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期末考核--试论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释放与完善

合集下载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对于培养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首先,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文化传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艺术、习俗、价值观等。

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将这些文化传统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艺术课上学习传统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关注,文化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育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思考,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此外,教育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节、文化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最后,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已成为一种趋势。

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跨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项目,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开设国际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自如地交流和融合。

综上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

这些功能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人才。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教师角色包括()A. 传授者B. 指令者C. 引导者D. 以上都是答案:D2.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人格培养B. 知识传授C. 社会适应D. 道德教育答案:A3. 教育的目标是()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B. 培养社会公民C. 培养职业技能D. 以上都是答案:D4. 规范性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杜威B. 弗洛姆C. 皮亚杰D. 霍姆斯答案:A5. “因材施教”是指()A.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C. 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教学D. 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答案:A...... (以下省略)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社会化”概念。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并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个体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逐渐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2. 请列举并解释教育学中的三个教育原则。

答案:三个教育原则分别为:(1)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激发兴趣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原则:教育应该与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 请简要介绍儿童自我发展理论。

答案:儿童自我发展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略特·培儿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儿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阶段,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经历生活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儿童会通过适应和处理当前阶段的任务来实现自我发展。

4. 请简要描述认知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答案:建构主义是指个体通过主动参与和积极构建新知识、新理解的过程来实现学习和认知发展。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不仅仅是向人们传授知识,还有着广泛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教育,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使其具备与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的人。

教育的文化功能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以及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信心,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并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书画、音乐、舞蹈等,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身份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同时,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些培养,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心,更好地面对世界挑战,展示自己的文化风采。

再次,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好与坏、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和准则。

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接受和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且注重将之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家庭观念和公民责任感,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行为规范。

教育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成为拥有高尚情操、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行为规范的人。

最后,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助于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是重要的文化使命。

通过教育,学校可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传授民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浅论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完善

浅论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完善

浅论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完善【摘要】:教育具有传递-保存、选择-普及、交流-融合、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将大大加速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加快社会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功能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指精神文化,包括知识、价值观、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论理道德,宗教信仰和各类艺术等。

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一方面受文化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文化,对文化起着传承的作用。

二者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决定了教育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 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

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对前两种文化可以通过借助于物质实体,如各种名胜古迹、语言符号等把人类的精神以外化的方式保存,但只有这种方式是不够的。

因为一方面是这些文化的存在物还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人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尤其是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是不能通过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所以,无论哪一类文化的保存,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

教育成为文化保存的主要手段。

教育传递文化,它使人类能迅捷、高效地占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财富的精华,迅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

正因为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的作用,才使人类的文化代代相传,由少数传向多数人,由一个地域传向另一个地域。

2. 教育选择――普及文化的功能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撷取与吸收。

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

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不等同于文化传递,教育不是对所有的文化传播,其传播的内容是有选择的。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传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传承文化。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命线,而教育则是这一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传承给后代,使其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比如,学校开设的历史、文学、艺术等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而文化素养则是指个体对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和思考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观。

同时,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作品,更好地融入和发展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对文化的认同和肯定。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文化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文化展览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了解自己所处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育则可以为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比如,在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能力,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传承文化、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又包括培养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创新。

通过教育的努力,我们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有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的人才,同时也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学年学期: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适用专业:(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合分人得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此探求。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与。

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的功能。

5、提出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6、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的桥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B、孟禄C、马克思D、凯洛夫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这体现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4、教育能够移风易俗,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生理前提 C、决定因素 D、外部条件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B卷C、个体主观能动性D、外部环境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社会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孔德C、涂尔干D、卢梭9、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点。

A、全民性B、广泛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10、教师职业的主要职责是()。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培育,具有深远的文化功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育的文化功能,旨在更好地理解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历史文化课程,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而增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理解。

学校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戏曲表演、书法比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植根于心,传承发扬下去。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和培育,为社会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有助于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文化认同和自觉。

而文化自信则是指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和骄傲。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自觉,使他们明白自己来自何方,熟知自己的文化根基。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学生也能培养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和骄傲。

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激发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时,整个社会更加凝聚、稳定,国家文化也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教育有助于增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日益频繁。

教育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最为直接的接触与融合方式。

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培养出包容与理解他人的能力。

多元文化的交融也会为教育带来更多元的教学资源和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通过教育,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教育有助于塑造国民的良好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欣赏和态度。

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造诣和审美情趣。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文化行为,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传承、弘扬和创造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可以是新文化的开拓和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表现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精髓内涵和价值观念。

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其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

教育的文化功能还表现在创新和开拓新文化方面。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抵制传统文化的教条主义和盲从性,应该积极开拓新文化,为时代进步添砖加瓦。

虽然传统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文化功能,但是时代在不断进步,革命性的变化和新思潮的冲击使习惯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们逐渐感到疏离感,而新文化的涌现和增长也成为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新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推动文化的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亦表现在培养人才方面。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要培养创新精神、良好的思维方式、高尚品德和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从文德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以此来培养具有个性化、多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文化功能还表现在促进民族团结、深化国家意识方面。

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坚强后盾,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教育来进行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的深化,从而促进全民族的团结和向心力。

加强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加强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以此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团结。

总之,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新文化的发展,培养人才,促进民族团结,入固国家意识。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传承文化传统。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传递给后代,使他们能够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孟子思想等,在教育中可以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化。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培养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人们对于一定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是人们具备文化修养和品位的必备素质。

教育通过学科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科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实现文化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化也在发生着变革和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授现有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创造,并提供相应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融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创新内涵的作品。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推动文化的多元交流与交融。

在当今社会,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

教育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外来文化,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其他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教育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教育的文化功能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通过传承文化传统、培养文化素养、实现文化创新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145940 韩亮一、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无论是文学、艺术、科技都曾有非常多的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假如说,没有一代代的先贤的不懈努力,教育传承,这些有些文化怎样得以流传?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学习能力远远强于动物。

而人类最宝贵的就是社会发展千万年所积淀的珍贵文化。

比如说,古希腊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的光辉思想照耀了几千年,如果没有教育,我们现在就无法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

春秋战国,我们经历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那个时代,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著书立说,周游列国,为了天下苍生穷尽毕生精力。

正是有了教育,我们今天才能有千千万万的人去学习孔孟之道,捭阖之术。

最近几年国学热,从于丹的《庄子》到易中天的《三国》再到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人类社会越是发展,越是意识到先贤哲人们的伟大思想。

正是教育,使得这些伟大思想可以长久发光。

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成为不可能。

新的一代如果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

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

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性信息,因而也是人类的独有信息,独立于人体之外,不能靠生物遗传方式去为他人获得,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客观上起着文化传承和普及的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经过选择、加工成教育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在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传递给受教育者。

于是,上一代的文化被传递到下一代,为他们所继承、接受、理解、掌握。

文化的传承和保存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

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培
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通过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了解自己民族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其次,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文化素养是指学
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对文学、艺术、音乐等各种文化形式的欣赏和体验。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到各种文化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此外,教育的文化功能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越来越频繁,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信息,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实现文化的和谐与融合。

总的来说,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传承文化、培养文化素养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发挥,才能培养出有文化、有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共同营造文化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化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在传承、保护和发展人类文化方面起到的作用。

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文化则是人类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传承和保护文化。

人类文化是由前辈们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它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各个方面。

教育通过向学生传授这些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了解和继承前人的智慧和传统。

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更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培养和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教育通过给予学生广泛的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感知、判断和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教育的文化功能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教育不仅在国内起到传授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也在国际间促进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留学生的来访和师生的互访,学校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有助于各个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还在于培养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思考和创造的空间,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接受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对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发展。

教育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传承和保护文化、培养和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以及培养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

教育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推动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创造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
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
环境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财富,是集体智慧和经验
的积累。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将文化中的优秀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传递给下一代,使其能够接受和继承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创造文化的重要条件。

教育是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教育可以培
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
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从而推动社会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教育是发展文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培养
人的智力、体力和美感,提供了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机会。

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能
力和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教育是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
要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增强文化
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信心和热爱,从而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桥梁。

在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
流和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教育通过跨文化教育的开展,能够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
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共享性。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人的身心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系统性活动。

它不仅具有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等显而易见的功能,还具有丰富和塑造文化的独特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培养文化自觉、传承文化传统、培养文化创新等方面。

教育具有培养文化自觉的功能。

人类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生物,而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创造物。

教育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素养,使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只有在教育的熏陶下,人们才能了解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文化自觉。

教育还具有传承文化传统的功能。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智慧和智识的结晶。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授,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观。

只有通过教育,年轻一代才能接受到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保持和延续文化传统。

教育还具有培养文化创新的功能。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更需要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这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挖掘和创造新的文化价值。

教育的文化功能还表现在它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

教育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它既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觉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觉的人才,他们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1. 传承和弘扬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传递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是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他们通过课堂教学、校外活动等方式,将自己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学生是文化的承受者和传承者,他们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接受文化,以此弘扬和传承文化。

2. 塑造文化身份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通过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人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和文化特征,进而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例如,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传统艺术、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

3. 培养文化修养教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文化知识,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

同时,教育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观念,使人们在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方面更具文化性和文化品位。

4. 改善人际关系教育还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友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此认识新朋友、结交同好,并在交往中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交技巧。

同时,教育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教育在文化领域有多重功能。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更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是塑造人们文化身份和培养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人际关系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因此,教育的文化功能不仅仅是创造出一群“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更是培养出一群“有文化、有情怀、有价值”的人。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有着重要的功能。

它是传承、保护、发展和推广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情操的人才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传承上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机构作为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通过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通过文化传承得到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智慧和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从而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文化的发展。

其次,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保护上也十分重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多元性和文化交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的文化功能可以辅助推动文化多元性,保护文化多样性,使其不被触犯和摧残。

例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需要教育学生更多接触不同的文化,拓宽视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包容性,避免文化沙漠化和文化的同质化。

再者,教育的文化功能在创新和交流上也具有其独特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教育机构有着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适当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习新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层次,增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教育机构还应该加强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多元的文化成分,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教育的文化功能在社会和人类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教育培养着拥有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为社会和人类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力量。

这些有文化素养的人才能够以更加人文、智慧的方式面对各种挑战,从而使社会更加公正、安全和稳定。

同时,这些人才有着更开放、更多元、更国际化的眼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做着不可或缺的贡献。

总之,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多方面、多层面的,它涵盖了文化传承和保护、文化交流和合作、文化创新和发展以及社会和人类发展等多个方面,它的意义深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释放与完善东升二中随着人们教育思辩的成熟,不少人己意识到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现代教育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的文化功能,因为文化功能作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它是教育整体功能释放的基础。

本文试从普通学校教育的角度,就上述问题作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教育文化功能意义论1、教育文化功能之涵义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教育与文化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姐妹。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有效地传递和发展人类文化,其二是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其三是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尝.体上说,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是以文化知识为内核的,其释放是以人为载体的,其完善与否是以社会效益为唯一标准的。

什么是文化,历来有各种各样的定义。

广而言之,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见《辞海》“文化”条),而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文化则主要涉及人类的精神财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下过一个较有权威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已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为了具体分析,社会学家通常把文化归结为五太要素: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东、行内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

从文化的构成要素来看,学校教育的内容即涉议了人类文化的基本范畴。

一般地说,影响教育文化功能形成与释放的主要因索有:学校传授的文化知识的框架是否完整,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否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为标准;传递文化知识的手段与形式是否有效,学校及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与分配是否合理。

由于文化知识是构成教育文化功能最基本的内核,因此,教肖文化功能释放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育内容的完整与否。

这就要求普通学校课程的组合必须贯彻基础、系统、精选、科学的原则。

总之,学校教育的过程,既是传承、整理人类文化的过程多又是创造、更新人类文化的过程。

2、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整体功能释放的基础现代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教育整体功能的释放必须以文化功能为基础。

首先,从教育经济功能的形成与释放来看。

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地不是依靠自然资源、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而是靠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科学素质,通过人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普通,教育来说,其经济功能的形成与释放主要是通过文化科学技术在全体学生(未来劳动者)中的普及,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科技水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人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因而可以说,离开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授,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成了无本之木,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

再从教育政治功能的形成与释放来省。

所谓教育的政治功能,其核心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同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现念、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从而维护一定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权延续。

而这一切,无不以文化知识为基础。

列宁曾深刻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没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流言蜚语、传闻偏见。

而没有政治。

”(《列宁全集》第33卷第55页) 最后,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

教育整体功能的形成是以文化知识为媒介的,而其释放,必须以入为载体,这是教一育的本质规定。

一方面,实现人的全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人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如果撇开社会等其他因素不谈的话,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与他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另一方面,教育功能释放量的大小,与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作用的多少也是成正比的;而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文化的精华。

正是在以上意义上说,人的全而发展也好,教育整体功能的释放也好,都必须以文化科学知识为底蕴。

当然,说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整体功能得以形成与释放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功能可以取代其他功能,而无非是为了强调文化功能的基础性,从而使教育的整体功能发挥得更实在、更有效。

实际上,教育的功能是一种整合功能,其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都是与其他方面的功能相辅相成的。

3、教育的文功能是动态发展的教育的文化功能不会一成不变,其内涵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文化本身也是在不断生发、不断更新的,以人类文化精华为内核的教育文化功能,当然也应不断地发展变化。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加快,人类文化积累的速率不断加快,新的知识、新的文化元素以加速度的状态不断涌现,这就决定了为传递文化、适应社会发展为本旨的教育文化功能也必须保持动态的发展,以很好地完成它的本来使命。

第二,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机政治的反映,因此,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文化的需求及其选择标准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决定了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不同制度的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的不同意志,对文化的选择和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标准,这一点自不待言。

就是在同一社会中的不同历史时期,这种标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如我国五十年代的标准同八十年代标准相比,就反映出很大的不同。

正是由于社会与时代对文化的选择以及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人参与社会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文化功能当然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

由于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不可能绝对同步(因为教育对文化有一个选择、整理和吸收的过程),所以,教育相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滞后性绝对不能凝固化一一从另一面看,正是由于这种滞后现象的存在,教育的文化功能才需要永远保持动态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得到两点启示:其一,教育的文化功能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因此,任何对教育的期望值,都必须以此为前提,这也可为说是教育的本质规定之一,任何舍本逐末的做法一一比如出于一时之需而片面地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一一到头来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整体功效的发挥。

其二,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是发展的,因此,教育的内容也要相应地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昌氏春秋·察今》) ,这些古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教育文化功能窄化论毋庸讳言,现行教有的文化功能严重地窄化了,其集中表现是:教育在传递人类文化精华,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弱化。

如前文所述,影响教育文化功能形成与释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试就此作些具体分析。

1、知识体系的凝固化教育文化功能的正常形成与释放是以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为前提的,但几十年来,我们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体系却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自循环系统。

从开设的科目看,五十年代的课程结构与八十年代的课程结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没有实质的变化,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课程结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育传递的文化远远落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

如果说,课程开设的多少与文化的实际蕴含量没有必然联系的话,那么,学科知识更新的程度则更能说明问题了。

几十年来,多数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多大程度的更新。

以与社会文化发展联系相对密切的人文学科为例,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史实与事件,很少或者没有纳入学科知识体系,甚至有些有违历史原貌的东西,还在课程中被传授。

另外,由于知识体系的自我封闭与僵化,致使人类文化发展中产生的许多具有基础性质的新文化元素也被排斥于课程之外。

如环境科学、生计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自然学科中一些基础的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几十年来我们的学校课程一无变化,事实上我们也在不断地作些修修补补,但这种变化相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从总体土说,几十年来因循守旧,课程内容日见庞杂,知识程度日益艰涩,学生负担不断加重;而另一方面,学校课程对人类文化的载负量逐渐下降,教育的文化功能日见衰微。

2、课程标准被异化学校课程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它根据一定的目标把各种文化物质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框架。

因此,课程标准被执行的信度与效度,对教育文化功能的完善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观地看,对现行的各科标准,《教学大纲》中都有比较准确的表述,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课程标准跟教学实际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实践甚至制约了教学目的的实现。

如语文学科,本应是使学生具备理解、表述等社会交际能力,但实际教学却大多纠缠于词语分析与华而不实的文章作法,如数理与自然学科,本应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但实际教学却充斥着大量的习题演练,如社会学科本应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但实际教学却被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知识传授所主宰;如德育学科,本应是知、情、意、行并重,旨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但实际教学中情意与认识被严重割裂,以至造成部分学生的双重人格;如美术学科,本应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实际教学却主要被美术所替代。

凭心而论,出现上述现象的责任,主要责任不在教师,作为以传授知识为天职的教师,心中未必没有课程标准,未必不想执行课程标准。

问题在于:片面的价值导向、不公正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身不由己,无能为力一一这是课程标准被异化的实质。

由于课程标准被异化,使得知识的文化价值被贬低了,其结果自然是教育文化功能的窄化。

3、学校教育的文化环境缺乏必要的矫饰学校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校园文化、教育媒体以及一切影响文化知识传授的因素。

大致来说,可以包括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校风校貌以及校园环境布置等;如果放得更宽泛一些,我们不妨把教育的条件与手段也看作是构成学校教育文化环境的因素之一。

学校教育的文化环境主要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每时每刻,无所不至地影响着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完善。

然而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对文化环境的矫饰是普遍被忽视了的;学生的课余生活大都缺乏生机与引导,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很难得到有意识的矫饰,校园风貌往往游离于学校教育整体之外,另外,教育条件的不完善与教学手段的陈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说,原有的教育条件与手段是符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需要的话,那么,再以这样的条件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就难免显得捉襟见肘了。

由于学校教育的文化环境缺乏必要的矫饰,不但影响了文化知识传递的效率,而且它本身还造成了学生文化内蕴的某些缺损。

4、学校教育模式严重封闭目前,学校教育“围墙化”的倾向十分严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日益呈分离状态,其后果是:学生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与社会生活日趋隔离,缺少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融合贯通地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