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件管理流程

合集下载

飞机部件装配总装调试流程

飞机部件装配总装调试流程

飞机部件装配总装调试流程英文回答:As an aircraft assembly technician, I am responsiblefor the final assembly and debugging of aircraft components. This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that the aircraft is properly assembled and ready for flight.The first step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to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components and tools. This includeseverything from the main fuselage and wings to smallerparts like screws and bolts. Once all the components are gathered, I carefully inspect each one to ensure they are free from any defects or damage.Next, I begin the actual assembly process. Thisinvolves following a detailed assembly manual or blueprintto ensure that each component is installed in the correct order and in the proper location. I use various tools, such as wrenches and screwdrivers, to secure the componentstogether. It is important to be precise and meticulous during this step to avoid any errors or misalignments.Once the components are assembled, I move on to the debugging phase. This involves checking all the systems and subsystems of the aircraft to ensure they are functioning correctly. For example, I would check the electrical system to ensure that all the wires are properly connected andthat there are no short circuits. I would also check the hydraulic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re are no leaks and that all the valves and pumps are working properly.During the debugging process, it is not uncommon to encounter issues or malfunctions. In such cases, I would use my troubleshooting skills to identify the problem and find a solution. This may involve consulting technical manuals, using diagnostic tools, or seeking assistance from other team members. It is important to remain calm and focused during these situations to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issue.Once all the systems have been checked and any issueshave been resolved, I perform a final inspection of the aircraft. This involves a thorough visual inspection to ensure that all components are properly installed and that there are no visible defects or damage. I also conduct functional tests to ensure that all systems are operatingas expected. This includes testing the landing gear,control surfaces, and various instruments.After the final inspection, the aircraft is ready for flight. However, before it can take to the skies, it must undergo a series of ground tests and certifications to ensure its airworthiness. This may include weight and balance tests, fuel system check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Once all the necessary tests andcertifications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aircraft is readyfor its first flight.中文回答:作为一名飞机装配技术人员,我负责飞机部件的总装调试工作。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使新购设备尽早投入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制订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交接。

三、术语和定义3.1 预验收:在设备厂家进行的设备试机验收3.2 终验收:设备到场后,进行的最终验收四、职责4.1 设备部:按照设备采购计划,组织设备预验收、终验收。

4.2 使用单位:配合设备部对设备进行安装、预验收、终验收。

五、管理内容和方法5.1 过程流程图见附录A5.2 设备预验收5.2.1 设备预验收调试件的准备1)未量产的产品由设备部提出需求,样品车间组织生产并对调试件作防锈、标识、包装后连同产品领料单提交设备部并签收。

2)已量产的产品由设备部提出需求,相关单位组织生产并对调试件作防锈、标识、包装后连同产品领料单提交给设备部并签收。

3)设备部办理调试件的出厂手续并发运。

5.2.2设备预验收5.2.2.1设备部:在设备厂家依据设备技术协议对设备的各项配置及静态精度、安全防护装置符合性进行检查、不符合项由设备厂家当场进行整改,直到符合技术协议要求为止,并将最终验收结果记录在<设备预验收单>。

5.2.2.2使用单位:在设备调整并加工产品合格后,使用预验收调试件加工,检查产品各项特性是否满足技术要求,不符合时通知设备厂家协助调试,直至保证有连续5件合格品产出,视为验收结束,并将预验收结果记录在<设备预验收单>。

5.2.2.3在设备验收过程中,设备始终不能达到技术协议要求,由设备管理员向设备部长汇报,由设备部长与设备厂家协商,如一次不能完成设备预验收的,安排下一次的验收。

5.2.2.4最终的设备预验收单由设备管理员提交设备部长审批后,记录在设备部存档。

5.2.2.5预验收工作结束后,设备部将审批的设备预验收单传递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设备厂家进行发运设备,同时预验收加工的产品由设备厂家做好防护,随同设备一并发运回公司。

5.2.2.6调试件的回收:产品到公司后由设备部提交质保中心检验并分类处理。

工装模具调试管理规范

工装模具调试管理规范

工装模具调试管理规范(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目的通过对模具的安装、调试及拆卸作业进行规范,从而确保设备、人身安全,并稳定生产出合格产品。

2.0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冲压、注塑模具的安装、调试及拆卸作业。

3.0作业规程3.1、模具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冲压及硫化产品工艺过程卡、作业指导书内容,明确所要完成的工序要求。

3.2、安装调整前的检查3.2.1、检查工作环境:工作位置是否整洁、所用的工具是否齐全、可靠。

3.2.2、检查设备:启动压力机,待主机运转正常后使滑块作数次单冲和连冲,如果单冲时有连冲现象或连冲时有不正常声响,应及时找到维修人员排除,不允许压力机带故障工作。

3.2.3、检查材料:检查所冲板料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其条料(卷料)宽窄、长短及重量是否符合工艺规定要求,表面是否干净无杂物。

3.3、安装调整前的准备3.3.1、安装模具之前,应先把设备工作台面、滑块底面、模具上、下底面擦拭干净。

3.3.2、注意工作台表面是否凸凹不平,如不平用油石进行修整。

3.3.3、确认模柄固定螺栓是否完好。

确认机床压板槽是否完好。

3.3.4、修整工作台及垫铁不平表面3.4、安装调整作业要求3.4.1、用“寸动按钮”将滑块下降至下死点:3.4.2、查看设备的装模高度A. 查看模具的合模高度。

B. 把冲床的装模高度调至高出模具的合模高度(如加垫板,则加上垫板高度),开式压床高出25-30毫米,闭式压床高出75-100毫米。

如果冲床的装模高度低于模具的合模高度或模具高度加垫板厚度之和,则模具的安装调试时容易将模具损坏。

3.4.3、冲模需用压料或下顶出装置的,应检查压力机上相应的装置,如拉伸垫、压边缸等工作是否正常。

使用气垫时确认气垫顶杆是否变形,放置位置是否适宜,长度是否适宜:按工序卡要求选用并放置托杆,快速定位杆。

3.4.4、冲模需用打料装置的,应检查压力机上的打料装置,并将其调整到上限位置,以免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时折弯。

调试件管理流程

调试件管理流程

调试件管理流程一、引言调试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调试可以排查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问题。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调试件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调试件管理流程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二、调试件管理的定义调试件管理是指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调试信息和调试工具的管理和使用。

调试件包括但不限于调试日志、调试信息、调试工具和调试脚本等。

调试件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调试件的可追溯性、可重现性和可管理性,以便于开发人员在软件调试过程中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三、调试件管理流程1. 调试件收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收集和保存各种调试件。

调试件的收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调试日志: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将关键的运行信息输出到日志文件中,以便于后续分析和调试。

(2)调试信息:开发人员可以在关键的代码位置插入调试信息,记录程序的执行情况和变量的取值,以帮助定位错误。

(3)调试工具: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各种调试工具进行调试,如断点调试工具、内存分析工具等。

调试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实时监控程序的执行情况,定位错误。

2. 调试件分类和归档收集到的调试件需要进行分类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调试件可以按照时间、功能、模块等进行分类。

同时,需要建立一个调试件的归档系统,将调试件保存在统一的位置,并对其进行版本控制和备份。

这样可以确保调试件的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

3. 调试件分析和定位问题在软件调试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根据收集到的调试件进行分析,并定位问题。

具体的步骤如下:(1)分析调试日志: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调试日志中的关键信息,如错误提示、异常堆栈等,来定位问题所在。

(2)分析调试信息: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调试信息中的变量取值和程序执行情况,来确定问题的原因。

(3)使用调试工具: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试,以帮助定位问题。

4. 调试件修复和验证在定位到问题后,开发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并验证修复的效果。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编号:st-c20-xx1.目的与范围1.1目的。

通过对生产现场调试、试制件的控制,防止不明状态、不合格的零件混入及公司质量成本的控制。

1.2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自制加工零件及供方同类产品。

2.定义2.1调试件。

指调试设备、工装而产生的零件(如工装、设备维修后等)。

2.2试制、试验件。

指专为试制、试验而生产的零件(如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工艺方法的策划;3.2生产加工车间负责零件加工调试、试验的实施;3.3质量部负责对最终零件状态的确认。

4.工作程序4.1工序调试件的管理4.1.1工序加工时所产生的调试件由各班组负责调试零件的管理;4.1.2所有因调试而产生的零件必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调试件”标识);4.1.3现场检验员按标准对工序调试件进行检查并确认状态,工序调试合格后的合格产品(调试件)和不合格产品(调试件)做好红色标识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调试合格后按首检30件执行。

4.1.4发生调试的头30件为正常调试件,如不合格可计入正常调试报废;如出现不合格应停止调试,查找原因后按相应的措施执行;4.1.5执行调试的班组(员工)应记录发生调试的原因,次数及每次调试的方法,总结经验;4.1.6当班产生的调试件必须当班检查处理。

4.2总成调试件、试验件管理4.2.1各总成需进行调试、试验时,不得用现场工序零件进行调试、试验,应由加工车间向技术部提出申请后,生产班组单独领用所需的各种零件,技术部需对调试、试验所用零件贴“试验件”标签后在现场进行调试及试验;4.2.2总成调试、试验件需单独领料,按产品的工序步骤进行加工并单独存放。

当全部工序完成后由现场检验员按照标准确认产品状态,合格撕掉“调试试验”标签,单独入库;4.2.3新产品试制件在生产现场加工时,技术部需对试制所用零件贴“试验件”标签。

试制所有零件不可存放在班组生产现场,每天试验完成后应由负责人单独存放。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
安全部门:负责调试件生产现场的安全 管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 常运转。
生产部门:负责调试件的生产和加工, 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质量部门:负责对调试件的质量进行检 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 户要求。
02
调试件现场管理规定
调试件存储管理
调试件分类存放
根据调试件的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因素,合 理安排存储空间,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
实施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 理和记录事故,总结经验教训。
环保要求及合规性分析
实施污染预防措施,减少废水、废气、废渣 等污染物的排放。
定期进行环保合规性分析,确保企业符合环 保要求。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及标准,实施环 境保护工作。
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和事件进行整改和 处罚。
存储环境控制
确保调试件存储环境符合相关规定,如保持干燥 、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等。
存储安全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盗、防火、防潮等措施,确保调试 件存储安全。
调试件使用规定ຫໍສະໝຸດ 01调试件领取建立调试件领取制度,规定领取 程序和责任人,确保调试件使用 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02
调试件使用操作规 范
制定调试件使用操作规范,明确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等,确保正确使用调试件。
避免生产事故的发 生,保障员工的人 身安全和企业的正 常运转。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调试件现场管理的部门和岗位。
调试件现场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调试件的生产、加工、装配、检测等环节。
职责分工
调试件现场管理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 案,解决调试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 问题。

电气工程调试流程及方案

电气工程调试流程及方案

电气调试流程及方案1、调试程序电气调试是本工程中的关键工序,设备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后进入电气调试施工。

调试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和设备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编制调试方案;仪器仪表准备;核对设备规格型号及外观检查;单元调试;系统模拟试验;送电单体试车;联锁试车。

为使电气装置满足设计及生产工艺要求,调试工作进行前组织调试人员学习相关的电气装置的原理,掌握其性能,从原理上作充分的施工准备,根据图纸和设备技术文件编制电控系统的调试方案。

设备的电气试验:试验项目和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要求进行。

当各项调试工作完成后做好变电所受电的各项准备工作。

受送电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先推入小车,后送断路器的控制电源再合断路器。

停电时则与此相反。

每次操作都由指挥下达命令,并经监护人同意后进行操作。

送电前所有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均处于断开位置并与上一级变电所取得联系并办好相关手续。

受送电步骤:先母线受电,然后电压互感器受电,进行母线核相,之后进行变压器送电核相。

2、安装检查确认高压配电设备和电气室的低压设备安装和调试的中间交接确认如下:确认电气屏箱、变压器安装位置正确,设备编号标志完整正确,母线连接及相色正确,电气裸露部分相间及对地间距符合规定要求,电缆桥架分节间接地连接正确,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符合要求。

设备及其内部元件包括高压绝缘子的外观检查,对缺件或破损件进行更换。

2.1、设备清点、核对根据单线系统图和电气原理图,检查各电气设备及内部元件的规格型号以及在本系统中的代号标志符合设计要求。

2.2、校线复查高压主母线及高压柜内分支母线目视检查,确认其回路连接符合电气原理图要求。

控制、检测、保护及信号回路(包括电气设备内的一次配线和由安装单位进行的电气设备间的电缆配线,即二次配线),均应使用校线器或万用表根据电气原理图进行配线校核。

对于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及其负载回路必须逐一校验。

蓄电池直流充电成套设备不作盘内校线。

校线包括对配线方式、电流回路导体截面、屏蔽及保护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线或接地导体截面的检查确认。

调试件管理办法

调试件管理办法

目录1、目的2、定义3、适用范围4、职责5、内容6、相关文件7、注意事项8、附件编制/日期:陈杰 /2014 12 28审核/日期:罗德宇 /2014 12 29批准/日期:颜旭良 /2014 12 30受控状态:受控54321更改编号更改单号更改页更改条款更改人1. 目的对公司产品调机试验件的检测及处理方式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

2. 定义调试件就是调试设备、设施时加工的零部件产品(含未完成工艺的产品)。

3.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调试件的管理。

4. 职责4.1 事业部4.1.1操作者将调试件单独放置并认真填写调试件标识卡相关内容;4.1.2将调试件和填写好的标识卡提交给巡检员检验,并填写结果;4.1.3技术工程师按照反馈回来的调试件标识卡填写处置意见。

4.2 计量室:配合事业部对提供的调试件按要求进行测量,出具检测报告后返还给巡检员。

5. 内容5.1调试件加工,标识:调试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加工,完成后认真填写标识卡相关内容和调试件一并放入指定的调试盒中,送巡检人员检验。

5.2调试加工内容确认检查:巡检员对调试件按调试要求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填写标识卡有关项目,将不符合加工要求的调试件进行标识后分开放置。

5.3调试件流转:调试合格件可和正常生产产品流转。

对不符合加工要求的调试件由品检立即办理报废手续并标识、隔离。

5.4调试件处置5.4.1符合加工要求的调试件,合格可视同首件随同正常流转。

5.4.2 调试件合格表明调试过程满足要求,经主管认可后生产可正常进行。

5.4.3不合格则可按废品处置,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并标识、隔离5.4.4 严守对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调试件,不可流入下一工序,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后进行处置。

6. 注意事项6.1调试件及时确认:调试件完成后,要求30分钟内相关检验人员检测调试件,依据检测后的状态进行标识,相关人员及时处置。

7. 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 附件:《调试件标识卡》重庆三友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Chongqing Sanyo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调试件标识卡产品代号及名称:调试工序:数量:调试加工的内容:调试人员:日期:检验与测试结果: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巡检员:不合格处置:1、调试工作:□认可□重试2、调试产品:□可用□报废签字:。

可疑产品管理规定

可疑产品管理规定

可疑品管理规定1. 目的规范正式生产前产品调试件、生产过程出现的需隔离疑似品管理,预防该类零件的不恰当混装、使用及流出,从而减少过程浪费与提高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所有产品。

3.定义调试件:指开班试机、更换工装、模具、生产异常调整参数等直到能稳定加工出合格产品间所生产的产品。

疑似品:指生产过程中无法立即判定是否可使用,或判定需经过返修后才能使用的产品。

3. 职责与权限3.1 制造部为调试件、疑似品管理实施主体,负责对该类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建立相应记录。

组织零件返修,对需报废零件填写报废单据提交技术质量部。

3.2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制造部提出需确认的该类产品进行判定,同时负责对报废件进行统计汇总。

4. 内容4. 1. 调试品、疑似品产生时机。

4.1.1新产品、原材料变更、换模生产。

4.1.2产品图纸变更后调试时。

4.1.3生产中出现异常需对参数进行调整时。

4.1.4作业员自检发现尺寸超公差,外观出现缺陷,不符合图纸要求时。

4.2调试件的管理4.2.1加工时所产生调试件由各班组管理,调模工负责对调试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放置于指定区域或隔离箱。

4.2.2所有因调试而产生的零件必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报废件放在不合格品隔离箱,疑似品放在待处理箱内。

4.2.3执行调试的调模工(员工)应在《制程记录表》上记录,质检员在《制程不良日报表》上记录汇总。

4.2.4作业员负责对过程不合格品、疑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按区域放置,对无法判断的疑似品通知调模工、班组长、质检员进行确认,确认后进行隔离或按正常流程转入下工序。

4.2.5当班产生的调试件不合格品必须当班处理,需报废的由作业员填写报废单,疑似品放置在待处理区在一周内完成处理,经返修合格或让步放行后可按合格件入库处理。

新产品调试操作流程

新产品调试操作流程

1 范围1.1 本操作流程适用于浙江XXX工业有限公司减振器产品的新产品内部结构调试试验。

内部结构包括压缩——复原部分,充气产品还包括活塞杆反驳力调试(实质为充气压力调试)。

2 准备流程2.1 根据《研发部下发开发调试任务单》,由课长将任务和完成时间安排到小组,再由组长安排给新产品调试人员。

2.2 新产品调试人员接到调试任务后,首先找出原装示功图形。

2.3 分析原装示功图形不同阻力值的分布特征,充气产品查看活塞杆反驳力的大小。

2.4 拟订新产品的内部结构装配目录,以及充气产品拟订充气压力。

2.5 零部件准备2.5.1 对于外部的零部件:必须配齐三大件及其油封座倒向器等配件。

2.5.2 对于内部的零部件:应开具《领料单》,到库房直接领料。

2.5.3 对于管件:应开具《生产派工单》给制管Ⅰ课、制管Ⅱ课,制作工作缸、贮液筒(总成)、防尘罩等。

2.5.4 对于活塞杆等需另行加工制作的零部件,应直接与计划部提出《实验室产品开发调试零部件需求及进度表》。

3 样品制作流程3.1 备齐15套零部件后,委托清洗准备课进行零部件清洗。

3.2 零部件检验。

3.3 如零部件有不合格的,重新执行2.5条。

3.4 所有零部件合格后,即按相应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组装、注油、压装,但不实施充气、缝焊、翻边等工序。

3.5 样品编号及分组将样品顺序编号为: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分组按表1执行。

表1 产品开发调试样品分组4 试验操作流程4.1 使用减振器性能试验台进行示功试验。

4.2 参数设置要求4.2.1 试件温度:20℃,允许温差±2℃。

4.2.2 试验行程和试验速度设定按原装样品示功特性图。

4.3 打开减振器性能试验台电源、软件,清理现场异物。

4.4 准备好工装挂具,打开试验软件,在空载状态下,进行“传感力值清零”。

4.5 进行1#样品安装、锁紧。

加工中心调试件管理规定(3篇)

加工中心调试件管理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确保加工中心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调试效率和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加工中心的调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调试件的加工、检验、安装和调试等环节。

三、调试件的定义调试件是指在加工中心安装调试过程中,为检验设备性能、验证程序正确性、调整加工参数等目的而制作的零件。

四、调试件管理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调试件的加工任务下达,确保调试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部门:负责调试件的验收、安装和调试,确保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3. 质量部门:负责调试件的质量检验,确保调试件符合设计要求。

4. 技术部门:负责调试件的工艺设计和程序编制,确保调试件加工精度。

五、调试件设计1. 调试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加工中心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确保调试件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

2. 调试件的设计应便于检验和安装,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调整。

六、调试件加工1. 调试件的加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操作,确保加工过程符合要求。

3. 加工完成后,应由质量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七、调试件检验1. 调试件检验应由质量部门负责,检验内容应包括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加工精度等。

2. 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无规定,应参照企业内部标准。

3. 检验不合格的调试件应予以报废,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八、调试件安装1. 安装调试件应由设备部门负责,安装前应核对调试件与设备型号、规格是否相符。

2.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3. 安装完成后,应由设备部门进行自检,确保调试件安装无误。

九、调试1. 调试应由设备部门负责,调试前应检查调试件和设备状态,确保调试条件满足要求。

2. 调试过程中应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加工参数,确保调试效果。

3. 调试完成后,应由设备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调试效果达到预期。

可疑产品管理规定

可疑产品管理规定

可疑品管理规定1. 目的规范正式生产前产品调试件、生产过程出现的需隔离疑似品管理,预防该类零件的不恰当混装、使用及流出,从而减少过程浪费与提高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所有产品。

3.定义调试件:指开班试机、更换工装、模具、生产异常调整参数等直到能稳定加工出合格产品间所生产的产品。

疑似品:指生产过程中无法立即判定是否可使用,或判定需经过返修后才能使用的产品。

3. 职责与权限3.1 制造部为调试件、疑似品管理实施主体,负责对该类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建立相应记录。

组织零件返修,对需报废零件填写报废单据提交技术质量部。

3.2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制造部提出需确认的该类产品进行判定,同时负责对报废件进行统计汇总。

4. 内容4. 1. 调试品、疑似品产生时机。

4.1.1新产品、原材料变更、换模生产。

4.1.2产品图纸变更后调试时。

4.1.3生产中出现异常需对参数进行调整时。

4.1.4作业员自检发现尺寸超公差,外观出现缺陷,不符合图纸要求时。

4.2调试件的管理4.2.1加工时所产生调试件由各班组管理,调模工负责对调试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放置于指定区域或隔离箱。

4.2.2所有因调试而产生的零件必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报废件放在不合格品隔离箱,疑似品放在待处理箱内。

4.2.3执行调试的调模工(员工)应在《制程记录表》上记录,质检员在《制程不良日报表》上记录汇总。

4.2.4作业员负责对过程不合格品、疑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按区域放置,对无法判断的疑似品通知调模工、班组长、质检员进行确认,确认后进行隔离或按正常流程转入下工序。

4.2.5当班产生的调试件不合格品必须当班处理,需报废的由作业员填写报废单,疑似品放置在待处理区在一周内完成处理,经返修合格或让步放行后可按合格件入库处理。

数采车辆改制零件装配调试流程 V1.0

数采车辆改制零件装配调试流程 V1.0

数采车辆改制零件装配调试流程数采车辆底盘杆件与动力总成零件装调是整车路谱采集中重要的一阶段,路谱整车零件的质量最终是由装配来保证的。

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改制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改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

由于汽车数采改制件装配中,改装样件量少、装配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时间长,其对整车装配任务的完成、公司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项目进度等均有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数采整车改制零件的装配工作。

1、数据采集改制件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1.1改制件的准备:(1)组织采集样件加工改制与传感器布置。

(2)改制样件防尘防水保护。

1.2制定装配计划进度对现阶段采集车辆与后续采集车辆的项目工作内容,拆卸换装底盘零部件项目进展了解。

前桥与后桥底盘零部件拆卸换装,零部件装配空间比较紧凑,很难一人单独换装,可两人同时配合换装试验车辆零件。

⑴悬置采集车辆:常规车辆悬置换装一人单独进行换装,新能源车辆,在拆卸前断开车辆维修开关,两人配合装配操作。

⑵传动轴采集车辆:可选择一人进行换装工作。

⑶整车底盘杆件采集车辆:需2-3人配合装配完成。

在上述的装配工作中,如果项目安排的时间同时进行,根据现数据采集设备的先后利用时间,装配比较急的特殊项目车辆。

1.3制定装配工艺规程:(1)划分装配单元。

(2)选择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

(3)制定调整、检查标准。

(4)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装配的工作内容1)清洁、点件:需求装配更换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洁,以去除在制造、贮存、改制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

清洁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2)过盈连接: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

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

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

调试文件包管理程序

调试文件包管理程序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调试文件包管理程序1 总则1.1为了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确保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的建设目标,对在建机组调试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调试过程进行分阶段准入条件确认签证,保证各个阶段现场条件满足试运要求,确保各阶段工程质量及交接过程规范、受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做到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特制定《调试文件包管理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天津北疆发电厂工程的调试文件包交接管理。

1.3 本程序编制依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4年版)全国电力建设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4年版)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调试工程合同施工承包合同2 管理职责与分工2.1 程序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主管领导是本程序负责人,负责全面制定、实施及贯彻本程序,其具体职责如下:2.1.1 确保按照基建管理系统的规定开展基建工作;2.1.2 确保本程序执行人知悉本身的职责并贯彻执行;2.1.3 指定专人维护程序,确保本程序获得充分利用和具有成效;2.1.4 监督执行各项获批准的方案,包括本程序的改进;2.1.5 审核本程序的升版与改进;2.1.6 确保推行所需的培训;2.1.7 妥善管理评估结果,并向有关的管理层汇报;2.1.8 为实施本程序分配和维持所需的资源。

2.2 程序监督实施及完善执行人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所属部门主管领导是本程序执行人,负责全面贯彻落实本程序,其具体职责如下:2.2.1 按照基建管理系统的规定,推行、实施本程序;2.2.2 管理本程序的文件;2.2.3 检查公司执行本程序的实际情况,提出修订和完善本程序的报告;2.2.4 向本程序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提出升版与改进建议;2.2.5 指导、协助有关单位/部门依据本程序开展调试文件包编制工作;2.2.6 负责根据统计情况,组织综合原因分析,找出规律,制订可行措施加以改善,指导下一阶段调试文件包编制管理工作;2.2.7 提供适当的培训指导;2.2.8 确保本程序获得充分利用和具有成效。

调试件与疑似品管理规定

调试件与疑似品管理规定

调试件与疑似品管理规定1. 目的规范正式生产前产品调试件、生产过程出现的需隔离疑似品管理,预防该类零件的不恰当混装、使用及流出,从而减少过程浪费与提高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粤兴公司(简称:“本公司”)制造的所有产品。

3.定义调试件:指开班试机、更换工装、模具、生产异常调整参数等直到能稳定加工出合格产品间所生产的产品。

疑似品:指生产过程中无法立即判定是否可使用,或判定需经过返修后才能使用的产品。

3. 职责与权限3.1 制造部为调试件、疑似品管理实施主体,负责对该类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建立相应记录。

组织零件返修,对需报废零件填写报废单据提交技术质量部。

3.2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制造部提出需确认的该类产品进行判定,同时负责对报废件进行统计汇总。

4. 内容4. 1. 调试品、疑似品产生时机。

4.1.1新产品、原材料变更、换模生产。

4.1.2产品图纸变更后调试时。

4.1.3生产中出现异常需对参数进行调整时。

4.1.4作业员自检发现尺寸超公差,外观出现缺陷,不符合图纸要求时。

4.2调试件的管理4.2.1加工时所产生调试件由各班组管理,调模工负责对调试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放置于指定区域或隔离箱。

4.2.2所有因调试而产生的零件必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报废件放在不合格品隔离箱,疑似品放在待处理箱内。

4.2.3执行调试的调模工(员工)应在《制程记录表》上记录,质检员在《制程不良日报表》上记录汇总。

4.2.4作业员负责对过程不合格品、疑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按区域放置,对无法判断的疑似品通知调模工、班组长、质检员进行确认,确认后进行隔离或按正常流程转入下工序。

4.2.5当班产生的调试件不合格品必须当班处理,需报废的由作业员填写报废单,疑似品放置在待处理区在一周内完成处理,经返修合格或让步放行后可按合格件入库处理。

调试品管理规定

调试品管理规定
4职责:技术部门负责对工艺文件的制定,生产加工部门负责产品加工调试和试验的设施,质量部门负责对最终产品状态的确认。
5管理要求:设备、工艺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调试的头3件为正常调试件,若不合格可计入正常调试报废,并放置贴有“不合格”标识的红色周转箱内并记录,超出3件不合格应停止调试,工艺员查找原因后按相应的措施进行,质管部检验人员必须对当班调试品全检确认,确认首件合格后可正常生产,首件放置指定存放区。
6记录:《调试品记录》、《产品首件确认记录》
7本规定自下发日起执行。
作成
王英阁
审核
景海波
批准
LPJ
长春市路派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R 0708பைடு நூலகம்02
版本/修订
A/0
生效日期
2016.01.18
调试品管理规定
页码
1/2
分发号
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调试品管理,避免调试不合格品的混装和流转。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吹塑车间调试品的管理。
3.定义:调试品指开班试机、换模具后直到能稳定加工出合格产品间所生产的产品。

物联网设备调试流程

物联网设备调试流程

物联网设备调试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物联网设备调试流程。

1. 环境准备。

确保设备已连接到稳定的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试件管理流程
目的
通过对生产现场调试、试制件的控制,防止不明状态,不合格的零件混入合格品内及公司质量成本控制。

1.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自制加工零件及供方同类产品。

2.术语:
调试件:指调试设备,工装而产生的零件,如转线生产,设备维修后,工装维修后等。

试制/实验件:指专为试制,实验而加工产生的零件,如新材料,新工艺方法,新产品等。

3.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生产现场零件加工调试、实验实施与过程记录、零件标识与隔离。

4.2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制定和工艺方法的策划。

4.3质量部负责监督调试件制造过程的记录、标识与隔离,并对调试、试制、实验过程进行零件状态判别、记录、标识及最终零件状态的确认。

4.4设备部配合解决因设备、模具原因导致的调试异常。

4.工作流程
6. 相关记录
6.1《申请调试表》6.2《调试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