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唐诗五首》 《野望》同步练习一、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二、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
地点:_____,时间:_____。
事情_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四、赏析诗歌《野望》,回答下列问题。
1.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 1.(1)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薄(báo)暮望,徙倚欲何依。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ō)春泥。
D.晴川(chuān)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来从楚国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填空。
(1)《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野望”的意思是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黄鹤楼和_______、_______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字_______,有“诗佛”之称,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_______合称“王孟”。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与_______合称“李杜”。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字_______,晚年称_______,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5.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
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 鹦.(yīng)鹉洲B.落晖.(huī) 属.(shǔ)国荆.(jì)门外C.驱犊.(.dú) 日暮.(mù) 带禽.(qíng)归D.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mò)马蹄2.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接近)牧人驱犊.返(小牛,这里指牛群)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长河..落日圆(指黄河)萧关逢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D.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4. 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 下面诗句运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A. 萧关逢候骑B. 长歌怀采薇C. 月下飞天镜D. 属国过居延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C.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2.唐诗五首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2)诗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王绩北场芸藿②罢,东皋刈黍归。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 艺术特色
三、填空题
16. (2分) 《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
13. (3分)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 心。
15. (3分) 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 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 化,意境深远
(1)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
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请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3.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友人(李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一、字词书写(本大题共2小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薄.暮( ) x ǐ( )倚 驱dú( ) 采w ēi( ) 崔颢.( ) 千载.( ) 燕.然( ) 征蓬.( )2. 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 ),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 )”。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号( )。
与( )合称“王孟”,有“( )”之称。
(3)李白,字( ),号(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 ),晚年又称( ),唐代大诗人。
有“( )”之称。
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二、翻译(本大题共1小题)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④使.至塞上 ⑤单车欲问.边 ⑥长河..落日圆 ⑦仍怜.故乡水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三、情景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4.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5. (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11题;共54分)1.《黄鹤楼》选自《________》,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________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是颔联,__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王维,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人称“________”,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________ 并称为“王孟”。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诗。
6.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
(4)(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借景打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志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荆门外(jì)C.驱犊(dú)日暮(mù)萧关(xiāo)带禽归(qíng)D.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仍怜故乡水(可怜)芳草萋萋鹦鹉洲(茂盛的样子)B.徙倚欲何依(徘徊)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江入大荒流(辽阔的荒漠)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单车欲问边(慰问)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
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C.“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孤山寺北贾亭西”中的“孤山”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
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
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13 唐诗五首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徙.倚( ) 驱犊.( ) 白沙堤.( )燕.然( ) 萋.萋( ) 采wēi() 征pé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皋薄.暮望(2)徙倚..欲何依(3)白云千载空悠悠..汉阳树..(4)晴川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6)使.至塞上(7)单车欲问.边(8)长河..落日圆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但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这样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B.《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有“诗圣”之称。
他精通书画,苏轼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渡荆门送别》中的“荆门”即荆门山,战国时是楚国的战略门户。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5.根据提示填空。
(1)东皋薄暮望, 。
(王绩《野望》)(2)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
(李白《渡荆门送别》)(5)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
(7)《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8)“乡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崔颢在《黄鹤楼》中用“?”两句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9)《野望》中写远望见到的景色,呈现出浓浓的秋意,但因诗人的心绪,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色彩的诗句是: , 。
(10)《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 。
6.你班最近开展“走近古诗词”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hóu jīng h uāng()骑()门大()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阅读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不超过
100字) 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心_情__也__喜__悦__开__朗__了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2 唐诗五首 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阅读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__, 颔联叙、事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___绿__杨__阴__里__白___沙__堤___”终。以“_最__爱___湖__东__行__不__足_______”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 味。(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争___、__啄____。 (2)赏析: _一__个__“__争__”__字__,__运__用__了__拟__人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_让__人__感__到__春__光_ _的__难__得__与__宝__贵__。__一__个__“__啄__”__字__生__动__地__描__绘__出__燕__子__那__忙__碌_ _而__兴__奋__的__神__情__。__这__两__句__使__全__诗__洋__溢__春__天__的__活__力__与__生__机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名句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代名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代名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唐代名诗五首》的译文赏析和练题,每首诗附有答案。
诗一:《将进酒》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盛酒和劝酒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不甘平庸的精神风貌。
练题:1. 诗中的“将进酒”是指什么?答案:将进酒是指举杯劝人一起喝酒。
2. 诗中“莫惜金缕衣”中的“金缕衣”意味着什么?答案:金缕衣是指华丽的衣裳,此处表示不再顾及名誉和地位的束缚。
诗二:《静夜思》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寂寞思索。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练题:1.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是什么意象?答案:床前明月光暗示着静谧的夜晚和寂静的环境。
2. 诗中“独自下楼”中的“下楼”是指什么?答案:下楼是指诗人在夜晚离开房间,独自外出散步。
诗三:《登鹳雀楼》译文赏析: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的壮美景色。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练题:1. 诗中的“鹳雀楼”是何处?答案:鹳雀楼是指今天的山西省平遥县鹳雀楼。
2. 诗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九万里”是什么意思?答案:九万里表示高耸入云的鹳雀楼。
诗四:《望庐山瀑布》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在庐山瀑布前的景色。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练题:1. 诗中的“瀑布”象征着什么?答案:瀑布象征着作者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美。
2. 诗中“夜来风雨声千里”中的“千里”是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千里是夸张手法,表示风雨声音的遥远和广泛。
诗五:《春夜喜雨》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夜的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欣喜景象。
通过描写春天的雨水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练题:1. 诗中的“飘飘”一词是形容什么?答案:飘飘形容雨水从空中飘洒而下的景象。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练习题[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练习题[答案 ]阅读下边这首诗 ,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 8 分)野望王绩东皋黄昏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认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 ,后弃官归隐而终。
(1)“黄昏”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黄昏望”,说了然试题。
地址: _____,时间: _____。
事情 _____。
(东皋黄昏望)(3)颔联写黄昏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 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皆、惟色、晖)(4)第三联描绘瞭望到的情况,那是如何的情况?(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很多打猎所得,回家了。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以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美地描绘出了乡村生活的真切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联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味。
D.尾联表示了诗人在现实中间难觅知己,孤傲无依,只能追怀古代的高士圣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 3 分)(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描绘。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 1 分)诗中描绘了铺天盖地,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落情况,( 1 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单落寞的情怀。
( 1 分)4."相顾无认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如何的心情?答:(景与人)动静联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5.“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描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景,在斜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安静。
6.“相顾无认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孤单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梦想。
7、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两重意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
hóu jīng h uāng
()骑()门大()
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二)课外阅读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
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
11.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① ;下联:▲ ;(2)上联:▲ ;下联:▲ 。
四、写作
12.以“送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提名,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皋徙薇晖候荆荒
2.A
3.B
解析:后四句为实写之景。
4.(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6.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7.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9.B
10.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的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1.(1)⑤(2)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①中的“松间”与⑤中的“窗外”都是“名词+方位名词”,“鸣”与“见”均为动词,“好鸟”对“南山”(偏正结构的合成词);④中的“风”与②中的“鸟”都是名词,“定”和“鸣”都是陈述第一个名词的;“花犹落”与“山更幽”正好一致,根据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的要求,④应为上联。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