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 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概述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科目,旨在研究和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本教学大纲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和应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法律咨询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概述1.1 经济法的定义和特点1.2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1 平等自愿原则2.2 诚实信用原则2.3 公平竞争原则2.4 保护弱势当事人原则3. 企业法律制度3.1 企业的法律地位与类型3.2 企业的设立与登记3.3 合同法与经济合同4.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4.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4.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与解除5. 股票与证券法律制度5.1 证券市场的概念与特点5.2 证券的发行与交易6.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6.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2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7. 竞争法律制度7.1 垄断与反垄断法7.2 不正当竞争法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8.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学生能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法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应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学生能够熟悉和运用经济法的基本规则,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和解决经济法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 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经济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评估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能力。
《经济法》教学大纲(专科)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了解适应现代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经济管理法制,包括现行的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制度。
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经济法概述知道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为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内容。
(二)公司法了解公司的设立、组织、经营、解散、清算。
理解公司的股东、董事、经理、职工的权利义务,公司的设立条件,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公司组织机构及相应职权,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的概念及发行条件,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持有人法律地位的差异,公司上市的条件以及上市公司暂停和终止股票上市的条件等。
知道公司的财务法律关系,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公司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等。
重点为两种公司的法律特征、公司资本制度、公司股份、债券的发行。
(三)合伙企业法了解合伙企业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的职权及对其限制规定。
理解合伙人入伙、退伙的条件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合伙人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
重点为入伙与退伙的法律后果。
(四)合同法了解合同法的产生背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合同的概念、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过失责任、要约、承诺概念、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的撤回与撤销,承诺的撤回,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效力待定合同种类,合同无效与可撤销的事由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享有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
知道合同权利与义务的转让,合同终止的情形,违约责任。
重点为要约、承诺、合同无效和可撤销的事由,难点为合同订立程序、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保全制度。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体系。
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3、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2、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3、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经济法概论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经济法的特征和体系(1)经济法的特征(2)经济法的体系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经济法的基本制度(二)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企业法律制度(1)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2)合伙企业法律制度(3)公司法律制度2、企业破产法律制度(1)破产申请与受理(2)破产管理人(3)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4)破产清算(三)市场秩序法律制度1、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2、反垄断法律制度(1)垄断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2)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争议解决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2)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3)产品质量责任(四)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财政法律制度(1)预算法律制度(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2、税收法律制度(1)税收的概念和分类(2)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3、金融法律制度(1)银行法律制度(2)证券法律制度(3)保险法律制度(五)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养老保险法律制度(2)医疗保险法律制度(3)失业保险法律制度(4)工伤保险法律制度(5)生育保险法律制度2、社会救助法律制度(1)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2)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3)受灾人员救助法律制度3、社会福利法律制度(1)老年人福利法律制度(2)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3)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大纲: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1. 引言- 经济法简介- 经济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本大纲的目的和结构概述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处理经济法案例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合规意识3. 授课方法- 理论讲授- 法律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和演示- 课堂练习和作业第二部分:课程内容4. 第一单元: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经济法的定义和范畴-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5. 第二单元: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法问题- 市场竞争法与反垄断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广告法与虚假宣传- 契约法与合同法6. 第三单元:公司治理和商业契约- 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 公司章程与内部管理机制- 商业契约的订立与履行- 合伙和合资企业的运作与管理7. 第四单元:金融法与投资法- 金融机构法律问题- 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与投资者保护- 证券交易法与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定- 外汇法与跨境投资法规8. 第五单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 商标法与专利法- 著作权法与商业秘密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法的平衡-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和法律适用第三部分:教学评估和考核9.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和演示10. 作业和课堂练习- 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练习11. 期中和期末考试- 基于课程目标设计的考题- 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能力的案例分析题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与参考书目结语:本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经济法教学框架。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学生将获得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的深入理解。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在经济法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法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经济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经济法作为一门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律制度,熟悉经济法律规范,掌握处理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经济法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概述2、公司法3、劳动法4、税法5、金融法6、合同法7、知识产权法8、市场竞争法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经济法的理论知识。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法的实践应用。
5、课外实践:安排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1、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熟悉经济法律规范,能够分析处理简单的经济法律问题。
3、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经济法律的发展动态,关注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作业:布置相关经济法的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测验或考试:定期进行测验或考试,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实践活动:对学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评估。
5、其他: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师队伍:具备经济法和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经济法教材或参考书籍。
3、教学设备: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网络教学平台等。
4、教学辅助资料:提供相关经济法的辅助资料,如案例库、法规汇编等。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网站、数据库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七、课程思政与文化教育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具备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2024年《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学》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为培育适应四个现代化须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经济法学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有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系统驾驭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
2.明确经济法学的探讨对象、探讨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3.驾驭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
4.驾驭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
5.学会运用经济法理论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驾驭”、“应用”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实力层次要求。
“了解”是指知道有关状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状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学问的含义,并能精确表述;“驾驭”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制度的完整内容;“应用”是指在驾驭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并结合基本制度,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本课程考核中,要求“了解”的部分一般不作为考核内容;要求“明确”、“驾驭”、“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法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驾驭经济法的探讨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了解法律行为与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诉讼时效。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诉讼时效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特征四、经济法的形式五、经济法的体系其次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法律行为与代理一、法律行为二、代理第四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期间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第五节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三、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4、教学建议教学方法采纳引导发觉法,引导学生视察和分析有哪些涉及经济法律方面问题。
经济法 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一、引言经济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法律学科,旨在研究经济行为与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本教学大纲将为学生提供经济法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目标1.了解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来源和发展背景;2.掌握经济法相关法律规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部分经济法基础知识1.经济法概述1.1 经济法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1.3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2.经济主体与经济行为2.1 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主体地位2.2 经济活动的法律属性和要素2.3 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3.市场经济与经济法3.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3.2 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第二部分经济法的分支学科1.公司法1.1 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2 公司的设立、组织和解散1.3 公司治理与股权保护2.合同法2.1 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2.2 合同的成立、履行和变更2.3 合同的效力和解除3.劳动法3.1 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和基本特征3.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3.3 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护第三部分经济法实践应用1.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1.1 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机制1.3 经济法对市场秩序维护的作用2.金融法与证券法2.1 金融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2.2 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和投资者保护2.3 金融刑事法律责任和金融争议解决机制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1.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基本理论的教学;1.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等综合实践活动;1.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评估方式2.1 课堂小测验:用于检验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2 作业与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作业;2.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门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经济法作为法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律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规划学习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经济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经济法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2. 理解经济法律制度的原理和基本框架;3. 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4.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概念和分类1.1 经济法的定义1.2 经济法的分类和主要内容2. 经济法律制度2.1 宪法和法律的关系2.2 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2.3 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1 平等自愿原则3.2 自由竞争原则3.3 保护民事权益原则3.4 维护市场秩序原则4. 涉及经济法的法律法规4.1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规4.2 合同法及其适用4.3 企业法律关系法规4.4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5. 经济法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5.1 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5.2 分析典型经济案例及其法律问题 5.3 解决实际合同纠纷和经济争议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全面地介绍经济法的相关理论。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案例中的经济法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互动答疑:课堂上积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经济法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经济法导论,李明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2. 经济法基础,张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 经济法学,王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周,具体安排如下:第1-2周:经济法的概念和分类第3-4周:经济法律制度第5-6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第7-8周:涉及经济法的法律法规第9-10周:经济法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第11-12周:复习和案例分析第13-14周:期末考试第15-16周:期末论文交流及总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 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 ode) LA224
*学时
(Credit
Hours)
64
*学分
(Credits)
4
*课程名称 (Course N ame) (中文)经济法
(英文)Economic Law
课程性质
(Course T ype)
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 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凯原法学院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原理、行政法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王先林
李俊明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G2S/OC/Site/main#/home?currentoc=6499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本课程的性质是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这两部分。
在经济法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如经济法的概念、地位、体系、渊源,经济法法律关系,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内容,并介绍经济法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而经济法分论则着重讲授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国有企业法、国有资产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产业政策法和价格法。
此外本课程的教师会根据内容的需要安排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经济法的学说和制度的基本体系、内容及其最新发展,并能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应的法律实际问题。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a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wo parts: Economic Law general theoryand partial theory. In theeconomic law general theor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aw in China, such as the concept, status, system, origin, legal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law,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conomic law, and introduc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 The partial theory of economic law is divided into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market order and the macro-control legal system, mainly related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law, the state-owned assets law, the antitrust law, the 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product quality law, financial law, taxation law, industrial policy law and price law. In addition, the course will arrange classroom cas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ccording tocont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ge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aw,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tent and system of
economy law, theory and system and its latest development, and can initially grasp the use of
knowledge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practical problem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 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掌握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技术方法,进而提高法学整体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2.本课程属于大学本科法学专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的理论推论、法律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
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听取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能逐步掌握相应的经济法的理论知识,学会解剖实际的经济法案件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起分析经济法方面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 chedule & R 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经济法总论8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国有资产法 4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国有企业法 6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反垄断法8
讲授、课堂
讨论
大作业及课
堂展示
听课、完
成作业
作业记分
反不正当竞
争法
6
讲授、课堂
讨论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4
讲授、课堂
讨论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产品质量法 4
讲授、课堂
讨论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财政法 4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税法8
讲授、课堂
讨论
大作业及课
堂展示
听课、完
成作业
作业记分 金融法8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产业政策法及价格法4 讲授
听课、课
堂讨论积
极发言
考察课堂
表现
*考核方式
(Grading)
出勤和课堂参与(20%)+课程小论文(30%)+期末考试(50%)
*教材或参考资
料 (Textbooks & Other M aterials) 教材:
王先林主编:《经济法教程(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史际春主编:《经济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其它 (More) 经济法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网(/ )
经济法MOOC( /portal/course/1394/2192.mooc )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