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指导书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2篇)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暂行)1、目的:为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健全品质管理体系,强化品质管理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能,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充分发挥奖惩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生产制造全部过程中涉及到影响质量因素的各部门、车间和个人。
3、职责:3.1品管部负责对工序的半成品质量、成品、工序质量以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定、处理,形成质量检查报表报相关部门,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2品管部负责对原料、辅料、包材进行验收;负责对出厂产品进行抽检,并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
3.3各部门及车间应依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班组建设和自检互检工作,使生产过程质量受控。
对检查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3.4技术部门负责对检查到的属于产品、工艺的问题进行纠正或改进。
3.5仓储部负责对抽查到的属于贮存方面问题的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
3.6其它部门对检查到的涉及本部门的问题的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4.1质量考核的内容:在人、机、料、法、环这几个影响质量的因素中,因人为原因导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的行为。
4.2质量检查的程序、方法由品管部现场品控对各车间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状况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天两次,应覆盖全部工序,并填写现场巡回记录。
品管部按月制作一份质量考核通报发至各部门,以做持续改善用。
生产主管、品管主管对各车间质量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主要指:记录、标识、卫生,内容包括:①是否有记录②记录是否规范③不合格品是否标识并隔离,④半成品是否有人检验并标识,是否有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转序情况发生⑤对出现的不合格是否返工,返工后是否有人复检等。
⑥卫生状况。
⑦生产过程和成品是否有异常。
原则上每天至少检查____次。
操作者自检、互检工作完成与否的确认,依据于记录上自检、互检的签字情况,即签字后而未做任何其它说明的视为自检或互检合格,此时开始检查的结果计入自检、互检合格率统计。
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方针:依法管理,强化监督;过程控制,规范施工;严格标准、落实责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目标:(1)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路总公司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2)按照现行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3)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达到设计建设标准。
(4)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下站房及相关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运营要求。
(5)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发生,防止一般质量事故发生。
(6)竣工文件真实可靠,齐全整洁,符合有关竣工文件的要求,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三、开展质量工作的依据1、《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卢春房著2、“严一格、紧一扣”工艺工法控制标准3、国家和部委有关工程质量和法规4、已审核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5、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6、项目部编制的质量计划和工程创优规划7、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8、相关的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9、《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项目部编制四、质量组织机构的建立根据本项目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设置项目部、工区自控自检质量组织机构,以确保整个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高效、平稳、有序;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五、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国家、行业、建设、监理等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条例、规定和要求的落实,确保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创优规划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部质量管理 领导小组各班组质量员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工程部安质部各工区质量管理职责2、质量管理体系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项目经理部以贯彻ISO9001标准为主线,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强化责任和管理、施工过程控制为手段,建立一个从设计源头开始到工程计划、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物资设备采购,再到工程试验、项目施工保证的质量保证系统,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职能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及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
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及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5)1.1 质量管理原则 (5)1.1.1 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保证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51.1.2 预防为主:在工程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5)1.1.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质量管理过程,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5)1.1.4 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5)1.1.5 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5)1.1.6 事实依据: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和改进。
(5)1.1.7 互惠互利:与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5)1.2 质量管理体系 (5)1.2.1 质量政策:明确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方向。
(5)1.2.2 质量目标: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的质量目标。
(6)1.2.3 质量计划: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6)1.2.4 质量组织: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6)1.2.5 质量控制:通过过程控制,保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
(6)1.2.6 质量保证:采取系统性的措施,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6)1.2.7 质量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6)1.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6)1.3.1 项目策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6)1.3.2 设计管理:保证设计质量,防止设计变更引发质量问题。
(6)1.3.3 采购管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采购物品质量。
(6)1.3.4 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6)1.3.5 验收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验收,保证项目质量。
(6)1.3.6 运维管理:加强工程项目运维期的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运行效率。
(6)1.3.7 质量风险管理:识别和分析项目质量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6)第2章质量策划与目标制定 (6)2.1 质量策划 (6)2.1.1 质量策划概述 (6)2.1.2 质量策划的基本要求 (6)2.1.3 质量策划的主要内容 (6)2.2 质量目标的确定 (7)2.2.1 质量目标的概念 (7)2.2.2 质量目标的制定原则 (7)2.2.3 质量目标的主要内容 (7)2.3 质量目标的实施与监控 (7)2.3.1 质量目标实施 (7)2.3.2 质量目标监控 (7)2.3.3 质量目标调整 (8)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 (8)3.1 人员培训与管理 (8)3.1.1 培训计划 (8)3.1.3 培训记录与考核 (8)3.1.4 人员管理 (8)3.2 岗位职责与权限 (8)3.2.1 岗位职责 (8)3.2.2 权限分配 (8)3.2.3 岗位调整 (8)3.3 绩效考核与激励 (9)3.3.1 绩效考核指标 (9)3.3.2 绩效考核流程 (9)3.3.3 绩效反馈与改进 (9)3.3.4 激励机制 (9)3.3.5 激励措施实施 (9)第4章设计与技术研发 (9)4.1 设计质量管理 (9)4.1.1 设计策划 (9)4.1.2 设计输入 (9)4.1.3 设计过程控制 (9)4.1.4 设计输出 (9)4.1.5 设计验证与确认 (10)4.2 技术研发与创新 (10)4.2.1 技术研发战略规划 (10)4.2.2 技术研发项目实施 (10)4.2.3 技术创新 (10)4.3 设计变更管理 (10)4.3.1 设计变更申请 (10)4.3.2 设计变更实施 (10)4.3.3 设计变更记录与追溯 (10)第5章供应商管理 (11)5.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1)5.1.1 选择原则 (11)5.1.2 评估流程 (11)5.1.3 评估指标 (11)5.2 供应商质量控制 (11)5.2.1 质量要求 (11)5.2.2 质量控制措施 (11)5.2.3 异常处理 (12)5.3 供应链协同管理 (12)5.3.1 信息共享 (12)5.3.2 合作协同 (12)5.3.3 风险管理 (12)5.3.4 持续改进 (12)第6章施工过程控制 (12)6.1 施工准备 (12)6.1.2 施工方案制定 (13)6.1.3 施工现场布置 (13)6.2 施工过程监控 (13)6.2.1 施工过程检查 (13)6.2.2 施工过程控制 (13)6.2.3 施工进度管理 (13)6.3 施工问题处理 (13)6.3.1 质量问题处理 (13)6.3.2 安全处理 (13)6.3.3 环保问题处理 (14)第7章质量检验与试验 (14)7.1 检验计划与实施 (14)7.1.1 制定检验计划 (14)7.1.2 检验实施 (14)7.2 试验方法与标准 (14)7.2.1 试验方法 (14)7.2.2 试验标准 (14)7.3 检验结果处理 (14)7.3.1 检验结果判定 (14)7.3.2 检验报告 (15)7.3.3 检验记录 (15)第8章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5)8.1 环境保护 (15)8.1.1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5)8.1.1.1 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 (15)8.1.1.2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15)8.1.1.3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15)8.1.1.4 监控和评审环境管理体系 (15)8.1.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估 (15)8.1.2.1 识别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因素 (15)8.1.2.2 评估环境影响因素风险 (15)8.1.2.3 制定环境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5)8.1.3 环境保护措施 (15)8.1.3.1 大气污染防治 (15)8.1.3.2 水污染防治 (15)8.1.3.3 噪声与振动控制 (15)8.1.3.4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5)8.1.3.5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5)8.1.4 环境保护设施管理 (15)8.1.4.1 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15)8.1.4.2 环保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15)8.1.4.3 环保设施异常情况的处理 (15)8.2 职业健康安全 (16)8.2.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6)8.2.1.1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16)8.2.1.2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6)8.2.1.3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6)8.2.1.4 监控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6)8.2.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 (16)8.2.2.1 识别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6)8.2.2.2 评估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6)8.2.2.3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6)8.2.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6)8.2.3.1 作业场所安全 (16)8.2.3.2 作业过程安全 (16)8.2.3.3 个体防护 (16)8.2.3.4 职业病防治 (16)8.2.4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教育 (16)8.2.4.1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 (16)8.2.4.2 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16)8.2.4.3 考核与评价培训效果 (16)8.3 应急预案与处理 (16)8.3.1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16)8.3.1.1 确定应急预案类型 (16)8.3.1.2 编制应急预案 (16)8.3.1.3 实施应急预案 (16)8.3.1.4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修订 (16)8.3.2 报告与调查 (16)8.3.2.1 报告程序 (16)8.3.2.2 调查与分析 (16)8.3.2.3 制定预防措施 (16)8.3.3 处理与整改 (17)8.3.3.1 处理措施 (17)8.3.3.2 整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7)8.3.3.3 处理结果的跟踪与验收 (17)8.3.4 应急资源与设备管理 (17)8.3.4.1 应急资源的配置与维护 (17)8.3.4.2 应急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17)8.3.4.3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与维护 (17)第9章质量改进与持续提升 (17)9.1 质量改进方法 (17)9.1.1 查找问题原因 (17)9.1.2 制定改进措施 (17)9.1.3 实施改进措施 (17)9.1.4 改进措施的跟踪与监督 (17)9.2 持续改进策略 (17)9.2.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7)9.2.2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17)9.2.3 创新与改进 (17)9.2.4 持续改进的培训与宣传 (18)9.3 改进效果评估 (18)9.3.1 评估指标与方法 (18)9.3.2 评估流程与周期 (18)9.3.3 评估结果的运用 (18)9.3.4 持续改进的总结与反馈 (18)第10章质量信息管理 (18)10.1 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18)10.1.1 质量信息收集 (18)10.1.2 质量信息整理 (18)10.2 质量数据分析与应用 (18)10.2.1 质量数据分析 (18)10.2.2 质量数据应用 (19)10.3 质量信息反馈与交流 (19)10.3.1 质量信息反馈 (19)10.3.2 质量信息交流 (19)第1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1.1 质量管理原则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1.1 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保证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实验室5S管理实施细则
实验室5S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实验室5S管理是指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五个步骤,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和改善,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5S管理的实施细则。
一、整理1.1 清理过期物品:定期检查实验室内的试剂、药品和材料,清理过期物品并进行记录。
过期物品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清理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1.2 分类整理:将实验室内的试剂、药品和材料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并进行标记。
分类整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寻找物品所需的时间。
1.3 建立物品归位制度:为实验室内的每个物品指定一个固定的归位位置,并制定明确的归位规则。
物品归位制度有助于避免物品丢失或错放,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整顿2.1 设立工作标准:制定实验室工作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每个实验步骤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工作标准的设立有助于规范实验室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2.2 建立实验室布局图:制作实验室的布局图,标明各个实验台、仪器设备和储物柜的位置。
实验室布局图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实验人员之间的碰撞和交叉干扰。
2.3 设立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内的常规操作、仪器使用和安全操作等制定作业指导书,并进行定期更新和培训。
作业指导书的设立有助于规范实验室操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三、清扫3.1 制定清洁计划:制定实验室的清洁计划,包括日常清洁和定期大扫除。
清洁计划的制定有助于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滋生。
3.2 分工负责:明确实验室成员的清洁职责和频率,并建立清洁检查制度。
分工负责可以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
3.3 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消毒剂:选择适合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工具和消毒剂,确保清洁工作的效果和安全性。
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消毒剂可以有效清除实验室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四、清洁4.1 建立实验室安全规范:制定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试剂药品的储存和废弃物的处理等。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施细则至关重要。
一、质量保证的定义和目标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其主要目标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二、质量控制的定义和目标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通过监控和检验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识别并消除不合格品,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预定的标准。
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关系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相辅相成的。
质量保证侧重于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为质量控制提供基础和框架;质量控制则侧重于对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检验和监控,以验证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四、质量保证实施细则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企业对质量的承诺和追求的方向。
编写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职责和流程。
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规范各项质量活动的操作流程。
2、培训与教育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让员工明白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标准,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价,督促供应商持续改进质量。
4、设计和开发控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
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进行可靠性设计和优化设计。
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评审和验证,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质量要求。
5、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五、质量控制实施细则1、进料检验制定进料检验标准和检验流程。
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指导书
为提高我公司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测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江苏省环境监
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日常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样采集、分析控制要求》、《江苏省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
准方法等对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一部分通则
1.人员要求
凡承担样品采集、样品分析、现场检测、编制报告等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持证上岗考核,并取得合格证;没有上岗证的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指定指导人员,在持证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其检测质量由指导人员负责。
检测分析人员在扩展持证领域或者项目时,应先熟悉标准方法,按照要求完成五日AQC 试验及标样考核,并在指导人员监督下从事相关项目检测工作,该项工作原则上在三
个月内完成。
2.仪器设备
所有从事检测活动仪器设备应按相关国家计量法规规定,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在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在鉴定有效期内。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关仪器操作维护规程和量值溯源要求,定期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记录和期间核查记录。
3.样品采集
现场采样按采样方案实施,确保采样点位、检测项目和频次正确。
现场采样至少两人参加,为保证采样时对现场状况了解的连续性,每次采样时应尽可能
有熟悉点位情况的人参加。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应符合国家检测技术规范或有关监测方法规定的要求;现场采样记录
要及时填写完整;采样结束后核对样品,做好样品唯一性标识、保存和运输,及时完成样品交接。
4.样品分析。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保证公司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
现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望公司员工对照管理实施细则各条款,认真实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二章质量要求1、由销售部将主机厂所需产品等级,质量要求及计划销售量报生产计划部,并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2、生产计划部根据公司销售部计划、结合车间生产能力、仓库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及外协厂家的生产能力,结合生产成本,制定生产建议计划。
3、生产计划部的生产建议计划抄送开发部、质保部、采购部、原料及成品库、生产车间,各部门需根据自己部门实际情况,分析建议计划,以确保实施方案确实可行。
4、采购部根据生产建议计划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其它配套外协外购生产件,质保部负责对入库前的采购物品进行全面抽检和试验。
5、为保证生产建议计划确实可行,质保需准确及时对采购物品进行抽检和实验,负责对外协外购件的批次质量做合格率统计,同时严禁不合格品入库,仓库有权拒收任何不合格品。
6、质保部需对产品从采购——入库——生产——包装——入库——运输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管理,对产品的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7、质保部及开发部随时关注主机厂AUDIT评审,并对AUDIT评审所出现的问题由质保部召集问题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开发部、质保部、生产部、采购和物流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开会分析解决纠正问题,以杜绝后期生产产品出现类似问题。
8、质保部对主机厂的零公里退件指标进行分析和分解,并对主机厂的零公里退件及时归类、分析、总结,对造成退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时召集问题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开发部、质保部、生产部、采购和物流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开会分析解决纠正问题,以杜绝后期生产产品出现类似问题,对主要问题根据产品立项程序,立项解决。
9、各生产产品,由各项目负责人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检验指导书及其它控制文件,各控制文件经质保部/开发部部长审核批准后加盖受控章下发至生产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一、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 总则1.1目的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各项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公司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机关、分公司和基层单位1.3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而制定。
相关文件、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的最新版本作为修订和实施本制度的依据之一。
1.4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全体员工应意识到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负责,创造良好信誉。
(2 )全员参与:企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让员工的创新精神得到尽情发挥,在工程施工及各项质量活动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参与适当的决策和过程改进。
(3)全过程管控:产品实现需要由一系列相关的过程来完成,企业需要确定其中的关键过程及所有过程的顺序、最佳的施工方法、所需的资源,并按要求配置。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过程结束时对过程的质量进行测量和监控,以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持续改进: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提高,导致持续改进成为建筑企业一个永恒的目标。
持续改进应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始终注重过程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强调持续改进时,应建立机制、营造环境、提供资源。
同时,在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时就应考虑持续改进的机会和需求,并定期评审以达到持续改进。
1.5质量方针优质服务全面到位、项项工程用户满意;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管理有效持续改进。
1.6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80%以上(房建工程除外);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率90%,逐年递增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5)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5)1.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与要求 (5)1.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5)第2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6)2.1 组织结构设置 (6)2.1.1 决策层:负责制定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审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6)2.1.2 管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承担直接责任。
(6)2.1.3 执行层:负责具体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2.2 职能分工与职责明确 (6)2.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
(6)2.2.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过程受控,提高产品质量。
(6)2.2.3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产品标准、工艺流程等技术文件,指导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
(6)2.2.4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辅助材料,保证供应链的质量稳定。
(6)2.2.5 销售部门:负责收集客户需求,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6)2.2.6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6)2.3 内部沟通与协作 (7)2.3.1 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7)2.3.2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7)2.3.3 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提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7)2.3.4 加强跨部门合作,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各部门得到有效实施,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7)第3章文件控制 (7)3.1 文件体系构建 (7)3.1.1 文件分类 (7)3.1.2 文件编码 (7)3.1.3 文件归档 (7)3.2 文件编写与审批 (8)3.2.1 文件编写 (8)3.2.2 文件审批 (8)3.3 文件的管理与更新 (8)3.3.2 文件更新 (8)3.3.3 文件分发与保管 (9)第4章资源管理 (9)4.1 人力资源配置 (9)4.1.1 人员选拔 (9)4.1.2 岗位职责 (9)4.1.3 人员培训 (9)4.2 培训与能力提升 (9)4.2.1 培训计划 (9)4.2.2 培训实施 (9)4.2.3 能力评估 (9)4.3 设备与基础设施 (10)4.3.1 设备选型与采购 (10)4.3.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0)4.3.3 基础设施 (10)4.4 环境与工作条件 (10)4.4.1 环境管理 (10)4.4.2 工作条件 (10)4.4.3 安全管理 (10)第5章产品实现 (10)5.1 需求分析与策划 (10)5.1.1 需求识别 (10)5.1.2 需求评审 (11)5.1.3 策划 (11)5.2 设计与开发 (11)5.2.1 设计输入 (11)5.2.2 设计输出 (11)5.2.3 设计评审 (11)5.2.4 设计验证 (11)5.2.5 设计确认 (11)5.3 采购管理 (11)5.3.1 供应商选择 (11)5.3.2 采购合同管理 (11)5.3.3 采购物资验证 (11)5.3.4 供应商评价 (11)5.4 生产与施工 (12)5.4.1 生产计划 (12)5.4.2 生产过程控制 (12)5.4.3 施工管理 (12)5.4.4 质量检验 (12)5.4.5 成品防护 (12)5.4.6 交付 (12)第6章测量、分析与改进 (12)6.1.1 总则 (12)6.1.2 监控对象 (12)6.1.3 测量方法 (12)6.1.4 测量结果的记录与报告 (12)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3)6.2.1 数据收集 (13)6.2.2 数据整理与分析 (13)6.2.3 数据存储与保护 (13)6.3 内部审核 (13)6.3.1 审核计划 (13)6.3.2 审核实施 (13)6.3.3 审核报告 (13)6.3.4 不合格项整改 (13)6.4 持续改进 (13)6.4.1 改进机会识别 (13)6.4.2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13)6.4.3 改进效果评估 (13)6.4.4 改进经验总结 (13)第7章管理职责 (13)7.1 质量方针与目标制定 (14)7.1.1 质量方针制定 (14)7.1.2 质量目标设定 (14)7.1.3 质量方针和目标传达 (14)7.2 质量策划 (14)7.2.1 质量策划组织 (14)7.2.2 质量策划内容 (14)7.2.3 质量策划实施 (14)7.3 质量保证 (14)7.3.1 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14)7.3.2 质量保证活动开展 (14)7.3.3 质量保证记录 (14)7.4 质量控制 (14)7.4.1 质量控制流程制定 (15)7.4.2 质量控制实施 (15)7.4.3 质量控制记录 (15)7.4.4 不合格品控制 (15)第8章顾客满意度管理 (15)8.1 顾客满意度调查 (15)8.1.1 调查目的 (15)8.1.2 调查方法 (15)8.1.3 调查内容 (15)8.1.4 调查频率 (15)8.2 顾客需求分析 (15)8.2.2 需求分析 (15)8.2.3 需求转化 (15)8.3 顾客关系管理 (15)8.3.1 顾客信息管理 (16)8.3.2 顾客沟通 (16)8.3.3 顾客关怀 (16)8.3.4 顾客满意度监控 (16)8.4 顾客满意度改进 (16)8.4.1 改进措施 (16)8.4.2 改进实施 (16)8.4.3 改进效果评价 (16)8.4.4 持续改进 (16)第9章不合格品控制 (16)9.1 不合格品的识别与隔离 (16)9.1.1 应当建立清晰的不合格品识别标准,包括产品外观、尺寸、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为保证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根据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是针对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人员、机具设备的配备,材料的选购、进货检验,过程的测试和测量到工程的交付,以及顾客的评价和回访等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合同签定后,由工程部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签约额、工程技术难易程度、社会影响程度以及工程项目的特殊性来确定并划分项目类别,项目类别分为:公司重点工程(包括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国际工程)项目、普通工程项目、特殊工程项目。
公司重点工程或者特殊工程由公司总经理任命项目部领导班子并发文。
普通工程项目由工程管理部部长任命项目部领导班子并由工程管理部发文。
工程管理部会同项目部在开工前进行项目质量策划,根据工程特点、公司整体质量目标,以及顾客需求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分解到各分部份项工程中,最低质量目标不得低于顾客的需求。
项目质量目标应报质量部备案.公司重点工程的项目经理应由一级项目经理承担,项目总工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也应由相应级别的项目经理和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承担。
项目质保体系的确立: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项目质保体系,在开工前填写“项目质保体系”.普通工程由工程管理部部长批准;重点工程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压力容器制作、锅炉安装、压力管道安装、行车和电梯安装、消防工程等政府监检部门监控的项目,应由相应的质保工程师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给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部备案。
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公司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职责见公司《公司质量责任制》。
工程质量本着谁施工 ,谁负责的原则.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明确各层人员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并根据项目质量情况奖罚到作业队、班组、个人。
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各作业队、施工班组由队、组长负责,各作业组由工人技师、高级工负责。
公司重点工程或者特殊工程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会同相关方进行图纸会审,并参加业主组织的项目交底、设计交底等,及时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和“业务联系单".工程管理部会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质量策划,确定并分解项目质量目标 ,建立项目质保体系 .重点或者特殊工程应编写质量计划,普通工程编写施工技术方案。
质量实施细则
质量实施细则一、引言质量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二、质量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不断改进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3.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员参预的质量管理。
三、质量实施措施1. 质量管理体系a. 建立质量政策和目标,明确质量责任和职权。
b. 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质量管理程序和工作指导书。
c.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d. 进行管理评审,及时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
2. 供应商管理a.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c. 进行供应商的质量监控和跟踪,及时处理供应商引起的质量问题。
3. 设备和设施管理a. 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b. 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c. 建立设备和设施的管理记录,及时处理设备和设施引起的质量问题。
4. 培训和教育a. 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b. 建立员工培训和教育的管理记录,确保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跟踪。
5. 过程控制a. 确立产品或者服务的关键过程,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标准。
b. 对关键过程进行监控和测量,及时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
c. 建立过程控制的管理记录,确保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6. 数据分析a. 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和趋势。
b. 利用统计方法和工具,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c. 建立数据分析的管理记录,确保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评估和改进1. 客户满意度调查a.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2024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方案实施细则
一、前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方案是为了加强药品经营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为了确保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落实和执行,特制定本细则,明确具体的实施要求和措施。
二、组织架构1.确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责任明确。
成立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
质量管理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
负责制定质量管理的战略和目标,监督和评估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培训与教育1.针对药品经营人员,开展药品质量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包括药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学习等。
2.定期进行内部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提高药品经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1.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纳入药品经营单位的总体管理体系中。
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政策的制定、质量流程的建立和完善等。
2.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包括质量手册、操作规程、工作指导书、质量控制记录等,确保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文档化。
五、质量控制措施1.确定药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和方法,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
2.建立检验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专业的检验人员。
对药品进行常规检验和抽检,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合格。
3.开展合理的供应商管理,对进货药品进行质量抽检和原料的追踪溯源,确保所进货物符合质量要求。
六、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1.进行质量风险评估,在采购、检验、储存、销售等环节中,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建立质量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和整理质量事件和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质量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1.进行定期的质量管理评估,评估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鼓励药品经营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质量管理的不断优化。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书范文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书范文英文版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struction ManualIntroduction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struction Manual serves as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It outlines the key principles, procedures, and best practices to ensure that projects are delivered to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quality, safety, and efficiency.1.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A robust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is essential for any engineering project. This framework should include clear objectives, defined responsibilitie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t ensures that all parties involved inthe project are aware of thei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work towards achieving the desired quality outcomes.2. Quality PlanningQuality planning involves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 setting quality objectives, and defining the necessary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It ensures that all activities are aligned with the project's quality strategy.3. 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assurance focuses on preventing defects and ensuring that the project meets its quality objectives. It involves regular audits, inspections, and testing to identify and correct any deviations from the established quality standards.4. Quality ControlQuality control ensures that the delivered products or services meet the specified quality requirements. It involves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rocesses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adherence to quality standards.5. Training and CompetencyAll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must possess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to carry out their tasks effectively. Regular training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s are essential to maintain high-quality standards.6.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s ManagementProper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s management are crucial for traceability, accountabilit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including inspection reports, test results, and quality assurance records, should be accurately documented and stored.Conclusion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struction Manual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highest quality standards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utlined in this manual, projects can be delivered safely, efficiently, and with the utmost quality.中文版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书范文引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书》是确保工程项目执行期间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的全面指南。
质量实施细则
质量实施细则一、引言质量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质量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流程、质量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政策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和目标,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遵守。
2. 质量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包括质量目标的制定、资源的分配等。
3. 质量手册:编制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4. 过程控制:建立适当的过程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各个阶段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
5.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三、质量控制流程1. 设计控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设计满足客户需求和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设计验证和设计变更控制等。
2. 采购控制: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确保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3. 生产控制:制定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 检验控制:建立合理的检验计划和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全面、有效的检验和测试。
5. 不良品控制:建立不良品处理机制,包括不良品的分类、处理方式和责任追究等。
四、质量监督和评估1. 监测指标:确定关键的质量监测指标,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质量特性和客户满意度等。
2. 数据分析:对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3. 过程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分析数据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
4.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5. 内部培训: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总结质量实施细则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监督和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质量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以确保质量实施细则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切实落实“以质量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的管理工作方针,建立质量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使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投资开发修建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园林工程、市政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等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第一条公司实行工程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项目经理(含分包项、资料员)的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协调有效地进行。
第二条公司工程分管副总经理向总经理负责,对公司的工程质量,技术负直接的主管领导责任。
第三条总工程师协助工程分管,副总经理管理工程质量,技术,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协调工程各专业之间技术矛盾,处理和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和关键问题。
参加图纸会审,工程验收。
第四条项目经理在工程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到现场对质量进行检查,组织质量评价,研究和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对工程质量负监督管理责任。
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分部分项验收,组织制定项目目标管理的实施,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
第五条工地施工员、质检员是工地第一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对工程质量“三控制”的实施落实到位,及时准确完善。
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工作,负责组织管理,业主进行单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工作。
第六条资料员负责收集和整理工程中的各种资料,及时向监理报送,施工检验,评定,报验工程验收等各种资料。
第三章质量管理方针、方法、标准和工作流程第一条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二条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第三条工程质量管理标准:1、符合公司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书》的要求。
2、符合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商签定的合同及补充协议的约定和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职责 (1)第三章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3)第一节基本规定 (3)第二节勘察工程 (6)第三节地基处理工程 (7)第四节基础工程 (9)第五节土石方工程 (19)第六节主体结构工程 (21)第七节装修工程 (30)第八节水电及市政安装工程 (35)第九节消防工程 (39)第十节钢结构工程 (42)第十一节幕墙工程 (47)第十二节园林园建及市政道路工程 (49)第十三节防渗漏工程 (51)第十四节材料设备验收 (56)第十五节工程资料管理 (58)第四章工程质量巡检及考核 (58)第一节工程质量巡检程序 (58)第二节考核评定及处理措施 (60)第五章附则 (64)第六章附件 (6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水平,规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等单位的管理行为,明确管理职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工程质量管理细则。
第二条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杜绝重大质量事故,防止一般质量事故和(较)严重质量问题的发生,避免一般质量问题的多次出现。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开发各项目的质量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一条设计工程部职责(一)建立健全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标准、规程,并督促项目部落实执行。
(二)指导、服务、监督各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执行。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研讨。
(三)指导、服务、监督各项目部图纸审查和图纸会审工作。
(四)指导、服务、监督各项目部制定项目工程质量计划。
(五)负责对公司在建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检。
(六)负责编制巡检计划、巡检报告,对被巡检项目进行检查及考评。
(七)负责对巡检后工程整改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再检查。
(八)负责公司范围内工程管理巡检结果的发布及施工经验的推广,修订或编制相关作业指导书等流程文件。
第二条项目部职责(一)负责建立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部各岗位质量职责,针对工程特点,编制质量控制要点计划,并负责实施。
质量管理与保证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与保证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管理概述 (4)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4)1.2 质量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4)1.3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4)第2章质量保证体系 (5)2.1 质量保证的定义与原则 (5)2.1.1 定义 (5)2.1.2 原则 (5)2.2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 (5)2.2.1 质量政策与质量目标 (5)2.2.2 质量策划 (5)2.2.3 质量组织 (6)2.2.4 质量控制 (6)2.2.5 质量改进 (6)2.2.6 质量培训与教育 (6)2.2.7 质量信息管理 (6)2.2.8 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 (6)2.3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6)2.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6)2.3.2 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6)第3章质量策划 (7)3.1 质量策划的基本原理 (7)3.1.1 质量策划的定义与目的 (7)3.1.2 质量策划的依据 (7)3.1.3 质量策划的步骤 (7)3.2 质量目标与质量计划的制定 (7)3.2.1 质量目标的制定 (7)3.2.2 质量计划的制定 (8)3.3 质量策划的实施与监控 (8)3.3.1 质量策划的实施 (8)3.3.2 质量策划的监控 (8)第4章质量控制 (8)4.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8)4.1.1 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9)4.1.2 质量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制定的具体实施计划,包括质量控制措施、责任分配、进度安排等。
(9)4.1.3 质量检查:对产品或服务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以判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9)4.1.4 质量改进:针对质量控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
(9)4.2 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 (9)4.2.1 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监控过程稳定性,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4)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4)1.1.1 定义 (4)1.1.2 目标 (4)1.2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4)1.2.1 科学原则 (4)1.2.2 规范原则 (4)1.2.3 预防原则 (4)1.2.4 动态原则 (4)1.2.5 责任原则 (5)1.3 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与环节 (5)1.3.1 工程前期策划 (5)1.3.2 设计阶段 (5)1.3.3 施工阶段 (5)1.3.4 竣工验收阶段 (5)1.3.5 运维阶段 (5)第2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5)2.1 组织结构设置 (5)2.2 各部门职责划分 (6)2.2.1 项目管理层 (6)2.2.2 质量管理部门 (6)2.2.3 各专业部门 (6)2.3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6)第3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7)3.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7)3.1.1 总则 (7)3.1.2 文件编制要求 (7)3.1.3 文件内容 (7)3.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批与发布 (7)3.2.1 审批流程 (7)3.2.2 发布与实施 (8)3.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 (8)3.3.1 文件保管 (8)3.3.2 文件修订 (8)3.3.3 文件发放与回收 (8)3.3.4 文件使用与培训 (8)3.3.5 文件检查与监督 (8)第4章工程质量计划 (8)4.1 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 (8)4.1.1 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依据 (8)4.1.2 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 (9)4.2 工程质量计划的内容与要求 (9)4.2.1 工程质量目标 (9)4.2.2 质量保证体系 (9)4.2.3 质量控制措施 (9)4.2.4 质量验收标准 (10)4.2.5 质量记录 (10)4.3 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10)4.3.1 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 (10)4.3.2 工程质量监控 (10)第5章设计质量管理 (10)5.1 设计输入管理 (10)5.1.1 设计输入要求 (10)5.1.2 设计输入评审 (10)5.1.3 设计输入确认 (10)5.2 设计过程控制 (10)5.2.1 设计策划 (10)5.2.2 设计分工与协作 (11)5.2.3 设计评审 (11)5.2.4 设计变更管理 (11)5.3 设计输出验证 (11)5.3.1 设计输出评审 (11)5.3.2 设计验证 (11)5.3.3 设计确认 (11)5.3.4 设计交付 (11)第6章采购质量管理 (11)6.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11)6.1.1 供应商评审 (11)6.1.2 供应商评价 (12)6.1.3 供应商管理 (12)6.2 物资采购控制 (12)6.2.1 采购计划管理 (12)6.2.2 采购合同管理 (12)6.2.3 价格管理 (12)6.3 采购物资验收 (12)6.3.1 验收标准 (12)6.3.2 验收程序 (12)6.3.3 验收记录 (12)6.3.4 供应商反馈 (13)第7章施工质量管理 (13)7.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13)7.1.1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13)7.1.2 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学习 (13)7.1.3 施工资源配备 (13)7.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3)7.2.1 施工过程监控 (13)7.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3)7.2.3 施工过程检验 (13)7.2.4 施工变更管理 (14)7.3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14)7.3.1 验收标准及方法 (14)7.3.2 验收组织 (14)7.3.3 验收过程控制 (14)7.3.4 验收资料管理 (14)第8章质量检验与试验 (14)8.1 质量检验计划 (14)8.1.1 编制检验计划原则 (14)8.1.2 检验计划内容 (14)8.1.3 检验计划审批 (14)8.2 质量检验方法与手段 (15)8.2.1 检验方法 (15)8.2.2 检验手段 (15)8.3 质量试验管理 (15)8.3.1 试验室管理 (15)8.3.2 取样与试验 (15)8.3.3 不合格品处理 (15)8.3.4 检验记录与报告 (15)第9章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 (16)9.1 质量问题识别与报告 (16)9.1.1 质量问题识别 (16)9.1.2 质量问题报告 (16)9.2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6)9.2.1 原因分析团队 (16)9.2.2 原因分析方法 (16)9.2.3 原因分析报告 (16)9.3 质量改进措施及跟踪 (17)9.3.1 质量改进措施 (17)9.3.2 质量改进跟踪 (17)第10章质量管理培训与持续改进 (17)10.1 质量管理培训计划 (17)10.1.1 目的与意义 (17)10.1.2 培训内容 (17)10.1.3 培训对象 (17)10.1.4 培训方式 (17)10.1.5 培训时间与地点 (18)10.1.6 培训师资 (18)10.2 质量管理培训实施 (18)10.2.1 培训准备 (18)10.2.2 培训过程 (18)10.2.3 培训评估 (18)10.2.4 培训记录 (18)10.3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18)10.3.1 持续改进的目标 (18)10.3.2 持续改进的方法 (18)10.3.3 持续改进的流程 (18)10.3.4 持续改进的保障 (19)第1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标1.1.1 定义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控制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提高我公司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测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日常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样采集、分析控制要求》、《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方法等对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一部分通则1.人员要求凡承担样品采集、样品分析、现场检测、编制报告等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持证上岗考核,并取得合格证;没有上岗证的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指定指导人员,在持证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其检测质量由指导人员负责。
检测分析人员在扩展持证领域或者项目时,应先熟悉标准方法,按照要求完成五日AQC 试验及标样考核,并在指导人员监督下从事相关项目检测工作,该项工作原则上在三个月内完成。
2.仪器设备所有从事检测活动仪器设备应按相关国家计量法规规定,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在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在鉴定有效期内。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关仪器操作维护规程和量值溯源要求,定期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记录和期间核查记录。
3.样品采集现场采样按采样方案实施,确保采样点位、检测项目和频次正确。
现场采样至少两人参加,为保证采样时对现场状况了解的连续性,每次采样时应尽可能有熟悉点位情况的人参加。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应符合国家检测技术规范或有关监测方法规定的要求;现场采样记录要及时填写完整;采样结束后核对样品,做好样品唯一性标识、保存和运输,及时完成样品交接。
4.样品分析按照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在样品有效期内完成样品分析,及时填写原始记录,不允许誊抄、涂改。
更改记录按规定划改签字(或盖章)确认。
5.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保留位数要求,若标准方法中有明确规定检测数据保留要求的以标准方法要求为准,其他检测数据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不足三位的不得多于方法的检出限所能达到的位数;低于检出限的结果,统一标识“ND”,同时报出方法检出限。
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质控部每年按照年度质控计划对现有检测能力且有标准样品的项目进行不定期带标考核,不定期随样品进行密码质控样品测试和评价。
7.标准物质为保证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的溯源性和有效性,在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定、稀释、使用中须有核查记录,按规定条件保存,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8.其他实验用水:配制或稀释标准溶液的纯水,其电导率符合中国实验室用水二级标准,对于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应按照相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检验。
试剂(溶液)瓶签书写:试剂(溶液)标签上格式与内容按照统一规定书写。
剧毒试剂管理:剧毒试剂及其配置的溶液,要有专人加锁保管。
须放入冰箱内保管时,所在房间应有专人负责安全。
9.说明本实施细则若与国家及省质量管理规定不一致时,执行国家或省质量管理规定。
第二部分各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第一章水和废水一、主要依据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2.《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373-2007);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5.《江苏省日常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样采集、分析控制要求》(苏环监测【2006】60 号)二、现场采样1.校准与核查pH 计每次测量前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溶解氧测定仪每次测定前校准调零;电导率仪每月校准,并及时填写记录。
2.采样检查采样器、固定剂、采样容器是否符合测定项目的要求。
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采样容器2~3 次,根据不同的项目采集适量水样装入相应材质容器内,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有机物、总氯、游离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除外。
3.注意事项(1)测定 BOD5、硫化物、油类、挥发性有机物(VOC S)、总氯、游离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2)测定油类的地表水水样,采样前应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采集水面下 20cm~50cm 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分析测定。
(3)测定 BOD5、有机物污染物项目的样品,采集时水样必须沿瓶壁缓慢注满容器,过程中不得产生气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BOD5样品要有水封口。
(4)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 1~2L 量筒),静置 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 值、BOD5、溶解氧、电导率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4.质控样品4.1 全程序空白样:每批样品除色度、嗅、浊度、pH 值、透明度、悬浮物、电导率、溶解氧、溶解性总固体外,其余项目均需加采一个现场全程序空白样,随同样品一同测定。
4.2 现场平行样:(1)每批样品除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外,实验室分析项目采集不少于 10﹪的现场平行样;实验室无法分样重复测定的油类、BOD5、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现场采集不少于 20%的平行样,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样品要求采集百分之百现场平行。
(2)pH 值、溶解氧、电导率为现场测定项目,其平行测定检查应为 100%。
(3)当每批单个分析项目采集样品数<3 个时,加采 100%现场平行样。
特殊项目除外。
(4)污染事故、污染纠纷样品加采 100%现场平行样或增加频次分时段连续采样。
5.现场记录现场填写采样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水温、pH 值、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等现场测定参数和感官指标描述。
三、实验室分析1.标准校准与检查对于校准曲线斜率较稳定的分光光度法,每月或更换试剂后做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至少有五个浓度点,包括零浓度、接近测定上限和下限的浓度点。
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0.999,截距 a 的绝对值应≤0.005,当 a 的绝对值>0.005 时应进一步做截距显著性统计检验。
日常分析时随每批次样品测定两个校准点(以测定上限浓度的 0.3 倍和 0.8 倍各一份为宜),当此两点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对偏差均<5%或在 95%置信水平以内时,原曲线可以使用,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随每批样品测定绘制校准曲线,曲线范围可根据分析样品的浓度范围确定,测定浓度在mg/L 水平范围时,其相关系数r>0.999;测定浓度在μg/L 水平范围时,其相关系数 r>0.995。
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的校准曲线,测定浓度在 mg/L 水平范围时,其相关系数 r>0.995,测定浓度在μg/L 水平范围时,其相关系数 r>0.990;采用标准气体稀释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r>0.990。
校准曲线只能在线性范围内使用。
2.空白样测定每批样品至少测定一个实验室全程空白样品。
空白样品测定值应小于方法检出限,或用控制图方法确定控制线进行控制;对出现空白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
3.样品精密度控制3.1 实验平行样品:除色度、悬浮物、油类、BOD5、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挥发性有机物外的项目,每批样品随机抽取 10%实验室平行样;污染事故、污染纠纷仲裁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 20%实验室平行样。
3.2 平行样评价:①执行相关标准方法中的规定要求,可参照附表 1 执行。
当相关标准方法或附表 1 中无明确规定时,实验室平行样相对偏差≤20% 为合格(平行样相对偏差(%)=x1或x2-x / mg/L级,或者显著高于方法检测限(5~10 倍以上),相对偏差≤10%;样品浓度在μg/L 级,或者接近方法检测限,相对偏差≤20%;对某些色谱行为较差组分或多组分同时分析,相对偏差可放宽至≤30%。
3.3 平行样检查率:平行样品包括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平行样,总检查率应不少于 20%。
4.样品准确度控制4.1 实验室加标回收样:除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BOD5、油类、COD cr、高锰酸盐指数等项目外,每批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 10%样品做实验室加标测定,加标量以相当于待测组分含量的 0.5~3 倍,如待测组分浓度在方法检出限附近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加标后样品体积应无显著变化(不超过样品体积的 2%),否则应计算回收率时考虑这项因素。
加标样品评价:加标回收率控制评价执行相关标准方法中的规定要求,可参照附表 2执行。
若无要求或附表 2 中没有的项目一般地表水回收率在 90%~110%为合格;废水回收率在 70%~130%为合格;有机物样品浓度在 mg/L 水平,回收率在 70%~120%为合格,浓度在μg/L 水平,回收率在 50%~120%为合格。
4.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质控样对容量法和不宜进行加标回收的项目,每批样品带 1~2 个已知浓度的质控样。
如果实验室自行配制质控样,要注意与国家标准物质比对,但不得使用与绘制曲线相同的标准溶液,必须另行配制。
质控样结果评价:有证标准物质在其规定范围或 95%~105%范围内为合格;已知浓度质控样在 90%~110%范围内为合格,痕量有机物在 60%~140%范围内为合格。
5.质控记录随样品分析填写空白、平行、加标等质量控制记录。
第二章底质、土壤、固体废物一、主要依据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3.《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抽样技术规范》 (HJ/T20-1998);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5.《江苏省日常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样采集、分析控制要求》(苏环监测【2006】60 号)二、现场采样1.采样量:底质、土壤、固废采样量通常为 1Kg~2Kg。
2.风干样品的采集:用塑料器具采集样品,用塑料袋或布袋盛装样品,自然风干后制样。
3.新鲜样品采集: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用金属器具直接将新鲜样品装入 40mL VOC 专用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冷藏保存;分析半挥发性有机物、矿物油、硫化物、氰化物等项目的样品用金属器具直接将新鲜样品装入 500mL 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冷藏保存。
三、实验室分析1.标准校准及检查可使用水质分析相同指标的校准曲线绘制和评价方法(第二章水和废水三),如果底质、土壤、固废等样品基体影响比较大,可用标准加入法或者工作曲线进行校准。
2.空白样测定每批样品至少测定一个实验室全程空白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