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以及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及对其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任莹玥
摘要: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特征,即是能够通过派生指数创造或收缩货币,从而强烈刺激货币供给。

由此可知,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是相关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国内大多数教材中对于此部分内容仍存在问题,尤其是公式推导。

本文参照胡庆康先生所著的《货币银行学》中对于货币乘数、货币派生倍数的公式推导为参考依据,在当前情况与一般情况,就教材中的公式与提出相关推导、归纳结论,同时对当前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字:
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货币政策通货膨胀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目前教材《金融学》1对货币乘数公式的一个基本版本的分析:
m=
书中提及货币乘数的变动取决于k(现金比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存款比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等多种因素。

对于存款派生倍数公式的分析:
假设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活期存款转变成定期存款的比率为,则派生倍数为:
K=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商业银行实务操作中存在出现现金漏损的可能,若存在现金漏损时,商业银行应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金额会相应的减少,导致货币乘数产生变化;并且在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几度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利率,由此公式可以看出货币乘数逐渐缩小,由此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形成矛盾。

在推导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时,超额准备金与现金损益不计入存款派生,但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应为转化后的定期与转化后剩余的活期之比值。

以上情况并未在公式中体现,由此产生了对公式推导的质疑。

因此,本文在分析概念、推导其公式由来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在当前货币政策条件下的货币乘数与存款派生倍数,梳理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手段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未来在教科书中加入公式推导起引导作用。

二、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
假设条件:银行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的变动额∆R、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1《金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主编刘玉平
……
=
存款派生倍数:
K=
=
=
三、货币供给理论发展中的货币乘数推导
通过对于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研究,挖掘货币乘数公式推进的过程,为研究货币乘数推导做铺垫。

1.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
该方法显示:
m=(1+)/()
其中,表示存款货币与准备金存款之比,表示存款货币与现金之比,与货币乘数密切相关的是基础货币和这两个比值。

但其中未考虑到货币的包括范围,可能只有现金,也可能是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并且,其中未考虑银行可能出现的现金漏损状况。

在实际情况中,银行能够通过改变超额准备金而迅速达到亿元中的存款与准备金的比值,而这一比值也受制于中央银行对于准备金比率的规定,也是和当时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而此比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即无法绝对确定。

2.乔顿模型的分析
该方法通过将货币分成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狭义货币供应量来计算:
流通中的现金C+活期存款D,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及农村存款=多种金融工具产生的存款金额
狭义货币供应量情况下的货币乘数:
B=C+R,其中B为基础货币,R为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计算时的存款总额即为活期存款D。

K=
广义货币供应量情况下的货币乘数(a表示活期存款转化为多种金融工具的比例,):
K=
此方法是对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的一个升级,其考虑货币乘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随着经济运行的变化有所变动。

影响到的所有因素都会最终导致货币乘数发生变化,但考虑到其涉及t出现如上存款派生倍数中的错误,故而更正:狭义货币供应量情况下的货币乘数:
K=
广义货币供应量情况下的货币乘数:
K=
三、货币乘数公式中涉及通货膨胀情况
胡庆康在《银行货币学》中提出,通货膨胀必定会影响货币政策,产生数值变化。

以我国为例,目前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为:
流通中的现金
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D,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及农村存款=准货币TD,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与其他存款B=C+R,其中B为基础货币,R为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根据这些货币供应量定义,根据现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可以分为和的乘数计算,与分别为相应货币乘数,k为通货存款比率(k=)。

=
=
五、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在目前国内经济趋稳回升、内外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贷款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

一是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

当前在中国,货币的流动性泛滥,对于热钱的流向一直深受关注。

加强流动性管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货币回归常态的主要表现。

根据市场经济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方式,大力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甚至回归常态,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二是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

总体看,今年年底银行严格控制放贷力度,导致年末时各大地方信用社、民间信贷组织的业务繁忙。

故而,国家需对各大金融机构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

三是要着力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引导功能,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按照“有扶有控”的要求,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贯彻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监测和管理。

当然,在这之中,流动性才是问题的根源。

在一段时间内,央行在多目标制中选择了侧重流动性管理,不断太高存款利率和准备金率都是加强流动性的管理,充分说明央行管理层已意识到价格上涨压力、信贷超投放等问题的根源就是流动性的过分充裕。

那么控制流动性除了能为价格总水平创造良好的货币条件外,对信贷超投放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将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将通胀控制在可控区间之内。

参考文献:
[1]胡庆康《货币银行学》
[2]《存款乘数和货币推导的几个理论问题》山东财政学院
[3]徐铮《资本流动性冲击、宏观经济波动于我国货币侦测协调》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00237
[4]程建伟《货币乘数公式推导中的几个问题》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5]郭萍《有关货币乘数的辨析》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330013
[6]胡晓炼《央行定调当前货币政策取向:加强流动性管理》证券时报20101125
[7]王松奇《货币政策应作松动性微调》《银行家》2010年第8期
[8]《陈道富:对当前货币形势的基本判断与政策建议》上海证券时报20090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