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学第一章绪论 84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概述(PPT 41张)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概述(PPT 41张)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①海洋开发管理模式使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 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相互 依存,各种开发活动相互影响。 而当前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按行业所属 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陆地各种资源 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各部门从各 自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规划, 不能综合考虑从整体上优化开发利用规划,使 得海洋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的发挥。
2、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总面积为3.6万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是地球陆地 面积的2倍多,是地球上富饶而远未开发的资 源宝库。以海水资源为例,海水中溶解有大量 的各种物质,是食盐的重要来源;99%的溴都 在海洋里,有“海洋元素”之称,总储量达 100万亿吨;此外,海水中还有930亿吨碘,比 陆地储量还多。 据科学家计算,1km3的海水中含氯化钠 (NaCl) 2700多万吨、氯化镁(MgCl2) 320 万吨、碳酸镁(MgCO3) 220万吨和硫酸镁 (MgS04) 120万吨。此外,海水中还含有贵重 金属,以及放射性元素铀等。
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

“海洋”是一种泛称,洋是地球上水体的中心, 占地球表面的2/3,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海是洋与陆地连接的部位。 海洋环境通常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海洋水体 (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底质)以及海底矿藏。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北太平 洋西部的陆缘海,通称中国近海。四海相连, 总面积472.70 ×104km2,其中渤海面积为 7.7×104km2,黄海为38×104km2,东海为 77×104km2,南海为350×104km2。

③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淡薄 沿海8个省、1个自治区和包括2个直辖市在内的50 个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很重视,海洋经 济发展效益明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应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已 成为共识,有些省已提出建立“海上××(省 名)”,即到2010年这个省陆上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与海洋经济发展的GDP 相等。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令 人振奋。 但遗憾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这些宏伟 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 合理开发和保护,也没考虑到海洋资源的培育和增 值。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共 37张)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共 37张)

浙江 省
464
海 湾
亚健 基本 康 稳定
福建 5 海 亚健 略有 省 063 湾 康 下降
广东 1 980 口 康 稳定
广东 1 珊瑚 亚健 基本 省 150 礁 康 稳定
•二是人为的因素,即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 环境受到破坏。本世纪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人 口大量增加,海洋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 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大量废水、废弃物、 有毒化学物品大量排放入海,超过了海洋的自净 能力,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 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上述污染物超第二类海 水水质标准的站位数比例分别为52%、29%和 19%。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8年,国家海洋局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 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主 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 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 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 开发活动等。
我国海域污染示意图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我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 海域面积增加,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大部分海域为 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 约6.5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约1.4万平 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比 2007年减少约2.2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 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 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 具有重大作用。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适合于人类居住生活;沿海地区适合 于建立临海工业,外贸事业,旅游业,以及海产 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世界范围内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以 上,而且近百年来人口一直处于向沿海地区集中 的趋势;沿海地区也是经济和技术密集区。我国 沿海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有4亿多人口,约占全 国人口的44%;沿海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 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沿海地区的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都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第1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1-2)地球上的生物、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专业知识模板)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第1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1-2)地球上的生物、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专业知识模板)
地球历史中,陨星大冲撞至今已发现有30余次,每一次冲撞能量大于1020J,相当于世界核 武器贮存在一次核战争释放的总能量的一千倍以上,造成大量物种灭绝以及环境的剧变, 但生命与环境持续地存在下来,也说明Gaia假说的合理性。
21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
(3)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Gaia假说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生态系统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也包含很多各有
差异的生态系统:如陆地和海洋又各自可划分为一些次级生态类型,其中海
洋有近岸、大洋、深海、极地等生态系统;
相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但分别处于不同地理区域,其环境特 征和生物组成也有差别。如河口湾生态系统,就有淹没河口湾、峡湾型河
口湾和沙洲河口湾的差别。同样不同海域的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 瑚礁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都有各自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特点。
例如藤壶牡蛎蛤类螺类等很多种类以坚固的石灰质外壳作保护海胆利用其尖利的棘刺腔肠动物利用其刺胞来防御捕食营底埋生活方式的种类利用沉积物来起到隐蔽作用管栖沙蚕利用其革质管钻蚀种类利用其钻蚀对象木头岩石来保护自己防御捕食等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26
二、海洋环境概述
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
相对于陆地,由于海洋水体大、有较高的比热以及混合作
用,使得海洋的温差较小,温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海水的组分稳定,缓冲性能好,其 pH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距离内较为恒定,使得海洋生物
可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
27
二、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生态学课件-1 绪论共33页

海洋生态学课件-1 绪论共33页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
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尚未 发现其它星球上有海洋。
全球海洋的总面积约3.6×108km2,是陆地面积的2.5 倍。 在总体积13.7×108km3 的海水中,水占96.5%。
水与其它液态物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极 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 性等。
海水由于溶解了多种物质,性质因而更特殊,这不仅影响 着海水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导致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的 诸多迥异。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 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 球上所未发现的。海洋每年蒸发约44×108t 淡水,可使大气水分10-15 天完成一次更新, 势必影响海水密度等诸多物理性质的分布与变 化,并进而制约海水的运动以及海洋水团的形 成与长消。
海洋科学的任务,就是借助现场观测、物理实 验和数值实验手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 演绎及科学抽象等方法,研究这一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以便认识海洋,揭示规律,既可使之 服务于人类,又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这些观测 应该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期的,且最好是周 密计划的、连续的、系统而多层次的、有区域 代表性的海洋考察。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 点。
地球海洋充满了各种矛盾,如海陆分布不均、海洋的 连通与阻隔。海洋水平尺度逾数万千米,而铅直水深 只有3795m,两者差别悬殊。其它如蒸发与降水,结 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 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 潮位的涨落,波浪的生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 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 共同组成了这个复杂的统一体。

海洋环境保护PPT演示文稿

海洋环境保护PPT演示文稿

15
16
17
据测算,1吨石油进入海洋后,会使1200公顷的海面覆盖一层油膜。这 些油膜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交换,减弱太阳光辐射透入海水的能力, 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石油污染物还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使生物分布发生变 化,改变群落和种类组成。 海洋鱼类大多对石油污染物十分敏感,成鱼一接触到石油即迅速游离污 染区,洄游鱼类的洄游路线上如果有油膜,会阻碍它们赶路,影响繁殖。 石油对鱼卵和幼鱼的杀伤力更大,海水含油量在0.1毫克/升时,孵出的 鱼苗大都有缺陷,只能活一二天。 石油在水中自然降解,或被微生物吞噬降解,还会消耗掉海水的大量溶 解氧。所以一起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会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 使海水中的生物面临死亡威胁。
21
海洋污染的后果
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进而破坏海洋生态。
22
例一: 水俣病
从1950年起,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 附近的水俣镇的渔村中陆续出现怪现象: 海面上,不时泛起一片片白肚子死鱼; 海鸥飞着飞着,忽然坠落水中;镇上的 猫儿,中了邪似的步态不稳,浑身抽搐, 最后像自杀一样跳入大海。1953年,在 水俣镇渔村又陆续出现了患怪病的人。 病人口吃不清,面部痴呆,步态不稳, 接着耳聋眼瞎,全身麻木,进而精神失 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最 后身体弯曲, 在绝望的叫喊声中死去。
水俣镇
发生地
23
原因:
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出动,终于找到了 在水俣镇作祟的“妖魔”——甲基汞。原来, 新日本氮肥公司的含汞污水大量排入海湾,然 后汞被水中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而进入浮游生 物体内,再经过“浮游生物——小鱼——大鱼” 食物链的富集,使大鱼中有机汞浓度达到海水 汞浓度的 几万倍!人吃了这种鱼,便发生甲 基汞中毒。也称“水俣病”。

海洋生态环境学 第一章 绪论

海洋生态环境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 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或生 物群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或是研究生活着的生物及其与 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其中特别强调了生物群体的生 物学以及在陆地、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功能过程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 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 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第一章 绪论
1.5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的意义
第一章 绪论
1.5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的意义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状及保护的必要性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包括海洋水体、海床和底土,海面上方的大 气,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意义物理;无论怎样形容也不过分。海洋几乎对地面 上的一切变化过程都产生重大影响。
思考题
• 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有①全球气 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②大面积围海造田③核电 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④沿海地区农民喷洒农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考题
• 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人为原因是[ ] • A.厄尔尼诺现象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 B.人类在海上开辟大量航线影响海洋生物的
海洋生态环境学
海洋生态环境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 第三章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第四章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对生物的作用 第五章 海洋环境的主要生态过程 第六章 主要海洋生态环境类型 第七章 海洋灾害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八章 退化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 第九章 海洋环境污染控制 第十章 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第1章环境海洋学(绪论)

第1章环境海洋学(绪论)

四、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 ㈠海洋自然灾害趋频趋重 ㈡海洋环境损害屡禁不止 ㈢海洋资源紧缺益趋明显 ㈣海洋污染排放与日俱增 ㈤海洋生态破坏后果严重 ㈥濒海人口剧增难以承载 ㈦全球海洋变化不期而至
五、海洋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㈠海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海洋环境污染的多源性 ㈡海水运动的复杂性,导致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难控性 ㈢世界大洋的连通性,伴生了海洋污染扩散的无界性 ㈣海洋环境污染的累积性,酿成了污染治理的低效性 ㈤海洋生态系统的庞杂性,增加了污染致害的严重性 ㈥海洋环境的复杂耦合性,加大了治理修复的风险性 ㈦海洋功能的重叠变动性,增添了开发管理的矛盾性
地 质 海 洋 学
环 境 海 洋 学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卫 星 海 洋 学
渔 场 海 洋 学
航 海 海 洋 学
军 事 海 洋 学
海 洋 环 境 预 报
海 洋 探 测 技 术
海 洋 生 物 技 术 ︵ 工 程 ︶
工 程 环 境 海 洋 学
海 洋 资 源 与 开 发
海 洋 环 境 规 划
海 洋 法 学
海 洋 环 境 法 学
动 力 海 洋 学
海 洋 水 文 学
海 洋 工 程 水 文 学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海 洋 气 候 学
海 洋 天 气 学
区域海洋学
二、海洋科学分支的新提法
海洋科学
基 础 科 学 研 究
应 用 与 技 术 研 究
管 理 与 开 发 研 究
物 理 海 洋 学
化 学 海 洋 学
生 物 海 洋 学
1.2.3 海洋科学的发展与海洋观的演变
一、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 二、海洋观的演变 1.2.4 中国的海洋科学
§1.3 环境海洋学

海洋环境第一章

海洋环境第一章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消 融,海平面就要上升。沿海地区会因海 平面的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灾害。
大气污染
来自工业、生活燃料燃烧,有害物质挥 发、蒸发,以及尘埃物质吹扬等的大气 污染,是近代一直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 痛疾。
链接
水源污染
不足的淡水资源又有相当一部分受到污染, 其用途大为缩小,于是更加重了淡水的危 机。
2008年重点海域气溶胶 中无机氮浓度的比较
气溶胶
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称为气溶 胶。 粒子大小约在100~10000纳米之间,属 于粗分散物系。
自然产生的气溶胶
– 天然气溶胶:云、雾、霭、烟、海盐等。
– 生物气溶胶: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 子等生物物质的称为生物气溶胶 (bioaerosol),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称为微 生物气溶胶。
的北界平均要向北推移5个纬度。
降水变化
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空气中的水分 含量也要随着增加,全球总的降水量会 增多。 地区的分布和季节的分配各地仍然有很 大差异,并且同现在降水格局也不会相 同。 研究认为,低、高纬度地区的降水可能 会减少。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增温过程及其结果,对农业生产活动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 – 增暖与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二氧化
人类产生的气溶胶
– 工业化气溶胶:有杀虫剂、消毒剂和卫生消 毒剂、洗涤剂和清洁剂、蜡、油漆和发胶。
– 食用气溶胶:搅拌过的奶油。
气溶胶对环境的影响 – CFC(氯氟烃)对臭氧影响 – 烟雾对大气影响
2010年7月20日早8时,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发生后,在辽宁省大
连市大窑湾大连新港海面执行清理油污任务的两名消防战士坠海 失踪,辽宁边防总队大窑湾边防检查站边防官兵在进行打捞搜救。

海洋环境生态学引言PPT课件

海洋环境生态学引言PPT课件
第17页/共32页
2)1943 美国夏季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
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 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 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 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 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第20页/共32页
6)1955~1972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
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 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 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1968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
学基础分支学科。
第6页/共32页
生态学的分支:
按生命层次:分子(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 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和全球生态学。
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昆虫、鱼类等; 按栖所:淡水、海洋、河口、陆地、森林、草地、荒
漠等;
边缘科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生态学;
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 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 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日本 陷入恐慌中。
第21页/共32页
8)1984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
第23页/共32页
4.谋求人地协调
阶段
谋求人地协调
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x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x

生态 监控区
双台子河口
锦州湾* 滦河口-北戴 河 渤海湾
莱州湾
黄河口
苏北浅滩
长江口
所在地
辽宁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山东省 山东省 江苏省 上海市
面积 (平方 公里)
主要生态 系统类型
3 000 河 口
健康状况 亚健康
五年变化趋 势
基本稳定
650 海 湾
不健康
略有好转
900 河 口
亚健康
基本稳定
我国海域污染示意图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我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 海域面积增加,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大部分海域为 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 约6.5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约1.4万平 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比 2007年减少约2.2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 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 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
由于大量有毒和有害的物质进入海洋,许 多地区的沿岸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损害。水底动 物大量死亡而成为荒漠 ,有毒物质在动物体 内富集。
近10年来,我国海域还发生了各种溢油 事故20余起,造成大量石油流入海洋。近 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沿岸的许多海区已 受到污染,若干港口水域,河口区,某些 海湾,以及某些工业城市附近海域,已受 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大连湾、锦州湾、胶 州湾、杭州湾,以及长江口、珠江口、辽 河口等河口区污染更为严重。
据联合国的有关组织统计,每年由于人类活 动而流失入海的石油约 1000万吨;海洋每年还 接收25 000多吨多氯联苯, 25万吨铜,390多 万吨锌,30多万吨铅;留存在海洋中的放射性 物质约7.4×1017贝可。全世界每年生产的 5 600~9 000万吨汞,约有5 000万吨最终要进入 海洋。

海洋环境学第一章绪论

海洋环境学第一章绪论

▪ 大小:面积为77×104 km2
▪ 最大深度:为2 719m,位于八重山群岛以北,平均深 度为349m。
▪ 海峡:朝鲜海峡,大隅、吐噶喇、冲绳等海峡,台湾 海峡与南海沟通。
版社,2004。 ▪ 工程环境海洋学,蒋德才编著,海洋出版社,2005。 ▪ 海洋环境概论,姚泊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编辑ppt
2
问题
▪ 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 海洋环境的现状 ▪ 为什么要学习海洋环境科学
编辑ppt
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海洋概述 第二节 海洋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海洋环境的影响因素
707.555 51.6 4282 11034
大西洋
93.363 25.9
337.699 24.6 3627
9218 82.422 22.8
323.613 23,6 3925
9218
印度洋
74.917 20.7
291.945 21.3 3897
7450 73,443 20.3
291.030 21.3 3963
编辑ppt
14
海(sea)
▪ 海是海洋边缘与陆域毗邻或交错的部分,隶属 各大洋,以海峡或岛屿与洋相通或相隔;
▪ 海离大陆近,深度较浅,一般在2 000m以内; ▪ 海的面积较小,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7%; ▪ 海的水文状况受大陆影响,各种环境因子变化
剧烈,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海的沉积物多为陆相沉积。
编辑ppt
15
▪ 海的分类?
编辑ppt
16
2、中国海的分区
编辑ppt
17
中国海
▪ 范围:南北纵越纬度44°,东西横跨经度32° ▪ 大小:海岸线长18000 km,海域面积472.7×104 km2 ▪ 流入河流:约有1 500条,其中包括黄河、长江、珠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350×104 km2 最大深度:5 559m,位于菲律宾附近。海域平均深度
为1 212m 流入河流:珠江、赣江以及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
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 岛,亦称中国南海诸岛
南 海 诸 岛 现 状
3、海洋环境的划分 海洋环境的地理划分 海洋环境的区域划分 海洋环境的主权划分 海洋环境的水层划分 海洋环境的水底划分
海洋环境学
赵淑江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环境科学系
参考书目
海洋环境学,赵淑江等编,海洋出版社,2019。 海洋科学概论,冯士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海洋生态学,李冠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海洋环境科学, 邹景忠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 中国近海及临近海域海洋环境,郭炳火等编著,海洋出
大小:面积为77×104 km2
最大深度:为2 719m,位于八重山群岛以北,平均深 度为349m。
海峡:朝鲜海峡,大隅、吐噶喇、冲绳等海峡,台湾 海峡与南海沟通。
流入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瓯江和闽江等
南海
范围:北起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东至台湾、菲律 宾的吕宋、民都洛及巴拉望岛,西至中印半岛和马来半 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隆 起地带
海洋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归为下述四类:
供给功能:指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材料 、提供基因资源等产品,从而满足和维持人类物质需 要的功能。
调节功能:指人类从海洋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中获得 的服务功能和效益。
文化功能:指人类提供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印 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等方式从海洋生态环境中获 得的非物质利益。
三、海洋环境与淡水环境的区别
1. 面积 2. 体积 3. 深度 4. 温度 5. 盐度 6. pH 7. 生物组成 8. 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反应
四、海洋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
海洋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是指特定海洋生态 环境及其组分为人类提供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产品和服务。
包括:
初级生产、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 食品生产、原料生产、氧气生产、提供基因资源 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生物控制、干扰调节 休闲娱乐、文化价值、科研价值 等基本功能
黄海
方位:北纬32°~42°,东经120°~126°
范围:北接辽宁省和朝鲜,东以朝鲜半岛并经其西南 的珍岛至济州岛西北角为界,西北经渤海海峡与渤海 相通,西至中国山东半岛和江苏北部,南以中国长江 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
大小:南北870km,东西550km,最窄处仅180km,面 积42×104 km2
这一区域是海洋鱼类的主要栖息索饵环境,同时也是 某些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所以在这一带有许多海区是 重要的渔场。
3)深海带和深渊带
深海带(bathyal zone) :水深200m至1000-4000m深度; 深渊带(abyssal zone) :4000-6000m深度; 超深渊带(hadal zone):6000m以下至大洋最深海底。 整个深海海底的环境特点: 光线极微弱或完全无光; 部分海底温度终年很低(-1~5℃ ),无季节变化,但
(1)海洋环境的地理划分
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 :海洋靠近陆地的 部分 ,其坡度仅为1°-2°,最大深度为 200m左右。来自陆源的泥沙大抵至此为止, 为近岸浅海渔业生产的主要区域。
大陆坡或大陆边缘:从大陆架向外倾斜度突 然加大,一般为4°-5°,在较深处可达20°30°。
剧烈,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海的沉积物多为陆相沉积。
海的分类?
2、中国海的分区
中国海
范围:南北纵越纬度44°,东西横跨经度32° 大小:海岸线长18000 km,海域面积472.7×104 km2 流入河流:约有1 500条,其中包括黄河、长江、珠江
等著名河流;年总径流量为1.8×1012m3 海底地形:复杂,受大陆的影响沉积物多为陆相沉积 潮汐类型:主要全日潮、半日潮和不规则潮汐等类型 分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潮间带环境特点:光线充足;潮汐和波浪的作 用强烈;周年温度变化较大,并且有周日变化; 底质性状复杂,可分为岩底、砾石底、沙底和 泥底及其过渡类型;生物种类多样化、食物丰 富;每天有一定时间交替浸没在水中和暴露在 空气中;受大陆影响大。
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有四条潮线: 大潮高潮线 小潮高潮线 小潮低潮线 大潮低潮线 根据这四条潮线,将潮间带分为三个区: 高潮区(带) 中潮区(带) 低潮区(带)
急剧下降,导致海洋荒漠化 4、有害赤潮频发 5、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到海洋环境
均为35,且年变化小; 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沉积物多为海相沉积; 世界上的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
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诺尔辰角
合恩角
厄加勒斯角
塔斯马尼亚岛
世界大洋
名称
面积
包括附属海 容积
深度/m
面积
不含附属海 容积
深度/m
106km2 %
106km3
100 3795
11 034
3260.14 1
90.3
1 333.168 97.3
11034
各大洋的分界? 南大洋的位置范围?
海(sea)
海是海洋边缘与陆域毗邻或交错的部分,隶属 各大洋,以海峡或岛屿与洋相通或相隔;
海离大陆近,深度较浅,一般在2 000m以内; 海的面积较小,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7%; 海的水文状况受大陆影响,各种环境因子变化
一、地球表面海洋的分布与划分 (一)地球海洋的分布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 km2
陆地面积为1.49×108 km2,占地表总面积的
29.2%
海洋面积为3.61×108 km2,占地表总面积的
70.8%
海陆面积之比为2.5:1
但海陆在地球上分布不平衡:
北半球陆地67.5%
2)潮下带(sub-tidal zone)
潮下带:是指从潮间带下限至水深200m处这一区域。
潮下带特点:光照强度和温度是决定该带下限深度的 重要环境因子。所以,在高纬度区域,该带下限的深 度要比低纬度浅一些。由于光照条件的限制使营固着 生活的植物种类趋向于大潮低潮最低潮线附近,即潮 下带的上部,并以颇大数量成片生长,动物的种类和 数量丰富。
% 平均
最大 106km2
%
106km3
% 平均
最大
太平洋 179.679 49.8
723.699 52.8 4028 11034 165.246 45.8
707.555 51.6 4282 11034
大西洋
93.363 25.9
337.699 24.6 3627
9218 82.422 22.8
323.613 23,6 3925
70.8%
29.2%
南半球陆地32.5
以经度180°、47 ° S和经度0°、38 ° N 为二极,将地球可以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
经度180°、47 ° S
经度0°、38 ° N
89%
47%
地球表面水体积分布
海洋水 96.53%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淡水 2.53%
1 23
1.冰川 2.地下淡水 3.其他淡水
大洋底部:大陆坡以外,深度为2000-3000m 以上。有些区域紧接大陆架边缘即为深度可 达10000m以上的深海海沟。
西 太 平 洋 海 底 地 形
(2)海洋环境的区域划分
按照海域与海岸线的距离,可分为:
近岸海域:指我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 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10 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
(二)海洋的划分 1、海洋的分类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和形态特征,将其分为: 主要部分:洋(ocean) 附属部分:海(sea)、海湾(bay)和海峡(strait)
洋(ocean)
海洋中面积较大的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远离大陆,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的90.3%; 深度大,一般大于2 000m; 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
近海海域:指近岸海域外部界限平行向外20海 里的海域。
远海海域:指近海海域外部界限向外一侧的全 部我国管辖海域。
(3)海洋环境的主权划分
内水(internal waters):陆地包围的海域;
领海(territorial sea):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 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各国家有权确 定其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 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渤海
方位:37°07'~41°00'N,117°35'~121°10'E 大小:南北宽550km,东西宽346km,面积77 000km2 最大深度:为80m(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平均深
度为18m 流入河流:较多,包括黄河、海河和滦河等 盐度:较低,年平均为30,近岸河口区为22~26 水温:变化较大,夏季为24~28℃, 冬季在0℃左右 分界线:老铁山角到蓬莱角的连线
支持功能:指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功能、调节功能 和支持功能的提供所必需的物种多样性维持和提供初 级生产的功能。
五、海洋环境的特点
1、整体性与区域性 2、变动性和稳定性 3、海洋环境容量大
第二节 海洋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环境污染 2、海洋生境的破坏 3、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物多样性
毗连区(contiguous zone):领海外24海里以内海 域,我国毗连区为12海里宽度。
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是领海以外 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 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