,可实时监测高支模形变,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稳定性高,传感器架设方便,缩短了施工时间。

高频采样可实现全程实时连续监测,自动触发机制可实现即时报警,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实现无人值守,显著减少了人工投入。

2 技术方案的原理通过在模板支架立杆顶部架设NB-IOT 激光倾角位移传感器,实时测定仪器与架体底部之间的间距以及支架倾角变化。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附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 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2.1方案编制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高大模板方案

高大模板方案

⾼⼤模板⽅案⾼⼤模板专项施⼯⽅案施⼯单位:编制⼈:审核⼈:编制⽇期:⽬录⼀、编制依据 (2)⼆、⼯程概况 (2)三、⾼⼤模板设计 (4)四、技术保证措施 (7)五、施⼯⼯艺 (10)六、检查和验收 (12)七、安全技术措施 (14)⼋、应急预案 (18)九、模板⽀撑系统监测监控 (22)附:计算书 (24)⼀、编制依据⼆、⼯程概况⼯程,位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为。

建筑⾯积8000平⽅⽶,长28.2⽶,宽16.2⽶,总⾼度21.2⽶,钢筋混凝⼟框架结构。

本⼯程混凝⼟强度均为C30。

本⼯程⾼⼤模板⽀撑部位位于三层,⾼⼤模板部分建筑⾯积㎡,⽀设于⼆层顶板上,⼀层顶板厚150㎜;该部位⼆层顶板厚120㎜,顶板模板⽀设⾼度⽶,最⼤梁截⾯600×700㎜,⽀设⾼度;三、⾼⼤模板设计1、梁板模板⽀撑体系构配件⼀览表现浇板模板⽀撑体系构配件⼀览表楼板厚度0.12m⽀架净⾼度7.3m⽴杆纵距⽴杆横距⽔平杆第⼀步距⽴杆传⼒⽅式轴⼼受压钢管类型φ48×3.0mm⾯板10mm厚⽵胶合板次楞钢管⽀撑,间距主楞φ48×3.0mm单钢管2、梁板模板⽀撑系统计算模型:四、技术保证措施1、材质技术保证条件1)可调⽀托技术性能可调⽀托材质为Q235A级钢材制作,丝杠直径必须≥30mm,U型承托板的钢板厚度必须≥3mm,U型托内部净宽度必须≥100mm,长度必须≥120mm,且⽆弯曲、⿇点锈和裂纹现象。

2)钢管技术性能采⽤外径48mm,壁厚 3.0mm钢管,钢管应符合现⾏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技术性能要求。

并应符合现⾏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扣件技术性能采⽤可锻制作的扣件,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国家标准《钢管脚⼿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不得有裂纹、⽓孔、疏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于钢管相匹配,贴和⾯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

如何做建筑模板检测方案设计要求

如何做建筑模板检测方案设计要求

建筑模板检测方案设计要求一、引言建筑模板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保证建筑模板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需要设计并实施一套科学的检测方案。

本文将探讨建筑模板检测方案的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模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测方案设计要求1. 检测内容(1)表面平整度检测:对建筑模板的平整度进行检测,以确认其表面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尺寸检测:对建筑模板的尺寸进行检测,以确认其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3)结构强度检测:对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进行检测,以确认其能够承受相关荷载。

(4)材料质量检测:对建筑模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测,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对建筑模板中混凝土拌合物的配比进行检测,以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测方法(1)表面平整度检测:采用激光测高仪等设备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测,以实现数字化检测。

(2)尺寸检测:采用尺规、卷尺等工具进行尺寸检测,以确保精准度。

(3)结构强度检测:采用震动台、静载试验仪等设备进行结构强度检测,以确保准确性。

(4)材料质量检测:采用化验、检测设备等进行材料质量检测,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混凝土拌合物检测:采用试验室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检测,以确保配比合理。

3. 检测标准检测方案设计应根据国家建筑标准和相关产业标准确定检测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4. 检测设备检测方案设计要求应根据检测内容确定需要的检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5. 检测人员检测方案设计要求应确定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检测人员,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检测记录检测方案设计要求应确定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 检测周期检测方案设计要求应确定检测周期,并确保按照计划进行检测,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8. 风险控制检测方案设计要求应确定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监测方法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监测方法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监测方法
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碎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②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③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④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

⑤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⑦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浇捣高支模梁板碎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碎。

浇碎的过程中,由质检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隐患消除后再施工。

4)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①有项目部测量员在现场采用水平仪及经纬仪进行施工过程沉降和位移。

②监测点布置:在梁1/2跨的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两个支顶位移测量点、三个支顶沉降观测点。

③监测频率: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

监测时间从开始浇筑到混凝土初凝为止。

④变形监测预警值:支架垂直位移为IOmm,大梁支架水平位移为8mm,大梁支架沉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高大模板支架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及监测目的
1.1工程概况
33站位于丰和道与翠苑路交汇处,沿丰和道设置,车站呈南北走向。

该站为地下两层岛式标准车站,采用顺做法施工,其中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地下一层为站厅层。

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型式。

设计起讫里程YDK 。

本站线间距为13.5m,站台宽10.5m,有效站台长度为118m,车站净长为185m,标准段净宽17.8m。

总建筑面积为11363.2m2,主体建筑面积为7531.2 m2。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约为16.1m,站中心覆土为3.1m。

车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头井作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北端头作为盾构吊出井。

该站标准段地下二层侧墙厚700mm,标准段地下一层侧墙厚600mm,端头井侧墙厚800mm。

车站底板厚900mm,中板厚400mm,顶板厚800mm,围护墙与衬墙形成复合墙结构。

车站主体结构北高南低,坡度为2‰。

标准段主体结构设计详见下表1.1:
表1.1翠苑路站主体结构主要尺寸表
xx站位于红谷滩新区丰和南大道临近学府大道处,车站沿丰和南大道设置,车站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局部顶板上设置夹层板,其中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地下一层为站厅层。

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型式。

设计起讫里程:YDK 。

本站线间距为17m,站台宽14m,有效站台长度为118m,车站净长为212.9m,标准段净宽21.3m。

总建筑面积为16436m²,主体建筑面积为12713m²。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约为18.87m,站中心覆土为4.5m。

车站设4个出入口、3组风亭。

车站端头井横断面图见图1-2。

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撑形式,围护墙与衬墙形成复合墙结构。

车站南北两端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头井作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北端头作为盾构吊出井。

该站为地下两层三跨箱形结构,标准段地下二层侧墙厚700mm,标准段地下一层侧墙厚600mm,端头井侧墙厚800mm。

底板厚1000mm,中板厚400mm,顶板厚900mm(局部400mm),顶板上夹层板厚600mm。

车站主体结构南高北低,坡度为2‰。

标准段主体结构设计详见表1.2:
表1.2 xx主体结构主要尺寸表
结合本标段2个车站,本工程中需要监测的高支模位置为:
(1)负二层,端头井净高7.19米,最大净跨9.25米,标准段净高6.16
米,最大净跨9.2米。

(2)负一层,端头井净高4.8米,最大净跨9.25米,标准段最大净高5.9米,最大净跨9.2米。

(3)顶板夹层仅学府大道东站,净高3.9米,最大跨度9.25米。

(4)附属结构出入口、风亭等。

1.2 监测的主要目的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

为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

2.采用的规和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国家标准;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国家行业标准;
(3)经评审的高大模板支架方案。

3.监测项目及其预警值、允许值
(1)支架沉降量(顶部):架高6m以下为5mm;
(2)支架垂直度:每步架为h/1000及2mm,总高为H/600及20mm;
(3)支架位移(顶部):架高6m以下为5mm;
(4)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并报告项目部以便尽快作出处理,情况较严重时应立即撤离人员和设备。

4.监测仪器和精度
工作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测量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高支模监测使用仪器设备如下。

5.监测频率
浇筑前观测二次;浇筑时,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浇筑完成后,前三天每天观测一次,第六天观测一次,监测浇筑段观测次数约10次。

6.监测技术和方法
6.1基准点的布置
6.1.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布置
基准点的位置,对水平位移监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应布设监测区域以外便于观测、不易破环的地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远离监测区域约30米以外测量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周期性复核。

6.1.2 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远离监测区域约20-50米以外结构施工的标高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周期性复核。

6.2 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经评审的高大模板支架方案,每个监测剖面布设3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和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支架监测点布置在支架顶部,监测点一旦确定后,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改变,以免造成混乱和增大误差。

6.2.1 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点拟采用小反射棱镜或反射片作标志。

在支架立柱上部固定监测标志,并用红漆编号。

布点位置见图6-1。

6.2.2支架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支架沉降监测点一般选在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

在最顶上的支架,由施工单位用短钢管横担垂直引下一钢管,钢管上端固定,下端不落地不固定。

再在钢管下端固定一段约1米长的钢尺作为观测尺。

沉降点的布点位置见图6-1。

支架位移监测点
6.3 监测设备与实施方法
6.3.1使用仪器
①天宝S8(1〞)全站仪
②天宝DINI03(0.3mm/km)
6.3.2 支架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拟采用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

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可采用后方角度(距离)交会校核。

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法,外业采用天宝S8(1〞)全站仪进行监测,必须符合规要求。

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改正、平差计算,然后生成各种报表和变形曲线、变形速率及变形预报。

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已知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已知坐标轴的角度,计算出观测点的坐标。

6.3.3 支架沉降监测
沉降点的观测方法:在基准点上立标尺作为后视尺,固定在观测点上的钢尺作为前视尺。

用水准仪分别对后视尺和前视尺进行读数,同一个点相邻两期的后尺读数之差减去前尺读数之差即得观测点的沉降量。

7.数据处理与信息返馈
7.1. 当次完成的测量容,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第二个工作日提交上一工作日的观测结果。

7.2. 观测结果异常时,立即口头向项目部总工办汇报,随后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加盖公章,做好交接手续。

7.3. 监测结果反馈流程
8.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
8.1 人员组成
①. 由地铁xx项目部测量技术人员组成监测班组,共4人,专门负责本监测工程项目的实施。

②. 监测班组由地铁2号线3标项目部测量队领导,测量结果向监理单位汇报,发生异常时向监理单位、业主单位汇报。

③. 监测班组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和需要适时进场,人员如下表。

注:以上人员根据工程需要可进行增减调整。

8.2 组织结构
9. 监测工作计划和措施
9.1我项目部计划监测同种工况前三次浇筑段,按正常工程进度每监测个浇筑段需观测约10次。

9.2 每次观测前必须对使用的基准点和工作点进行稳定性检查。

9.3 前二次观测的数据是以后各周期观测的起始值,应比以后各周期的观测结果更准确可靠,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精度。

9.4 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该经过法定部门的检定并在有效期。

9.5 各次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同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尽量采用相同的水准观测线路。

9.6 基本固定的作业人员,基本相同的环境下施测。

9.6 监测工程作为现场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场测量人员必须遵守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守则。

9.8 若支护结构因位移、变形过大而出现险情时,现场测量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甲方和施工方等单位,在不影响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监测情况的发展。

9.9 同样工况下施工区段连续3次监测无异常,可不再进行监测,但浇筑后要复测结构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