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17d03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b.png)
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c117e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6.png)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春江花月夜》赏析一传统意义的《春江花月夜》,指的是陈隋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创,世间拟作甚多,但张若虚的最负盛名,堪称绝调。
张若虚是初唐晚期的重要诗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与贺知章、张旭、鲍融并称“吴中四士”。
在《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但一篇《春江花月夜》使诗人赢得了“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其声望直追《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并与陈子昂一起引领着诗歌创作的主流,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气息。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生活气息浓郁,跨越了宫体诗题材狭窄的小圈子;语言清新,音调婉转,韵味无穷,洗净了六朝宫体诗的浓脂腻粉……但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多要件中,至关重要的是这首诗的意境。
诗贵意境。
一首诗具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韵律是不够的,如果意象枯涩,意境平庸,那么那些美的东西不过是破碎的残片。
《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是张若虚惨淡经营的艺术结晶,是诗人受大自然之惠、精神世界得到洗礼而传达出来的内心感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诗人一开篇,就在一个开阔的背景上勾勒出春江月夜的总貌和气势。
紧接着,诗人极力状写春江花月夜的静谧美:滟滟的江波,皎皎的明月,似霰的花林,如梦的沙汀……这幅迷人的“春江月夜图”,展示了大自然明丽纯美的景色。
但诗人没有不加节制地尽兴铺陈,而是以“皎皎空中孤月轮”为写景作结。
句中着一“孤”字,渗透进淡淡的惆怅,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二句推出。
这两个问句是全诗的关眼,打开了由景入情、入理的通道,凝聚着沉重的沧桑之感,是诗人的历史性慨叹,为下文点化出一片哀怨无边的诗境。
在绝妙的转换之后,诗人切入“春江花月夜”的`传统内容——抒离愁、诉闺怨,用疏朗的笔致、丰腴的辞采、醇厚的情味,将自然之景,思妇之怨、诗人之情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牵引读者的思绪疏离世俗的空间,进入一个空灵美妙的清纯世界。
更可贵的是,诗人在情感婉转回荡的咏叹中交织着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23f3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7.png)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解读】: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2815d4f90f76c660371a21.png)
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 更是多不胜数。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 谁家今夜扁舟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 玉户帘中卷不去, 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昨夜闲潭梦落花, 江水流春去欲尽, 斜月沉沉藏海雾, 不知乘月几人归,海上明月共潮生。
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照花林皆似霰。
汀上白沙看不见。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只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
青枫浦上不胜愁。
何处相思明月楼? 应照离人妆镜台。
捣衣砧上拂还来。
愿逐月华流照君。
鱼龙潜跃水成文。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潇湘无限路。
落月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 《宫体诗的自赎》 ) 的 《春 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 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大赞。
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动人 的良辰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 一开篇便就题生发, 勾勒出一幅美妙绝伦春江月夜的壮丽画 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 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 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 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 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 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 极其精微: 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 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 色。
《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7016f950e2524de5187e97.png)
《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赏析
引导语:《春江花月夜》想必有很多人都有学习过,亦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赏析,欢迎阅读!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古诗解析
![《春江花月夜》古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d7b0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7.png)
《春江花月夜》古诗解析春江花月夜,古人风光表现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夜晚,江边花朵盛开,柳树摇曳,月光洒满大地,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江夜景。
下面将对这首古诗进行解析,探究其艺术特点和意境。
首先,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诗中提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通过写江水与海水的融合,诗人表达了春江的壮美和宏伟。
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无限宽广的感觉,使读者不禁为之倾倒。
其次,诗中描绘了春江的花朵盛开和柳树摇曳的景象。
“树黄烟柳千条,宿鸟巢林古渡头。
”这两句描绘了春江两岸的景色,表现了江边柳树的柔软和宿鸟的归巢。
这些描写使整个诗篇更为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月光的描绘。
“月照大江流。
”这是诗中的重点描写,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月光洒满大江的壮丽景观。
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总之,《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以其独特的描写方式和艺术特点,展现了春江夜景的美丽与壮丽。
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沉浸其中。
这首诗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地传诵和赞美。
古诗《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诗意和艺术表达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好的春江夜景。
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诗人将春江、花朵、柳树和月光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极具震撼力和美感的艺术图景。
这首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庄严,更表达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情感。
在这首古诗中,作者以“春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与海水的交汇之处,展示了壮丽的江景。
江潮与海平相连,月光照射下,景象宏伟而广阔,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
“树黄烟柳千条,宿鸟巢林古渡头。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江两岸的景色,将柳树和宿鸟巧妙地融入到整篇诗中,使得诗篇更具生动感。
而诗中最为重要的描写是月光洒满大江,给人以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月照大江流”,这短短的一句道出了整首诗的主题。
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将月光的现象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着这幅宏伟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ad5de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b.png)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的平地(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3)扁舟:孤舟,小船。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15)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春江花月夜全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64f0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d.png)
春江花月夜全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下面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全文赏析,一起领略其中的诗意和韵味。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诗以春江潮水、明月和花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春景。
诗人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开篇,通过对春江和明月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接着,“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表现了春江之美无处不在,月光之美无处不在。
这里的“滟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江流宛转、月照花林的景象。
诗人用“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将月光洒在花林上的景象比作霰,形象生动。
接着,“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通过对流霜和白沙的描绘,表现了江畔的幽静和美丽。
最后两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则表现了江天的空阔和月光的明亮,给人以开阔、澄澈的感觉。
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而“不知江月待何人”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明月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诗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精选5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926c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d.png)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精选5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1春江花月夜作者/【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
![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e044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b.png)
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一作:落花)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ec76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d.png)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
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
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
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
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
开篇前八句用出生法,将五字逐字吐出;结尾后八句用消归法,又将五字逐字收拾。
首尾遥相呼应。
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月”二字为中心。
“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
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泻染春江浩阔,反复咏唱春月皎洁。
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鱼龙、潇湘、碣石等为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等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
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
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cf903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3.png)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8554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a.png)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江花月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029b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8.png)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春江花月夜》唐朝: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古诗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翻译/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fcd83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2.png)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超出了单纯写景的局限,赋予传统题材以新意,融诗、情、哲于一体。
全诗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在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美景时,引发对天际与自然、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生只流传两首诗的张若虚,因此诗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称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虽然用的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但张若虚脱出窠臼,突破了乐府旧题只写春情闺怨的局限,将人世间春、江、花、月、夜五种最美好的景物集中融合到一起,再现了江南春夜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音韵美张若虚生活在大唐盛世,是一个健康、繁荣、向上的时代,时代赋予了人们蓬勃、浪漫的性格,作为才子的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体制上表现出自由创新的特色。
全诗三十六句,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看成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各章节采用了逐章转韵法,每章节换韵,共换了九次。
先是平声庚韵起首,依次是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平声开韵、平声文韵、平声麻韵、仄声遇韵。
整首诗平仄交错、高低相间,达到了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的效果,形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
如诗中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江潭落月复西斜,回旋运用平声韵,抒发了男女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达到了气韵悠长的效果。
同时全诗句子采用民歌风调,加强了句子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如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民歌中常用的问答体手法。
《春江花月夜》采用平仄交错韵法,读起来优美动听。
这种艺术构思使得全诗弥漫着音乐情味:节奏鲜明、旋律悠扬、音韵回转,体现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
并且章节间的韵律变化,使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交错变换,表现出诗人思绪万千又不断变化的心境。
赏析《春江花月夜》
![赏析《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f2361b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3.png)
赏析《春江花月夜》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
其中“春”“江”“花”“月”“夜”运用了“发生法”使其出现,又用“消归法”使其消失。
月光是一条贯穿性的线索,有它将哲理性思索,将思妇,游子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情是升华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
在开篇诗人用神来之笔给人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图画后,(全诗以月、水为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
)转入了对永恒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赏析《春江花月夜》1、诗人在空灵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恒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
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问中,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表现了对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这些奥秘的兴趣。
同时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述说中,又表现了对人生的执着和赞美。
诗人在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相遇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2、诗人把对人生意义的满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恋的情爱上。
诗中“白云”“清风浦”分别象征行踪不定的男子和男女分别的所在。
诗文以深情的笔触赞颂了纯洁的经过升华的男女情爱,创造了神秘,美妙,动人的情,景,理的有机融合境界。
这是一首优美的长篇抒情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尽管作者留诗只有二首,但仅凭这首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朦胧的月光,如清溪之流水。
如薄薄之纤纱,笼住静静的春江、春花、春夜。
还有在月楼上盼君归来的多情思妇。
迷蒙的情怀,隐约的物象。
情景交融,景中流情,情中寓景,浑然一体不可拆分。
这一切皆如柔柔的小夜曲,浮于春江之上,如雅雅荷香飘于流水之间。
含蓄婉转而不拘泥;轻润细腻如思妇之心,心欲静而思不止。
富于清幽恬雅,隽永和谐的意境。
全诗以月光为神魂。
月色赋予春夜灵气,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态连为一体。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27bd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8.png)
《春江花月夜》赏析此诗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资料拓展原文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之句拖芳甸,月照曝光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并无纤尘,皎皎空中贫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盼相近。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回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败恨。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心疼楼上月裴回去,应当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隔海相望不相闻,愿意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逍遥潭梦落花,心疼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横月绝情藏海雾,碣石潇湘无穷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滚滚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飘扬似的与潮水一起涌出。
月光照亮着春江随着波浪飘荡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存有光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奔涌,月光反射着美仑美奂鲜花的树林似的工整的雪珠在闪光。
月色如霜所以霜飘难以察觉,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看不分野。
江水和天空变为了一种颜色没一点微小的灰尘,光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贫月装设。
江边上就是什么人最初看到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就是哪一年最初照亮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近。
不晓得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指着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是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开,只剩思妇东站在初恋的青枫浦不败忧伤。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画桥?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亮的楼上春草?心疼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必须照亮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入思妇的门帘卷不跑,照曝光在她的伯牙砧上倚不掉下来。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2b56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2.png)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赏析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春江花月夜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后记:今天,这首《春江花月夜》被选入高中课本让孩子们赏析,也因为如此,我一个教高中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这首诗歌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层次间的关系蕴含的诗意的潜质性的关联是什么?怎样逐层递进的?我以此问题浏览了很多资料,大多是:(一)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二)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关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余下二十句: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结构上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春》诗意境的结构:自然美哲理美人情美月之色月之问月之情 } 月之魂(意)(象) (理) (情)而且,这似乎就是现在教授高中生最好的教案抑或课件里的比较权威的结构层次分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盛唐的诗人们
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陈子昂(侠骨)、刘希夷、张若虚(柔情) 。 王维和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派。 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具有北方阳刚气 质的豪侠型才士 。 • 高适、岑参、王之涣 —盛唐边塞诗。 • 李白—浪漫主义伟大诗人。 • 杜甫—现实主义伟大诗人。 • • • •
初盛唐诗
人文社会科学部 雷浩
• • • •
初盛唐诗歌概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王维《终南山》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初盛唐诗歌概况
•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 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 • “神来、气来、情来”,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 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 1.皇帝的提倡; • 2.科举考试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为 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打开了入仕的希望之门。 • 3.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先后为相,长安成为 四方文人们的聚散地。 • 4.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 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解 题
•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 中的《吴声歌曲》。 •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 炀帝杨广。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 花月夜》数首,写作年月均在张若虚此诗之 前。 • 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 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 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 同题诸作之上。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作者 张若虚 简介 • 写作背景及解题 • 诗文欣赏 • 名曲《春江花月夜》欣赏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张若虚,人如其名,“深藏若 虚”。他的身世像谜一样不可 考,只知道是扬州人,作过兖 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 融齐名,人称“吴中四士”。 生活于开元年间。 • 他的诗散失殆尽,只留下两首: 《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月 夜》,其中《春江花月夜》有 “以孤篇横绝全唐”之誉。
解题—英文名称
• • • • Moonlight Of Spring River Moonlit River In Spring A Moonlit Night On The Spring River The Full/Haze Moon night in Spring River • A Night of Flowers and Moonlight by the Spring River • Spring Flowers on the River Bank Under Moonlight
的感 白觉月 沙不光 看到象 不它白 见的霜 。飞一 翔样 ,从 它空 照中 得流 江下 畔,
•
烁花的 。的原江 树野水 林流曲 ,淌曲 好,折 像月折 细光地 密照绕 的射着 雪着花 珠开草 在遍丛 闪鲜生霜林转 看不皆绕 不觉似芳 见飞霰甸
• 篇目乃“春江花月夜”,前四句单讲春江月夜的好 处,唯不见花字,岂能无花?江流宛转,绕过汀洲, 月照花林,花是什么样?花如冰珠,晶莹剔透。这 花,又非普通的花,这个比喻,可谓奇绝、奇妙。 • 徐增曰:“春夜安得有霜?” 问:春夜怎知无霜? 其实,从开始到这里,诗人都在营造一种阔、大、 清、冷、静、幻的境界。 • 古谚云:“春寒料峭”,有霜不足为奇,不必臆想。 霜是白的,沙是白的,因何而白?有人说霜、沙自 白。我说:无月,能见霜、沙之白乎?所以诗面上 虽说飞霜沙白,实写月也。这两句是暗写月。 • 江之绕,花之林,汀之沙,用来衬托月之光。其美 似霰,似霜,感觉的物化让人在静谧和清丽中获得 瞬间的生命享受。 • 心灵体验妙极了!
解 题
• 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了对于人生和 宇宙的思索及男女相思离别之苦。 • 虽然写的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 ,但诗 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 ,在意境、情趣、 韵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 宝库中的明珠。 • 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春江潮水连 海平”至“但见长江送流水”,重在写景及 由此引起的思索。第二部分从“白云一片去 悠悠”至结尾,描写男女的月下相思,以抒 情为主。
江江皎江 月畔皎天 何何空一 年人中色 初初孤无 照见月纤 人月轮尘
• 这轮明月不是诗人自己的,而是 天下人的月。 • 月亮,在无边的夜里,成了最为 阴柔妩媚的光体。为什么古往今 来那么多文人骚客对她钟情有加 呢?莫不是她那一点光亮,照彻 人们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心事?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月光长在,而人生 却是那么短暂,谁能消受这般无 边的风月?没有人可以回答他。
诗文欣赏
•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称:“那是更迥绝 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 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 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 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 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 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 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 水一起涌出来似的。
•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春江, 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哪 个地方的春江又没有明亮 的月光?
滟 春 何滟海江 处随上潮 春波明水 江千月连 无万共海 月里潮平 明 生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 不禁要问:作者在哪里?是在一叶扁舟之上, 或是在一角水榭之中?这都已经无关紧要。 • 重要的是这景、这情。 • 借着一点酒意,张若虚的心思落在了更为广 阔的时空世界。春天,江水,花丛,明月, 夜晚,这五种最为灵动的意境融合在一起。 • 一个美好的时刻诞生了,他轻轻一叹,脱口 而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水和天空一色,没有一丝 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 悬空中。
江边上是哪个人第一个看见 月亮呢,江上的月亮啊,又是哪 一年先照耀着世人呢? 皎月当空,江天无尘,一色 净美。这美出自诗人的内心,又 以何人何年来叩问:有限的个体 生命能够超越时间的规定而获得 永恒无限的价值吗?千古奇问, 触入永恒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